1973年9月2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驳斥林彪的“变相失业论”
钟青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光辉的《五·七指示》的指引下,广大干部到三大革命运动第一线,到五·七干校参加劳动锻炼,这是实现思想革命化的必由之路,是一件对于反修防修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反革命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妄图改变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恶毒攻击干部上五·七干校是什么“变相失业”。这是彻头彻尾的反革命论调,必须彻底批判。
培养和造就一支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干部队伍,是保证党和国家永不变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伟大领袖毛主席高瞻远瞩,一贯提倡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为我们党培育了革命的优良传统。毛主席曾经对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给予高度评价,称为“这是我们的光荣”。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的许多干部和工农红军的许多指战员,都曾经用一部分时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在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的部队、机关、学校,开展了群众性的生产运动。这种生产运动大大改善了领导者同群众的关系,加强了广大干部的劳动观念,促进了各解放区人民的生产。全国解放以后,有些干部忘记了党的优良传统,看不起体力劳动,滋长了一种贪图名利地位的习气。毛主席和党中央及时指出了这种非常危险的倾向,同时又总结了各级干部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参加体力劳动的经验,于一九五七年发出了《关于各级领导人员参加体力劳动的指示》。一九六四年,毛主席总结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指出:“必须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我们党和国家的干部是普通劳动者,而不是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干部通过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同劳动人民保持最广泛的、经常的、密切的联系。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它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防止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一九六六年,毛主席发表了光辉的《五·七指示》。一九六八年,毛主席又发出了“广大干部下放劳动”的伟大号召。毛主席和党中央的一系列指示,对于培养和造就一支继续革命的干部队伍具有重要的意义。
林彪制造的“变相失业论”,完全是一派胡言。压迫、剥削、失业和贫困,乃是资本主义的瘟疫。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迫使一部分工人失业“成了各个资本家致富的手段”。同时还指出:劳动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失业是司空见惯的。而我们在全国解放后的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就消除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严重的失业现象。林彪制造的“变相失业论”,完全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诬蔑。
我们干部“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干革命是我们的终身职业,无所谓失业。我们以革命为第一生命,革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正如列宁所指出的:我们的干部是“把整个一生贡献给革命的人”,这些人毕生是“以革命活动为职业的”。剥削阶级一天不消灭,帝、修、反一天不打倒,我们这个职业就不能停止,不能完结。为了消灭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这个伟大的革命目标,不但我们这一代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而且我们的子孙还要世世代代奋斗下去。要象王国福同志那样,“拉革命车不松套,一直拉到共产主义”。在林彪看来,所谓的“业”,不是为人民服务,不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而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对于广大干部到五·七干校劳动锻炼,林彪当然不看做是“业”,而是所谓“失业”了。
广大干部下放劳动是党和毛主席对干部的培养,根本不是什么“失业”。毛主席经常教导我们:马列主义的党要注意抓上层建筑,注意抓路线。对干部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搞好干部思想革命化和机关革命化,是贯彻执行毛主席这个教导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党历来就把给干部以学习的机会作为教育干部、促进干部思想革命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各级党组织在组织广大干部边工作、边学习的同时,还选送一部分干部到干部学校学习。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培养和提高干部,以适应革命形势迅速发展的需要,毛主席和党中央曾经指出:“每个根据地都要尽可能地开办大规模的干部学校,越大越多越好。”全国解放以后,各部门各地方都普遍举办了各种类型的干部学校,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任务十分繁忙的情况下,抽调大批干部参加学习。每当重大的历史关头,我们党总是十分重视教育干部,殷切希望广大干部“把自己改造得更好一些,把自己提高到更高的革命水平”。五·七干校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产生的新生事物,是在毛主席光辉的《五·七指示》指引下的新型的干部学校,比之过去的干部学校有了很大的发展。五·七干校是按照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干部教育路线培养教育干部的一种好形式,广大干部在这里“学政治”,“批判资产阶级”,“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在三大革命运动中努力改造世界观,把自己锻炼成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坚强战士。在这里,老干部焕发了青春,革命步伐更加坚定;青年干部经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有的同志说得好:到五·七干校劳动锻炼,失去的是“官”、“暮”、“骄”、“娇”四气,得到的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朝气;失去的是沾染地主资产阶级好逸恶劳的恶习,得到的是恢复普通劳动者的本色;失去的是“三脱离”的坏作风,得到的是党的三大革命作风。一句话,失去的是剥削阶级腐蚀侵袭我们的歪风邪气,得到的是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继续革命觉悟的提高。
