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5月2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大寨花开越城岭
——广西资源县学大寨三年面貌巨变
在当年红军万里长征经过的越城岭上,有一个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这里地势高,气温低,日照短,被人们看作是面貌难以改变的高寒山区。可是,这里的十二万瑶、苗、汉各族人民,在中共资源县委的领导下,奋发图强学大寨,经过三年的努力,这里的面貌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九七○年,全县推广双季稻获得成功,结束了过去十年粮食平均亩产停留在六百斤上下的历史;一九七一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八百三十五斤,跨过了《纲要》;一九七二年,这个县战胜严重自然灾害,继续夺得农业好收成。山区的林、牧、副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扎根
一九六八年资源县革委会成立后,第一次开门整风时,贫下中农就对革委会领导成员提出:要改变资源面貌,关键是看你们能不能在资源扎根,带领群众学大寨,建设新山区。
资源县山高岭大,素有“三田、一水、九十六分山”之称。县里的干部有些是外地人,过去在刘少奇一类骗子推行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下,有的不安心在山区工作。资源县革委会成立后,把教育干部扎根山区,作为实现领导班子思想革命化的重要内容来抓。
一九六九年冬天,新调来的县革委会主任、现在的县委书记刘长林,了解到全县地势最高、条件最差的车田公社脚古冲大队的面貌发生了变化。他翻山越岭来到了这个海拔一千七百米的长矛岭上。他听到、看到了很多生动感人的事迹:大队党支部书记孙书林,为了作出改天换地的规划,曾经背着干粮,顶风冒雨,踏遍了全大队的山山水水;大队党支部副书记肖先绪,为在长矛岭上开荒造田,率领全家人上山安营扎寨,他爱人抡锤,女儿掌钎,他又撬又挑,一家人个个虎口震出了血,手上磨起了泡,谁也没有叫苦的;大坪里生产队全队只有八个劳动力,但他们以当年红军长征的艰苦奋斗精神激励自己,人少志气大,八个人在五个月内挖秃了三十把锄头,垒起四米高、二千多米长的田埂,往田里挑进七万多担泥土,凭着八双铁手,开出了八亩梯田。全大队苦战三个冬春,平掉许多山包,开出三百多亩良田,修成一条一百多里长的环山渠道,使每人从过去只有三分田增加到八分田,一九六九年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加近一倍。从这里,刘长林看到了资源的灿烂前景,树立起坚强的信念:脚古冲能变,整个资源也一定能变!
刘长林回到县里,向常委们作了详细的汇报。接着,县革委会领导成员带领全县三级干部来到脚古冲学习、参观。脚古冲大队的动人事迹,给大家极大的教育和启发。许多干部表示,要以脚古冲的贫下中农为榜样,重新安排资源山河,不改变山区面貌,决不罢休。
参观后,一场大规模的治山造田的战斗,在资源县迅速展开。经过一个冬春,全县各族人民苦干实干,开山造田四千多亩,兴修环山水渠一百五十七里。
一九七○年春天,县革委会再次开门整风。曾经要求调动工作的一位县革委会成员检查了自己没有在资源“安家”思想的错误,决心同全县人民一起改变资源的面貌。各公社也相继开门整风,许多干部都表示了在山区扎根的决心。
闯路
资源全县有十万多亩水田,水源条件比较好,但是历史上只种一季中稻,从一九六○年到一九六九年,粮食平均亩产一直在六百斤上下。山区的广大干部和群众早在一九五六年就开始试种双季稻,可是试种成功的却很少。有人下结论说:资源县不能种双季稻。
资源究竟能不能种双季稻?县领导成员到群众中去调查,发现了种植双季稻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生搬硬套平原地区种双季稻的办法,没有从高寒山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时、因地制宜地解决好种子、种植、管理等一系列问题。资源比平原地区地势高,气温低,无霜期短,种双季稻有许多困难:早稻播种期间,寒潮频繁,播早了容易遇到倒春寒,造成烂秧;播迟了,晚稻在扬花期间容易受到寒露风的袭击。
