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5月1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岳阳楼新记
在朝晖普照大地的时刻,我们登上了金碧辉煌的岳阳楼。这是我国劳动人民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建造的一座楼阁,巍然耸立在洞庭湖岸边。北宋诗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是写的这个地方。
登上岳阳楼,远近风貌,历历在目:浩瀚的湖面上,一艘艘轮船,乘风破浪,汽笛长鸣;千万张白帆,迎风前进,渔歌互答。沿湖两岸,道道防洪大堤,坚如铜墙铁壁,条条防浪林带,宛如绿色长城。
岳阳,古老的城池。过去,它曾以悠久的历史和优美的环境引人注目;今天,经历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它以更新更美的姿态前进在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行列之中,以深刻的革命变化激励着人们前进。
解放前的岳阳,百业凋零,满目萧然,大好的“巴陵胜状”,被糟踏得百孔千疮。那时,全城的工业几乎是一张白纸,仅有的一个小发电厂和几家手工业作坊,也在风雨飘摇中奄奄一息。现在,全城办起了一百二十多个工厂,拥有钢铁、机械、建筑材料、无线电、造船、发电、化肥、造纸、纺织、玻璃、塑料等几十种工业。去年,工业生产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总产值比解放初期增长五百六十倍。
城北玻璃厂,是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由共产党员、四个孩子的职工家属王珍发,带领十三个街道妇女创办起来的。现在,它已能成批生产电灯泡、日光灯、十几种医药和化工玻璃制品。去年,仅这一个厂的产值,就相当于解放前夕全城工业的总产值。
座落在城东的拖拉机修制厂,是一面“工业学大庆”的红旗。去年,这个厂生产的农业机械产品,比一九六五年增加了四倍。在批修整风运动中,厂党委组织工人试制一种适应湖区特点的新型拖拉机。他们深入到三个公社调查研究,广泛征求贫下中农意见,进行了三次设计改造,攻克十几道技术难关,终于造出了十五马力、二十马力两种型号的小四轮拖拉机。这种拖拉机,装上胶轮可耕旱土,换上铁轮和链轨可耕水田,加上船体,可耕连牛也不能下去的深泥湖田,深受贫下中农的欢迎。今天,当人们看到这种“小铁牛”奔驰在湖区柳堤上、绿洲畔的时候,谁能想到它的制造工厂,在一九五八年以前还是一个小小的铁业合作社呢!
岳阳楼下面,数十里沿湖线上,新建了二十多个码头。日日夜夜,大小船只出出进进,各种车辆来回奔跑,高大的吊车挥舞着钢臂,把各种物资抓起来送进船舱。今日岳阳,已成为湘北水陆联运的要地,每年货运量和客运量比解放初期增长了近百倍。那种“商旅不行,樯倾楫摧”的情况是不会再现了。
登上岳阳楼,遥望那广阔的洞庭平原,千年沉睡的荒洲,已经变成万顷良田,纵横如织的渠网,把大地划成一个巨大的绿色棋盘,电动排灌站如雨后春笋般地树立起来,渔民新村星罗棋布,展现出一幅鱼米之乡的壮丽图景。那种“洞庭湖水白茫茫,烟波何处有家乡?豺狼当道灾不断,血泪盈湖染大江”的悲惨情景,早已一去不复返了。湖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加固老堤,疏河畅流,并流堵口,建闸修渠,向千年水患展开了全面进攻,谱写出一曲曲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颂歌。
在洞庭湖和荆江相汇的地方,有一个广兴洲公社。过去,这里的二十三个小垸子,年年遭受洪水的危害,解放前的十年内,大的倒堤溃垸就有五次,几万亩稻田被白浪吞噬,成千上万的人民流离失所,沿途乞讨。解放后,广大贫下中农回到这里重建家园,安居乐业。他们把原有的二十三个小垸子合成一个大垸子,加高加固了四十八里长的沿江大堤,兴修四百多里长的排灌渠道,建成大型电力排灌站五处,水闸五十二座,安装大小电动机六十四台,柴油机一百一十台,使全公社五万亩农田全部实现了自流灌溉,旱涝保收。现在,这个富饶的湖洲,已成为以粮为主,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新农村。
岳阳县在解放以来,共完成农田水利建设任务一亿七千七百多万土石方。这些土石方,如果用来筑成一条高一米、宽一米的长堤,可绕地球四个圈。正是通过这些艰巨的劳动,制服了千年水患,使洞庭湖水乖乖地流入长江,造福于人民。一九七一年以来,岳阳县粮食亩产连续两年超《纲要》。
