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5月1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非洲国家部长会议通过关于合作、发展和经济独立宣言草案
非洲各国决心捍卫非洲的经济独立
要有效地动员自己的人力和资源才能实现经济迅速变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新华社阿比让一九七三年五月十三日电 非洲国家讨论贸易、发展和货币问题的部长会议五月十二日晚在象牙海岸首都阿比让胜利闭幕。会议一致通过的“关于合作、发展和经济独立的非洲宣言草案”,表示非洲决心通过有效地动员自己雄厚的人力和自然资源,实现大陆的经济独立和发展。
宣言草案说,非洲各国“意识到由于发达国家一贯希望保留、特别是在非洲保留它们在政治方面和经济方面的势力范围而产生的严重威胁,表示决心捍卫非洲的经济独立”。
宣言草案指出,发展中的国家要通过加强共同阵线才能实现它们的发展目标,非洲国家要通过有效地动员自己雄厚的人力和自然资源才能实现经济的迅速变革,非洲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提高。这份宣言草案将提交非洲统一组织第十届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讨论通过。
会议通过的“起草委员会的报告”规定了非洲在非洲国家之间以及国际贸易、发展、财政和货币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总原则。这个报告指出:“多边贸易谈判不应该给非洲经济带来不利的或者有害的效果。”
报告说,应当立即采取步骤成立新的区域性组织和加强现有的区域性组织,使非洲国家能够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自己不受那些在没有非洲参加下作出的有关货币问题的决定的损害。报告指出,为了保证经济迅速发展,非洲国家要在各方面合作,例如在利用自然资源、协调工业的发展、教育和训练、科学和技术研究、非洲内部的交通运输等等方面进行合作。
在闭幕式上,会议报告人扎伊尔财政国务委员巴鲁蒂·瓦·恩杜利在报告中总结了会议的经过,对两份文件的内容作了说明。埃塞俄比亚工商和旅游大臣克特马·伊弗鲁发表讲话,感谢象牙海岸政府和人民给予出席这次会议代表们的盛情款待。这次会议的主席象牙海岸财政和经济部长亨利·科南·贝迪致闭幕词。他说,这次会议为非洲国家间的全面合作和加强非洲在同外部世界联系的地位方面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第6版()
专栏:

布托总统访问伊朗同巴列维国王会谈
强调伊朗和巴基斯坦反对霸权和控制
新华社德黑兰一九七三年五月十四日电 巴基斯坦总统布托一行从五月十日起对伊朗进行了五天正式访问,已于十四日中午乘飞机离开德黑兰回国。
布托总统在伊朗访问期间,同伊朗国王巴列维举行了会谈,讨论了双边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
布托总统在五月十一日的一次宴会上说:“巴基斯坦和伊朗的关系之所以得到发展,是因为我们互相尊重对方的主权和国家平等。”布托总统强调说,伊朗和巴基斯坦在历史上一直是反对霸权和控制的。
布托总统还谴责外国对巴基斯坦内政的干涉。他说:“要是没有外国对巴基斯坦事务的武装干涉,我们就不会被肢解。因此,我们对于一些国家干涉另一个国家的事务就甚为敏感。”布托总统说:“在巴基斯坦,我们曾经不得不付出一切牺牲来抵抗邻国或其他国家力图对巴基斯坦称霸或者进行控制的活动。凡是不能容忍霸权和控制的国家,决不会容忍起消极作用的干涉。”
伊朗国王巴列维也在这次宴会上讲了话。他表示伊朗完全支持巴基斯坦,并说:“在我们东面的邻国巴基斯坦可能发生的任何事情,对我们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不能看着巴基斯坦再发生什么事情。”他指出,伊朗不能接受“使用武力来实现政策”的事实。
当布托总统一行离开德黑兰的时候,巴列维国王和法拉赫·巴列维王后以及伊朗高级军政官员前往机场热烈欢送。
一些国家驻伊朗的外交使节也到机场送行。


第6版()
专栏:

资本主义世界金融货币市场又出现新动荡
西欧金价每盎司突破一百美元大关
据新华社讯 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货币市场又出现新的动荡。连日来,伦敦、巴黎等西欧金融中心的黄金价格又一次暴涨。五月十四日上午,每盎司黄金价格已突破一百美元大关。
据报道,在伦敦市场上,五月十一日每盎司黄金价格涨至九十六点九五美元,超过今年二月二十三日每盎司黄金九十五美元的历史最高价格。比今年二月十二日美国政府宣告美元贬值百分之十时,每盎司黄金四十二点二二美元的官价超过一倍以上。
五月十四日早晨一开盘每盎司的金价又涨到九十九点七五美元,没有多久,就涨到了一○○点二五美元。在巴黎,每盎司金价高达一○二点五五美元。在瑞士的苏黎世和西德的法兰克福,金价也突破了每盎司一百美元。
从五月八日起,伦敦市场上就出现抢购黄金的风潮,五月九日,每盎司黄金价格已被哄抬至九十三美元。五月十日,抢购黄金的风潮愈演愈烈,伦敦市场每盎司黄金价格比九日上涨近两美元,达九十四点八美元。
在黄金价格上涨的同时,在外汇市场上,美元对西欧各国货币的比价普遍下跌。在法兰克福外汇市场,美元对西德马克的比价已跌到近一个月来的最低点。
据报道,一年来,黄金价格已涨了一倍。去年五月一日,每盎司金价为五十美元,今年年初为六十五美元左右。


第6版()
专栏:

斯里兰卡报纸要求实施联大宣布印度洋为和平区的决议
超级大国在印度洋加强军事力量威胁小国
《阿拉伯周刊》指出苏联犹太人大量移居到以色列北部及其占领区,引起阿拉伯各国的忧虑和不安
新华社科伦坡一九七三年五月十三日电 斯里兰卡《人民力量报》最近发表文章,谴责超级大国在印度洋增强军事力量,侵犯这一地区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文章说:“最近,某些超级大国为增强他们的势力在这一地区加强了军事活动,因此,印度洋地区的发展中的小国要求宣布印度洋为和平区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文章揭露某些大国的大型军舰以“访问”、“捕鱼”、“渔业调查”等为借口在印度洋游弋。但是,他们的真实目的是企图加强海上的控制和收集周围各国的情报。这不仅侵犯了各国的独立和主权,而且干涉了他们的内政。
文章指出:临近某个国家的海域基本上应当属于这个国家的人民。应当处理印度洋事务的是印度洋沿岸的国家而不是离开印度洋几千浬的超级大国。
文章说:“小国都不喜欢帝国主义者在他们国家附近建立军事基地和加强军事力量。帝国主义国家的这种行径是对这些小国的巨大威胁。这些国家为反对和摆脱这样的威胁而提出的(宣布印度洋为和平区的)要求是非常合理的。正因为如此,世界爱好和平、主持正义的国家、民族和人民赞同这一合理的建议并对此表示坚决支持。这一建议在上次联合国大会上提出的时候,得到大多数国家的支持而获得通过,只有美国、苏联和葡萄牙等几个国家不投票支持。包括斯里兰卡在内的有关国家为了使这一建议得以顺利实施,应该为制造最强有力的舆论而继续行动,应该不顾那些反对实行这一建议的超级大国的阻挠而坚持下去。”
新华社大马士革一九七三年五月十四日电 在贝鲁特出版的《阿拉伯周刊》五月十四日刊登的一篇报道说:“移居以色列的苏联犹太人人数的增长,引起了阿拉伯各国的忧虑和担心。”
这篇报道援引了以色列政客本·古里安最近的讲话。古里安说:“目前,以色列没有边界。以色列的边界只有在另外六百万犹太人移居到以色列时才能确定。”
报道说:“这说明,以色列不仅不打算从被它占领的阿拉伯土地上撤走,而且还企图占领更多的阿拉伯土地以满足数量正不断增多的犹太人移民。”
报道说:“完全支持以色列扩张主义政策的美国向苏联施加了压力以便为苏联犹太人的移居开放大门”。
报道指出,“苏联已经取消了对苏联犹太人移民的限制,包括取消苏联政府对移民征收的费用”。
报道指出,一九七○年以来向以色列移居的苏联犹太人迅速增加的情况表明“今年的数目将突破过去的纪录”。
报道还说:“苏联的犹太人移民正在以色列北部和(被占领的)戈兰高地的移民点定居下来。”


