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5月2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总路线鼓舞着他们创造英雄业绩
——云南省地质局第九地质队勘探红山大型铁铜矿的先进事迹
红山,巍然屹立在绵亘千里的云贵高原上,山头白云缭绕,山下激流奔腾,起伏的峰峦间,出没着成群的猕猴。夏季,这里的气温高达摄氏四十多度;雨季,山洪象咆哮的蛟龙,在谷底横冲直撞。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就在这人迹罕见的荒山上,云南省地质局第九地质队的职工,高举党的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旗帜,在兄弟地质队和有关科学研究单位的帮助下,高速度、高质量地探明了一个大型铁铜矿床,为发展我国的冶金工业作出了贡献。
为了探明这个矿区,九队职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他们走的路程,相当于绕地球转了五圈;他们取的岩芯,能装二十多个车皮;他们制的图件,接起来可以摆五公里……。先进的思想和事迹,是很难用数字来表达的。但是,通过这些数字,人们可以看到九队职工为探明这个矿付出了多少辛勤的劳动,经历了多少激动人心的战斗;也可以感到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一旦武装了群众,群众就能创造出多么英雄的业绩来。
快马加鞭上红山
一九六六年四月的一天,“去红山找铁矿”的消息传到了九队。顿时,九队所在的工地整个沸腾了。职工们一遍又一遍地学习毛主席的教导:“一个粮食、一个钢铁,有了这两个东西就什么都好办了”。他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开誓师会,写决心书,向党表达一个共同的心愿: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为了冶金工业的高速度发展,一定要拿出全部力量,为祖国找出大铁矿来!
去红山,困难重重。一条奔腾湍急的大江横穿山谷,挡住了到红山的去路。过江后,离矿区还有九公里。这九公里,全是高山峭壁。要过江,没有桥梁;上山,没有道路。
为了把大批物资、设备尽快运进红山,保证地质工作及时开展,一支由十一名老工人组成的先遣队冒着滂沱大雨,来到水流湍急的江边探路。工人们豪迈地说:“没有桥,我们趟着过;没有路,我们开出一条来!”他们有的跳进汹涌澎湃的江里,测量水深和流速,有的到附近寨子,向老乡了解山洪暴发的规律。工人们露宿沙滩,利用两次山洪、两场暴雨的间隙,人抬马驮,涉水登山,日夜抢运物资、设备。有一次,山洪突然暴发,滚滚的洪峰呼啸而来,正在抢运物资的老工人侯家有被卷进激流,冲出十多里远。可是,他被抢救上岸后,只缓了缓气,又继续投入了抢运物资的战斗。
随着地质勘探工作的加速进行,需要的物资、设备量增加,靠人抬马驮赶不上需要,九队职工决定自己动手造渡船、修公路,用汽车运输。
由地质工人来造一条能载汽车的摆渡船,困难是很多的。工人们发扬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虚心向有经验的人学习,很快作出了“设计”。造船需要用一种质地坚硬的红杨木,要到附近的一座大山的原始森林里去采伐。可是这座山又高又陡,往返一趟约有五、六十公里。三十多个工人立即组成一个伐木组奔赴深山,他们经历千辛万苦,砍回了八十多立方米的红杨木。队里的木工日夜施工,一直干了四十多天,终于造出了一条长十四米半、宽五米多的大渡船,一次能载两辆卡车过江。
从江边到矿区的公路,如果全部建在山腰上,需要炸掉好几个山头,搬走大量岩石,工程量太大,费时太多。为了节省时间,工人们就把一段公路建在谷底的河床上,他们风趣地把这段公路称为“水中路”。路面修成一段,汽车就往前开进一段。路面被洪水冲垮了,他们就立即抢修。冲垮一次,抢修一次,一个雨季就抢修了十多次。他们以工人阶级的顽强意志,终于修通了这条公路,保证了大批物资、设备及时运到红山。
虎口拔牙 绝壁探矿
九队职工一上红山,立即在悬崖峭壁上展开地表揭露工作。
“老虎嘴”是红山的有名陡坡。这是一个两级陡坡。从山脚往上,先是一堵几十米高的石壁,往上是十多米长的微微倾斜的石坡,再往上,又是一堵几十米高的石壁。根据地质工作的要求,需要在这两级石壁中间的斜面上进行一项山地工程。但是,在这样的地方施工十分危险,队领导对这项工程很费踌躇。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身材高大的年轻人闯进了地质队的办公室,他精神抖擞地向队领导提出:“这项工程,我们去!”这个年轻人,就是工地施工班班长、共产党员刘文聪。
刘文聪参加地质工作的历史不长,但是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岗位。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一步提高了他的觉悟,他更加热爱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平时,哪里的活累活重,他抢着干;哪里的活有危险,他抢着上,这次他又主动要求承担在“老虎嘴”施工这一艰险的任务。他说:“我们是工人阶级,山再高、坡再陡,我们一定要把它踩在脚下,一定要到‘老虎嘴’里把它的牙拔出来!”
