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群众自有回天力
——记中共内蒙古卓资县委坚持群众路线根治大黑河
乘京包铁路的客车,进入内蒙古卓资县境内,向南望去,两条坚如铜墙铁壁的青石大坝连绵不断地跃入人们的眼帘。滚滚的黑河水,被大坝紧紧夹住,乖乖地向西流去。大坝的背后,畦田连片,渠道纵横。这就是卓资县委坚持群众路线,治黑河造良田的丰硕成果。
到群众中去拿主意
大黑河横贯卓资县境内。过去,每到雨季,山洪暴发,黑河水,横冲直闯,逼得庄稼种上山,村庄搬了家。四十年来,每年平均有近千亩平滩地,被洪水冲没变为乱石覆盖的沙河滩。大黑河已经成为影响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危害,群众叫它“大害河”。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县委也曾搞过调查,做过治理方案。但是一算账,缺钱缺物,困难很多,治理方案不得不扔到一边。就这样,修修补补,拦拦堵堵,得过且过。大黑河仍在继续危害着人们。
一九七○年,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进一步高涨。卓资县委认识到要改变卓资县农业落后的面貌,必须从根治大黑河入手,夺回被黑河水吞没的数万亩良田,变水害为水利。但是,有的领导成员还是信心不足。他们说:“治理大黑河好是好,就是缺钱缺物缺技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这个“力”究竟主要是钱与物,还是人民群众?县委主要领导同志组织大家反复学习了马克思、列宁和毛主席关于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论述,并且组织大家到群众中去,和群众一起拿主意。
一九七○年冬到一九七一年春,县委书记和常委们,先后三次分头到黑河流域的十六个公社作调查。广大群众根治大黑河的强烈愿望和群众向黑河水作斗争的动人事迹,使他们受到很大的启发。在大寨精神鼓舞下,不少社、队依靠集体的力量,劈山改河,挖土运石,砌筑石坝,穿山引水,向大黑河展开了顽强斗争。在碌?坪公社坝壕子大队,六十多岁的老贫农张祯满怀激情地对县委领导同志说:“干吧,治吧,这是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大事啊!我们不治靠谁治!”印堂子公社石门子生产队只有一百三十八个男女整半劳动力,他们凭着两只手,冲破了重重难关,在短短几个月内,凿开了一条二百多米长的穿山引水石洞,造地一百五十多亩,扩大灌溉面积一千多亩。这里的群众豪迈地说:“有了决心,有了手,不怕困难九十九,就是一座金刚山,也能凿它个两头通!”
广大群众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象春雨一样冲刷着县委领导成员头脑中的唯心精神和小农经济的思想灰尘。他们切切实实地感到群众自有回天力,关键在于领导有没有大干的决心。
真正看到了群众的力量,县委坚定了信心,做出了全面根治大黑河的决定。他们放手发动群众,大搞群众运动,组织了近万名治河大军,在一百多公里长的战线上向黑河开战。一个上、中、下游全面治理大黑河的群众运动蓬勃兴起。
到群众中去找办法
在开始设计治河方案时,卓资县委没有同群众认真商量,只是按照一般防洪石坝的规格和形式,设计了三种坝型。施工一开始,群众对工程设计方案提出了批评意见,说这是“一刀切”的指挥法。接受群众的意见,县委组织了领导、群众和技术人员三结合的勘察小组,对黑河两岸的山势、河水流量和走向,作了细致的勘察。结果证明,群众的批评是正确的。于是,他们把原来设计的三种坝型增加为十一种坝型。做到了因地制宜,保证工程质量。修改设计方案的过程,使他们深深感到: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集中群众的智慧,变群众的经验为领导的经验,才能掌握指挥运动的本领和知识。福生庄公社东壕赖大队是个山区,他们利用土崖多的自然条件,创造了冬季钻窑取土垫地,春季突击垒坝的方法,做到了当年治河、当年种植、当年受益。县委认为这是一条好经验,要求各社队因地制宜地学习推广。县委领导成员还分别到不同类型的地区,总结各类地区的经验,力争使全县普遍做到当年治河当年受益。县委副书记到平原地区旗下营公社伏虎大队作调查。平原地区不能冬季钻窑取土,他反复和群众商量,研究出冬季突击备料,春季集中垫地的方法,同样做到当年种植,当年受益。平原地区的情况也不完全一样,这位副书记又总结了复兴公社拐角铺大队挖窝垫土,点种玉米、豆类等作物,适用于劳力少任务重的社队。这种办法省工省土,去年全县在河滩新造出的还没有完全垫好的土地上挖窝点种了一万多亩,收入粮食一百多万斤。
