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3月2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大别山书简
——寄给曾经在这里战斗过、建设过的同志们
亲爱的同志们:
不久前,我们访问了四十年前鄂豫皖红色根据地之一的金寨县。这个经常为同志们所怀念的老苏区,现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把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告诉广大读者,特别是曾经在这里战斗过、建设过的同志们。
山城展新姿
我们乘汽车从六安出发,沿着平坦的柏油公路,西行百余里,翻过当年红军攻打过的大龚岭,一座美丽的山城出现在眼前。透过车窗,看到对面山上的烈士塔巍然挺立,塔上“燎原星火”四个大字,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一道宏伟的大坝,屹立在两山之间。高压电线的铁塔,跨峰越谷伸向远方。烟囱高耸,滚滚青烟喷向蓝天。清澈的史河水蜿蜒穿城而过。葱郁的树木遮掩着一座座楼房建筑。这便是四十年前曾经建立过乡苏维埃的地方——梅山(金寨县城所在地)。提起梅山,在这里战斗过的老同志们一定记得它过去的荒凉景象吧:那时这里荆棘丛生,野兽出没,几间破草房,住着几家饥寒交迫的农民。今天的梅山,已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整洁的街道两旁,梧桐树亭亭如盖,书店、银行、邮电局、电影院、剧院、商店整齐地排列着。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顾客川流不息,呈现出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入夜,山上山下万家灯火与天上点点繁星交相辉映,山城又是一番动人景象。
然而,从一个荒凉的山沟,到一座崭新的山城,这路子是怎样走过来的呢?
先谈一谈梅山水库。同志们都知道,史河是淮河的主要支流之一,在旧社会,每当山洪暴发,恶浪滚滚,奔腾而下,千百万亩土地被冲毁,无数村庄被淹没,不知有多少人的生命被夺去。真是“大雨大灾一年光,无雨干旱遍地黄,水连水来荒连荒,野草丛生不见庄。”
党和毛主席最关心人民。一九五二年,国家决定在梅山建造大型水库,变水害为水利。老区军民积极响应毛主席关于“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组成数百万治水大军,在深山峡谷中安营扎寨,劈山切岭。经过几年的奋战,建成了梅山水库,锁住了咆哮的山洪。从此,即使发生百年不遇的洪水,下游千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再也不受威胁了。丰富的水源不仅灌溉着安徽、河南两省的三百万亩农田,而且用来发电。梅山水电站的装机容量相当于解放前安徽全省总发电量的三倍半,强大的电流注入华东电网,有力地支援着社会主义建设。水库建成了,旧社会留下的破败不堪的梅山镇,在居民有计划地搬迁后,全部沉没在水库的清波碧浪中,金寨人民披荆斩棘,兴建梅山新城。
老区人民这种艰苦创业的精神,在梅山是到处可见的。你们知道,解放前金寨县的工业犹如一张白纸。解放后,当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利用山区丰富的天然资源,进行了辛勤的建设,在这张白纸上写下了最新最美的文字,画出了最新最美的画图。炼钢、农机、化工、纺织、水泥、造纸、酿酒等十七个县办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象烂漫的山花开遍新城。就拿炼钢来说吧,密布金寨县境的河流中含有大量铁砂,可是,千百年来都白白地流失了。旧社会,虽然有一些分散在山村的铁匠炉,只能炼一些“生铁瓜”,打一点小农具,至于炼钢,从来也没有人敢想过。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战斗洗礼的老区人民,决心结束金寨不产钢的历史。可是当时既不懂得炼钢技术,又没有一台专用设备。几个机修工人和十几名刚进厂的学徒,到外地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来后昼夜苦干,硬是用大锤砸、人工卷,造出了炼钢炉壳。仅仅用了半年多的时间,一座电炉炼钢车间便兴建起来了。十几年来,梅山人民就是这样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在钢铁、电机、车床、水泥、纸张、打稻机、磨粉机、碾米机以及农用炸药等上百种产品上,贴上了自己的商标!
