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3月2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朝阳花朵
——河南省新乡市第四中学学生江嘉华的故事
一九七二年初春,新乡市第四中学的新学年开始了。在新生入学登记表上,老师们发现了这样两个同学:一个叫种丽敏,表上写着:“双腿不能走路,需要同学背送”;一个叫江嘉华,鉴定上写着:“帮助残废同学五年如一日。”老师们猜想:“她俩会不会是一对?”
第二天,老师们聚集在校门口,迎接新同学入校。只见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孩背着一个身材比她小些、年纪比她稍大的女孩,兴致勃勃地朝学校走来。背者,脸蛋挂着渍渍汗珠,黑里透红,生气勃勃。被背者,圆圆的脸蛋,朴实可爱。老师们赶忙迎上去,询问两个孩子的名字。果然,一个叫江嘉华,一个叫种丽敏。老师们兴奋地说:“真是巧得很!”
是巧合吗?不!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把好事做到别人身上,
把困难留给自己。
一九六七年,江嘉华是北街小学一年级学生。
当时,毛主席亲手发动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正在全国迅猛发展。毛泽东思想的阳光,洒遍大地,繁花盛开,幼苗茁壮。
江嘉华从背起书包,跨进校门起,就和同学一起学习《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老师给他们讲张思德、白求恩的故事,介绍雷锋的事迹。江嘉华把爸爸妈妈给她的零用钱积起来,买了《雷锋》小画书,看了又看,还让爸爸妈妈给她读,给她讲。她决心向雷锋叔叔学习,做个毛主席的好孩子。
她入校三个月,班里又添了一个新同学种丽敏。因为三岁时患小儿麻痹症,下肢瘫痪,腿不能站,每天上学、回家都得父母接送。江嘉华想:种丽敏的爸爸妈妈是双职工,工作又忙,我应该帮他们做点事情。
江嘉华来到种丽敏家里,对种丽敏的父母说:“种伯伯,张姨!从明天起,背送丫头(种丽敏的乳名)上学的事,就交给我吧!”
望着不满七岁的江嘉华,种丽敏的父母深受感动,他们说:“萍萍!(江嘉华的乳名)你乐意帮助丫头,我们全家感谢你!可是,你的年纪太小,等你长大了,一定叫你背。”
“不,我背得动!”说着,江嘉华背起种丽敏,在房子里走了好几个来回。但是,种丽敏的父母还是不答应。
江嘉华见磨破嘴皮也没用,果断地说:“种伯伯,张姨!就这样定了!明天一早我就来,背丫头上学!”
第二天,江嘉华提前吃过早饭,来到种丽敏家里,不容分说,背起种丽敏就往学校走。
从种丽敏的家到北街小学约半里路,要上坡下坡,还要穿过一条四十来米的胡同——“疙瘩路”,坑坑洼洼,很不好走。江嘉华背着种丽敏,起先还有一股子劲,没走多远,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她艰难地迈着步子,走走歇歇,足足走了半个小时。当她把种丽敏背到学校,心里乐得笑开了花。
江嘉华背送种丽敏就这样开始了。每天提前吃饭,把种丽敏背到学校;放学后,又把种丽敏背回家。
江嘉华助人为乐的事情,很快在全校传开了,老师和同学们赞扬她,支持她,学习她。年老的班主任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更加自觉地培植幼苗,还忍着病痛,帮助江嘉华背送种丽敏,下雨天抱着种丽敏上厕所。在张思德、白求恩、雷锋精神的鼓舞下,在江嘉华和老师的带动下,十八个同学自动组成背送组,和江嘉华抢着背送种丽敏。江嘉华的行动影响着老师和同学,老师和同学们的行动又教育了江嘉华。她立下誓言:记住毛主席的教导,向雷锋叔叔学习,第一步就要走到为人民服务的大路上!她把背送种丽敏这件事同为人民服务联系起来,自觉地把好事做到别人身上,把困难留给自己。
“毛主席叫我去利人,
我不能叫利己扯着腿啊!”
冬天来了。江嘉华迎着凛冽寒风,冒着鹅毛大雪,坚持背送种丽敏。种丽敏穿上厚棉裤,江嘉华胳膊短,搂不住她的腿,只好光着一双小手,紧紧抓住种丽敏的棉裤,踏着深雪滑冰,小心翼翼地迈步前进。她的一双小手被风吹雪打冻得裂开了一道道血口,肿得老高,夜里在被窝里一暖,又麻又疼,可不是滋味啦。江嘉华试着戴上手套,可又抓不紧种丽敏的棉裤,摔了种丽敏怎么办?她想:“要是叫张姨把种丽敏的棉裤改得薄一点,我不就好背了吗?”这个想法在脑子里一闪,她马上觉得不对:“我怎么只想法叫自己的手暖和,不想想种丽敏的腿最怕冻呀?”
