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8月1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引来黄河水 碱区稻花香
——记河南原阳县原武公社引黄种稻改变生产面貌的事迹
原武公社引黄种稻、改造盐碱地成功,为黄河沿岸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经验。这一经验的取得,是充分发挥人民公社的优越性,经过反复实践,长期斗争的结果。
引黄种稻是新生事物,开始人们还摸不透它的规律,出现一些困难和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在困难面前,原武公社的领导成员不是消极退缩,而是积极创新。他们坚持以路线斗争为纲,反复深入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广泛地进行调查研究,总结了排灌结合、渠灌、井灌结合等一整套经验,终于取得了改造自然引黄种稻的成功。黄河沿岸有大量盐碱荒滩,能不能改造?怎样改造?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原武公社的经验可供参考。 ·编者·
河南省黄河沿岸盐碱地区的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地引黄种稻,消除盐碱灾害,夺取粮食丰收。目前引黄种稻面积,已由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的六千多亩发展到四十多万亩。过去白茫茫的低洼碱地,如今成了绿油油的稻区。原阳县原武公社就是盐碱地区引黄种稻成功的一个缩影。
努力取得改造自然的自由
原武公社背靠黄河大堤,村庄田地比河床低七八米。三万多亩耕地,大部分受黄水浸润,多年来内涝、盐碱很严重。过去,这里被认为是“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遍地蛤蟆叫,出碱不出粮”的穷地方。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当地人民和盐碱灾害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但是,由于对这里的自然条件认识不清,只是按照老习惯种植旱作秋粮。由于夏秋多雨,经常不能保收。于是有人消极地断言,这片盐碱沼泽,无法改变面貌。群众的生活只有依靠国家救济,或者是迁移地方。一九五八年,当地广大干部和贫下中农,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鼓舞下,进行了改造自然的斗争,作了引黄种稻的尝试,没有成功。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他们学习了毛主席的哲学著作,进一步认识到只要敢于实践,敢于斗争,就会把面貌改变过来。
一九六八年,有人重新提出引黄种稻的建议,不少人思想有顾虑。他们说,“一九五八年搞过试验,结果造成盐碱更严重,可不能再同黄河打交道”。到底能不能引黄种稻呢?公社的领导成员决心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
公社革委会主任乔永庆,到西关大队调查的时候,发现在靠近渠道的一片荒地中有一块地庄稼长得很好。他便向老贫农赵振华请教。赵振华说:“一九五八年,我亲手在这块地引了渠里的黄水种稻,因为有灌有排,冲走了盐碱,落了一层淤泥,改良了土壤,一季收了五百斤。”当问到为什么不继续引黄种稻时,这位老贫农气愤地说:“后来刘少奇一伙推行修正主义路线瞎指挥,大搞河水漫灌,灌了不排,造成土地盐碱化。有些人就以为引黄种稻不行。说实在的,不是引黄不长稻,是错误路线不叫水稻长。”
乔永庆感到老贫农的话很有道理。过去引黄种稻碱了地,主要是只灌不排,只要认真地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做到有灌有排,排灌畅通,不断把盐碱冲走,水稻是可以种成的。
就在这一年,公社党委决定先在南关大队试点。他们开挖排灌工程,引黄种稻六百亩,当年获得亩产四百五十斤的好收成。
每前进一步都有斗争
但是,改造自然,不是一帆风顺的,每前进一步,都有斗争。第二年,全社的水稻面积扩大到二千三百多亩。这年春季,黄河水枯,秧苗成长受到影响。在困难面前,公社领导成员,深入群众,一边劳动,一边访问抗旱保苗的办法。在南街大队,他们发现贫下中农自力更生打机井,用井水灌溉稻田,弥补黄水不足。公社推广了他们的经验。水稻又获得好收成。
一九七○年,公社党委计划大规模引黄种稻,把面积扩大到六、七千亩。这时有些人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扩大水稻面积时机不成熟。理由是有一部分土地比较瘠薄,首先要引黄淤地,淤好了地,改良了土壤,才能种稻。另外还担心面积过大,肥料跟不上,会影响水稻增产。这个意见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等淤好地再种稻时间太长。有什么办法能够当年淤地、当年种稻呢?
