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7月22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阿尔巴尼亚胜利完成上半年工业生产计划
罗马尼亚图尔查氧化铝厂第一期工程完工并开始投产
新华社地拉那一九七三年七月十二日电 今年是阿尔巴尼亚第五个五年计划的第三年。半年来,阿尔巴尼亚各工业部门的职工努力贯彻执行劳动党“六大”的历史性决议,胜利地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
据有关部门统计,上半年,原油、石油加工、沥青等生产都超额完成了生产计划。煤、铬、镍铁、铜锭等生产比原计划有所增加。化工、轻工、食品工业、交通运输、建筑和贸易等部门都很好地完成了上半年计划。第五个五年计划中的重点建设项目如爱尔巴桑冶金联合企业等也都完成了上半年的建设计划。
各区工矿企业上半年的生产情况很好。地拉那、爱尔巴桑、培拉特、都拉斯等区都超额完成了上半年生产计划。费里区的“果戈·努什”氮肥厂提前六天完成了上半年的生产计划。培拉特区的毛泽东纺织联合工厂上半年比原计划多生产了十四万八千多米毛料和九万三千多米棉布。
各地职工在生产建设中厉行节约,降低成本。发罗拉石油公司的职工原计划今年上半年降低成本二十万列克,最近统计,已达到了三十六万列克。
各地职工通过学习霍查同志最近的讲话,劳动纪律性进一步加强,出勤率不断提高。
工业战线在支援农业方面也取得了好成绩。爱尔巴桑区的工人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有四千五百名工人在夏收的繁忙季节奔赴农村麦收第一线,帮助农业生产合作社抢收小麦,加快了这个区的麦收速度。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一九七三年七月十日电 在罗马尼亚东部地区图尔查市建设的一座大型氧化铝厂的第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并于六月二十八日提前投产。
图尔查氧化铝厂是在一九七○年六月动工建设的。参加这个厂建设的广大职工,发扬革命积极性和创造性,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这个工厂的大部分设备也是罗马尼亚自己制造的。这个工厂第一期工程投产后,每年将生产二十五万吨氧化铝。(附图片)
阿尔巴尼亚发罗拉区某地一号油井上的老钻井队长鼓励青年石油工人奋战在石油战线上。 新华社记者摄


第6版()
专栏:

田中首相在参议院外委会会议上说
解决北方领土问题是缔结日苏和约前提
日四团体发表联合声明强调必须无条件解决四岛领土问题
新华社东京一九七三年七月二十一日电 据日本《北海道新闻》七月十八日报道,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七月十七日在参议院外务委员会会议上说,他计划中今年秋天访问苏联的目的“是加强日苏间的对话,缔结以解决领土问题为前提的和约。通过我的访苏,关于和约问题可能得不出明确的结论,但是,我要顽强地进行谈判。”
田中首相还说,“看来,苏联的想法是以归还齿舞、色丹二岛来缔结和约,但我国却要求归还包括国后、择捉在内的四岛”,“怎样来商定这个问题,是(日苏会谈的)焦点,我要直言不讳地说明(日本)要求归还四岛的理由,并且求得理解”。
这家报纸同一天还报道,北方领土问题对策协会,争取实现归还北方领土同盟,千岛、齿舞诸岛居民联盟以及北海道促进解决北方问题对策协议会等四个团体的负责人为北方领土问题七月十七日在札幌集会,并发表一项联合声明。声明说,“我们重申,缔结日苏和约的前提条件是解决领土问题。必须解决的领土范围是齿舞、色丹、国后、择捉四岛,而且只有一揽子无条件的解决。”报道说,这些团体将把这一共同声明递交田中首相、众参两院以及预定于八月底访苏的国会议员团。


第6版()
专栏:

法国总理梅斯梅尔访问匈牙利
新华社布达佩斯一九七三年七月二十一日电 法国总理皮埃尔·梅斯梅尔于十八日到二十日对匈牙利进行了正式访问。随同梅斯梅尔总理访问的有法国外交部部长米歇尔·若贝尔。在访问期间,匈牙利总理福克·耶诺和梅斯梅尔总理举行了会谈。双方于二十日发表的联合公报说,双方决心加强相互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联系,并且增加在一切可能领域内的合作。


第6版()
专栏:

