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5月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带领广大干部坚定地走“五·七”道路
北京市东城区城建房管局党委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光辉的《五·七指示》指引下,近两年来,我们坚持由领导干部带头,带领广大干部走“五·七”道路。大批干部分别进“五·七”干校和到农村插队锻炼以后,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机关工作也出现了新气象。我们深深感到,为了加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党组织必须带领广大干部坚定地走“五·七”道路。
分清路线 下定决心
开始,我们对干部走“五·七”道路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领导干部没有很好地起带头作用。
党的九届二中全会以后,我们反复学习了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和有关干部教育的一系列教导,狠批了刘少奇一类骗子在干部教育问题上的修正主义谬论,进一步划清了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干部教育路线同刘少奇一类骗子修正主义干部教育路线的界限。大家认识到,干部走“五·七”道路,是对刘少奇一类骗子“闭门修养”等修正主义谬论的彻底批判;要按照毛主席的干部教育路线培养教育干部,就必须带领干部走“五·七”道路。
我们还分析了干部进“五·七”干校和到农村插队锻炼后发生的变化,回顾了有的干部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由于长期“三脱离”,养尊处优,犯了路线错误的沉痛教训。大家从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对比当中,真正理解到,按照什么路线教育干部,是关系到搞马克思主义,还是搞修正主义的大问题。带领广大干部走“五·七”道路,是防修反修的一项重大措施。
党委统一思想后,下决心把带领干部走“五·七”道路这件大事认真抓起来。我们从提高广大干部的路线斗争觉悟入手,组织全局干部反复学习毛主席的《五·七指示》,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的修正主义干部教育路线,深入领会干部走“五·七”道路的重大意义。全局从党委领导成员到基层干部,走“五·七”道路的自觉性不断提高。
领导带头 骨干优先
在选送干部进“五·七”干校的工作中,我们实行了“领导带头,骨干优先”的做法。由于大家从路线斗争高度认识到走“五·七”道路的必要性,党委领导成员争先报名,有的同志一再向区委请求批准自己先去。各单位的领导和骨干也积极争取先去干校锻炼。
实行“领导带头,骨干优先”的做法,有时候会同眼前的工作产生矛盾。我们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应当看远一些。为了教育和提高干部,把工作做得更好,还是应当尽可能地先给领导干部和骨干力量以学习锻炼的机会。有一次,党委决定选送清洁队的党总支书记去干校学习,这个党总支的几名委员多次来找党委,说:“我们单位才并队不久,总支刚刚建立,第一把手走了可怎么办?”我们向这些同志说明,不能只看眼前的工作需要,还要为今后的工作着想。同时,由局里一名领导干部帮助他们妥善安排工作。当时确定由另一位党总支委员主持全盘工作,并且教给他们如何充分发挥党总支委员会“一班人”的集体领导作用。他们高兴地说:“让书记去干校学习锻炼,是为了以后更好地带领大家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前进。我们一定把工作做好,让书记安心在干校学习。”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样安排,不但使这位总支书记得到了学习的机会,对于其他的党总支委员也是个很好的锻炼。
截至目前,党委领导成员除一人外,都已进干校学习锻炼过;全局十七个基层单位的党支部书记,已有十四人进过干校。领导干部和骨干力量带头进干校,对广大干部是有力的鼓舞。干部们说:“有党委引路子,领导做样子,我们走‘五·七’道路的决心更大了。”区干校开始轮训在职干部以来,我局选送学员的数量一期比一期多。局级机关的干部,已有三分之二进“五·七”干校或者到农村插队锻炼过。毛主席的光辉《五·七指示》深入人心,走“五·七”道路,进“五·七”干校,成了全局广大干部的自觉行动。
