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5月8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毛主席语录
干部通过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同劳动人民保持最广泛的、经常的、密切的联系。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它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防止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


第1版()
专栏:

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模范——陈双田
浙江省著名农业劳动模范、金华县汤溪公社汤溪大队党支部书记陈双田,是毛主席十年前对《浙江省七个关于干部参加劳动的好材料》所作的重要批示中提到的干部之一。
十年来,陈双田牢记毛主席在批示中指出的“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是使共产党人免除官僚主义、避免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确实保证,是使无产阶级能够和广大劳动群众联合起来,实行民主专政的可靠保证”的教导,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永葆革命青春,在三大革命运动第一线战斗不懈,勇往直前。
“手不?锄头会发痒,肩不挑重担就难熬”
陈双田,这个在旧社会落得家破人亡、度过几十年牛马生活的老雇工,在解放之后,曾经八次幸福地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每当他想起见到毛主席的幸福时刻,就感到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就更加斗志昂扬地阔步向前进。在家乡,他办起了全县第一个互助组,第一个农业合作社,又在党的领导下,带领社员走上了人民公社的康庄大道。他当了干部以后,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努力改造世界观,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从不闹特殊,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群众都称赞他是“不知疲倦的人”。
在波澜壮阔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一类骗子妄图改变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疯狂地反对干部参加劳动。当时,汤溪大队一小撮没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坏分子趁机跳出来,攻击陈双田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是“出风头”。在阶级敌人的进攻面前,陈双田以毛主席关于干部参加劳动的重要批示为武器,同阶级敌人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在一次群众大会上气壮词严地说:“我是党和毛主席培养起来的劳动模范,就是要坚持更多地参加劳动,抓好社会主义制度下这件带根本性的大事!”会一散,他照例扛起锄头,昂首阔步地向田间走去。
在斗争最激烈的这一年,陈双田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二百八十七天,用实际行动捍卫了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
今年五十八岁的陈双田,通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锻炼,通过批修整风,路线觉悟不断提高。他从路线高度来认识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重要性,坚持把参加劳动同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联系起来,因而始终干得朝气勃勃,扎扎实实。他身兼数职,公务多,会议多,接待来访多,应邀作报告多;但是,他的劳动,却从来没有被这些“多”字挤掉。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十年来,陈双田同全大队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一道,坚持不懈地劳动着。十年来,他平均每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一百九十四天。广大贫下中农热情赞扬他是“手不捏锄头会发痒,肩不挑重担就难熬的人”。
在陈双田的模范行动影响下,汤溪大队党支部和革命领导小组的领导成员们,人人都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老一辈,千锤百炼,本色不变。五个分管农业的党支部委员,去年平均每人劳动了二百六十六天。年青一代,勤劳向上,风华正茂。四个新干部,去年每人平均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二百五十一天。
坚持吃大苦,不断绘新图
陈双田在劳动中坚持吃大苦,坚持按唯物论的反映论办事,带领社员群众在汤溪大队的土地上绘制出一幅又一幅新图画。
汤溪大队地处黄土丘陵。这里,有一千八百亩山地,历来被人们称为“寸草不长”的癞头山。
一九六四年,在毛主席发出的“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鼓舞下,陈双田带领社员群众上黄土丘陵植树造林,投入了征服癞头山的战斗。
陈双田带头在最高的七十亩山地上,挖了一个又一个穴,换了一担担新土,施了一桶桶肥,种上了马尾松,每亩种了一千棵。偏不巧,树苗栽下快一个月,却滴雨不见。陈双田毫不犹豫,挑起一担水桶上山抗旱。紧跟而来的是七十九担水桶。一棵棵树苗浇上了水。栽在癞头山上的树成活了!
一条新路闯出来了。陈双田通过实践,获得了正确思想,也取得了发言权。他一提出绿化整个癞头山的建议,马上变成了群众的行动。广大社员自采种、自育苗,把一千八百亩山地全部种上了树苗。当年的癞头山,如今满山郁郁葱葱了。
从七十亩癞头山植树到一千八百亩黄土丘陵绿化,使陈双田从中受到深刻启示。他说:“农业生产潜力无穷。我种了四十九年田,也还只能算‘半个农民’。不更多参加劳动,加倍努力实践,怎么能正确地认识客观规律,又怎样能动地改造世界呢?!”
在探索大幅度增产的新路上,陈双田一马当先,坚持吃大苦,耐大劳,流大汗。一九六九年,他为了“向黄土丘陵要田”,踏遍汤溪大队的山山水水。他经过广泛访问贫下中农,深入调查研究,提出要把二十五华里外金兰汤水库的水引上山,把四百五十多亩荒山改成水田。水灌山,山改田,必须开挖一条长达五华里多的干渠。在渠道通过沟里坑山凹时,还得筑起一个长一华里、宽十八米、高九米的大坝。这是汤溪大队近几年来农田基本建设中最大的一项工程。
这项计划,很快变成全大队社员们的实践。这项工程从动工到完工,共用了三个月时间,陈双田在工地上同社员一道战斗了八十三天。