公社领导成员再次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寻找解决办法。在香王庄大队,他们发现共产党员王永清管理水稻有一种好办法:在水稻幼苗期,引黄灌溉时,先在地头挖坑,让黄水带来的泥沙在坑里沉淀,然后再把清水放进田里。这样防止了泥沙淤积稻田,影响幼苗生长。到水稻拔节期,再有计划地放进黄水,利用黄水带来的泥沙肥田,增加稻穗的养分。这个办法,解决了当年种稻当年淤地问题。他们总结了王永清的经验,在全公社推广。一九七○年,公社引黄种稻的面积由二千多亩扩大到六千多亩。当年粮食亩产达到三百零四斤,总产量达八百二十万斤。这一年,原武公社由缺粮社变成了余粮社。
克服思想障碍大干苦干
原武公社引黄种稻的面积逐年扩大,到一九七二年达到一万亩,占全部粮田三分之一左右。这时有的人产生了“歇一口气”的思想,说什么“种稻费工多,不如种旱作物省工,产量虽然低点,由国家供应点,也可以对付过去。”
公社党委认为,这是在改造自然斗争中懒汉懦夫思想的反映。他们发动广大干部和群众讨论:是满足现状,得过且过,靠国家供应过日子?还是大干苦干,彻底改变旧河山?通过讨论,大家统一了思想,认为过去公社所以穷,就是穷在路线觉悟不高,胸无大志,因循守旧。公社党委号召广大干部特别是党委的领导成员,树立雄心壮志,当大干苦干的带头人。北街大队是全公社有名的后进大队,党委副书记范长富就到那里蹲点。这个大队有些干部不愿扩大引黄种稻面积,粮食产量很低。范长富一面和干部谈心,鼓励他们学习大寨的革命精神,一面带领群众起早搭黑在地里干活。队干部的思想转变过来,鼓足干劲,和群众一起把水稻面积由二百多亩扩大到七百多亩。去年全大队的粮食总产量由一九七一年的二十八万斤猛增到四十六万斤,由缺粮队变成余粮队。
经过几年的实践,原武公社实行排灌结合,种稻和淤地结合,渠灌和井灌结合,种稻和种绿肥结合的“四个结合”办法,改造了盐碱洼地,使引黄种稻取得很大成就。这里过去主要种高粱、红薯,现在水稻和小麦成为主要作物,粮食产量成倍增长。一九七二年,全公社粮食亩产量由过去百把斤增加到三百七十斤,总产量由一九六五年的二百三十多万斤提高到一千零十六万斤,每人平均生产粮食由一九六五年的二百四十斤增加到九百零五斤。一九七○年以前,公社每年吃统销粮一百六十万斤,近三年来做到自给有余,去年给国家提供商品粮七十六万斤。同时,多种经营也有很大发展,社员生活显著提高。广大贫下中农感激地说:“过去盐碱滩,现在米粮川。全靠毛主席革命路线。”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第2版()
专栏:

原武公社引黄种稻成功,去年水稻大面积丰收。图为东街大队的社员们正在抢运丰收的稻子。本报通讯员摄


第2版()
专栏:

种塞外地 打江南粮
河北宣化县姚家坊公社在塞北高原夺高产的事迹,充分显示了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优越性。
姚家坊公社地处古长城以北峰峦起伏的熊耳山区。这里海拔一千二百多米,气候高寒,无霜期短,十年九旱,自然条件很不好。全公社三万三千多亩耕地,大部分高低不平,风沙侵袭,农业发展缓慢。人民公社化以来特别是农业学大寨以来,姚家坊公社面貌变化很大。广阔田野上,田成方,渠成网,机井座座,电杆成行;棋盘似的条条绿色防风林带,正在茁壮成长。一九七○年,全公社粮食亩产过“黄河”。去年大旱,亩产量又跨过“长江”。总产量从一九七一年的一千八百多万斤上升到两千五百多万斤。总产量和亩产量都比上一年增长百分之三十以上,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去年为国家提供商品粮达一千五百多万斤,平均一人交售粮食千斤以上,成为河北省第一个实现“每人贡献千斤粮”的公社。
高寒地区变成塞外江南,是经历过艰苦、曲折斗争的。
一九七○年,姚家坊公社党委成立后,制定出大干二、三年,誓把姚家坊变“江南”的规划。广大干部、群众欢欣鼓舞,但有人却摇头说:“塞外一茬田,自古难高产,要想变江南,除非公鸡能下蛋。”公社党委组织各级领导班子认真学习《矛盾论》、《实践论》,在全公社开展大辩论。通过辩论,统一了思想,一致决心大干。这一年,公社干部和社员们冒风雪,战严寒,搬沙丘,削土岗,植树造林。西河滩是有名的“拉腿田”,二台子大队的社员们冒着零下二十七、八度的严寒,改造这块“拉腿田”。为地主当过多年长工的老支书邢文贵,身患几种病,还起早贪黑,推小车,抡大锤,一身风沙满身土,同社员一起劳动。经过两个冬春的艰苦奋斗,把沙丘起伏的西河滩,变成了一块块整齐平坦、土地肥沃的园田,亩产一跃提高到八百多斤。