从岳阳楼往西眺望,秀丽的君山隐现在明镜般的湖水中。驰名中外的君山茶,就是产在这个湖岛上。君山毛尖,嫩绿似莲心,沏上开水,其状如笋群出土,又如刀剑林立。文化大革命以来,广大茶农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哲学思想,破“名茶定型论”,使老茶园不断更新,名茶不断发展。老茶农伍仕雄、侯运鸿等人组织的科学实验小组,细心察看了山上每一蔸茶蓬,反复进行分析比较,从中选择了三株质量最好的茶树,用竹篱笆围起来,精心培育,然后用枝条、叶片扦插的办法,繁殖到三万多株。在这个基础上,他们又从福建、云南、陕西等省引进来十二个优良品种,用梅花点的形式播种在本地良种茶树中,把无性繁殖和有性杂交结合起来,培育出一种“君山银针”。这个新品种,不仅保持了“君山毛尖”的独特品格,还吸收了外地良种的特长,芽尖茁壮紧结,芽身金黄挺直,白毫显露完整,香味清醇可口,誉称“金镶玉”。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民族团结的新曲
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居住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回、汉、东乡、保安、撒拉等各族人民,互相支持,团结战斗,亲密无间,形成一种新型的民族关系。一曲曲民族团结的赞歌,传遍这里的社社队队。
“龙江水”
临夏市黄泥湾公社黄泥湾大队的回、汉、东乡族社员,去年战胜了旱灾,夺得了农业大丰收,粮食平均亩产由一九七一年的三百三十斤增加到四百四十二斤,一跃跨过了《纲要》。在欢庆丰收的日子里,人们传颂着深沟流出“龙江水”的故事。
黄泥湾大队与和政县马家堡公社脖项、小河、台子等大队地埂相连,座落在牛津河畔。过去,这几个大队都靠牛津河水灌溉土地,由于水量不足,水浇地的产量很低。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两个公社决定在上游的脖项大队深沟生产队修建一座水库,这座水库建成后,可扩大水地一千三百多亩,增加保灌面积三千六百多亩,但库址要占去深沟生产队的七十多亩耕地,其中有三十六亩水浇地。
当时,这个队有些人想不通,他们说:修水库对下游有好处,我们深沟生产队吃了亏。党支部就组织大家学习毛主席关于“要提倡顾全大局”和加强民族团结的教导,通过学习,提高了认识,大家说:我们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全局。修水库虽然使我们队丢掉了七十多亩耕地,但给下游兄弟社、队增添了五千多亩稳产高产田。从局部看,我们受了点损失,但从全局看,却得到了更大的益处。公社赞扬他们的这种革命风格,并按照政策,加以处理。深沟生产队干部和群众一面组织劳力,积极参加修建水库的战斗,一面开垦荒地,同时,实行科学种田。结果,粮食亩产和总产都比修水库前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
友谊船
地处洮河东岸的临洮县新添公社潘家庄大队的汉族社员,和西岸的广河县排子坪公社黄家湾大队的东乡族社员,共建友谊船,携手学大寨。
党的“九大”以来,这两个大队的群众,批判了刘少奇一类骗子分裂民族团结的罪行,决心团结治水。两个大队经过协商,决定首先修建一只由钢丝缆绳牵引的木船,连通东西两岸。两岸兄弟民族的群众,齐心协力,团结战斗,一根钢丝绳飞架东西,一只木船接通了两岸兄弟民族。
两个大队革委会领导成员,经过调查研究,共同制定了根治洮河的规划。在治水过程中,东乡族社员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近三年来,沿河筑起一道道石砌长堤,不仅有效地控制了洮河水,使过去经常受害的二千七百多亩良田免除灾害,而且还沿河滩淤泥造田四百五十亩,使粮食产量逐年增长。汉族社员学习东乡族社员的革命精神,修筑了四里长的护河堤,保证了大片良田免受洮河水的侵袭,去年粮食亩产一跃跨过了“长江”。此外,他们还自力更生地修起了一座一百瓩的水轮发电站,使洮河为人们造福。
一家人
永靖县三塬公社姬川大队的第一、二生产队是汉族队,座落在黄河北岸。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干部和社员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决定发展牧业,养羊积肥,促进农业。可是,这两个生产队没有草山放牧。当时有人建议到黄河对岸水足草茂的东乡族自治县考勒公社塔家塬东乡族生产队去放牧。这个问题引起了大伙的议论,有的说,骆驼的脖子长,吃不了隔山的草,把羊赶到东乡的山上吃草,恐怕人家不答应。