要善于调动和保护群众的积极性
卓资县委在领导治河中体会到,群众的积极性越高,越要注意用党的政策调动和保护群众的积极性。
治理大黑河的工程全面铺开后,在很多方面都遇到了带有政策性的问题。开始,有的社队干部看到群众运动形势大好,就忘乎所以,不注意认真执行政策。福生庄公社福胜大队十五个生产队中,治理大黑河只有四个生产队受益。在受益单位力量小、任务重的情况下,有的公社党委成员主张让十一个非受益队无偿支援四个受益队,结果非受益队积极性不高。他们及时发现这种情况,认真落实政策,本着“自愿互利,等价交换”的原则,采取以工换工和按投工数量分配新造土地两种办法,正确处理了受益队和非受益队的关系,使这个大队成为全县完成治河任务最快的单位之一。
县委认真总结和推广了这个大队的经验。在治理大黑河的过程中,各社队一面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社会主义大协作,一面认真落实各项有关的政策。县委帮助各社队按党的政策正确处理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长远建设与当年受益的关系,当年生产与治河工程的关系,坚持按劳计酬政策,坚持男女同工同酬的原则,群众越干劲头越大。
卓资县的广大干部和群众,大干苦干,两年多来共动用土石方四百零六万多方,筑起拦洪石坝十八万多米,修筑水闸九十八座,扬水站六十多座,新造土地二万多亩,保护现有耕地四万多亩,扩大灌溉面积六万多亩。如今,滚滚的黑河水驯服地听从人们的调遣。广大群众豪情满怀地说:“我们两年办到了二十年没有办到的事情。”
本报通讯员
(附图片)
卓资县六苏木公社广大干部和群众奋战在大黑河工地上。
本报通讯员摄


第2版()
专栏:

农民小麦育种家——龚文生
在麦浪滚滚的五月里,很多人怀着赞赏的心情来到河南内乡县湍河岸边观看一块奇异如画的麦田:整个麦田象是一块色泽各异的黄绿色大绒毯,粗看都是小麦,细看千姿万态!这就是农民育种家龚文生同志的小麦育种试验田。龚文生同志和他的助手,在这十亩大的地块里,划成一千三百多块的长方形,进行着各种不同的小麦良种的培育工作。
育种入迷
每当小麦成熟的季节,伏牛山脚下的麦田里,经常有一个头戴草帽、身穿白褂的农民。他身上挂着许多小白布袋,当他发现一些好的麦穗的时候,就如获至宝,耐心地向农民询问这种小麦的名字、来源、特性等等。人们也常常热情地送麦穗给他。
龚文生同志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解放前给地主种地时,就对选育良种发生兴趣,但这种愿望难得实现。解放后,蕴藏在他内心里的革命热情点燃起来了。他下定决心:
“一定要培育出小麦良种来!”他把妻子新织的土布做成了一个一个的小布袋,在全县各地选种。他把一穗一穗收集来的小麦品种一粒一粒地精心培育。他向农业技术干部学习小麦杂交的知识,向广大农民群众学习实践经验。经过了几年艰苦的劳动,他以“南大二四一九”作母本,“白火麦”、“白玉皮”等作父本,培育成功“内乡五号”等良种。
老龚培育良种达到入迷的程度。去年五月的一天,农业科学研究所小蒋同志从麦田里回来说:“刚才发现有一个麦壳里长着两个麦籽。”老龚立即说:“真的吗?我看看!”小蒋说:“我剥开看看就丢到地上了。”老龚当即说:“走!咱们赶紧去找回来。”小蒋说:“那么大的麦田哪里找?”老龚坚定地说:“顺着你走过的地方去找。”于是,他们两个就在麦田里,从地这头走到地那头,从上午一直找到下午,才在一块麦地找到了。
六十二岁的龚文生同志怀着为革命创高产的雄心壮志,二十多年来坚持不懈地精心培育小麦良种。他培育的“内乡五号”、“内乡十九号”、“内乡三十六号”等小麦良种,已经在全国许多省、市、区推广。最近几年来,他发扬继续革命的精神,又培育“内乡一七一号”和“内乡一○三号”优良品种。
有所前进
龚文生经常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要使小麦大面积增产,育种究竟要向什么方向努力?有的良种在水肥充足的地方能高产,但有些地方还不具备这些条件,推广什么良种好呢?他从全县想到全省,从豫西的丘岭薄地想到豫东的平原沙土,决心要创造出一个适合于薄地生长的新品种来。