晚上,江嘉华躺在床上翻来复去睡不着,她悄悄地爬起来,扭亮电灯,学习《纪念白求恩》。
母亲一觉醒来,见孩子还在用功读书,就催促说:“萍萍!半夜啦,快睡吧!功课明天再学吧!”
江嘉华把背送种丽敏的困难,当作对自己的一场考试,又不愿告诉妈妈,于是回答说:“不!今天考试啦,我要补课。”
“那门功课?”
“《纪念白求恩》。”
“成绩好吗?”
“不及格。”
母亲见孩子说的郑重而认真,忙披衣坐起,对孩子又说起白求恩大夫的故事。
打这以后,江嘉华对种丽敏更关心了。下雨天,她把雨衣披在种丽敏身上;下雪天,她把围巾围在种丽敏的脖子上。
一天,江嘉华得了重感冒,发高烧,躺在床上,昏昏迷迷。妈妈急着要去找医生,对她说:“今天不上学啦,妈妈替你请假。”听到“上学”二字,江嘉华猛然想起今天还没有把种丽敏送到学校呢!她急忙下床,跨出门去,妈妈还误认为她烧糊涂了,赶忙追出门口,女儿已经跑得老远,只传来一句话的尾声:“……回来再看病!”这一天,江嘉华硬是带病把种丽敏背到学校。
事后,种丽敏埋怨江嘉华不该瞒着她,病成那样,还背送她上学。江嘉华说:“不能因为我生病就叫你缺课呀!”种丽敏感动得流着热泪说:“萍萍,你真好!……”江嘉华说:“不!毛主席叫我去利人,我不能叫利己扯着腿啊!”
有一次,七里营公社在新乡文化馆举办阶级教育展览,北街小学学生要去参观。因为路程远,老师打算把种丽敏留下,回来后再讲给她听。可是江嘉华不同意,她说:“在旧社会,种丽敏和俺家都是贫农,旧社会的苦,爸爸妈妈吃过,俺俩没有吃过,俺俩商量好啦,要一块看展览,一同受教育。”老师见她的态度坚决,只好答应,并充实了背送组,以便在途中替换江嘉华。在参观中,当她俩在一幅画上看到一家贫农一个不满一岁的孩子,被地主扔进井里的悲惨情景时,都忍不住哭出声来。种丽敏说:“要是在旧社会,我这个贫农的残废孩子,早就没命啦。”江嘉华噙着眼泪咬着牙说:“记住!永远不忘阶级苦!”种丽敏又对自己说:“你看,新社会我们多幸福!”江嘉华无限深情地说:“我们要永远听毛主席的话,当好革命接班人!”
参观回来,种丽敏兴奋极了,她说:“我要老是坐在课堂上,怎么能受到这样深的教育呢?”看着种丽敏那股高兴劲,江嘉华更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以后,她不仅多次背着种丽敏去看阶级教育展览,背着她到烈士陵园扫墓、看戏、看电影,还背着她去做丢手帕等游戏,演唱革命歌曲……。江嘉华说:“只要我们能到的地方,也得叫种丽敏到,我们能瞧到的地方,一定都叫她瞧到。”
做好事不是为了受人夸,
是为了当好革命接班人。
通过背送种丽敏,江嘉华和种丽敏建立了深厚的阶级情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各门功课也都是优等。老师和同学都夸她们两个是“两朵并蒂的朝阳花”。可是,有一次,她俩却闹开了矛盾:
老师出了一个作文题:《记一个好同学》。
看到作文题,种丽敏就想起江嘉华:为了背送自己,她洒的汗水可以用斗量,跑的脚印可以用车拉。她爱别人胜过亲姐妹,她对同学一片赤心。谁的学习用具坏了,她帮着修好;谁的学习用具少了,她把自己的送到跟前;那个同学缺课,她主动去帮助补习;同学之间有了矛盾,她叫到一块开团结会;她曾跳到臭水沟里去救小孩,帮助五保户老奶奶……
想起这些,种丽敏就在《记一个好同学》的下面写上:江嘉华。
江嘉华和种丽敏是同班又是同桌,她一眼看见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丽敏的作业本上,就象火烧着一样,生气地说:“把她涂掉!”“为什么?”种丽敏还是第一次看见江嘉华对她发这样大的脾气。江嘉华用不可争辩的口气说:“叫你涂掉就涂掉!”种丽敏也坚决不让:“不写你,我的心会跳出来!”“你!……”江嘉华急得说不出话来。她沉思了一会,说了声:“放学后,找朱伯伯去!”种丽敏马上表示赞成:“好!找朱伯伯评理,看谁做得对?”
