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7月22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生产上要革命 思想上先革命
——河南沁阳县打破农业生产五年徘徊不前局面的经验
河南沁阳县的农业生产这几年经历了一个大变化:从五年徘徊一变而为两年跃进。这个变化过程很有教育意义。开始,他们把生产上不去的责任推给老天爷、推给群众,就是不从自己思想上找根源。后来听取群众批评,思想上来了个革命,情况大变。
口头上承认骄傲自满、因循守旧并不难,真正树立雄心壮志,把决心变为行动,就不那么容易了。沁阳县做到这一点也是经过斗争的。他们统一了思想,痛下了决心,使“避难就易”变为知难而上,敢于到那些工作比较难做的后进地方去,面貌就改变了。
那些生产面貌改变不大的地方,应当从这里得到启示,找出差距,迎头赶上。
·编者·
在学大寨、赶昔阳的运动中,一个县粮食亩产上《纲要》后,怎样才能以比较快的速度继续发展?河南省沁阳县近两年的实践,提供了一些经验。
沁阳县位于太行山南麓,地跨沁河两岸,绝大部分土地是平原。一九六六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就达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但是,直到一九七○年,粮食亩产一直停留在四百多斤的水平。
近两年来,学大寨、赶昔阳的群众运动,打破了沁阳县粮食生产徘徊不前的局面。一九七一年全县平均亩产增长到五百五十四斤,跨过了“黄河”。一九七二年,小麦一季就上了《纲要》。秋季虽然遭受严重的旱灾和风灾,全年仍然取得了平均亩产六百零四斤的好收成。这两年,多种经营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今年,小麦继续丰收,一季亩产上《纲要》。
沁阳县两年中的突飞猛进究竟是怎样做到的呢?
首先是县委班子思想上要革命
一九七○年秋后,沁阳新县委刚一成立,大家就认真地总结几年来粮食亩产徘徊不前的经验教训。当时,有的县委成员说:“粮食去年上不去是因为有水灾,今年上不去是因为有风灾。”有的成员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说:“大寨大队为什么在大灾之年能够夺高产?我们不能老是从客观找原因,把责任推给老天爷。”
一九七○年冬季,县委在问题比较复杂的西向公社西向大队召开三级干部会,开门整风,听取意见。广大基层干部尖锐地指出:粮食生产停滞的主要原因,是领导思想的骄傲自满、故步自封。他们说:“你们领导成员,外地的经验学不进,上级的批评听不进,减了产从天上找原因,出了问题从下边找原因……”尖锐的批评激起了县委成员的思想斗争。
在这期间,有些县委成员还带领调查组深入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大队进行调查。他们发现了三种情况:一是县委一向认为先进的一些大队,问题不少,有的甚至垮了下来;二是有相当一部分大村大队资本主义倾向比较严重,粮食产量低,拖了全县的“后腿”;三是在同样受了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有的社队因为认真学大寨,在改变生产条件上狠下功夫,粮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严峻的事实证明群众批评非常中肯。赵寨大队和水南大队的对比,更具体地使县委同志受到启发。紫陵公社赵寨大队,是县委抓的点,原来学大寨运动搞得比较好。在一片赞扬声中,大队领导成员骄傲自满,放松了阶级斗争,结果歪风邪气上升,资本主义倾向抬头,粮食产量停步不前。可是,过去一个沙、碱为害的城关镇的水南大队,却是另外一种情况。以前,这个大队每年都要国家供应统销粮十几万斤。一九六七年,大队党支部提出了“苦干三、五年,变沙板为良田”的战斗口号,带领群众苦战了四年,改变了生产面貌。一九七○年,粮食亩产达到七百二十斤,比一九六八年增长了三倍多,不但结束了吃粮靠统销的局面,还给国家贡献两万多斤粮食。
县委负责同志感慨地说,从赵寨大队出现的问题,和水南大队“沙板地里夺高产”的生动事实,可以看出全县粮食产量徘徊不前,有阶级敌人的破坏,有自然灾害的影响,但是,在干部中“生产到顶”的差不多思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县委成员因循守旧,满足现状的思想,更是妨害全县农业生产的发展的障碍。
这样,就使县委统一了认识:生产上要革命,必须思想上先革命。
确定主攻方向,努力改变生产条件
沁阳县分沁南、沁北两个地区。沁北有十四万亩耕地,其中有十万亩位于平原,是县委两眼盯着的高产田;另外四万亩地处丘陵山区,过去被认为增产油水不大。和沁南相比较,这里粮食单产虽然较高,但总产量有限,而且人多地少,给国家提供的商品粮不多。沁南有三十万亩耕地,一片大平原,盐碱为害较大,单产不高,但总产很大,人少地多,提供商品粮较多。
