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7月1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

春笋逢喜雨
——中共宜昌地委培养青年干部点滴
春天的阳光洒满长江两岸。我们一行几个同志,从武汉出发,驱车经江陵去宜昌访问。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了解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后青年干部的成长情况。
“现在,一茬一茬的青年人都成长起来了;大胆地有计划地选拔、使用和培养他们,是革命事业的一项不容忽视的战斗任务”。热情接见我们的一位中共宜昌地委的老同志深有体会地说。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洗礼,各地党组织和革命群众比任何时候更加关怀青年干部的成长。不论你走到哪里,都会看到大批的优秀青年,犹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和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为青年的健康成长,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一个正确的认识
宜昌地委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凯歌声中,于一九七一年三月诞生的。地委刚成立不几天,他们就根据党中央和湖北省委的指示精神,反复学习领会毛主席关于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五项条件,认识到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锻炼,用毛泽东思想哺育起来的青年一代,是大有希望的。关心他们,培养他们,使用他们,特别是敢于把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选拔到各条战线的领导岗位上来,是革命事业的百年大计。从这个正确的认识出发,地委一直比较重视使用和培养青年干部,并大胆地从基层选拔了七百九十多名年轻的工农干部。共青团地委书记钟耀芹,就是从大队党支部书记中选拔出来的青年干部之一。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反复多次,才能坚持下来。地委领导同志向我们介绍了这样一件事:在筹建团地委领导班子时,地委原来打算由四十一岁的地委副书记兼团地委书记,由一名青年干部担任副书记。后来在省委的启示下,他们考虑为了迅速培养新生力量,应当把青年干部推到第一线,让他们把担子挑起来。但是,在讨论中,有的人担心地说:“还是老将在前头稳当些,年轻人挑担子有危险,捅了漏子怎么办?”地委经过认真分析,认为这些同志之所以对青年干部担任领导工作不放心,不相信,主要是站得不高,想得不远。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是不是后继有人这个重大问题缺乏深刻的认识,只看到眼前青年有弱点,看不见将来就是要靠他们来接班;我国的无产阶级政权,就是要靠他们一代一代往下传。
于是,地委引导大家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要让他们做,在做的中间得到教训,增长才干。这样,大批的优秀人物就会产生。前怕龙后怕虎的态度不能造就干部”的教导,进行深入的思想教育。他们用毛主席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连续八次亲切接见一千一百多万红卫兵的伟大历史创举,来启发教育大家。在讨论中,一些革命的老干部,回顾了自己从比较幼稚到比较有经验的斗争过程;回顾了老一代革命家培养自己所花费的心血。他们深有感触地说:“为了革命的前途,培养青年干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通过学习和讨论,正确的认识得到了发展。大家觉得搞领导工作,的确要政治上比较成熟,有经验,有能力。但这是从实践中来的。应该充分相信青年干部在三大革命运动中,是会逐步成长起来的。后来,经过选举,产生了一个年轻的团地委领导班子,四十三个委员,平均年龄二十三岁,最小的十六岁,大都是文化大革命以来表现突出的优秀青年。
关键在善于引导
“正确是在同错误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这是宜昌地委在培养和选拔青年干部中的又一个深刻的体会。他们觉得应该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待青年干部,既要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又要善于引导他们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应该允许他们犯错误,允许他们改正错误,使错误变为正确的先导。他们就是这样培养团地委副书记王保生的。
王保生今年二十五岁。他上高中的第二年,文化大革命的东风吹遍了长江两岸。一九六六年十一月三日,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天。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第六次检阅无产阶级文化革命大军,王保生和百万红卫兵小将们一起,第一次幸福地见到了毛主席。从北京一回到宜昌,王保生就带领同学们,步行到农村、工厂去点革命的火,带头造修正主义路线的反。但在一段时间里也犯了一些错误。后来,在党的教育下,他纠正了错误,并响应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到农村去插队锻炼,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特别是在深入开展批修整风运动以来,他表现很好,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开始酝酿选拔青年干部时,大家对他的议论比较多。绝大部分同志认为他虽然犯过错误,但认识得快,改正得快,对党和毛主席有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可以选拔上来。有一些同志则持相反意见。
