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4月1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为国家提供更多的积累
中共黑龙江生产建设部队某部二十团委员会
当前,各国营农场和生产建设部队的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正在蓬勃发展,涌现出一批学大寨较好的团、场和先进连、队,整个国营农业战线形势大好。
近几年来,许多国营农场和生产建设部队从两条路线斗争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集体所有制的人民公社要学大寨,全民所有制的国营农业也要学大寨精神,这就是要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发挥国营农业的示范作用。事实说明:大寨的道路是办好国营农业的根本道路。那种认为国营农业情况“特殊”,可以不学大寨的想法,是错误的。
国营农业的发展潜力很大,只要切实加强党对国营农业的领导,按照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和方针政策办事,依靠广大干部和群众,扎扎实实地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就能够把国营农业办好。
  ——编者
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团不断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无产阶级政策,广泛调动了干部和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去年,全团四十二万亩小麦虽然发生了严重虫害,还比一九七一年增产一成,向国家上交小麦四千二百万斤。近三年来,每年上交利润二百多万元,为国家积累了一批资金。
以粮为纲 全面发展
在前进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在当地发展生产的规律。实践证明:象我们这样的全民所有制的大型农业单位,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才能向国家提供越来越多的粮食、油料和其他农副产品,积累越来越多的资金。
贯彻执行这个方针是有斗争的。要统一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要认真把人力、物力、财力集中用在农业生产上。一九七○年冬天,我们从团、营机关和后勤单位精简部分非生产人员,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在物资使用和基本建设投资上,也首先用于农业,加强农业。这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除了狠抓粮食以外,近几年来,团、营两级还建立了多种经营的专业队伍;绝大部分连队实行农林牧副相结合,有条件的连队还发展了渔业生产。三年累计,多种经营总收入达二千三百多万元。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我团已经开垦了不少耕地。根据我团在扩大耕地面积和提高单产方面都有不少潜力的情况,要抓好粮食这个“纲”,必须实行两条腿走路,既要扩大耕地,又要提高单产,以便更快更多地提高粮食总产量。因此,我们不断克服只抓广种不抓高产和只抓高产不重视广种这两种倾向,把“高产多收”和“广种多收”结合起来。
为了提高单产,我们认真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实行科学种田。我们经过调查研究,针对当地农业生产的薄弱环节,着重抓了水、密、种等,不断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近几年来,出现了一批小麦亩产过五百斤、玉米亩产过八百斤、大豆亩产过四百斤的大面积高产地块。
管好用好农业机械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管好用好农业机械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有些同志曾认为“只要机械多,就能够发展生产,增加积累”。其实不然。过去我们虽有机械,但一度放松了机务管理,机械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针对这种思想,各级党组织以路线斗争为纲,对机务队伍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业务技术培训,认真落实对机务技术人员的政策,注意发挥老工人的作用。在机务管理上,逐步健全了各种制度,加强团、营、连三级修配网,使机械利用率不断提高。
我们不断对全体人员进行自力更生的教育,并开展技术革新运动。近几年来,我们先后购置了五十七台外地已报废的收割机架子,发动群众修旧利废,实行改装,把废物变成机器,为国家节省了投资,发展了生产。几年来,全团重要的技术革新项目有四十八项,使田间耕作的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畜牧、运输、施工和加工工业等,也有二十多个项目全部或部分实现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
