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6月2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靠大干才能变山河
——记海原县关桥公社回、汉族人民同水土流失作斗争的事迹
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是六盘山区最干旱的一个县,关桥公社就在海原县北部的山区。这里虽然干旱少雨,但一遇暴雨,山洪暴发,黄土山就被冲出一条条大沟,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大量泥沙肥土,经三条河道冲入清水河,流入黄河。河道越冲越宽,台地越冲越少,山坡地越冲越瘠薄。解放前,不少住在河岸、川台上的人家只得到几十里外的远山上去种地。
解放以来,特别是近三年来,关桥公社的回、汉族人民,发扬大寨精神,艰苦奋斗,通过闸沟、打坝,修库拦洪,围河造地等办法,已经控制了三分之一面积的水土流失,把水害变成了水利。一九七二年夏季,一次山洪暴发,凶猛的洪水流到关桥公社的贺堡河,却被乖乖地关进水库里。这一年,虽然遭受严重的干旱和早霜的袭击,粮食总产仍比一九七一年增长百分之十一。
志壮山移
一九七○年十月,关桥公社党委书记张建华到自治区参加农业会议,听了昔阳县学大寨经验的传达,心情振奋而又不安。合作化以来,关桥公社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已经控制了五、六十平方公里面积的水土流失。但是,这和全公社需要治理的六百多平方公里面积比起来,还相差很远。他想,昔阳人民学大寨,立志重新安排山河,大干三年大变样,而自己却是用小农经济思想指导行动,对比起来,差距有多大啊!会议一结束,他急忙赶回公社,和党委其他同志商量,决定在全公社就改变关桥面貌的问题进行一次讨论。
“关桥的面貌能不能大变?”“是鼓足干劲,改天换地,大干快上,还是得过且过,修修补补,慢慢来?”公社党委把这些尖锐的问题摆到每个人面前。窑洞里、地头上,到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贫下中农说:“立下愚公移山志,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治不好的山。”那种“人老数辈几千年,不搞水保也种田”等无所作为的论调被驳倒了。在这个基础上,公社党委经过调查研究,重新制订了发展农业生产的规划,一个治山治水的战斗在全公社展开了。
贺堡河流经关桥公社的五个大队,旱时河道变成小溪,遇雨山洪泛滥,冲毁河岸上的台地和河道里的滩地。贫下中农提出,要在主河道马湾修水库,这样既可以拦洪浇地,又可以保证水库下游河滩造地不被洪水冲毁。在主河道上修库拦洪,这在关桥还是第一次,有的人有疑虑,主张把原来一年修一次的临时水坝改造改造就算了。公社党委在现场召开了党委扩大会议,作出决定:要大变必须大干,决不能修修补补。
一九七一年夏天,修建马湾水库的工程开始了。数百双铁臂挥舞银锹,数百辆小胶轮车往来飞奔,二百米长的大坝一天天上升。在紧张的劳动中,大家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抢在洪水前面把水库修成!
严冬土冻,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水库暂时停工。可是不到两个月工夫,库水涨得快齐坝高了,严重威胁着大坝的安全。把水从排洪洞里放掉吗?不能!水是十分宝贵的。旧历正月初一,社员们顶风冒雪开上工地。他们刨开一尺多厚的冻土层,一锹一锹地掏出三千多方好土,一车一车地拉上拦河大坝。坝加高了,水库保住了。去年七月,库容一百八十万立米的马湾水库胜利完工了。汹涌的洪水,被腰斩贺堡河的大坝驯服了。当年利用库水就浇了三千多亩农田,在水库下游建成了大片河滩地。
改天换地的革命壮志,结下了丰硕的果实。大干三年,他们在三十多条大沟里节节打坝,利用山洪携带的泥沙,造出了沟坝地三千多亩,变害为利;在河滩引洪淤地两千多亩;兴修水库六座、蓄洪坝三十一座,水地从原来的六千五百亩发展到一万二千多亩。三年完成的土方量,等于过去十几年的两倍以上。
万难不屈
关桥人民治山治水,既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雄心壮志,也有万难不屈的坚强毅力。
在兴修马湾水库的时候,张湾大队的贫下中农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引水上张湾台,变水害为水利。
要引水上台,就要修十几里长的引水渠,要穿过三条大沟,五条小沟,大部分渠道要在陡峭的半山崖上开凿,困难是不少的。但张湾大队的社员们没有被困难缚住自己的手脚,他们顽强地同困难作斗争。在几丈高的陡山崖上开渠,人无立足之地,社员们把身子紧贴着崖壁,先用铁锹铲出站人的地方,再一步步前进。开渠进展到红胶土地段,土硬得比石头还难对付。社员们把镢头磨得利利的。硬是一镢头一镢头地把几里长的红胶泥地段“啃”了下来。渠道要通过一条沟,这沟顶宽七十米,深九米,社员们用车拉,人背,动土两、三万立米,在沟口打起了城墙似的大坝。就这样,仅有二百多个劳力的张湾大队,把动土九万多立米的干渠终于修成了,把沿渠道的所有大沟小沟全都筑坝闸住了。水从坝上过,坝又能拦洪蓄水淤地,两全其美。当引来的水沿着渠道流进张湾台的大片土地时,社员们激动地说:“多少年来的愿望,今天实现了!”
象引水上张湾台这样艰巨的工程,何止一个!
脱场大队第五生产队用七年时间,在二十里长的西沟上打起一道大坝,结果被一场洪水冲掉了。冲掉了,再打。他们又动土四万多立米,在沟口打起一道新坝,终于闸住了西沟,拦洪淤地,还保护了沟下面的大片水田。在大旱的一九七二年,粮食大幅度增产。这个缺粮队变成了余粮队。
贺堡大队第七生产队的社员,学习沙石峪人民“万里千担一亩田”的革命精神,劈山填沟造田,搬了一万三千多立米的土,造了九亩地,平均每亩垫土四万多担,把山洪冲刷的深沟变成了良田。
关桥人民就是这样,不怕困难,不怕失败,在斗争中前进,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开路先锋
有吃大苦、耐大劳的领导,才能带动群众,创造出大干快变的局面。
公社党委书记张建华不怕流汗,常年坚持在基层,参加劳动,领导生产。为了摸清情况,制定规划,一九七○年冬天,他和公社干部、贫下中农一起,整整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对全公社的自然条件进行了大普查。在普查的基础上,他又和水利干部一起,扛上测量仪器,逐个测量重点工程。他的足迹踏遍了数以百计的沟沟梁梁,走遍了每一处水源、台地。因为工作的需要,张建华被调到了县里。临行前,他又和接班的袁德祖一道察看了所有的工程,访问了群众,这场现场交接班整整进行了半个月。
关桥公社的领导班子带头苦干,全公社的干部也都跟着大干。关桥大队党支部书记马学荣是个回族干部,他过去被洪水逼得搬过两次家。为了改变这里的水土流失,他手不离锹把,心不离群众。数九寒冬,他顶风冒雪走前头,带领群众治山治水;工程出现险情,他奋不顾身带头抢险。冯湾大队范湾生产队队长王满生,带领群众在河滩打坝淤地时,上游突然下来山洪,奔腾咆哮,直冲新打的堤坝,在这危急关头,王满生毫不犹豫地跳进洪流中,挺身护坝。
干部带头走,群众跟上来。关桥公社的干部和社员战胜水土流失的信心越来越强,斗志越来越旺。过去要靠全公社才能完成的工程,如今一个大队甚至一个生产队就担负起来了。三年来,他们修建的各种工程,共动土二百九十八万多立米,如果把这些土筑成二米高、一米宽的长堤,就能从关桥一直延伸到北京。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第3版()
专栏:

西和县委认真推广先进典型经验
全县农业学大寨运动蓬勃发展,粮食产量连续三年大幅度增长
新华社兰州电 中共甘肃省西和县委认真推广一批大干苦干,迅速改变农业生产面貌的先进社、队经验,用这些先进典型推动全县农业学大寨运动蓬勃发展。三年来,这个县粮食产量年年大幅度增长。一九七二年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仍比一九六九年增长一倍以上。
一九七○年以来,这个县在学大寨运动中,涌现出了一批学大寨的先进社、队。这些先进典型的共同特点是:干部和社员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革命干劲足,农田基本建设成绩显著,农业生产面貌变化大。
为了推动全县农业学大寨运动深入发展,中共西和县委认真总结、推广这些先进典型的经验。一九七一年县委在何坝公社黄江大队召开了有社、队干部参加的现场会。黄江大队地处丘陵地区,大部分耕地分布在山坡上,过去粮食亩产量只有几十斤。一九七○年,这个大队的干部和社员下决心学大寨,苦干实干,开山炸石,移土造田,初步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一九七一年粮食平均亩产上了《纲要》。在现场会上,县委领导成员领着大家看黄江,比大寨,想自己,并向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黄江一年上《纲要》,你们两年三年能不能改变面貌?大家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许多社、队干部从思想上、行动上找出了差距,提高了路线觉悟,决心在学大寨运动中以黄江大队为榜样,大干一场。
黄江大队现场会议以后,县委决定用黄江和其他一些典型的经验,去突破三分之一的社、队。为此他们抽调了一百多名县、社干部,深入到十六个公社的二百六十个大队蹲点,进行具体帮助。现在,全县已有四十多个后进大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九七二年,粮食平均亩产上《纲要》的社、队由一九七一年的八个大队、六十二个生产队,增加到两个公社、三十四个大队、二百二十个生产队。
中共西和县委在推广先进典型经验的过程中,注意及时总结新经验,不断丰富发展老典型的经验,更有力地推动全盘。马元公社是一个艰苦奋斗学大寨,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迅速改变农业生产落后面貌的先进典型。一九七一年,县委在全县推广了马元公社的经验以后,鼓舞了全县人民改河治水、兴修水利的斗志。接着,全县相继出现了银杏公社因地制宜,治山改河,扩大耕地面积的经验;玉泉、季阳等大队截引地下潜流,引水灌地的经验;十里公社发扬滴水必争的精神,引泉水,挖塘坝,扩大水浇地的经验。这些经验,进一步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丰富了人们的认识。因此,县委在推广马元公社经验的同时,又总结了这些新经验,加以推广,使全县兴修水利的群众运动步步深入,有些社队修筑河堤,有的利用山泉溪水挖塘打坝,有的修水库,修渠道,想方设法扩大水浇地面积,初步改变了不少社队干旱低产的面貌。
西和县委在推广先进典型经验的过程中,坚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倡在学习典型经验时因地制宜,先试验,后推广,把革命干劲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芦河公社芦河大队在采用优良品种上思想保守,多年来一直种着低产的老品种,粮食平均亩产长期停留在二百斤左右。一九七一年县委在推广先进典型的科学种田经验时,没有硬性规定这个大队使用优良品种,而是由县委书记亲自在这个大队种良种小麦试验田,夏收时试验田的小麦获得较大幅度的增产。经过活生生的事实教育,芦河大队的干部和社员,对优良品种有了正确认识。一九七二年,这个大队的耕地全部播种上了优良品种,使粮食平均亩产第一次上了《纲要》。


