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4月2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积极支持,具体帮助,共同前进
——米山公社卫生院帮助大队巩固合作医疗的调查
内容提要:山西省高平县米山公社卫生院,在公社党委的领导下,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提高医务人员的路线斗争觉悟,积极支持合作医疗。他们派出调查组,走遍全公社所有大队,对合作医疗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具体地帮助各大队巩固合作医疗。由于医务人员深入群众,虚心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政治思想和医疗技术都有了提高。
山西省高平县米山公社各大队于一九六九年春陆续地办起了合作医疗。到一九七○年底,有不少大队的合作医疗不能坚持下去,有的停办了。这时,公社党委提出让公社卫生院帮助各大队巩固合作医疗。卫生院的许多医务人员认为,合作医疗是新生事物,作为农村专业医务工作者应该给予支持。有的医务人员思想不通,说:“合作医疗不适应咱们这个地方的经济条件,办不好咱们也没法!”
为了统一认识,公社卫生院革委会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一次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他们把米东大队老贫农李秋贵请进卫生院来,给大家讲在毛主席的革命卫生路线指引下,办合作医疗的优越性。公社卫生院革委会又组织医务人员到本公社合作医疗办得最好的南朱庄大队参观学习。南朱庄大队的经验证明,只要坚持自力更生,勤俭办医,充分发挥中草药、针灸的作用,合作医疗经费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因而那种认为合作医疗“不适应本地经济条件”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通过路线教育,公社卫生院的医务人员认识到,办合作医疗符合毛主席的革命卫生路线,大方向完全正确。他们说,帮助大队办好合作医疗,是农村专业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首先从公社卫生院的门诊开始,对大队合作医疗站转来的病人,进行认真治疗,按照病情开方给药,尽量不开大处方,不给过头药,能为合作医疗站节约一分钱也是好的。他们还想方设法采用针麻做手术,减少合作医疗的开支。过去他们做一个阑尾炎手术,要收二十多元,现在只要收十多元了。
公社卫生院要帮助大队巩固合作医疗,首先要弄清情况。全社有哪些大队的合作医疗办得不好?应该如何办好?当时,米山公社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对这些问题都心中无数。怎么办?他们重温了毛主席关于“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等有关教导,思想豁然开朗。他们组织了三个调查组,走遍了全社的二十一个大队,发现合作医疗办得不好的,有三种情况,并针对这三种情况,进行了具体帮助。
一、有的大队党支部对办好合作医疗的意义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例如,侯家庄大队党支部认为他们大队劳动日值高,群众有钱,谁家有病,谁家请医生治疗就行了,办合作医疗是多此一举。大队赤脚医生上大学后,合作医疗就停办了。公社党委催他们再选拔一名赤脚医生,把合作医疗再办起来,他们一直拖延不办。调查组在公社党委的支持下,跟大队党支部一起学习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告诉他们,停办合作医疗后,社员看病吃药不方便,影响集体生产,帮助他们认识办不办合作医疗,是执行不执行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的大问题,是衡量干部群众观点强不强的一个标志。大队党支部成员的思想认识提高了,便将合作医疗列入议事日程,在公社卫生院的具体帮助下,又选拔一名赤脚医生,重新建立起合作医疗站。
二、有的大队没有坚持自力更生、勤俭办医的原则。例如,郭村大队初办合作医疗时,集体和社员拿出些钱,买了一些药品,药品用完后,合作医疗实际上也停办了。调查组同郭村大队干部、贫下中农代表一起座谈讨论这个问题。贫下中农代表认为,郭村地处丘陵,有一些非耕地,只要以赤脚医生为主,组织些辅助劳动力,开荒种药和上山采药,合作医疗费用是完全可以解决的。大队党支部支持贫下中农的意见,决定发动群众种药采药。经过一年的苦战,种植和采集的药材价值达一千五百元左右,除去合作医疗费用的开支外,还有节余。
三、有的大队缺少赤脚医生或者赤脚医生技术水平较低。例如,孝义大队办起合作医疗不久,老医生病故,新担任赤脚医生的涉有顺医疗技术水平不高,防病治病工作抓不起来,致使合作医疗一度停顿下来。调查组同孝义大队党支部共同研究,叫涉有顺到公社卫生院跟班学习。涉有顺在公社卫生院医务人员的热情帮助下,进步很快,现在能防治农村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这样,孝义大队的合作医疗又继续办下去,并有了新的发展。
