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8月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西藏生产建设部队紧密团结艰苦创业
在建设边疆斗争中贡献很大
据新华社拉萨一九七三年七月三十一日电 西藏生产建设部队在开发边疆、建设西藏的斗争中做出很大贡献,受到了西藏各族人民的赞扬。
在西藏生产建设部队里,有当年进军西藏的老战士,有从内地大城市来的知识青年,有藏、回、门巴、珞巴等少数民族的翻身农牧民。在党的领导下,他们紧密团结,艰苦创业,把昔日荒原变成了旱涝保收的米粮川,在雪山草地上创办了牛羊兴旺的好牧场,用砌石移土方法建设了成片的茶场和果园,凭着双手开挖出了年产煤上千吨的小煤矿。他们的辛勤劳动,不仅为国家创造了财富,而且给西藏广大农村、牧区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粮种、种畜、树苗和工业产品,为增强各族人民之间的团结写出了新篇章。
“红旗插上九重天,劈山引水斗志坚,誓变边疆为大寨,绘出高原新河山。”这是在雅鲁藏布江下游一个小岛上安家创业的军垦战士们的豪言壮语,也是他们英雄事迹的写照。这个岛上有近千亩荒地,一百多名转业军人带着家属来到岛上屯垦。为解决灌溉问题,去冬今春,他们在二百八十米宽的江面上,克服水深流急的困难,架设安装了自己制作的跨江压力管,把对面雪山上的水引上小岛,使岛上荒地全部变成了水浇地,改变了过去“江里流水哗哗响,小岛土地灌不上”的状况。架设压力管时,从四川来的夏绍壁、杨丽德等女知识青年,在深水里下木框、掏沙石,精神振奋,斗志昂扬。在雪山上修水渠时,共产党员、三个孩子的母亲赵秀英,抡起大锤,在岩石上打眼放炮。在她的带动下,许多女同志踊跃参加战斗,加快了工程进度。林周农场的军垦战士,通过批修整风,焕发出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今年二月,他们冒着严寒,拦沟筑坝,大战虎头山,兴修一座容水一千多万立方米的水库。这里岩石坚硬,施工非常困难。但是,大家迎着困难上,顽强战岩石。现在几百米长的三道截水墙已经完工,二百一十四米长、二米高、二米宽的引水隧洞工程,已进尺一百三十多米。
西藏生产建设部队遵照毛主席关于“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指示,几年间,把各个农场创建成了农、工、牧、副各业全面发展和综合生产的基地。地处拉萨河上游的澎波农场,由于这里海拔较高,历来只种青稞和豌豆,亩产只有一百多斤。这个农场的军垦战士从内地带来冬小麦种子,经过多年反复试验,培育成一种具有耐高寒、耐干旱、成熟期短、穗大高产等特点的冬小麦。去年,尽管遭受严重自然灾害,这个农场近万亩冬小麦平均亩产仍然达到四百斤以上,有四十三亩上了千斤。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澎波农场还自己动手办起了种畜场、果园和制糖、农机修配、粮油加工、陶瓷、小煤矿等厂矿。这些厂矿对为农场扩大再生产积累资金和支援当地的生产建设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西藏生产建设部队在开发和建设边疆的斗争中,同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前进。察隅县的僜人和藏族、珞巴族人民,过去就有种植水稻的习惯,但是,由于缺少良种,单位面积产量很低,群众迫切要求改良品种,提高粮食产量。察隅农场的军垦战士们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便从四川等地引来“矮子粘”等水稻良种,首先自己种植,摸索经验,然后向当地群众推广。一九七○年以来,他们劈山引水,把旱地变成水田,大面积种植水稻,连年获得好收成,向当地各族群众提供了大批种子,受到各族群众的欢迎。
西藏生产建设部队还不断从内地引进优良的种牛、种马、种羊和种猪,普遍建立了配种站和种畜场,为各族群众发展畜牧业生产服务。西藏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列麦人民公社,需要体壮力大、耐高寒的种马进行杂交繁殖。军垦战士知道后,特意请公社负责人到种畜场挑选,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第3版()
专栏:

“我为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站岗!”
