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8月1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到爸爸战斗过的地方去安家落户
高中毕业生李南进,从福建省泉州回到她的父亲、革命烈士李希贤生前战斗过的地方——山东省胶南县藏马山区插队落户,已经四年了。
这四年,是李南进在群众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的四年。在党的教育和贫下中农的关怀下,她在农村三大革命运动的实践中,逐步成长起来。回顾这一段的经历,李南进深深感到,毛主席指引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是一条光明大道。
二十三年前,李南进出生在大军向南进军的路上,父母给她取名叫“南进”。后来,她父亲积劳成疾,为革命贡献了自己的生命。小南进的母亲崔连芳在战斗的生活中把她养大。四年前,她在母亲的帮助下,回到了革命老根据地藏马山区。这里是她的父亲生前战斗过的地方,也是她现在在福建工作的母亲的家乡。
回到老家去
一九六九年六月,李南进就要从福建泉州市第六中学毕业了。毕业后选择什么道路的问题,摆到了李南进的面前。
李南进的母亲、在泉州市手工业管理部门工作的共产党员崔连芳,也在为女儿的前途操心。在李南进毕业前的一天,她问女儿:“毕业了,有什么打算?”李南进回答说:“我是烈士的女儿,工作问题国家会照顾,妈妈别替我担心。”
女儿的答复引起了崔连芳的深思。她想到,对烈士子女给予适当照顾,这是党和人民的关怀。但对烈士子女来说,他们不应该指望国家的照顾。女儿的这种错误思想必须及时给她指出来。于是,她严肃地对女儿说:“你爸爸是烈士,但他对革命的贡献不等于你对革命做出了贡献。革命先烈走毛主席指引的道路,为人民贡献了自己的一生,作为烈士的子女,应该象自己的先辈那样,带头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走毛主席指引的道路。”
崔连芳接着告诉她,她父亲生前很喜爱她,曾经希望她长大了能够到艰苦的斗争中去锻炼,很好地成长为一个革命接班人。崔连芳决定动员女儿到一个艰苦而有意义的地方去插队落户,锻炼成长。
一个晚上,崔连芳给李南进讲了家史。话头就从李南进的出生开始。解放战争时期,李南进的父母都在部队里工作。一九五○年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时,他们的部队前进到四川省南充县的一个村庄。就在那里,他们的女儿诞生了,父母高兴地给她取了“南进”这个名字。当时,村子里的贫苦妇女送来鸡蛋等食品给崔连芳补养身体;奶不够吃,她们又把南进抱去喂奶。后来每到一地,南进都得到贫下中农的细心关照。崔连芳回忆起这段难以忘怀的战斗生活时,激动地对女儿说:“你是贫下中农的奶水喂养大的,你要回到贫下中农中间去,和他们战斗在一起。”
崔连芳还讲了李南进的父亲李希贤当年在藏马山区坚持斗争的情景。胶南县有一座藏马山,山西边是抗日民主根据地,山东边就是国民党和日伪军。李南进的父亲在这里担任区武装部长,带领民兵,配合主力部队,把守解放区的门户。白天,他翻越藏马山,同敌人转山头;夜晚,到敌人岗楼底下,开展宣传攻势。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他同贫下中农吃一锅饭,点一盏灯,建立了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后来,李希贤参加主力部队转战南北,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藏马山区的贫下中农。说到这里,崔连芳向女儿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到藏马山区去插队落户。她说:“藏马山区是你爸爸生前战斗过的地方,我也从小就在那里生活。那里条件比较艰苦,很需要知识青年。希望你回到老家去,在贫下中农中扎根成长。”
妈妈的家史介绍,爸爸的遗愿,贫下中农的养育之恩,激励着李南进。她接受了妈妈的建议,把要求到藏马山区插队落户的决心书交给了学校党组织。
李南进的要求得到了学校党组织的支持。在离开泉州的前夕,崔连芳又一次把女儿叫到跟前,勉励她到了藏马山区要刻苦学习,虚心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把自己锻炼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新的一课
