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2月9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为革命二十二年不缺勤
——记人民解放军某工厂老工人侯炳义
侯炳义是人民解放军某工厂工人技术员,今年四十四岁了。他从参加工作以来,艰苦奋斗,二十二年没缺过一天勤,受到群众的称赞。
侯炳义所在的工厂主要担负维修火炮的任务。二十二年前,从建厂的那一天起,侯炳义就在这个厂的炮车间当修理工。在旧社会,十四岁就在一个杂货铺里当学徒的侯炳义,解放后,成了新中国的主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遵照毛主席的教导,艰苦奋斗,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这个厂刚建立时,设在城郊的一座破庙里。严冬的早晨,离上班还有一个多小时,侯炳义和几个青年工人就早早起床,迎着凛冽的西北风,摸黑来到车间,把六七个大炉子全部生着,把东西整理好。工人们来上班的时候,车间里已经是又暖和又整洁了。下班的号声响过,侯炳义放下手里的活,和老师傅一起收拾工具,把地扫干净,把放在车间外面的火炮严严实实地盖好,才离开工厂。他天天这样,年年如此,老师傅都说他是一个好苗子。
在党的关怀和培育下,在老工人的帮助下,侯炳义成长很快,入团以后,在一九五七年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以后,他更加自觉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
有人说,咱也想出满勤,可家务事多,真难办。侯炳义说:“家务事谁都有,但咱是工人,不能把家务事摆在工作的前头。”侯炳义有五个孩子,爱人也上班,大大小小七口人的生活他都得过问。但他没有因此耽误过工作。有一次,大儿子出麻疹,住了医院,别人劝他去看看。他说:“医院里照护得很周到,咱不用操心。”一九六三年一月,侯炳义的爱人生小孩,厂里给他三天假照料家务。那时候,侯炳义和几个工人正在山上试验火炮。大伙以为他不会来了。可是,侯炳义把家务安排好以后,和往常一样,七点多钟就来到了工地。三天假,他一天也没有歇。
侯炳义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在任何情况下都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年年月月出满勤。有了病,只要能支持,侯炳义就不歇班,领导和同志们劝他休息,他总是说:“谁没点小病小灾的,有点小毛病,干不了重的还可以干轻的。”有时厂里任务紧,晚上加班,按规定,第二天应休息。侯炳义不论干到多晚,第二天照常上班。一九六九年底,侯炳义到寒区试验炮弹除油器,忙得连洗澡、洗衣服的时间都没有。回来时坐的是拉炮的汽车,在路上颠簸了两天,赶到家时已经是下午五点多钟了,蓝工作服变成了灰色。大伙都劝他在家歇两天,理理发,洗洗衣服。可侯炳义想,部队正等着用除油器,个人休息是小事,还是工作要紧。晚上,他用热水擦了擦身,第二天又早早地来到了车间。
在文化大革命中,他牢记毛主席关于“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教导,从来没有在上班时间停下自己手里的活去搞别的。那时,厂里正在批判刘少奇的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下班以后,一吃过晚饭,侯炳义就把几个老工人找到一起,不是去看批判栏里的大字报,就是坐在一起摆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在本厂的表现,经常搞到深夜,第二天照常上班。
一九六一年,侯炳义被提为技术员,但他还和当工人时一样,整天在车间里和工人一起工作。遇到紧急任务,他就和工人白天黑夜地连轴转。一个冬天,侯炳义和工人们到寒区试验火炮的耐寒性能。试炮那天,气温下降到零下三十九度,带着皮手套,手指还冻得发疼。试炮中间,火炮忽然出了故障,一检查,需要把机件拆下来用汽油洗掉油污。有人提议,天气太冷,把炮拉回去再拆。侯炳义说:“好不容易碰到这个大冷天,可别错过机会。”说着,便和大伙一起把机件拆开。他把手套一脱,带头在汽油里把机件一件件洗净。
侯炳义干工作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即使单独外出执行任务也是这样。
每次出差,他大都利用星期天出发,自己少休息一天,为的是赶到目的地能马上投入工作。出差当中,他不管自己吃多大苦,受多大累,也要把工作做得好一些,少花费一些时间。一次,领导让他和另一位技师检查各修械所的情况。各修械所驻地分散,光坐车就得花不少时间。他和那位技师决定白天检查工作,把坐车的时间安排在晚上。上级给他们两个月完成的任务,他们用三十五天就完成了。在这三十五天里,他们跑了四十多个点,有十几个晚上是在火车上度过的。
新华社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生死关头见精神
北风呼啸,浓云翻滚,湘桂线上,一列满载工农业物资的火车,自南向北,全速前进,就要到达绍水车站了。车站南端有座小山,遮住了车站全貌。当这列火车长鸣着汽笛,出现在车站道口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约一百五十米远的铁道上,有个老人,手持拐杖,正慢吞吞地走着。这一意外情况,使司机大吃一惊,他急扳紧急制动闸,可是那巨大的惯性,使列车继续朝前冲去!距那老人,越来越近,一百米、五十米、三十米……。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只见一个女青年,飞速跃上铁路,敏捷地把老人拖出铁轨。当她的双脚刚一离开铁道,火车就呼地一声擦身而过。这是多么惊心动魄的场面啊!这个女青年是谁?
