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3月17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他在自觉接受再教育
——记云南生产建设部队某部二连指导员、北京下乡知识青年李镇江
一九六八年二月,李镇江和五十四名知识青年,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号召,满怀革命的豪情,从首都来到云南边疆干革命。五年多来,李镇江在党组织的关怀下,在老工人的再教育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选为云南省革命委员会委员。建国二十周年时,他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幸福地见到了毛主席。后来,他又担任了云南生产建设部队某部二连指导员。这里介绍的,是他自觉接受再教育的先进事迹。
学习工农,立足于立场感情的转变
刚到边疆,李镇江有一种优越感,认为自己出身于工人家庭,中学毕业,又是坚决要求来边疆的,和老工人比嘛,无非是差在劳动本领和生产技术上;到边疆来,主要是过好劳动关。所以在劳动中,他总是光着膀子赤着脚,凭着一股子热情猛干。过了一段时间,的确有了一些变化,皮肤由白变黑了,嫩手上起了老茧,许多农活也基本上学会了。于是他渐渐觉得,接受再教育“差不多”了。
真的“差不多”了吗?一连串的事情引起了他的深思。一次,连队挖定植橡胶苗的穴,李镇江看到班长挖的宽度、深度已经基本上达到了要求,还在那里专心地修整,就说:“班长,干嘛这么细心,能放下胶苗不就成了?”班长听了,严肃而又亲切地对他说:“小李,干工作可来不得半点马虎。穴挖得不合质量,胶苗的根扎不牢,长不好,国家的财产就要受损失啊!”他看到小李挖的穴不合格,就帮他一一修好。李镇江心里琢磨:同是挖穴,老工人时刻想着国家,而自己却马马虎虎,相比之下差距多大啊!
不久,连队举办了勤俭节约展览会,会上摆着两把锄头:一把是新的,一个新战士丢在山上,经风吹雨淋,已锈得不能用了,被一个老工人捡回来;另一把是老工人刀四的,已经用了七、八年,但仍然保护得很好。两把锄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李镇江心想:自己在山上也曾见过乱扔工具的现象,为什么不捡起来?而老工人刀四又为什么那样爱护国家财产呢?
一天,李镇江来到刀四家里,了解他的身世。解放前,刀四全家六口人,被万恶的地主阶级夺去了五口。解放后,他翻身当了国家主人,过上好日子。回忆起辛酸的往事,他恨得咬牙切齿;畅谈新社会的幸福,他乐得眉开眼笑。这是多么鲜明的阶级立场啊!
李镇江静静地听着,深为这种真挚的无产阶级感情所触动。他开始懂得:出身工人家庭,这只是接受再教育的有利条件,决不能因此就认为已经和工人阶级差不多了。向老工人学习,不能只满足于晒黑皮肤,磨出茧来,最根本的是要在立场、感情上来一个彻底转变。认识到这一点以后,李镇江更加虚心地拜老工人为师,一点一滴地学习他们的好思想、好品德。
职务变了,接受再教育的思想不变
一九六九年七月,李镇江被选为云南省革命委员会委员。云南生产建设部队组建以后,他又担任了副连长。他认为当了干部,主要应该学一些领导艺术,从而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结果,又是现实的斗争教育了他,促使他改变了这个念头。
有一段时间,连里干部都不在家,由李镇江负责全面工作。当时连队正在盖房子。打土坯时,他准备带着大家到鱼塘边去和泥。工人老马考虑这样做费工,建议在盖房子的地基附近和泥。李镇江却说:“这样不行,引水太费事,还是到鱼塘那边去吧!”于是,他就领着大伙走了。干了一会儿,李镇江发现老马不在,就去找,只见他正在连队后面的山上挖水沟。老马说:“小李,水马上就引过来了,用挖地基的泥打土坯,要省好多工哩。”这时,又来了几位老工人,都说这个办法好,李镇江才采纳了老马的建议。
这件事,使李镇江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他责问自己:为什么现在对老工人的意见听不进去了呢?后来,他反复学习了毛主席关于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教导,才逐渐领悟到:当了干部,工作方法要学,领导水平要提高,但决不能放松世界观的改造;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也不可能掌握好的领导方法。职务变了,自觉接受工农兵再教育的思想不能变。
