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4月17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平果县委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
认真处理来信来访密切联系群众
新华社南宁电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委认真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密切了党和群众的联系。
平果县委对群众来信来访中提出的重大问题,都进行集体研究讨论,县委主要领导成员还亲自接待来访群众和给群众回信。县委注意分析群众来信来访中反映的问题,改进自己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去年,新安公社一个插队知识青年给县委来信,反映了一些思想问题。县委接信后除了立即给这位青年回信,鼓励她同贫下中农一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外,着重分析了这位知识青年的思想,检查了全县下乡知识青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了对插队知识青年工作的领导。去年下半年以来,县委先后三次组织干部检查了这方面的工作,并在插队知识青年中,表扬先进,树立榜样,促进全县插队知识青年树立长期扎根农村的思想,使这些青年在农村三大革命运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受到各族贫下中农的称赞。
平果县委还注意从群众的来信来访中,了解各级干部在执行党的路线、政策等方面的问题,及时地加以解决。一次,县委接到城关公社雅龙大队一位壮族社员的来信,反映了这个大队的一些生产队,在执行有关发展果树生产的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县委经过调查发现,这一情况在其他大队也有。针对这种情况,县委一方面帮助基层干部学习和自觉执行党的政策,同时对执行政策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及时加以解决。这样,不但促进雅龙大队落实了党的政策,也推动了党的政策在全县落实。去年,全县龙眼、柑橙、香蕉、柚子等果树的种植面积比上一年增加百分之四十三。
平果县委和县革委会还发动县直属各部门和各公社、大队的领导成员,大家动手共同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县直属各单位和公社、大队都配备了信访工作人员,层层负责。县委还曾举办信访工作人员学习班,总结推广了本县六个基层单位信访工作的经验,要求各级党组织对群众的来信来访,逐步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交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有一次,凤梧公社龙林大队的一些群众向公社党委反映,这个大队有一段时间对社员编织竹器发展家庭副业放弃了领导。凤梧公社党委立即派人到这个大队调查研究,并和基层干部、群众一起学习党的政策,使这个大队的集体副业和社员家庭副业都得到了发展。


第4版()
专栏:

人民日报社举行宴会
热烈欢迎朝鲜《劳动新闻》代表团
姚文元、石少华、申健等出席 玄峻极大使等应邀出席 人民日报社集会热烈欢迎郑浚基团长等朝鲜战友
本报讯 人民日报社四月十六日晚上举行宴会,热烈欢迎以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劳动新闻》总编辑郑浚基为团长的朝鲜《劳动新闻》代表团全体成员。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驻中国大使玄峻极和夫人,大使馆一等秘书朱轸极、申基道,朝鲜《劳动新闻》、朝鲜中央通讯社驻北京记者严泰龙,应邀出席了宴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姚文元,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国务院文化组秘书长石少华,中联部负责人申健,《人民日报》负责人鲁瑛、王揖、陈浚,有关方面负责人缪海稜、顾文华、张志、陆维钊、王珍、师海云、孙轶青、汪溪等,出席了宴会。
在充满中朝两国人民和新闻工作者之间革命友谊和战斗团结的热烈气氛的宴会上,鲁瑛和郑浚基同志先后讲话。
鲁瑛同志在讲话中说,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是患难与共、并肩战斗的战友和兄弟。我们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和战斗团结,是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基础上的,是牢不可破的。他说,这次《劳动新闻》代表团对我国的访问,对我国新闻工作者来说,是学习和交流经验的好机会。鲁瑛同志表示相信,代表团的访问,必将对加强中朝两国人民、两个兄弟党报之间的友谊和合作关系作出新的贡献。
郑浚基同志在讲话中说,这次我们来中国访问,有机会亲眼看到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斗争情景,并为能够增进我们两国人民和两国新闻工作者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而感到非常高兴。他表示,朝鲜人民和新闻工作者今后仍将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旗帜,在反对帝国主义和争取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共同斗争中,不断增强同兄弟的中国人民和新闻工作者的战斗友谊和团结。
本报讯 人民日报社工作人员四月十六日举行大会热烈欢迎朝鲜《劳动新闻》代表团。
应邀出席大会的有:代表团团长、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劳动新闻》总编辑郑浚基,代表团团员李金哲、赵俊奎、徐东范、李绿英、金相台。
朝鲜驻中国大使玄峻极、大使馆一等秘书朱轸极和朝鲜《劳动新闻》、朝鲜中央通讯社驻京记者严泰龙,也出席了大会。
以郑浚基同志为团长的《劳动新闻》代表团和朝鲜驻中国大使玄峻极等到达人民日报社的时候,人民日报社全体工作人员在报社门前夹道热烈欢迎朝鲜战友。
人民日报社负责人鲁瑛、王揖、陈浚和报社各部门负责人,同朝鲜《劳动新闻》代表团同志进行了十分亲切友好的谈话。
上午九时半,人民日报社工作人员举行了欢迎大会。人民日报社负责人鲁瑛首先在欢迎大会上讲话,对《劳动新闻》代表团来中国访问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他说,通过《劳动新闻》代表团对我国的友好访问,必将更加加深中朝两党、两国人民之间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进一步加强《人民日报》和《劳动新闻》以及两国新闻工作者之间的友好团结和合作关系。朝鲜《劳动新闻》代表团团长、总编辑郑浚基接着发表了热情的讲话。他表示说,《劳动新闻》代表团的这次访问,一定会进一步加强《劳动新闻》和《人民日报》以及两国新闻工作者之间兄弟般的友谊和团结。他们的讲话激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讲话结束以后双方赠送了锦旗。