经过研究,龚文生同志决定用“北京三○一号”作母本,用“内乡五号”作父本进行杂交试验。“北京三○一号”扬花时,他马上就把麦穗去了雄,套上玻璃纸袋准备进行杂交,可是一算,它比“内乡五号”的扬花时间晚了十七天。怎么办?龚文生跑遍了附近大队的麦田,也找不到“内乡五号”的雄花,他一夜没睡好觉,第二天又到其它地方去找,终于发现了几棵被踏折的“内乡五号”小麦正在扬花,他立即采来雄花进行了杂交。可是因为当时天气已经炎热,杂交的四个麦穗六十四粒籽,仅成功了三个麦籽。当年秋天种上这三粒种籽,第二年就长出了比较理想的麦粒。龚文生和他的助手,跋山涉水,把这些种籽送到丘岭瘠薄地区,和那里的社员一起进行试验。到一九七○年,初步试验成功,取名“内乡一七一号”。去年试种,充分显示了它的耐瘠薄的性能。龚文生亲自在岗坡薄地上种了十五亩,平均亩产四百二十四斤。余关公社桑庄生产队是全县有名的“薄断筋”岗坡地,试种四亩,亩产达三百二十七斤,比一般小麦产量提高百分之四十以上。去年推广到一千七百多亩。今年种的也很好。人们给它起名叫“薄地犟”。
满腔热情育新苗
龚文生同志长期以来为革命“育种”,同时也不断培育着育种接班人。他所在的内乡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不光是育种的场地,而且是育人的学校。在龚文生同志的精心培育下,一代青年育种人正在茁壮成长。南阳地区各县先后选派青年人来进行专门的育种培训。龚文生同志还常常深入到本县最边远的社队去传育种技术,还注意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使青年一代成为又红又专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社旗县官寺大队青年王运章同志在内乡育种学校学习以后,六年多来搞了十几个杂交组合,培育出了三、四个小麦优良品种,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科学种田的带头人
在江苏宿迁县大新公社纲要大队,人们赞扬党支部书记彭传友,说他是坚持参加集体劳动的好书记,科学种田的带头人。
纲要大队位于沙碱地上,粮食产量长期低而不稳。学大寨运动开展以来,支部几次研究怎样改变低产面貌。彭传友扛着镐在砂礓滩上转,他一会用手沾点土尝尝,一会用镐在砂礓滩上刨刨,蹲下来细细考察,了解到低产的病根就是盐碱土、漏水沙。要想夺高产,就要改造这个自然条件。
老彭把自己的想法,向党支部委员会作了汇报。大家决定把砂礓滩变成高产田。有人说,自古以来的砂礓滩,想变高产白费力。
“说千道万,不如一看”。彭传友决心带头干出个样子。他带着贫下中农在砂礓滩、沙碱地上开沟淋碱,刨走砂礓,垫上河淤,开成了小面积的梯田,第一次种上水稻,亩产六百多斤。大家认识到:不怕地薄,就怕志短,只要敢于革命,砂礓滩一定能变成稳产高产田。
这年冬天,老彭带领群众打响了改造砂礓滩的战斗。他们顶寒风、冒冰雪,抬走砂礓,垫上河淤,开出大片梯田。他们还根据本大队地形特点兴修水利,基本上实现了排灌自如。这一年全大队粮食亩产超过《纲要》。
老彭经常深入田间摸庄稼脾气。一年夏季,全大队水稻普遍长势良好。唯独三干渠南的一片稻田,却高低不齐,黄绿不一。这是啥道理?彭传友挽起裤管下到了稻田里,这头扒扒根,那头望望苗,发现稻田里的水一头热一头凉。凉水从哪来的呢?老彭对四周一观察,马上就弄明白了:水凉的那头紧挨着一条地上水渠,渠水从砂礓层不断渗透过来,使这边田头的稻子整天泡在凉水里。症结找到后,顺着干渠开挖一条截水沟,引走凉水,问题就解决了。
这件事给老彭很大启发,使他想到灌水的深浅、水温的高低,对水稻影响很大。老彭和二十多个管水员一起,认真总结了本大队稻田管水问题上的经验,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凡是“深水懒灌”的稻田,后期都易倒伏,造成减产;凡是“浅水勤灌”的稻田,都获得高产。彭传友同志在田间考察,到外地学习,亲自参加管水,摸到了适合本大队土质特点的稻田管水方法。他说:“人要常喝水,但渴了才想喝,水稻也一样。需要就灌,不要就搁田,这样才舒服。”大家都说: “老彭算是摸清了庄稼生长的脾气。”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但怎样施肥,却有一套学问。有一回,一个队从外地引进一种耐肥的矮秆水稻品种,在施足基肥以后,又用了大量面肥,中后期又施追肥。结果,中期疯长,后期贪青,成熟时倒伏,反而减了产。吃一堑,长一智。老彭和他们总结出适时适量的施肥经验,看品种、地力定施肥量,看长势和时间定追肥量,前期争苗,中期争秆,后期争穗,顺着规律走,果然增产丰收。老彭常说:“科学的路是走不完的,种一辈子地,就要摸一辈子庄稼的脾气。”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把劣种牛变成良种牛
——记农民专家陈牛泰的事迹
湘南初春,田野上整天细雨蒙蒙,我们乘坐的客车向着宜章县城奔驰,车窗外掠过种种迷人的景物,金黄的油菜花,嫩绿的秧苗,……蓦然,一群栗色的黄牛迎面而来。乘客们赞叹地问:
“那个大队的牛群?”