李南进被分配在藏马山区的大村公社前村大队。来到大队的第二天,大队党支部书记丁守元便领她去看藏马山。
藏马山在村东五里,山上悬崖峭壁,地势险要,进山只有一条名叫“十八盘”的羊肠小道。但是,丁守元并没有领着她走这条山路,而是领着她穿越密林,拨开荆棘向上攀登。李南进跟在后面,累得汗流满面,手也被荆棘划破了。丁守元对李南进说:“这就是你父亲当年走过的路。那时,你父亲带领民兵,和敌人转山头,有时就睡在山上。现在你要继承你父亲的遗志,走革命的道路。”
藏马山之行,给李南进增添了力量。她决心为建设好这块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土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当时的北方,秋收已经基本结束,大队掀起了农田基本建设高潮。李南进参加了整修大寨田的劳动,她抡镢刨地,挥锨铲土,干得很猛。社员们怕累坏了她,要她注意休息,她却咬牙坚持着。但她终究还是一棵嫩苗苗,经过连续七八天的突击,她腿痛胳膊痠,再加上吃的是玉米饼子地瓜干,不同于在南方吃大米,生活上也不习惯。她有点坚持不住了。头几天劳动休息时,她常给社员们唱唱样板戏和福建小调,现在,工地上也听不到她的歌声了。
还在李南进到来以前,前村大队就来了一批插队知识青年。从那时起,党支部就把领导知识青年的工作,列为重要的议事日程。他们认真分析了李南进和其他知识青年的思想状况,认为这些年轻人没有吃过旧社会的苦,不知道新社会的甜,因此有必要召开一次忆苦大会,给他们补上这一课,坚定他们克服困难扎根山区的信心。
忆苦大会会场中的桌子上,摆着贫农丁宝昌一件穿了四十多年的破夹袄,旧社会穷人的要饭篮子和写着“万年穷”字样的要饭牌,还有地主的大斗、大秤和“变天账”等。党支部书记丁守元讲了村史以后,要今天过着幸福生活的青年们,不能忘了贫下中农在旧社会的痛苦。开完忆苦大会,党支部又把知识青年们分到贫下中农家里去吃忆苦饭。李南进被请到党支部书记丁守元家。忆苦饭有穷人在旧社会吃的糠菜窝窝和野菜粥,也有现在吃的玉米饼子、地瓜干儿、面条等,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李南进拿起一个糠菜窝窝咬了一口,觉得又苦又涩,不能下咽。李南进问丁守元:“你在旧社会就吃这样的饭?”丁守元说:“有这种饭吃,也不至于卖儿卖女闯关东了。在旧社会,我父亲和三个哥哥给地主当长工,姐姐给地主看孩子,我和弟弟长年拾草挖菜,就这样,一家人还是不得温饱,一九四二年就饿死了两口人。”丁守元问李南进:“现在有了玉米饼子和面条吃,你说是苦还是甜?”李南进点点头,没有回答,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经过忆苦思甜教育,李南进进一步坚定了扎根藏马山区的信心。她和社员们一起,积极参加了农田基本建设的劳动。当时大队正在整团,晚上开会开得很晚,早晨天不亮就要出工,生活很紧张,但李南进想到自己正在参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斗争,心里却很愉快。工地上又响起了她那悦耳的歌声,这歌声比以前更嘹亮。
阶级深情
当年游击队老战士老李的女儿回来插队落户,在群众中被传为佳话。贫下中农说:“有志气!这才是革命的好后代,毛主席教导的好青年。”从来到那天起,李南进就受到了贫下中农无微不至的关怀。
李南进第一堂劳动课的老师,是第五生产队队长胡福德。他兴致勃勃地给李南进描绘了农村的光辉前景,讲了为革命种田的道理,并帮助她订了学农规划。在胡福德手把手的指导下,经过一个冬天,李南进学会了刨地、铲土、培地堰等农活。后来,她又在副业队学会了磨面、粉碎饲料和弹棉花,在技术队学会了分辨小麦品种、养猪和制造醣化饲料。过去,她自认为是一个有知识的人,现在,在贫下中农面前,她发现自己的知识是最少的。她对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她感到农村确实是天地广阔,大有用武之地。
