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2月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降“龙”记
在湖北冶炼厂,特别显眼的是那直刺云天的工厂大烟囱。它那整整一百二十五米的高大身躯,使人望眼欲花。可是工人们说,它快被送进博物馆罗!怎么回事呢?原来,那熔炼有色金属产生的大量尾气,没有让它从烟囱里跑掉,而是被逼进一个崭新的车间。这边钻进去的是浓烟滚滚的尾气,那边哗哗喷出来的是宝贵的硫酸。这项尾气制酸工程,从一九七○年冬天投产,两年来已为国家提供了七万六千多吨浓硫酸。
多少年来,冶炼厂的尾气,含着大量二氧化硫,象一条“乌龙”,天上窜,地下游,毒害庄稼和人畜;如今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指引下,湖北冶炼厂的工人们降伏“乌龙”,提取硫酸,化害为宝。这多么使人兴奋啊!
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访那些降伏“乌龙”的人们。首先参观第一道工序——电收尘。一切都很新奇。星罗棋布的指示灯,五光十色;长长的一排整流器,飞速旋转。指示灯反映整流器工作情形;整流器通过电的物理作用,把夹杂在尾气中的大量灰尘,捕捉了下来。好一个电收尘!它不用刷,不用帚,便给那肮脏的“乌龙”扫除了身上的尘土。
登上沉淀槽,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另一幅新的画图:条条管道,纵横交错,座座圆塔,累累鼎立。这就是热浓酸洗涤塔、泡沫塔、干燥塔和吸收塔。“乌龙”经过电收尘工序以后,便钻进前三个塔,为它去雾、去沫、去水,把它洗个干干净净,只留下纯净的二氧化硫烟气,然后经过转化器,自动钻进吸收塔而被吸收。“乌龙”不见了,塔内哗哗作响,那已是翻腾的硫酸了。
是什么人操纵这些塔管工作的呢?塔边一间小房,是净化操作室,里面挂着一排排各种仪表。就是这些仪表,遥控着塔内浓度、液位、温度、流量、电压的变化。过去为非作歹的“乌龙”,如今被工人牵着鼻子,在长管圆塔中转来转去,最后被收拾掉。勤劳智慧的工人阶级,如今成了古代神话中的“降龙英雄”了。
在“降龙英雄”中,一九七○年以后进厂的青年工人占百分之八十。这样新的工艺,又是一批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所掌握,真是多么令人鼓舞啊!这些
“降龙”英雄们,一个赛似一个。跟着妈妈讨过饭的青年工人周建华,为了降伏
“乌龙”,奋发学习技术。白天他跟着老工人练操作,晚上捧起《硫酸工业》,读呀,想呀,记呀!他理论结合实际,勤学苦练,进步很快,是奋发图强的革命精神激励他成长起来。现在,他已经成了带班生产的副班长,但他很谦逊地说:“我不行,‘小老虎’,比我强。”“小老虎”,是谁呢?他叫祁志华,真有股虎劲。一次,有根管道被酸腐蚀,出现漏孔,硫酸象箭一样向外喷射。若不及时堵住,就可能造成停产。这时正是骄阳似火的炎夏,管道内又是百度高温的硫酸。在这紧急时刻,祁志华穿上防酸胶布雨衣,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钻进管道丛中,紧握铁钳,奋勇战斗。硫酸烧伤他的手,钻心般疼痛,他却说:“没事,只当虫子咬了一口!”