“我为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站岗!”这是英雄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的充满战斗豪情的话语。多少个风雪之夜,他们让寒风擦着汗水,警惕地守卫着祖国的神圣领土;多少个欢腾的节日,他们不辞辛劳,飞翔在万里蓝天;多少个风雨的黎明,他们在万顷波涛中开始了战斗的航行。
战斗在边防线上
在祖国的西北边疆某地,有一片绵延起伏的青石滩。这里,寸草不生,气候酷热。附近的牧民中流传着这样的歌谣:“青石滩,青石滩,太阳一晒冒青烟,狂风一刮沙满天,骆驼见了直打颤,黄羊有去没有还。”
一年九月,人民解放军某部五连三排战士奉命进驻青石滩。一到这里,排长王同山指着满山铁青的石头说:“同志们,我们能不能在这里安家?”战士们斩钉截铁地回答:“党和人民让我们守卫在这里,我们就要象一根根钢钉一样,钉在青石滩上!”在王排长的带领下,战士们立即行动起来,一面站岗放哨,一面营建哨所。
一天中午,烈日当空,青石滩象蒸笼一样闷热,气温高达摄氏四十多度。共产党员李德庆和另一个同志,抬着二百多斤重的土坯,向山顶走去。刚到半山腰,李德庆突然晕倒了。当他醒来时,同志们劝他去休息,他说什么也不肯,继续同大伙一道坚持施工。由于全排同志团结战斗,青石滩上很快盖起了七间新屋。完工那天,李德庆和战友们象欢度节日一样地高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写下了一首充满革命激情的诗:“毛主席叫我守边防,青石滩上紧握枪。战士不怕烈日晒,红心似火志如钢。”
这个排的战士们,在青石滩执勤的日子里,白天,他们顶着火盆似的太阳,连续几小时地伏在滚烫的壕壁上,严密监视着远方;夜晚,他们注视着防区的一山一石,辨析着各种动静。一个万籁俱寂的深夜,班长陈述峰听到远处传来仿佛是骆驼的叫声。几年来的观察经验使他知道,骆驼夜里卧着一般不会叫唤,除非有人惊动了它。他想:牧民们很少到青石滩来放牧,会不会有别的情况?他立刻把这些向上级作了汇报,接着就带领一名战士,向传来骆驼叫声的方向追去,连夜查明了情况。陈述峰说:“我们肩负着祖国人民的重托,决不能给敌人留下任何可乘之机!”
战士不怕风雪狂
在喜马拉雅山区的查果拉雪山上,有一支获得国防部授予“高原红色边防队”光荣称号的边防队。这支边防队的指战员们在雪山上已经驻守了十二年。他们心红志坚,写下了战斗的誓言:“哨所设在冰峰雪岭上,战士不怕风雪狂。为祖国,为人民,我们愿在这里站一辈子岗!”
拔海五千二百米的查果拉山,积雪终年不化。山后,还有一座高过查果拉的雪山,耸入云端。战士们为了磨练革命意志,平时把后山作为练兵场地。一天凌晨,队长胡同德领着一批刚入伍的新战士冒雪爬山,越往上爬,空气越稀薄,呼吸越困难。战士王友云由于高山反应强烈,头痛得厉害,两腿象拖着千斤重石,迈不开脚步。指导员许京才走近他的身旁,把他的枪背在自己身上,一边走,一边给他讲述老战士张彦洲因高山反应严重,队里五次决定让他下山,他又五次重上雪山、坚守哨位的事迹。王友云听着指导员的介绍,望望对面的山口,回头看看身后的壮丽山河,心里一阵激动。他默念着毛主席关于“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教导,紧跟着指导员的脚步往上攀登,终于登上了险峰。
又有一天凌晨,战士们翻过雪山,踏过冰河,迎着漫天风雪,向另一座雪山“阵地”发起冲锋。这座雪山,形势险峻,满山怪石嶙峋,冰峰接天。战士们说:“山再高,战士面前它弯腰;雪再大,誓把冰峰踩脚下。”战士范长生第一个跃上冰崖,将身体贴着雪壁,两手使劲扒着崖缝,奋力向上攀登。满山冰雪,崖险又滑,范长生一下子从崖上滑进雪坑。这时,战友们高声朗读毛主席关于“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教导鼓励他,使他鼓足勇气,再次向冰崖攀登,终于把冰峰踩在脚下。