朝鲜政府决定参加联合国贸发会议活动
朝《劳动新闻》谴责美国国务卿阻挠朝鲜统一的言论
新华社平壤一九七三年七月二十一日电 据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许锬七月二十日复信给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长曼努埃尔·佩雷斯—格雷罗,通知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将参加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活动。
复信写道:“我收到了您一九七三年五月二十九日的来信,并荣幸地通知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作为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成员之一,参加该组织的活动。
“我确信,您将为我国政府参加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活动提供一切方便,并请您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已成为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成员一事通知所有成员国。”
新华社平壤一九七三年七月十九日电 朝鲜《劳动新闻》七月十八日发表评论,谴责美国国务卿罗杰斯最近在东京发表支持南朝鲜当局的言论。
评论说:美国国务卿罗杰斯七月十六日在东京举行的“日美贸易经济合作委员会会议”上,谈到朝鲜问题时,公然声称“支持”南朝鲜当权者的“建议”,并表示将继续履行美国对南朝鲜的“义务”,“欢迎”日本政府给予南朝鲜的“坚定支持”。
评论说:“罗杰斯叫嚷‘支持’南朝鲜当权者的‘建议’,就是支持南朝鲜当权者提出的、以南北朝鲜同时加入联合国为基本内容的所谓‘特别声明’,叫喊‘继续’履行美国对南朝鲜的‘义务’,就是打着所谓‘履行条约义务’的漂亮招牌,继续赖在南朝鲜,不缩回它侵略南朝鲜的魔爪。”
评论指出,罗杰斯的讲话,暴露了美帝国主义分裂朝鲜,炮制“两个朝鲜”的险恶用心。这充分表明,美帝国主义者为了阻挠朝鲜的自主和平统一、把南朝鲜变成他们的永久殖民地和军事基地,正在顽固地玩弄阴谋诡计。
新华社平壤一九七三年七月二十一日电 据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朝鲜和丹麦两国政府七月十七日在哥本哈根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协定。
协定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丹麦王国政府同意两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第6版()
专栏:

朴正熙集团到处乞求外国投资大借外债
新华社平壤一九七三年七月二十一日电 南朝鲜朴正熙集团为了维护其独裁统治,加紧投靠外来势力,大量引进外国资本,更加残酷地剥削南朝鲜人民。
据报道,今年上半年朴正熙集团向海外派出各种名目的“投资邀请团”到处乞求外国投资,同时还不断向一些国家的垄断组织和“国际合作组织”发出“邀请”,乞求它们组织所谓“开发调查团”、“通商和投资调查团”向南朝鲜投资。南朝鲜伪国务总理金钟泌、伪经济企划院长官太完善最近亲自跑到美国、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大肆招揽这些国家把更多的资本投向南朝鲜。
朴正熙集团为了给这些外国资本大开方便之门,去年曾修改了“税收惯例法”,今年二月又抛出所谓“引进外资法实施令”,给予外国资本以各种关税方面的特权。为了引进外国资本,朴正熙集团还不惜出卖民族经济权益。他们还采用降低汇率的办法吸引外国资本。尽管美元正在不断贬值,但朴正熙集团最近却蓄意降低或固定南朝鲜的货币同美元的汇兑比率,竭力为外国资本进入南朝鲜创造有利条件。
朴正熙集团在乞求外国投资的同时还大借外债,目前南朝鲜已是债台高筑。据南朝鲜《东亚日报》报道,到今年五月底止,南朝鲜外债总额达三十五亿六千七百二十万美元。南朝鲜每年需要拿出数以亿计的美元来偿还各种借款的本利,一九七二年偿还的本利达三亿四千七百万美元。
朴正熙集团出卖民族利益的结果使得南朝鲜的一些主要经济部门,如炼油、合成树脂、纸浆、汽车装配等工业完全被外国垄断资本所控制,其它如电力、冶金、运输、化肥等工业也有很大部分控制在外国资本家手中。
朴正熙集团这种依靠外国垄断资本的经济政策也严重地打击了南朝鲜的农业。目前南朝鲜每年从美国、日本进口的粮食占南朝鲜粮食消耗总量的百分之三十到三十五,一九七二年进口的粮食达三百一十九万一千吨,今年还计划进口四亿一千多万美元的粮食。朴正熙集团妄图以引进外国资本来挽救他们千疮百孔的经济,其结果只能使南朝鲜经济更加危机重重,它必将遭到南朝鲜人民更加强烈的反抗。