在以后的工作中,李镇江处处注意向老工人学习,在艰苦、平凡的工作中刻苦磨练自己。不久,他来到老工人集中的后勤班,养猪、种菜、做饭、赶马车,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干。一次,他洗猪草时有些粗心,没有洗干净。工人老解把猪草重洗了一遍,并对他说:“我们喂猪,要想到这是为了人民,为了革命,这样,干活的时候责任心就强了,就能把猪养好。”通过和老工人共同生活,李镇江更具体地学到了他们的好思想,丰富了自己的实践经验。
当了第一把手,更需要有自知之明
去年初,李镇江被任命为连队的指导员,担任了党支部书记。他感到重任在肩,有点摔打不开。这时如何继续接受再教育,李镇江又遇到了新的考验。
有一天,连里个别战士闹不团结。当时李镇江正带着几名战士,在四十里外的山上砍柴。在家的连队其他干部,急忙派了两名战士,连夜去找李镇江,请他回来处理。咋一听到这件事,李镇江吃了一惊:连队出了点问题,在家的干部完全可以解决,为什么还要派人跑这么远来找我呢?他想到自从担任指导员以来,总觉得自己是连队主要领导,事无巨细,只有亲自去办才放心,没有充分发挥连队其他干部的作用。他对来的战士说:“你们赶快回去,请在家的干部解决这个问题。”结果,在家的干部对这件事作了妥善的处理。李镇江回到连队后,在全连大会上检查了自己说了算的独断作风和骄傲自满情绪。
通过这件事,李镇江深刻地体会到,当上了第一把手,更需要有自知之明,经常想一想自己的弱点、缺点和错误,决不能忘乎所以。他决心认真地学习马列的书、毛主席的书,谦虚谨慎,学习群众。
在看书学习的过程中,李镇江遇到一些难懂的问题,有时钻不进去,就产生畏难情绪。但他看到,一个从工人提拔起来的副连长,识字不多,却一直坚持边识字,边读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他从内心感到钦佩,决心好好地向人家学习。从此,李镇江无论工作多忙,每天都坚持看书。至今,他已读了《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法兰西内战》、《国家与革命》四本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五篇哲学著作,并选读了《反杜林论》、《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部分章节。在批修整风运动中,李镇江和党支部其他成员一起抓紧路线教育,带领全连战士狠批刘少奇一类骗子诬蔑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变相劳改”的反动谬论,全连干部战士更加坚持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激发出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革命和生产呈现一派蓬蓬勃勃的景象。
本报通讯员(附图片)
李镇江(左二)和战友们一起交谈学习《反杜林论》的体会。 
      本报通讯员摄


第4版()
专栏:

毛主席语录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


第4版()
专栏:在广阔的天地里成长

翠峰山下“土专家”
——记回乡知识青年卜振发精心培育小麦良种
在中共陕西省周至县委召开的科学种田经验交流会上,一个青年小伙子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同贫下中农一起搞科学实验,培育小麦优良品种的经验体会,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称赞。他就是翠峰公社官村大队回乡知识青年卜振发。
十多年来,卜振发和本大队的干部、社员一起,坚持科学实验活动,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为革命做出了贡献,社员们都亲切地称赞他是翠峰山下的“土专家”。他紧紧依靠群众,培育出的小麦优良品种“官村一号”,近两年来在陕西、河南等省的七个县推广后,增产效果显著。一般情况下,比当地品种增产百分之十七到百分之二十四。官村大队一九七○年以来,连续种植“官村一号”小麦六百亩,平均亩产六百斤以上,种子田达到七百多斤。下面记述的,是他培育“官村一号”小麦良种的事迹。