第6版()
专栏:伦敦通讯

英国参加西欧“共同市场”以后
中国新闻代表团
英国从今年一月一日起正式成为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员国。英国的这一行动,促进和扩大了西欧国家的联合,推动了欧洲局势的发展。同时,在英国的政治、经济生活方面,包括英国人的日常生活,都受到这一行动的影响。例如,在度量衡方面,已经宣布要在一九七五年前由英制逐步过渡到改用西欧大陆通用的公制,有些企业目前已经改行公制。在税收制度方面,也正在向西欧大陆逐渐靠拢。就在我们访问期间,英国开始实行西欧“共同市场”国家通用的增值税,以代替英国一向沿用的购买税等。这在物价上引起了一些变动,有些商品降价了,有些商品涨了价,有些不变,一时成为人们议论纷纷的话题。
英国为什么参加西欧“共同市场”
我们在同英国官方人士和企业界人士交谈中,经常听到的一个论点是:英国要在世界上保持它所希望保持的地位,就必须加入“共同市场”集团,成为联合起来的西欧的一部分。
在我们访问英国企业主的组织——英国工业联合会的时候,这个组织的副总干事约翰·怀特霍恩先生直截了当地对我们说:“我们为什么要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呢?很简单!我们越来越有这样的感觉:在二十世纪的下半世纪里,英国是太小了,不能成为一个经济大国,光靠自己不能够同其他大国竞争。”
一位国际问题专家——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弗朗索瓦·迪歇纳先生这样来说明问题:“西欧国家如果分裂成一小块一小块,那么,在军事上,面对着苏联就不安全;在经济上,面对着美国就不相称。”他指出,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是为了使西欧国家能够在比较平等的地位上同美国讨价还价。
上述这些论点并不陌生。两三年前,当英国国内还在激烈争论是否应当下决心参加“共同市场”的时候,英国现政府领导人就多次发表过类似的言论。希思首相一九七一年十月在保守党年会上发表演说时说,在这个“已经发生变化的世界”里,“如果我们听任自己陷于孤立,那么,我们将发现,在世界贸易和货币问题上跟我们如此密切相关的决定,不是由我们自己作出,而是由在世界上拥有更大经济力量的其他方面——美国、欧洲共同体和日本作出。”外交大臣道格拉斯—霍姆一九七○年十月在保守党年会上也说,“苏联军事机器已经发展到大大超出俄国传统的力量”,“在欧洲,苏联单独位于天平的一端”,而其他国家只有用一个声音说话并且一致行动,才能对它发生影响。
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前景
在英国正式参加欧洲经济共同体之后的今天,它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在新的局面下,面临新的竞争条件,应当怎么办。
在英国,食品、工业原料和石油占全部进口额的将近一半。它必须大量出口制成品,特别是机械工业产品,来换取上述物资。出口总值差不多等于国民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因此,不少英国人老是这样说:“英国必须从事贸易,否则就不能生存。”
在参加了“共同市场”后,英国在竞争日益剧烈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上竞争的前景究竟如何呢?英国政府人士和大企业代表在言谈中是表示有信心的。英国工业联合会的怀特霍恩先生对我们说,在资本主义世界里,除了美国以外,英国同日本、西德、法国在生产能力方面大体上是处于同等地位的。在欧洲一百家最大的企业里,有三十五家是英国的。他认为,英国在金融业方面(如银行和保险事业),在航空、空间和核动力工业方面,拥有比较有利的地位,在化工、炼油、食品制造、电子等工业方面的实力也比较雄厚。因此,他的结论是:英国可以经受得住“共同市场”内部的竞争。
来自大西洋彼岸的竞争的压力,在某些行业里可以明显地感到。在我们参观罗尔斯·罗伊斯飞机引擎工厂德尔比分厂的时候,人们告诉我们,英国是最先发明喷气飞机的国家,但是目前资本主义世界飞机引擎市场却大部分为两家美国大公司占领。可能也正因为如此,英国和西欧大陆国家的飞机工业合作的趋势近几年越来越加强。在我们参观过的几家英国飞机工厂里,正在生产的各种型号的飞机中就有几种型号,包括“协和”式超音速飞机、“空中公共汽车”式客机等,都是英法两国或英、法、西德三国合制的。
