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7月1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小麦生产大有可为
——河北省正定县小麦大面积高产的调查
一向被人看成是“低产作物”的小麦,能不能大面积高产?正定县的革命实践作了肯定的回答。
去年,正定县二十五万亩小麦,平均亩产量过了《纲要》,比一九六四年增长了两倍半;许多社、队小麦亩产量达到六、七百斤。今年这个县的二十八万多亩小麦,尽管去冬以来降水很少,又有大风和病虫为害,但由于有井水灌溉,种得好管理得好,仍然比去年增产。据初步收打的情况看,平均亩产量可达五百斤以上。
近几年来,中共正定县委在领导学大寨运动中,发动群众不断总结增产经验,探索快速发展粮食生产的规律。他们根据当地自然特点,积极扩大小麦种植面积,提高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加快了农业发展的步伐。一九七○年全县小麦平均亩产三百四十一斤,加上秋粮作物,全县粮食平均亩产达到七百七十三斤,棉花亩产一百一十五斤。一九七一年全县小麦亩产三百九十八斤,加上秋粮作物,全年粮食平均亩产达到八百二十五斤,第一次过了“长江”,棉花亩产达到一百二十斤。一九七二年战胜大旱,全县小麦平均亩产四百八十斤,加上秋粮作物,全年每亩粮食产量猛增到九百二十四斤,棉花也获得了好收成。正定县连续几年获得小麦丰收,大大鼓舞和坚定了全县人民夺取农业全面丰收的信心,人们深有体会地说:夺取了小麦丰收,再夺全年丰收就有了主动权。
提高认识,多种种好小麦
正定县是个粮食、棉花集中产区,全县有四十万人,五十三万亩耕地。从前,这里的人们认为,小麦是“低产作物”,增产潜力不大。只有抓好大秋作物,才能发展粮食生产。长期以来,这里的小麦平均亩产只有一、二百斤,全年粮食平均亩产也不过三、四百斤。一九六四年以后,全县人民在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积极改变生产条件,合理安排种植计划,开始重视小麦生产。到一九六五年,全县小麦平均亩产就上升到二百五十三斤,比一九六四年提高百分之八十三;加上大秋作物,全年粮食平均亩产达到五百六十八斤,比一九六四年增长百分之四十八。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全县人民狠批刘少奇的修正主义路线,在党的“九大”团结、胜利路线指引下,全面落实党的各项政策,推动了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深入发展。到一九七○年,全县粮食和棉花产量都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这一年,正定县委发动群众,自下而上地制订了学大寨赶昔阳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规划。县委领导成员带领大批干部深入基层,调查全县农业生产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回顾了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年全县农业生产的发展过程,深刻地认识到:小麦不光是个高产作物,增产潜力很大,而且由于生长期在冬春两季,遇到自然灾害少,只要水、肥充足,管理得好,就能大幅度增产。实践证明,哪一年小麦种得多,产量高,哪一年全年粮食总产量就大幅度增长。因此,县委把大力发展小麦生产,作为加快粮食发展速度的一个重要途径。每年夏收结束,县委都召开会议,总结交流小麦生产经验,表彰先进生产单位。秋季种麦以前,各社队都要讨论制订小麦种植方案,召开播种现场会议,普及先进的栽培技术,宣传多种、种好小麦的重要意义,提高种好小麦的自觉性。随着全县干部和社员对于小麦认识的不断提高,小麦播种面积由一九六四年的二十万亩逐步扩大到二十八万亩,占全县粮田总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二,加上大麦、豌豆等,夏熟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共占粮田总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七。这些麦田和豌豆地,在收获前后都套种或复播了秋庄稼,以实现全年粮食增产。
创造条件,夺取小麦高产
正定县委从许多高产社队的增产实践中摸索小麦的习性,认识到小麦是个喜水好肥的作物,只有给它以良好的生长条件,才能获得高产。一九七○年,县委根据一些高产地块的调查了解到:亩产三百到四百斤的小麦,从种到收每亩大约需水三百到四百吨,相当于四百五十到六百毫米的降水量。而从正定历史资料考察,常年平均降雨量一般在五百毫米左右,大多集中于七、八月份,往往是春季干旱少雨。全县要普遍发展小麦生产,约需五千眼机井提取地下水。原有的三千四百眼井的提水量,还不能满足小麦生长需要。占全县耕地面积百分之四十的风沙盐碱地,虽然从一九六四年起,年年进行治理,但未能彻底根除风沙盐碱的危害。这些风沙盐碱地,土质瘠薄,水肥不足,也影响着小麦生产的发展。因此,要夺取全县小麦大面积高产,就必须迅速从根本上改变水、土、肥等生产条件。但是,有些人对彻底改变正定自然面貌,缺乏雄心壮志,存有畏难情绪。县委便发动全县干部、群众,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教导,大讲大寨大队贫下中农改天换地的英雄气概,批判这也不可能、那也办不到的懒汉懦夫世界观,开展了“大寨能治山,我们能不能制服旱、沙、碱”的大讨论,进一步激发了全县人民彻底改变正定自然面貌、加快农业发展的雄心壮志。
