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6月1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方辛
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工业生产排出的废水、废气和废渣等有害物质越来越多,造成了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破坏,威胁着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因此,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问题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在蓬勃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做到既高速发展经济,又保护并不断改善环境,这对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具有重要意义。
(一)
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生存,通过劳动,利用自然资源,创造财富,发展经济。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不断地改造自然,改善环境,但由于认识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经济的发展往往又损害了环境,而给人类带来某些不利的影响。恩格斯曾以农业开垦的事例说明了这种影响: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和小亚细亚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把大片森林砍光了,但他们没有想到,由于失去了森林,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经过久远的年代后,这些地区竟变成了荒芜的不毛之地。同样,居住在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砍光了山坡上的松林,却没料到他们摧毁了高山牧畜业的基础,并使山泉枯竭,一到雨季,更加凶猛的洪水便倾泻到平原上去。
然而,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破坏,则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赚钱是最高的原则。恩格斯指出:“当一个资本家为着直接的利润去进行生产和交换时,他只能首先注意到最近的最直接的结果。”恩格斯以西班牙种植场主的卑劣行径为例,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为攫取利润而破坏自然环境的罪过:西班牙的种植场主,为了种植咖啡牟取暴利,焚烧了古巴山坡的森林,企图得到足够使用一个世纪的木灰作为肥料。这种掠夺的结果,使热带的大雨冲掉了毫无掩护的沃土,山坡只留下了赤裸裸的岩石。这种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对环境的破坏,由于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而迅速加剧。十八世纪中叶,产业革命爆发,蒸汽机的发明与广泛应用,给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生产力,也带来了对环境的严重污染。恩格斯指出:“蒸汽机的第一需要和大工业中差不多一切生产部门的主要需要,都是比较纯洁的水。但是工厂城市把一切水都变成臭气冲天的污水。因此,虽然向城市集中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条件,但是每个工业资本家又总是力图离开资本主义生产所必然造成的大城市,而迁移到农村地区去经营。”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大工业不断地从城市迁往农村,因而不断地造成新的大城市”,不断造成新的环境污染,这是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克服的“恶性循环”。
今天,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垄断资本为了追逐最大限额的利润,生产处于更严重的无政府状态,肆意排放工业“三废”,肆意开发自然资源,城市更加畸形发展,环境遭到了更为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广大劳动人民的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历史和现实表明,资本主义国家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破坏,是资本主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同生产社会性矛盾尖锐化的一种表现。
(二)
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代替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以计划经济代替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它可以使工农业生产得到合理布局,可以避免城市的畸形发展和人口高度集中,可以使城市按照规划合理地有计划地进行建设,可以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保护环境。总之,在迅速发展经济的同时,社会主义制度为保护和改善环境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但是,我们不能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就不存在环境保护问题,恰恰相反,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同时,我们必须十分注意环境保护。
