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4月1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海上“拥军交通”
听说过海上跑交通的故事吧?在黄海前哨的塞里岛上就有一个出色的海上交通员,他的名字叫王金寿,六十多岁了,是个老船工。自从人民解放军某部守备连进驻小岛的那一天起,王金寿就主动为连队在海上跑交通。他热情地为子弟兵服务,十几年如一日,前哨军民称他是“拥军交通”。
塞里岛远离祖国大陆,交通很不方便。在海上跑交通,那真是困难不少。浩瀚的大海上,气候变化无常,尤其是塞里岛附近的海面,水深流急,明砣暗礁,星罗棋布,渔民说,这里无风三尺浪。要是刮起大风,更是白浪滔天,漩涡、暗涌能把渔船掀翻。交通员王金寿怀着对人民子弟兵的深情厚谊,凭着他几十年海上生活的经验,驾着小帆船闯险礁、战恶浪,来往于大小岛之间,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交通任务。
去年隆冬季节,一场罕见的寒流袭击了黄海北部海面,塞里岛附近的海面上挤满了冰排,港湾里大小船只都被冰排封冻住了。海面上刮起八级大风,小岛和大岛之间的交通线被隔断了。在交通线被割断的第三天夜晚,守备连炮四班班长李兴山突患急病,腹部绞痛,体温上升,昏迷不醒,必须立即送大岛医院抢救。时间已近深夜,海面上西北风越刮越猛,巨浪掀起一排排冰块砸在礁石上,发出一阵阵吼声,天上不见一点星光。杨连长紧锁着眉头望着窗外,“怎么办?”卫生所里一双双焦急的眼睛看着他,“请老交通想办法!”杨连长果断地决定。这两天王金寿正患感冒,他听说连队有急病号需要出岛,二话没说,披上羊皮袄立刻赶到海边。面对着咆哮的大海,杨连长担心地问道:“王大爷,今晚能出岛吗?”王金寿深情地看了看担架上的四班长,斩钉截铁地回答:“为了抢救解放军同志,就是火海,今晚也要闯过去!连长,你放心吧,有我在,就一定能把李班长安全送到医院。”老人扎紧腰带,砸开冰排,小小交通船闯进茫茫大海。
这时海面上黑得象锅底,几丈开外就什么也看不见了。狂风掀起小山似的浪头,一会把船高高地抬向浪峰,一下子又狠狠地甩进浪谷,仿佛要把小船一口吞下。王金寿一面吩咐船上护送的医助和战士照顾好病人,一面沉着地把住舵,驾着小船顶风劈浪,向大岛驶去……。
杨连长焦急地守在电话机旁,但是大岛医院一直没有回音。他知道,从小岛到大岛医院,在正常的天气下不用一个半小时,就是天黑风大,两个小时也该到了,莫非小船遇到了危险?大岛驻军作战值班室接到杨连长的报告,立即派值班炮艇出海迎接。
原来小船这时正在礁区跟风浪搏斗着。王金寿扔开羊皮袄,把舵紧紧地抱在怀里,驾着小船躲开一块块呲牙裂嘴的礁石,避开一个个浪头。在小船快要闯出礁区时,一个大浪推着一大块冰排从小船旁擦了过去。“好险!”船上的人都捏了一把汗。但是,在小船刚要回头的一瞬间,又一个大浪压了过来,小船躲闪不及,被抬上一块暗礁,打着转转。如果不马上把船推开,再有两排浪头就可能把小船掀翻。战士们争着要向礁石上跳,王金寿大喝一声:“坐稳别动,我来!”老人争先跳下了海。对人民子弟兵的血肉深情变成巨大力量。只见他两脚牢牢地钉在礁石上,肩膀紧紧地抵住船帮,借着涌势,牙一咬,腰一挺,船被推下了暗礁。小船终于离开了险区,把病人安全地送到大岛医院。由于抢救及时,李兴山很快恢复了健康。李兴山出院后,连队同志一再对老人表示感谢,王金寿乐哈哈地说:“解放军同志为保卫祖国长年驻守在小岛上,俺为你们出了这一点力完全是应当的。”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团结战斗在海防前哨
祖国海防前哨一个小岛上,驻守着人民解放军陆、海、空军的三支部队。在党的“九大”团结、胜利路线指引下,三军战友齐心协力守岛建岛,结下了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谱写了一曲曲团结战斗的胜利赞歌。
“我们都是亲兄弟”
在一座高山的山腰里,驻守着海军的一个观通站和陆军守备五连。
有一次,海军观通站的分队长籍逢泰要出岛执行任务,分队里只剩下了几个战士。陆军守备五连的指导员姜丰满知道后,主动向他表示,一定要抽时间兼顾分队的工作。籍逢泰走后,姜丰满经常到分队去看望,象关心五连战士一样,关心海军分队的每一个战士。后来,守备五连离岛执行施工任务去了,留下二班在岛上搞生产。观通站的干部战士又把二班当作是自己站里的一个班,平时都亲切地说:“我们的二班!”