水陆交通网
我们在水库的青峰岭码头,坐上梅山自制的客轮,访问向往已久的鄂豫皖苏区发源地之一——丁埠。
如今去丁埠,可不象四十年前那样艰难了。我们还来不及饱赏高峡上的湖光山色,汽笛长鸣,“轻舟已过万重山”了。以往需要两、三天长途跋涉才能到达的丁埠,现在只要四个多小时便到了。
旧时的丁埠,“抬头山遮眼,出门路难行”。现在的丁埠却成了全县有名的水陆交通码头。登上附近的山岗眺望,宽阔的公路好象一条黄色飘带,飘向峡谷,飞上山巅;俯视人工湖上,船只往来如穿梭一般。好一派“汽车云中跑,轮船穿山行”的动人场面。象丁埠这样的变化,在全县不少地方都可以看到。解放后,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全县人民提高了路线觉悟,焕发出冲天干劲,修公路,造船只,积极发展山区交通运输事业。现在,全县已修筑公路六百七十四里,造船五十多艘。昔日交通闭塞的大山区,如今车船畅通,初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贯穿南北、沟通东西的水路、公路交通网。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使山区大量竹、木、蚕、茶等土特产品源源外调,大批工业品源源运进,活跃了城乡经济,加速了山区建设。同时,使老区人民从肩挑背扛的繁重体力劳动中逐步解放出来,再也不受交通闭塞之苦了。
人民赢得了幸福,幸福从斗争中得来。每当人们乘坐着舒适的客车飞驰在盘山公路上,回想筑路大军激战山河的壮伟场面,总是思绪起伏,心潮翻滚。是啊,在大别山区筑公路,困难多得象那数不尽的山峰。上有高山峻岭挡道,下有湍急的河流拦路,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但是,数万筑路大军头顶蓝天,脚踩险峰,战酷暑,抗严寒,踏着红军当年的战斗脚印,劈开一座座山岭,架起一道道桥梁,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在斗争中,老一辈人焕发了革命青春,年青一代茁壮成长。从青山到道士冲的筑路工程中,遇到了五、六处上有悬崖峭壁、下有万丈深潭的险段。在大战龙井岩的时候,烈士的儿子、民兵排长何金一率领群众,腰系绳索,悬空操作。他们满手磨出血泡,忍着被岩石碰伤的疼痛,在悬崖上打出两万多个炮眼,用了十几吨炸药,经过三个多月苦战,终于炸平了峭壁,填平了深潭,开出了一条七米多宽的路基。
“明珠”挂满山
我们从丁埠来到花石公社,夜幕已经降临。无数电灯如同颗颗明珠,透过社员家的门窗,闪烁在山岭丛林之中。电站的隆隆声、广播里的革命歌曲声与山涧的流水声汇成一片,激荡山谷。有多少艰苦奋斗办电站的动人事迹呵!三战洪水的江湾生产队就是其中的一个。一九六六年冬,数九寒天,大地冰封,江湾生产队的社员在老队长江文汉带领下,破冰下水,打眼放炮,炸开一块块巨石,在河边石岩上打出了机坑,砌起了拦水墙。以后,工程进入紧张阶段,接连几天瓢泼大雨,巨大的山洪倾泻而下,把整个工程冲毁了。面对乱石成堆的工地,江文汉他们毫不泄气,决心把被大水毁掉的工程修复起来。二十多个男女社员大干五个月,修复了机坑,砌好了拦水墙,盖起了机房,正准备安装发电设备的时候,半个多月的大雨造成的特大山洪,又把电站的主要工程冲毁了。江湾群众在社队党组织的领导和兄弟队的协助下,困难面前不低头,山洪面前不让步,一直奋战到一九六九年一月,终于建成了一座八瓩的小水电站。
艰苦奋斗结硕果,迎来明珠挂满山。江湾电站的建成,为全社办电树立了榜样,培养了技术人材,提供了办电经验。现在,象花石这样的小型水电站,全县共有一百四十七座,为当地人民的灌溉、粮米加工、照明、广播服务,到处呈现一派“电灯亮,广播响,水上山,机打粮”的欣欣向荣景象。
亲爱的同志们,这里的变化是太多了,不是一封信能够写完的。有机会还是请你们到这里亲眼看看吧。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洗礼,大别山区雄姿英发,正以从未有过的战斗步伐向前迈进!
