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8月1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时代精神与剧种特色
——谈地方戏曲的革命
方耘
当前,在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指引下,地方戏曲的革命正在广泛深入地开展,并且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地方戏曲的革命,不论是移植革命样板戏,还是创作新的戏曲剧目,都必须很好地运用地方戏曲的艺术形式来为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形象服务,这里有个关键问题,就是必须努力做到时代精神与剧种特色的统一。
革命样板戏是时代精神与剧种特色统一的优秀典范。它遵循毛主席关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成功地利用和改造了京剧、芭蕾舞、交响音乐这些长期被地主资产阶级顽固控制的艺术形式,在舞台上树立了光辉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发挥了强大的战斗作用。革命样板戏为我们进行地方戏曲革命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
时代精神与剧种特色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切社会主义文艺作品都要求深刻表现我们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风貌,热情歌颂工农兵的英雄人物;但是,不同的艺术品种在表现时代和人物上又有各自的特点,作为地方戏曲,就有一个剧种特色的问题。我们在搞地方戏曲革命时,必须摆正这二者的关系。首先,在时代精神与剧种特色这一对矛盾中,时代精神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社会主义的戏曲艺术,只有满腔热情地塑造工农兵的英雄形象,深刻地反映出社会主义时代的时代精神,才能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如果忘记了这个任务,就会背离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因此,时代精神是起统帅作用的,剧种特色必须服从于时代精神。第二,在地方戏曲中,时代精神与剧种特色又是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我们对地方戏曲进行改革,并不是要丢掉这个剧种的特色,而是要赋予它新的生命,促使它发展,使它能够很好地来表现我们新的时代、新的人物。只有努力做到这二者的统一,才能说这个剧种的改革获得了成功。
怎样才能努力做到时代精神与剧种特色的统一呢?实践告诉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继承、改造、创新的关系。毛主席曾深刻指出:“对于过去时代的文艺形式,我们也并不拒绝利用,但这些旧形式到了我们手里,给了改造,加进了新内容,也就变成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了。”我国的戏曲艺术历史悠久,剧种繁多,形式丰富,特别是那些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深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因此我们并不拒绝利用。然而,我们“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必须看到,旧的戏曲艺术是旧时代的产物,特别是这些艺术形式被反动统治阶级控制和篡改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统治了舞台,这与今天我们所要表现的无产阶级时代和工农兵英雄人物,有着时代的区别、阶级的区别。因此,对旧的戏曲艺术必须进行批判与改造,这样才能促使它转化,变成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没有这个改造,没有这个转化,就谈不上戏曲的革命。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入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时而鼓吹全面继承,时而鼓吹全盘否定的罪行,更好地贯彻毛主席的“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
根据革命样板戏的经验和地方戏曲革命的实践,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一、要对地方戏曲的剧种进行历史的、阶级的、具体的分析。“分析的方法就是辩证的方法。”每一种地方戏曲都有自己产生、形成、发展的历史。要改革地方戏曲,就必须对我们的改革对象进行研究和分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研究它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分析和区别它的精华和糟粕,掌握它的艺术规律。这种研究分析要力求系统和细致,并且要把剧种发展的历史与社会阶级斗争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通过这样历史的、阶级的、具体的分析,就能明确这个具体剧种的长处和短处,分清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哪些可以吸收利用,哪些可以改造出新,哪些必须剔除扬弃,这样就能找到解决时代精神与剧种特色统一的症结所在,改革起来也就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了。