贫下中农传授给李南进的,不仅是劳动的技能,更重要的是那热爱劳动、热爱集体、热爱党和毛主席的优秀品质。在战争的岁月里,七十多岁的烈属张文英大娘曾经积极带领妇女做军鞋,抢救伤员,为支援革命战争作出了贡献。她还带头送子参军。当时带她的儿子走上前线的,就是李南进的父亲李希贤。晚年的张文英,人老心更红,儿子在解放战争中光荣牺牲了,她不肯接受队里的照顾,自己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还经常背着粪筐为集体拾粪。现在老李的闺女回来了。她们一见面就倍觉亲热。张大娘把李南进当成自己的亲闺女,李南进也把张大娘看成是自己的妈妈一样,两人结下了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
张文英大娘对知识青年非常关怀,她常常到知识青年小组去,给他们讲旧社会和战争年代的事,向他们进行阶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知识青年也把张大娘那低矮的茅屋,当成接受再教育的好课堂。
那时,正是整党以后。在整党中张大娘进一步提高了对党的认识,向党支部提出了入党的请求。有一次李南进问张大娘:“你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还要入党呢?”张大娘回答说:“只要脊梁骨不着地,就要干革命。”张大娘热情地鼓励李南进说:“你是个青年人,更要努力争取做一个共产党员,跟毛主席干一辈子革命。”张大娘的革命精神使李南进深受感动,从此她俩约定要互相帮助,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贡献自己的一生。有一次,李南进外出开会回来,看看时间已快收工,便在家洗了洗衣服,没有下地劳动。张大娘便给她指出来,要她严格要求自己。从那以后,李南进外出开会回来,有一点时间也要下地去干活。下工以后,她经常去给烈军属担水;分粮了,她就给五保户去背粮;下雪了,她就去给他们打扫院子。随着李南进思想感情的变化,她在前村大队成了贫下中农非常欢迎的人。一九七一年二月,二十一岁的知识青年李南进和七十四岁的贫农社员张文英,一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斗争中成长
一九七一年春天,中共胶南县委决定让李南进参加改造后进队的工作,到阶级斗争的第一线去经风雨,见世面。
工作队来到了铁山公社墩上大队。这个大队是全县出名的后进单位。宗族关系复杂,阶级斗争激烈,社员们不团结。工作队的老干部跟李南进一起学习毛主席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论述,带她到贫下中农家走访。经过调查他们发现,在闹不团结的两部分社员的后面,都有阶级敌人在插手活动。活生生的阶级斗争现实,使李南进对党的基本路线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她和工作队的同志一起,广泛发动群众,深入做思想工作,终于揭开了墩上大队的阶级斗争盖子,揪出了暗藏的阶级敌人。
为了进一步提高李南进的阶级斗争觉悟,胶南县委决定让她担任工作组副组长,到铁山公社大沟大队去开展“一打三反”运动,工作组组长由公社党委副书记兼任。
李南进带领四名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四岁的青年,来到铁山公社大沟大队。这个队共四百多户人家,村子大,问题复杂,怎样才能打开局面?遵照县委的指示,李南进首先组织工作组成员学习毛主席的著作《愚公移山》和《实践论》,使大家在困难面前挺起腰来,下定决心,依靠大沟大队的社员群众,改变大沟的落后面貌。
根据公社党委的介绍和自己的调查研究,工作组很快认识到,大沟大队问题的关键是一些领导干部因为骄傲自满,放松了阶级斗争,被地主、富农分子腐蚀拉拢,犯了错误,因而歪风邪气上升,资本主义倾向抬头。摸清了问题以后,他们广泛发动群众揭开阶级斗争的盖子,结果,打击了阶级敌人,教育了犯错误的干部,进一步调动了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全大队很快出现了团结战斗的新局面。一九七二年全大队粮食平均亩产比一九七一年增长一百二十七斤,总产增长二十一万多斤,油料作物和其他作物也大幅度增产。在大沟大队的斗争中,李南进受到很多教育,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应该怎样对待群众。她在日记中写了这样的体会:“力量在群众中,智慧在群众中,办法在群众中。只有老老实实当群众的小学生,才能眼睛明,耳朵灵,办事有本领。”