查果拉边防队的战士们,为了练好保卫祖国的本领,就是这样与风雪搏斗,与空气稀薄的高山搏斗,征服着各种艰难险阻。一次,全队同志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一座冰峰林立的高山上执勤。深夜,他们露宿在雪窝里,狂风卷着大雪,夹着冰雹,一齐袭来,冻得他们不能入睡。新战士严新才由于高山反应严重,什么也不想吃。战友们关切地围拢过来,有的给他讲当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英雄故事,有的给他讲我党我军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严新才从战友的关怀中得到了力量,从挎包里掏出一把糌粑面,就着冰雪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他说:“想想长征的老红军,天大的困难我也挺得住。”整整一个月,严新才就这样和大家一起在冰峰雪岭上坚持战斗,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值勤任务。
海岛就是我的家
深夜,福建前线的一个小岛上,升起了红色信号弹。一位身材魁梧的老战士,带领“尖刀班”越深谷,攀陡壁,飞步向前,抢占了滩头“阵地”。这个老战士就是守岛十二年的福州部队某守备连副连长徐开暖。
徐开暖在长期对敌斗争实践中锻炼出一种海防战士特有的战斗本领。不论是雾气腾腾的黎明,还是恶浪咆哮的黑夜,他凭着一双锐利的眼睛,能够发现海面上每一个异常目标。海岛四周的每一块礁石的形状、方位,以及潮汐涨落的规律,他都了如指掌;海浪击石、鱼游、划桨等各种细微的声响,他也能迅速准确地辨别出来。一天深夜,突然风雨大作。徐开暖在礁石丛中放哨。汹涌的海浪盖过他的头顶,战士们担心他被恶浪卷走,借着闪电的光亮示意他换个位置。他意识到越是这样的时刻越要警惕,便把身子紧贴在礁石缝里,顶着猛雨恶浪,从黑夜直到天明。
徐开暖在日记中写道:“海岛虽小,它连着祖国万里江山;环境艰苦,它正好磨练自己保卫祖国的坚强意志。”海岛上缺少淡水,他带头挖土凿石,打出了一眼眼水井;海岛早先不产蔬菜,他同战友们一起开山劈石,造出一块块绿油油的菜地,使连队蔬菜做到基本自给。在建设海岛的日子里,徐开暖没日没夜地带头苦干。由于劳累过度,他的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了,领导和同志们劝他回大陆住院治疗。他说啥也不愿离开海岛。有时,胃痛得吃不下饭,还瞒着大家来干重活。一天,他正抡锤打石,突然晕倒在地。战友们把他送到卫生所,他没等病痊愈,就又赶回了驻地。
徐开暖守岛六年没回一次家,上级批准他一个月探亲假。同志们见他一连三次推迟假期,连拉带推地把他送上了返回大陆的交通船。回到家里,徐开暖还是一心惦着海岛。他的母亲说:“上级给了假,你就在家安心住几天吧!”徐开暖满怀深情地说:“娘,海岛也是我的家呀!”他说服了母亲,提前十天回到了部队。
猛虎精神代代传
一天早晨,波涛滚滚的东海海面上,一艘威武的战艇风驰电掣般地掠过波峰浪谷,驰向大海深处。霎时,艇上火炮齐发,弹光飞曳,打得“敌舰”在烈火浓烟中沉入海底。这是国防部命名的“海上猛虎艇”正在举行着战斗演习。
“海上猛虎艇”曾经在崇武以东海战等五次大小战斗中打出了威风。如今,这个战艇勇猛杀敌的“猛虎”精神,代代相传。
盛夏的一天,海面上突然有了“敌情”。猛虎艇奉命紧急出航。刚出港口,战艇就遇上九级大风。滔天的涌浪接连扑上甲板,把年轻的枪炮兵江明友和他的战友们掀到艇舷栏杆边。江明友沉着坚定,毫无惧色,鼓励战友说:“在崇武以东海战中,老战士冒着敌人的密集炮火前进,打沉了敌舰,今天这点风浪算不了啥。”涌浪劈头盖脑地打来,已经呕吐过几次的江明友浑身淋得透湿。但他忍着慢性腰痛,以一股顽强的“虎劲”和大家一起坚持战斗,终于战胜了风浪,完成了战斗演习任务。
“海上猛虎艇”的新水兵,在关键时刻是这样敢冲敢闯,在平时也象老战士那样,具有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入伍前只念过几年书的尹和良,是一个贫苦渔民的儿子。刚上艇时,他看到结构复杂的火炮,觉得摸不着头脑。在指导员的启发教育下,他想起解放前祖辈在海上打鱼,外受帝国主义航船的欺凌,内受国民党反动派和渔霸的压榨,过着啼饥号寒的悲惨生活,决心为保卫社会主义祖国海疆练出杀敌硬功。他以“愚公每天挖山不止”的精神,一边摊开业务书认真学习,一边反复拆装火炮零件,一件件地学,一件件地记,猛攻火炮原理;他担任装弹手,每天坚持练习举弹压弹,把几十斤重的炮弹提上提下,一提就是几百下。为了增强手臂的耐久力,他又找来重磅哑铃,反复提举,常常练得汗如雨下。勤学苦练出本领,几次训练考核,他都取得了优秀成绩,成了一名出色的炮手。
“海上猛虎艇”的战士们说:“千日练武,万浬巡航,为的是随时粉碎敌人侵略。如果敌人胆敢来犯,一定让他有来无回!”