第4版()
专栏:

四十三个国家驻华使节和外交官员到辽宁省沈阳市等地参观访问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四月十六日讯 应我国外交部的邀请,第一批四十三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和外交官员以及他们的夫人,由外交部副部长马文波陪同,于四月八日至十六日到辽宁省沈阳市、抚顺市、鞍山市和旅大市进行了参观访问。
他们在上述城市先后参观了工业项目、文教单位、名胜古迹和大连海港,并乘船出海游览。在参观访问中,他们受到了辽宁省革委会和沈阳市、抚顺市、鞍山市和旅大市革委会有关方面负责人和当地群众的热情欢迎和友好接待。


第4版()
专栏: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首任驻华大使到京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四月十六日讯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首任驻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罗尔夫·保尔斯今天上午乘火车抵达北京。


第4版()
专栏:

奥地利共和国驻中国大使离任回国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四月十六日讯 奥地利共和国驻中国大使汉斯·塔尔贝格,今天乘飞机离任回国。


第4版()
专栏:

韩念龙副部长前往尼泊尔驻中国大使馆吊唁尼泊尔王国太王太后陛下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四月十六日讯 外交部副部长韩念龙今天上午前往尼泊尔驻中国大使馆,吊唁尼泊尔王国甘蒂·拉吉雅·拉克希米·黛维·沙阿太王太后陛下。太王太后陛下是四月十二日在尼泊尔王宫逝世的。
大使馆里安放着太王太后陛下的遗像,遗像前摆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对外友协和北京市革命委员会献的花圈。
前往吊唁的还有,向前、张世杰、郭东俊、王晓云、朱传贤等有关方面负责人。


第4版()
专栏:

芬兰驻中国大使和夫人
为瓦纳宁部长访问中国举行晚宴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四月十六日讯为芬兰教育部第二部长马尔雅塔·瓦纳宁访问中国,芬兰驻中国大使海莱尼乌斯和夫人今天晚上在大使馆举行晚宴。
国务院科教组组长刘西尧,对外友协副会长杨骥,中国建筑学会代理事长任朴斋,有关方面负责人金瓯卜、胡沙、张颖、王本祚、刘丰等应邀出席了晚宴。
瓦纳宁部长的随行官员芬兰教育部国际司司长卡·西卡拉也出席了晚宴。
晚宴上,宾主举杯,共祝芬中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两国文化交流不断发展。


第4版()
专栏:

芬兰建筑艺术图片展览在京开幕
刘西尧组长瓦纳宁部长在开幕式上讲话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四月十六日讯芬兰建筑艺术图片展览今天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
芬兰的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展览会展出了四十五幅展品,其中有印刷厂、大学、医院、艺术博物馆、运动场、音乐厅和大会堂、城镇规划和居住区的建筑图片。这些展品表现了芬兰人民的智慧和民族风格。
国务院科教组组长刘西尧和芬兰教育部第二部长马尔雅塔·瓦纳宁在开幕式的讲话中表示相信,芬兰建筑图片展览在中国展出,必将进一步增进中芬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出席开幕式的有:对外友协副会长杨骥、中国建筑学会代理事长任朴斋,有关方面负责人金瓯卜、胡沙、张颖、王本祚、陈大远和建筑师张博、戴念慈。芬兰驻中国大使海莱尼乌斯和夫人,瓦纳宁部长的随行官员芬兰教育部国际司司长卡·西卡拉,也出席了开幕式。
图片展览是由对外友协和中国建筑学会举办的。