这种情况引起了地委的重视。他们觉得能否正确认识青年的主流和支流,能否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青年干部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缺点和错误,是关系到在青年工作中贯彻执行什么路线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对文化大革命的态度问题。为了帮助大家提高认识,地委组织大家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毛主席关于青年问题和群众运动方面的论述。一些老干部、老工人还用自己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来启发大家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过去谁也没有搞过,一些革命几十年的同志,开始还不理解,犯了错误。小将们刚刚参加革命,学习革命,跌几跤,喝几口水,那是难免的。我们要善于引导他们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沿着毛主席指引的道路前进。
“丢掉错误的观点,干部就站在面前了”。大家认识提高以后,一致认为,象王保生这样的青年干部,反映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有敢想、敢说、敢干、敢闯、敢革命的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根据毛主席提出的接班人的五项条件,选拔他到领导岗位上,是能够胜任的。王保生担任团的领导工作后,为了让他在斗争中得到更好的锻炼,地委派他到宜都县红星公社红胜大队蹲点,并担任点上的副组长。他工作积极,群众反映较好。
实践中放手使用
宜昌地委经常教育县、社、队的基层干部,应满腔热忱地培养和帮助青年干部,敢于把重担子交给他们,使他们在斗争中迅速成长起来。
兴山县青山公社一大队地处大山区。这个大队的团支部副书记甘良道,今年十八岁。他从十六岁开始担任生产队队长职务。队委会七个领导成员,有五个是和甘良道年龄差不多的知识青年,只有副队长是个“老把式”。有些人认为这些青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开始并不信任他们。事实与此相反。就是这样一个主要由青年组成的老中青结合的领导班子,虚心听取贫下中农的意见,连续两年战胜了自然灾害,夺得了好收成,改变了生产队的落后面貌。社员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贫下中农赞扬说:“这些年轻人,思想好,干劲大,能接好革命的班。”
甘良道的成长,也是与老贫农、老干部的耐心帮助分不开的。他刚接任队长职务后,副队长王明德就从怎样抓住季节适时播种,到如何安排劳力等方面进行耐心指导。前年,秋收结束后,甘良道大抓农田基本建设,成天和社员在工地上苦干大干。这时,副队长王明德觉得冬播面积比往年大,不集中劳力就可能耽误季节。于是就主动找甘良道商量。在王明德的启发下,甘良道根据副队长既抓长远,又顾眼前的正确意见,迅速集中劳力,大抓冬播。全队五十亩小麦,只用了半个月就完成了任务,保证了冬播的季节和质量。
象甘良道这样的青年干部,在这个地区举不胜举。我们所到之处,不论是老工人,老贫农,还是老干部,老红军,都不约而同地说:“看到这些青年干部迅速成长,我们打心眼里高兴,这是党的事业兴旺的标志!”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第3版()
专栏:

阶级情谊深 工农心连心
在河南省南阳县瓦店公社,人们满怀喜悦地谈论着下肢瘫痪的贫农社员马金立勤学苦练缝纫技术,热情为社员服务的先进事迹,同时,也赞不绝口地称颂北京缝纫机厂全心全意为这位贫农社员制作专用手摇缝纫机的崇高风格。
马金立今年二十五岁,是南阳县瓦店公社梁庄大队的贫农社员。九年前,他突然得了一种顽症,两条腿的肌肉逐渐萎缩,形成下肢瘫痪。九年来,他坚持读毛主席的书,决心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想:我虽然下肢残废,行动不便,但两只手还可以劳动,如果有一台适合自己操作的手摇缝纫机,能为社员们缝补衣服,使社员们腾出更多的时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也算为社会主义建设尽了一点力量。
一九七二年五月十一日,马金立从广播里听到了北京缝纫机厂革委会主任王振水同志的录音讲话,知道北京缝纫机厂在“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中,革命和生产都取得了很大成绩。第二天,他就给北京缝纫机厂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述说了自己的心愿,要求设法买台手摇缝纫机。
五月二十七日上午,两位风尘仆仆的陌生人来到梁庄大队,找到了马金立,自我介绍说:“我们是北京缝纫机厂的。”马金立一听是缝纫机厂来的,顿时惊喜交集,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这两位远道来的客人,紧紧握住马金立的手,亲切地告诉他:“我们厂接到你的来信,知道你身残志不残,愿从事力所能及的缝纫劳动,为贫下中农服务。同志们都为你的这种革命精神所感动。可是不了解你瘫痪后的体型变化,厂党委特地派我们来一趟,比着你的身体设计设计。”马金立听了他们充满深厚阶级情谊的话,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这两位客人,一个叫马长顺,是厂里的老工人;一个叫陶俊岳,是厂里的技术员。第二天,他们两人就按照马金立的身材体型,把手摇缝纫机的图样设计了出来,然后指着图样一边给金立解说,一边征求意见。金立说:“我想到的你们都想到了,我没想到的你们也都想到了,就按你们设计的办吧!”