做好学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党委的任务不仅仅是选送干部进干校。这几年,我们按照区委的指示和干校的要求,还对进干校的学员进行了思想政治工作。我们的做法是:入学前做好思想动员;学习期间注意检查和帮助;回机关后汇报学习情况,认真考核。
党委规定,每期学员入学前,机关里都要办好学习班,帮助学员提高认识,端正学习态度。我们发现,有些基层领导干部对上干校有“劳动省心”的想法,说什么“在单位里,每天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这回进干校,可以自在了。”针对这种思想,我们在学习班里组织大家着重学习毛主席关于“现在也有一些人到工厂农村去,结果是有的有收获,有的就没有收获。这中间有一个立场问题或者态度问题”的教导,使学员们充分认识,到“五·七”干校去,决不能图“自在”,只有刻苦地学习和锻炼,才能改造世界观。入学前的思想动员工作做好了,学员进干校后,就能自觉地锻炼。
在学习期间,我们采取多种办法,配合干校对学员进行教育。如派领导干部到干校去探望学员,及时帮助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规定学员在学习中期向本单位的领导汇报学习情况,以便进行鼓励和帮助。同时,注意做好学员家属的思想工作,并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保证学员安心学习。
每期学员结业以后,都向本单位的领导和全体干部汇报学习收获。我们还选择典型,召开全局干部大会,请他们做报告。领导上对他们提出希望和要求,促进他们巩固和发展学习和锻炼的成果。
机关的作风有了转变
毛主席指引的“五·七”道路,使一些老干部焕发了革命青春,新干部更加朝气蓬勃,机关的作风也有了改进。
例如:有个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干部,进城后,受到刘少奇一类骗子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毒害,长期“三脱离”,革命意志衰退,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受到群众的批评。经过在干校看书学习,参加劳动锻炼,看到贫下中农和基层干部那种艰苦奋斗,一心一意跟着伟大领袖毛主席干革命的精神,深深受到了教育。回机关后,他当选为党委副书记,工作中坚持调查研究,主动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受到了工人群众的好评。
一些“三门干部”,经过在干校锻炼,普遍增强了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有个年轻的女干部,长期生活在城市,娇气比较突出。到干校后,领导派她去养猪。开始,她既怕脏,怕臭,又怕猪。但是,看到贫下中农对猪是那么精心爱护,从来不把脏臭放在心上。经过细心地观察对比,她发现自己的世界观不对头。从此,她虚心向贫下中农学习,学习他们为革命养猪、为革命种田的崇高思想,学习他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思想感情起了变化,做到了精心养猪。经过干校的学习和锻炼,她加强了劳动观点,加强了群众观点,培养了艰苦朴素的作风。回机关后,同志们都说她大变样了。
一批又一批的干部由干校回到机关,带来了一股又一股革命的新风。大家都感到,同过去相比,干部看书学习更加自觉,工作作风更加踏实,更加注意联系群众,搞调查研究。这些变化的意义是很深远的。


第2版()
专栏:

在职干部轮流插队锻炼大有收获
山西省阳城县委,遵照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和关于
“在职干部也应分批下放劳动”的指示,从一九七○年开始,采取一年一批,冬下秋回的办法,组织在职干部轮流插队锻炼。三年来,已先后组织了三百八十多名县里的机关干部,分批到七十六个生产大队下放劳动,促进了干部的思想革命化和机关革命化。
阳城县委通过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认识到,过去有些干部所以执行了错误路线,一条重要原因是长期脱离劳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在职干部分批下放劳动,是克服和防止干部“三脱离”,加强机关革命化建设的重要措施。