去年春节前夕,观通站站长曹继荣代表海军战士给二班送去了过节的副食品,又和二班的同志一起在菜地里劳动。休息时,二班班长金会亭主动向曹继荣汇报工作。但他主要只谈了成绩的一面,对还存在一些什么问题谈得不够。曹继荣心想,金会亭带领全班在乱石遍地的山腰上开荒种地,的确做出了不少成绩,但是要防止出现自满情绪。于是,曹继荣就和金会亭坐在地头攀谈起来。曹继荣指着身前那块长得有些发黄的菜地说:“如果这块地多施点肥,菜苗一定能长得更好!”停了一会,又回过头来指着两块菜地中间的一块大顽石说:“要是把这个家伙搬掉,两小块地不是就可以连成一大片了吗?”曹继荣的一席话,使金会亭受到启发,更加认识到还有不少事需要努力去做。他握着曹继荣的手说:“我们一定要发扬成绩,克服缺点,继续前进!”在曹继荣的帮助下,金会亭经常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带领全班把荒山坡建成了“海岛南泥湾”。守备五连党支部从外地来信感谢海军战友对二班的关怀,观通站的同志说:“我们只是军装的颜色不同。我们都是亲兄弟!”
南阳坡上“三军营”
东方欲晓。小岛南侧的一个山坡上,陆海空三军三个连队的指战员,正在进行联合演习。这三个连队是:在解放战争时期立过战功的陆军守备一连、共产主义战士安业民同志生前所在的海军三连和在严惩美蒋飞贼的战斗中荣立集体一等功的空军某部雷达十五连。三个连队的战友驻守在同一个阵地上,经常在一起学习毛主席的教导,开展路线教育活动,进行军事训练,随时准备狠狠打击敢于来犯的一切敌人。
去年七月二十六日,海岛上刮起少见的强台风。空军雷达十五连的干部战士全部动员起来,用绳索紧紧拉住摇晃的雷达天线。可是,风力还在增强,天线摇晃得更厉害。就在这时,海军三连的战士们得到消息,迅速向架设雷达天线的地方飞奔。狂风把树木吹弯了腰,在山上行走十分困难。战士们拉着一条绳子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前移动,过风口时,大家只能用手抓住地上的杂草匍匐前进。海军三连的战士一赶到山顶,立即投入了保护雷达天线的战斗。排长陈小华把绳子往腰间一扎,准备爬上天线。空军战友紧紧拉着陈小华的胳膊,说什么也不让。陈小华挣脱了空军战友的拦阻,飞快地爬上天线,在空军战友的配合下系好了固定雷达天线的绳索,保证了雷达的正常工作。
担担清水凝深情
一年春节,当地人民群众慰问守岛子弟兵时,给岛上的空军某部挑了满满四担清水。空军战士又分别送给海军和陆军战友各一担。海军同志用这担清水给战士们上了一堂革命团结的教育课;陆军同志用这担清水在门口栽了两棵松树,象征三军团结、军民团结万古常青。
担担清水凝深情。在这个海岛上,三军战友之间让水的故事说不完、道不尽。
去年夏天,岛上大旱,用水比较困难。这时,海军某部的施工进入了紧张阶段,需要大量用水。海军战友施工缺水的事,很快被陆军某连知道了。前几年,陆军战士挖了一口深井,现在虽然久旱不雨,全连的饮用水和浇地用水仍然有保证。为了保证海军施工,他们尽量节省每一滴淡水,主动让出井水给海军战友用。
一年冬天,雪下得很大,住在山上的海军分队吃水发生困难,每天跑五六里路下山担水,途中要经过空军某小队的驻地。每当这时,空军的干部战士都要扔下手里的活,抢过海军战友的担子往山上送一程。时间长了,海军同志心中很不安,就绕开空军驻地附近的大路,改走山后的羊肠小道。小路雪深坡陡,挑水上山更加吃力,但大家都是乐呵呵的。一连几天,空军战友看不见海军同志过路担水,心里很是纳闷。当他们发现这个“秘密”以后,都很感动。党支部经过研究,专门派出一些战士,每天爬山过沟守候在小路旁,坚持给海军战友担水送水,直到上级给海军分队送来了淡水。 新华社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党叫干啥就干好啥