二、要勇于实践,大胆创新。要使时代精神与剧种特色统一起来,必须对旧戏曲的艺术形式——主要是戏曲音乐进行改革。我们必须从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形象的需要出发,在戏曲音乐改革上努力做到“三对头”——思想感情对头、性格气质对头、时代感对头。要达到这个要求,就要改革,要打破旧的行当,旧的流派,旧的格式。我们必须根据各个剧种的艺术规律和特点,努力从此时此地人民生活中吸收新的养料,从其他革命文艺中吸收新的养料,努力使旧的形式脱胎成为新的形式,创造出标社会主义之新,立无产阶级之异的戏曲艺术来。
三、要正确保持和发展剧种的特色和风格。无产阶级的斗争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需要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来加以表现。毛主席指出:“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各种地方戏曲在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方向的前提下,在努力表现无产阶级斗争生活的前提下,应该允许而且提倡保持自己的剧种特色。当然,对剧种特色要作具体分析,有些损害我们塑造工农兵英雄形象的“特色”,那就不能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而是要舍弃或改造。我们要保持的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特色和风格,这是一个在艺术创作中要不要坚持群众观点的问题。我们要力求做到工农兵易懂,老行家欣赏。在戏曲改革中,既要大胆创新,又不能离开自己剧种的特色,吸收新的东西时也要遵循这个剧种的艺术规律加以溶化。另外,剧种特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保持剧种特色决不是为了怀旧或复旧,而是要使它更好地为工农兵服务,因此我们不仅要保持剧种的原有特色,而且要吸收新的革命的东西,来发展剧种的特色。我们要引导群众向前看,而不是引导他们向后看。只有这样,我们的艺术才能向前发展。京剧革命就是很好的样板,它对旧京剧进行了改革,保持和发展了京剧的风格和特色,并成为一种不同于旧京剧、同时又具有京剧特色的崭新的革命京剧。
地方戏曲的革命是社会主义的艺术革命,同时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要努力做到时代精神与剧种特色的统一,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艺术创作问题,更主要的是文艺工作者的世界观改造的问题。“移植样板戏,首先要移立足点”,“改革唱腔,必须转变思想”,这是从事地方戏曲革命的同志的深刻体会。要搞好戏曲革命,必须进一步学习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文艺路线和方针,结合本剧种改革的实践认真学习革命样板戏的经验;必须进一步深入到工农兵中去,在接受工农兵再教育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还要苦练艺术的基本功,为塑造好无产阶级英雄形象掌握更多的艺术表现本领。我们深信,只要坚决贯彻毛主席的文艺方针,走群众路线,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地方戏曲的革命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地方戏曲艺术的花朵,一定会在社会主义文艺的百花园里开放得更加鲜艳、更加茂盛!


第3版()
专栏:

战斗的纪录 胜利的史诗
——纪录片《历史性的解放区之行》观后
张存志 赵可军
伟大导师列宁曾经指出:“战争唤醒了群众,以空前未有的惨祸和痛苦激起了他们。战争推动了历史,于是历史在现时就以火车头般的速度飞快前进。现在,历史是由千百万人独立创造的。”柬埔寨抗美救国战争的熊熊烈火,把侵略者及其走狗烧得焦头烂额;三年多的浴血奋战,柬埔寨人民赢得了这场战争的伟大胜利。纪录影片《历史性的解放区之行》,真实地再现了西哈努克亲王视察柬埔寨解放区的动人画面。它是团结的象征,显示了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和人民的坚强团结;它是战斗的纪录,记载着柬埔寨军民团结战斗的大好形势;它是胜利的史诗,歌颂了柬埔寨人民抗美救国战争的伟大胜利;它是一发重型炮弹,沉重地打击了朗诺叛国集团!
影片以铁的事实雄辩地证明:在以西哈努克亲王为主席的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领导下的王国民族团结政府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它是同人民有着血肉联系的柬埔寨唯一合法政府。从影片中我们清晰地看到,当西哈努克亲王刚一踏上柬埔寨国土的时候,王国民族团结政府新闻、宣传大臣符宁早已渴望地等待着亲王的来临;在上丁省茂密的森林里,亲王热情地会见了民族解放人民武装力量总司令乔森潘和国内其他领导人。在亲王视察过的村村镇镇,战士的营地,在亲王足迹走过的每一块土地上,无不受到军民的盛情接待。那一个个热烈拥抱的镜头,一幅幅肩并肩、手挽手的合影,一次次亲切交谈的感人场面,真实地记录了柬埔寨人民对亲王的拥护和爱戴,充分表现了政府和人民坚强的团结。特别令人欢欣鼓舞的是,在吴哥附近的一间简易的棚子里,西哈努克亲王第一次在解放区主持了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内阁会议,同乔森潘等国内领导人一起商讨国家大计。这一切充分证明,亲王与国内领导人的爱国主义的共同心愿,使他们紧密团结在一起;争取独立自由的共同目标,使他们心心相连;艰苦的战斗岁月,把他们锤炼得更加坚强。他们得到了人民广泛的支持和拥护,他们的团结是牢不可破的!
