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5月2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加快农业发展的步伐
——辽宁省营口县学大寨赶昔阳的调查
辽东半岛北端的营口县,是辽宁省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县。一九七○年以来,全县粮食亩产连续三年跨“黄河”,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去年,这个县共向国家交售粮食一亿四千五百万斤,猪三万多头,比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九六五年分别增加一倍以上。
加快发展速度是完全可能的
最近三年中,这个县有两年受了重灾,但粮食产量平均每年还递增了百分之十二点五。大量的事实表明,不论是高产地区,还是低产地区,增产的潜力都很大,加快农业的发展速度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营口县的西部,水利条件较好,是全县粮食产量较高的地区。有些人曾一度认为,这样的地区“增产到顶”了。是不是真的“到顶”了?广大社员和干部用自己的实践作出了有力的回答:西部地区粮食亩产最高的水源公社,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在解决了旱涝保收的问题以后,坚持不懈地提高农田水利工程标准,认真落实农业“八字宪法”,实行科学种田,一九六八年粮食亩产跨“长江”,最近两年来又连续超过九百斤,全公社有七个生产大队在去年大旱之年亩产达到千斤以上。同水源公社相邻的沟沿公社,经过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多次到水源公社学习经验,去年在严重自然灾害袭击下继续跨“长江”。农田基本建设基础较差的石佛公社,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去年粮食亩产由上年的六百一十六斤上升到八百四十斤,成为西部地区第三个跨“长江”的公社。
这个县的东部山区,土少石头多,一向是低产地区。最近两年来,也出现了一批显著增产的社队,打破了那种所谓“穷山恶水条件差,累断腰筋难变化”的错误看法。
营口县粮食亩产一九六五年达到《纲要》以后,到一九六九年一直徘徊不前。有的人认为,全县亩产比解放初期增加了一点六倍,增产潜力不大了。由于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广大干部、社员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很高,一九七○年粮食亩产达到五百二十八斤,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二十六点三;一九七一年,虽然遇到较大的自然灾害,但粮食亩产却上升到五百九十七斤,比上年又增长百分之十三点一;一九七二年,又战胜严重的自然灾害,获得了好收成。
三年来的实践,使许多人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他们认识到,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有着改变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把农业生产更快地搞上去,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抓好领导班子的革命化建设
营口县委的同志告诉我们,要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不论是后进社、队,还是先进社、队,都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不断解决两条道路斗争的问题。而要抓好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抓好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
虎庄公社有个韩家大队,平均每人有二亩四分地,但长期以来却年年吃国家返销粮。一九七○年,公社领导同志到这个大队蹲点调查,发现这个大队的路子不正,一些人“弃农经商”,只抓钱,不抓农业,弄得人心散,田地荒。针对这个问题,他们对干部和社员进行路线教育,批判资本主义倾向,提高了队干部的社会主义觉悟,调动了广大群众学大寨的积极性,当年粮食平均亩产过了“黄河”,达到五百七十八斤,摘掉了吃返销粮的帽子,向国家卖了余粮。一九七一年以来,这个大队的干部以路线斗争为纲,带领群众认真学习水源公社经验,粮食亩产上升到八百零二斤,去年又提高到八百五十二斤,成为全县五十多个亩产跨“长江”的先进大队之一。