领导上批准了刘文聪的要求。第二天一早,他带着两个同志开始了“虎口拔牙”的战斗。他们从半山腰迂回着爬上了“老虎嘴”,登上了夹在两级陡壁中间的斜坡面,从这里采取岩矿石的样品。他们先进行爆破,使岩石出现新鲜面。当时正是夏天,红山的气候十分炎热,他们背上太阳烤,脚下暑气蒸,浑身汗如雨下,仍然坚持工作。在这场战斗中,刘文聪总是站在最前列。一次爆破之后,他又抢着上去清除乱石。不料陡坡上的一块大岩石,因受爆破震动突然滚了下来,刘文聪无法躲闪,当场受了重伤。在送往医院抢救前,刘文聪望着这座他和战友们日夜战斗过的红山,两眼流露出无限留恋的神色,并且嘱咐战友们要好好工作,尽快把红山底下的铁矿找出来。因为流血过多,刘文聪同志不幸为祖国的建设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刘文聪牺牲了,但是,他的革命精神,成了鼓舞九队职工加速探明红山矿区的巨大力量。人们怀念刘文聪,学习刘文聪,更加英勇地战斗,在他为之献出生命的地方,挖掘了三万五千多立方米的山地工程,采集了上千个岩矿样品,取得了丰富的地质资料。
在前进的道路上,英勇的九队职工可真是披荆斩棘。矿区有个四号沟陡壁,高约二百多米,宽约七、八十米,就象是一堵矗立着的巨大的石墙。这个陡壁为观察岩矿层的结构形态提供了极好的自然剖面,在陡壁两侧已经都发现了铁铜矿的零星露头。攀登四号沟陡壁,对弄清红山的地表情况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要攀上这个陡壁,真是既危险,又困难。
在这个艰巨的任务面前,青年技术人员陈邦鉴、刘如亮、王岩春提出,人民的地质人员,没有权利在矿区地质工作上留下这个空白点。这种对人民事业的强烈责任感,鞭策着他们开始了对四号沟陡壁的攀登。他们三个人象壁虎一样,把身体紧贴在石壁上,凭借着岩石的凹凸,沉着地攀向高峰。他们一边爬,一边留心观察,搜集地质资料。到离顶壁只有三、四十米的地方,攀登更困难了,抬头看,坡面象刀削斧砍一般,没有落脚的地方;朝下看,壁底连着深沟,黑呼呼的深不见底;回头看,一朵朵云彩象棉絮一般,轻轻地从身边飘过,自己仿佛站在云端。在这十分危险的地方,他们忽然发现笔直的石壁上有一条五、六十厘米宽的裂缝,直通壁顶。他们就用毛主席“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豪迈诗句互相激励,勇敢地沿着石缝继续向上攀登。他们手脚并用,艰难地向上移动。每向上移动一寸,胜利就接近一步,危险也就增添一分。正在这时,他们从石缝壁上看到了矿体。他们兴奋地观察着,默记着矿体的厚度和走向,直到完全弄清为止。这新的发现给了他们巨大的鼓舞,他们用尽全身气力,一口气攀上壁顶,四号沟陡壁终于被他们踩在脚下。
九队的职工就是这样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攀登了矿区的所有陡坡,踏勘了矿区的所有山沟。
为革命抢时间
红山矿区是一个隐伏矿,矿体的地表露头很少。怎样可以加快勘探的速度?过去地质部门曾经在这里进行过航空磁测,发现红山地区有强烈的磁力异常反应,随后又在这里做过一定程度的地面物探工作,先后发现有零星的铁矿露头。根据这个特点,广大职工决心改变地质勘探工作的一般程序,在进行地表浅部揭露的同时,在磁力异常反应强烈的中心点布钻,进行深部揭露。如果发现矿体,大量的地质工作就可以全面展开。