贺淑茹是北京市广安门内废旧物资收购站的回收员。自一九六九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响应毛主席关于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党叫干啥就干好啥,受到群众赞扬。去年春光荣地参加了共青团。
贺淑茹参加工作前,满心想到工厂当个工人,可是组织上却把她分到了废旧物资收购站,她顿时凉了半截。心想:收破烂这工作,既脏又累,真是没啥出息。
老工人臧惠英看透了她的心思,就和她一起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为人民服务》,学习雷锋同志处处从革命的需要出发,党叫做什么就做什么的事迹,启发她的阶级觉悟。小贺渐渐开了心窍,决心象雷锋同志那样,工作不挑肥拣瘦,做好回收废旧物资的工作。
去年夏季,小贺来到市政四公司收购废旧草垫。这里的废旧草垫很多,由于长年存放在露天,风吹雨淋,有许多草垫散成了稻草,堆放在院子里。小贺一捆捆地摊开,仔细查看,按质定级。一共摊看了两万多斤。这些稻草,经过加工,有的做成草帘,有的做成草垫;实在不能用的,送给生产队沤肥,支援了工农业生产。
后来,领导上又调她做检斤工作,除了收购外,还要把废旧物资分类清好。这是一件复杂、细致的工作。小贺却豪迈地说:“担子越重越要担,困难越多越要上。”
一天,从广内合金厂收进来一批乱糟糟的钨丝,需要尽快分类加工好,运往有关工厂。小贺想到钨丝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如不及时加工,会给国家造成很大的损失。清晨,同志们还没起床,她已把一车加工好的物资送到门市部,然后又来到露天货场,把钨丝摊开,分类加工起来。严冬的早晨,小贺的脚冻得麻木了,手被钨丝划出一道道血口,但她还是起劲地干着。在加工钨丝的两个月中,小贺一直干在最前列。同志们见她眼熬红了,身体累瘦了,劝她休息,她却笑笑说:“雷锋同志说,‘对待工作要象夏天一样的火热’,我吃点苦算不了什么。”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毛主席教导的好战士
黑龙江省兰西县武装部战士王树新入伍不久,听到一位军医介绍新针疗法,心里非常高兴。他想,毛主席教导我们,向雷锋同志学习,我们就要时时关心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解除疾苦。银针虽小,能治大病,我要掌握这个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他终于掌握了新针疗法的一些基本知识和要领,并给驻地附近一些群众治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驻地附近有个军属毕大娘,瘫痪六七年,不知求了多少医,都没治好。由于疾病缠身,她的十多岁的孙女呆在家里看护她,不能上学。王树新按照学习的要领,细心地给大娘扎针。一个疗程过去了,大娘的关节有些能活动了。又经过一个疗程,大娘就能坐起来了。
一天晚饭后,王树新做完一天的工作,照例去给毕大娘扎针。当他推开院门时,只见大娘站在门口,满脸笑容地迎接他。他喜出望外,想不到大娘的病好得这么快,已经能下地了。全家人望着恢复健康的老人,心情非常激动。小孙女拉着老人的手说:“奶奶,这回你不要我伺候了,我要到学校读书去了。”毕大娘抚摸着小孙女的脑袋,看看站在她眼前的解放军战士,不觉泪水流了下来:“孩子,是毛主席教导出来的好战士,使我站起来了,要永远记住毛主席的恩情啊!”