几年来,县委多次组织在职干部学习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和关于干部下放劳动的教导,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破坏干部下放劳动的罪行,以及他们散布的“闭门修养”、“劳动惩罚”等修正主义谬论,使广大干部从路线斗争的高度,认清了分批下放劳动的重大意义,因而自觉地参加插队锻炼。
插队干部都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并且积极投入“一打三反”、整党建党、批修整风、农业学大寨等群众运动。他们一面看书学习,一面参加三大革命运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许多干部经过插队锻炼,加强了群众观点,增强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洗刷了唯心精神,提高了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继续革命的觉悟。不少同志回工作岗位以后,在思想、作风上,有了明显的进步。例如,县革委会民政办公室副主任张根胜同志,一九七一年曾在河北公社孤堆底大队处理过一个同志犯错误的问题。由于没有深入群众摸清实际情况,处理得不当,引起当地一些干部、群众的不满。张根胜还认为他们看问题片面。这年冬天,他到这个大队插队锻炼,才了解了事实真相。这件事,使张根胜深切体会到,只有深入群众,虚心向群众请教,才能防止思想上的片面性,把工作做细做好。去年他返回机关后,更加注意联系群众,调查研究,工作作风有了改进。
县一级机关通过组织在职干部轮流插队锻炼,在促进机关革命化方面都有不小收获。县革委会计委办公室有的同志,过去浮在上面多,深入群众少。经过插队锻炼,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真理,能够自觉地依靠群众解决问题。这个办公室的工作比以前做得好了。去年夏季抗旱斗争中,有个大队为了水利配套,派人到计委办公室,要求帮助解决八公里、一千六百公斤高压电线。当时库存不够,接待的同志没有推开不管,而是深入工地调查研究,同物资、电业等部门共同商量,采用调整线路的办法,只用二百公斤高压线,就解决了这个大队的通电和水利配套问题。
插队干部在虚心向贫下中农学习的同时,热情宣传毛泽东思想,积极为社队干部当“参谋”,对于所在社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也起了促进作用。例如,东冶公社西冶大队是革命老根据地,但是,由于有的大队干部思想保守,领导班子不够团结,多年来工作比较落后,甚至连当年抗日民主政府帮助修建的水利设施,也没有充分发挥效益。一九七一年秋天,县委机关的四个干部到这里插队劳动。他们一方面学习老区人民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一方面帮助大队进行路线教育,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大队党支部领导成员在斗争中提高了路线觉悟,加强了团结,积极带领群众抓革命、促生产。当年冬季,就整修了水利设施,把一条多年失修的土渠道改造成为石渠道,在另一条干渠上架设了十米长的过水渡槽,并且修建蓄水池,架设扬水管道,共扩大水浇地七百多亩。一九七二年大旱之年,粮食产量跨过了“黄河”。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干部思想革命化的重要途径
中共吉林省扶余县委副书记 李忠厚
遵照毛主席光辉的《五·七指示》和“广大干部下放劳动”的教导,我从一九六九年起下放劳动了一年多。先是到县“五·七”干校学习,后来又到新站公社长发大队第四生产队插队锻炼。回顾这段经历,深感干部走“五·七”道路,是实现思想革命化的重要途径。刘少奇一类骗子对干部下放劳动的恶毒污蔑、攻击,完全是无耻谰言。它只是从反面证明,我们走“五·七”道路走对了。
在下放劳动期间,我从贫下中农身上学到了许多好东西。例如:在长发大队插队时,一天晌午,我来到队部等着出工,外屋正在做豆腐。不一会儿,老贫农霍大爷拄着棍儿进来了。他往驴肚子上摸了一摸,就生气地说:“你们是让驴拉磨,还是想吃驴肉啊?怎么不喂饱就套呢?!”旁边的社员赶忙笑着说:“大爷别生气,现在就停磨,喂饱再拉。”大爷走后,别人告诉我,他今年八十岁了,是“五保户”。别看他人老,对集体的事可上心啦!他主动给队里看地、看瓜、看场院,谁若是不爱护队上的东西,他就批评。贫农老大爷的言行,对我的教育很深。晚上,我躺在炕上,翻来复去睡不着。我想,霍大爷年岁那么大,仍然不忘劳动,热情为集体出力;自己虽然也是劳动人民出身,但进城后就和劳动疏远了,身子懒了,思想变了,对待革命事业,远不如霍大爷那样忠心耿耿。今后,应当好好向贫下中农学习!
