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5月18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毛主席语录
进行一次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


第1版()
专栏:

充分发挥劳动模范的积极作用
晋东南地区广大农业劳动模范在各级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带头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政策,促进了全区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深入发展
据新华社太原一九七三年五月十六日电 山西省晋东南地区各级党组织加强对农业劳动模范的培养教育,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促进全区农业学大寨运动深入发展。
晋东南地区十七个县市共有农业劳动模范四百五十多名。他们经过长期革命斗争考验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锻炼,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骨干。他们带头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和政策,密切联系广大群众,带头向大寨学习,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一九七二年,他们所在的生产大队,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都超过了《纲要》,其中有三百多个单位过了“黄河”,七十多个单位跨过“长江”。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李顺达、申纪兰、郭玉恩和武侯梨等所在的平顺县西沟公社西沟大队、川底大队、羊井底公社羊井底大队和长治县高河公社小宋大队等三十五个生产大队,去年粮食亩产量都超过了千斤,林、牧、副业也有了新的发展。
为了充分发挥农业劳动模范的作用,近几年来,晋东南地区各级党组织经常对劳动模范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鼓励他们要遵照毛主席关于“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教导,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为革命立新功;并且派人到劳动模范所在单位蹲点,帮助他们培养接班人,总结农业学大寨的经验。有些县每年举行一两次劳动模范座谈会、学习经验交流会或举办劳动模范学习班。去年年初,中共晋东南地委邀请了最早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十个老社代表和四十位劳动模范开了一次座谈会。今年二月初,又举行了全地区农业劳动模范大会。通过这些会,组织劳动模范学习毛主席关于“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和“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指示,总结学大寨的经验,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继续革命的觉悟,以及学大寨的自觉性。
许多劳动模范被吸收到生产队和生产大队的领导班子,他们当中有些人还兼任了县和公社党委和革委会的领导职务。针对这种情况,晋东南地区各级党组织遵照毛主席关于“要注意,要他们不要脱离群众,不要脱产,又要工作”的教导,一方面帮助劳动模范从思想上重视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一方面采取措施,保证他们有一定的时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全区农业劳动模范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时间,每年一般有二百五十天到三百天,保持了劳动人民的本色。
晋东南地区各级党组织把充分发挥劳动模范的作用,当作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劳动模范领导的学大寨的先进单位,都是当地各社队学大寨的榜样。由他们以点带面,促进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普遍开展。在土石山区的平顺县,全国著名农业劳动模范、中共平顺县委书记李顺达走遍全县每一个公社,帮助社、队深入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深入发动群众学大寨赶昔阳,传播一沟两底(西沟大队、川底大队、羊井底大队)农、林、牧、副业全面发展,山、河、沟、地综合治理的先进经验。阳高公社有一条被称为“乱石滩”的北河沟,李顺达同这里的社、队干部一起,对这条长达一百里的河沟及其支沟进行勘测设计,帮助阳高公社的七个生产大队制订了综合治理北河沟的规划。他们经过三年奋战,修水库,筑石坝,造地七百多亩,绿化了荒山。北河沟落后面貌的迅速改变,对全县震动很大,后进的社、队急起直追。现在,平顺县有三十多个生产大队成为学大寨的先进单位。在它们带动下,全县农业学大寨运动蓬勃发展,促使这个自然条件比较差的县,最近两年粮食平均亩产连续过了“黄河”。


第1版()
专栏:

结合农村两条道路斗争实际进行路线教育
永泰县委采用多种措施提高干部和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
新华社福州一九七三年五月十六日电 中共福建省永泰县委在路线教育中,联系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实际,采用多种形式,坚持对基层干部和广大社员进行路线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
永泰县位于闽中山区,过去是莆田地区的后进县,农村两条道路斗争激烈,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在批修整风运动中,县委领导成员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和党中央关于批修整风的指示,总结了两条道路斗争中的经验教训,认识到要改变全县的后进面貌,必须对基层干部和广大社员深入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在进行这一教育的过程中,又要注意根据农民的生活经验,摆事实,讲道理,耐心细致地做思想教育工作,才能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的路线斗争觉悟,把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从此,县委认真改进领导作风和领导方法,切实加强对路线教育的领导。同时,举办公社干部、大队党支部书记读书班,提高他们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为农村开展路线教育培养骨干力量。
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各社、队在路线教育中,注意运用广大基层干部和社员群众亲身经历过的事实,进行回忆对比教育,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的修正主义路线。嵩口公社阳光大队原来资本主义倾向比较严重。在路线教育中,党支部引导群众回忆村史。这个村解放前七十三户人家,就有四户逃荒,七户当长工,六户当乞丐,四十人被抓丁,百分之八十的家庭租种地主的田地,贫下中农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解放后,贫下中农分到田地,组织起来,走集体化道路,粮食产量年年提高,社员生活大大改善。但是,一九六一年刘少奇一伙刮起“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的黑风,影响到这个大队产生了比较严重的资本主义倾向,集体经济得不到发展。经过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阳光大队抓紧两条道路斗争,煞住了资本主义歪风,集体经济又得到巩固和发展,粮食平均亩产上升到六百多斤。这个大队用这些富有说服力的事实来教育社员,使大家更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贫下中农才有出路,从而自觉地为搞好集体生产,发展集体经济而奋斗。去年,阳光大队粮食总产量比一九七一年增长四成,平均亩产跨过《纲要》,集体副业也有较大发展。
永泰县委还运用典型对比,对农村基层干部和社员群众进行具体的路线教育。富泉公社的蜚英和蜚安两个大队,一九六一年以前原是同一个大队,土地条件相同。分队后,蜚英大队由于坚定地走集体化道路,搞了许多农田基本建设,集体经济发展很快,成了全县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典型;而蜚安大队由于对资本主义倾向抵制不够,面貌变化不大。一九六七年,两个大队同时遇到水灾,蜚英大队的溪堤摧毁了三里长,当年就修复了,蜚安大队的溪堤只冲毁二里长,到一九七一年才修复百分之六十。这两个大队对集体化的态度不同,面貌也就大不一样。县委组织全县党支部书记、生产队干部和部分社员群众去参观学习,使他们从这两个大队的对比中受到教育。去年以来,县委还组织农村基层干部、社员群众到外地和本县其他先进单位参观学习。这种典型对比教育,很有说服力,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革命热情,全县掀起了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潮。蜚安大队党支部从对比中,找到了自己的差距。从此,大队党支部把提高干部和社员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他们以农村夜校为阵地,不断向干部和社员群众灌输社会主义思想,有力地抵制了资本主义倾向。去年以来,全大队齐心为集体,深入开展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一年改变了面貌,粮食平均亩产跨过了《纲要》,进入了农业学大寨的先进行列。目前,全县八十六个后进队中,已有十九个跨入先进行列,有三十五个发生了显著变化。
永泰县委在进行路线教育的过程中,坚持把思想工作做深做细,同时注意落实党的各项政策,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促进了全县革命、生产不断发展。去年,全县粮食总产比一九七一年增长百分之十六;生猪增长百分之八;农副产品收购总额比一九七一年增加了百分之六十二。去冬今春造林三十二万亩,相当于解放二十多年来的总和。


第1版()
专栏:

努力挖掘机井的灌溉潜力
衡水县王庄大队创造改革灌水方法扩大浇地面积的经验
中共衡水县委在全县推广王庄大队的经验收到显著效果
打了机井,怎样提高水的利用率,扩大浇地面积?这是井灌地区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河北省衡水县小侯公社王庄大队,在这方面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经验。
一年多来,王庄大队在学大寨运动中,党支部带领社员群众,把革命干劲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不断总结灌溉用水的经验,逐步改革大垄沟、大畦、大水漫灌等旧的灌水方法,采用小垄沟、小畦、草把反复推抹垄沟等小水快浇的新技术,使浇地面积成倍增加,收到了省水、省电、省油、多浇地的显著效果。目前,这个大队用两眼机井,除浇了春白地、树苗地、菜地二百多亩外,对五百一十七亩小麦已普遍浇了三水,其中三百多亩浇了四水,有的还浇了五水。这样,就为夺取今年小麦和大秋作物的丰收创造了条件。
王庄大队改革机井灌溉的做法,对全国井灌地区充分发挥现有机井的作用,有着普遍的意义。它的经验再次证明:挖掘机井灌溉潜力,大有可为。
有井为啥不能多浇地?
王庄大队地处黑龙港流域,耕地一千八百多亩,四百八十五人,过去是有名的多灾低产的穷队。一九七○年冬和一九七一年春,这个大队的社员和干部,以大寨为榜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先后打了两眼深井,机电配套齐全。原来设想,两眼机井一齐抽水,可以浇地六百亩。可是,效果很不理想,两眼机井每年只能浇地三百亩。去年,全大队六百亩小麦,只浇了一半,其中浇二至三遍水的才一百亩,浇四遍水的一百亩,小麦平均亩产仅有一百九十七斤,秋收作物产量也不高。
为啥有井不能多浇地?当时,在干部和群众中议论很多。有的认为,大旱之年,地下水位下降,水泵抽不了半管水,两眼机井能浇三百亩地,就很不错了,要想多浇地,就得多打井。有些人不同意这个看法。他们说,多打井固然能多浇地,但是,如果把有限的水管好用好,两眼井还能浇更多的地。于是,大家动脑筋,想问题,很快找到了机井不能多浇地的原因。比如,浇地用的大垄沟,两米多宽,三百多米长,水流到头就要两个半小时,先要润湿垄基土六百多方,水才能进畦浇地。水流时间长,蒸发量大,渗水又多;有时候,机器发生了故障,水一时流不到田间,白白地扔在垄沟里。又如,畦子是十米长、七米宽的大畦,畦内高低不平,憋水、跑水,水量深浅不一,造成深处淤埋死苗,地板结,锄划时起坷垃;浅处得不到应有的水分,还易返碱死苗。这样,两眼机井最多一天一夜才能浇十二、三亩地,有时只浇三五亩地。不但费工、费电、费水,增加了开支,而且还影响浇地质量,达不到增产的目的。
经过研究,这个大队的干部和社员认识到,要扩大水浇地面积,不仅要积极创造条件多打一些机井,还必须改革旧的灌水方法,实行科学用水,挖掘机灌的潜力,使现有的水能浇更多的地,才能保证农业增产。
改革浇法 把水用好
问题找到了,王庄大队党支部决心改变旧的浇水方法。去年秋天,他们组织干部和社员到外地参观,学习科学用水的先进技术,回来后先在一亩八分地上做试验。他们根据这块地“大平小不平”的特点,采取先打垄沟后平地的办法,首先把原来的大垄沟改成宽七十厘米的小垄沟,做到垄沟平;然后以垄沟为标准,把两个垄沟之间的耕地细平细整,再把原来的大畦改成长六米、宽五米、畦背十厘米的小畦,做到畦畦平。这样搞,一些人表示怀疑,说:原来两米宽的大垄沟还跑水哩,现在改成“嗓子眼”大的小垄沟更不行。咱这里人少地多,搞小垄沟、小畦弄不过来,影响种麦,误了农时,最后要落个“鸡飞蛋打”。在议论面前,干部和社员决定继续试验。他们把大垄沟改成小垄沟,大畦改成小畦以后,灌水时又用草把子把垄沟推一推,抹住裂缝、漏洞,再开口浇地。结果,浇地水流畅通,不漏水,不跑水,又快又好。接着,他们一鼓作气,把全大队的大垄沟都改成小垄沟,把大畦都改成小畦,适时浇地,完成了五百多亩小麦的播种任务。
可是,实行一项新技术,并不那么容易。当给小麦浇封冻水时,垄沟、畦埂出现了裂缝,由于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跑水现象严重。他们干了一冬天,费了很大力气,两眼机井才浇了四百亩小麦。今年春天浇地时,还是跑水。这时,有的干部动摇了,主张把小垄沟再改成大垄沟,小畦再改成大畦。
为什么改成了小垄沟、小畦,开始的时候起作用,在给小麦浇封冻水时又没有把水用好呢?党支部带领干部、社员到浇地现场分析研究,总结经验教训。