这个公社在大规模地建设大寨田的同时,大力开发地下水源。陈家坊大队以共青团员要凤兰为首组成的“铁姑娘打井队”,带头打井。可是,她们刚刚开始打井,有人就吹来了一股冷风,说:“开天辟地都是男人掏井挖泉,女人烧火做饭,没听说妇女能打井。”她们响亮地回答道:“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我们妇女一定要把井打出来。”她们闯过一道又一道难关,经过五十多天的努力,打成了第一眼大口井。接着,又出现了第二眼、第三眼。几年来,姚家坊公社打井一百多眼,新修渠道二十多条,改造“拉腿田”七千余亩,大部分田地都做到旱涝保收。
他们不断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全面落实农业“八字宪法”,开展间作套种,大搞科学种田。关内冬小麦在这里大面积“落户”了,江南一年两熟的种植制度也在这里推广了。一年两熟这在江南并不稀罕,但在这无霜期仅有一百二十天的塞外高原,却是一次巨大的革命。
早在四年前,雒家坊大队贫下中农,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在三十亩试验田里,收了冬小麦复播黍子。两季作物平均亩产达到一千一百斤,打破了祖辈“一年一季,春种秋收”的种植习惯,为塞外创高产揭开了序幕。北兴渠大队试验收了春麦种黍子,获得了八百多斤的好收成。翟家庄大队在试验收了冬麦复播黍子,也获得了亩产一千二百九十斤的大丰收。
成功的实践,冲破了种种保守思想,激发起广大干部、群众科学种田的积极性。他们打破过去的老规矩,积极改一茬为两茬,改稀植为密植,改单作为间作,千方百计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去年全社复种、间作套种面积,达到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这个公社科学种田的群众运动蓬勃兴起后,社员们随时都在注意研究。过去,这里杏花开放的时节才播种玉米。有一天,公社副书记贾玉芬到队里劳动,偶然发现去年秋掉在地里的一个玉米棒,在杏花开放前的十多天,却发了芽。他想:如果玉米播种能提前十多天,不是可以缩短同其他作物的共生期,解决作物争光、争水、争肥的矛盾吗?于是,他就搞起玉米对比种植试验来。在一块地里种两样,这边早播十二天,那边晚播十二天。从种到收,施肥、浇水,管理都一样,到了秋熟季节,早播的比晚播的一亩多收五十多斤。去年全公社一万多亩玉米,播种比往年几乎都提前一个节令。
如今,姚家坊公社由干部到社员,人人踊跃地参加科学种田活动,积极探索农业增产规律,使早熟与晚熟、高秆与低秆作物相间作,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为塞外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第2版()
专栏:

山乡今朝更好看
走进湘桂边境的湖南新宁县横卜公社,只见山岭起伏,一片青翠。这里既有丰富的山林资源,又有大批的宜林荒山。可是,解放前,荒山秃岭沉睡着,林业生产发展缓慢。
解放后,特别是人民公社成立后,焕发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革命豪情。横卜公社人民在毛主席关于“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鼓舞下,大面积植树造林。全公社从一九六六年以来,植树造林四万多亩,每人平均五亩多,使宜林荒山全部绿化。横卜公社的东北角,有一块海拔一千六百多米、方圆五十多华里的大林海——地母寨。如今这里,条条林带纵横如织,片片杉林郁郁葱葱。
可是,旧社会的地母寨,却是一片荒凉,山被地主霸占着,曾有人在那里开过一片土,被逼得家破人亡。解放初期,山权回到人民手中,可是单家独户无能为力。人民公社化以后,广大群众发挥集体经济优越性,向地母寨进军。
一九六六年隆冬,公社党委提出了一个“大战地母寨,誓造万亩林”的规划。一支两千三百多人的造林大军,高举红旗,冒着冰雪,奔赴地母寨。山山岭岭银锄舞,万亩荒原战歌飞;这里有一座扇子山,象一面纸扇矗立在天际,山上有二百多亩荒丘。但是三面悬崖绝壁,唯有一条弯曲削陡的小道通向山峰。抬头看就在眼前,绕道攀却有二百多里,以往很少有人上去。他们组织了一支一百多人的民兵小分队,一个一个攀藤越壁探索前进,终于登上了高峰。当晚,山上雨雪纷飞,北风呼啸,一百多个健儿,英勇地同风雪搏斗。他们搭工棚,开林沟,运树苗,在扇子山坚持劳动。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地母寨全部着上新装,植树造林一万多亩。
横卜公社人民就是这样乘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强劲东风,与天斗,与地斗,与修正主义路线斗,全社四万多亩荒山全部绿化。
