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6月2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三年三大步
——湖南省汉寿县科学种田夺高产的调查
湖南省汉寿县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三年跨出了三大步:一九六九年全县粮食总产量三亿六千一百万斤,一九七○年和一九七一年分别以每年增长一亿斤的速度向前发展,一九七二年又战胜干旱夺得丰收,粮食总产量比历史上最高的一九七一年增加三千九百万斤。全县粮食平均亩产超千斤,生猪饲养量跨《纲要》,棉花、油料、湘莲、鲜鱼、茶叶等多种经营样样增产。三年来,全县每年向国家交售粮食一亿斤以上。其中,去年交售的粮食达到一亿六千五百万斤,这个数字比一九四九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还要多。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集体储备粮逐年增多,社员生活进一步提高。
三年三大步,显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具有无比的威力,也是中共汉寿县委、县革委会领导成员认真看书学习,不断洗刷唯心精神,带领全县人民认真落实农业“八字宪法”的结果。
调查研究 分类指导
汉寿县北连洞庭湖,南部是丘陵山地,中部有二十九个湖汊,自然条件好,生产潜力大。但是,从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九年的十一年中,全县粮食总产量长期停留在三、四亿斤之间,农业生产发展缓慢。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广大干部和社员提高了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为革命种田的积极性很高,迫切要求加快农业发展的步伐。
一九六九年冬天,这个县抽调了一批干部,深入到二十六个公社、三个农场,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征求贫下中农意见,寻找发展农业生产的途径。
湖区的社员群众说:“解放后,水利条件大改善,但还是存在‘水多’的问题。”丘陵区的一些社员反映:“我们这里怕干旱,水太少了。”湖汊区的贫下中农说,我们这里是低水灌不到高田里。
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使这个县的领导人进一步认识到,要想把农业促上去,首先必须解决水的问题。他们根据全县三种不同的自然条件,分别提出了解决水利问题的具体建议:对湖区的十个公社、三个农场,进一步搞好排灌工程配套,增加防汛排涝能力;对丘陵区的五万多亩“望天田”,增加山塘小坝和其他水利设施,提高蓄水和引水能力;对中部八个公社所在的湖汊区,采取改河道、修堤垸、开围山圳等措施,改善水利条件。接着,县革委会主要负责人又分别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地区去蹲点,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实行分类指导,使三种不同类型的地区都有学习的样板。同时,还强调各社队在统一规划下,按照自己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兴修水利工程。三年多来,全县新修和整修了大小水利工程一万零五百多处,使湖区水患解除,丘陵区和湖汊区的蓄水量增加,初步实现了全县每个农业人口有一亩旱涝保收田。
水利问题较好地解决了,县委领导成员尝到了调查研究的甜头。从此,他们在领导农业生产中,都注重调查研究,不乱出点子,就是在推广某一项具体经验时,也努力做到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一九七二年,县有关部门根据有些地方由于晚稻插得太稀,影响产量提高的实际情况,提出统一密植规格的意见。县委对这个意见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一方面考虑到稀植是影响水稻增产的一个因素,觉得应该实行密植,同时又考虑到阳光、水利、品种等各方面的不同条件,认为不能强求一律。为了提出比较合理的密植建议,他们分头深入基层,和群众一起反复商量,然后提出了每亩插三万蔸到四万蔸左右的建议。这样,既做到了合理密植,又做到了因地制宜。
反复实践 摸索规律
推广一年三熟制是我国南方许多地区提高粮食产量的一项好经验,可是汉寿县过去从来没有实行过这种耕作制度。汉寿县到底能不能推广,怎样推广?县委认为必须先搞试验,然后才能普遍推广。