第3版()
专栏:来信

随时维修机械,作好抗灾准备
毛主席号召“农业学大寨”,我们搞农机工作的,是不是立足于抗灾夺丰收,作好抗灾准备,是一个重要问题。
去年,我们这里的明光大队的机务人员,由于长期抗灾的思想树得不牢,抗灾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充分,到抗旱的紧要关头就出了问题。一是机务人员少。在旱情严重的时候,机务人员不分日夜地工作,打疲劳战,发生了事故。二是平时对机械的检修、保养不够,有些机械干不多久就开不动了。三是对一些易损零件、配件,事先没有作好准备,等到零件损坏时,只好停工待料,影响了抗旱。这个大队有一处三级提水的机台,去年秋旱时,突然一台抽水机坏了,影响了几台抽水机不能抽水,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去冬今春,大队党支部以批修整风为纲,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对机务人员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与夺取农业丰收的关系,树立了为革命掌握好机械的思想。全体机务人员把机械当作自己的战斗武器,充分利用农闲、雨天维修机械。他们本着勤俭办社的原则,修旧利废,添配易损零件三百五十六件。大队党支部为了保证在抗灾斗争中有足够的机务人员,采取措施,培训了农机手二十多人。
毛主席教导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我们建议,各地的农业机械人员一定要树立人定胜天的思想,从思想上、措施上、物质上作好战胜多种自然灾害的准备,为夺取农业丰收作出贡献。
湖北省应城县杨岭区农机站 杨信文


第3版()
专栏:

安徽省采取新法生产香菇
安徽省积极推广生产香菇的新方法,获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香菇是我国出口的土特产品之一。安徽省许多山林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有利于发展香菇生产。但由于过去采取“靠天收”的老式栽培方法,三年才出菇,不仅产量低,时间长,而且对林业生产也有很大影响。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一些产菇社、队积极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培植香菇菌种,利用杂木生产香菇。采取这种新的培植方法,八至十个月就可以出菇,不但产量高、质量好,而且解决了发展林业生产和香菇生产之间的矛盾。去年,由于采用新法培植香菇的社、队显著增多,全省香菇获得了丰收,总产量比文化大革命开始的一九六六年增长四点六倍。
最近,北京、上海、四川、江西以及安徽省内各地有关部门的代表在屯溪召开了发展香菇生产的会议,进一步推广了新法生产香菇的先进经验。