我们破除了在一些人中流行的“机械化不能创高产”的错误论调,从实际情况出发,一方面使耕作方式适应当前机械作业的特点,一方面努力改装现有机械,使其适应农业增产的需要。大豆过去一向被认为是低产作物,后来我们在种、管、收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并改进机械作业的方法,使产量不断提高。玉米是一种高产作物,可是过去机械作业的问题没有解决,大面积种植受到限制。我们发动群众积极开展技术革新,试制成刨坑、点种、施肥联合作业的玉米播种机,收割、剥皮、秸秆粉碎、刨茬联合作业的玉米收割机,为大面积种植玉米创造了有利条件。
艰苦奋斗 精打细算
几年来,在连续发生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我们仍然发展了生产,增加了积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干部、战士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战天斗地,抗灾夺粮。前年麦收和秋收时期,阴雨连绵两个多月,降雨量达四百多毫米,几十万亩眼看到手的粮食泡在泥水里。各级党委提出“学大寨,学南堡,泰山压顶不弯腰”的战斗号召。广大干部、战士前后奋战三个月,抗涝抢收,终于在重灾之年夺得了较好的收成。
随着生产的发展,积累的增多,有些同志滋长了大手大脚的作风,认为“年年盈利,多花点钱没什么”。针对这种情况,各级党组织不断进行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教育,使干部、战士保持和发扬了光荣传统,把富日子当穷日子过。大家坚持一点一滴地厉行节约,为国家节省了大批物资,也逐步养成了勤俭创业的风气。
增产没有到顶,节约也没到头。我们决心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总结经验,继续前进,为社会主义建设增加更多的积累。
(附图片)
黑龙江生产建设部队某部五连实现了玉米播种机械化。
  本报通讯员摄


第2版()
专栏:

加强领导,农场越办越好
吉林省白城地委和地革委会,加强对国营农牧场的领导,全区国营农牧场的革命和生产形势越来越好。几年来,粮食和林、牧、副、渔业有很大的发展。去年,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仍然获得较好的收成。
白城地区共有五十六个国营农牧场,五十四万亩耕地,三百二十万亩草原。前几年,有些地方对农场放松了领导,认为:农场只有一点点,人民公社一大片,农场办得好坏,与大局无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地区和县的领导调查了两个不同的典型,受到很大启发:洮安县有四个国营农场,由于县的领导重视,工作抓得紧,其中三个成为全县学大寨的先进典型,发挥了示范作用。乾安县也有四个国营农牧场,由于放松了领导,生产发展缓慢,经营亏损。通过对这两个典型的分析,各级领导认识到,国营农牧场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办好。他们自觉地把办好国营农场纳入议事日程,对农牧场的各级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充实,并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国营农牧场的领导。
深入开展路线教育,端正办场方向。为了迅速改变某些国营农牧场低产亏损的局面,白城地区革委会派了三名副主任,带领调查组,深入到十个不同类型的国营农牧场进行调查,发现一些农牧场的干部有“国营国营,国家经营,要钱要物,合理合情”的错误思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地区革委会在一九七一年召开了国营农牧场学大寨、大打翻身仗的会议。通过这次会议,大家认识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还是单纯依赖国家,是农牧场建设上两条路线的斗争。各农牧场的干部提高了路线斗争觉悟,决心大干、苦干,尽快改变面貌。扶余县大联合农场自一九六五年建场以来,连年亏损。后来,他们狠批了单纯依赖国家的错误思想和作法,苦干一年,摘掉了低产亏损的帽子。一九七一年粮食平均亩产四百多斤,去年战胜了各种自然灾害,粮食产量仍有增加。两年共向国家上缴利润二十万元,商品粮一千多万斤。
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过去一些农牧场单一经营思想比较严重,许多丰富资源没有充分利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总结了扶余县伊家店农场的经验。这是个谷物农场,过去只搞单一经营,粮食产量低。一九七○年以来,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粮食亩产过了“黄河”,多种经营也有很大发展。这个典型经验推广以后,全区国营农牧场利用本地资源,合理使用劳力,开展多种经营,对于改变亏损状况起了很大的作用。