西部的石佛公社,过去同水源公社是一个公社,一九六一年分开后,水源公社粮食亩产直线上升,石佛公社在前进了一小步之后长期停滞不前。公社有些领导成员由于路线是非不清,干劲不足,互不服气,学大寨的劲头不大。后来,县委主要领导同志来这里蹲点,帮助他们开门整风,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增强了革命团结,树雄心,立壮志,深入基层,认真抓了后进队的工作,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奋起学大寨,全公社八个后进队去年有六个粮食亩产跨“长江”。全社两年平均亩产增长二百二十多斤,跨进先进行列。近几年来,县委认真抓了后进社、队领导班子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现在已有三十三个后进大队跨进了先进行列。
县委在抓各级领导班子革命化的建设中,注意首先搞好自身的革命化,每年都进行一次到二次开门整风,听取群众的批评,同基层干部一起总结经验教训。这样不仅教育了县委的同志,也使广大基层干部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他们热爱自己所在公社、大队,有些同志把在外地的家属搬了去,决心在这里干一辈子,彻底改变这里的面貌。
扎扎实实地改变生产条件
到营口县的同志,只要去农村走一走,就会发现,营口县的各级干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自觉性很高,并且做出了显著的成绩。
营口西部地区过去是个涝洼塘,现在已经建成一个能蓄能泄、能排能灌、纵横交错的水利网,使三十多万亩低洼易涝的盐碱地,改造成为水田,最近两年来又把这些方块水田修成了有利于洗碱、机耕的平展展的大条田。在中部的平原和丘陵区,建设了许多机井、方塘、水库,许多耕地经过修整,已成为方田、园田,旱能灌,涝能排。在东部山区,常常在雨季暴发山洪的许多沟、谷,被一道道石墙闸住,建起层层梯田。到去年年底,每人已拥有一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
营口的同志认为,搞农业生产,立足点必须放在抗灾的基础上。他们注意把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引导到扎扎实实地改变生产条件上。旗口公社和高坎公社,地挨地,沟挨沟,耕地数量、自然条件也基本相同。但是,十多年来,两个公社农业生产的发展却大不一样。高坎公社的干部和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坚持不懈地改变生产条件,建设排灌站和涵、闸、渡槽,大修渠道和人工河,使全公社十多万亩耕地基本上摆脱了旱、涝、碱三害的威胁,粮食产量逐年上升,总产量一九六一年是二千多万斤,一九七一年已达到七千多万斤,亩产由二百多斤上升到六百多斤,总产和亩产都增加了两倍多。旗口公社却走了一段弯路。他们最初也象高坎公社一样,抓了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果。后来,在阶级敌人的煽动下,先后出现过三次扒排灌站、毁水田的问题,挫伤了广大群众改变生产条件的积极性。原来旗口公社粮食总产量比高坎公社还多,由于十多年来生产条件改变不大,到一九六九年反而低于高坎公社二千多万斤,亩产也一直在三、四百斤之间徘徊。
一九七○年,经过路线教育,旗口公社领导班子提高了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觉悟,吸取了在改变生产条件方面三次反复的经验教训,组织干部和群众认真进行农田水利建设,三年来,修建排灌站,加宽人工河,挖大渠,开水田,修条田、方田,改变了生产条件,一九七一年以来,这个公社粮食亩产已经稳定在《纲要》以上,并有十一个大队过“黄河”,总产显著增加。
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变生产条件,要把当前和长远结合起来,在搞好当年生产的基础上,坚持年年搞,并且不断提高标准,扩大范围。这是营口县许多社队的一条共同的经验。水源公社过去是一个著名的盐碱涝洼塘。解放后,特别是合作化以后,他们在搞好当年生产的前提下,年年坚持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十几年来已建成一个河河相通、沟渠相连、排灌自如的水利网,粮食亩产逐年提高。他们的做法是,每年农忙时,集中主要力量搞当年增产;农闲时,除安排好力量为农忙做好准备工作外,集中主要力量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并且首先抓住关键工程,力争当年完工,当年见效。同时,还不断提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标准,扩大受益范围。他们先解决内涝,之后又着手解决盐碱问题。开始,他们在插秧前把水放进田里泡,使盐碱成分降低,后来他们学习外地经验,结合自己的实践,把原来的方块水田改为既有上水沟又有排水沟的条田,这样既有利于洗盐,又有利于机耕,把单产又提高了一步。他们在解决盐碱问题的同时,又在改土、选种、育苗、施肥、田间管理等方面下功夫。这个公社的水源、胜利、先锋等大队,由于在这些方面搞得好,亩产都已达到千斤以上。
促进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近几年来,营口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规模较大,所用的资金,除国家投资一小部分外,大部分是社、队的积累。而积累的主要来源,又主要是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靠多种经营的收入。
