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3月2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穷棒子”的好后代
——记河北省遵化县燕各庄大队的“知识青年创业队”
在河北省遵化县燕各庄大队的南山上,活跃着一支下乡知识青年创业队。他们是一九六五年和一九七○年,先后从唐山市来这里插队落户的四十名知识青年。
八年前的南山,到处是荒山秃岭乱石滩,渴了找不到能喝的水,热了找不到歇凉的树,世世代代无人烟。毛泽东时代的青年,学习和发扬“穷棒子”精神,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斗,把这里建设成了富饶兴旺的社会主义新山庄。至今,他们已修起大寨田二百亩,垒起拦洪坝五百多道,打石井两眼,挖蓄水池两个,栽下各种果树五万多棵,荒山育林六百多亩,种树十万多株。他们还自己动手,盖起了一排排新住房。近几年来,他们平均每年收获粮食十万斤,生产水果数万斤。
知识青年到燕各庄以后,大队党支部就向他们介绍了当地的情况,又带领他们访问了贫下中农,参观了“村史馆”。在“村史馆”的远景图上,青年们看到大队要“向荒山进军、向山坡要粮”的规划,一个个鼓足了劲,立即向党支部提出了“请战书”。党支部答应了青年们的要求,并发给每人一把镐、一张锹、一副扁担,教育他们做“穷棒子”的接班人,努力奋斗,把南山建设成花果山、米粮川。老支书熊德禄和四名贫下中农当“顾问”,组成了开发南山的“知识青年创业队”。
不久,老支书和几位贫下中农带领创业队员们,跑遍了面积达两千五百亩的荒山,制订了远景规划:这条沟育松柏,那条沟栽果树,坡地修成大寨田……。一幅宏伟的图景,吸引着几十颗火热的心。
知识青年创业队打的第一个硬仗,就是开荒垒坝修梯田。开始,他们干得很欢,几天后,累得腰酸腿疼,手上磨了泡,热劲就慢慢凉下来了。老支书熊德禄看到这些,心想:要让树木在南山扎根,先要教育青年树立扎根南山干革命的思想。于是,他白天领着青年们战天斗地,夜里请贫下中农给他们忆苦思甜,一块学习毛主席著作。他还组织青年们到“当代活愚公”之乡——沙石峪大队,请张贵顺同志讲艰苦创业的事迹,到“穷棒子社”——西铺大队访问学习。遵化县委书记王国藩同志,也亲自到南山来看望他们。这一切,都激励着青年们去克服困难。他们豪迈地说:“‘穷棒子社’当年只有三条驴腿,王国藩他们用‘从山上取来’的办法,把西铺建设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有毛泽东思想指方向,有贫下中农再教育,愿意为改变南山面貌而辛勤劳动。”青年们掀起了开石、运石的热潮。女青年开始用筐抬,后来学着背,四十斤、五十斤、六十斤,越背越多。他们热情劳动,把六万多方石头背上了山,修起了坝,造成了田,种上了各种庄稼。
在开山造田的同时,为了保持水土,保护坝田,创业队员们又投入了植树造林、绿化南山的战斗。种树无水,要到三、四里路以外的山下去挑。开始,担上七、八十斤重的水,他们喘气都有困难,不到半天,膀子压肿了,脚上磨起了泡。贫下中农一边带头干,一边手把手地教,鼓舞他们迎着陡坡,勇往直前。女知识青年董美艳,挑水时摔倒了,弄得满身泥水,爬起来接着干。知识青年靳怀祥年纪小,领导不让他担水,他却在夜间偷偷挑水上山,终于炼出了一副铁肩膀。青年们凭着这种顽强的革命意志,从一九六五年到一九六七年的两年多时间里,从山下挑水十万担,行程几十万里。他们奋战四年,让荒山秃岭披上了翠绿的新装。一九六九年,收获鲜桃、大枣等水果一万多斤,一九七○年收获三万斤,一九七一年收获四万斤,去年收获五万斤。
创业队从建立的第一天起,青年们就以“穷棒子社”为榜样,坚持勤俭办队。八年来,他们坚持做到“三不伸手”:不向国家伸手,不向集体伸手,不向家长伸手。开山凿石的钢钎、铁镐坏了,他们自己动手建炉修。条筐坏了,他们自己学着编。新开的山地缺肥,他们在山上建了十四个猪圈,养猪一百多头。吃饭缺菜,他们开生荒地三亩,种上了各种蔬菜。果树树干年年需要用石灰刷白,他们建了两座能烧十几吨的灰窑,除满足自己的需要外,还支援外地,收入十八万多元,为集体购买了水电设备、粉碎机和拖拉机等。他们每人每年的生活,都做到了自给有余。
随着南山自然面貌的巨变,知识青年们的思想感情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同贫下中农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对山区农村更加热爱了,体会到了劳动和斗争的乐趣。几年来,他们曾多次被评为省、地、县的先进集体,不少人加入了共青团,有的人参加了各级领导班子,许多人担任了各项技术工作,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骨干力量。人们称赞说:“这伙知识青年,真不愧是‘穷棒子’的好后代!”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扎根山区干革命