老马和老陶带着图纸回到北京后,厂里很快就开始为马金立制造专用缝纫机。在制造过程中,他们没有满足于原来的设计,而是边实践边改进,精益求精。在厂党委的领导和全厂各有关车间的积极配合下,这台专用缝纫机及其附属设备在七月一日前夕制成了。
为了把这台缝纫机迅速、稳妥地交到马金立手里,并帮助他又快又好地学会操作技术,厂党委决定派陶俊岳带着缝纫机,再次赴南阳。陶俊岳到了马金立家里,把一个包装箱子打开,马金立发现原来设计的那种四根立柱、可以升降的机架,变成现在这种箱式的平面底座了,外露的机头还能卧放在箱内。老陶一面安装,一面讲述着改变这个设计的经过:“我们上次带着设计图纸回厂后,考虑到你下肢瘫痪,体力弱,腰直起来困难,手摇缝纫机通常是放在床上使用。但是我们原来设计的那种机架,不仅操作麻烦,而且人要趴在机架台面上操作,不够安全;四根立柱放在床上,也容易把被褥磨破。为了尽量使这台缝纫机适合你操作,我们与厂实验室的同志一起,反复琢磨,修改了设计,最后制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说着,老陶又打开了另一个包装箱子,里面装的物件很象一把没有腿的椅子。老陶告诉大家:“厂党委负责同志看到制作的箱式平面底座后,又建议制作了这把既能让金立盘腿坐,又能矫正坐势的专用椅子。这把椅子的座面和靠背都钉有软垫,靠背的倾斜度能随时调整,做活做累了可躺在靠背上休息。”听了老陶的介绍,看看这台机器和附属设备,大家赞扬说:“北京缝纫机厂党委和工人同志,为贫下中农服务真是费尽心血,想的做的实在太周到了!”马金立六十多岁的母亲擦着湿润的眼睛,感动地说:“金立呀,你残废以后,一直受着集体的关照,现在北京缝纫机厂又给你运来了你日夜盼望的缝纫机。我是你娘哩,可我对你再亲,也给你办不来这些事。真是阶级情谊深,工农心连心啊!”马金立看到眼前的情景,心潮起伏:在那万恶的旧社会里,他家受尽地主恶霸的剥削和压迫,一年四季打饥荒,树皮糠菜充饥肠,一家人走投无路,骨肉离散,爷爷下湖北要饭,叔叔流落在甘肃平凉……。抚今思昔,感慨万千,他表示一定要苦练缝纫技术,全心全意为贫下中农服务。
陶俊岳十分理解马金立为革命迫切要求学习缝纫技术的心情,当天把缝纫机安装好后,他就开始帮助金立了解机件的性能、操作要领及保养维修基本知识,手把手地教金立练习缝纫。
在北京缝纫机厂工人的热情帮助和社员群众的关怀下,马金立更加勤奋地学习,技术提高很快。几个月来,他已经给社员群众缝补衣服二百多件,受到大家的欢迎。当社员们夸奖金立的手艺、感谢金立的帮助时,他总是说:“这都是由于有了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北京缝纫机厂工人同志大力支援,由于有了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啊!”
新华社通讯员


第3版()
专栏:新人新事新风尚

为了一个同胞的生命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上午,胶州湾寒风凛冽,波涛汹涌。青岛港外轮联合检查组全体人员,搭上交通船,驶向停泊在这里的外轮进行联检。当他们刚登上香港远洋货轮惠风号时,一位船员跑来报告:“水手蔡业韬得了重病!”
一听到这个消息,卫生检疫人员立即到病人身边检查,根据病情,认为需送医院抢救。
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教导,党中央及全国人民对台湾和港澳同胞的深切怀念,使检查组很快作出决定:想尽一切办法,抢救香港同胞的生命!