接着县委十四名常委中除留一、二人主持日常工作外,其他常委带领五百二十多名县、社干部,分别深入到改沙、治碱和打井、平整土地的第一线,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既抓先进又抓后进,领导群众大力改变生产条件。全县人民经过连续几年的艰苦奋斗,到一九七二年底,沙区六个公社共营造防风林带一百五十九里,造林十六万三千多亩,平掉沙丘二百三十多个,十万亩沙地基本得到了改造。中部碱区的干部和社员,深挖疏浚了六十里长的周汉河,采取井水洗碱以沙压碱、增施粗肥、稻麦轮作等措施,使八万亩盐碱地基本上免除了盐碱的危害。在改沙治碱的同时,全县狠抓了以打井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建设。过去三年中,全县深翻平整土地四十万亩。到今年五月底,全县共打机井四千七百多眼,挖排水沟一百二十里。去年猪的饲养量达到二十六万头,每亩施优质农家肥十大车左右。这个县还自力更生地建起了一座小型氮肥厂和八座小磷肥厂,许多大队都自己动手生产“五四○六”菌肥。这样,全县每年除了满足棉花和其它作物对肥料的需要外,可以给每亩小麦提供五十斤氮肥、一百斤磷肥和一百多斤菌肥,为小麦高产创造了良好条件。今年,全县二十八万亩小麦普遍比去年每亩增施一千多斤粗肥,多浇了二、三次水,战胜了春旱,实现了丰收。
这个县盐碱区的城关公社有一万六千亩土地,过去碱地占百分之七十五,一向是个吃粮靠国家的低产社。一九六五年以来,他们改造了三百七十多个臭水坑和几百条污水沟,打了二百多眼机井,实行了稻麦轮作,改变了低洼盐碱面貌,粮食产量成倍地增长。去年全社小麦平均亩产达到六百一十一斤,加上秋粮作物,全年粮食平均亩产达到一千零五十斤,向国家贡献粮食一百多万斤。今年这个公社种的九千五百亩小麦,总产量比去年增加二十三万斤。西北沙区的里双店公社,过去沙丘起伏,土质瘠薄,小麦亩产一、二百斤;从一九六六年开始,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平掉一百八十多个沙丘、沙岗,填平了二百一十多个沙坑,打了二百二十多眼机井,使三万三千多亩耕地连成了平整的方田,好土层普遍加厚到一尺左右,沙薄漏地变成了高产稳产田。去年一万三千亩小麦,平均亩产三百七十五斤,总产量比前年增加了一百八十七万斤。今年一万六千亩小麦,又获得了新的丰收。
全县十二个过去因为沙、碱危害,长期处于低产状态的公社,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小麦播种面积的不断扩大,都赶了上来。去年,全县二十五个公社中,有十个公社小麦平均亩产五百到六百斤,全年粮食平均亩产达到千斤以上;十一个公社小麦平均亩产四百到五百斤,全年粮食亩产八、九百斤;四个公社小麦平均亩产三百五十斤左右,全年粮食亩产七百多斤。根据初步收打的情况看,今年这些公社的小麦产量,都将比去年有新的提高,实现了全县小麦大面积均衡增产。
以夏促秋,实现全年丰收
小麦和其它夏熟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带来了两个突出的矛盾:一个是发展粮食生产和发展棉花生产的矛盾;一个是种植夏熟作物和种植秋熟作物的矛盾。这两个矛盾如果解决得不好,不光是会限制小麦播种面积的扩大,还会出现顾此失彼,影响粮、棉增产的问题。过去一年种一季作物的农田面积较大,要扩种小麦和其它夏熟作物,就要改一年一种为一年两种,改春播为夏播。这样,就出现了秋熟作物的生长期和无霜期短的矛盾。
怎样才能实现夏、秋双丰收,粮、棉双高产呢?正定县委领导成员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发现部分干部存有“重粮轻棉”的思想。群众说他们“只讲粮食过‘长江’,不说棉花怎么办”。针对这一问题,县委以批修整风为纲,对干部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他们组织广大干部反复学习“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使干部充分认识能否正确处理粮、棉关系,是能否按照毛主席革命路线迅速发展农业生产的大事。接着,县委就采取具体措施,加强对棉花生产的领导,发动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在播种面积、肥料使用、田间管理、产量要求和棉、粮间作等方面,切实做到统筹安排,合理布局,使粮、棉互相争地、争肥等矛盾逐步得到解决。今年,这个县按照国家计划,保质保量地适时完成了棉花播种任务,每块棉田都有专人负责管理。麦收以前,全县十二万多亩棉花普遍中耕了五、六遍,促使棉苗稳长早发;对一万多亩弱苗追了二次催苗肥;普遍浇了两次水,及时除治了虫害。麦收期间,棉田管理不停。大部分棉株已经现蕾,长势普遍好于往年。