在党和贫下中农的教育下,李南进在三大革命运动的实践中逐渐成长起来。今年三月,她被选为共青团胶南县委副书记,不久又被选为共青团山东省委委员。但是,李南进清楚地知道,在漫长的革命道路上,自己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她决心更加刻苦地学习,加强锻炼,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事业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新华社记者


第3版()
专栏:

批修整风进一步调动了各族干部、社员的积极性
昭乌达盟、哲里木盟今年畜牧业生产获得丰收
昭乌达盟
新华社沈阳电 辽宁省昭乌达盟的牧业生产,在上年丰收的基础上,今年又获得丰收。据统计:在到六月末结束的一九七三年牧业年度里,全盟接产成活马、牛、羊等各种仔畜共达一百六十五万头(只);牲畜总增率和净增率都比上一年度提高。目前,千里草原,草好畜壮,在传统的“那达慕”大会上,蒙古族和汉族社员载歌载舞,喜庆丰收。整个牧区革命和生产形势一派大好。
昭乌达盟牧区各级党组织和革委会在领导今年的牧业生产中,以批修整风为纲,对广大干部和牧民深入地进行了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克什克腾旗、阿鲁科尔沁旗、翁牛特旗和巴林右旗的中共旗委委员和旗革委会委员,带领旗、社干部,深入牧区,和牧民一起看书学习,一起批修,划清正确路线和错误路线的界限,使党的各项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增强了各族干部和社员之间的革命团结,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中共克什克腾旗委副书记、蒙古族干部厚和满都乎,在批修整风运动中,通过学习,提高了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他多次深入牧区,进行调查研究,然后向旗委提出了加强牧区建设的建议。旗委根据他的建议,经集体讨论,订出了五条改变牧区面貌的措施,领导广大牧民迅速掀起了草原建设的热潮。去年,这个旗牲畜发展到九十二万头,今年又增加到一百零五万头,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
昭乌达盟牧区各级干部在领导牧业生产中,坚持深入实际,和牧民一起战斗。克什克腾旗达尔汉乌拉公社党委书记宝音图,去冬,骑上骆驼,带领医生、兽医、供销社人员,跟牧民一块到一百五十里以外的草场上去放牧,保证了五万多头牲畜安全过冬。今年夏天,他又带领全社三分之一的劳动力,修成一条长达六十二里的大干渠,引贡格尔河水灌溉三万亩无水草原,受到群众热烈赞扬。这个旗的芝瑞公社党委副书记赵信,带病深入牧群,抓保畜和接羔生产,今年这个半农半牧公社,牧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牲畜已由去年的八万二千头,增加到九万六千头。
哲里木盟
新华社长春电 吉林省哲里木盟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并肩战斗,夺得了畜牧业生产的丰收。在到六月底为止的一九七三年牧业年度里,全盟接产成活仔畜达六十八万头(只),比上一年度增加百分之二十多。除了出售给国家和牧民自食自用的牲畜外,全盟净增牲畜三十四万头(只),净增率达百分之十。七月中旬以来,牧区人民相继召开传统的“那达慕”大会,欢庆今年牧业生产的新成就。
自从开展批修整风运动以来,哲里木盟蒙古、汉、满、回、达斡尔、朝鲜等各族干部和群众,认真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学习党的民族政策。他们以毛主席提出的“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三条基本原则为武器,狠批刘少奇一类骗子妄图分裂民族团结,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进一步提高了贯彻执行党的“九大”团结、胜利路线的自觉性。