从这种状况来看,按理县委应该把主要力量放在沁南,充分挖掘那里的增产潜力。但是,恰恰相反,过去,县委不仅把主要领导力量放在沁北,而且着重放在那十万亩高产田上。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主要是县委领导干部“避难就易”的精神状态的反映。沁北是老根据地,群众觉悟高,生产条件较好,工作比较顺手;沁南的农田水利建设很差,易遭旱涝盐碱灾害,有些大村大队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阶级斗争比较复杂,工作困难很多。
因此,要想使沁阳农业迅速发展,就必须从领导上大破“避难就易”的思想,大振革命精神,决心彻底改变旧河山的面貌。沁阳县委在细致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和社队干部共同研究制定了全县大办农业的三年规划,明确了改变全县生产条件的主攻方向:大挖排灌河,征服盐碱滩,把沁南六个公社五万多亩盐碱地改造成丰产田;大战北山坡,大修大寨田,把沁北沿山一带的四万多亩山坡地改成水浇田。从一九七○年冬季起,沁阳县就集中人力,开始实现这个规划。
在沁北,三千多名水利大军大战北山坡,经过两个冬春的苦干,在峰峦重叠的太行山上,开凿出一条二十五华里长的盘山渠,把沁北的一万五千多亩山坡地和丘陵地变成了水浇田。同时,自建小型水力发电站和四级提灌站,把水提上了高山顶,盘山渠不能浇到的土地,大部分也得到了灌溉。
在沁南,盐碱滩的上万名劳动大军,总结和推广了尚香大队制服盐碱的经验,掌握了治碱的主动权。尚香大队搬碱岗、挖涝河的工程一开始,就进入到严冬季节,有的干部和社员流露出怕冷怕苦的情绪。县委委员、王召公社党委书记刘万来明白,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自己带头干。他卷起裤腿,冰里泥里,一连干了二十多天。干部和社员眼见党委书记这样带头苦干,挖河的劲头越来越大。经过一冬的苦干,挖了四米多深、六米多宽、五里多长的排水沟,搬走了六个大碱岗,一千多亩盐碱地变成了良田。他们推广了尚香经验,经过两个冬春的大会战,在遇涝水汪汪,遇旱白茫茫的沁南地区,形成了一个排灌网,大大加强了抗灾能力。这个地区六个盐碱严重的公社,连年增产,低产片变成了丰产方,“拉腿社”做出了新贡献。
沁阳县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收到显著成效,一九七二年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发展。一九七○年以前的五年间,全县每年的粮食总产量都在一亿五千万斤左右,其中沁北地区约占五、六千万斤,沁南地区约占七、八千万斤。一九七二年,全县粮食总产上升到二亿二千多万斤,其中沁南地区占一亿五千多万斤。一举突破了全县五年粮食生产徘徊不前的局面。
抓紧大村集镇的两条道路斗争
过去,沁阳县委成员蹲点都选在条件好的地方,很少蹲到本县那些情况较复杂的大村大队和后进大队去指导工作,总结经验。
这两年,沁阳县委成员深入后进社队,长期蹲到条件最困难的地方去。柏香大队是一个有四千五百多人、八千多亩地的大村大队。长期以来,这个队弃农经商的资本主义倾向比较严重,大部分土地经常遭受旱涝碱的灾害,生产发展一直很缓慢。县委书记张贺兆从一九七○年冬到一九七一年春,一直在这个大队蹲点。从劳动和调查研究中,他了解到这个大队后进的原因,主要是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作风不正,一部分干部和社员对两条路线、两条道路斗争的认识很模糊。于是,他帮助党支部向干部和社员深入地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贯彻执行农村各项经济政策,刹住了资本主义歪风,同时整顿了大队领导班子。在这个基础上,掀起了农田水利建设的高潮。大干一冬春,基本上改变了全队的生产条件。一九七○年,这个大队粮食平均亩产只有三百四十六斤,一九七一年猛增到六百二十八斤。
沁阳县有二十多个大村大队,虽然占全县大队总数不到百分之十,可是人口和土地面积几乎占全县的四分之一。这些大村大队绝大多数都是乡村集镇,阶级斗争比较复杂,资本主义倾向比较严重,往往是些“老大难”单位。全县粮食产量徘徊不前,这些大队工作不好是重要原因之一。沁阳县委把从柏香大队取得的经验,推广到其他大村大队去。县委书记、副书记、常委都分工包了大村大队,各公社的主要负责干部也都主动到本社有影响的大村大队去蹲点。经过两年多的工作,这些大队大多数跨进了先进行列。