这个消息很快在附近的群众中传开了。有的贫下中农从几十里外赶着马车来求医。王树新不是专职医务人员,每天还有操课、值勤等许多工作,但是,他不辞劳苦,利用休息时间热情地给群众治病。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冰水刺骨救儿童
去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下午,积水潭北岸靠近水口处的冰面上,有七、八个孩子在滑冰。正当他们玩得高兴的时候,不料“咔嚓”一声,一个名叫张辉的十三岁孩子掉进了冰窟窿。一个岁数大一点的男孩,急忙用冰钎去拉他,不料也踩在薄冰上掉进水里。两个落水的孩子,一个在水中时沉时浮,一个扒着冰窟窿挣扎着上不来。
在这紧要关头,北京市五十三中初中三年级学生李建生、刘福元闻讯赶来。面对危急的情景,李建生大喊一声:“你们靠边,我来!”话音未落,就破冰跳入水中,连衣服都没顾上脱。冰水刺骨,他穿的衣服又厚又多,在水里动作非常吃力。张辉在危急中见人来救,连忙抓住李建生胸前的衣服不放,两人都处在危急之中。刘福元看到这种情况,赶忙脱掉绒衣,甩掉棉鞋,纵身跳进水中,和李建生奋力把张辉托上冰层,但由于冰层太薄,几次托出冰层都又掉了下去。后来,他们用尽全身力量把张辉顶出水面,努力地坚持着。附近群众赶来了,大家用竹竿把四个少年儿童一个个救上了岸。
李建生、刘福元全身的衣服都湿透了,冻得浑身麻木,手臂也被冰碴划出了一道道的血口,渗着鲜血。但他们因为做了件有益于人民的事,心里很高兴。
李建生回到家里,他母亲得知他下水救人时,说:“你做得对,我支持你。”并嘱咐他“不要对别人讲这件事。”李建生说:“我们经常学习雷锋叔叔的事迹,这事是我应该做的,没有必要向别人去讲。”因此这件事就被瞒了下来。直到张辉的母亲在积水潭一带挨门挨户打听,才找到了李建生和刘福元的家。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解放军某部炮连共产党员张文庆(左)和郝双文同志夜间送一位带孩子的妇女回家。
本报通讯员摄


第3版()
专栏:

战斗生活
隆冬,北国边疆,冰天雪地。日夜守卫在这里的解放军战士,生龙活虎,朝气蓬勃。下面介绍的是他们生活中的几个片断。
简易夜校
夜幕降临了。特务连的同志们一个个挟着书,手里端着用罐头盒、浆糊瓶做的小煤油灯,来到侦察排二班住的半掘开式小屋里。这是每周两次的夜校开课了。
这个夜校办得再简易不过了。教室就是二班的宿舍,没有凳子,大伙坐在铺上;有的把书放在木墩子上,小煤油灯就放在一旁。
不要看夜校小,大家的学习热情可挺高呢!他们以自学为主,结合集体讨论,让能者为师。他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一面学习革命理论,一面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收到了好效果。蒙古族战士窦占柱在训练中,一度成绩不好,他以为自己笨,失去了信心。在夜校里,他刻苦学习毛主席的《实践论》,批判唯心论的先验论,懂得了实践第一的观点。以后,他为保卫祖国刻苦训练,在考核时取得了良好成绩。战士们编词歌唱夜校好:“星儿明,月儿亮,小夜校里人满堂。小油灯下不知倦,革命真理指方向。”
英雄哨所
在战斗英雄杨林牺牲的地方附近,屹立着一个英雄的哨所。它周围地形复杂,又在一个风口上,人称是“祖国的眼睛”。在这里值勤的战士们,送走一个个风雪夜,迎来一个个黎明,百倍警惕地守卫着祖国边疆。
这个哨所,是在一个冬天建立的。那时,滴水成冰,哈气成霜。建哨的战士冒着刺骨的风雪,刨坚冰,挖冻土,干得热火朝天。一镐头下去,震得两臂发麻,只能在地上刨一个白点。困难大,没有战士的决心大,他们终于把哨所建成。
战士们从驻地到哨所去值勤要经过一条小河。一个冬夜,迟文秀踏着冰去上哨。突然冰层破裂,陷进河里。他奋力上来,抖了抖衣服上的水,迎着寒风走向哨所。和他一同去上哨的战友劝他回去换个人来,他谢绝了;下哨的同志要替他站岗,他怎么也不依,坚持站完了自己的一班岗。下哨后,同志们见他身上硬梆梆的,闪明发亮,问他咋回事,他愉快地说:“是姓‘河’的送咱一身盔甲!”
特别球台
元旦那天,天气晴朗,阳光照着白雪,山河显得格外壮丽。在一个山脚下的一块平地上,几个战士围看一场激烈的乒乓球赛,不时拍手叫好。然而,值得赞扬的不仅是这场球赛,还有他们进行比赛所用的球台。
说起这张球台,真是有些特别,它不是用木头做的,也不是用水泥做的,而是冬季北国边疆的“特产”。
还是去年十二月,解放军某部二班来这里值勤。为了炼好身体,保卫祖国,一些战士热心地筹划着打乒乓球的事儿。可是,没有球台怎么办呢?用木头做,一是树木不能乱伐,二是没有工具。这时,张树清就和大伙合计:能不能让“雪朋友”帮帮忙?把雪堆在一起,拍个球台,上面浇上水,冻成冰,保准不错。大伙一听,高兴极了,都说是好主意。
说干就干。大家选好地形,七手八脚地就动工了。雪台拍成后,往上浇水制造台面时,却出了问题。水浇上平台后,全部渗了进去,台面成了“马蜂窝”。大伙又想出了办法,先把水和雪拌成糊状,铺平台面,然后再用水浇。这下成功了,台面象镜子一样光滑。大家把它叫做“特别球台”。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