资源县革委会的领导成员从过去种植双季稻的失败中,既看到了种植双季稻的困难,也看到了成功的希望。他们努力探索高寒山区种植双季稻的规律,认真研究解决早稻烂秧和晚稻避开寒露风的问题。位于河谷地带的城关公社沈滩大队第四生产队,在这方面提供了好经验。这个生产队经过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一九六五年培育出晚稻新品种——黄金糯。这个新品种耐寒,高产,抗风力强,不怕寒露风的袭击。他们还摸索出一套早稻适当早播和解决烂秧的技术措施。一九六八年,这个大队的稻田全部种上双季稻,平均亩产八百多斤,第二年超过了一千斤。
资源县革委会认真总结了沈滩四队的经验,很快在全县同类地区推广。一九七○年,全县的双季稻面积由一九六九年的四千多亩扩大到一万三千多亩,为改变资源面貌闯出了一条新路。
双季稻在河谷地带推广开了,在地势较高的半山区、高山地区能不能推广呢?一九七一年春,县革委会成员又针对这一问题,分头到三十多个不同高度的大队进行调查研究。县委副书记陈铁带领工作组来到高山地区的车田公社坪寨大队,同大队的干部、老农一起试种双季稻。他们对全大队的水田逐丘逐块地进行调查,查出一百六十四个冷水泉眼。针对这里山高、水冷、土瘦的特点,采取开挖排水沟、增施保温肥、改良土壤,以及早稻播早熟品种、晚稻插黄金糯、适当延长秧龄等办法,保证了双季稻的正常生长。这一年,全大队早晚两造合计,平均亩产达到八百三十七斤。其他一些试验点也都获得了好收成。
双季稻又在半山区、高山地区种植成功了。全县双季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五万亩。
考验
两年来,资源县在推广双季稻上取得了好的成绩,然而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
一九七二年三月下旬,越城岭上杜鹃花红遍了山野,秧田里秧苗一片葱绿。四月一日,北方冷空气南下,接着又连续出现两次霜冻、低温,阴雨一连持续了二十多天。已经插下的一万多亩早稻绝大部分被冻死;播下的二百三十多万斤种子,烂掉近一半。在灾害面前,有些人说什么“高寒山区种双季稻就是冒险,还是种一季算啦!”阶级敌人也乘机进行破坏。
资源县委的领导成员清醒地知道:如果不战胜这场灾害,按季节插下早稻,不但增产计划不能完成,还有可能使两年来推广双季稻的成果前功尽弃。怎么办?实践使他们深深懂得,智慧是在群众之中。只要深入到群众中去,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月六日一早,县委书记刘长林来到中峰公社中峰大队沙子江生产队。他在这里看到社员们为了战胜倒春寒,正在忙着搭蒸汽棚,搞蒸汽育秧。社员们把谷种放进蒸汽棚的秧箱里,烧起火,顿时炉内火光熊熊,蒸汽棚内蒸汽蒙蒙。生产队政治指导员刘桂英满怀信心地对刘长林说:“刘书记,你放心,倒春寒再凶,也吓不倒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贫下中农。我们坚决抢上早稻插秧季节,完成计划,决不动摇。”接着,刘桂英又向他详细介绍了蒸汽育秧法的由来和好处。听了介绍,看了这个队贫下中农战天斗地的生动情景,刘长林想:刘桂英讲的决不动摇,不就是全县十二万各族群众抗灾斗争的共同意愿和决心吗?土法蒸汽育秧的办法,不就是战胜倒春寒、抢上早稻插秧季节的好办法吗?他把这个队的经验及时向县委作了汇报。县委立即向大家传授了蒸汽育秧的方法。全县各族人民迅速行动起来,搭起蒸汽育秧棚二千多个,育种一百四十多万斤,终于把倒春寒耽误的时间抢了回来。这一年,不仅早稻插秧面积比上一年扩大了百分之六十六,而且提前七天完成了早稻种植计划。
由于早稻插秧抢上了季节,赢得了全年生产的主动权。去年的晚稻又增加到八万亩,面积比一九七一年扩大百分之六十。这一年,全县战胜了各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又夺得了晚稻丰收。如今的资源山区,一片繁荣兴旺景象。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第2版()
专栏:

农业学大寨
山东掖县珍珠公社的社员们正在围海造田
本报通讯员摄


第2版()
专栏:

少开会,开短会
河南省封丘县娄堤公社贫下中农评论组
毛主席教导我们:“必须注意每次会议时间不可太长,会议次数不可太频繁,不可沉溺于细小问题的讨论,以免妨碍工作。”我们这里的绝大多数干部,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发扬党的传统的好作风,坚持少开会,开短会,讲话言简意明,群众非常欢迎。但是,也有一些领导同志,不注意这个问题。他们不分轻重缓急,不管大小事情,都要开会。有的只顾本部门、本系统的工作,抢着开会,这个部门要求社队正副主任参加,那个系统强调社队一二把手要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事情很难办。
有的领导干部总爱开长会,作长报告。一讲起话来就是几个大问题,几个小方面,洋洋万言,东拉西扯。还有的开一次会,第一把手讲罢,第二把手又“补充”,第三把手再“强调”,再加上主持会议的同志作“总结”,重重复复,漫无边际,拖泥带水,延长时间,而参加会议的同志们还是不得要领。这真是对群众的精力和时间的一大浪费。
这种会风,不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作风,是和毛主席倡导的群众路线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唯物辩证的方法根本对立的。
必要的会当然还是要开的。我们希望各级领导坚持做到,能够在下面开的会,不在上面开;能够在农闲时开的会,不在农忙时开;能够在晚上开的会,不在白天开;能够合并开的会,不要分散开;能够一竿子插到底的会,不要层层开;能够开短而小的会,不要开得长而大;能够不开的会,就坚决不开。开会前要做好准备,会议形式要短小活泼,少说空话,多求实效,把话说到点子上,尽快落实到行动上。


第2版()
专栏:一事一议

新桂两次蹲点记
湖北省应城县短港公社新桂生产队地处黄土岗,每人平均两亩半地,原来是个穷队。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公社党委决心使新桂来一个大翻身。
一九七一年,公社来这里蹲点的同志考虑到新桂生产队岗瘦、劳力少、底子薄,想从人力物力方面来帮一把。因此,在分配物资时对新桂是“重点照顾”,在组织支农人员时也是“首先安排”。这样干了一年,新桂生产队的面貌确实有所改变,但他们的“经验”却没有推广开来。
新桂“经验”为什么推广不开呢?去年春季,公社党委书记陈志国带着这个问题到面上去找答案,群众一针见血地指出:“点上当了优待户,发的是外援财,这样经验我们学不来。”群众的批评使老陈认识到:“蹲点的路子走歪了,一定要用毛泽东思想教育群众,发动大家用大寨精神学大寨,只有这样的经验才推广得开。”
认识提高以后,老陈又去新桂生产队蹲点。这次他不再在分配物资等方面给新桂生产队“重点照顾”,而是通过批修整风运动,和大家一道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抓紧落实政策,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新桂生产队去年的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长了七万斤,亩产跃过了千斤。
新桂生产队自力更生学大寨、一年跨大步的事迹,对全社教育很大。群众说:“新桂这次夺高产是真本事,这样的经验,我们能学到。”各队群众都自觉地把它当成家门口的大寨,瞅空就上新桂生产队走一趟。
往年,新桂生产队在早稻趸秧时,总是靠上级解决楠竹来扎架撑尼龙薄膜。今年,他们用黄荆树条来代替楠竹。这个经验公社党委还没有组织推广,许多生产队就自动地学回去了。
本报通讯员
当前,农村各级干部正在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蹲点劳动,狠抓后进队的转化工作。下去之后抓什么?怎样促进后进队转化?有的同志往往着眼于单纯从物资上支援,而忽视抓路线斗争,忽视发动和教育群众自力更生学大寨。这样办点是办不好的,即使由于在物资上给予特殊“照顾”,生产一时有所上升,这种“经验”也必然推不开。短港公社党委在新桂蹲点的经过,很能说明这个问题。他们前后两种不同作法,反映两种不同的思想作风。这是值得蹲点的同志借鉴的。


第2版()
专栏:

五指山上红旗飘
——记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红旗公社学大寨事迹
在祖国南部的海南岛,有一面学大寨红旗高高飘扬在五指山上。这就是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红旗人民公社。
这个方圆二百多平方公里的山区公社,聚居着六千多黎族人民。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他们学习大寨贫下中农,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穷山,治恶水,粮食平均亩产连续七年超千斤,成为广东省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一九七二年,他们战胜严重自然灾害,夺得粮食平均亩产一千四百五十四斤的好收成,比一九七一年增加一百三十斤。这一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二百五十多万斤。交售给国家的干胶片、水果、木材以及牛、猪、鱼等农副产品比一九七一年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红旗公社的变化,是从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开始的。这个公社地处五指山腹地,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解放前,经常是山坡田遭旱,山坑田受淹,粮食平均亩产只一百多斤。“山薯蛋蛋充饥粮,赤身露体饿肚肠”,是这里黎族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解放后,在毛主席和党的领导下,黎族人民依靠集体的力量,扔掉点种木棍,扶起新式步犁,生产逐步发展起来。一九六四年以后,这个公社的黎族社员认真学习大寨,在五指山区劈开危崖险峰,截断深谷激流,堵沟塞涧一百五十多处,凿通百里盘山渠道,从乱云飞渡的高山峻岭引来清泉飞瀑,建成引水、蓄水、提水工程五十二处、水力发电站五座,使二千多亩“望天田”变成旱涝保收田。
这个公社有三千多亩山坑田,散布在三百六十多个山坳里。由于排水不良,长年渍水。人不能下田,牛不能进田,阻碍着粮食的增产。在学大寨运动中,番茅大队首先打响了改造山坑低产田的战斗。大队党支部带领社员群众,顶寒风,战泥潭,挖深沟,排除酸水、锈水,降低地下水位;施磷、钾肥,填火烧土,改良土壤,提高地温;挖环山沟,防洪排涝。第一年就获得好收成。公社党委在番茅大队召开现场会,总结和推广他们的经验,全公社掀起了改造山坑低产田热潮。经过六个冬春的艰苦奋战,修排灌沟渠数百条,总长一百五十多里,使三千多亩山坑田能排能灌,为粮食高产打下了基础。
在粮食生产连续丰收的情况下,公社有的领导成员认为国家征购粮年年超额完成,生产队储备粮岁岁增加,社员口粮绰绰有余,主张集中精力抓副业,增加收入。也有的领导成员认为红旗公社是高产社,只抓粮食就行了,怕抓副业影响粮食高产。公社党委组织领导成员联系实际,认真学习毛主席的“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本公社的什里生产队前些年让劳力上山搞木料,丢下几坑田没人管,结果粮食减了产;以后他们走向另一极端,只搞粮食生产,忽视多种经营,结果资金缺乏,生产仍然停滞不前。后来,他们在“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导下,积极抓好粮食生产,并且种下一百一十亩橡胶、四十八亩菠萝,还挖了一口鱼塘养鱼,通过发展多种经营,解决了资金困难,既保证了粮食丰产,又提高了社员分配水平。从什里生产队的经验教训中,公社党委成员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粮食生产和发展多种经营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于是,他们立即组成勘察组,踏遍公社的山山水水,因地制宜地对农、林、牧、副、渔进行全面规划和合理安排。全公社先后开垦出大小山头三百二十个,开大寨梯田八百多亩,种橡胶四千多亩、油茶一千一百多亩、菠萝一千亩、果树四百亩、胡椒四十亩,开挖鱼塘一百零三亩。此外,还办起了农机修造厂、经济作物场、畜牧场、猪苗场、牛奶场、竹器社、皮革加工场等。
红旗公社经过多年苦战,从靠天吃饭到旱涝保收;从刀耕火种到科学种田夺高产;从单一经济到多种经营,农业生产有了全面发展。这时,有的人说:“百斤加十易,千斤加一难,红旗再上有困难。”认为潜力挖尽、生产到顶了。
红旗公社要不要再高产?能不能再高产?公社党委以批修整风为纲,抓住方向、路线问题,组织干部和群众总结经验,揭露矛盾,寻找差距。番茅大队和福关大队,田连田,村看村,番茅粮食平均亩产一千五百二十五斤,福关粮食平均亩产仅八百一十八斤。在番茅大队的高产田坑,有的一造亩产高达一千一百斤,有的一造亩产只五百八十斤。事实教育了干部和群众,不是潜力挖尽,而是思想产生了片面性。公社党委破了“生产到顶论”和懒汉懦夫世界观,立了坚持学大寨、为革命多作贡献的思想,纷纷深入下去,抓典型,以点带面。
福利大队的什应生产队,只有二十户,三十二个劳动力。这里山高坡陡,九十亩山田年年受旱,人们都说:“要把溪水引上什应坡,除非银河天下落。”生产队长王老跳带领八个青年,以老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堵沟筑坝两座,架二十米渡槽一个,修成十六里的环山渠道,把水引进什应寨,使九十亩山田旱涝保收。公社党委常委、黎族干部王家辉到这里蹲点,总结推广什应生产队经验,又在全公社掀起一个以扩大水浇地面积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热潮。番茅大队认真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实行科学种田,全队五百八十二亩水田平均亩产一造超《纲要》。公社党委又在番茅召开现场会,全公社学番茅,普遍推广良种,切实加强田间管理,去年粮食总产量比一九七一年增产六十万斤。
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他们继续狠抓多种经营。现在全公社一千四百零四户,每户平均有三头猪、三头牛、一亩经济作物。多种经营的发展,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他们已经用副业收入,购买了汽车两部,大小拖拉机十七台,电动机、柴油机、碾米机、打谷机、插秧机等农机具一百八十多台(部)。这些农机具,对夺取农业高产起了重要作用。
五指山上的红旗在迎风招展,红旗公社的干部和社员正沿着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继续大踏步地前进!
新华社记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