塔家塬生产队的东乡族干部和社员群众,听说对岸的汉族兄弟要发展牧业,十分高兴,纷纷表示支持,一致同意让他们到自己的草山上放牧。他们说,山都是祖国的山,羊是人民公社的羊,姬川和塔家塬的贫下中农都是阶级兄弟,我们是一家人呵!从此,每天早晨,可以看到姬川的羊工们划着一只只木船,满载着膘肥体壮的羊只,渡过黄河,同塔家塬的羊工们一道,并肩在高嘴山和兰干山上放牧。一次,姬川二队的一只羊拐了腿,失群散落了,塔家塬生产队的社员找到后,立即驾船把羊送到二队。在东乡族兄弟的支持和帮助下,汉族生产队的羊只发展很快。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

巫峡风光
四川省巫山县地处巫峡两岸,境内峭壁林立,沟壑万千。解放前,在封建地主的残酷剥削下,贫下中农穿棕衣,住岩洞,过着“糠菜不糊口,乞讨无路走”的悲惨生活。解放后,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经过勤劳、勇敢的巫山人民的艰苦努力,巫峡山区农村正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古往今来,多少人赞美巫峡的山川美丽。可是,人们可曾想到,奇峰异石,高山陡坡,给发展农业生产带来了多少艰难!巫山县共有耕地七十多万亩,水田仅有八万亩,多半是石头山、挂坡地。群众形容这种乱石陡坡地是:“瓢一块,碗一块,粪桶搁不稳,犁铧插不进;风吹泥土动,雨淋肥气走,山洪一来水推土,剩下一坡乱石头。”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战斗洗礼,县委领导成员克服了“山区条件差,只能慢慢来”的思想,采取专业队常年施工和冬春农闲群众突击施工相结合的办法,带领全县人民大打治山改土之仗。从一九七○年冬到现在,全县已建成大寨式水平梯地七万多亩,兴修补修大小水利工程两千多处。今日巫峡山区,无论是江河沿岸的腹心地带,还是海拔两千米的偏僻山村,到处都可以看到片连片的层层梯地。经过改造的土地,土壤肥力显著改善,抗灾能力普遍增强,为夺取农业丰收奠定了基础。去年,巫山县尽管小春遭受了冬旱和百年不遇的大雪灾,大春又有伏旱和局部地区的风雹灾害,农业仍然获得好收成,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六点三,棉花总产量增长百分之四十一点六。
巫峡山区,荒山秃岭面积很大。群众把这种没有草木生长的大小山头称之为光头山。近几年来,巫山人民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同时,广泛地开展了治理光头山的活动。仅去年,就封山育林六十万亩,营造新林二十四万九千亩,零星植树二百一十万株。
地处川鄂、川陕交界的起阳公社,三面靠山,一面临水。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响应毛主席“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积极造林育林,加强护林防火,目前有林面积已占宜林总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同时在田边地坎大量培植经济林木,全社每人平均已有油桐三十株,每户平均有果树二十株。社员屋前宅后,已是竹木环绕。不少地区还把绿化荒山和保持水土、发展多种经营结合起来。白果公社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对境内的一万八千亩光头山进行了普查,根据土壤、地势的不同条件,能植树的植树,能种茶的种茶,能栽竹的栽竹,实在不行就种上蓑草。全社已营造新林五千多亩,新辟果园、茶园九个,栽培果树二百多亩,种植茶苗一千二百亩,使半数左右的光头山披上了绿装。
在毛主席关于“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引下,巫山人民在打好农业翻身仗的同时,充分利用山区资源,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他们栽了许多果树,不仅本地一年四季都有水果上市,还畅销长江沿线城镇。远离县城二百多华里的庙堂公社,办起药材场二十六个,仅去年就栽黄连五十二棚,插独活秧子一百四十万株,育党参苗二百亩,药材品种发展到二十多个。
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巫山人民不畏艰险,继续努力,描绘着社会主义祖国的大好河山。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今日金田村
洪秀全所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到现在已经一百二十二周年了。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策源地——广西金田村里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呢?