一九七一年秋天,县委书记白连清来到护城公社西湖大队西竺山生产队,和当地的技术干部、老农一起种试验田,搞麦——稻——稻三熟试验。可是,由于缺乏经验,十八亩小麦试验田里,基肥下得不足,麦苗生长不好,到水稻快要插秧时,试验田里的麦苗才开始拔节。有些人担心收了麦子丢了米,趁白连清回县开会的时候,把大部分小麦犁掉了,只剩下一亩八分小麦试验田。白连清回到生产队以后,一不埋怨群众,二不责怪干部,他想,这是个新事物,只能用事实教育群众。他一方面到外地学习一年三熟制的经验,一方面同技术员和社员一道精心培育麦苗,结果这块试验田每亩收了一百四十六斤小麦。接着,他和社员一道赶紧在麦田里插下早稻,加强田间管理,终于获得了好收成,然后又插下了晚稻。一年下来,光是早、晚两季水稻亩产稻谷二千一百二十斤。试验结果,这块试验田的粮食单产比犁麦种稻的田高出八百多斤。在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这个县的领导成员同群众一起进行大面积试验。去年秋季,他们又搞了二十八个品种的对比试验,以便取得经验,指导大面积生产。
汉寿县委在推广三熟制问题上如此,在推广其他科学技术措施上,同样反复实践,取得经验,然后再大面积推开。水稻秧苗带土移栽在汉寿县已经普遍推广,这也不是一哄而起的。一九七○年初,县里曾派人到外地学习水稻秧苗带土移栽技术。回来介绍后,大家都认为这个方法好,有人提出马上大面积推广,县委没有同意。他们决定先试验,后推广,于是就在一些单位进行不同品种、不同秧龄和不同密度的对比试验,摸清带土移栽的水稻在当地自然条件下的生长规律,然后一步一步地推广开来。去年,全县早、晚稻秧苗带土移栽分别达到百分之八十左右。
善于学习 不断前进
汉寿县委的领导成员深有体会地说:农业生产就象个露天工厂。生产季节性强,又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情况常常发生变化,而个人的实践经验总是有限的。要想获得科学种田的知识,就必须努力学习,不断研究新问题。几年来,水稻的白叶枯病在这个县连续发生,有人把它称为“水稻癌症”,感到不好对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县委领导成员跋山涉水,走访了许多公社,召开了各种座谈会,在群众中用心寻找防治办法,还和技术员一起深入田间,仔细观察研究,终于弄清了发病原因,找到了除病叶、换品种和药物防治等一整套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使全县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病率大大降低。
水稻产量逐年提高了,怎样把旱粮生产也促上去,成了当地粮食均衡增产的一个关键问题。为此,县委领导成员深入旱粮产区,向群众学习科学种旱粮的经验,加以总结、提高,然后推广。通过调查,他们还了解到影响旱粮增产的关键是季节问题。比如当地种植的秋高粱、秋玉米,由于生长期比较长,遇上“寒露风”就歉收。县委摸清了这个情况,便建议各地改种早熟杂交品种,这样就避开了“寒露风”的袭击,提高了产量。红薯插迟了,也常常造成减产。他们了解到外地红薯下蛋的经验可以提早季节,可是当地群众说:红薯下蛋好是好,就是用种太多了。后来,他们听说外地试验红薯切片移栽成功,既省种又可适当提早季节,便派了一名县委常委到那里虚心求教,把红薯切片移栽的全过程弄得明明白白,然后回到县里在面上逐步推广。结果,用这种方法种的红薯每亩比当地一般红薯增产一千五百多斤。
汉寿县委坚持用唯物论的反映论指导工作,使各公社科学种田的活动蓬勃展开,全县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第3版()
专栏:

产量高 成本低 增产增收
在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不少地方粮棉产量连年增加,集体和社员的收入不断提高。但是也有一些地方,生产增加了,集体和社员的收入却不能相应增加,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情况。重要原因之一,是当地领导干部思想作风有问题,不注意节约,成本高,开支大,不符合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精神。
要使农业有较大幅度的增产,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条件。要改变生产条件,花一些工本是必要的。问题是怎样才能用较少的投资发挥更大的作用。南漳大队和诸里大队十一队的实践,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打细算,节约开支,以较低的成本,夺得了较高的产量。事实说明,这不只是多花或少花几个钱的问题,而是是否全面地贯彻执行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问题。
勤俭办事是我们的光荣传统,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希望农村各级党组织,要从贯彻执行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高度,来重视降低农业成本问题,做到增产增收,充分调动社员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编者