——记甘肃省会宁县回乡知识青年杨光辉
一九六八年,贫农家庭出身的杨光辉高中毕业以后,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教导,怀着改变山区落后面貌的革命理想,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甘肃省会宁县城关公社南十里铺大队。
杨光辉一回到农村,就面临着一场考验。那年秋天,他的家乡遭到严重雹灾,核桃大的冰雹,把黄橙橙的谷穗打得精光。在党支部和贫下中农的鼓励下,杨光辉没有被困难吓倒。他和干部、社员一起,学习大寨贫下中农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革命精神,投入了抗灾夺粮的战斗。他们把被冰雹打在地里的粮食一点点扫回来,把倒在地上的谷草一把把拾回来,把五百多亩土地深翻了一遍。在持续紧张的抗灾斗争中,杨光辉滚了满身泥巴,累得脸也黑瘦了。贫下中农又是心疼,又是赞扬。
在建设山区的斗争中,杨光辉以贫下中农为榜样,总是拣重担子挑,拣艰苦的活干。掏大粪是个脏活,他带着队里的青年到县城里去掏。春灌是个苦活,他踏着冰碴去灌水。一九七○年春季的一天,已是深夜十二点了,杨光辉和生产队的一个干部从大队开会回来,路上突然听到哗哗的流水声。他们跑过去一看,新修的水渠冲开了一个大缺口,渠水正卷着泥土向刚刚出苗的麦地扑去。杨光辉急喊道:“快,快去拿铁锨!”说着就跳进了齐腰深的泥水里。等生产队干部带领社员们赶来时,他正在奋力和渠水搏斗,只见他浑身上下象泥人一样,社员们很受感动。大家挖的挖,堵的堵,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水渠修好了,七十亩麦苗保住了。
多少年来,南十里铺大队的农作物都是老品种,耕作技术也比较落后。杨光辉回乡后,很想为改变这种状况出一把力。一次,他去外地参观学习,看到人家培育的良种小麦长得秆粗叶宽,颗粒饱满。回来以后,他便在生产队领导小组的支持下,爬山越岭,从兄弟社、队换来小麦、玉米良种,在一亩半地上试种。头一年,由于缺乏经验,试种失败了,他认真总结了教训。第二年,他建议生产队成立了老农、干部和知识青年参加的“三结合”科学实验小组,继续进行试种,试种的作物品种增加到四十三个,试验田扩大到五亩。在他们的精心管理下,这一年试验田的小麦平均亩产四百五十斤,比大田老品种增产一倍多;玉米亩产五百斤,比大田老品种增长两倍;洋芋(马铃薯)亩产六千一百八十斤,高出老品种四倍半。一九七一年,经过试种的小麦、玉米、洋芋等良种,已在生产队大面积推广。一九七二年,全大队各样作物都实现了良种化。两年来,他们还给兄弟社、队提供良种一万三千五百多斤。
为了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在生产队的支持下,杨光辉办起了一所农民夜校,挨家挨户地把全队没有入学的学龄儿童和文盲、半文盲青壮年,全都动员到夜校里来学文化。杨光辉自己担任夜校的教课任务。一个严冬的傍晚,杨光辉在外出返回的路上,掉进了小河的冰洞里,上岸后冻得全身发抖。但他想起这时候贫下中农正等着自己上课,家也没有回就直奔夜校。学习结束后,人们才发现他的裤子、鞋袜都冻成了冰块。学员们感动地说:“光辉真是一个心眼为咱贫下中农啊!”经过杨光辉三年的教学,不少儿童学会了五百到七百个字,青壮年中的半文盲大部分已经能够看书读报、记工分,有的还学会了写信、算账。
在党的关怀和贫下中农的教育下,杨光辉在山区农村深深扎下了根,正在茁壮成长。一九六九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被选为中共会宁县委委员,并代表全县知识青年到首都参加国庆观礼,在天安门城楼上幸福地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一九七一年八月,党组织和群众又推选他担任了党岘公社革委会副主任。
新华社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青年沟”里传佳话
  “青年沟”原名“苦恼沟”,是河南省灵宝县故县大队蔺长稳和一群青年把它改造过来的。提起“青年沟”,人们都记得这样一段治沟的佳话。
“苦恼沟,苦恼沟,栽树长不住,种粮连籽丢,自古以来就是一条老荒沟。”这是当地以前流行的一首歌谣。一九六八年秋季的一天,蔺长稳来到苦恼沟割草,他面对荒坡,心潮澎湃,决心遵照毛主席关于“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教导,串连一伙青年人,彻底治理这条沟。蔺长稳把这个想法讲了出来,得到大队党支部和社员们的支持,很快组成了知识青年治沟专业队。