英国的工业在进行改组
英国是工业发展最早的国家。现在,它的工业结构正在进行改组。人们告诉我们,多年来一些古老的工业部门,如采煤、纺织、造船、铁路运输,生产一直在下降,而一些新兴工业部门,如电子、塑料、飞机制造、化学工业等生产却在上升。有些行业是由于设备陈旧、竞争力差而导致衰落的,钢铁工业和造船工业就是这方面的例子。有些则是由于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渐被别的行业所取代,例如煤炭逐渐被石油和天然气所取代,铁路运输逐渐被公路运输所取代。
在威尔士地区旅行,可以看到不少被废弃了的煤矿,也可以看到一些新建的油罐和炼油塔。这个地区在历史上曾经长期以煤、钢为其主要工业。但是近三十年来,采煤业一直不断萎缩,仅从一九六三年到一九七一年的八年里,煤矿工人就减少了一半,年产量减少了将近四分之一。在这方面,大体上可以说,威尔士是英国全国的一个缩影。另一方面,威尔士地区近年来发展了几个规模巨大的石油提炼中心,炼油能力现在比一九六三年增加了将近百分之一百六十。原油全是从外国进口的。
钢铁工业则是另一种状况。我们在威尔士参观了塔尔伯特港的英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它年产三百万吨钢。工厂当局告诉我们,这个企业不久以前刚完成了设备更新,包括新建两座容量各为三百吨的大型纯氧顶吹转炉和一个港口。这样一来,过去旧的炼钢设备使用二千五百名工人,新的设备只要四百工人,而产量相同;港口能容纳的最大船舶也由一万五千吨级提高到十万吨级。工厂负责人还说,英国政府去年决定十年内在钢铁工业方面投资三十亿英镑,来更新设备;其中九亿英镑用于威尔士地区,而他的工厂就将得到三亿。十年以后,这个厂的产钢能力将增加一倍,即年产六百万吨。另一方面,我们也了解到,威尔士有三个设备陈旧、被认为不经济的钢厂,不久前已经关闭。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在一些关键工业部门,正在不惜投入巨大资金以对付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近二十年来,英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每年平均增长率大大低于日本和原来的西欧“共同市场”六国,也略低于美国。政府和企业界正在想方设法提高经济增长率,也希望参加欧洲经济共同体有助于改变这一局面。
英国关心欧洲安全
英国是一个欧洲国家,参加欧洲经济共同体以后更把自己的未来同西欧大陆国家的未来紧密地连结起来。它对欧洲安全的关心自然是不消说的。英国参加了“欧安会”和中欧均衡裁军会议的筹备会,但是对社会帝国主义统治集团的意图仍然保持着警惕。英国政府在二月二十一日发表的国防“白皮书”中表示,英国政府希望缓和紧张局势,但是“苏联军事能力的不断增长说明了西方要明确地确定和记住它自己的政策目标的重要性”。“白皮书”认为:“只有从实力出发进行谈判,才有可能产生公平的协议。因此,绝不应单方面削减西方的防务能力。”英国外交大臣道格拉斯—霍姆五月一日在伦敦一次新闻午餐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英国政府准备参加同苏联的任何谈判,但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也不能用一些毫无意义的一般化概念和表示良好意图的保证去掩饰困难”。他警告说:“那样做将是一条危险的道路,因为那将使我们处于没有内容的缓和的状态,而且可能使我们情不自禁地放松我们的警惕,并拿我们的安全去冒那种毫无道理的风险。”
在我们访英过程中,一位政界权威人士在向我们谈到中欧均衡裁军问题时强调说:“只有真正实现均衡,才能考虑裁军。没有什么比在裁军的名义下破坏欧洲的力量均衡更为危险的了。”一位新闻界朋友也说:“英国不能放松防御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英国虽然需要钱,却仍然把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五——高于一般西欧国家的比率——用于国防的原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