山西省长子县南漳公社南漳大队,在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粮食产量年年提高,生产成本年年降低。一九七○年以来,粮食亩产量连续三年超千斤。一斤粮食的成本,一九六八年为六分七厘钱,一九七○年下降到二分六厘,一九七二年又下降到二分三厘八。
狠抓路线教育
南漳大队一九六九年粮食亩产过“长江”以后,斗志更加昂扬,决心加快步伐,做出更大贡献。在这种情况下,有人认为舍不得花钱打不下粮,主张买化肥要“多多益善”,开支也不能小手小脚。
是不是产量高就得成本高?大队党支部组织干部和社员群众认真学习了毛主席的有关教导,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一九六八年,第六生产队为了产量过“长江”,不计成本,忽视养猪积肥,一味靠买化肥。结果每斤粮食的成本高达七分多钱,成了增产不增收的“高产穷队”。第八生产队坚持勤俭办社,积极养猪,大抓农家肥料,农具坏了自己修,节约开支,产量提高,成本降低,公共积累和社员收入都有了很大提高。
通过对比教育,使大家认识到:既要多快,又要好省,这是总路线精神。大家批判了
“大少爷种田”的错误思想,增强了执行“勤俭办社”方针的自觉性,力争既要产量高,又要成本低,达到丰产又丰收。
采取六项措施
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他们采取了六项措施。
施肥以农家肥为主。他们以养猪为中心,全面发展畜牧业。现在,全大队养了大批牛、驴、骡、马等大牲口,还积极发展养羊。近年来,光牛、羊、猪等牲畜肥料每年就可积二十多万担,每亩平均一百多担。他们还推广了“秸秆还田”的经验,大积土杂肥和土化肥,扩大肥料来源。
种子以自繁自育为主。前几年,他们每年都靠从外地调进优种,不仅开支大,而且有些品种并不适宜本地生长。后来,他们接受这个教训,自己办种子培育试验田。现在已培育出“南漳四○一”、“长治三一三”等小麦、玉米、谷子等优良品种。除自用外,每年还能支援兄弟社队十万多斤。
农具以自己修理为主。他们把队里的能工巧匠组织起来,自办了个农具修配厂,做到了中、小农具自给,一般农用机械能修能配。
牲畜以自繁自养为主。从一九七○年以来,他们只从外地买进一头种驴、两匹种马,自己繁殖了五十多头马、骡、驴,除自用外,还调出三十一头,支援了兄弟社队。
浇地注意合理用水。南漳大队一九六○年就实现了水利化。开始由于不注意科学用水,浪费了水、电,每年仅浇地用电就得花六千多元。近几年来,他们抓了机电设备的配套,克服了“大马拉小车”现象,并且平田整地,划大畦为小畦,每亩用水量由过去的七十多吨减少到现在的四十吨左右,大大节约了电力。
对病虫害注意早防早治。为了及早防治作物病虫害,他们在每年下种前,都用毒饵处理土壤:下种时,用药剂拌种,发现虫害,就及早扑灭。
在采取各种措施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南漳大队还千方百计挖掘生产潜力,认真落实农业“八字宪法”,改革旧的耕作制度。现在,他们变一年一作为一年两作或两年五作,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进一步实现了成本低,产量高。
实行民主理财
南漳大队党支部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建立与健全了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实行民主理财,把一切开支都置于群众监督之下。
由于领导严格把关,群众民主理财,不但严格控制了非生产性开支,就是生产性的开支,也注意了精打细算。一九七○年,大队决定在先锋岭上修建一个可容一万二千方水的蓄水池,使山上的三百多亩耕地全部能浇上水。大家算了一下账,如果建池的石头、炸药等全部花钱买,需要两万多元。他们自己开石头,造炸药,节约了开支,保证了工程质量。
原来村西有三眼旧井,由于水量小,不够机器抽,有人提议重打两眼新井。大家一算账,决定修旧井,不打新井。这样,每眼井只用了一百多个工,节省了近三百元,就使水量比原来提高了两倍多。
这个大队的支部书记、副书记、会计等,都能以身作则,带头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干部的模范作用,带动了群众,使勤俭节约蔚然成风。社员们利用地头岸边、房前屋后种可以做扫帚的作物,不仅满足了本队的需要,还把剩余的卖给供销部门,为集体增加了收入。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增产节约 降低成本