许多后进大队后来居上,促使先进大队更加奋勇向前。赵寨大队党支部书记清算了骄傲自满的思想,情况很快地发生了变化。他们用革命加拚命的精神,和贫下中农一起大干两个冬春,在乱石坡上造了五百一十亩大寨田,产量开始上升。赵寨大队先进——徘徊——再先进的变化,对全县一些先进大队又起了推动作用。县委进一步认识到:先进和后进,是可以互相转化的。骄傲自满,先进也会变后进。他们积极揭矛盾,找差距,订措施,你追我赶,互相促进,在学大寨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第3版()
专栏:

四川省汉源县九襄公社大木大队七队社员们为了抢季节,挑灯夜战,进行小麦脱粒。        四川日报记者摄


第3版()
专栏:

访“闽笋之乡”
前不久,我们访问了“闽笋”的主要产地——福建省建宁县溪源公社。举目望去,只见这里的层层山峦,条条峡谷,到处是茂密挺拔的毛竹。
溪源公社地处闽、赣两省交界的山区。这里气候温和,土质松软,适于毛竹生长。溪源生产笋干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此人们把这里称为“闽笋之乡”。
解放前,这里的竹山全被地主霸占,贫下中农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解放后,竹山回到了人民的手里,笋干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以来,这个公社的干部和社员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充分利用山区丰富的竹林资源,大力发展笋干生产。各个大队都建立了竹林基地,每年冬季垦复一次竹山,还成立了护林组织,确定专人负责保护竹林。为了方便运输,减轻社员负担,县有关部门还帮助这个公社修建了四条林区公路。现在,全公社的竹林面积和笋干产量都比解放初期增加了二倍多。
近几年来,这个公社的笋干收入已占到农副业总收入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公社用这笔资金办起了农业机械厂、锯板厂、加工厂等社办企业,添置了拖拉机、碾米机、粉碎机、抽水机、打谷机等农业机械一百多台。去年,全公社粮食总产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集体经济越来越巩固,贫下中农的生活也象雨后春笋一样节节高,越过越美好。
新华社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三沙渔港新容
位于闽东海岸,霞浦县境的三沙渔港,解放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这里有各种船只两百多艘,总吨位三千二百多吨,比解放前增加了近五十倍。渔船上全部装上了鱼群探测器、起网机等设备,大大提高了征服海洋的能力。现在渔业年产量达十五万多担,比解放前增长二十多倍。解放前的三沙夜市,十分萧条,如今却是一派繁荣的景象。入夜,成群结队的渔船返港,机声隆隆,金波闪闪,象是移来海上一条街道。海港的船舱上,银色的白?,青色的螃蟹,活跳的对虾,一担担一车车,顺着宽敞的码头,运往各地。
海港和渔业生产建设也在飞速发展。解放前,这里只有两家碾米厂。现在,在国家的支持下,修通了公路,筑起了码头和防风堤,建立了鱼品罐头厂,冷冻加工厂,渔业化工厂,海带育苗场,还建立气候测报站。公社和大队兴建了造船、制网、棕绳、塑料、加工等为渔业生产服务的大小三十四个社、厂,促进渔业生产的发展。四个渔业大队,公共积累近五百万元。不少渔民都搬上陆地新居。原来狭窄泥泞的旧街道,已扩建为宽阔整齐的大街。过去,三沙群众吃水很困难。现在,这里兴建了水库和自来水厂。六十多岁的老渔民陈木勇,解放前结婚时,架了三块船板,遮一张破帆布就算成了家。今天,他一家十三口,每月收入几百元。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五分地上大有作为
——广东潮阳县大上大队运用辩证法发展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的调查
广东潮阳县司马浦公社大上大队平均每人不够五分耕地,是个人多地少的大队。一九六九年前,粮食亩产在一千五百斤上下徘徊不前。最近三年,他们抓紧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哲学著作,运用辩证法分析矛盾,解决矛盾,进一步改造生产条件,改变旧的耕作制度。一九七二年,粮食平均亩产增加到一千九百三十多斤,花生、大豆、黄麻等经济作物都有增产。这一年,他们向国家交售粮食七十万八千多斤,花生油七万多斤,大豆二万多斤,集体储备粮增加至四十五万斤。
人多地少,出路何在