她是广西全州县绍水公社塘口大队的基干民兵、共青团员赵婉荣。这天上午,赵婉荣去绍水供销社为生产队买甘蔗种。当她回家路过那座小山边的铁道口时,忽然听到一阵阵急促、刺耳的汽笛声,她立即警觉起来,猛抬头朝前一看,发现一个老人象无事一般地走在铁道上,而那巨大的车头,长长的列车,已经呼隆呼隆地向他压过来了。就在这关键的一刹那,赵婉荣怀着一个坚强的信念:一定要把老人救出来,那怕自己肉烂骨碎也情愿!这个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成长起来的贫下中农的好后代,一九六八年从中学毕业回家参加农业生产的知识青年,毅然撂开肩上的担子,象一支离弦的箭,朝着老人,飞奔而去……。
老人得救了,火车停住了,多少人把巨石一样沉重的心放下来了。被救的老人,就是绍水公社三友大队七十四岁的瑶族老贫农梁桂卿。这一天,他刚从儿子那里探亲回来。路过铁道口时,由于年老耳聋,只顾低头走路,听不到火车长鸣的汽笛声。后来,当他发现身背后急驶而来的火车时,惊得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就在这惊慌万状的时刻,他被人突然拖出了道外。过了好一会,他才定下神来,望着面前这位陌生的姑娘,又是喜爱,又是感激。他流着激动的眼泪,伸着颤抖的双手,紧紧拉着小赵,满心里只装着一个信念: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真是处处有亲人,各族人民互相都关心啊!半天半天,他尽全力喊出一句话来:“毛主席万岁!”
梁大爷被救的消息迅速传开,司机、工人、社员象潮水般围了上来。大家一个个翘起大拇指,声声赞扬赵婉荣舍己救人风格高。在一片赞扬声中,这个女青年谦虚地说:“我只为人民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背篓售货员
在山西应县,有一座海拔两千米的五斗山,山里有八个小山庄(分属梨树坪公社和南泉公社)。有个很受群众欢迎的人,终年背着背篓,奔走在这座大山里,为山庄人民送来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收购农副产品。这个人,就是梨树坪公社麻峪大队分销店售货员张存善。
张存善在这座大山里,风里来,雨里去,一个心眼地为山庄群众服务。一九七○年春季,有一天中午,张存善刚刚送货返回分销店时,梨树坪公社土巷大队打来电话说,耕地时打坏了铧尖,问分销店有没有新的。为了及时支援春耕,他急忙到仓库里找,但是找到的铧尖大小不合适,他赶忙背起背篓,跑了二十多里路,到梨树坪公社供销社,找到合适的铧尖给土巷大队送去了。
前年夏天,南泉公社小峪大队的一个社员,到分销店买货,告诉张存善他们队里的豌豆苗遭了虫害。张存善背了五十多斤“六六六”药粉,亲自送到队里。回来,他又用电话了解各村灾情,先后给八个山庄送去一千三百多斤农药,帮助各个山庄及时扑灭了虫害。这一年,八个山庄的豌豆,都获得了丰收。
在担任售货员的七年多的时间里,张存善背篓运货十七万多斤,行程三万六千多里。他的分销店经营的商品由五十多种增加到七百多种;商品销售总额由一万元增加到两万多元,收购总额由七千多元增加到一万七千多元。
张存善在经营商品的同时,还积极帮助生产队和社员发展生产。各山庄在兴修大寨田时,筐担不足。他除了组织货源外,还协助生产队组织社员上山砍条,自编筐担。为了保证鲜蛋收购有来源,他向社员传授孵化小鸡的技术。为了帮助社员发展养猪事业,他积极从外地购买仔猪。山庄群众赞扬张存善是发展生产的“好参谋”。
(新华社)


第4版()
专栏:

在人民教师的岗位上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战斗洗礼,经过对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批判,我国教育战线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广大革命教师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大学、中学、小学,都涌现出一批受群众欢迎的优秀教师,他们认真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在人民教师的岗位上,努力奋斗,努力工作!
(附图片)
湖南沅江县万子湖渔业公社明朗山学校教师、共产党员伍泽英,在普及渔村教育工作中,做出了成绩,渔民称赞她是“渔家的好教师”。这是伍泽英驾着小船,接送学生。
新华社记者摄
天津市抗大红一中革委会副主任、老教师王雅子(中)同学校师生一起,来到天津市针织厂进行访问、调查,探讨如何搞好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努力培养学生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新华社记者摄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师张钹(右二)正在辅导工农兵学员学习。由于他把思想教育贯穿到教学中去,受到工农兵学员的好评。
新华社记者摄


第4版()
专栏:

永远是个战斗员
——记复员军人郭万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事迹
一九七○年二月的一天,郭万强离别服役五年的部队,奔赴农业第一线——甘肃省古浪县小桥大队,决心扎根农村干一辈子革命!