一九六一年四月的一天,刚满二十岁的卜振发,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号召,从周至师范学校回到了自己家乡。不久,他被贫下中农推荐为农作物虫情测报员,为防治病虫害积极地工作。第二年夏收前夕的一天,老贫农井禹文把他叫到麦地边,顺手揪来一个麦穗,语重心长地说:“振发,你看咱队种的这麦子,是多年的老品种,还能打个好产量?你治虫有办法,能不能在培育种子方面动动脑筋?”井大叔的一席话,说得卜振发心里热乎乎的。他想:家乡的土地这么肥沃,小麦平均亩产却只有二百多斤,如果能把陈旧混杂的种子换成良种,小麦一定会大大增产。打这以后,卜振发在大队党支部的支持下,更加刻苦钻研农业科学技术,认真进行小麦育种试验。
一九六三年,卜振发一下子就搞了七个杂交组合。不料,许多穗子很少结粒,第一次试验没有得到预想的结果。这时,卜振发的父亲对他说:“娃呀,搞科学是人家专家的事,凭你那点本事能搞出个啥名堂!弄不好还会担风险哩。”卜振发想:搞科学实验,本身就包含着成功和失败这两种可能。失败是成功之母。要在科学实验上为革命作出一些贡献,就要不怕失败,不怕担风险。他耐心地把这个道理讲给父亲听,总结了失败的教训,继续坚持搞科学实验。
要培育出适合当地种植的耐寒、耐旱、抗倒伏、抗病虫的小麦优良品种,必须选择好亲本。盛夏,卜振发踏遍了全大队和附近大队的许多田块,从茫茫麦海里细心地寻找出许多不同类型的麦穗,把它作为来年杂交用的亲本。隆冬,卜振发认真地观察小麦的生长情况,给生长健旺的插上标记,以便扬花时进行杂交。他经过刻苦实践,使授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实率不断提高。
在科学实验活动中,卜振发把敢想、敢干同严格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寻求真知。为了培育出“官村一号”小麦优良品种,卜振发和老农一起,对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和历年播种的小麦品种特性,都作了具体分析,确定用分蘖多、耐寒、结实力强的“六○二八”和穗大、粒多、抗倒伏的“阿尔巴尼亚二号”作亲本进行杂交。为了掌握杂交技术,他经常废寝忘食,从早到晚不离试验田,辛勤劳动,细心操作。在育种过程中,卜振发发现用“六○二八”和“阿尔巴尼亚二号”作亲本杂交的后代,有着不同的特点,有的是高个,有的是低个;有的是粗秆,有的是细秆;甚至成熟期早晚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什么原因呢?
通过学习毛主席的哲学著作,卜振发才逐渐认识到,种子后代发生的这种分离现象,根本原因是其内部因素在起作用,同时也受到外界气候、土壤、水肥等条件的影响。针对杂交种后代的这些变化,他积极为之创造良好的水肥条件,不断改进选种方法,由原来的个体选育发展到群体系选,稳定了杂交种后代的特性。卜振发经过六年的不断试验,终于培育出了适合当地种植的小麦优良品种“官村一号”。他从实践中体会到:培育一个优良品种,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多次反复才能逐步完成。在这个基础上,他又相继培育成功了“官村二号”、“官村三号”、“官村四号”等小麦优良品种。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第4版()
专栏:

县委书记送女下乡
去年春天,江西省会昌县县委书记彭跃的女儿赵志萍高中毕业了。县里有关部门根据志萍的特长和爱好,安排她在县文工团当演员。彭跃想:知识青年到农村去,这是毛主席的伟大号召;自己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应该带头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指示,把自己女儿送到乡下去。老彭把这个意见告诉志萍。开始,她思想不大通,心里嘀咕:剧团一心要留我,为什么爸爸偏要我到乡下去呢?老彭看出了女儿的心思,便启发她说:“志萍,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县委书记的女儿不能有丝毫的优越感,应该带头上山下乡。”在老彭的教育下,志萍和她的同学一起,愉快地来到了“五·七”林场。
彭跃懂得,送女下乡仅仅是教女务农的开始,要使孩子真正扎根在农村,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还得做许多思想教育工作。