青岛边防检查站站长、联合检查组负责人孙忱一当即宣布:“特许一位香港船员陪同蔡业韬登陆,手续可以缓办。”
蔡业韬很快被接上了祖国的交通船。风,越刮越急;浪,越来越大。海水扑上甲板,很快结成冰凌。船长纪玉民走到蔡业韬身边,顺手脱下自己的大衣,轻轻地盖到蔡业韬的身上。
蔡业韬很快被送进青岛市立医院。
经过严格检查和分析,确诊蔡业韬患的是破伤风,而且病情急剧恶化:抽风越来越频,十几分钟就抽一次,病人牙关紧闭,嘴唇青紫,全身僵直,痛苦万状。
指挥抢救的姚建业,立即带领医务人员研究出急救方案,决定将气管切开。
门诊党支部书记、耳鼻喉科医生王加让迅速切开病人的气管。护士长谢安玉,将堵塞在病人气管内的硬痰块仔细清除干净,然后加压给氧。
夜幕已经降临,紧张的一天就要过去了。到这时,抢救人员还没吃上午饭。他们全然忘记了饥饿和疲劳,只为自己的同胞恢复了呼吸而感到宽慰。
就在这天,上海医药站接到了青岛求援的长途电话,这个站的职工一听是抢救病人用药,当即回答:“马上就发货,如果还需要什么,我们一定全力支援!”
就在这天,一封加急电报发到了祖国的首都北京。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赶在时间的前头,把一种特需药品,当夜送上了三十九次快车,发往青岛。
就在这天,为了更有效地抢救病人,具有高压氧舱设备的某驻军医院热情地把蔡业韬接进了医院。
经过部队和地方医务人员互相协作,连续七天七夜的抢救,蔡业韬病情开始好转了。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蔡业韬疾病痊愈出院了。临别之际,他含着满眶热泪,紧紧地握住医务人员的手说:“感谢伟大领袖毛主席!感谢伟大祖国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青岛市革委会报道组


第3版()
专栏:新人新事新风尚

真是好风格
三月十三日,兰州东火车站电信营业所里一片繁忙。营业员李素芝正在全神贯注地工作着。这时,有一位身穿学生服的青年人来到柜台前。营业员李素芝热情地问他:“同志,您要发电报吗?”青年摇摇头。“您要挂长途电话吗?”青年又摇了摇头,却一个劲儿用手比划。营业员李素芝在忙碌中遇到这种情况,十分纳闷。心想,人民电信为人民,通讯时间很宝贵,应当多快好省地为工农兵服务。现在,这位青年既不发电报,又不打电话,他要干啥呢?
党支部书记徐玉梅看到这种情况,便走了过来。她说:“老李,这位可能是哑巴用户,我们需要用特殊方法为他服务。”李素芝立即醒悟,高兴地说:“对!”李素芝看了看桌上的长途电话挂号单,便拿起纸和笔,以手示意这位哑巴用户:“您会写字吗?”哑巴用户点了点头。
李素芝耐心地写道:“同志,您要挂长途电话吗?”青年看后高兴地连连点头。
“对方也是聋哑同志吗?”李素芝又写道。
“对方和我一样。”聋哑青年的一行钢笔字展现在李素芝的眼前。
“请您把要办的事详细写在这张纸上。”李素芝刚一写完,哑巴同志高兴地又连连点头,提起笔来就写。
原来,他叫王小友,从祖国南方昆明市聋哑学校因公出差来兰州的。还有吴冬梅和李尤津两位聋哑同学,已出差去西宁、乐都、民和等地了。王小友现在寻找他们,有急事要联系。写信来不及,要求挂长途电话。
李素芝考虑到两边的用户都是哑巴,便主动与兰州长途通信站西宁台话务员积极联系,在西宁电信局长途话务员的积极协助下,终于找到王小友的聋哑同学,代他们通了话,办了事,达到了目的。
打完长途电话,哑巴王小友激动地挥笔写下“社会主义就是好,祖国处处有亲人”的发自内心的一行字,又向营业员李素芝伸伸大拇指。围在柜台旁边的其他用户,见到电信营业所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都异口同声地说:“真是好风格!”
兰州市电信局报道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