一回到村里,贫下中农都涌到郭万强家里,问寒问暖,有的关切地说:“你回来准备找个啥工作干?”郭万强拿出自己路过县上买的一把镢头,对大家说:“和你们一样,种田!”一句话,说得贫下中农心里热乎乎的。
郭万强所在的生产队,座落在拔海二千三百多米的祁连山下,全队六十二户人家,三百九十五人。村前是一道小川,村后是层峦迭嶂的高山。全队只有七百五十亩土地,平均每人不到一亩九分地。为了给国家多做贡献,队里决定在原来山上只种二十亩庄稼的基础上,扩种到一百二十亩。但是,这里道路陡似楼梯,弯似羊肠,还要爬两道岭,越三道沟。施肥、收割,全靠社员肩担身背。去年夏收时,社员们眼看山上的一百多亩麦子成熟了拿不回来,个个心如火燎。郭万强便先后三次上山查看地形。那个地方好走一些,那些地方不小心容易出事,他一一记在心头。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里形成了: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用架子车拉。第二天,郭万强找队干部把自己的想法谈了出来。经过商议,决定让他带领基干民兵排去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郭万强把基干民兵们编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六个人,事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大家注意。一场夺粮战斗开始了!上山时,六个人用肩膀扛一辆架子车,一步一步扛上去,装上麦子下坡时,两个人在前面用肩膀扛着车子倒退着走,四个人在后面用绳子拉着,慢慢往下挪。穿着鞋,脚底下打滑,他们索性脱掉鞋用脚指头扣着地皮走;热得喘不过气了,他们就光着膀子干。郭万强处处干在前头,别人一天拉五、六趟,他们小组总要拉七、八趟,每次都比别的车多装十多捆。下坡时,他总是架在辕头,并且时刻惦记着大家的安全。一天,和他同车的韩殿根看他架辕累得够呛,硬从他手里夺过车辕架起来。车到半山腰时,韩殿根脚下一滑,车身一晃,眼看连人带车就要翻到几十米深的山下去。在这紧要关头,在车后拉着绳子的郭万强一个箭步跃到车前,用尽平生气力,用右肩猛力顶住车辕,只见车的尾部插入土中,一场车翻人亡的事故避免了。然而,由于车的惯力冲击太大,郭万强肩膀上的皮却被扯掉了,血肉露了出来,民兵看到这情景,一再劝他下山包扎包扎,好好休息一下。他却说:“咱是属虎的,不能有软骨子病。”说着又自己架起辕来。郭万强带领民兵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胜利地完成了山上麦子的抢收工作。贫下中农赞扬郭万强是“祁连山先飞的雄鹰,风沙戈壁挂铃的骆驼”。
旧社会,小桥人吃水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拉,更不用说干旱年景用水浇地了。缺水,是小桥大队生产、生活上的主要困难之一。但是,一九七一年秋夏,在小桥发生干旱的时候,小桥人不仅可以吃到水,一百多亩麦地也喝足了水,一片葱绿,这一年获得超过往年的好收成。
水是怎样来的?一提起这个问题,贫下中农就想起郭万强带领民兵们迎风雪、斗严寒修盘山渠的事迹。那是一九七○年的隆冬季节,队里为了扩大灌溉面积,决定修一条盘山渠。但是,当组织大家讨论时,有人主张春暖冰消时再修。郭万强想:今冬要是修不好水渠,明年的粮食产量就会掉下来。于是,他对大伙说:“过去毛主席领导咱受苦人把压在咱头上的三座大山都搬掉了,修水渠遇到的困难那怕是铁板,也要把它凿开!”大家支持他的意见。于是,郭万强率领队里的壮年人,开始了修盘山渠的战斗。
当时工地上天寒地冻,山上土石凝结在一起,坚硬得象铁板一样。一镐下去,火星迸射,只留下一个白点点。在那艰苦的日子里,郭万强总是踏着风霜走在前面,那里艰苦那里去。抡大锤把胳膊抡肿了,两手震出一条条血口子,夜晚睡觉时,他浑身疼得动弹不得,可第二天他又在欢声笑语中走上工地。一天,郭万强连续抡了三个多小时的大铁锤,累得满头大汗。这时,一个到大队检查工作的公社干部来到工地看望大家,看见郭万强湿漉漉的衣服,感动地问他:“现在是地冻三尺的季节,你脱掉棉衣不知道冷吗?”郭万强风趣地回答:“我们工地没有冬天!”他就是这样,每天满天星斗的时候就来到工地,星星眨眼才收工。经过一个多月的苦干,一根根钢钎被磨秃了,八百米盘山渠修成了。贫下中农赞扬他们说:“咱这帮壮年汉子可算得上降龙伏虎的英雄!”那些曾经想等春暖冰消时再干的人也咧着嘴,笑咪咪地说:“我们算信服这帮壮年人了。”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