下乡后,志萍经常回家。这一现象,引起了老彭的注意。后来,他了解到:林场里新菜还未下来,吃的菜品种比较单调,志萍回来是搞点好吃的改善伙食。这件事使老彭意识到,志萍人虽然下去了,心却没有完全下去。为了教育志萍,彭跃把全家叫在一起,讲述了解放前的苦难家史。在那暗无天日的旧社会,他一家过着衣不裹体、食不饱腹的悲惨生活。老彭从十三岁起,就给地主扛长工,受尽了折磨……。参加革命后,转战南北,有时几天吃不上一顿饱饭,但他和同志们仍然坚持战斗。讲到这里,老彭深情地说:“志萍,你长到十九岁啦,没有经过风吹雨淋太阳晒,体会不到过去的苦。现在的生活,比解放前那是好千万倍了!你要培养贫下中农的感情,大伙吃什么,你就应该吃什么,不能搞特殊化啊!”志萍听了很受触动。她向爸爸表示,一定要扎根农村,一辈子艰苦奋斗。
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在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下,志萍成长很快。她皮肤晒黑了,手脚变粗了,和贫下中农建立了感情,去年九月加入了共青团。看到志萍进步了,彭跃打心眼里高兴。但他感到决不能放松教育,于是又寄去一封信和几本学习材料,鼓励女儿继续努力,不断进步。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坚决支持女儿在农村干革命
武汉市第一染整厂工人 樊润芝
一九六八年,我的二女儿杨冬云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积极要求到农村插队落户。当时我想,大女儿已经下乡了,她父亲身体又不大好,如果能让冬云留在武汉进工厂该多好啊!她父亲是个老工人,看到我思想一时转不过弯来,便开导说:养子女不是为了个人享福,而是为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后继有人;孩子从小在幸福生活里长大,没有经受过艰苦环境的锻炼,这样下去是不能成为革命接班人的。他还把我和孩子们叫在一起,共同学习毛主席有关知识青年与工农相结合的教导,帮助我提高政治觉悟。
不久,我们全家高高兴兴地送冬云下乡去了。冬云在农村不到半年时间,她父亲不幸因病去世,给家里生活带来了一些暂时困难。对此,冬云常挂在心上。我想,家里困难再大,也不能干扰孩子在农村干革命的决心。我接连写信开导她说:“在旧社会,咱家穷得象水洗过一样,你外祖父病了,无钱医治,活活被折磨死。可是,在你爸爸生病的时候,党组织想方设法给他治疗。现在,党又无微不至地关怀我们,你不必挂念。你到农村插队时间不长,思想千万不能动摇,根子一定要扎牢!”
四年多来,冬云在农村进步很快,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去年还担任了党的干部。看到女儿在毛主席指引的革命道路上取得了成绩,我是很高兴的,同时感到做家长的责任还很重,应该教育她谦虚谨慎,继续革命,在农村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4版()
专栏:

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促进派
西安人民搪瓷厂包装车间党支部书记 田安国
今年,我的儿子田炳忠中学毕业了,学校推荐他留在西安,进工厂当工人。可是,孩子学习了毛主席的有关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教导以后,认为自己很需要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而农村也很需要知识青年,在那里贡献力量。于是,他主动带头报名上山下乡。对孩子的革命行动,我坚决支持。但也有个别人嘀咕说:“你孩子是个‘傻瓜’,放着工厂不进偏要去农村,真是自找苦吃!你也不劝一劝?”
听到这些风言风语,使我更清楚地认识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确实是一场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存在着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带头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促进派。我没有被这些风言风语所动摇,坚定地支持孩子到农村去。现在,我们全家已经给炳忠做好了上山下乡的一切准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