从影片中,我们看到了柬埔寨人民在民族解放统一阵线旗帜下,英勇抗战,百炼成钢,看到了解放区欣欣向荣的革命景象,了解了柬埔寨战斗和生产的大好形势。在庆祝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和柬埔寨民族解放人民武装力量成立三周年的万人大会上,来自各地的武装力量指战员、战斗英雄、佛教僧侣和各界人士,同亲王一起欢度节日,庆祝胜利!会场上空,战斗胜利的口号声此起彼伏,那全副武装的指战员斗志昂扬的战斗风貌,那一排排整齐的机枪、弹药,那一件件从敌人手中缴获的各种武器,不禁使我们想到:三年前,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朗诺的铁蹄践踏了柬埔寨人民的自由和独立,把人民抛进了苦难的深渊!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英雄的柬埔寨人民没有被侵略者的现代化武器吓倒,没有向敌人的残酷镇压屈服,他们热烈响应西哈努克亲王发表的庄严的“五点声明”,积极投入抗美救国战争,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前赴后继,勇往直前,以坚强的决心、英勇的战斗和无穷的智慧,谱下了光辉的胜利诗篇。看吧!经过战斗洗礼的吴哥窟依然巍然屹立,更加光彩夺目。它是高棉民族的象征,今天又成为柬埔寨人民战胜侵略者及其走狗的见证。经过战火考验的人民,革命斗志更加坚强,他们一手拿枪,一手拿锄,搞生产,送弹药,抬伤员,防“绥靖”,积极配合正规部队,设下了人民战争的天罗地网。民族解放人民武装力量已经成为一支组织严密,训练有素,英勇善战的军队。他们越战越强,所向无敌。正是这些英雄战士,英勇战斗,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穿密林,跨山峦,奔城镇,走乡村,纵横驰骋,广泛出击,攻据点,打伏击,炸仓库,袭船队,神出鬼没,出奇制胜,歼灭了敌人大量有生力量,解放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土地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正是这些勤劳勇敢的人民,不顾敌人的狂轰滥炸,兴修水利,战胜干旱,发展生产,支援前线,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家乡,保卫家乡,使解放区到处呈现一派生气勃勃的动人景象。影片寓意深刻地告诉我们: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正义战争是不可战胜的,被压迫人民只要拿起武器,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他们前进。
随着镜头的变换,一幅突出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在“上丁—金边”的公路上,一个带有两颗弹痕的里程碑,上面记着“525公里”的字样。它不只是里程的纪录,它是柬埔寨人民胜利的纪录,是朗诺叛国集团失败的见证,是继续由此勇猛挺进,直到解放金边的象征。目前,柬埔寨民族解放人民武装力量已经控制了所有战略要道,紧紧围困了金边,朗诺集团已经是走投无路,四面楚歌,朝不保夕;不管美帝国主义怎样为其走狗输血打气、狂轰滥炸,也不管朗诺内阁一换再换,可以断言,这伙病入膏肓的民族败类彻底垮台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了!
看了《历史性的解放区之行》以后,使我们更加热爱、敬佩英雄的柬埔寨人民,把柬埔寨人民的胜利看成是自己的胜利!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坚决支持柬埔寨人民的正义斗争。我们坚信,柬埔寨人民的正义斗争必将取得彻底胜利。


第3版()
专栏:

全民皆兵威力壮
——彩色纪录片《民兵赞》观后
北京热电厂民兵团评论组
彩色纪录片《民兵赞》,以饱满的革命激情,绚丽的色彩,展现了一幅“全民皆兵,保卫祖国”的壮阔图景:在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在连绵万里的边防线上,亿万民兵战士和人民解放军并肩战斗,结成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铁壁铜墙,斗志昂扬地保卫着祖国的壮丽河山,生气勃勃地战斗在三大革命运动的第一线,成为加强国防建设和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力量。影片通过对几个典型单位民兵工作情况的介绍,生动地展示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民兵工作的新面貌。