一条条沟岔,一面面山坡,种树没苗,修地坡陡,要改造它可真不容易。面对重重困难,有的青年发愁地说:“沟这么深,面积这么大,咱们十来个人来治理,能行嘛?”蔺长稳回答说:“治沟先得以沟为家,育树先得教育自己。愚公那么大的岁数了,还决心移掉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咱们这么多新生力量,就不能治好一条沟?”小蔺的话,说得伙伴们心里热呼呼的。第二天,青年们就展开了治理荒沟的战斗。种树没有苗,他们就爬上秦岭去,打树籽砍树条。开初不会管理苗圃,他们就派人到外地去学习。青年们发扬“每天挖山不止”的精神,冬天脚踏冰雪,剪枝、护林、平深沟,夏天头顶烈日,挖坑、育苗、修台田。他们这样坚持干了几年,植树十五万株,绿化沟坡三百三十亩,修台田五十五亩,使荒凉的“苦恼沟”初步改换了容颜。
一九七一年,这里遇上了严重的旱灾,新栽的树苗快枯死了,咋办呀?蔺长稳和伙伴们商量,决定担水浇树,抢救树苗。从河里担水,再进沟上坡,来回要走六、七里路。青年们整整担了二十多天,终于从旱魔手里夺回了翠绿满坡。前年,他们培育的树苗,除满足本大队需要外,还支援外省和兄弟社队两万多株。
奋发图强创新业,大寨精神结硕果。昔日满目荒凉令人苦恼的“苦恼沟”,如今变成了一幅郁郁葱葱、令人欢喜的美丽图画。因为描绘这幅画卷的人是十个回乡知识青年,所以社员们就把“苦恼沟”改名叫“青年沟”了。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去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清晨,一辆载着下乡知识青年的汽车,驶出了解放军沈阳部队某部疗养院,车厢里喜气洋洋,笑语阵阵。疗养院的三位领导干部和许多同志一起,向那些朝气蓬勃的孩子们挥手告别。站在门口欢送的人们,望着远去的汽车,不禁回想起这三位领导干部教育子女下乡务农的情形。
难忘的传统课
孩子从中学毕业以后,怎么帮助他迈好革命第一步?对这个问题,政委马英俊早在儿子晓泽毕业之前,就反复考虑过了。他认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毛主席指出的光明大道,自己作为一个部队干部,应该带头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坚决支持子女到农村去。因此,他经常对孩子进行教育,使马晓泽有了下乡务农的思想准备。
去年十二月初,学校里刚一办起应届毕业生学习班,马晓泽就第一个报了名,坚决要求到农村去。马英俊回家听说晓泽报了名,打心眼里高兴,同时也感到:孩子从小生在营房,长在城市,缺少艰苦环境的锻炼,要想让他树立扎根农村的思想,还必须把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传给他。于是,老马就把晓泽叫到身边,讲起了部队在战争年代的艰苦生活。
抗日战争时期,马英俊在山东渤海军区坚持敌后斗争。当时,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为了解决粮食供给的困难,他们遵照毛主席关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教导,发扬了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革命精神,常常和群众一起,一边作战,一边生产,终于战胜了困难,夺取了胜利。讲到这里,马英俊把话题一转,说:“战争年代需要发扬延安精神,社会主义时期同样需要发扬延安精神。”爸爸的话,使晓泽受到很大鼓励。
下乡的日子快到了,马英俊特意到商店去给晓泽买了个笔记本。柜台里摆着各式各样的本子,他选来选去,看中了这样一本:封面上印着延安宝塔山的图案,还有“延安精神放光芒”七个字。马英俊把几本马、列的书和毛主席著作连同这个本子,送给晓泽。晓泽的妈妈,在给孩子准备下乡的东西时,特意找了块黄布,缝了个针线包。
一个笔记本,一个针线包,寄托着多么深切的期望啊!父母的教育,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逐渐地在晓泽心里发了芽。下乡前夕,他准备用具时,一眼就看中了爸爸二十年前用过的一个缸子。他觉得带着它,能够激励自己继承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更好地锻炼成长。


第3版()
专栏:

家庭里的斗争
政治处主任姜永滨的女儿军钤下乡,并不那么一帆风顺,在家里是发生过一场斗争的。
去年十二月上旬,姜军钤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应届毕业生学习班,又经过爸爸的启发、教育,坚定了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决心。回到家里,军钤试探着问道:“妈,我快要报名下乡啦!”