英雄降“乌龙”,“乌龙”炼英雄。在夺酸战斗的两年间,有十二个青年在战斗中入了团,有六个老工人在火线上入了党。
一声长啸,运酸火车开动了。一辆辆银灰色的槽车,奔向全国各地,带去了制酸工人对社会主义祖国的宝贵贡献。被提取了硫酸的淡淡白烟,飘向天空。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古镇新容
河北束鹿县的辛集,是冀中平原的名镇。明清时代,这里便是远近驰名的皮毛加工集散地,素有“河北一集”之称。
解放前,这个名镇已经完全衰落了。这里仅有零零星星的几个破烂小厂和数家皮货手工作坊。解放以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全镇人民认真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因地制宜,兴办新工业,使全镇迅速由过去的消费集市变成了一个新兴的工业生产城镇,在支援农业生产、加速实现全县农业机械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放眼望去,方圆十余里,到处都矗立着一座座大大小小的工厂,来往车辆络绎不绝。纵贯全镇南北柏油马路两旁的商店里,摆着许多当地制造的各类支农产品和日用工业品。来自四面八方的汽车、马车、拖拉机,喧嚣着涌到这里。他们装好所需的农用机械、农药、化肥之后,又匆匆地驶向广大农村。
辛集镇现在拥有三十四家工厂,其中大部分都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这些厂共生产八百多种产品,其中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就占五百种。一九七一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六千多万元,比解放初期增长了十六倍。
还是一九六八年的上半年。束鹿县的广大贫下中农,满怀在文化大革命中焕发出来的革命热情,兴修水利,改良土壤,精耕细作,发展林、牧、副业,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许多社队纷纷向县革委会有关部门要水泵,要电机,要多种农业机械和农机配件。
形势逼人。县革委会决心把工业部门的工作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这一年,成了辛集镇工业发展的重要转折:文化大革命前直接支农的工厂,增添了新的农机具生产项目;原来不支农的,在保证完成国家计划的前提下,大多数都设立了规模不等的农机具修配小组;还有些厂根据当地条件和农业急需,改为生产直接支农的产品;少数工厂的产品品种,也作了适当调整。这样,辛集镇原有的十几个工厂完全走上了“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产品增加了上百种。
辛集镇东面的束鹿化工厂,是这个期间发展起来的工厂之一。它除去生产硫化碱、硫酸钡等一般化工产品外,院子里还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硫酸炉、一座十二立方米的小高炉和一个水泥车间。这些都是在一九六八年以后,为适应当地农业生产的需要,自力更生建起来的。硫酸炉生产的硫酸液,注入细长的地下管道,流进隔壁的磷肥厂,一年能生产一万吨磷肥。小高炉用生产硫酸用过的原料炼铁,每年可以为全县提供两千吨制造农机具的生铁。水泥车间吃高炉废渣,为农田水利建设生产大批水泥。短短几年,这个厂的产品就由四种增加到十四种,总产值也由六百万元猛增到一千四百万元。
为解决农业急需,一九六九年春,辛集镇马车修理门市部的十八名工人,自力更生建起了轴承厂。他们因陋就简,土法上马,半年时间自制了十六台专用设备,束鹿县破天荒第一次造出了轴承。现在,工人们熟练地操纵着机器,已经能够年产十一种不同型号的轴承七万套。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辛集原有的工业,转向支农以后迅速发展了,不少新建工厂,又如雨后春笋接连诞生,给古老的集镇增添了新的光彩。现在全镇直接为农业服务的工厂,一年就可以供应农村三千二百台电动机,一千台柴油机,七万套轴承,七百五十台水泵,近两千台脱粒机、粉碎机、扬场机,以及数万件农机具配件和小农具。今日的“河北一集”,已经成了支援全县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工业基地。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第2版()
专栏:

老灌区新面貌
陕西省人民引泾渠位于关中平原,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这个灌区由于依靠群众加强灌溉管理,不断改善渠系工程和搞好农田基本建设,使灌区的灌溉面积由解放初期的五十多万亩,逐步扩大到一百二十七万亩,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了农业增产。一九六七年以来,全灌区的粮食亩产连年过“黄河”,一九七一年和一九七二年,在遇到干旱的情况下,粮食亩产达七百斤以上。古老灌区焕发了青春。