毛主席教导我们:“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实践证明,我们能否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做到保护并改善环境,关键在于执行什么路线。
我们是“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福利。在发展经济时注意环境保护,避免“三废”危害人民,这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社会主义企业对人民应尽的责任。否则,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就会危害职工和群众的健康,这就背离了毛主席革命路线,背离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目的。
发展经济带来了环境保护问题,环境保护又是正常进行生产和发展经济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果我们不注意环境保护,而使它遭受污染和破坏,就会对人民健康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带来危害。有害的工业废气废水跑进农田,轻则妨碍农作物的生长,重则造成减产,甚至完全失收。有害工业废水排入江河湖海,会危及鱼类和其他水生物的生长,甚至造成死亡。工业废渣如果乱堆,将占用大量土地和农田,如果排入河道,会使航道淤浅,影响航运,有害废水还会腐蚀船舶。工业废水还会污染水源,使水质恶化,有害居民健康,并使许多工业部门得不到纯洁的工业用水,工业产品的质量也难以保证。此外,工业废气还会腐蚀厂房、管道、设备等等。
因此,无论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目的来看,还是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本身的需要来看,环境保护都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马克思主义认为,要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去观察问题。要想更快地发展经济,就要切实抓紧环境保护;相反,如果只顾发展经济而不顾环境保护,就会给人民带来危害,经济也不能很好地发展。不要认为我们今天工业还不够发达,可以不注意环境保护。如果掉以轻心,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将来就会造成严重的污染。经验表明,环境的污染往往可以较快形成,而要消除这种污染,则需较长的时间。因而我们在认真治理的同时,更要加强预防工作。“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对环境保护工作,我们要切实抓紧,及早动手,为人民除害兴利,为子孙后代造福。
毛主席教导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个规律,不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同一切事物一样,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二者之间矛盾是经常的、绝对的,统一则是暂时的、相对的。经济向前发展,会带来新的环境保护问题,旧的环境保护问题解决了,新的环境保护问题又出现,又需要解决,这正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我们要正确认识这种关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保护和改善环境能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技术的水平,只有经济更快地发展了,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能力才能得到更快的提高。因此,我们只能用发展经济的手段去解决环境保护问题,而不能用放慢经济发展速度的办法、用消极的办法去求得一个好的环境。
(三)
毛主席指出:“社会主义不仅从旧社会解放了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也解放了旧社会所无法利用的广大的自然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开展综合利用,是达到既发展经济,又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重要途径。
当代的环境污染,主要是由工业“三废”造成的。然而,绝对的“废物”是没有的,世上只有未被利用的物质,而没有不可利用的物质。一定条件下的“废物”,在另一条件下,就能变为有用之物;一定条件下的“害”,在另一条件下就可变为“利”。我国工业发展的大量实践表明,通过综合利用,可以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保护环境,创造财富。例如一个铁合金厂生产过程中排出的炉渣,过去没有利用,堆成了渣山,成为一害;近年来,开展了综合利用,将炉渣制成了多种铸石产品,不仅消除了废渣危害,还为工业提供了耐磨、耐腐蚀的优良材料。
综合利用又是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多快好省发展工业的必由之路。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不少企业打破行业界限,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大搞综合利用,对资源从一次利用发展到多次利用,从单一利用发展到广泛利用,从初级利用发展到高级利用,为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一个崭新而巨大的原料来源,为经济发展展示了一个新的广阔领域。例如,由于大力开展综合利用,仅一九七一年,北京市就利用了各种废渣一百五十多万吨,上海市就从废渣中提炼出了二十多种贵重金属和稀有金属共六千五百多吨,从工业废水中就回收染料、废酸、烧碱、油脂、肥料等一百多万吨。