《民兵赞》是一曲歌颂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赞歌。我国的民兵,是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群众武装组织。一九六二年,毛主席发出了关于“民兵工作要做到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的光辉指示,为民兵工作制定了伟大的纲领。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各地党组织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民兵工作“三落实”指示的巨大成果。江苏省海安县角斜公社党委遵照毛主席关于“全党抓军事”的教导,十分重视民兵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经常对民兵进行阶级教育和路线教育。他们请贫农老大爷给民兵作忆苦报告,组织民兵参观“长工屋”,激发了广大民兵对旧社会和阶级敌人的无比仇恨,树立起常备不懈的思想。影片中有这样的镜头:角斜公社“红旗民兵团”组织了一次近似实战的演习。这次演习的任务是执行快速机动、支援前沿作战。警报发出以后,全副武装的基干民兵们象潮水一样很快从四面八方奔向集合地点,排列成整齐的队伍,组成一支突击队,公社党委书记亲自检查每个民兵的装备。队伍马上就要出发了,为什么在青年人的行列里站着一个精神抖擞、全副武装的“老兵”?原来他的女儿有事外出,父亲主动替女儿执勤,而女儿也终于在这时赶到了队伍前。浩浩荡荡的民兵突击队的自行车队踏上了征途,驰骋在“炮火纷飞”的田野上。突然,他们要通过的桥梁被炸断了,怎么办?民兵们毫不犹豫地扛起自行车,趟过水深过胸的河流;自行车担架队过不去,一座浮桥便马上架了起来。这一个个动人的镜头,表现了民兵们从实战出发、常备不懈的战斗精神,有力地驳斥了刘少奇一类骗子所散布的“民兵过时”论和“民兵无用”论。影片中介绍的几个单位的民兵工作,始终贯穿着一条红线:只要沿着毛主席指示的关于民兵工作“三落实”的方向前进,民兵工作就能生气勃勃地开展起来。
《民兵赞》是一曲歌颂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想的赞歌。“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从影片中可以看到,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事实上,也只有动员群众,依靠群众,才能做好民兵工作。那白发苍苍的老贫牧,一再嘱咐自己的小儿子、民兵连副连长:“党交给你的工作,一定要做得好上加好!”那一个个满脸稚气的红小兵,在制造泥雷,他们要继承老一辈的革命传统。山东省海阳县赵疃生产大队,抗日战争中以地雷战闻名,曾被授予“特等爆炸模范村”。这个大队的民兵老英雄赵守福、于化虎,经常对青年民兵进行路线教育,讲当地民兵的光荣事迹,使得老民兵的革命传统代代相传。地雷战是革命的传家宝,现在,他们在造雷、埋雷等方面又有了新创造。如他们受到老大娘簸粮食的道理的启发,经过反复研究试制成功的“定向飞雷”,终于飞上了天。这充分说明人民群众有着无穷的智慧。当我们看到赵疃生产大队的民兵们大摆地雷阵,民兵队长一声令下,一个个民兵沉着而又迅速地拧动起爆机,一霎时,飞雷爆炸了,对空手榴弹爆炸了,水雷爆炸了,树林里的挂雷爆炸了,滚雷爆炸了,山坡阻拦雷爆炸了,……真个是:“四面八方响惊雷,人民战争显神威”,大长革命人民的志气,大灭敌人的威风。如果敌人敢于来犯,定叫他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遭到灭顶之灾,最后只能象影片里那只企图偷袭羊群的恶狼一样,有来无回,自取灭亡。
《民兵赞》是一曲歌颂民兵在三大革命运动中的伟大作用的赞歌。我国民兵和人民解放军并肩战斗,军民联防,保卫国防。在抓革命、促生产中,民兵发挥了生力军、突击队的作用。民兵战士干起活来是劳动的能手,拿起枪来是勇敢的战士,做到了劳武结合。在影片中,我们看到黄海前哨某海岛的女民兵,在生产上打先锋,在军训中当闯将,一声令下,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在大雨滂沱的夜晚,她们全副武装,英姿飒爽地巡逻在海岸礁岩上,同人民解放军一道实行军民联防,守卫着祖国的海防;在阳光灿烂的白天,她们又驾驶着“三八”号渔船扬帆出海,踏破惊涛骇浪,捕来鱼虾满舱。新疆拜城县老虎台公社的武装民兵连,在护送羊群转移到夏季牧场的远征中,起了生力军的作用。哪里最艰苦,哪里有困难,他们就出现在哪里。他们勇敢地跳进冰冷刺骨的急流,组成人墙,保护羊群过河;他们在海拔四千八百米的雪山上,战狂风,破积雪,开辟前进的道路。那一个个扣人心弦的镜头告诉我们,转移牧场的道路虽不平坦,但在民兵的眼中又算得了什么!艰难险阻终于被抛到了后面,迎接他们的是绿草如茵、百花盛开的牧场。牛羊肥壮满山岗,草原儿女练兵忙,天山脚下回响起民兵们胜利的歌声。
彩色纪录片《民兵赞》,将祖国的大好河山如此壮美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民兵更加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要更好地担负起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光荣任务。我们一定要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教导,为保卫国防、加速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更大的力量。


第3版()
专栏:

草原之鹰(中国画) 胡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