公社卫生院根据调查中发现的情况,把帮助各大队提高赤脚医生作为巩固合作医疗的一个重要内容。他们选派了十名思想进步、医疗技术水平比较高的医务人员,到各大队培训赤脚医生。两年来,共培训了三十六名赤脚医生,九十二名不脱产的生产队卫生员,使全社三分之二大队的合作医疗得到巩固和发展。
米山公社卫生院在帮助各大队巩固合作医疗的过程中,医务人员虚心向贫下中农和赤脚医生学习,努力改造世界观,也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六十二岁的老中医张云瑞,自认为医疗技术高明,有吃老本思想。在帮助各大队巩固合作医疗中,他遇到了一个下肢患有臁疮(西医叫下肢溃疡)的病人,用许多方法都没治好。有一天,他在石桥口大队发现一个叫张土孩的社员,用撒酸、猪油混在一起敷在患处,治好了自己的臁疮。老张回院后,反复研究了这种病症,把张土孩的方子学来,又增加了轻粉、冰片等成份,制成了臁疮痛痒膏。后来他运用这种药品先后治愈了三十多人。张云瑞通过这件事,对毛主席关于“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教导,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外科医生李水旺,原来认为自己从县医院下放到公社卫生院就够艰苦了,便借口手术不能下乡,在家坐等病人。在帮助大队巩固合作医疗的过程中,他看到贫下中农改天换地的革命精神,受到鼓舞教育,并虚心向贫下中农、赤脚医生、老中医学习,学会了中医和新针疗法,受到社员群众的欢迎。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帮助大队办好合作医疗
吉林省辽源市渭津公社卫生院
我们公社卫生院遵照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于一九七○年五月组成第一批医疗队,走出院门,到基层去开展医疗卫生工作。
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任务很多,涉及的面很广,应该从哪抓起?开始我们是不清楚的。后来,我们从正俗大队合作医疗所起的作用中,受到了启发。这个大队的合作医疗站,从实际出发,根据当地需要,自制了四十多种土药,并且用这些土药治好了许多常见病、多发病。赤脚医生还积极向群众宣传计划生育,并利用各种机会发动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这使我们认识到,帮助基层搞好医疗卫生工作,首先要抓合作医疗。合作医疗办好了,巩固了,就能逐步解决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就会把整个医疗卫生工作带动起来。我们围绕巩固合作医疗,重点抓了两项工作:
积极帮助大队开展中草药群众运动。为了取得经验,我们到小良大队蹲点,总结了这个大队坚持依靠群众,自力更生,搞好合作医疗的经验。在推广小良大队的经验后,各大队都办起了小土药厂。但是,有些大队只注意数量,忽略质量,疗效不高。我们卫生院便组织医生、护士、药房人员到福禄大队,和赤脚医生一起研究精制土药,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制成了四、五十种中成药。这些精制的土药,服用方便,疗效也比较好。现在,全公社服用自制土药的比例大大增加,节省了合作医疗经费的开支。
为大队培训赤脚医生。合作医疗办起来后,赤脚医生有为贫下中农服务的热情,但是,有些赤脚医生的医疗水平较低,需要学习提高。我们先后办了三期学习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赤脚医生比较系统地学到一些医疗卫生知识;每月召开一次赤脚医生经验交流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有计划地把赤脚医生请到卫生院,学习临床经验;卫生院还经常派出医务人员,深入基层,对赤脚医生言传身带。通过这些办法,大部分赤脚医生初步掌握了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办法。
三年来,我们公社卫生院先后派出了八批医疗队,全院医务人员一般都参加了一期到两期。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公社卫生院必须面向基层,经常组织医务人员到贫下中农中去,送医送药上门,帮助大队办好合作医疗。这样,就能使公社卫生院为改变农村缺医少药状况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3版()
专栏:

到群众中去,自觉改造世界观
吉林省辽源市渭津公社卫生院医生 吴荣和
我原来在吉林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院放射线科工作。一九六九年十一月,响应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到了辽源市渭津公社卫生院安家落户。
我刚下来时,看到卫生院的设备条件还算不错,心里比较满意。不久,卫生院党支部决定组成医疗队下乡。当时我想,我们从城市大医院来到公社卫生院,就是下到农村了,还往哪下?再说,抓合作医疗,咱们是门外汉,是“高射炮打蚊子,有劲使不上!”