解放以来,经过整修、改善工程,人民引泾渠灌区灌溉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也有了提高。但是过去有很长一段时间由于不注意依靠群众加强管理,效益发挥不够,抗旱标准不高。到一九六六年,灌区粮食亩产量一直在四百斤上下徘徊。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灌区各级党组织认真总结经验,认识到只有依靠群众,加强管理,才能使古老工程更好地为农业增产服务。他们把这项工作列入农业生产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了对水利管理工作的领导。
引泾灌区主要靠自流引水,随着灌溉面积不断扩大,河源水量严重不足,年需水量和引水量相差百分之四十,这是管理工作中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他们发动群众,从灌区实际出发,广开水源。通过对渠首和渠系进行改造,每年增加引水量近一亿立米。灌区下游利用洼地、沟壕,因地制宜地兴修塘库一百多处,可蓄水一百七十多万立米,浇地二万多亩。许多社队还利用沟水、河水、积水,发展提水灌溉。现在,全灌区已有小型抽水站一百零九处,灌溉面积六万多亩。在利用地上水的同时,他们克服过去那种“大水门前过,打井干什么”的片面思想,积极开发地下水。目前已打机井一万二千多眼,配套九千八百眼,控制面积近九十万亩。这样,全灌区初步解决了一般年分水源不足的问题。
在加强灌溉管理工作中,他们结合排水治碱,大搞田间工程,深翻平整改土。这个灌区由于解放前长期大水漫灌,有灌无排,地下水位上升,使部分土地盐碱化。而且渠系网和田间工程位置紊乱,不适应机耕和合理用水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他们先后开挖了五个排水系统,井灌又起了垂直排水作用,基本上消除盐碱的威胁。同时,通过试点,全面规划,以渠、路、排为骨架,划方定块,平整深翻,植树造林,经过连年的努力,初步行成了地平、渠直、路直的方块田,为高产稳产创造了条件。由于管理工作做得主动,在近两年的抗旱斗争中,这个灌区到处出现社和社、队和队之间,互相让水、让电、让设备,上游支援下游,有井区支援无井区,无灾区支援有灾区的团结用水的生动事例。在去年伏旱严重,渠道只有七秒立米流量的情况下,也源源不断地把水送到了二百里远的最下游地区。
(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株洲今昔
位于京广铁路与浙赣、湘黔铁路交汇点的株洲,解放前,是一个面积不到二平方公里,人口只有几千的小镇。镇内,一条麻石路的破街,坎坷狭窄;镇外,到处是荒山野塚。工业更是少得可怜。早在一九三八年,国民党就吹嘘要搞所谓“工业株洲”,结果只建了几个小厂,职工不到八百人,绝大部分材料零件要从国外进口。
解放后,株洲人民在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把株洲建设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市区面积逐年扩大,比一九四九年增加一百三十多倍,人口增加四十多倍,房屋建筑面积增加了十倍。全市兴建了各种工业企业三百六十多个,初步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冶金、机械、化工、电力、煤炭、纺织、建筑材料等行业的新兴工业基地。
登上石峰山俯瞰全市,株洲一派春色:浩浩荡荡的湘江,逶迤而过,江上千帆点点,来往如梭;宽敞整洁的马路,车辆奔驰,川流不息;一幢幢崭新的厂房,遍布全城;成片的工人村,成群的住宅区,掩没在郁郁葱葱的林荫里。


第2版()
专栏:

新堤镇在前进
座落在洪湖之滨的湖北省洪湖县领导机关所在地——新堤镇,文化大革命以来,靠自力更生起家,凭艰苦奋斗创业,工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目前,全镇大小工厂有三十七个,年产值达到六百万元,比解放初期增长近百倍。
这里有原来只能生产和修理白铁壶、白铁桶,现在拥有机械设备十五台的汽车水箱制造厂;有每年能为农村社队生产和修理上万件农机配件和农机具的农机修配厂;还有年产锄头、镰刀、挖锄、铁锹等四小农具两万多件的农具厂。
为了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几年来,新堤镇的工艺美术生产也有很大发展。洪湖地毯厂,就是新堤最大的工厂之一。走进厂房,只见一些年轻姑娘们,正在欢快地编织着地毯。栩栩如生的鸟兽,色彩艳丽的花朵,春意浓郁的兰草,傲然屹立的劲松,在她们灵巧的手下不断涌现。除了绚丽多彩的洪湖地毯,新堤镇还在生产轻巧美观的羽毛扇,精致优美的刺绣品,鲜艳夺目的羽毛花,彩色富丽的贝壳雕刻等上十种工艺美术品。


第2版()
专栏:

草原骨胶厂
在广阔的乌兰察布草原上,有一座自力更生、变废为宝的工厂,这就是集宁市骨胶厂。
居住在内蒙古千里草原上的蒙汉各族人民,自古以来以从事畜牧业生产著称。但是,在万恶的旧社会,王公牧主酒肉臭,贫苦牧民饥病寒。牲畜的大量废骨根本得不到利用,因而,草原上白骨累累,每当夏季一到,骄阳暴晒,废骨散发出阵阵臭味,招引蝇虫孳生,给牲畜带来疫病,也严重地危害着牧民们的身体健康。