六号钻机的工人勇敢地承担了在矿区打第一孔的任务。工人们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下了决心要把这个揭露红山秘密的关键孔坚持打好。他们顽强战斗,有的整日整夜守在机台旁边,累了就睡在钻塔里面;有的小病不休息,有的自动放弃探亲假。一天深夜,忽然下起倾盆大雨,狂风吹破了塔衣,雨水飘进了机台。工人们为了保护机器正常运转,纷纷脱下雨衣盖到机器上,自己顶着风雨操作。经过多少个这样日日夜夜的辛勤劳动,这个钻孔终于打出了厚达一百多米的富铁矿层。九队沸腾了!红山沸腾了!工人们噙着激动的泪花,双手捧着这乌黑闪亮的铁矿芯看了又看,摸了又摸。铁矿芯从这个人手里传到那个人手里,一个个传下去,传遍了红山,传遍了九队。“总路线万岁!”“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响彻云霄,震荡山谷。这种为革命抢时间的精神,贯穿在九队的全部工作中。职工们自觉地尽一切努力,来为社会主义建设争时间,抢速度。
一九七○年初,有关部门要求九队在当年八月底前交出矿区勘探的中间性报告。这比原定计划提前了四个月,相当于要在八个月中完成文化大革命前两年的工作量。在这艰巨的任务面前,九队的职工们毫不退缩。他们贴出数千张大字报,深入批判“洋奴哲学”、“爬行主义”等修正主义黑货,向党、向社会主义祖国表达一个心愿:一定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抢时间,为革命抢时间,向帝、修、反抢时间,把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干扰破坏所损失的时间抢回来!
要加快勘探速度,急需打深孔的千米型钻机,但是,这种钻机一时运不到。四号钻机的职工没有等待。他们根据在战略上藐视困难,在战术上重视困难的思想,踏踏实实地对待每一个具体问题,终于用五百型钻机打出了质量完全合格的一千零四十米的深孔。
工人阶级的这种战斗豪情,在九队的职工中到处闪耀。老工人余清章搬迁钻机时,一百九十多斤重的钻塔天梁,二百八十斤重的柴油机飞轮,抢着扛起就走,群众称赞他是为革命抢扛大件的“铁肩膀”。有一次,二号钻机搬迁新孔位。当时正是雨季,余清章和工人们扛着一吨多重的一台柴油机,一步一滑地走完了泥泞的小路,来到了一个陡坡下面。他们鼓足劲向上扛,由于被淤泥陷住了,半天也没有向上移动几寸。余清章急了,伸开两只粗大的手,象钉耙一样扒开了稀泥,硬是要从地上抠出一列阶梯来。他的行动,象火一样鼓舞着同志们的劳动热情。大家一齐动手,扒的扒,抠的抠,有的手指磨出了血,谁也没叫一声苦,很快就在陡坡上面抠出了一条十几米长的阶梯,把柴油机顺利地抬了上去。钻探工人也挖掘潜力,自动挤出人来新开钻机;安装运输工人白天冒着烈日暴雨干,夜里点上松枝火把干,使每台钻机的搬迁、安装时间缩短了两三天;机修工人在共产党员陈治权的带领下,风雨无阻,日夜操劳,精心维护设备,保证了机器正常运转。全队干部和群众一条心,一股劲,工作环环扣紧,终于在一九七○年八月底如期完成了国家交给的勘探任务,提交了中间性地质报告,为高速度勘探红山矿区打下了基础。
“我们对人民负责”
批修整风运动进一步提高了九队职工的路线斗争觉悟。广大职工把对刘少奇一类骗子的仇恨,化作高速度、高质量完成红山矿区勘探工作的巨大力量。一九七二年,红山矿区勘探工作接近后期,但在矿区边界部位打的一些小口径钻孔,因为缺乏小口径测斜仪,一直没有进行测斜工作。这些孔是用金刚石钻机打的,弯曲度基本上不超过地质勘探的要求。对这种钻孔还要不要测斜呢?职工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讨论中大多数同志认为,钻孔的弯曲度虽然不大,可是由于钻孔较深,产生的偏距就大,如果不把钻孔弯曲的方位和斜度测出来,就无法正确认识矿体的地下形态,正确圈定矿体的范围和精确计算出矿藏的储量,这样就会影响矿区勘探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就会给今后的矿山建设带来损失。我们一定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一定要对人民负责。经过热烈的讨论,全队很快统一了思想。职工们自己动手改制成功小口径测斜仪,对小口径钻孔进行了测斜,为全面评价红山矿区提供了准确、可靠的资料。