第6版()
专栏:

哥伦比亚印第安人集会
号召团结起来维护切身利益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七月十九日讯 波哥大消息:哥伦比亚约七千名印第安人七月十五日在考卡省的席尔维亚举行集会,号召印第安人团结起来争取和维护切身的权益。
据报道,目前哥伦比亚共有三十万左右印第安人,分散在五十多个部落中。这次集会为期三天,是哥伦比亚印第安人过去少有的一次大规模集会。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和秘鲁等国的印第安人也派代表出席了这次大会。
在大会上发言的人谴责大地主和教会中的反动势力掠夺印第安人的土地,要求收复这些土地;要求停止缴付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的殖民地税;保护印第安的历史、语言和风俗习惯;要求释放被无理逮捕的印第安人。


第6版()
专栏:

英国《泰晤士报》发表艾德里安神父的文章
葡殖民军在莫三鼻给的屠杀令人发指
新华社伦敦一九七三年七月二十日电 英国《泰晤士报》最近发表了一篇由英国神父艾德里安·黑斯廷斯写的文章,揭露了去年十二月十六日葡萄牙殖民当局派遣军队和出动飞机,对莫三鼻给北部穆孔布拉地区的维里亚穆村进行野蛮轰炸并血腥屠杀该村和平居民四百多人的法西斯暴行。
这篇文章是作者根据收到的在莫三鼻给传教的西班牙传教士的报告写成的。
文章说:“尽管提出维里亚穆村屠杀事件遇难者的全部名单是件困难的事,但是我们搜集到的详细情报来源使我们有权支持这种说法,即有四百多名遇难者。”
文章接着叙述了葡萄牙殖民军当天进行这场大屠杀的经过:“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十六日下午,维里亚穆村遭到了(葡萄牙)武装部队发动的军事袭击。继一阵轰炸之后,由直升飞机运到这里并且已经包围了这个村庄的士兵野蛮地侵入了这个村庄,使得由于轰炸已经感到恐怖的村民更加感到恐怖可怕了。一进村之后,士兵们就开始搜查房屋,接着立即屠杀这些人。”葡萄牙殖民军把居民一个个从人群中叫出来,然后,向他们开枪把他们杀害。“许多小孩在他们母亲的怀中和背上与他们的母亲同时被打死。”
葡萄牙殖民军还“强迫人们走进茅屋,然后士兵就用火把房子点着,人们就被烧死在里面。有时,士兵在烧房子前先向里面扔手榴弹,把里面的人炸死。”
文章还揭露了这伙嗜血成性的匪徒尤为令人发指的罪行:把一个手中抱着她的九个月的孩子的母亲瓦伊娜打死后,又把坐在她母亲尸体旁边哭喊的这个孩子活活踢死;把孕妇佐斯蒂娜剖腹取出胎儿后,把这个妇女和胎儿扔进火里烧掉了。
文章指出:“保安总局的一些军官和这些士兵在一起,也参与了这次屠杀。他们中有一个人在杀人前往往开始用他的双拳打受害者,直到他筋疲力竭为止。然后,他把受害者最后击毙。”
文章说:“很多人是被带到村外加以杀害的。第二天在尼安塔瓦塔瓦河发现很多成年人和十一岁到十五岁的儿童的尸体。可以成十成十地来计算。这些尸体被毁得残缺不全。”
文章指出,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对莫三鼻给人民的大屠杀,是“在非洲二十世纪的殖民主义的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插曲。”
艾德里安这篇文章还指出:“过去几年里莫三鼻给的中西部一直处于葡萄牙军队和莫三鼻给解放阵线不断冲突的局面。在这个地区很多非洲人,就象在莫三鼻给任何地方的非洲人一样,同情莫三鼻给解放阵线的游击队,并且经常给他们食物和掩护”。
“他们支持游击队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经常受到政府代表的残酷对待。在过去这是真实的,而在今天更为真实。葡萄牙军队面临游击队活动的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已经变得更加残暴了,他们有系统地有计划地屠杀被认为帮助过莫三鼻给解放阵线的村民。”一九七一年五月到十一月间曾经在穆孔布拉地区发生过一系列这样的屠杀事件。