鄙视劳动,鄙视劳动人民,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是资产阶级唯心论的世界观的一个基本特征。在旧中国,代表剥削阶级利益的“孔孟之道”,大肆鼓吹“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压迫有理、剥削有理的反动谬论。两千多年来,历代的反动统治阶级都把这一套谬论,奉为维护反动统治的“法宝”,毒害人民的精神鸦片。林彪制造的“变相失业论”,正是从这些历史的垃圾堆里拣来的破烂货。
同林彪的资产阶级唯心论的世界观相反,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恩格斯说: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如果不经过劳动,那末,人的祖先只能停留在达尔文所描写的“满身是毛,有须和尖耸的耳朵,成群地生活在树上”的状况。劳动光荣,不劳而获可耻,这是唯物史观的结论。无产阶级的干部,应该是人民的勤务员,不应该是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我们的干部,不论“官”有多大,都是普通劳动者。毛主席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当革命委员会诞生的时候,再次反复强调干部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既当‘官’,又当老百姓。”在党的九大期间,毛主席在谈到新选进中央委员会的一些在基层工作的同志时,谆谆教导说:“要注意,要他们不要脱离群众,不要脱产,又要工作。”毛主席的一系列指示,划清了无产阶级的干部和地主资产阶级官老爷的界限。
林彪制造“变相失业论”,其反动实质是妄图改变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妄图使我们党和国家改变颜色,实行资本主义复辟。
林彪反对干部上五·七干校,实质上就是反对斗、批、改,反对机关革命化,妄图切断无产阶级国家机关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使官僚主义、修正主义得到滋长的土壤,从而导致我们的国家机关逐渐变质。林彪反对干部上五·七干校,实质上就是反对干部思想革命化,阻挠干部用劳动的汗水冲刷唯心精神,妄图使干部不劳动,当官老爷,蜕化变质为特权阶层,成为修正主义的社会基础。
林彪抛出“变相失业论”,还有一个险恶用心,就是妄图挑拨广大干部和党组织的关系,破坏革命团结,分裂革命队伍,梦想诱骗一些人,为他复辟地主资产阶级专政的反革命阴谋效劳。这是永远也不能得逞的!
我们的广大干部将永远遵照毛主席的教导,昂首阔步,沿着洒满金色阳光的“五·七”道路奋勇前进!


第3版()
专栏:

  我们是国家的主人
——海南铁矿工人、干部痛斥林彪的“变相剥削论”
十大喜讯传来,海南铁矿广大职工欢呼十大文件的发表,坚决拥护中共中央的决议,愤怒声讨林彪反党集团,痛斥林彪制造的“变相剥削论”。
青年工人林泽茂:
林彪反党集团混淆是非,颠倒黑白,胡说什么工人“变相受剥削”。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恶毒攻击。我们工人受不受剥削,并不是看增加多少工资,而是看生产资料掌握在那个阶级手里。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消费资料的分配制度。解放前,生产资料掌握在资本家手里,工人除本身的劳动力外,一无所有,只是资本家的雇佣劳动者。资本家跟工人的关系,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全国解放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工人阶级成了国家的主人,工人做工再也不是出卖劳动力了,而是为实现工人阶级的远大目标而劳动了;国家按照“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发给工人应有的工资,根本不存在剥削和被剥削的问题。
老工人伍富:
林彪一伙为了复辟资本主义,故意混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工资的根本区别。过去,工人给资本家干活拿工资,今天工人为社会主义劳动也拿工资,看起来象是一回事,实质上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的绝大部分被资本家剥削去了,而工人拿到的工资,只是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的少得可怜的一部分。资本主义制度的工资,体现着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工人是国家的主人,工人做工不再是出卖劳动力了,而是为社会主义而劳动了;工人所得的工资,是国家按照“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发给工人的,体现的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
林彪一伙说我们工人今天“受剥削”,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在旧社会里,我给资本家当过学徒,还在几家工厂做过工。给资本家当学徒,每天三更起,半夜睡,要给他们担水,做饭,洗衣服,还经常遭到拳打脚踢。在资本家的工厂里干活,劳动条件很差,又没有劳动保护,人身安全毫无保障;一天拚死拚活地干十多个小时,只能领得几角钱的工资。我十几岁就给资本家干活,干了几十年,到头来连一家老小都养不活;我的父母、妻子被饿死和病死,我还先后卖掉了四个儿女,弄得家破人亡。解放后,我们工人成了国家的主人,再也不受压迫、剥削了。在党和毛主席的关怀下,工人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二十多年来,随着国家的繁荣富强,我的家庭生活越过越甜。现在,我的一家三代十五口人,适龄的孩子上了学,成年的儿子就了业,全家八个人工作,每月收入四百余元,家里的日用品和家具样样齐全。昔日妻离子散,今日幸福生活,这是所有从旧社会走过来的工人的亲身经历。
党支部委员符大高(黎族老工人)、财务干事王瑞荣:
林彪一伙制造“变相剥削论”,其反革命用心是妄图煽动工人闹工资待遇,把我们引到邪路上去。
应当指出,林彪制造的“变相剥削论”,同拉萨尔鼓吹的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将领取“不折不扣的”或“全部的劳动产品”的谬论是一路货色。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批判了拉萨尔的谬论,同时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总产品中,首先应该扣除:第一,用来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第二,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第三,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除此之外,剩下来作为消费资料的部分,在进行个人分配之前,还得从里面扣除:“第一,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第二,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第三,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只有在对社会总产品进行上述扣除以后,才是个人消费品的分配。这就是说,国家发给我们的工资,只能是工人创造的财富的一部分。以上的这些扣除,是必要的,而且这些扣除到头来仍然是直接地或间接地用来为劳动者谋利益的,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