第4版()
专栏:

我们的友谊象朝阳
——记越南胡志明劳动青年团友好访华代表团访问我国
“越南中国,山连山,江连江,共临东海,我们的友谊象朝阳……。
以阮氏玉卿为团长、裴友智为副团长的越南胡志明劳动青年团友好访华代表团来我国访问的第一天,北京重型电机厂幼儿园的小朋友,为欢迎越南的叔叔阿姨演唱了这支歌颂越中两国人民兄弟友谊的越南歌曲。从这一天起,无论是在北京、上海、广州,还是在韶山和林县,越南战友走到哪里,这支友谊的颂歌就在那里响起。中越两国人民象朝阳一般的友谊,在代表团的访问过程中,得到了极其生动的体现。
我们是一家人
三月三十一日,中央民族学院的五十多个民族的工农兵学员和教师,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演奏起民族乐器,亲切地迎接越南战友来到学院参观。京族学员苏维生来自广西?尾岛,他的家乡与越南的芒街只隔一条北仑河。苏维生笑着向越南战友说:“我们共烧一山柴,同饮一江水,真是一家人呵!”越南战友高兴地回答说:“我们是心连着心的!”
阮氏玉卿团长告诉学员们,同中国一样,越南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胡志明主席和越南劳动党的领导下,越南北方各族人民得到了解放,他们积极参加北方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支援南方同胞的斗争,许多少数民族青年在斗争中成为英雄和模范。越南南方各族青年也在胡主席的“没有什么能比独立、自由更为宝贵的了”的伟大教导鼓舞下,积极投入抗美救国战争,许多人成了歼美勇士和战斗英雄。学员们听了团长同志的介绍非常高兴。大家表示,一定要学习越南各族人民和青年的革命精神,永远同越南各族人民和青年团结在一起。
这一天,越南战友来到北京工艺美术工厂,参观了著名的景泰蓝和各种精美的玉雕。在十分亲切的气氛中,女工李月琴迎着越南战友说:“毛主席说,‘我们是一家人呵!’胡主席说,我们是‘同志加兄弟。’今天见到代表团的同志们,我们就象见到了亲兄弟、亲姐妹一样,我们感到非常高兴。”阮氏玉卿团长说:“见到中国的兄弟姐妹们,我们很高兴,我们两国人民和青年之间的友谊,就象你们雕刻的玉石那样纯洁,那样美丽。”
并肩前进
灿烂的阳光照耀着大地,清澈的红旗渠水灌溉着绿色的田野,桃花和杏花开遍了太行山东麓林县的山坡。在这春光明媚的时刻,修筑红旗渠的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来了越南战友。当年战斗在红旗渠上的劳动英雄——钻洞能手王师存、铁姑娘战斗队队长郭秋英等,陪同越南战友们参观了夺丰渡槽、桃园渡桥、江英汇流、青年洞、曙光洞、南谷洞水库等红旗渠上的大型水利工程。在参观中,代表团团员、战斗英雄黎海和劳动模范胡氏秋贤,同王师存、郭秋英一起,互相介绍了各自的战斗集体和战斗经历。
在伟大的抗美救国战争中,黎海和其他空军健儿发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给了美国飞贼沉重的打击。黎海一个人先后击落了六架美国飞机,胡志明主席在世时,曾亲手把一枚英雄勋章挂在他的胸前。为了支援前线,胡氏秋贤和她所在的青年突击队的战友们,曾经冒着美国飞机的疯狂轰炸,劈山斩岭,修桥开路,向前方运送弹药,向后方运送伤员。她们坚持战斗,数年如一日,受到了上级的表扬和奖励。
听了黎海和胡氏秋贤的英雄事迹,王师存和郭秋英很受感动。王师存说:“同志们真不愧为英雄,越南人民和青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黎海说:“你们修筑红旗渠的事迹很动人,你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互相学习,并肩前进。”
互相鼓舞