东部山区的吕王公社,是全县底子最薄的一个公社。由于耕地少,土质薄,产量低,前些年粮食不能自给。但是最近几年来,他们发展了多种经营,社队积累都有了增加。三年多来,这个公社从公共积累中拿出五十多万元用来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部地区的博洛卜公社,最近几年来多种经营项目由原来的十多种扩大到一百多种,每年收入达三百多万元。同时,还发展社办“五小”企业,促进了农业生产。
在营口县,多种经营同增产粮食的关系,对许多同志来说,经历了一个从不认识到认识的过程。山区的黄土岭公社先锋大队过去有一个时期,在刘少奇的修正主义路线影响下,只吃山不治山,造成“守山无柴烧,种地吃返销”的落后局面。一九六五年,经过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大队领导班子提高了觉悟和认识,发动群众治山治水,开展多种经营,社员收入显著提高,公共积累大量增加。兴修了大量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并购买了大量的化肥,一九七一年粮食亩产由过去的二、三百斤一跃过“黄河”,摘掉了吃返销粮的帽子,使原来的穷山沟变成了富山村。一些过去搬走的人,现在又搬了回来。
有一段时间,黄土岭公社的个别干部曾把先锋大队治理荒山、搞多种经营,看作是“只抓钱,不抓粮”,说他们路子走得不正。后来,他们学习了毛主席的有关教导,并到这个大队调查研究,认识到,在粮食产量较低的地方,没有多种经营为农业扩大再生产提供必要的资金,粮食生产很难迅速搞上去。先锋大队以副养农,以副促农,不是路线不对,而是建设山区的榜样。于是他们推广了这个大队的经验,从而推动了全公社多种经营的广泛开展。去年,县委结合批修整风,认真总结了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的经验,分清了路线是非,提高了抓多种经营的自觉性。现在,不论是山区平原,多种经营都有了广泛的发展。为农业服务的小工业也有了很大发展。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第3版()
专栏:

发扬创业精神
郭大江
改造农业生产条件,大搞农田基本建设,这是一项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依靠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巨大力量,才能从根本上改造农业生产条件。也只有从根本上改造了农业生产条件,才能充分显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加速发展社会主义农业。
陈永贵同志说得好:只要肯创业,再坏的条件也能改变;如果不创业,光守业,人没有新的精神面貌,土地也就不会有新的产量。大寨在改造“七沟八梁一面坡”的过程中,同反对创社会主义大业的错误倾向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他们说:按眼前算,按一年算,搞农田基本建设确实投工投资不少;算几十年、一百年,一亩改造好的土地能多打多少粮食啊!这是为社会主义创造永久性财富,怎么能说“不划算”,为什么不干!他们充分相信、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制定和实行了“十年造地规划”,把长远利益和当年利益结合起来,大干了十来年,终于把所有的坡、梁、沟都改造成了亩产八百多斤、一千多斤粮食的大寨田。他们并没有就此止步,紧接着又更高标准地改造生产条件。
搞社会主义农业,必须有创业精神,必须有长远规划。守旧摊摊,满足于修修补补,只顾眼前,不顾长远,不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结合起来,那实质上是小农经济的思想和做法。学大寨,赶昔阳,就要学他们创社会主义大业的远大理想和实际行动,学他们彻底改造生产条件的雄心壮志和科学态度。
营口县学大寨学得好,赶昔阳赶得快,根本的一条就是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在干部和群众中不断解决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的问题,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提高了运用集体力量改造农业生产条件的自觉性。他们同“弃农经商”等资本主义倾向作了斗争,把更多人力投入集体的农业生产和农田基本建设。他们排除了“搞多种经营就是路子走得不正”的错误说法,把发展多种经营的收入更多地投入集体的农业生产和农田基本建设。端正了方向,发动了群众,集中了力量,农业生产发展速度就大大加快了。


第3版()
专栏:

从参加劳动入手转变作风
江苏阜宁县新沟公社忠心大队干部从参加劳动入手,改进了思想作风。这里发表的是几个大队干部的体会。
跑面与抓点
忠心大队党支部书记 陈锦怀