靳 枚 卢 彤(附图片)


第3版()
专栏:

张家口轻工业一瞥
在长城脚下、燕然山麓的张家口市,地方工业如烂漫的山花,在全市盛开。
到一九七二年底,全市已兴建了二百二十五座大中小型轻工业工厂,传统产品有了新的发展,新产品的品种也在不断增加,有些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在世界市场上也享有声誉。下面记述的就是几个片断。
“口皮”大发展
驰名中外的“口皮”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我国明末清初时期,张家口就成为皮毛的聚散地,素有“皮都”之称。这里生产的“口皮”,以丰厚平齐的毛绒,结实柔软的板质著称于世。
解放以来,“口皮”这一传统产品有了新的发展。现在,这里的皮毛厂已经结束了“洗皮用河水,剖皮用铲刀”的历史,大部分操作实现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在生产工艺上也有了很大的革新,大大地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显著地提高了产品质量。比如,张家口市第一制皮厂用新的合成鞣剂代替黄米面鞣制皮毛,十四年来,为国家节约粮食七百八十万斤,而且生产出来的各种粗细皮毛产品,还具有耐高温,不怕水,不生虫,无臭味的特点。过去这个厂生产的皮毛,色泽灰暗,单调,现在已能染出鲜艳的红、黄、蓝、绿、棕等各种颜色,并能用山水、花卉、走兽、飞禽等图案制成挖花褥子、坐垫、靠垫等。张家口第二制皮厂克服种种困难,生产出一种色泽自然一致、毛面光洁平整的牛皮仿虎大床单。
“石毯”的诞生
“石毯”是张家口市毛纺织厂生产的一种氯纶提花毛毯,主要原料是从石头里提炼出来的人造塑料纤维。这种毛毯美观大方,轻软结实,保温良好,手感丰满,价格低廉。在广交会上,许多国际友人和港澳同胞,纷纷称赞这是罕见的新产品。
氯纶纤维由于表面光滑顺直,容易产生强烈的静电荷,染色和纺织都比较困难。过去,只有一种价格昂贵的高级染料,才能染色。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锻炼的广大工人,决心自创新路,经过几百次试验,逐步认识了氯纶纤维染色的规律,掌握了一套染色新工艺,成功地用来源广、价格低的普通染料,染出了色泽鲜艳的氯纶纤维。紧接着,他们又连续攻下了氯纶纤维的疏纺、起绒、织整等难关,使氯纶提花毛毯迅速试制成功,并成批投产。工人们又经过上百次试验,总结出一套纺织突纹提花毛毯的新工艺。从此,柔软的毯面上凸出了鲜花怒放的新画面。现在,这种毛毯的产量比四年前投产时翻了六番。
胡麻的新用途
张家口地区的坝上草原,盛产胡麻。过去,大量的胡麻秸都当柴烧了。现在,胡麻已成为当地发展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
过去,我国用的包装布大部分用进口黄麻织成。一九六五年,张家口市新建的亚麻纺织厂第一次用胡麻生产出了一种新型包装布。建厂以来,已向国家交售包装布一百五十多万米。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在党的领导下,采取会战的办法,仅用了八十九天的时间,又高速度地建成了七一化学纤维纺织厂,年产以胡麻为原料的布匹六百万米。
在浆粕车间里,漂白的浆粕片象初春的瑞雪,均匀地飘落下来,装到袋里,运往喷丝车间。喷丝车间的纺丝台上,排列整齐的两行喷丝头,象成熟了的桑蚕,歪着脖子吐丝。一绺绺原丝合在一起再进行化学处理。在织布车间里,织机隆隆,布浪滚滚,年轻的纺织女工矫健地巡回在机弄中。一匹匹经过检验的合格布匹打包成捆,运往仓库。投产以来的几年间,这个工厂已为国家生产了一千九百三十多万米布匹。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一封表扬信
编辑同志:
我的女儿杨慧英,今年十二岁,因患“小儿麻痹症”,左腿残废。我们是双职工,孩子又多,为了不影响工作,一九六四年我们把四岁的慧英送到吉林省蛟河县姥姥家。过了几个冬天,孩子的残腿经不起北方的严寒,老人要求我们把她接回来。但因为种种原因,我们不能亲自去接,便写信给铁路部门,请求他们帮忙。
在铁路部门的热心照顾下,我的女儿沿途转乘了234次,72次,31次,205次客运列车,于去年年底安全到达广西大溶江站,离别八年的孩子又回到了父母姐妹的身边。
在七千里的旅途生活中,我的女儿得到沿途铁路各段站党组织和列车长、乘务人员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热情周到的照顾。慧英详详细细告诉我们:在火车上,车长叔叔和列车员阿姨对我太好啦!一会怕我渴,一会怕我饿,都开过饭了,餐车上的叔叔还专给我做面条吃。晚上让我跟列车员阿姨一块睡。我咳嗽,有点发烧,有位罗阿姨自己不睡坐在旁边守着我,后半夜又去接班工作了。在北京,31次列车长叔叔和阿姨们背着我去看天安门。到武汉,阿姨特意打开车窗让我看长江大桥。……
听着孩子的叙述,看着铁路沿途各段站的详细交接记录,我们全家都很激动,感激万分!孩子的妈妈感动得流出了眼泪,对女儿说:“就是妈妈自己去,也不能把你照顾得比这再好了。”
是呵,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领导下,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里,人与人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虽然互不相识,却比亲人还亲。真是社会主义好,阶级友爱深呵!我们一定向铁路职工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在各自的岗位上,鼓足干劲,做好工作。最后,让我代表我们一家向沿途照顾慧英的铁路上的职工同志致以深切的谢意和革命的敬礼!