一九五八年,草原上出现了如火如荼的大跃进局面。为了充分利用废骨,支援祖国社会主义建设,集宁市建立起内蒙古大草原上的第一座骨胶厂。十几年来,这个厂从草原上收购回来的废骨达五万多吨,生产了骨粉、骨油、骨渣、糖钙片、蹄角粒等十二种产品,畅销全国许多省份,并向国外出口。骨胶生产的发展,既给牧民增加了收入,又改善了牧区的卫生条件,还促进了牧业生产的发展。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太姥山区养路工
在闽浙两省交界的福建省福鼎县境内,福(州)温(州)公路象一条锦带盘绕着重峦迭嶂、奇峰突兀的太姥山脉。这条联结闽浙两省的纽带,经过养路工人的辛勤劳动,精心养护,做到了路基坚实,路面平整,无坑无洼,汽车行驶时安全平稳,畅通无阻,受到驾驶人员和旅客的赞扬。
太姥山区这段公路是由福鼎县养路工区负责养护的,全长一百四十五公里。这段公路依山傍海,弯多坡陡,坡道地段就占总里程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大小弯道达七百二十多处,其中急弯有二百四十多处,加上常受台风袭击,塌方溜方多,山水冲刷严重,路面维护困难。可是,这个工区的养路工人胸怀革命全局,把平凡的养路工作与整个革命事业联系起来,克服一切困难,为革命养路护路,做出了显著成绩。全工区十三个道班的养路工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劈坡改弯,砌石护坡,建造涵洞,加铺路面和建造桥梁。一九七一年以来,他们凭着自己的一双手,一副肩,搬走土石七万五千一百多立方米,改弯五十六处;建造涵洞二十一道,长一百五十五米;砌石护坡三百七十六立方米;砌石边沟一千四百八十米;加铺路面十一万四千六百多平方米,共为国家节约资金一万八千多元。由于他们的辛勤劳动,使这段曾经被人们称为“搓衣板”的公路彻底改变了面貌。
福(州)温(州)公路中最难行车的路段是大岭头。这段路虽然只有十公里长,可是公路蜿蜒曲折,大小弯道七十八处,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担任这段公路养护工作的下厝基道班的养路工人们,自己动手改造急弯,加宽弯道,保证行车安全。在加宽路基和建造涵洞时,需要大量石料,全班工人爬悬崖,攀陡壁,劈山采石。他们踏着崎岖的羊肠小道,抬回来一块块石料,挑来了一担担泥沙。经过一年多的奋战,他们一共搬来土石二千多立方米,改急弯十三处,修造涵洞五条,砌石护坡六处,加宽路面七千六百多平方米,显著地提高了公路质量。养路工区党支部及时在全工区推广了下厝基道班的经验,一个为革命养路修路的活动,在全县养路工人中更加广泛地开展起来。
从这个县的县城通往白琳公社的公路,要经过一条“百步溪”,过去这里没有桥梁,汽车要涉水通过,每逢雨季涨水时,两岸交通中断。一九七○年十一月,县革委会根据两岸人民的迫切要求,决定在“百步溪”上建造一座公路桥。当时缺乏施工力量,养路工人听到这个消息后,主动要求承担了造桥任务。工区从各个道班抽调三十多名养路工人,由工区党支部副书记周飞岳带队投入了建桥工程。建桥,对他们来说这还是第一次,但是他们敢想敢干,依靠集体的智慧,设计出建桥方案。在施工期间,他们不顾溪水冰冷刺骨,坚持在水里清理基础和打桩。在建造四个桥墩时,都遇到了洪水冲击,每次工人们都勇敢地与洪水搏斗,日夜抢修。这座桥原计划用半年的时间完成,需要费用十万元。结果,他们仅用了一百天时间,花了五万九千多元,就在百步溪上架起了坚固美观的双曲拱桥,保证了车辆通行无阻。
去年九月,九号台风在与福鼎县毗邻的浙江省平阳县登陆,福鼎县也遭到了台风、暴雨的袭击,全县的三条公路有七十五处发生溜方,大批土石方压在公路上,有十三处地段汽车无法通行。为了战胜台风,保证公路畅通,养路工人不待风停雨止,洪水全退,就投入了抢修公路的战斗。地处海边的兰田道班战斗在艰苦的第一线。狂风卷着咆哮的海水扑向路面,山洪夹着乱石倾泻而来,如果不及时做好桥梁、涵洞的水道疏通和保护工作,路基随时有被冲垮的危险。兰田道班班长赵德丹带领青年工人高世钰,迎着暴风雨来到五岱山脚,发现路上积水比别处深。赵德丹根据多年的经验判断,这里的三孔涵洞被山洪冲刷下来的石头堵塞了。他们急忙到涵洞口检查,果然洞口已被乱石塞死。赵德丹和高世钰立即跳进激流,动手扒石,滚滚而来的洪水,夹杂着锋利的乱石,砸在他们的腿上,他们全然不顾。经过三个多钟头的顽强搏斗,终于疏通了涵洞,保住了路基。
福鼎县养路工区的工人们,不仅要和台风暴雨作斗争,也要同冰雪严寒进行战斗。居住在海拔八百多米高山上的花亭道班,每年寒冬,在那风雪交加的日子里,他们总要热情地帮助驾驶员克服行车中的重重困难,保证汽车顺利通行。去年隆冬季节,太姥山区大雪纷飞,积雪埋没了公路。共产党员、班长王振西立即带领养路工人们顶严寒,抗冰雪,到公路线上巡逻。一天上午,突然从后坪大弯传来了“嘟,嘟”的汽车喇叭声,工人们顺着声音奔去,看见两部汽车正因滑轮打转,无法上坡。他们立即从道班找来两根铁链,捆住车轮,然后扫雪的扫雪,刨冰的刨冰,一直从上午九点战斗到下午三点多,安全地护送汽车过了峻岭。汽车司机深受感动,一再称赞他们是“人民的好养路工”。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