“大概是牛大爷繁育的良种吧!”有人说。
原来,牛大爷是栗源公社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叫陈牛泰,贫农出身,今年七十二岁了。他出生的那年,他家死了一头黄牛,父亲哀痛之余,就给刚出生的儿子取名“牛泰”,意思是祝愿今后养牛安泰。后来牛泰在一个农场当长工,学会医牛的手艺。土改翻了身,牛泰在党的教育下,懂得了为人民服务的道理,经常风里来雨里去,给集体医牛,他的医术也远近闻名。
那是一九六四年一个大雪纷飞的夜里,有人来敲门,原来是椅子大队的母牛得了急病来求医。牛泰披起棉袄,提着马灯,翻山越岭到了椅子大队,忙了一个通宵,病牛才转危为安。牛泰正要上路,听到旁边一位社员冷冷地说:“这号狗崽牛,虽然得了救也不好用,犁田爬着走,耙地栽筋斗!”陈牛泰听到这些话,联想到许多问题:对呀!我们这个穷山区,世世代代用的是劣种小黄牛,体型小,能力弱,这些狗崽子牛要能换成壮牛该多好呵!
在一次公社召开的会议上,陈牛泰提出改良牛种的建议。公社书记很支持,并且鼓励他说:“牛大爷,这件事情很重要,就由你来抓,需要什么帮助尽管说。”
不久,公社从郴州地区领回一头从外地引进的良种公牛,供兽医站配种用。又派牛泰到城里学会配种技术,利用这头公牛繁育新的良种牛。
陈牛泰热情地跑东村奔西村,请养牛户牵牛出来配种。可是,万事起头难,这个说:“病牛交给你,我们信得过。要搞这个新名堂,难办!你的公牛比我们的小黄牛大一倍,这怎么能配种?”那个又说:“大猩猩配小猴,即使配上种,胎儿太大,也生不出来。”牛泰一时无法说服人们,他心里想:农民就得拿出事实来!牛泰的弟弟替生产队养了一头母牛,他就和弟弟商量,用他的母牛配种。可是弟弟也有疑虑,说:“牛不是我自己的,出了事我负不起责呀!”磨了半天,弟弟才皱着眉头把母牛牵到兽医站去。牛泰使大公牛给小母牛配上了种。
牛泰隔几天摸摸母牛的肚皮,牛肚逐渐膨胀起来,到了足月,产下一头小牛犊。腿骨粗、体型大,虎气生生,十分可爱,牛泰和社员们乐坏了。
一天,趁赶场的日子,牛泰将小牛犊连同那条大公牛和小母牛,一齐牵到圩场上去。他手里提着一面小铜锣。起初,老乡们还以为是演杂耍的,围上来看热闹。老人家敲响小铜锣,放大喉咙喊:“同志们,乡亲们!你们瞧呀!这就是这两条牛配出来的良种牛。你们要解放思想,回去把母牛牵来配新种,把劣种淘汰。……”还有一次,他知道县里开干部大会,他走几十里路,把良种牛牵到会场门口等着,让散会的人出来观看。县里举办农业展览会,他自动上门联系,把良种牛牵进去展览。他到处宣传改良畜种的好处,坚持不懈。
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困难和曲折。有些队母牛配种后空怀不孕。有的虽然怀了孕,出现难产。陈牛泰跑遍了这些养牛户,深入调查,了解原因,耐心向人们宣传解释,研究解决办法,健全保育、管养、合理劳役等制度,有效地消灭空怀、难产现象,使改良牛种的工作顺利开展。
站里只有一头种牛,陈牛泰又和技术人员研究,采用人工取精、授精等先进科学方法,提高了种牛的利用率。栗源公社从一九六四年到现在,共繁育出良种牛一千三百多头,小型劣种黄牛基本淘汰。在成绩面前,陈牛泰并不自满,他坚持不懈地探索新问题,总结出用杂交第二、三代公牛做种牛,避免变质退化的经验。
陈牛泰经过多年艰苦实践,成为一个既是牛医又是改良牛种的土专家。他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养牛的事业上,达到忘我的程度。牛泰带我们去参观牛栏,他一边看一边给我们指点:那一头是第一代,那一头是那个公牛配的种,他还给它们起了许多名字,什么“短角”、“花颈”,……不下数十种;对每个牛的脾性,他都了如指掌。
本报记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