朱伯伯是谁呢?是个退休老红军,名叫朱双德,江嘉华时常背着种丽敏去找他讲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
放学后,江嘉华把种丽敏背到朱伯伯家里,没等朱伯伯说话,就抢先问了一大串问题:“朱伯伯,你从小当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吃了那么多苦,你为什么不讲自己?你打了很多仗,现在左腿还留着弹片,你为什么老说对革命没有什么贡献?你退休了,还到粮站尽义务,拉着平车给军烈属送粮。人家表扬你,你说:‘表扬的话我记不住一句,批评的话我能牢记一生’,这是为什么?……”
望着江嘉华激动的样子,朱伯伯反问道:“萍萍!告诉我:你走路查不查脚印?你做事数不数指头?”
“走路不回头,做事不记账!这是你常对我说的。”江嘉华坚决地回答。直到这时,种丽敏才弄明白江嘉华为什么背她去找朱伯伯。她也把和江嘉华“闹矛盾”的经过,原原本本地给朱伯伯讲了一遍,叫朱伯伯评理。朱伯伯高兴地说:“萍萍做了那么多好事,应该受表扬!不过要记住,做好事不是为了受人夸,是为了磨练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当好革命接班人。”种丽敏问:“那是我的不对啦?”朱伯伯说:“表扬人没错,帮助人应该!不过你要两只眼睛看萍萍,一只眼睛看她的优点,一只眼睛看她的缺点,不要忘记帮她再上一层楼啊!”
“为人民服务没有年限,
助人为乐没有完的时候!”
今年,江嘉华十三岁,种丽敏十四岁。从小学到中学,江嘉华背送种丽敏已经整整六年了。在这六年中,江嘉华和种丽敏的父母时常把两个孩子叫到一起,讲自己亲身经历的革命斗争,进行新旧社会对比。种丽敏的母亲流着激动的热泪对江嘉华说:“萍萍,你背送丫头已经这么多年了,我们真不知怎样感激你!我们一定学习你的精神,更好地为人民工作!”两个孩子上中学后,来往的路程更远了,种丽敏的父母为了减轻江嘉华的负担,专门制了一辆四轮车,让江嘉华推着种丽敏走。江嘉华的父母无论工作怎么忙,也要把家务做好,让女儿有更多的时间、更饱满的精力去帮助同学。
在北街小学,老师们一直热情关怀江嘉华和种丽敏,帮助她们进步。江嘉华虽然已经离开一年多了,但她象雷锋一样的助人为乐的精神,在这个学校里遍地开花。老师们争着把有残疾的同学分到自己的班上,同学们自动地组织起护送小组……。
在新乡四中,党支部用毛泽东思想培育革命的新一代,还在全校开展了学习江嘉华助人为乐的活动,出现了许多动人的“风波”:
“我们个高劲大,种丽敏应该由我们包!”每当学校组织校外活动,高年级的同学背送种丽敏不让别人沾边。年岁小、个子小的也上前“抢人”,不甘示弱地说:“助人为乐怎么能分个大个小!”
有时风雨天,走远路,女教师刘春兰背着种丽敏上坡下坡翻沟过桥,不让人换。她说:“我是她们的班主任,我应该第一个把江嘉华的好思想、好精神学好!”
江嘉华呢?她挑担不歇肩,前进不停步!老师和同学算来算去,背送种丽敏的次数、跑的路程、遇到的艰难,还是江嘉华第一。有些没有争到背送种丽敏的同学,急得冲着江嘉华说:“你已经背了六年了,你打算再背几年?”
江嘉华从书包里取出《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毅然地回答:“为人民服务没有年限,助人为乐没有完的时候!”
本报通讯员
编后
我们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向读者推荐这篇通讯——《朝阳花朵》。
这是发生在生活里的真实故事。它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但就在这平凡而不寻常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社会主义祖国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江嘉华身上所展现的那种崭新的道德风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品质,难道不正是我们时代精神的缩影吗!