在工地上,陈双田掘土、担土、打夯,样样重活争着干。社员们劝他歇一歇,他却说:“要大办农业,不吃大苦,耐大劳,流大汗,怎么行呢?!”
工程在顺利进展。不料,当大坝筑起的那天,下起了瓢泼大雨。到了晚上,山洪沿着渠道奔流。坝上的渠道出现了一个漏洞,如不及时堵住,必将影响整个大坝。在这关键时刻,陈双田第一个跳进刺骨的冰水,用身子贴着漏口。一直等到社员们从山脚切来一块块草皮,堵住了漏洞,他才上来。
战斗节节取胜。现在,在黄土丘陵上新造的一百多亩“大寨田”,已种上了庄稼,长势喜人。
陈双田在参加劳动的实践中,把种试验田当作一项重要任务,坚持开展科学实验,不断提出认识自然的新课题,找出改造自然的新答案,使农业生产发展的步伐跨得更大。
旱地改水田,这是陈双田最初进行的一项科学实验。他把五亩高低不平的旱地,按地势开成了二十三块水田,种上了单季晚稻,一季亩产五百多斤,相当于旱地两年的产量。这一试验的成功,为全面“旱改水”开了路。全大队三百多亩旱地,经过两个冬春的改造,全部变成了水田,粮食产量大幅度上升。
一九七一年冬,他总结了三百亩旱地改为水田的实践经验,又在十八亩山垄田进行种大小麦的试验,改两熟为三熟。在历史上,这个大队的七百多亩垄田,由于土硬、水冷、日照短,每年只种两季水稻,产量远远地掉在一年三熟的畈田后头。这次试验,采用稻垄散播麦种的办法,解决了稻、麦争季节的矛盾。这一年,十八亩山垄田三季粮食平均亩产,不仅跨过了《纲要》,而且闯过了千斤关,迎头赶上了畈田的产量。社员们高兴地说:“烂田里的石臼,今日也翻了身!”
垄田赶畈田,畈田怎么办?
陈双田胸怀建设社会主义大农业的雄心壮志,又从畈田的客观实际出发,提出了重新安排山河的奋斗目标。他把这个新的奋斗目标编成了十二句话,开头四句是:
“多年来的西门畈,
弯弯曲曲变化慢。
三年实现园田化,
七年以后翻一番。”
西门畈,是一片拥有二千一百多亩水田的大畈,属七个大队所有,汤溪大队只占七百多亩。改变这里地势低、水位高的自然面貌,不能靠修修补补,必须七个大队联合起来同心干。去冬,在七个大队联合改造西门畈的会议上,陈双田提出了实现园田化的初步设想和远景规划。大家经过了一番认真讨论,认为他的这个规划可行,便决定成立改造西门畈的指挥部,而且一致推选他担任总指挥。
改造西门畈的工程,已经进行了一个冬春。
目前,在西门畈的田间,出现了一条五华里长的深水渠,一条五华里长的机耕路,还有十七条田间大道。崭新的渠、道、路,已经把全畈水田分隔成了三十二块,构成了一幅最新最美的园田化图案。靠党的路线和政策调动千军万马
汤溪大队的所在地是农村集镇,田少人多,不少社员从事手工业、运输业等项副业生产,副业收入占了农业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
早在三年前,陈双田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在落实“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时,提出了“以农为主,以副养农,农副结合,全面发展”的建议。这项建议受到了广大社员群众的欢迎。根据他的建议,大队原有的农副产品加工作坊、手工业、养殖业和运输业进一步组织起来,积极开展多种经营。
可是,就在第二年春耕生产的大忙季节,陈双田在田间劳动时,却听到了这样一种议论:“农、副业生产要有分工,但不能分家呀!”他一听,感到话中有话,便问了个水落石出。原来,社员们反映的是:白铁组不乐意为旧镰刀锯新齿,嫌八分钱的加工费太少;木工组不积极做插秧的划格器,想开设家具门市部赚“大钱”。他听取了群众的这些意见,认真地进行了分析,不禁一怔:这不只是副业同农业“分家”的问题,而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这“两家”中靠那“一家”的问题。
陈双田把这个问题提到党支部讨论。他说:“只有坚持抓好农村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加强社会主义教育,反对资本主义倾向,才能使农业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迅速发展。”支委们通过研究,决定在队办企业开展“查一查,我们为大办农业做了些什么”的活动,联系实际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从思想上进一步落实“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生动活泼的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使大家懂得了: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道路去搞副业赚“大钱”。只有按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办事,以副养农,以农促副,才能实现农、副业生产双飞跃。从此,以服务农业、支援农业为荣,成了这个大队队办企业的新风尚。
陈双田参加劳动,亲自实践,接触和了解到许许多多的具体情况,及时觉察和排除来自“左”、右的干扰,使党在农村的各项无产阶级政策得到贯彻执行。
有一回,他在田里干活,看到了两个生产队为几棵树的问题发生了争论。为这件事,他专门作了一番调查研究。经过调查,他发现集体的田边地角和社员的房前屋后,零星树木的所有权尚未完全落实。后来,他在社员会上提出:各生产队种树,按地段划分,实行队种队有;社员在房前屋后种树,自种自有。这样做以后,原有的零星树木普遍加强了管理,去冬今春全大队又植树十多万棵。
陈双田同群众一起劳动,还善于总结大家的实践经验,用事实帮助干部和社员加深对党的路线和政策的理解。去年秋收的一天,他在固定劳动的第一生产队劳动时,看到十个男社员向十个女社员挑战,比谁割得又快又好。他用心地看了看:这边十个男社员干得勇猛,那边十个女社员也很坚强,彼此不相上下。事后,他一了解,男社员每人平均割了稻谷二百斤,女社员每人平均也割了一百六十斤。男的虽然高于女的,但男的割稻的时间却比女的多了二十分钟。因此,两方基本上是拉了个平局。他又去计算了十个男社员和十个女社员的劳动底分,男的加起来共有六十五分,女的只有四十八分,相差很大。于是,他抓住这一实例,在全大队发动了一场“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的教育活动,更好地落实了男女同工同酬的政策。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陈双田一事当前,必先考虑党的路线和政策,已成为一种习惯。十年来,陈双田在参加劳动实践中,时刻不忘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政策,大大调动了干部、社员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全大队革命和生产搞得生气勃勃。去年,全大队的粮食单产和总产都比一九六二年增长一倍以上,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
陈双田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带领汤溪大队的干部和群众阔步前进,不断夺取新胜利。他满怀革命豪情地说:我一定遵照毛主席的教导,一辈子不脱离劳动,一辈子不脱离群众,做一个永不变色的共产党员,为实现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第1版()
专栏:

周恩来总理举行宴会
热烈欢送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访问非欧九国
英·萨利特使陪同访问 宾努首相沙林察大臣等应邀出席 叶剑英李先念邓小平李德生徐向前赛福鼎耿飚吴德邓颖超作陪 周总理和西哈努克亲王在宴会上祝酒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五月七日讯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今天晚上举行宴会,热烈欢送柬埔寨国家元首、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主席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在国内特使英·萨利陪同下,即将访问塞内加尔、几内亚、马里、刚果、阿尔巴尼亚、毛里塔尼亚、阿尔及利亚、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九国。
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中央政治局主席、王国民族团结政府首相宾努亲王和夫人应邀出席了宴会。
应邀出席宴会的还有西哈努克亲王率领的柬埔寨王国代表团成员:王国民族团结政府外交大臣沙林察和夫人,军需军备大臣杨森安将军和夫人,司法、司法改革大臣谢桑,尤瓦那王子、凯卡妮娅公主,古伦夫人,国家元首办公厅主任西索瓦·梅达维亲王等。
出席宴会作陪的有,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邓小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李德生,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徐向前、赛福鼎,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耿飚,北京市革命委员会主任吴德,中共中央委员邓颖超。
周恩来总理和西哈努克亲王在宴会上先后祝酒。宴会洋溢着亲切、友好的热烈气氛。中央乐团演唱了西哈努克亲王创作的《光荣属于阿拉伯—非洲兄弟》等歌曲。大家亲切交谈,频频举杯,预祝西哈努克亲王访问各国取得圆满成功。
应邀出席宴会的柬埔寨贵宾还有:王国民族团结政府大臣周成、秀木、吉春和夫人,秀蒲拉西,副大臣万比尼和夫人,伦赛公主和她的丈夫,博夫人,笃坎敦大使和夫人等。
出席宴会的还有:韩念龙、马仁辉、林佳楣、黄杰、赵兰香、杨德中、刘剑、陆维钊、王珍、朱传贤、孙浩、李德伦等。中国驻柬埔寨大使康矛召和杨玲同志也出席了宴会。