在勘探过程中,九队职工把确保矿区勘探的准确性、可靠性放到了首要的位置。每打一个钻孔,他们都坚持作原始记录,坚持按时测水文资料,经常校正孔深误差,及时计算岩芯采取率。当发现钻孔不符合地质要求时,就立即纠正。如果纠正挽救不过来,就宁可推倒重来,也决不马虎敷衍。
九队职工就这样以自己几年的辛勤劳动,确定了红山矿区的范围,查清了矿区的储量、品位,摸清了矿区的地质构造,初步认识了成矿规律,为祖国提供了一个大型铁铜矿床。
云南省地质局报道组
新华社记者


第2版()
专栏:

依靠群众 挖掘潜力 增产不增人
南通市委组织工交战线各企业努力挖掘内部潜力,今年第一季度没有增加一个职工,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十一
据新华社南京电 中共江苏省南通市委积极组织工交战线各企业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做到增产不增人。去年,这个市工业总产值比一九七一年增长了百分之十点一,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百分之七点九。今年第一季度,全市没有增加一个职工,工业总产值又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十一。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南通市许多企业感到劳力不足,纷纷要求市劳动部门给他们增加人员。市委领导干部根据这种情况,进行了典型调查。通过调查,他们认识到,现有企业中存在着很大的潜力,只要充分发动群众挖掘企业内部的潜力,完全可以做到增产不增人。根据这一认识,市委把挖掘企业内部潜力作为发展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
南通市委在组织工交战线各企业大力挖掘潜力的同时,还认真抓好全市劳动力管理、劳动力平衡调剂和压缩非生产人员等项工作。为了节约地使用人力,南通市委领导同志和劳动管理部门的同志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有计划地搞好劳动力的内部平衡和调剂。去年,全市各工业部门和各企业之间共调剂劳动力一千多人次,有效地解决了部分企业劳动力不足的困难。在调剂劳动力的过程中,许多单位从全局出发,发扬了共产主义风格。南通轻工机械厂去年调出去支援兄弟单位的二十三名职工,都是政治思想好、生产技术高、企业管理经验比较丰富的同志,他们在被支援单位很好地发挥了作用,受到上级领导部门和兄弟单位的赞扬。南通市委还积极采取措施,压缩非生产人员,充实生产第一线。他们广泛发动群众,根据各工业部门和企业的具体情况,规定了非生产人员的比例。各工业部门也规定,不得随意抽调技术熟练工人从事非生产性工作。
为了做好挖掘潜力的工作,市委同志认真改进领导作风,坚持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去年,市委书记、市委主管工业的同志和市各工业局的负责同志,通过调查研究,先后总结推广了南通电子仪器厂、南通农药厂、南通轴瓦厂依靠群众,大搞技术革新,节约劳动力的经验;南通国棉一厂加强劳动力管理的经验和南通磷肥厂加强安全生产、搞好劳动保护、提高工人出勤率的经验。南通国棉二厂去年要大量改织化学纤维织品,但劳动力不足。市委负责同志来到这个厂和厂党委负责同志一起深入车间班组调查研究,发动班组工人制定挖掘潜力的规划,结果使这个厂节约出了一百多个劳动力,为生产化纤产品创造了条件。今年以来,市委又组织了有各工业局、市劳动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的同志参加的联合蹲点小组,总结了南通轴承厂搞好定员定额、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经验。全市不少工业局和工厂企业积极学习先进单位的经验,依靠群众,大力开展技术革新,搞好定员定额,压缩非生产人员,使挖掘企业内部潜力的工作取得越来越大的成绩。