在文化大革命中,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新的一代正在健康成长。江嘉华进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雷锋同志的榜样,有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有学校的教育和鼓励,有革命前辈的言传和身教。总之,促使她进步的是一股社会力量,体现了党对青少年的关心和培育。
我们不仅应当为江嘉华的先进事迹而欢欣鼓舞,向她学习,还应当为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作出自己的贡献。(附图片)
下雪天,江嘉华背着种丽敏去上学。


第2版()
专栏:

离散六十年 今日喜团圆
列车刚驶出秦皇岛车站,车厢里回家欢度春节的人们就畅谈起大好形势。一位白发苍苍、年过七十的老大爷乐呵呵地说:“我今天就要见到离散六十年的姐姐了。这真是旧社会穷死街头没人问,新社会隔山隔水会亲人哪!”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去年十二月初,解放军某部排长周志成回河北青县罗庄子大队探亲。凑巧,有位从天津来的曹大娘也到这个村探望闺女。一天,周志成和曹大娘攀谈,听到曹大娘讲了一件辛酸的往事。
六十年前的一个严冬,曹大娘的父亲给地主扛活折磨死了。她母亲想到孤儿寡妇无法生活,把曹大娘卖给人家做了童养媳,又打发十二岁的儿子跟着村上的人下了关东,从此,姐弟俩就离散了。曹大娘说:“如今百事如愿,日子越过越好,可就是想念离散六十年的弟弟。”周志成激动地说:“大娘,我们部队就驻在秦皇岛,回部队后一定帮助你找亲人。”周志成向曹大娘详细地询问了她弟弟当时的情况,得了三点线索:一是曹大娘的弟弟乳名叫“牛”;二是曹大娘原籍天津小站;三是曹大娘的弟弟闯关东在秦皇岛落脚时,在一家杂货店里干过活。
周志成回到部队,把曹大娘的事向连队党支部作了汇报。党支部大力支持他帮助曹大娘找亲人。
根据曹大娘提供的线索,周志成走遍秦皇岛市所有的杂货店,都说没有这个人。他又和派出所的同志一起查遍全市所有曹姓户主,还是没有叫“牛”的这个人。一天,周志成从一位老同志那里了解到新华路有个姓曹的老人,解放前曾经在一家杂货店里干过活,便立即同派出所所长高云峰一起去查找,终于找到了曹大娘离散六十年的弟弟。
“曹大娘离散六十年的弟弟来了!”今年一月二十五日,天津市西营门外天明街出现了一片很不寻常的欢腾景象。人们把曹大娘的家围得水泄不通。他们祝贺曹大娘姐弟俩团聚,纷纷谈论着:“真是新旧社会两层天啊!”“全托共产党毛主席的福哇!”“这还得感谢亲人解放军哪!”
新华社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千里迢迢物还原主
——记北京火车站失物招领处
在宽敞明亮的北京火车站大厅东部,有一个旅客失物招领处。这里出现的许许多多动人的事迹,深刻地反映了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我国人民的崇高精神面貌。
这个失物招领处,平均每月要收到人们从列车上或者候车室里交来的六、七百件旅客遗失的物品。走进失物招领处的仓库,可以看到八个大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物品:小的有婴儿鞋袜,大的有提包皮箱。有位农民老大娘在候车室里拣到一个钱包,马上交给了服务员。一位工人在列车上拣到一个旅行提包,一下火车就急忙送到失物招领处。一位解放军战士拾到一块手表,亲自交到这里。有个红小兵在站台上发现了一支金笔,拾起来立即交给了失物招领处的阿姨。更多的失物是旅客们拣到后委托列车员转送到这里来的。这些拾到东西的人不愿留下自己的姓名,只留下这样的话:“请失物招领处的同志想办法,尽快把东西交给失主。”
广大群众这种高尚风格和殷切期望,鼓舞着北京火车站失物招领处的工作人员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他们不嫌麻烦,千方百计地把一件件失物送还原主。有一次,在从广州开往北京的四十八次列车上,列车员发现了一块手表。他们在列车上广播了好几遍,也没有人来认领,说明这位丢表的旅客已经下车了,只好把手表交到列车终点站——北京火车站失物招领处。不久,服务员杨孝则接到山西一位农村人民公社社员查找手表的来信,就到邮局把手表寄还给这位丢失了手表的社员。
在远离北京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油田的一个钻井队里,一位工人出乎意料地收到一封从北京火车站寄来的信。来信问他是否丢失了东西。他万万没有想到,连自己都不知道丢在什么地方的东西竟然又能回到手里,不由得喜出望外。原来,这位工人不久前从克拉玛依回东北探亲,由于粗心大意,在旅途中丢失了一个大包袱。因为在旅途中几经中转换车,弄不清包袱到底丢在哪里,不好查找,以为没有希望找到了。可是,列车员早已把他的包袱送到北京火车站失物招领处。失物招领处服务员孙秀兰打开包袱一看,里面都是衣物。她检查了三遍,没有找出有关失主的线索。孙秀兰又把包袱里的衣物一件件地细心检查,终于在一件衣服的口袋里发现了一个用过的信封。孙秀兰十分高兴,她按照信封上的地址和姓名,马上给失主写了一封信。丢掉的包袱,经过几千里的旅行,又重新回到主人手里。克拉玛依油田钻井队的工人们听到这件事,热情地赞扬北京火车站失物招领处同志满腔热忱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新华社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