第1版()
专栏:

碌曲县委加强领导,总结推广大批判的典型经验
广大藏族牧民抓住实质深入批修
据新华社兰州电 甘肃省碌曲县广大藏族群众,紧紧抓住刘少奇一类骗子修正主义路线的实质,深入开展革命大批判,提高了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增强了各族人民的团结,发展了全县革命和生产的大好形势。
碌曲县是个藏族人民聚居的牧业区。在批修整风运动中,这个县的广大藏族贫下中牧和社员,普遍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通过新旧社会对比,以大量铁的事实,痛斥刘少奇一类骗子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污蔑和攻击。玛艾公社加格大队老贫牧那木交在批判会上进行了忆苦思甜。解放前,在万恶的农奴制度统治下,那木交一家男男女女都是土司、头人的奴隶,牲口无一头,帐篷无一顶,全家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解放后,他家和其他广大贫下中牧一样,成了草原的主人,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日子越过越好。现在,那木交一家住上了新房子、新帐篷,全家吃穿不愁。那木交在批判会上指出:刘少奇一类骗子和土司、头人没有两样,都是一个山头上的狼,他们污蔑我们社会主义制度,其实质就是梦想颠覆无产阶级专政,恢复旧社会,给我们重新戴上奴隶枷锁。我们有毛主席、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他们的梦想永远不会得逞。
碌曲县解放以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畜牧业生产不断发展,牧区建设一年胜过一年。到目前,全县藏族牧民全部实现定居,结束了世世代代“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文化教育卫生事业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光是学校平均每两个大队就有三所。另外,牧业机械化、水电站和牲畜棚圈等建设,也都获得了很大成绩。这个县的广大牧民在批修整风运动中,以本队、本社、本县生动有力的事实,联系全省、全国的情况,狠批刘少奇一类骗子对大好形势的攻击和诬蔑。郎木寺公社贡巴大队贫下中牧说,我们贡巴草原,解放前是个“风雪多,草山少;穷人多,牛羊少”的苦地方,可是在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如今牧业生产大发展,各类牲畜总头数相当于解放初期的两倍,大队还有了五十多部牧业机械,播种、收割饲草、打酥油等初步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公共积累有十万多元,社员个人在银行存款平均每户达四百元。面对这一人畜两旺、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们贫下中牧打心眼里高兴,可是刘少奇一类骗子却对这种大好形势进行诬蔑。他们这样干的罪恶目的,就是为其妄图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作舆论准备。我们一定要把他们的反动谬论批深批透。
碌曲县广大牧民对刘少奇一类骗子修正主义路线的批判,是在县委领导下展开的。去冬今春,中共碌曲县委召开三次专门会议,检查全县批修整风运动的进展情况,总结和推广了批修的典型经验,加强了对运动的领导。县委针对牧区居住分散的特点,首先举办学习班,抓了骨干力量的培训工作。在学习班学习过的同志回到队里以后,同群众一起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批修整风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学习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并把刘少奇一类骗子的罪恶阴谋及其贩卖的各种修正主义论点,用通俗的藏语翻译出来,带头批判,使广大藏族牧民群众对刘少奇一类骗子修正主义路线的实质看得清,抓得准,人人义愤填膺地投入革命大批判。