坚持经济核算,加强经营管理。白城地区有些国营农牧场,由于经营管理混乱,不讲核算,损失浪费严重。在斗、批、改中,他们加强了党的领导,狠抓了经营管理,建立和健全了合理的规章制度,保证农牧场的经济迅速发展。镇赉县镇南种羊场过去经营管理比较混乱,去年以来,从抓路线教育入手,建立必要的制度,做到了生产有计划,劳动有定额,经济有核算,操作有规程,出勤有考核,促进了革命和生产的发展。经过总结和交流经验,全区国营农牧场的管理水平普遍提高了一步。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改造沙荒盐碱 做出更大贡献
新疆生产建设部队某部二十九团
我们团位于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北缘,过去是个“十亩庄稼一担挑”的重盐碱地区。一九五○年开始垦荒,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努力,已经建成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军垦农场。
过去由于经营思想不明确,盐碱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粮食产量很低。长期以来,生产虽然有所发展,亩产量却在百斤上下徘徊,经常亏损。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全团深入开展学大寨群众运动,扭转了低产、亏损局面,生产发展较快,转为向国家上缴利润。一九七二年,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情况下,仍获得第七个丰收年,粮食总产达二千三百万斤,平均亩产四百二十点五斤,万亩水稻亩产过了“长江”。
我们团是怎样由低产变高产,由亏损转盈余的呢?军垦战士说得好:“不靠天,不靠地,就靠毛泽东思想的无比威力。”
治理盐碱是这里改变生产面貌的关键。从建场开始,广大职工就开展了挖渠、排碱的战斗。但是,由于刘少奇一伙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影响挖渠排碱工程的进行,已挖好的渠道也因失修而淤塞。加上田块过大,不仅碱排不出去,土壤次生盐渍化程度越来越严重。经过反复实践,我们逐步摸索出“挖渠排碱和种稻压碱相结合”的经验。近几年,全团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大搞群众性的挖渠排碱运动,农闲大干,农忙小干,经常清淤挖渠,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七年来,全团共清挖排灌渠近五百公里,出土二百七十万方,使现有耕地做到来水有源,去水有路,灌溉成网,并把大条田改小,把地下水位降低,创造了种稻去碱的经验。几年来,水稻面积逐年扩大,土地越种越好。
此外,我们还实行水旱轮作,大搞积肥运动,选育抗盐碱优良品种等科学措施,基本上治服了盐碱,农业连续七年夺取了丰收。
在农业机械化过程中,两条路线斗争也很激烈。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由于叛徒刘少奇推行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有的机务人员为奖金开车,耕作粗放,影响了农业增产。后来,农场又在“农机赔钱”等谬论影响下,大量压缩农机人员,严重地阻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通过对修正主义路线的批判,加强了连队的农机建设。近七年来,全团机械作业已经发展到平地、挖渠、打埂、中耕、扬场等,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几年来,我团在集中主要力量抓粮食生产的同时,还抓了长绒棉、油料、牧草、瓜果、药材等方面的生产,增加了收入。我们还本着为农业生产服务和为职工生活服务的原则,充分利用农副产品,开展了二十多项加工工业和编制、捕鱼等副业生产。去年加工工业和副业总产值达五百多万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二十点四。
由于生产的发展,盈利逐年增加,有的同志产生了“家大业大,浪费点没啥”的思想。领导上又教育职工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各连利用业余时间打土坯,运沙石,自己建造房舍。全团还组织四百多名家属参加劳动,生产了大批农副产品。


第2版()
专栏:

多快好省地发展水产业
旅大水产部门各级领导,在批修整风运动的推动下,加强对渔业生产的领导,落实党的经济政策,调动了广大渔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促使水产事业多快好省地向前发展。自一九七○年以来,水产品产量每年递增百分之二十以上。去年,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总产量仍比前年增长百分之十六点七,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
渔业大有可为