为祖国永远飞翔
夜,繁星闪烁。空军航空兵某部独立大队副大队长吴芝辉,驾驶着战鹰在夜空巡航。
吴芝辉是人民空军的一位老战士。如今已经年近半百。一天,他的儿子回家探亲,问他:“爸爸,你还飞行吗?”他豪迈地说:“飞,多飞一天,祖国领空就多一个哨兵!”
为了克服年龄增长给飞行带来的困难,吴芝辉更加刻苦地锻炼自己。隆冬清晨,他和飞行员们一起冒着寒风练长跑,一跑就是三、四里;篮球场上,他争着当中锋,跑全场,一打就是一小时;在严寒的东北地区,他洗冷水浴坚持到每年十月。去年冬天,部队举行一千五百米长跑比赛,他和年轻人在跑道上你追我赶,以五分五十八秒的成绩跑完了全程。
升空作战必须分秒必争。吴芝辉为争取这一秒钟,亲自带领飞行员,从穿衣到跑步,一遍遍地苦练,使出航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半。尽管这样,他仍不满足,又细心观察空地勤人员的协同动作,进行合理分工,使战斗出航时间又缩短了七十秒。在无数次战斗出航中,吴芝辉和他的战友们总是以最敏捷的动作,神速地出现在战区上空。
经常擦洗的战鹰闪闪发亮,为革命坚持战斗的吴芝辉充满着青春活力。外出接送飞机,航程远,任务重,他照样承担;难度较大的飞行课目,他经常上去试飞。一次,部队进行复杂气象训练,他连续两个半小时,带领新飞行员飞了五个起落。在今年三月二十一日夜间战斗课目训练中,他取得了五次截“敌”,五次命中的优异成绩。人们赞扬他“人老心更红,越飞越年青。”
节日前夕的深夜,机场上的航行灯和繁星交相辉映,马达从夜空中送来阵阵轰鸣。吴芝辉和战友们还在星云深处飞翔着。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啊,你奔腾前进吧,战士在为你站岗!祖国的亲人啊,你尽情地欢乐吧,战士在为你巡航!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第3版()
专栏:

通天河上
在长江发源地带的通天河上,有一座一百多米长的公路桥,它是连贯青藏高原南北交通的枢纽。桥旁驻守着兰州部队骑兵某部二连一排。当地的各族人民亲切地叫他们是“通天河桥头的红哨兵”。
一排的干部战士在完成守桥任务的同时,还利用节假日,深入到附近的山寨和帐篷,进行细致的社会调查,开展宣传活动。这里,山大沟深,海拔在三千六百米以上。他们不顾空气稀薄,翻了一山又一山,过了一沟又一沟,一年多来,足迹踏遍了桥头四周的每家每户。
一排的干部战士和桥头附近的各族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春天,他们把积存的一车车肥料,送到各生产队的地里,帮助社员在新开垦的土地上撒下幸福的种子;秋天,他们顾不得收割自己的庄稼,而是首先帮助生产队龙口夺粮,收割青稞。平日,战士们警惕地看护着桥上的一柱一石,注视着桥旁的一草一木,把大桥通道上的沙土和积雪打扫得干干净净,让来往的车辆和行人畅通无阻。
去年七月的一天中午,炎炎的烈日照耀着大地,两位藏族牧民赶着一群牦牛要通过大桥。但是,这些自幼生活在草原上的牦牛,怎么也不敢通过,急得那两位牧民直吹口哨、直跺脚。这时,值勤的藏族战士达白和汉族战士郭金城,跃上前去,帮助牧民?赶。这些牦牛见了生人,更加不客气,举着锐利的双角,直向他们冲来。达白和郭金城毫无惧色,很快就抓住了牛鼻子,把牛拉过桥去。
通天河水滔滔向前,通天河大桥象一道铜墙铁壁,巍然屹立在江河源头。当地的藏族牧民欢欣地唱道:“通天河再长,也有头;巴颜喀拉山再高,也有顶;亲人金珠玛米的好处呵,通天河流尽也唱不尽,巴颜喀拉山搬平也说不完”。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