为了解决秋熟作物生长期长和无霜期短的矛盾,正定县委认真总结推广了永安公社三角村大队一茬变两茬、晚茬变早茬、粮棉间作、夏秋作物套种等经验。全县普遍采用麦收前在麦垄点播玉米、花生、甘薯、大豆等大秋作物的办法,保证了秋熟作物有足够的生长时间,也为秋后播种冬小麦及早腾茬创造了条件。到六月下旬,全县夏种任务已基本完成,对玉米、甘薯等麦垄点播的作物,普遍进行了中耕、补苗、除虫和浇水。现在,全县的秋庄稼苗全苗壮,长势喜人。
正定县委在领导农业生产中,大力发动群众开展科学实验活动。几年来,全县建立和健全了农业科学技术站、种子站和良种场,各社、队也先后建立了农业技术站、组,组成了一支由贫下中农、科技人员和干部“三结合”的科技队伍。县委依靠这支队伍,宣传普及农业科学知识,培育小麦良种,研究栽培技术,搞好植物保护。他们把攻克障碍小麦大面积增产的倒伏、锈病和三类苗作为科研的主要课题,从小麦播种到收割每一个环节都要召开现场会议,总结交流和推广科学管理经验。经过几年的摸索,初步积累了一些三类苗升级、防倒、防锈的技术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小麦大面积均衡生长。他们还把选用良种作为实现小麦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几年来,这个县不仅实现了小麦良种自给,还支援外地四千多万斤。目前,正定县的社社队队普遍建立了农事实验场,搞起了多品种的对比实验,为选育适合当地条件的小麦新品种打下了基础。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第3版()
专栏:

江苏山东河北陕西机械工业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
增产农机排灌设备 支援农田基本建设
据新华社南京一九七三年七月九日电 江苏省机械工业部门在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当中,根据农业的需要,积极生产为机井配套的农机排灌设备,大力支援农田基本建设。
今年,江苏省机械工业部门对农机排灌设备的生产,抓得早,抓得紧。到五月底为止,全省生产的机电排灌设备,已相当于年计划的百分之八十。柴油机、电动机、导线、变压器等,都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目前,江苏省机械部门支援华北地区机井配套的一万多台“一九五”型柴油机,已陆续运往华北各地农村;为本省徐淮地区机井配套的六千多台柴油机、电动机、水泵等,也已运送到用户手里。
江苏省机械工业部门广大干部和群众通过批修整风,进一步提高了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明确了工业部门做好支农工作的重要意义。他们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普遍重视和抓紧了农机排灌设备的生产。机械工业系统各级领导机关普遍改进了领导作风,经常深入基层,帮助企业抓革命,促生产,及时了解和处理基层存在的问题。各基层企业的领导也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深入生产第一线,努力做好工作。干部作风的转变,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今年以来,全省农机排灌设备的质量普遍提高,农机配件的生产任务也完成得较好。
据新华社济南一九七三年七月九日电 山东省机械工业战线广大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充分挖掘企业潜力,积极增产农田水利建设所需要的机械设备以及其他农用机械、农机配件,支援农业生产和农田基本建设。今年一至五月和去年同期相比,拖拉机产量增长二点六倍,小动力机械增长百分之三十六,拖拉机和内燃机配件增长百分之二十六点七。这些产品,有许多已运到农业第一线,及时发挥了效用。
山东省农机修造部门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从今年一开始就狠抓了农田水利建设所急需的机械设备的生产。潍坊发动机厂的职工专门设计、试制成功了一种原材料用得少、价格又便宜的新型柴油机,及时送到了农村,并帮助生产队训练了一批操作这种新型柴油机的技术员,深受广大社员群众的欢迎。济宁地区工业部门及时召开了有全区十一个县、十二个农机修造厂参加的农机会议,研究落实了各种农机和配件的生产计划。莱阳动力机械厂广大职工,通过深入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对我国大好形势的污蔑,激发了社会主义生产积极性,他们不仅克服供电不足的困难,完成了生产任务,而且使“一九五”柴油机的单台成本不断降低,产品质量也有新的提高。
山东省各地农机修造部门,还积极组织力量,加强农机具的修理,同时,开展旧件复新和清仓查库工作,让所有的农机具都能投入农业生产,充分发挥作用。