我们医疗队来到福胜大队。这个大队是个偏僻的山村,在刘少奇一伙推行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卫生路线干扰下,缺医少药,贫下中农有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小病拖成了慢性病。每当流行病发生,全大队每天得有几辆大车到卫生院或外地送病人看病,送一个病人就得耽误两三个人参加集体生产。当我们在大队党支部领导下,和群众一起筹办合作医疗时,社员非常高兴,踊跃参加,纷纷表示:“一定要组织起来和疾病作斗争,办好合作医疗。”
实践使我受到了生动的路线教育,更加感到自己对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理解得很不深刻。坐在卫生院不愿走出去,说明自己的立足点还没有移到工农兵这方面来。
我是个专科医生,过去只掌握几种病的治疗方法,往往使一些病人高兴而来,失望而去。福胜大队第二生产队老贫农于长江,背上长个痈,肿得比碗口还大,疼得几天几夜没有睡好觉。一天,他找我治疗,我说:“得到卫生院开刀,没有别的办法。”老草医孟魁元老大爷看了说:“咱们用土药给他治治。”孟大爷用自己做的独角莲膏给病人敷上,当天就不痛了,第二天就消肿,出了头。我给他换药时,主张放引流,孟大爷说:“不用,在疮面上上点‘白藓皮粉’,可以提毒生肌”。结果,仅仅一周的时间就治好了,总共没有花两角钱。孟大爷还教我用按摩治病的方法。在搜集土方、验方中,我也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使我这个“专科”医生逐渐朝着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了。我每到一个地方,就和当地的赤脚医生一起送医送药上门,学习使用中草药,学习用针刺疗法为群众治病的本领。在实践中,我体会到,只有从卫生院走出去,到贫下中农中间去,在农村广阔的大课堂里,才能与贫下中农相结合,变感情,变立场,更好地为贫下中农服务。


第3版()
专栏:

为合作医疗开源节流
一九六九年一月,江苏省丹阳县陵口公社各大队办起了合作医疗。在开展中草药群众运动以后,群众服用中草药,需要熬煎,感到不方便。因此,西药用得较多,某些药物供应紧张,经费超支的现象仍然存在。贫下中农多次向公社卫生院提出:能不能办个土药厂,改革中草药的剂型,便于推广使用。
贫下中农的希望,使陵口公社卫生院党支部受到很大的启发。他们遵照毛主席关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教导,自己动手,采药制药,办起了土药厂。但是,有的同志主张多生产一些利润高的药品。办土药厂究竟是为了什么?卫生院党支部带领医务人员到群众中去征求意见。有一年,东风大队百日咳流行,由于刘少奇一伙推行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卫生路线的干扰,得不到及时治疗,影响了儿童健康。这个大队贫下中农恳切地说:你们办土药厂,要为我们多生产能治好病的便宜药。向阳大队赤脚医生吉竹荣说:“我们大队流行小儿腮腺炎,多亏你们供应了清热解毒药,每人只花了一角五分钱,就把病治好了。”贫下中农的控诉和赤脚医生的鼓励,教育了医务人员,大家表示:土药厂一定要为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服务。