中共奈曼旗委“一班人”中的蒙古族和汉族干部,互相学习,团结战斗,带领全旗各族人民,在很短的时间内,初步建成了一座中型水库,四十多个塘坝,三百多眼机井,使干旱的草场和农田得到灌溉,草原水草丰盛,今年全旗大小牲畜的头(只)数都有很大增长,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科尔沁左翼中旗在去冬今春抗灾保畜和接羔育幼的斗争中,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汉族社员,主动帮助蒙古族牧民割打饲草,并且送去大批农作物秸秆,使牧区数十万头牲畜有了充足的越冬饲料,从而保证了牧业丰收。今年春播季节,蒙古族牧民又支援一批牲畜给汉族社员,增加了农业生产的畜力。
在夺取牧业丰收的过程中,哲里木盟各级党委不断派出大批干部深入牧区蹲点,开展路线教育,宣传、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有关牧区的各项经济政策,进一步调动了广大牧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扎鲁特旗广泛开展路线教育和认真落实政策的结果,牧民们为革命放牧的积极性大大高涨,四个牧业公社的近十万头牲畜,以良好的膘情,安全度过了严冬。科尔沁左翼后旗由于各项政策落实得好,今年牧业生产获得了大幅度增长。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牧业生产条件,全盟近几年来还大力加强了草原建设。在气候干旱、地面水缺乏的牧区,新建了大量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牧业水井,对草场实行人工灌溉。为了防止草场沙化、碱化和草质退化,各旗、县都采取人工培植牧草和有计划轮牧等办法,使草场更新。一年来,全盟已建设基本打草场三万四千亩,建立人工草地十五万亩,改良草场二十一万亩,营造草场防护林和防风固沙林带七千九百条。
哲里木盟在发展牧业生产中,还开展群众性的牲畜改良和育种工作,以提高牲畜质量。现在大部分社队都建立了牲畜改良配种站。著名的良种畜如乳肉兼用的三河牛,乘挽兼用的三河马,以及毛肉兼用的科尔沁细毛羊,近年来都有很大发展。今年全盟经过改良的大牲畜和良种畜比去年增加百分之二十多,改良羊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十。


第3版()
专栏:

辽宁柞蚕春茧丰收
新华社沈阳电 辽宁省柞蚕茧产区广大干部和社员战胜低温和病虫等自然灾害,夺得了春茧丰收。全省柞蚕春茧总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四成多,过去产量较高的沿海和东部山区今年继续高产,历来产量较低的辽北蚕区也获得了大面积好收成。
辽宁省柞蚕茧产区广大干部和社员,经过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提高了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的自觉性,为革命养蚕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庄河、凤城、复县等柞蚕茧重点产区都在抓紧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蚕业生产。复县今年春蚕放养面积就比去年扩大了百分之二十五。广大蚕农为了战胜低温、多雨、大风和病虫灾害,起早贪黑,精心放养,防灾除害,并且加强了科学管理,克服了一个个困难,从而夺得了柞蚕春茧丰收。


第3版()
专栏:

湖南芷江白蜡丰收
新华社长沙电 湖南省芷江县今年白蜡丰收,全县已收获蜡虫一万多斤,比去年增加三倍,质量也比往年有所提高。
芷江县是我国白蜡的传统产区之一,一向被称为“白蜡之乡”。但是,过去芷江产蜡不产虫,靠云南、贵州等地供应。解放以后,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这个县开展了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动,反复进行繁殖蜡虫的试验。经过最近几年的努力,全县大多数公社都可以自繁蜡虫。一九七二年全县自产蜡虫二千八百多斤,比一九七一年增长三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