第2版()
专栏:

淮南大通煤矿在抓革命促生产中
充分发挥老工人的骨干作用
据新华社合肥电 安徽省淮南大通煤矿党委和革委会,在加强企业管理中,充分发挥老工人的骨干作用,使这个已开采了六十四年的老矿不断为革命作出新贡献。到今年三月底,全矿已连续五十五个月超额完成国家原煤生产和掘进进尺计划。今年第一季度原煤产量和掘进进尺分别超过计划百分之十和百分之三十点四,全员劳动效率提高,坑木消耗与用电量比计划降低,煤炭质量提高,上交利润超额完成了计划。
大通煤矿老工人占全矿职工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以上。他们有较高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和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矿党委在革命和生产中十分注意发挥这些老工人的骨干作用。进入一九七三年,这个矿面临着一个新问题:在连续四年增产的情况下,能不能继续实现稳产高产,怎样实现稳产高产?矿党委在批修整风运动中,总结了依靠工人群众改造老矿的经验,深刻认识到,老矿虽然条件差,但是只要放手发动群众,充分调动广大工人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认真贯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就能克服困难,不断夺得优质高产。今年二月十五日,这个矿的运输系统突然出了故障,全矿被迫停产九十多个小时,由超产变成了严重亏产。矿党委领导成员立即深入生产第一线,同群众商量,征求老工人对怎样扭转亏产局面的意见。许多老工人表示,一定要克服困难,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他们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掀起了增产节约的新高潮。采煤一队工人通过调整劳动组织,二月份后十天比前十天提高工效百分之四十五。全矿二月份后十天的平均日产量比计划提高百分之三十四点二,比上半月日产量提高了百分之二十六,实现了队队超产,不仅补回了欠产的煤,而且超额完成了计划。
大通煤矿党委还以大庆为榜样,坚决依靠工人群众加强企业管理。目前,从矿到队、班,百分之九十的干部是老工人。同时,全矿建立了一系列制度,保证工人参加生产管理、财务管理和生活管理等,更好地发挥了他们的积极作用。老工人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带动了全矿的青年工人和技术人员,推动了全矿增产节约运动的深入开展。三月份全矿在减少六百零九人的情况下,增产煤炭五千一百二十二吨,还节约了七万八千多元,实现了减人又增产。
大通煤矿党委和革委会很注意依靠老工人对青年工人进行阶级教育,使他们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老工人经常利用一切机会向青年工人讲家史、矿史,讲解放后矿工的翻身史。通过这些活动,激发青年工人的阶级感情,提高他们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在党、团组织和老工人的耐心帮助和教育下,大通煤矿的一代新工人正在茁壮成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