据新华社石家庄一九七三年七月九日电 河北省工业战线广大职工,认真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积极生产打井机械和机井配套设备,支援农业生产。今年上半年,全省工业部门生产的打井机、柴油机、水泵、机井铸铁管和吸引胶管等机井配套设备都比去年同期有大幅度增长。据到六月十五日的统计,全省去冬以来新打的机井中,已有七万二千多眼配上了套,比去年同期增长二倍,大大加快了农田水利建设的步伐,提高了农田抗灾的能力。
今年以来,河北省工业系统的各级党组织在批修整风运动的推动下,认真总结了几年来工业支援农业的经验,进一步明确了工业和农业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提高了工业支援农业的自觉性。各地工业部门,在当地党委统一领导下,普遍召开了专门会议,认真分析研究了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他们把为农业生产更多更好的打井机械和机井配套设备作为支援农业的重点。
柴油机是河北农村提水灌溉的主要动力机械。全省机械工业部门的广大职工在去年超额完成十万台柴油机生产任务的基础上,今年又再接再厉,千方百计地提高柴油机的产量和质量。各地机械工业部门,在大力增加主机生产的同时,还十分注意柴油机的配件生产。到六月底,全省二十二个生产柴油机配件的工厂已完成全年配件生产任务的百分之五十以上。
据新华社西安电 陕西省机械工业战线广大职工认真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积极地为农村生产机井配套设备和排灌机械,支援农田水利建设。到五月底,全省生产的机井和排灌所需的水泵、电动机、柴油机、变压器和水泵配件等产品,已经分别完成年计划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以上,比去年同期有大幅度增长,产品质量普遍有了提高。
陕西省有关部门今年对机井配套设备和排灌机械的生产抓得早,抓得紧。全省机械工业系统的广大干部、群众,通过批修整风,进一步树立全局观念,提高了对支援农业的重要性的认识。许多企业的职工急农业所急,想贫下中农所想,千方百计赶制机井配套设备和排灌机械,力争让这些产品提前出厂,使这些设备在夺取今年的丰收中发挥作用。到五月底为止,全省已经有兴平县通用机械厂、富平县农械厂、延川县农械厂、宝鸡市机器厂、商洛地区农械厂等十七个企业,提前完成了全年的机井配套设备和排灌机械的生产计划。今年以来,全省农村已经有一万多眼机井先后安装上提水设备,在灌溉中发挥了效益。


第3版()
专栏:

甘肃省武威地区水泥制品厂职工积极生产各种水管,支援农田水利建设。这是准备运往农村的水管。
本报通讯员摄


第3版()
专栏:来信

保证农业第一线有足够的劳动力
我们公社五一大队原来生产搞得还不错,后来由于县、社企业、事业单位经常到这个大队雇临时工,抽调劳动力,加上大队对“五匠”人员没有很好地加以管理,因而影响了农业生产,一度出现了误农时,农活粗,甚至减产的现象。
今年入夏以后,大队党支部在县、社领导的帮助下,通过总结历年来的经验教训,认识到确保农业第一线有足够的劳动力,是夺取粮、棉丰收,实现农业大上快上的重要环节。因此,他们配合县、社党委对有关企业、事业单位进行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教育,对已经抽调上去的劳动力,根据具体情况,尽量动员他们回队参加生产。
与此同时,大队加强了对“五匠”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根据农闲做工,农忙务农的精神,动员和组织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大队和生产队各级干部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加强劳动管理,领导群众千方百计搞好农业生产。这样,全大队农业第一线的劳动力增加了,夏忙期间,这个大队做到收、种、管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很好地完成了“三夏”任务。夏粮全部抢在阴雨前脱粒进仓;黄豆、水稻不失时机地种、插下地;春玉米和棉花已分别锄草三、四遍,治虫、追肥一至两遍。现在,这个大队的农业生产一跃进入全公社的先进行列。
我们认为,为了保证农业第一线有足够的劳动力,一方面,大队、生产队应该加强领导,做好劳动力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县、社企业、事业单位,应该进一步树立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尽量挖掘企业内部的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不要随便到农村去抽调劳动力。
江苏大丰县竹港公社革委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