拿我们海南铁矿来说,一九五六年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矿山建设逐年扩大,生产水平连年提高。尤其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增产幅度更大了。随着生产的发展,我们矿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恢复生产十六年来,给国家积累的资金相当于国家投资的三倍。我们矿的集体福利事业也在不断扩大。现在,我们这里已经盖起了八万九千多平方米的住房,建起了一个中心医院和十一个医疗所,办起了一所中学和七所小学,还开设了电影院、露天戏台、阅览室,游泳池和各类球场。一九七二年,我们矿为职工支付的劳保福利金额达六十九万多元。职工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大部分工人家庭都有存款,不少人购置了手表、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
林彪一伙故意把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对立起来,把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对立起来,把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对立起来,妄图分光国民收入,取消社会主义积累,搞垮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以达到其篡党夺权的目的。我们要彻底揭露它,批判它!


第3版()
专栏:

  革命洪流不可阻挡
——批判林彪污蔑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变相劳改”的谬论
沈济维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广大知识青年坚决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纷纷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走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为我国青年运动史写下了光辉的新篇章。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反革命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恶毒污蔑“青年知识分子上山下乡,等于变相劳改”,妄图篡改青年运动的方向,同无产阶级争夺青年一代,妄图按照他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培养地主资产阶级的接班人。
毛主席历来十分关怀青年一代的成长。早在一九三九年就发表了《五四运动》、《青年运动的方向》等光辉著作,号召知识青年到工人、农民群众中去,实行同工农相结合。全国解放以后,毛主席指出:“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一九六八年十二月,毛主席又发出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毛主席的指示是灯塔,照亮了青年一代前进的道路。
“为了保证我们的党和国家不改变颜色,我们不仅需要正确的路线和政策,而且需要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正是为了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这是反修防修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一场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的革命接班人总是要在大风大浪中成长的。人的知识和才干是从那里来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的。人的知识和才干,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青年一代只有投身三大革命运动的实践,经风雨,见世面,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才能增长知识和才干。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只有在三大革命运动的实践中才能培养出来。
在青年工作上的两条路线斗争,说到底,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争夺青年一代的斗争。“无产阶级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资产阶级也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每一个阶级都要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愿望来教育青年一代,培养本阶级的接班人。林彪制造的“变相劳改论”,就是从他的反革命的阶级本性出发,妄图同无产阶级争夺青年一代。其反革命用心何其险恶!
“蚍蜉撼树谈何易”。林彪妄图把青年运动引向邪路,反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同工农相结合,只能是枉费心机。以我们云南省为例,几年来,已有北京、上海、四川和本省的几十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边疆民族地区和生产建设部队里扎根干革命。他们在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下,在三大革命运动中经受锻炼,茁壮成长。他们有的已成为劳动生产的能手,阶级斗争的尖兵,科学实验的闯将,为改变祖国边疆的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贡献。据不完全的统计,有两千多人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一万七千多人参加了共青团;二百多人被选进了省、地、县各级党委和革委会的领导班子,三万六千多人分别担任了基层各项工作;涌现出了一批先进的集体和个人。广大革命青年通过在农村的切身感受,深有体会地说:“几年的劳动锻炼,胜读十年书。长了老茧的手,能更高地举起革命红旗;踩了污泥的脚,能更坚定地走毛主席指引的路;锻炼出来的强壮的肩膀,能更好地挑起革命的重担。”“同工农相结合,失掉的是轻视劳动的资产阶级思想,得到的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彻底性和坚定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丰硕成果,是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也是对林彪的“变相劳改论”的有力驳斥。
让林彪和他的“变相劳改论”见鬼去吧!广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革命洪流,滚滚向前,是任何人阻挡不了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