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3月5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修修补补为人民
——记新乡市土产公司“五七”修配服务部
在河南新乡市平原路,有一座简易的油毡棚,这就是新乡市土产公司“五七”修配服务部。这里一天到晚十分繁忙:有的补锅修盆,有的赶修农具,还有的编筐织帘,修理木器,……叮叮当当的敲打声,鼓风机的呼叫声,汇集在一起,显示出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
这个服务部共有二十三名职工,承担着锅碗瓢盆、桌椅板凳以及犁耧锄耙等生活用具和小农具的修配业务。一年多来,他们为群众修补锅、盆、壶等生活用品七千六百多件,翻修旧竹帘一千一百多挂,修理各种小农具三百三十多件,受到了广大工农兵的热情称赞。
新乡市土产公司“五七”修配服务部的设立,是深入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的结果。一九七一年春节前,这个公司的职工经常看到一些群众拿着用坏了的生活用品和小农具,到处询问修理的地方;有一些用品因无处修理,被当作废品扔掉了。这些情况,引起了职工的议论。有的同志说:“咱们应该开展修配业务,既能方便群众,又能修旧利废,为国家节约物资,这可是两全其美。”但是,也有的同志认为:商业部门是卖货的,搞修配是没事找事。党总支决定通过这场争论,对广大职工进行一次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党总支组织大家认真学习毛主席有关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和关心群众生活方面的教导,围绕“社会主义商业到底应该为谁服务,怎样服务”的问题开展讨论。大家深入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干扰社会主义商业为工农兵服务方向的罪行,认识到:社会主义商业是全心全意为工农兵服务的,我们必须从人民的需要出发,时时想着人民群众,处处方便人民群众。认识提高后,公司的各个部门,有的支援物资,有的支援人员,很快成立了“五七”修配服务部。服务部的职工们刻苦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不断提高路线斗争觉悟,克服种种困难,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有一次,补锅组的同志已经熄灭了炉火,正准备下班,一位农民拉着一口大锅,急急忙忙地来到服务部门前说:“同志,俺是八里铺生产队饲养室的,这口大锅漏水,不能给牲口煮饲料了,你们能不能尽快给俺修修?”补锅组组长杨林山同志想到:当前正是农忙季节,农民为了生产急需,找上门来,宁可自己晚下班也要把锅修好。他一边热情地招呼这位农民坐下休息,一边和另外一个同志拉开鼓风机,重新生着火炉,化开铁水,着手修补大锅。由于锅太大,裂缝又长,用了两个小时才把锅补好。这位农民感激地说:“这下可给俺解决了大问题。”拉着锅高高兴兴地走了。
一天中午,一位老大娘掂着一口锅来到服务部修补。补锅组的同志主动问清她的住址姓名,让她把锅留下,待一会儿补好给她送去。老大娘高兴地走了。这时,服务部的职工议论开了。不少同志说:“这位大娘那么大年纪,走路又不方便,为了补一口锅还得找到我们门上,这说明我们的服务工作还没有做到家。”事后,他们改进了经营作风,组织人员,深入街道,走街串巷,为群众修补生活用具。有一次,城南庄一位老大娘家里用坏了一口锅,正在着急,服务部的同志赶到她门前,及时把锅取来,当天补好,送到她家,这位大娘非常感激。
“五七”修配服务部的革命职工,不仅千方百计地为人民生活服务,还积极地为农业生产出力。凡是送到服务部来修的农具,他们都做到优先修理,小修随来随修,大修一天半晌即可修好。有一天早上,服务部刚开门,一位拉粪的农民拿着一个尿勺来到门前,说:“我正掏粪时,尿勺坏了,离大队又远,回去一趟耽误时间,你们给俺修修吧?”服务部的同志一看,尿勺又脏又臭,修不修呢?黑白铁组的侯师傅说:“只要是农业生产需要的东西,俺都修。”说着,接过尿勺,跑到后边坑塘洗了洗,很快地给焊接好了。这位农民接过尿勺,高兴地说:“这……让我说啥好呢?我一定以抓革命,促生产的实际行动来感谢你们。”一个秋天的下午,东关大队送来了两盘耙,说明天一早就要用耙,请抓紧把耙齿接长。红炉组的职工听说这是“三秋”急需的农具,立即停下手里的活,连夜把两盘耙的耙齿全部修好,保证了第二天大队耙地使用。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湖北省洪湖县供销社门市部,组织有技术的职工下乡,为社队修理农机具,及时支援农业生产。
本报通讯员摄