“你先别报名,我要考虑考虑!”军钤的妈妈感到很突然,顺口回答了这么一句。
这时,姜永滨认真地说:“军钤拿定主意到农村去,这是响应党的号召,……”
军钤的妈妈打断了老姜的话,冲着他说:“孩子是我侍弄大的,你舍得让她走,我还舍不得呢!”
姜永滨耐心地解释说:“孩子是党和国家培养大的。现在党需要军钤下乡务农,咱们那能扯孩子的后腿呢!”听了这些话,军钤的妈妈低下头,坐在一边不吭声了。
过了几天,军钤又提起报名下乡的事。可妈妈的思想还是转不过弯儿来,军钤心里挺着急。姜永滨很了解孩子妈妈的心情,他觉得应该启发她的阶级觉悟,便说:“你从小就被卖给人家,那时谁管你,……现在可不能忘了旧社会的苦啊!”
这番话,字字象重锤,敲在军钤妈妈的心上。许多辛酸的往事顿时涌上心头。想着想着,她眼泪不由自主地掉了下来。
停了片刻,姜永滨接着说:你想想看,在旧社会,劳动人民被迫卖儿卖女。你亲生父母是怎么想你的?想你也是白想一场,始终没有看到过你。你再看看今天,有了党和毛主席的领导,咱才过上幸福生活,孩子才能中学毕业。咱们的一切都是党给的,子女也要交给党安排。让子女到艰苦的地方去经风雨见世面,这样对成长有利,关心孩子要多从这方面去想。
阶级苦水擦亮了军钤妈妈的眼睛。她一把抹掉泪水,对女儿说:“孩子,去报名吧,我坚决支持!”军钤高兴得跳了起来,拉着妈妈的手说:“妈,你真好!”过了几天,军钤就愉快地下乡插队去了。


第3版()
专栏:

临行前的叮嘱
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干部,戴着花镜,兴致勃勃地看大女儿从农村的来信。信的字里行间,洋溢着革命的激情。他看着看着,流露出了宽慰的笑容。这位老干部,就是副院长崔志成。
崔志成是一九三七年参军的“老八路”。当年,他才十六岁,就毅然踏上革命征途,转战南北,饱经风霜。一九六八年,他支持大女儿崔欣到农村去了。去年十二月,儿子崔兴中学毕业了,在学校召开的家长座谈会上,崔志成又明确表示:已经从思想上、物质上作好了准备,争取让孩子第一批到农村去。
转眼之间,就到了十二月二十三日。孩子明天就要下乡了,还有什么要叮嘱的呢?崔志成把崔兴叫到跟前,再次阐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深远意义,讲大女儿下乡以后受到的锻炼,还对孩子一再强调:“你到了农村,要虚心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和同学们搞好团结。”这些话,崔兴过去听过许多次,可这时听起来格外亲切。
崔兴的妈妈吕文芳同志,也是一个在抗日战争时期入伍的老同志。孩子明天就要离开身边了,她心里十分高兴,觉得有很多事需要叮嘱。她想了想,对孩子说:“小兴,农村是个大课堂,你大姐过去比较娇,在乡下经过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和劳动锻炼,培养了艰苦奋斗的思想。你下去以后,也要虚心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在劳动中刻苦磨练!”
最后,崔志成语重心长地对孩子说:“你爸爸妈妈都是共产党员,你也要起带头作用,不能有丝毫的特殊化和优越感。到农村以后要有长期打算,当个好社员;不要中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下乡镀金论’的毒,不要有临时观念。”
这些亲切的话语,小崔听了,字字句句记在心头。他表示,决不辜负党的教育和父母的期望。
第二天清晨,两位“老八路”把崔兴送到了集合地点。他们看着孩子胸前戴的大红花,脑子里又浮现出当年解放区人民送子参军的动人情景;他们看到青年人朝气蓬勃地踏上新的征途,内心充满了无限的喜悦……。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当年三五九旅的老战士朱少清,在毛主席当年视察南泥湾的旧居前,对北京插队知识青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本报通讯员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