江苏省溧阳县别桥公社诸里大队十一队,有二十六户人家,一百一十五人,一百五十五亩耕地。从一九六五年以来,这个队连续八年都取得产量高、成本低、收入多的成果。八年来,粮食总产从十四万零二百多斤提高到二十万六千多斤,而农业成本始终稳定在四千元左右,每百斤粮食的成本从二元五角九分逐步下降到二元二角一分。由于粮食增产,成本降低,对国家贡献和公共积累增多,社员收入逐年增加,一九七二年每人平均收入一百七十九元,比一九六五年提高了百分之六十五。
诸里十一队能够取得这样显著的成就,是他们贯彻执行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结果。这里的队干部结合为革命种田、勤俭办队、民主理财等教育,经常组织社员群众反复学习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树立多快好省办农业的思想。大家说:工人做工既讲增产,又讲节约,农民种田怎么能大手大脚,不算成本呢。他们在制订生产计划时,既有增产指标,又有经济核算,努力降低农业成本。平时,他们对每一项支出都算了再用,讲究实效,让每一分物力、财力都用得适当,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去年夏季,供销部门分配给诸里十一队七吨上海氨水作为前季稻的穗肥。队长、会计和社员一核计,七吨氨水只能施五十多亩田,如果把去上海运氨水的两条农船、八个强劳力、十五天时间用于下湖积肥,可得湖泥六千多担。夏天气温高,这六千多担湖泥拌上猪灰沤制后,肥效高,不仅可以解决五十亩前季稻的穗肥,还能为后季稻提供二千多担优质基肥。经过核计,他们就放弃了去上海运氨水的打算,节约了氨水款和社员的外出补贴款一百多元。去年冬天,供销部门又供应十一队五吨上海氨水,他们又核计了一下:晚茬麦要晚种早发,需要追施速效肥。冬天气温低、麦田干,氨水不易流失、挥发,用它作追肥,对促进麦苗分蘖效果显著。虽然花点钱,但收益更大;对国家、集体、社员都有利。所以他们点篙荡桨,把氨水运了回来。
诸里十一队很注意落实政策,调动社员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从生产队内部挖掘增产节约的潜力。从一九六四年以来,十一队对栽秧、割稻、割麦、挑肥等主要农活,始终坚持按质按量记工付酬。近年又对开沟、拉草、耘耥等项目实行了定额记工。由于政策落实,加强了劳动管理,社员的劳动积极性高涨,农活的质量和工效显著提高。去年复种指数比一九六五年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但每亩田的用工数与一九六五年相仿。他们还较好地执行了男女同工同酬的政策,发挥了妇女的作用。他们对担任饲养员、管水员、治虫员、养蚕工等技术工种的社员,在深入细致地做好政治思想工作的同时,也给予合理的工分报酬。成绩显著的,予以奖励,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许多有经验有技术的社员都出主意、想办法,为增加生产、降低农业成本出力。大家种田爱田,用地养地,十分注意保持和增加地力,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实行科学种田,努力做到用同样的农业成本,收获更多的粮食。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不可不计工本
山东临朐县城关公社评论组
在学大寨夺高产运动中,常常听到有人说:“舍不得枪药打不着雁,舍不得本钱增不了产”。这种说法究竟对不对?很有澄清的必要。
当然,要使粮食大增产,需要花一定的工本;但是,首先必须有一条正确的路线作指导。按照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精神,那就必须在千方百计增产的同时千方百计地节约,以求增产之后能有较多的公共积累,并使社员群众能相应地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如果不计成本,即使夺得了高产,也不能增加收入,甚至会成为“高产穷队”。这样就会挫伤社员的积极性,影响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前几年,我们公社位家庄大队,由于没有认真抓路线教育,有些干部办事追求虚荣,不计成本。结果,每斤粮食成本竟达一角以上,增产不增收,影响了社员积极性。去年,这个大队总结了往年的经验教训,制定了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的计划和措施,处处精打细算,全面节约开支,每斤粮食成本降低到三分钱,公共积累和社员个人收入大幅度增加,广大社员的积极性也有很大提高。
勤俭办社是我们的光荣传统,是贯彻执行毛主席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重要保证。我们一定要发扬这个光荣传统,在办一切事业中,坚持勤俭的原则。


第3版()
专栏:

浙江海宁县钱塘江公社云龙大队今年春茧又获好收成。这是社员们积极向国家交售春茧。 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