人类认识和保护自然环境的能力,是随着经济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在历史上,许多昨天被认为是废物的东西,今天成了宝物,而今天认为不能利用的东西,明天就会成为有用之物。在十九世纪,人们用食盐与硫酸制碱,生产中排出了大量的盐酸,当时被认为是毒水而排掉,造成了污染,后来这种毒水成了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进入二十世纪,人们利用煤发展钢铁工业,炼焦中产生的焦油当时被当作废物,但后来人们发现它是染料、医药、三大合成的重要原料。今天,我们在发展工业过程中,还有许多东西未被认识而被当作废物,甚至造成污染,给环境保护提出了艰巨的任务,但我们深信,随着生产和科学的发展,这些有害之物在将来也必然会变为宝贵的财富。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于那些危害严重,而限于技术经济条件一时还无法回收利用的工业“三废”,我们应认真处理,防止危害。为了人民的利益,即使花费一定的代价,也是十分必要的。
毛主席教导我们:“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我们有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有亿万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只要我们以路线斗争为纲,实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经济高度发展、环境美好的社会。


第2版()
专栏:

领导亲自动手搞调查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冶金矿山机械厂党委和革委会,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依靠群众办好社会主义企业。
在批修整风中,这个厂党委和革委会领导成员认真改进领导作风,正副书记都亲自动手,扎扎实实地搞好调查研究,坚持用唯物论的反映论指导工作。他们精简了会议,实行日夜值班等制度,保证有更多的时间深入到第一线。去年九月,这个厂炼钢车间提前一百零八天完成全年炼钢任务后,上级又根据需要给这个厂下达了相当于原计划百分之五十多的超产任务。厂党委和革委会主要领导同志深入炼钢车间,把新任务交给工人们讨论。工人们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认为可以办到的事情就应该坚决去办。通过讨论,大家鼓足了革命干劲,树立了争取更大胜利的信心和决心。厂党委和革委会主要领导同志经常深入炼钢现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炼钢车间干部除留一人抓面上工作外,都跟班劳动,把政治思想工作做到第一线,加强生产现场的调度工作。领导亲自抓,工人干劲更大,大家满怀革命豪情克服困难夺取高产。结果,钢的产量创造了建厂以来的最高水平,超额百分之六十七点二四完成了全年国家计划。
这个厂党委和革委会认真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有事同群众商量。新建的铆焊车间需要安装几台桥式起重机。但是安装部门一时抽不出人,新车间投产时间将要拖长。厂党委和革委会主要领导成员就带着这个问题,深入铆焊车间同广大群众商量。工人们纷纷要求自己动手安装。为了发挥群众的智慧,厂党委和革委会便组织了有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参加的“三结合”安装小组,担负桥式起重机的安装任务。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把革命干劲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终于把四台十五吨桥式起重机安装在十多米高的屋梁轨道上,使铆焊车间提前投入了生产,为国家节约了上万元资金。
(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在斗争中学习辩证唯物论
中共山东省昌潍地区委员会
党的九届二中全会以来,我们通过攻读马列的著作和毛主席的著作,有力地指导了我们的三大革命运动实践。在实践中我们又加深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观点的理解。
坚持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
一九七一年,我区东部几个县遭受了涝灾,一九七二年,全区又遇到了大旱。在这一涝一旱的自然灾害面前,凡是迎着困难上,敢与困难斗的,都夺取了农业生产的胜利;凡是畏难发愁,观望等待的,农业生产都打了被动仗。
临朐县去年战胜严重干旱的事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县的巨家沟大队,是个不到百户的山村,从春到秋六个多月没下一次透雨,七个水库塘坝全部干涸。在大旱面前,大队党支部遵照毛主席“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的教导,把批修整风和抗旱工作结合起来,狠批形而上学,鼓舞了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全队一百八十名男女社员一齐上阵,用“宁洒千滴汗,不死一棵苗,老天不低头,抗旱不罢休”的英雄气概,采取库底挖井、河底掏坑、山沟凿泉的办法,连续苦干了一百五十多天,挑水三十多万担,硬是一担担、一瓢瓢地浇水保苗,夺取了小麦丰收,保证了适时夏播。而有的大队,由于领导在干旱面前畏难发愁,靠天等雨,结果小麦减产,夏播推迟。临朐县委及时抓住这两种典型,向全县进行了思想和政治路线的教育,掀起了抗旱夺丰收的高潮。
临朐县巨家沟大队这种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深深教育了我们:对待自然灾害,是斗还是怕,是努力改造自然,还是作自然的奴隶,两种不同的态度,反映了两条不同的思想路线。前者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后者是机械的消极的反映论,是形而上学的思想路线。天旱无雨,给农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是事实,不看到这一点不是唯物主义。但是在自然灾害面前畏缩,不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变这种困难局面,这就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而是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论。毛主席教导我们:“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巨家沟大队的贫下中农,正是坚持了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