我们大队有十三个生产队,东西有六七里长。过去,我认为自己是抓全面工作的,需要全面的跑,总认为自己多跑跑,多抓抓好。可是事与愿违,尽管自己一天到晚腿不住,嘴不停,问题还是不断地发生。为什么自己辛辛苦苦地跑,勤勤恳恳地说,就是跑不对路子,说不上点子呢?县委蹲点组的同志帮助我认识了这个问题。自己过去光知道跑,样子好象了解全面,其实是棉花团子撂下水,浮在表面沉不下。抓这行,不放心那行,只信任自己,不相信群众。通过学习陈永贵同志的讲话,我决心改变作风,蹲到一个队去和社员一起劳动,一起学习。今年育秧工作一开始,从选种、浸种、催芽、做秧池、撒种,我都具体参加,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在蹲点中,我对生产了解得更具体了,使我能更好地领导面上的工作。以后我到各队去检查秧苗,一眼就能看出好在哪里,坏在哪里?由于管理得好,不仅我蹲点的七队没有坏秧,全大队也没有坏秧现象。贫下中农说:“今年干部都蹲了点,真的蹲出点子来了。”过去,我怕蹲点是抓住芝麻丢掉了西瓜,现在才觉得过去那样跑才是抓了现象,丢了本质。
蹲点的过程是一个刻苦地改造世界观的过程。只是跑面,跑到那里,说到那里,指手划脚,容易办到。而蹲点,却要寸步不离群众,终日泥到膝头水到腰,劳动跑在前面,放工留在后头,就不那么“舒服”不那么“轻松”了。在学大寨中,是想舒舒服服,还是下决心和群众一起辛辛苦苦,这是真学还是假学大寨的分水岭,是执行什么路线的大问题。
“吹哨子”与“打号子”
副书记 万文祥
今年春耕生产一开始,我就分工抓第十二生产队。这个队田薄劳力少,牛弱资金缺,是有名的“拉腿队”。分工以后,为了改变这个队的落后面貌,我每天天不亮就吹哨子催社员上工。刚开始,人们还干得起劲,可是不多久,就冷下来了。为什么热劲散得这样快?学习了陈永贵同志的讲话,反复对照自己,我才知道问题出在我身上。我每天把社员催上工以后,自己又忙着搞其他事情,没有扎扎实实地和群众一起劳动。因此,社员叫我是“哨子书记”。后来,我下决心转变作风,首先从带头参加劳动做起。早上我一起床就摸起扁担挑泥,和队干部一起打起劳动号子。群众看到我们这样干,都跟着干起来。过去,我到了这个生产队,总感到做不完的工作,生产、生活、民事、纠纷……越做越忙乱。有些事我反复调查也弄不清楚,就埋怨自己能力差。现在我坚持和群众一起劳动,劳动时走着一条路,休息时坐在一起谈,慢慢的,群众乐于接近我了,也肯把队里的事和心里的话讲给我听了,一些过去弄不清楚的事情,就比较快的弄清楚了。
吹吹哨子有时也是必要的。但只吹哨子不喊号子,自己不参加劳动,就会脱离群众。哨子声,号子声,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作风。把自己当为发号施令者,把群众当阿斗,指手划脚,就会背离毛主席倡导的群众路线;把自己当成小学生,以普通劳动者出现,就能成为学大寨的带头人。
自己劳动与家属劳动
大队副主任 张学文
我们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不仅自己要带头参加集体劳动,还要动员自己的家属带头参加集体劳动。
今年来,我分工在自己家住的第十生产队。这个队田多,居住分散,农活比较繁忙。我的母亲近六十岁了,一直坚持参加集体劳动。今年春季大生产一开始,我看到今年农活忙,就叫我爱人也参加劳动。她身患风湿性关节炎,但她也参加挑秧草、铡草、沤制草泥塘等农活。社员们看到我母亲和我爱人都参加劳动,大家的劲头更大了,全队一下子增加了四十个人参加集体劳动。全生产队到目前为止,搞了一百多个草泥塘,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多,拾了两万斤干粪,比去年增加两倍。
我们干部家属带头参加劳动,不仅为生产队增加了劳动力,更重要的是密切了干部和群众的关系。


第3版()
专栏:

干活儿与想点儿
河北省鸡泽县李曹庄大队妇女队长 高富缺
以往我有个想法:干活儿不如想点儿。当队长主要是出主意,安排农活,指挥生产,自己少干点不吃紧。因此忽视了以身作则,带头苦干,结果出了岔子。
去年冬天浇麦时,男劳力比较忙,党支部把这项任务交给我们妇女。为了加快进度,我给大家安排了一下,分成两班,昼夜不停。那两天我晚上没有同大家一起浇麦。这一下可给阶级敌人钻了空子。有个富农分子,知道我这两天晚上没出勤,就乘机暗地里煽动说:“妇女家黑天半夜怎能跳泥踏水,高富缺为啥不来?”在他煽动下,一个女社员晚上就不去浇地了,我去催她时,她推说有事,并质问我:“你为啥不去?”其他女社员思想也起了波动。这件事对我震动很大。党一直教导我们,当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处处给群众作出表率。要群众为搞好农业流大汗,出大力,首先干部必须流大汗,出大力,只有这样才能领导好农业学大寨运动。而我却不干活儿,光想点儿,怎么不出漏子?
我认识清楚了,就和大家一起批判了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我也向群众检查了自己发号施令多,带头苦干少的缺点,并和大家一起参加了晚上的浇麦战斗。大家见我这样干,也都不怕夜黑天冷,日夜奋战,很快浇完了全队四百多亩小麦。从这以后,我既想点儿,更干活儿,处处干在前。社员更积极了,从春节到现在,我们大队的劳力出勤率一直保持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第3版()
专栏:

农业学大寨
河南新乡七里营公社刘庄大队的社员正在精心管理麦田。 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