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随时随地可以受到教育,从中汲取精神营养。过去我当县长时,调动百、八十辆大车不在意,批个条子就调了。到农村插队一看,一辆大车在生产队的用处可大了,舍不得轻易动用。许多社员赶集时步行,买东西肩担,不用集体一车一畜。为了学习贫下中农的优良品质,我也跟着这么做。到十二里路以外的公社去买粮、买菜,都是自己往回挑。贫下中农外出为集体办事不住旅馆,住大车店,自带干粮,不下饭馆。我两次跟车到扶余县城拉种子,都是和车把式一块住在大车店的土炕上,虽然人多挤一点,但是觉得思想同群众贴近了。在途中“打尖”时,就自己动手烧点开水,吃各自随身带的干粮。虽然没有进饭馆炒几个菜的鲜滋美味,但是,从中学习了贫下中农勤俭节约,处处为集体着想的好思想。
贫下中农看我在劳动中不摆架子,和社员一样干,也就不把我当外人看待,亲切地叫我“老李”、“打头的”。我深深感到,一个革命者,必须永远不脱离劳动。广大干部下放劳动,是毛主席对干部的关怀,确实是“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革命群众给我提了不少意见。其中主要一条,是批评我只抓生产,不抓阶级斗争,偏离了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对这个问题,我当时也做了检查。但是,真正认清这个问题,还是在插队锻炼以后。
我插队的地方是一个薄弱队。一听是个薄弱队,我脑子里就闪出个老印象:准是“地缺粪肥产量低,经济困难需救济”。乍来到生产队,从表面上看也就是这么个样子。
进村不久,大队党支部书记就对我说:你在县里当了多年领导,有经验,希望你帮助我们把这个队抓起来。开始,我凭着老经验给队长在生产上出些主意,主观上希望大家同心协力好好干。可是,事实并不象我希望的那样。不久,队里发生了一起外甥打舅舅的事。舅舅是队长,外甥要私自卖集体的谷草,队长加以制止,引起了冲突。当时我认为,亲戚打架是内部矛盾,教育教育就行了。贫下中农不同意我的看法,他们说:外甥打舅舅,这是后台催得紧,底火烧得硬,光教育他外甥解决不了问题。后来仔细一调查,证实贫下中农的看法是对的。原来,这件事是由一个思想反动,一贯破坏集体经济的坏家伙导演的。私卖集体谷草的点子是他出的,买主是他找的,让队长的亲戚先出头卖草是他的阴谋。如果队长不制止,他就可以煽动更多的人去卖,达到破坏生产的目的。这时,我开始察觉到自己乍来时的看法错了。这个薄弱队的病根,不在缺粮缺物,而在于有坏人捣鬼。于是,我和贫下中农一起学习毛主席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教导,学习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对这件事进行了阶级分析,揪出了躲在背后破坏集体经济的坏家伙。经过这场现实的阶级斗争教育,干部和群众的觉悟提高了,团结增强了,学大寨的干劲也起来了。广大社员起早贪黑地干,当年的粮食产量就翻了一番。
这个薄弱队的转变,对我的教育是十分深刻的。我回想起过去的一段情况。一九六三年,为了解决薄弱队的问题,我曾专门召开过全县薄弱队队长会议,会上让他们拉过清单,缺钱给钱,缺粮给粮,缺物给物,满以为用这样的办法可以把薄弱队变过来。可是,抓了两年还是那个老样子。历史的教训,现实的教育,使我深刻认识到,路线是决定一切的。怎样去抓生产,不只是个方法问题,而是个路线问题。只有紧紧抓住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这个纲,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推动生产不断发展。
经过一年多的下放锻炼,我被调回机关工作,重新当选为县委副书记。我想,这回又当了“官”,老路子再也不能走了。新步子往哪迈?怎样才能为党做好工作?我总结了下放锻炼的体会,给自己定下了三条:第一,坚持认真读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不断提高路线斗争觉悟;第二,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同劳动人民保持密切的联系;第三,坚持不搞特殊化,保持普通劳动者的本色。我下放劳动锻炼,对于改进我的思想作风,起了不小作用。例如,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我很少参加劳动。经常坐着车子这跑跑,那看看,人下去了,仍和群众隔着一层。这次回县以后,组织上让我担任修建一座大桥的副指挥。我除了开会和外出办事外,坚持在工地上劳动。通过参加劳动,就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修建护桥丁字坝时,开始感到人手不够,准备再从农村抽调一百名民工。后来,经过亲自参加这项劳动,熟悉了修坝的各道工序,和群众一起总结经验,提高了劳动效率,没有再从农村增调民工就完成了任务。
今后,我决心在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光辉照耀下,干一辈子革命,走一辈子“五·七”道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