上海锅炉厂的共青团员和青年们把越南战友来工厂参观访问看作是向越南战友学习的好机会。四月三日,他们敲锣打鼓,列队欢迎越南战友来厂参观。中越两国青年肩并肩,手拉手,在一起畅叙友情。锻热车间的青年女锻工徐红英告诉越南战友说,她们几个女青年刚开始当锻工时碰到很多困难,但是在党、团组织教育下,坚持练各项操作的基本功,较好地完成了任务。在这过程中,一位去过越南的老工人向她们讲述了越南青年特别是女青年在抗美救国战争中的英雄事迹,使她们受到很大鼓舞。胡氏秋贤同徐红英热烈握手表示祝贺。阮氏玉卿团长向大家介绍了胡氏秋贤带领青年突击队进行战斗的动人事迹,使大家深受感动。在场的其他车间的青年工人,先后向越南战友介绍了他们受到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战争辉煌胜利鼓舞的情况。共同的战斗,昂扬的歌声,亲密的话语,把两国青年紧紧连结在一起。告别时裴友智副团长向这个厂的共青团组织赠送了越南胡志明劳动青年团团旗和描述越南人民英雄事迹的画刊。工厂团委书记钱兴宝接过这些珍贵的礼物,握着裴友智副团长的手激动地说:“我们一定把越南青年作为学习的榜样。祝愿中越两国青年和人民的战斗友谊永远长存!”
“我们来到了毛伯伯的家乡”
湘江的水,红河的浪,中越友谊源远流长。四月十一日,代表团的同志在访问了北京、上海、广州之后,来到了苍松翠柏环抱的韶山冲。他们兴奋地说:“我们来到了毛伯伯的家乡。”劳动模范胡氏秋贤说:“我是从胡主席的家乡义安省来到毛主席的故乡的,我的心情格外激动!”在韶山,越南战友们参观了毛主席旧居和毛主席旧居陈列馆,并和中国同志一起在毛主席旧居前合影留念。韶山人民和青年热情地欢迎越南青年战友们,用自己生产的水果、蔬菜招待远方来的亲人。韶山的青年代表李秀兰和言永炎,向越南战友介绍了韶山青年积极参加革命和生产斗争的情况。她们说,韶山区的党、团组织经常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教育。这些,鼓舞着韶山青少年在革命和生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去年,韶山青少年同全区贫下中农一道努力,在大旱之年夺得了好收成。目前,全区的社员和青少年正在积极积肥、犁田和播种,努力夺取今年的更好收成,以实际行动支援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支援越南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越南战友们听了十分高兴,阮氏玉卿团长说:“由胡主席和毛主席培育起来的越中两国人民和青年的友谊之花,比春天的山花更美丽;山花开放是短暂的,而我们的友谊之花将永不凋谢!”
革命友谊世代相传
代表团的同志们四月七日一到达广州,就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瞻仰了胡志明主席早年在广州创办的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越南青年政治训练班旧址。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二七年,胡志明主席在广州进行革命活动,在这里创建了今天的越南劳动党的前身——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创办了越南青年政治训练班,出版了《青年》周刊。当时有不少越南青年,秘密来到广州参加训练班,接受胡主席的教导。
越南战友们对越南青年组织以自己的伟大领袖胡志明主席的名字命名,感到十分光荣,对瞻仰胡主席早年进行革命活动的旧址,感到无比幸福。他们和陪同参观的中国同志一起,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在胡主席遗像前合影留念。
从本世纪二十年代开始,中越两国的革命者就并肩战斗在一起。胡志明主席先后几次到过广州、桂林、昆明。不少越南青年也到过中国从事革命活动。中越两国革命者互相支援,并肩战斗,汗流在一起,血流在一起。老一代用鲜血凝成的越中两国人民的革命友谊,至今鼓舞着中越两国青年和人民团结战斗,继续前进。陪同越南战友参观的中国同志说:“胡主席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阮氏玉卿团长说:“受到越南劳动党和胡主席教育的越南青年,决心继承党的事业,更好地巩固和发展越中两国人民和两国青年的战斗团结和革命友谊,让这种战斗团结和革命友谊一代一代传下去!”
新华社记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