第6版()
专栏:国际资料

葡萄牙殖民者在非洲的残暴统治
极端腐朽没落的葡萄牙殖民主义者,至今还霸占着非洲的大片土地,对非洲人民进行着残酷的统治。
葡萄牙是最早侵入黑非洲的老殖民主义者。一四一五年第一艘出现在西非海岸的欧洲“商船”,就是葡萄牙的。从十五世纪以来,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就在非洲贩卖奴隶,掠夺财富,占领殖民地。在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的支持下,到现在它还霸占着非洲南部西海岸的安哥拉(包括卡宾达)、非洲南部东海岸的莫三鼻给、非洲西部的几内亚(比绍)、佛得角群岛、圣多美岛、普林西比岛和马德拉群岛。这些国家和地区共有一千三百多万非洲人。面积二百零七万余平方公里,比葡萄牙的本土大二十二倍。
西方殖民主义者第一次大规模的奴隶贸易,开始于一四四一年。第一批奴隶就是由葡萄牙殖民者亨利王子从西非海岸运出去的。在十六世纪末叶以前,葡萄牙殖民者在贩卖奴隶中一直占首位。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奴隶贸易中心。一直到现在,葡萄牙殖民者还在进行变相的奴隶贸易和奴隶劳动。它竭力推行“合同制”和“契约劳工制”,将大批非洲人卖到国内外的白人垄断资本的矿山和种植园,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在莫三鼻给,葡萄牙殖民当局每年把十多万非洲人押送到南非等地当劳工,从中获利一百多万美元。现在在南非矿山和罗得西亚的大种植园的莫三鼻给劳工约有一百万人。在佛得角群岛、圣多美岛和普林西比岛也都有大批非洲人被当做“契约劳工”送往殖民者的矿山当劳工。这些劳工因受尽折磨,死亡甚多。
早在一九五一年,葡萄牙宪法就公然将“葡属非洲”中的主要地区宣布为它的“海外省”,由葡萄牙总督直接统治,妄图长期霸占。葡萄牙殖民者对这些地区实行所谓“同化政策”,进行种族压迫。这些地区的绝大多数非洲居民被划为所谓“非文明人”,被剥夺了公民权利。大部分肥沃的土地、农场和矿山被葡萄牙殖民者和白人垄断资本所霸占,绝大多数非洲人被迫迁移到贫瘠的“非洲人住区”。
葡萄牙殖民者为了维持它的统治,派遣近十六万殖民军到莫三鼻给、安哥拉和几内亚(比绍)进行罪恶的殖民战争。葡萄牙当局在各地还设立警察、特务机构对非洲居民实行白色恐怖、血腥镇压。一九五三年二月,在圣多美岛发生的暴动中,一千多非洲人惨遭杀害,被捕和所谓失踪的占全岛人口的半数。一九七○年以来,葡萄牙殖民者在莫三鼻给的太特省等地对非洲人进行了多次残酷的集体屠杀。如一九七○年七月,葡萄牙殖民军把约六十名无辜农民骗去挖洞,然后开枪把他们打死,埋在洞里。一九七二年十二月,葡萄牙殖民军又把在太特镇周围一些村子里抓到的六十人锁在屋子里活活烧死。葡萄牙殖民当局以各种借口大肆逮捕非洲人,仅一九七二年六月在莫三鼻给就抓去一千八百人。
最近被揭露出来的葡萄牙殖民军屠杀维里亚穆村和平居民四百人的大暴行,是它对莫三鼻给人民欠下的又一笔血债。
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对非洲人民的残酷统治和血腥屠杀,不仅没有吓倒非洲人民,相反更加激起了非洲人民的强烈愤慨和反抗殖民统治的决心。
日益觉醒的广大非洲人民,正在拿起武器同葡萄牙殖民军进行着针锋相对的斗争,并且取得了很大胜利。安哥拉人民经过十一年的斗争,现在已解放了三分之一的土地和一百万人口。在几内亚(比绍),爱国武装进行了九年的英勇战斗,解放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土和一半人口。九年前,由二百五十名莫三鼻给游击战士开始的武装斗争,现在已遍及全国九个省中的六个省。
不断高涨的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洪流,必将冲垮新老殖民主义者的统治,赢得最后的胜利。
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