广西兴安县大溶江中学党支部书记 杨玉和
一九七三年三月七日


第3版()
专栏:

祖国各地 日新月异
千里沅江运木忙
“劝郎乖,劝郎乖,劝郎莫去放木簰(音牌,即大筏),放簰那有几个好,水上死了滩底埋。”滔滔的沅江水,由于河道弯曲,水流湍急,礁石林立,险滩密布,解放前,不知吞噬了多少运木工人的生命。
一九五五年以来,党和政府领导治河大军,苦战三个冬春,把沅江河道整治一新,仅暗礁就炸掉了一百多处,并在沿河设置了安全航标,使木簰可以安全而下。
广大运木工人为了加快木材运送,大搞技术革新,一九五八年创造了全国第一台平车装簰机,提高工效五倍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他们又创造了装运木材的新的流水作业法,工效比原来又提高四倍多。
如今,沅江江面上真是百舸争流,千帆竞发。湘西山区十个县的木材和楠竹,从这里源源运往各地,支援国家建设。
红 日 照 纸 乡
驰名中外的安徽泾县乌汐宣纸厂,座落在群山环抱的小盆地上。高大的水塔,耸立云天;一行行高压电线,伸向远方;绿荫丛中是一座座鳞次栉比的厂房;山上松杉挺拔,青檀摇曳;清澈晶亮的汐水绕厂而过。这些都为宣纸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宣纸是我国著名的特种手工业品之一,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这种纸具有色泽洁白,纹理美观,折叠无伤,经久不变等特点,享有“纸中之王”、“纸寿千年”的盛誉,除了用于国画、书法、版印、装饰和保存历史文件外,还广泛用于水利、化学和石油工业方面,是测沙、制药和炼油中良好的滤纸材料,畅销世界各地。
全国一解放,红日照纸乡。现在宣纸的生产完全改变了旧社会那种设备简陋,操作落后,“冬天水里泡,热天火里烤”的状况。许多笨重的体力劳动已被水力、电力和机械所代替。过去,宣纸工人在地主、资本家的皮鞭下,吃的猪狗食,穿的麻袋片。“好汉不当宣纸郎,讨不起老婆养不起娘。”这个民谣道出了他们的悲惨生活。解放后,宣纸工人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他们高兴地说:“宣纸白如绢,红日照心间,紧跟毛主席,一步一层天。”
贾汪一条街的变迁
座落在徐州东北角的贾汪煤矿,是座古老的矿山。在旧社会,这是一座人间地狱。就拿贾汪老矿的一条街来说吧,解放前,这条街有半里长,不但没有什么工厂,也没有什么商店,只有一些小摊小贩。有的工人,白天下井刨煤,晚上无家可归,只好在街头露宿。有的被生活所迫,就在这条街上卖儿卖女,因此,这条街又叫“卖人市”。
解放后,奴隶做了主人,这条街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长达十余里的柏油马路两旁,盖起了一幢幢楼房,光工厂就有了二十四座,成批生产六、七十种工业配件和多种机械产品。原来只能生产桌椅、条凳的木器厂,现在已发展成生产多种型号打火机的打火机厂;原来只有两把铁锤、一个火炉的砸洋铁壶的地方,现在变成拥有压板机、冲床等四十多台设备的现代化高频瓷厂。
同解放前相比,工人的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老工人陈安凯,解放前就住在这条街上。因为不能糊口,把自己的女儿卖掉了。解放后,党和政府帮他找回了卖去的孩子,全家得以团聚。现在,陈安凯是面粉厂的工人,大儿子是国家干部,二儿子是解放军战士,三儿子是钢铁工人,找回来的女儿也当了机械工人,一家人过着美满的生活。陈安凯一家的变化,是贾汪矿工生活变化的一个缩影。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