旅大地处辽东半岛南端,横跨黄、渤两海,海岸线长,岛屿很多,渔场宽阔;内陆水库泡沼星罗棋布,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由于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加上水产资源发生变动,有人产生了“资源枯竭”的错误想法,认为“远海无鱼”、“近海无虾”,渔船停止建造,网具很少增添,致使水产事业发展缓慢。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批修整风运动中,各级党组织改变作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狠批刘少奇一类骗子的唯心论的先验论,打破了“资源枯竭”等错误认识,树立了“渔业大有可为”的思想。王家岛的渔民,根据海上作业的经验,派出潜水员到深海探查,终于在过去认为资源已经枯竭的地方,发现了丰富的贝类资源。他们仅用六条小船,四十天就捕捞了九十多万斤经济价值很高的羊趾蛤。獐子公社渔民不断摸索鱼的回游规律,几次到千里以外的海区探查新渔场。经过反复实践,开辟了早春小白鱼渔场、鲶鱼渔场和黄海中部底杂渔场,比旧渔场的鱼产量增长三倍多。这些事实使干部和渔民认识到:资源的变动并不是“资源枯竭”。广大渔工和渔民,根据鱼的季节性游动规律,改变了过去只捕捞底杂鱼的习惯,利用中、上层渔类资源捕捞近海鳀鱼、青鱼等新品种。同时,改革渔船,网具,发展小型围网、深水灯光围网,开展多样化生产。
抓好集体水产事业
发展水产事业是只依靠几万名渔工,还是依靠几百万渔民和农民?这是关系到是不是执行党的群众路线,能不能多快好省地发展水产事业的问题。
旅大沿海滩涂四十多万亩,内陆还有十三万亩水面。全区有八十个公社不同程度地从事水产事业,广大渔民和农民有着丰富的捕捞、养殖经验。可是过去在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下,追求大、洋、全,对集体经营的渔业重视不够,集体水产发展很慢。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水产部门加强了对集体渔业的领导,全面落实“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规定渔区以渔为主,渔农结合,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半农半渔区,农渔并举,互相促进;以农为主的地区,因地制宜地充分利用水产资源发展渔业。这样就把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调动起来,集体经营的水产业有了很大发展。
为了促进集体渔业的发展,旅大市委在规划水产所用的资金、材料时,充分考虑集体渔业的需要。各县区按季节在远海建立渔业指挥部,保护渔民的安全,探查、传报渔情,加强对集体渔业的指挥,并在渔区、港口设水产收购站和物资供应站,及时收购海产品,供应渔民生产资料和生活日用品,方便渔民,促进生产。
由于重点抓了集体水产事业,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去年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集体捕鱼十六万八千多吨,养海带五万三千多台筏,都比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有较大增长。
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相结合
捕鱼是海上作业,受气象、海况、鱼群的回游等情况的影响。要想高产稳产,必须实现渔业机械化,改变生产条件,才能提高生产率。
为了解决渔业机械化原材料不足的问题,广大渔民自己动手,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坚持以改旧船为主,改旧与建新结合;以土为主,土洋结合。金县广大渔民,把农田排灌用过的柴油机改装到船上,发展动力船。为适应渔业机械化的需要,县、社、场办起了九个修造船厂,形成了三级修造船网,做到小修不出场,中修不出社,大修不出县,促进了远海渔船动力化,减轻了劳动强度,实现了高产稳产。
过去每年七、八月间,天气炎热,季节性产卵的鱼群分散了,被人们称为“淡季”。旅大水产公司的渔工们,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哲学思想,分析自然条件变化和鱼群变化之间的关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渔工们说:“天热了,鱼也得找个凉快地方呆着。”确实,鱼在“淡季”是奔向一年四季温度变化不大的深水渔场去了。由于找到了大量的鱼,连续获得高产。他们还掌握了“春青鱼,夏鲅鱼,秋对虾,冬底杂鱼”的客观规律,打破多年来歇伏,猫冬,半年生产半年闲的局面,坚持常年生产,使夏、冬两季淡季不淡,春、秋两季旺季更旺。
在捕捞生产中,他们按照气温变化必然影响水温变化,促使鱼、虾向适合其生活条件的水域集群的规律,抓住“风前风后鱼成球”的机会,抢风头,抓风尾,经常获得好收成。同时,还根据各种鱼的特性,充分发挥设备作用,不断调整网具、车速,实行围网、拖网和灯光诱捕相结合,提高捕鱼量。
在海带养殖方面,渔工们根据海带对光、肥、流的要求,创造出科学的养殖法,提高了产量。
广大渔工和渔民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把战天斗海的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赢得了水产事业的不断发展。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