一九七○年春天,大队党支部把“如何深入学大寨,为革命多作贡献”的问题交给群众讨论,并提出既要发展粮食生产,又要发展经济作物。在讨论中,人们提出了各种意见。有人认为:“这里无山可开,无海可填,学大寨也解决不了人多地少的矛盾”;有人说:“五分地种粮食还不够,发展经济作物不可能”。一些有资本主义思想的人则说:“人多地少无出路,不如让社员自己跑单车搞副业。”这些议论,既有一个认识问题,也有一个政治路线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大队党支部抓紧对干部和社员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狠批刘少奇一伙“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严肃、耐心地教育一些经常自己外出跑单车、搞副业单干的社员,帮助他们分清什么是社会主义道路,什么是资本主义道路,使他们认识到只有依靠集体经济的力量,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生产,才是唯一的出路。为了正确认识人多地少这个矛盾,他们组织干部和社员群众学习毛主席的教导:“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同时,总结本大队的蔡沟村生产队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的经验。这个生产队在学大寨群众运动中,敢于变革耕作制度,逐步扩大冬种小麦和推行间作套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都获得大幅度增产,粮食亩产由一千三百五十斤增加至一千八百七十斤。通过学习和总结,他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明白了在“人多”与“地少”这对矛盾中,人是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决定的因素。大家说:“万物人当家,地靠人来种,只要路线正,干劲大,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五分地也可以大有作为。”
稳产高产,还要抓紧改造生产条件
过去有人认为,这里已经稳产高产,生产条件已经改造得差不多,是所谓“猴子爬树尖,已经到顶了”。
围绕这个问题,大队党支部组织干部、群众学习毛主席的教导:“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批判了所谓“差不多”、“到顶了”的停止的观点。他们发动群众认真寻找生产条件上的薄弱环节。群众提出:要扩大冬种小麦和推行间作套种,排灌、土壤、肥料等生产条件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从而使大家认识到:这里在一般情况下,虽然可以稳产高产,但生产条件还要进一步改造,增产潜力还很大。但是,有些人却信心不足,认为条件不够,困难很多,要扩大冬种小麦和搞间作套种,是所谓“灯火无油枉费芯”。于是,他们又学习了毛主席的教导:“由于革命党人的努力,能够逐步地克服困难,开展顺利的新局面”。批判了怕苦畏难的思想,提高了信心和勇气。
认识对头添干劲。全大队经过几年的努力,把七百多亩高低不平的耕地整成平展展的规格田,开了总长达一万四千八百多米纵横交织的排灌渠网,筑了六十四个小型排灌闸。这样,全部耕地都能灌得透,排得通,为冬种和间作套种创造了良好的水利条件。结合平整耕地,他们有计划地搞好深翻改土,把全部耕地基本改造成土层深、土质松的半沙质土,适应于轮耕间作。为了解决肥料不足的矛盾,他们采取三项措施:一是大种绿肥,实现一亩地一亩绿肥;二是养猪积肥,实现一亩地一头猪;三是收购家肥,落实有关收购家肥的政策,促使户户堆肥沤肥。采取这些措施,肥料不足的问题也逐步得到解决。
一年三造,一造多熟
这里耕地少,要提高双季水稻产量,又要扩大冬种小麦面积和发展经济作物,作物争地的矛盾很突出。怎样解决这个矛盾?他们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试验,反复实践,总结经验,终于找到了解决矛盾的办法。全大队晚造水稻三千二百多亩,过去在秋收后就得留地种春花生、大豆和为早稻大田育秧,还要种四百多亩过冬薯,剩下可种冬小麦的只有九百多亩。现在,他们通过实践,把一部分过冬薯改为麦、薯间种;把早稻大田育秧改为场地育秧,腾出秧地种冬小麦;又试验成功场地育麦,在秋花生收后,立即移栽麦苗,使秋花生地也能种上一造冬麦。加上其他措施,到一九七二年,冬小麦就扩大到二千一百多亩,相当于早造水稻的种植面积。他们还摸索出适合当地情况的玉米、大豆、花生间种,大豆、黄麻间种,麦、薯间种等十二种间作套种办法,使间作套种占耕地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冬种小麦和间作套种收获的粮食,接近于正常年景的一九六九年早造水稻的产量。干部和群众都高兴地说:“不怕无经验,只怕不实践,实践出真知,潜力挖不尽。”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