横卜公社大面积造林,七年来,粮食产量直线上升,收入逐年增加,多种经营不断发展。他们每年不仅向国家提供大量杉木、竹材、桐油等林副业产品,还贡献粮食一百多万斤,从缺粮社一跃成为余粮社,被评为全省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秦岭北坡 果树成林
在批修整风运动推动下,陕西眉县六个公社广大干部社员,充分发挥人民公社优越性,在沿秦岭北坡造了五万多亩苹果林带。
眉县各级党组织,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同时,抓紧果树生产基本建设,实行土、肥、水、林、牧综合管理,努力改变生产基本条件。拱集公社古城大队,千亩果园分布在石头河滩上。去年腊月,这个大队集中力量,把每窝苹果树周围的沙石搬走,又从别的地方拉来好土垫上。整个冬季,平整果园一百多亩,施土肥一百八十多亩,使果树生长的基本条件大大改变。果树面积较多的南寨、万户等大队,根据山区特点,采取种绿肥、修梯田、筑库塘、整片造林、发展羊群等措施,既改变了果树生长基本条件,又解决了粮果争水、争肥的矛盾。全县去冬今春以来,果树深翻施肥四万多亩。各大队实行专业人员和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办法,全面安排,做到不违农时,粮果兼顾。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揭矛盾 找差距 不断前进
去年是黑龙江省农业生产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一年,肇东县涝洲公社却是个丰收年,粮食平均亩产仍然过“黄河”。有七个队产量跨“长江”,连续二年粮食亩产过千斤的新兴三队和新民三队,今年又超过了千斤。全公社平均每个劳动力提供商品粮三千九百多斤。
涝洲公社连续两年粮食亩产跨过“黄河”以后,要不要再前进?能不能再前进?对这个问题,人们认识不同,答案也不一样。有的说:“新兴三队、新民三队亩产能突破千斤,说明增产潜力还大着呢。涝洲公社应该前进,涝洲公社能够前进!”有的说:“斜坡好上,陡坡难爬。猴子爬到了树梢,再也上不去了。”怎么样把这两种意见统一起来?公社党委放手发动群众,从揭露矛盾入手,大挖增产潜力,提高大家继续革命的觉悟。群众认识到,几年来,生产虽然有很大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有三个不平衡:一是队与队之间不平衡。高产队粮食平均亩产一千一百多斤,低产队有的亩产还没有上《纲要》;二是作物与作物之间不平衡。全公社去年玉米平均亩产达到八百七十多斤,可是谷子却只有二百六十斤;三是地块与地块之间不平衡。有些高产地块达到了“吨田”,而有些低产地块却只有二、三百斤。真是“骑着骆驼看着鸡——高的高,低的低”。揭露了矛盾,开阔了眼界,看到了增产潜力,大家得出了一条共同的结论:涝洲公社能够增产,能够大幅度增产。
公社党委认为,要狠抓薄弱环节,一个一个队、一样一样作物、一块一块地做细致工作。他们首先深入到永兴、新立、联合三个后进大队去,集中力量抓了一年,永兴大变样,粮食亩产由一九七○年的四百多斤,猛增到六百多斤,一年过了“黄河”。后来又集中力量帮助了新立大队。新立大队是全公社著名的“老大难”。在全大队五个生产队里,他们以批修整风为纲,狠抓了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着重解决了大队、生产队领导班子问题。使他们分清路线,明确方向,干部和群众的劲头都鼓起来。去年这个大队每亩施肥六千多斤,全是干部和社员大干一冬春,从大沟底一镐一镐刨出来的;有二百七十亩玉米,是用人工一挑一挑担水种上的。大干大变,一年大翻身。这个公社去年为了摘掉谷子的低产帽子,认真分析了几年来谷子低产的原因:一是思想上重视不够,错误地认为上《纲要》、过“黄河”、跨“长江”得靠大包米,谷子够吃够用就行了;二是耕作上守旧,耲原垄,坐穷槎,粪肥不足,营养不佳;三是植株分布不合理,稀厚不匀。原因找到了,思想重视了,措施跟上了,使谷子产量大幅度增长。新兴三队去年谷子平均亩产六百六十斤,今年亩产可以达到八百斤。
涝洲公社共有薄弱地块八千多亩,群众称这些地块是“沙包地、涝洼塘、盐碱巴拉不打粮”。近几年来,通过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已经改造了三千二百亩。去冬今春,又掀起了农田基本建设高潮。新兴三队有十七岗、十八洼,共一百多亩,旱不能灌,涝了全淹的土地。去冬今春削岗填洼,这些土地的亩产达到千斤。今年这个公社的干部和社员改造低产地块二千四百多亩。近几年来,这个公社还培养了一支科技队伍,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