第3版()
专栏:

广平县积极种植枣树
河北平原上的广平县今年入春以来移栽了十万株枣树。目前,全县有各种树木一千五百五十万株,比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多三点四倍。


第3版()
专栏:

武鸣县养鸭数量成倍增长
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广泛发动群众养鸭。到今年五月止,全县养鸭已达二十四万多只,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多。其中北京鸭、大麻鸭等良种鸭占百分之七十。
武鸣县以种植水稻为主,境内沟渠纵横,池塘很多,适宜大量养鸭。这个县的县委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发动群众积极发展养鸭生产。现在,全县百分之六十的生产队和大部分社员家庭都养了鸭。
(据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奇台县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
全县连续四年稳步增产,各族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电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奇台县委根据本县特点,发动群众把适当扩大耕地面积和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结合起来,实现了农业生产连续四年稳步增产。各族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全县一派兴旺景象。
奇台县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的东南缘,境内山区和平原南北相连。生活在这里的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塔尔、回、汉等各族人民历来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这里解放前耕作粗放,一直靠天吃饭。解放后,这里的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奇台县委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进一步发展全县的农牧业生产,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对全县的农牧业生产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县委领导成员跑遍全县的七个公社,一个牧场和一个农场,调查了五十六个生产大队和大部分生产队的自然条件、劳动力情况和生产发展状况。在调查中,他们听到干部和群众中对发展生产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要发展生产,只有扩大耕地面积;另一种认为,要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只有缩小耕地面积。县委经过分析、研究认为,在农业生产上,全县可垦地一百二十万亩,实耕地只有八十七万亩,总的情况是人少地多;在耕作上,这些年来农田水利建设有所发展,使生产条件有了很大变化,但是农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强,单位面积产量还有待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要掌握发展生产的主动权,对国家多作贡献,就必须因地制宜,把上述两种相反的意见适当地结合起来,一方面根据当年的墒情和人力、畜力、机力等因素,适当扩大耕地面积,同时,认真地逐年地扩大旱涝保收农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适应农业的发展,除了办好农业机械化事业以外,还要充分利用全县的天然绿洲、草场,积极发展畜牧业,为农业提供充足的畜力和肥料。县委的思想明确后,就组织全县干部群众一起讨论,大家统一了认识,掀起了农业生产的高潮。
在发展农业生产中,奇台县委把全县从南到北划分成山区、丘陵区、戈壁区和泉水、井灌区四个不同类型的地区,对全县进行分类指导。同时,在这几个不同地区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的经验,用典型带动全局。地处山区的地方国营农场第三分场十一队,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粮食单产比较低,一九六九年以来,他们在县委和分场领导的帮助下,在适当扩大播种面积的情况下,认真改变生产条件,逐年增加旱涝保收田的面积,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成为这个县山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先进单位。地处戈壁区的半截沟公社老葛根大队第六生产队,土地瘠薄,耕作粗放。一九六九年以来,在县委和公社、大队的帮助下,这个生产队填平了一千四百多条老渠,把被分成二千多块的六千多亩地改成一百多块大条田,新修了一百四十六条渠道,使水的利用率提高了一倍,同时抓紧了施肥和推广良种等项增产措施,使高产稳产田的面积逐年扩大,产量稳步上升,被人们称为戈壁上的大寨。县委和各社、场领导就多次组织生产队以上的干部到这些典型单位参观学习,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生产的发展。现在全县粮食作物面积比一九六九年扩大八万五千多亩,到一九七一年实现了每人一亩旱涝保收田,一九七二年增加为每人一亩半,大大增加了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奇台县委和县革委会由于坚持从实际出发,把扩大耕地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较好地结合了起来,一九六九年以来全县粮食产量逐年大幅度增长。目前全县每个农业人口平均占有粮食一千二百三十多斤。由于生产一年比一年发展,全县各族人民的生活也一年比一年提高。社员在信用社存款一九七一年比文化大革命初期增长百分之二十三,一九七二年比一九七一年又增加百分之二十八点八。集体经济也日益壮大。
在迅速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这个县的畜牧业生产也获得较大发展。现在,所有公社、农场都建立了畜牧场,生产大队都有牧业队,所有牧业队都建立了饲料、饲草基地。去年这个县在受灾的情况下,牲畜年终存栏数仍然相当于丰收的一九七一年的数字,达到三十四万七千多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