我们从巨家沟大队的经验中认识到:大寨精神,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就是大干的革命精神。舒舒服服学不了大寨,轻轻松松改变不了自然面貌。大干就得艰苦奋斗,就要和懒汉懦夫的世界观进行斗争。
在巨家沟大队的鼓舞下,我们组织各县领导干部深入到山村岭地,和贫下中农一起掏井挖泉。经过七个多月的苦战,全区新打机井五千三百八十七眼,新建扬水站三百七十四处,新修水库塘坝二百四十九座,扩大水浇地一百一十万亩,终于夺得了抗旱斗争的胜利。全区粮食亩产、总产仍然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黄烟产量比一九七一年增长两成。旱情最严重的临朐县,粮食亩产仍然跨过了《纲要》。
正确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
我区一百二十万亩棉田,过去长期受着涝、碱两大自然灾害的威胁,棉花产量低而不稳。一九六四年以前,亩产皮棉一直徘徊在三、四十斤。要提高产量就得治涝、改碱。但是,开始一段时间,我们只是对胶莱河的支流作了一般疏浚,搞了一些田间排水滤碱工程,而没有抓住治理主河道这个主要矛盾。结果,因主河道泄洪量低,下游不少地方汛期仍然出现洪水滞积,造成灾害“搬家”。
失败的教训促使我们改正自己的认识,使之符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经过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我们采取了开挖新河、分割水势的办法。这样,既较好地解除了平度县中部和北部七十多万亩洼地的内涝灾害,又大量减少了胶莱河主河道的来水,使它的排洪能力相对增强。由于减少了涝灾,棉花产量大幅度增长,连续两年,全区皮棉亩产都超过百斤。
这段实践告诉我们: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的过程。要使自己的认识比较完全、比较确切地反映客观,从必然中获得更多的自由,就必须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
当我区棉花亩产量连续两年超过百斤以后,有些同志就认为棉花生产的门道已经摸得“差不多”了,在我区春旱秋涝、晚秋又旱的气候条件下,只要春天拿住苗子,夏季加强管理,秋季能抗住涝灾,就可以稳产高产。因此得出了一条“怕涝不怕旱,棉花不用灌”的结论。在农田基本建设上,有的地方只抓排涝工程,不作防旱准备,结果,一九七二年遇上了历史上少有的大旱,产量就受到很大影响。
事实证明,我们原来对棉花生产的认识还是不完全、不确切的。棉花不是“怕涝不怕旱”,而是既怕涝,也怕旱。不管是涝还是旱,如果超过了棉花本身固有的适应能力,都会影响它的生长。列宁指出:
“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没有止境的接近。”我们的认识绝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必须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旱涝并防,才能夺取农业丰收。
思想认识不能绝对化
我区有些地方土地平展,水源丰富,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好,但是近几年来,生产的发展却很慢;而原来一些穷山薄岭、盐碱涝洼的地方,反而大踏步地赶了上来,有的粮、棉亩产还超过了平原地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我们深入到不同类型的地区,认真进行了调查研究,从一些单位的斗争实践中找到了答案。五莲县的叩官公社和高密县的大牟家公社,就是其中两个突出的典型。
叩官公社地处五莲山下,四万二千亩土地,分布在山岭上和沟壑里,地块小,土层薄,产量很低,年年吃统销粮。一九六四年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以来,他们誓做当代的新愚公,发扬了挖山不止的革命精神,坚持大干了九年,修建了水库塘坝七十四座,凿通了长达一千五百米的隧洞九个,开挖干、支渠二百多里,同时劈岭填沟,整地改土,使全社百分之六十的土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田。粮食亩产由过去的二百多斤提高到九百三十五斤,去年每亩平均比一九七一年增长二百一十多斤。
大牟家公社原来是个出名的“死洼底”、“盐碱窝”,粮棉产量长期处于高密县的末尾。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干部和群众狠批了懒汉懦夫世界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向旱、涝、碱三大灾害斗争,治洼改碱三万五千亩,打机井二百七十多眼,扩大灌溉面积三万多亩。同时,大抓养猪积肥。近两年在一涝一旱的严重灾害的侵袭下,粮、棉产量连续上《纲要》。
叩官公社和大牟家公社的事实充分说明,生产条件差不是绝对的,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有战天斗地的雄心壮志,坚持大干苦干,就能使生产条件由差变好,农业产量迅速提高。相反,生产条件好,如果因循守旧,满足现状,面貌就不能改变,生产就不能发展。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自然界和社会中的一切界限都是有条件的和可变动的,没有任何一种现象不能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
为了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我们总结推广了这两个公社的先进经验,使大家受到了一次生动、深刻的路线教育,进一步体会到“认真看书学习”的重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