第4版()
专栏:

我是怎样克服“怕”和“烦”的
北京市东风市场 郑九琨
我原来是个电工,一九七○年调到东风市场文化用品部电讯组当售货员。刚来到柜台,心里很高兴,满腔热情地想做好工作。没想到,当个售货员并不那么简单。我看到货架上一千多种密密麻麻的商品,每天要接待千百名顾客,就产生了畏难情绪。我把当时的思想总结为两个字:“怕”和“烦”。“怕”,就是怕顾客多、怕问得多回答不上来、怕忙乱中出差错。
“烦”,就是看到顾客挑挑拣拣,有的挑的时间长,特别是挑了半天不买,我就不耐烦。针对这个问题,我反复学习了毛主席关于“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的教导,认识到:有了“怕”和“烦”的思想,就不能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就不能自觉地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怕”和“烦”是与“完全”、
“彻底”根本对立的。产生“怕”和“烦”,根本原因是立足点还没有真正移到工农兵方面来。另外,对商品情况不熟悉,不懂得售货工作的规律,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我决心认真读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努力改造世界观,同时努力熟悉业务知识,尽快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我已经四十多岁了,文化水平低,记忆力较差。但是,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在党组织的关怀和同志们的帮助下,在实践中边干边学,不断克服前进中的障碍。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我初步掌握了本组经营的一千多种商品的性能、产地及保管、使用方法。
思想认识提高了,又掌握了一定的服务本领,“怕”和“烦”的思想逐步得到克服。有一次,一位顾客买收音机,挑选了两个多小时,从各种机子的外观到机件,从式样到价格,反复挑选,试听了十来种。我耐心地向他介绍了每一种收音机的性能、特点,终于使顾客选好一台称心如意的收音机。顾客满意地说:“我自己挑得都有点烦了,可你们还这么耐心。”顾客的话对我是很大的鼓励。我想,工人、农民用自己辛勤劳动的收入来购买商品,我们多做一些工作,帮助顾客挑选他们满意的东西,这是一个社会主义商店售货员应尽的责任。
去年冬天,首都医院一位病人来信,请商店帮助他选购一台收音机。组织上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我按照这位没见面的顾客的要求,精心挑选。下班后,我把一台物美价廉的半导体收音机送到病人手上。这是一位双目失明的病人,拿到收音机,他热泪盈眶,十分激动,紧紧握着我的手说:“你们送来了党对我的关怀和安慰。”这件事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做好商业工作的重要性。我们是社会主义的商业人员,通过我们的双手,把党和毛主席的关怀送到工农兵群众的心坎上。我们服务态度的好坏,服务质量的高低,不是一般的业务问题,它关系到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因此,我们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怕”和“烦”的思想,是不断露头,不断克服的。我们电讯组为了方便广大工农兵,开展了以卖带修的服务项目,受到广大顾客的欢迎。有一次,天津一位码头工人,拿来一个耳塞机要求马上修好。这种耳塞机是塑料热压的,没有盖没有底,拆不开合不上,不好修理,时间又急,修不修呢?由于没把握,“怕”字又冒出来了。这时,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教导在耳边响起,我决心收下来。在同志们的支持下,我立即动手修理,用烧热了的铁片把耳塞机切开,接好线头,重新粘好。一只废了的耳塞机复活了。看到顾客拿到修好了的耳塞机满意而去,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愉快。


第4版()
专栏:

掌握商品知识 当好顾客参谋
一天,辽宁省抚顺市郊区的贫农张大爷,来到市内的长征商店,四处寻找一位热心帮助顾客挑选商品的青年。
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年前,张大爷到长征商店,要买一把理发推子。老人走到五金制品柜台前,对营业员说:“闺女,俺信任你,你就给挑选一把吧。”营业员曹秀媛熟练地把推子卸开,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仔细检查一遍,然后又热心地用自己的头发试剪,觉得很好用,这才把推子包好交给老人。张大爷用这把推子给全家理发,用了一年还象新的,如今特意来感谢商店的营业员。
长征商店营业员是怎样做到这么热情服务的呢?从前,他们的不少营业员,也是只知道售价,缺乏商品知识,顾客一问三不知,更谈不到帮助顾客挑选商品了。有的同志还错误地认为,“咱是站柜台的,没有那么大的本领,掌握不了那么多的商品知识。”党支部针对这种情况,组织大家学习毛主席关于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教导,使大家认识到,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必须认真学习商品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有些商品知识比较难于掌握,如理发推子之类,顾客常常要求营业员帮助挑选、检查,甚至修理。商店党支部便有计划地安排营业员到五金制品厂和其他工厂参加劳动,认真学习安装、检查、修理等基本常识。
一次,有位顾客要买一件米黄色呢料上衣,试来试去总觉得前边稍长了一点。服装组的同志热情地请这位顾客先去办别的事,自己立即动手把这件上衣修改了一下,熨平叠好。当这位同志办完别的事回来,他选好的那件上衣已经变得十分合身了。顾客感激地称赞营业员是“心灵手巧觉悟高”。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一事一议

柜台上的两种态度
山西省侯马市百货公司火车站商场职工,在深入开展批修整风中,提高了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不断改进服务态度。
一次,有位农民老大爷来买纸烟,营业员顺手把纸烟和找的零钱往玻璃柜台上一扔,有个硬币滚落在地上,老大爷只好弯腰去拣;留在玻璃柜台上的硬币,也好不容易才捏起来。营业组长、老职工夏美岩同志告诉这个营业员:把商品随手扔给顾客,不热情,不礼貌,对顾客不尊重。如果把纸烟放在柜台上,把找零硬币放在烟盒上交给顾客,顾客拿取方便,又能当面点清钱数和商品,避免出差错。商场领导抓住这个事例对营业员进行路线教育,使大家认识到:这一“扔”一“交”,反映了对群众的两种态度。大家觉悟提高了,往后再没有向顾客扔东西扔钱的现象了。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一事一议

“扔”和“交”
在日常商业服务工作中,常常碰到一个态度问题。
商店营业员卖纸烟,是把纸烟和找回的钱随便往柜台上一扔,还是稳稳当当地交给顾客?看起来这是一件小事情,它的意义却不小。这一“扔”,不仅把零钱扔到地上,而且扔掉了对人民群众的阶级感情。把商品和零钱,稳稳当当地交给顾客,则表现了对人民群众的尊重和负责态度。
顾客来到柜台前,营业员是热情招呼,还是爱理不理?对顾客提的问题,是不耐烦、“一问三不知”,还是主动、积极地当好顾客的参谋?这些,看来也是小事情,实际却有本质的差别,一种是老爷式的作风,一种是同志式的态度。
对工农兵群众是不是满腔热情,这是一个态度问题,一个立场问题。你站在为工农兵的立场上,就一定会主动、热情地对待工农兵。相反,离开为工农兵的立场,对商业服务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就会表现出对工农兵冷淡甚至粗暴的态度。这决不是什么小事情。侯马火车站百货商场的领导,抓住具体事例,对营业员进行路线教育,推动大家改进了服务态度,这种做法,值得提倡。