大家认为,主要是思想上不坚定,怕费工、怕麻烦、图省事,没有严格按照新办法的要求办事。例如,推草把要掌握先推沟底后推沟帮,头遍轻、二遍重、三遍要加力,才能起到抹缝取平,沟内光滑,加快流速的作用。有的人推草把时不认真,没有把垄沟底和两帮抹好,造成了渗水、跑水;开畦口,要顺着水流方向,开成斜形,不要过大,一般开成五、六寸为宜,同时,还要一锨开口、一锨堵口,快开、快挡,这样才能节省时间。有的人却不耐心,没按要领开口、堵口,造成垄沟坍塌跑水;浇水时,在不损坏庄稼的条件下,要随时起高垫低,边浇边平。有人却怕苦、怕累,没有这样做。针对这种情况,党支部举办学习班,组织干部和社员学习大寨贫下中农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进行为革命种田的教育,同时分期分批举办技术训练班,交流经验,传授浇地技术。从而,提高了干部和社员的思想觉悟和技术水平,大大加快了浇麦的进度。
加强领导 把水管好
王庄大队党支部在实践中体会到,改革了浇地方法,还必须加强领导,坚持对干部和社员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不断提高为革命管水的自觉性,同时也要建立一套管理制度,才能提高水的利用率,让现有的水浇更多的地。
在这方面,过去这个大队有过教训。去年,在抗旱中,两眼机井的水泵、柴油机和电动机,由于管理不善,就发生了许多次故障。每出故障,就要停浇一、二天,影响了浇地进度。为此,党支部建立了机井专人专管的制度,选了思想好、责任心强的社员组成机井管理小组。为了提高机手的技术水平,还分期分批地把他们送到县农机厂学习机器修配和管理技术,并分派一名领导成员加强对机井管理人员的领导,经常对他们进行管好机井的教育,严格把关,定期检查。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今春以来机井很少发生事故,保证了正常浇地。
浇地人员的责任心强弱不同,浇地的质量和数量也不同。女社员王玉勉,热爱集体,责任心强,手脚勤快,八小时浇地十二亩,而且畦内水量均匀,质量好。有个男社员,浇地不用心,怕费劲,八小时只浇了三亩多地,并且质量差。针对这种现象,党支部在社员中表扬了王玉勉的事迹,对社员进行为革命多浇地、浇好地的教育。在这同时,大队还建立了由二十四人组成的浇地专业队。党支部的五个委员轮流带班,每眼机井十二人,分三班昼夜浇水,并且对浇地人员实行合理计酬。从而,大大调动了干部和社员的积极性。
现在,还是那两眼机井,在机、电正常情况下,每眼井一天可浇地二十五亩到三十亩,比去年最多的日浇十二亩,提高工效一倍多,全大队的五百多亩麦田平均半个月就可普浇一水。每浇一亩地,用柴油或用电,都节省了一半以上。浇水时,过去一眼井需七个劳力,现减为二个,浇水质量和土地利用率也都提高了。干部和社员高兴地说:“破旧立新,科学用水就是好,两眼机井当成了四眼机井用,夺取今年农业丰收有了保障。”
(新华社)
据新华社石家庄电 中共河北省衡水县委在领导群众开展抗旱斗争中,认真总结和推广小侯公社王庄大队“改革灌水方法,扩大浇地面积”的经验,充分挖掘现有机井灌溉的潜力,收到了省水、省电、省油、多浇地的效果。目前,全县三百五十九个大队,有三百三十个大队已经按照王庄大队的经验,实行了新的浇地方法,机井灌溉效益比过去提高百分之五十,有的提高了一倍到二倍,浇地成本也比过去下降百分之五十,为今年抗旱夺丰收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1版()
专栏:

周恩来总理、白相国部长会见凯恩斯部长和由他率领的代表团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五月十七日讯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外贸部部长白相国,今天下午会见了澳大利亚海外贸易部部长兼二次产品部部长凯恩斯博士和由他率领的澳大利亚访华贸易代表团全体成员。
参加会见的代表团团员有:澳大利亚钢铁联营企业“宝勤山”公司董事长麦克伦南、海外贸易部秘书长麦凯,海外贸易部官员安德逊、博塞尔、柯约翰、张悦楷博士、凯文·利迪、甘尼迪、道格拉斯、柯龙尼斯、莱德小姐,商业界人士贝尔、科尔斯、埃德华兹、格林威德、希伯德、杰克逊、基伯尔、耐特、米谢尔、麦尔、史密特、沃都,澳大利亚服装工会总书记彼得逊,以及随团记者彼林登、麦肯德里、克拉克、格兰德、哈博。
澳大利亚驻中国大使费思棻和大使馆外交官员也参加了会见。
参加会见的还有我国外贸部副部长周化民,以及郑拓彬、吴凡吾、肖方洲、张文仲、李树德、张星桥、唐闻生、李辉等。
会见时,宾主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了无拘束的谈话。(附图片)
图为会见时合影。
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