第1版()
专栏:

湖南湘潭纺织印染厂广大职工,在批修整风运动中,认真看书学习,积极开展革命大批判,不断提高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能力。 
本报通讯员摄


第1版()
专栏:

冀鲁豫辽和京津地区普降喜雨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五月七日讯 六、七两日,我国北方比较干旱的河北、山东、河南、辽宁和京、津地区普降喜雨。这场雨有利于春播和小麦生长。
据中央气象台的统计,两天来的降雨量:河南、山东大部地区、河北中部地区、辽宁东部地区一般有十到三十毫米,天津市有三十一毫米,北京市有二十二毫米;其它地区一般不足十毫米。
今春以来,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辽宁、北京、天津等省、市的部分地区,雨水稀少,加以春季大风较多,气温偏高,旱情持续发展。四月三十日,山东、陕西和河南大部地区、甘肃东部地区下了雨,旱情大大缓和。这次雨后,山东、河南等地旱情进一步缓和,河北中部和京、津等地区的旱情也有了缓和。


第1版()
专栏:

托恩外交大臣举行答谢宴会
姬鹏飞乔冠华白相国等应邀出席托恩和姬鹏飞在宴会上祝酒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五月七日讯 卢森堡大公国外交大臣加斯东·托恩今天晚上举行答谢宴会。
应邀出席宴会的有,外交部长姬鹏飞、副部长乔冠华,外贸部长白相国,外交部部长助理章文晋,有关方面负责人刘新权、许寒冰、周荣国、王栋、狄福才、高建中、孙锁昌、田耕、史林峰等。
荷兰驻中国大使费渊和夫人,比利时驻中国大使格鲁特哈特和夫人,以及随同托恩外交大臣来访的卢森堡贵宾,出席了宴会。
托恩外交大臣首先在宴会上祝酒。他说,在中国访问期间,我们同周恩来总理进行的长时间的讨论,同姬鹏飞部长举行的会谈,是很有益的。尽管我们两国政治、经济和制度是不一样的,但是在三天的会谈当中,我们找到了起主要作用的、决定性的东西。这对我们两国人民的前途、对共处、对保卫世界和平来说是有益处的。这使我们受到很大鼓舞。
姬鹏飞外长接着在宴会上祝酒。他说,在托恩外交大臣访问中国期间,周恩来总理会见了托恩外交大臣,进行了友好的无拘束的谈话。我们就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进一步发展两国之间关系进行了坦率会谈。这些有助于我们增进彼此的相互了解,对今后我们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姬鹏飞外长请托恩外交大臣回国以后将中国人民的友谊转达给卢森堡人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