第4版()
专栏:主动热情为人民服务

矿工劳动在那里 商店服务到那里
山西大同煤矿同家梁商店是一个矿区综合商店。十几年来,这个商店把服务供应工作做到生产第一线;矿工们劳动在那里,商店服务到那里。为了便利矿工吃饭,他们设立了井口饭店,同时又坚持送饭下井。三○三盘区,离井口十几里远,要过水巷,钻暗井,非常难走。商店服务员们不畏艰难,经常背着食品篓下井送饭。
服务员周国民,刚来井口饭店时,看到矿工来饭店,常常是“急来、急吃、急下井”,稍一怠慢,就有意见,总认为这些人难侍候,“一人难称百人心”。经过几次下井送饭,他从自己身上的汗水想到矿工身上的汗水,知道了矿工要求快吃快下井,是为了争取时间多出煤。矿工们的这种革命精神使小周受到很大教育,他的心和矿工们贴近了,为矿工服务更主动、更积极了。
井口饭店的职工,想到井下矿工需要吃得饱一些,就为他们做耐饥的食品。矿工在井下干了一天活出井后,又累又渴,饭店就为他们做热汤面。在交接班时间,矿工成批来吃饭,饭店就集中人力,加快供饭速度,让矿工吃得快、方便。
为了进一步满足矿工需要,商店还设有规模较大的饭店,经营五十多种主副食品。既有快餐部,又有单勺炒菜;既有传统名菜,又有普通便饭。矿工们在节日假日经常到这里改善生活。商店还经常出动售货车、货郎担、流动售货组,带上糕点、果品在井口、井下、车间、工地为矿工服务,深受矿工欢迎。


第4版()
专栏:主动热情为人民服务

这里也是“乘务员之家”
郑州铁路局信阳机务段有几个机车组,在漯河站区执勤,住在河南漯河青年旅社。他们每天下班后,回到旅社,躺倒就睡。有的同志值夜班,白天睡觉。旅社有的服务员感到为他们清理房间、打扫卫生很不方便,脚步重了他们还有意见,就说他们是“爱挑剔的旅客”。
是旅客爱挑剔,还是服务工作没做好?旅社党支部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他们意识到:事情看来虽小,却牵涉到“为什么人”的大问题。为了对职工进行教育,党支部征得铁路有关方面的同意,组织服务员跟机车组的同志上火车,参加劳动,体验生活。一路上,服务员亲眼看到司炉同志冒着熊熊烈火,汗流浃背,挥舞大锨,把十来斤重的煤,一锨一锨地送进炉膛;司机同志注意力高度集中,工作量很大,为机车安全正点紧张地工作。机车组紧张的劳动和忘我的革命精神,深深教育了旅社的服务员。他们联系实际反复学习《为人民服务》,进一步加深了对工农兵的阶级感情,提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
为了让乘务员休息好,旅店服务员特意把安静的二楼北头房间安排给他们休息,白天暂时不打扫卫生,等他们上夜班后再清理。其他的旅客有时大声喧哗,服务员就去耐心劝止。一天晚上,一位司机同志下班后洗工作服,服务员李小仙看见了,马上抢过来说:“你休息吧,我替你洗。”小李把衣服洗净,又搭在锅炉上烘干。那位司机第二天穿上干干净净的工作服,激动地说:“我们常把铁路公寓当作乘务员之家,现在青年旅社也成了乘务员之家了。”


第4版()
专栏:主动热情为人民服务

为革命多作贡献
王明致是江苏扬州市扬州理发店的理发员,十六岁就当学徒。解放后,他和千百万劳动人民一样,翻身做了主人。他把对党、对毛主席、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倾注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工作一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多次受到上级表扬和顾客的称赞。
文化大革命以来,老王为工农兵服务更加主动、热情。可是,有人却讥讽地说:“他又拿出过去的那一套来啦!”老王听了,内心很不平静。
灯下,王明致一遍又一遍地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教导,思潮起伏。他想,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我们更加主动、热情、诚恳、周到地为人民服务,是革命分工的需要,同资产阶级搞的那一套点头哈腰、吹吹拍拍有着根本的区别。老王越想心里越亮堂,干劲越大。去年冬天,店里根据工农兵需要,开辟了夜市服务,老王经常工作到夜间十二点,第二天早上还照常上班。扬州理发店位于繁华的市中心,老王发现其中大部分顾客是市郊几个工厂的职工,他便主动把自己的休息时间同这些单位的假日错开,使顾客在假日理发更方便。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