为了使土药厂的产品能够更好地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公社卫生院党支部抽调医务人员组成四个调查小组,同赤脚医生一起,对全公社流行的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了调查,土药厂根据历年的发病规律生产药品。例如:冬春两季,比较普遍的是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他们用四季青、鱼腥草、柴胡、棉花根、紫花地丁等中草药制成大量的清热解毒、消炎止咳药品;夏秋两季,比较普遍的是肠胃道疾病,他们就生产一见喜、马齿苋、牛筋草、大青叶、健胃散等具有抑菌、止痢、健胃、消炎作用的药品,基本上解决了各大队合作医疗缺少药品的问题。去年七月,公社的部分地区“乙脑”流行,药厂用牛筋草、大青叶等中草药连夜赶制了一批新药,送到流行地区,给群众普遍服用,进行预防治疗,迅速控制了“乙脑”的蔓延。
两年多来,这个土药厂坚持做好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工作,先后生产了中草药针剂二十三种,片剂、胶囊二十八种,酊剂、水剂十八种,散剂软膏十一种,以及大型输液等西药十三种。由于他们处处为合作医疗开源节流,土药厂生产的药品,价格低,疗效好,许多药品的价格,都低于市场价格百分之三十左右。有些药片,每片只合几厘钱;有些针剂,每支只要三、四分。今年住院治疗痊愈出院的病人,七十三例大叶性肺炎,平均每人药费九角二分;十二例黄疸肝炎,每人二元七角,减轻了贫下中农的负担,巩固了合作医疗。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干部以身作则遵守制度
辽宁省庄河县双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孙吉德,在旧社会吃不饱穿不暖,得了一身病,身体很虚弱。有一次大队合作医疗站进了一种补药。孙吉德到合作医疗站看病时,一个赤脚医生考虑他用这种补药比较合适,就给他开了十丸。孙吉德对那个赤脚医生说:“我虽然有病,该用这种药,但贫下中农当中,可能有比我更需要的,这药还是留着。”
孙吉德以身作则,对干部和群众影响很大。大队干部都自觉地向他学习,严格遵守合作医疗制度。两年多来,大队、生产队三十四名干部,他们有病,都是先经过赤脚医生诊断,给什么药,服什么药,没有一人自己点药吃,受到群众的赞扬。
广大贫下中农从实践中体会到,合作医疗站确实是为群众办的,对合作医疗站越来越关心和爱护。两年多来,合作医疗经费不仅没有超支,还节余了五千余元。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推广中草药,干部要带头
江苏省淮阴县武墩公社严集大队办起合作医疗后,有些病人不愿意使用中草药,医疗经费开支大,影响合作医疗的巩固。为什么中草药推广不开?大队党支部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群众说:“推广中草药,干部要带头。”
大队党支部根据群众的意见,在抓农业生产的同时,认真抓中草药的种植、管理和采集。许多干部除了带头种药外,还亲自采药。去年,这个大队种植和采集中草药一百二十多种,研制丸、散、膏、丹等成药达九十多种,花钱少,疗效好,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这个大队的干部,不仅带头种药、采药和制药,而且带头服用中草药。大队党支部书记朱寿昌肠出血,他主动对赤脚医生说:“中草药如能治,就给我服中草药。”医生根据病情,给他服用自制中草药,很快就治愈了。干部家属生病时,干部就主动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动员她们服用中草药。二队队长侯少龙的小孩患肠胃炎,侯少龙说服爱人用中草药和新针疗法配合治疗,孩子的病不久就好了。由于干部带头,这个大队去年采、植的药材,除自己留用外,还向国家出售一部分,自制的成药基本满足治病的需要,有效地巩固和发展了合作医疗制度。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