我们登上古老的营盘,俯视金田村,只见那一排排垂柳翠竹,掩映着一幢幢新瓦房。村里,当年太平军制造兵器的旧址,已变成了生产队的科学养鸡场。村西,当年太平军收藏兵器的芦苇滩,已经变成了丘丘新田。村南,当年太平军伏击清兵的地方,今天已经建立起一座综合加工厂。眼下的金田村,到处是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
在万恶的旧社会里,金田村的土地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掌握在地主恶霸的手中。那时候,金田村四十二户贫下中农中,就有七户家破人亡,九户卖儿卖女,四户逃荒做乞丐,十四户替地主打长工。
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金田村人民奋发图强,改变了山村的面貌。现在,金田村附近修建了水库。全村人民又修筑了大小水坝十一座,大小水渠七条,共长十七里,使全村五百多亩土地全部获得了自流灌溉,产量逐年提高。
为了改良土壤,增加肥力,从一九五八年起,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以来,金田村的贫下中农积极投入了积肥改土和深翻土壤的工作。去年,他们除了把所有的水田普遍深翻一次外,还先后从岭上铲来了十九万一千多担草皮泥,十万多担土杂肥,把所有的水田铺过好几次,使原来的死沙土变成了黑色土,土地的肥力大大地提高,土层的深度也增加了。粮食亩产由文化大革命前的六百多斤,到去年增加到近九百斤,跨过了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比解放前增加了七倍多。
金田村的多种经营和养猪事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去年全村三个生产队共养猪三百六十多头,平均每户三点一头;饲养家禽家畜一千多只,平均每户十多只。
随着生产的发展,集体经济不断巩固壮大,金田村人民的生活也不断提高。文化大革命以来,全村集体新建牛栏、仓库、烤烟房八十二间,公共积累达五万多元。生产队添置了打谷机、插秧机、喷雾器等大批农机具。解放后,金田村八十户贫下中农,新建砖瓦房二百四十间。老贫农陆中福,在解放前住牛棚。他的三个哥哥替地主打长工,一个不满三周岁的弟弟送给人家抚养。他十一岁就去替地主看牛,受尽了苦难。解放后,他家新建了砖瓦房五间,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
解放前,金田村只有七个识字人,都是地主、富农。解放后,全村共有高中、初中毕业生六十五人,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已经成为国家干部、工人、教师或生产队的赤脚医生、会计以及农业技术的骨干力量。现在,全村的适龄儿童都已入学读书。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蚬库蛤蜊岛
正值贝类采捕季节,我们来到了辽宁省庄河县城东南十余里海面上的一个小岛。星罗棋布的礁石上,牡蛎丛生,如同座座牡蛎山。这就是驰名国内外的蚬库蛤蜊岛。
蛤蜊岛位于庄河入海口,这里海水淡水交汇,饵料丰富,是各种贝类栖息生殖的好地方。但是,在黑暗的旧社会,蛤蜊岛归地主所有,一片萧条。
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蛤蜊岛建立了一处贝类养殖场,使这片荒滩的贝类资源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如春风化雨,使蚬库更加焕发了革命的青春。这里的干部和养殖人员以岛为家,以滩为田,与天斗,与海斗,养殖面积逐渐扩大,贝类产量大幅度上升。现在这里蕴藏各种贝类约达二千多万斤,比文化大革命前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五左右。每亩蕴藏量提高到一万多斤,最高的达到六万多斤。从一九六六年以来,共向国家交售各种贝类六百二十二万多斤,相当于文化大革命前七年采捕贝类总量的两倍。生长的贝类除原有的僧帽牡蛎、沙蚬子等几个品种外,新增加的有文蛤、牛眼蛤、毛蚶子、羊角仙、白蚬子、长牡蛎等十余种。
蛤蜊岛有个十亩盛产沙蚬子的老滩。文化大革命前,这块老滩每亩蕴藏量八千多斤。当时有人认为:这块老滩的产量,是甜秆吃到梢,高山爬到顶,不能再高了。老滩能不能再高产?文化大革命中,蛤蜊岛的干部和养殖人员狠批了刘少奇一类骗子鼓吹的唯心论的先验论,决心从改造这十亩老滩开始,用革命的实践来回答这个问题。在烈日当空的盛夏,养殖员们挥舞着大耙,把十亩老滩翻了一遍,又从岛上挑来二十多万斤沙子撒在滩上。接着,他们从低潮区的苗田里精心采来二千斤幼小蚬苗,密密麻麻地撒在松软的滩上。几天后,一层层白花花的蚬苗开始茁壮生长了。这时,一场大潮水夹带着大量浮泥袭来,十亩滩涂被一尺多厚的淤泥埋没了。在党支部带领下,养殖员们拖着一捆捆树枝,趟着齐腰深的海水,把淤泥拖起来,让潮水冲走。他们连续战斗几个潮次,把十亩滩上的淤泥清除了。经过养殖员的精管细养,这十亩老滩每亩蕴藏量达到三万多斤。
文化大革命以来,人们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改造老滩,开辟新滩,扩大人工养殖面积四百多亩,翻滩三百多亩,掺沙一百八十多万斤,移苗扩种一万四千多斤,播种增殖十七万八千多斤,使有贝类资源的滩涂扩大到一千多亩。面对着这银滩春色,养殖员们兴奋地说:这都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丰硕成果啊!
随着贝类养殖生产的发展,一代社会主义养贝新人正在茁壮成长。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先后有二十八名知识青年来到蛤蜊岛,在老养殖员的关怀教育下,迅速成长为贝类生产上的骨干。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