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2月2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反骄破满挖潜力 实现高产更高产
——广西陆川县扫除思想障碍深入学大寨
粮食平均亩产达到千斤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川县县委,深入开展批修整风,不断反骄破满,破除“增产到顶”的形而上学观点,艰苦深入,扎扎实实,在农田基本建设上舍得下功夫,花力气,使全县粮食生产做到高产更高产。一九七二年,这个县遭到了旱、虫、台风等自然灾害,仍然夺得较大丰收。全县粮食平均亩产一千一百一十斤,比一九七一年增加六十二斤,总产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七。花生、甘蔗、烤烟、黄麻也有较大幅度的增产,每户养猪两头以上。
要生产上跨大步,思想先要跨大步
陆川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县。在一九六九年粮食平均亩产达到千斤以后,县的领导成员中有些人认为,陆川是“县小贡献大,粮食平均达千斤,已经是十级楼梯爬到了顶,今后小增产还可以,大增产不行”。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学大寨的步子放慢了。
粮食亩产达到千斤的水平,还能不能做到高产更高产?这是摆在陆川县委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县委把反骄破满当作路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一九七一年冬天以来,县委领导成员认真学习马列和毛主席的教导,虚心听取社、队基层干部和贫下中农的批评和帮助,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过去的工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揭矛盾,找差距。接着他们通过解剖“麻雀”,破除“增产到顶”的思想。米场公社米场大队马六嘴生产队,一九六七年粮食平均亩产达到一千五百多斤以后,有些干部、社员产生了“功夫已经使尽,增产已经到顶”的思想,以后连续三年粮食生产一直徘徊不前。一九七一年,他们在领导班子中反骄破满,带领社员在农田基本建设上狠下功夫,积肥改土。这一年,全队粮食亩产达到二千零二十五斤,比上一年增五百多斤。县委从马六嘴生产队的经验教训中认识到,生产不是已经到了顶,而是还有很大潜力。要生产上跨大步,首先要思想上跨大步。只有结合路线教育进行反骄破满,不断洗刷唯心精神,扫除无所作为的思想,才能跟上革命形势,迈开大步向前进。
认真转变作风,实行分类指导
认识有了提高,县委领导成员带领一百多名干部,分别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典型经验,探索不同类型地区创高产的途径,一个一个地解决问题,切实加强对农业学大寨的领导。地处山区的平乐公社,原是个后进单位。一九六八年,全公社粮食亩产只有七百多斤。这个公社的干部决心改变落后面貌,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生产长期落后的主要原因,是路线问题没有很好解决。于是狠抓路线教育,提高干部、群众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制订了全面治理山、水、田的规划。经过三年时间,全公社除了把二万五千亩低产田改造成稳产高产农田外,还兴修排洪工程,造田造地,一九七一年粮食亩产超千斤,跨入了全县的先进行列。县委总结推广了低产变高产的平乐公社和高产更高产的清湖大队西瓜坡生产队等先进单位的经验,对不同类型的社、队实行分类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农田基本建设上下大功夫
陆川县委通过实践,进一步明确了生产要大幅度增长,必须下苦功夫进行农田基本建设,不断创造与高产相适应的生产条件。过去一些县领导成员认为,陆川水利建设已基本上过关,不愿再多花力气。一九七一年的干旱使他们思想上受到很大震动,开始冷静地分析了全县水利建设的情况:全县山塘、水库的总储水能力只能抗御六个月的干旱;随着科学种田的水平的提高、复种指数的增加和耕地面积的扩大,用水量逐年增加,原有的水利设施已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了把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县委领导成员和社、队干部一起,再次进行勘查,制订了全县进一步治山治水、造田造地、发展水利、水电的规划。在搞好原有水利工程配套的同时,又凿通了总长三千多米的十七个隧洞,开挖了一条绕过一百多座山头、共长三十四里的引水渠道,建成了陆川县目前最大的一座既可灌溉,又可发电三千瓩的文龙水电站,扩大了农田灌溉面积二万多亩,为粮食较大幅度增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县委还采取分段突击的办法,大搞土壤改良。根据不同土质,分别采取送“客土”、种绿肥、增施农家肥和土杂肥、开沟排锈水等办法,加厚耕作层,改变土壤结构,增加土层有机质,提高地温,增加保水、保肥能力。一九七一年冬天以来,全县共改土七万多亩,在七万七千亩的耕地上开挖了排洪排水沟,种绿肥十六万亩,大大提高了地力,保证了粮食高产更高产。
(据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依靠群众除两害
广西靖西县龙临公社念浩大队,座落在石山窝里,“晴天象盆火,雨天水一锅”,不是旱就是涝。公社党委副书记莫愚曾几次到这个大队帮助解除旱、涝两害,但一直没有搞出个啥名堂。
针对这个问题,莫愚反复学习了毛主席关于“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的教导,心里象点上了一盏灯。
莫愚再次来到念浩大队,和大队干部一起,到群众中去调查访问。老贫农永胜看到老莫有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就详细地介绍了一些情况。永胜谈到:十多年前,这里连日下大雨,没处消水,眼看就要淹到社员的房子;可是,怪得很,水就是淹到这个高度,尽管猛下雨,水位也不升高了。
老贫农的话,给莫愚很大启发。他和大家琢磨,认为水淹到一定高度就不升高,一定是在这个高度有个消水洞;几十年来由于石堵土塞,现在不起作用了。根据这个分析,他和干部群众逐处查看,经过两天多的查探,终于找出三个消水洞。接着,他们发动群众,凿通了消水洞,制服了涝灾。
涝灾能制服,旱灾能不能制服?莫愚根据调查的情况,又带领群众找水。群众说,这里有个怪洞,一时水多,一时水少。莫愚钻进洞,静静地观察水的情况。他足足在洞里蹲了七个钟头,观察这个洞水的流动规律。后来又找水利技术员测量,证明这个洞的水可以浇地四百亩。他和这个大队的群众一起,凿渠道,建渡槽,在洞里安上了抽水机。念浩大队除了两大害以后,面貌大大改变了。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人心齐 秃山绿
浙江省东阳县屏岩公社杨树塘下大队,解放前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个贫苦的老汉,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里,躺在床上,冻得直发抖。朦朦胧胧,他扛上镢头往岩秃山上走,想刨点东西回来取取暖。他刨了一个山头又一个山头,突然发现,山上的沙石一下子都变成了雪白的棉花。他正要伸手去抓,一个大财主带着几个打手来了,说村里的田地和山都是他的,这棉花得归他所有。老汉不服,就和他们打起来。等他苏醒过来时,发现自己还是躺在床上,盖着几片稻草帘子。原来是做了一个梦。第二天,老汉向许多贫苦的邻居叙述了自己的梦,还说:等大财主大恶霸倒了以后,一定要把山开出来,那里面也许真有棉花。
“沙石山上出棉花”的梦,今天变成了现实。只不过不是棉花,而是蚕茧。一九六九年冬天以来,这里的贫下中农在以前光秃秃的五座山上栽活了十万多棵桑树,破天荒第一次养起了蚕。去年产的蚕茧,价值几千元。
一九六九年,杨树塘下大队粮食总产量比十年前翻了一番,有的亩产达到两千斤左右。大队党支部决定继续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他们和有实践经验的老农占本星等商量,决定在岩秃山上栽种桑树,准备养蚕。对这,多数同志赞成,少数同志反对。有人当场哈哈大笑说:“你这个共产党员,还象过去的老汉一样说梦话!”他问大家:第一,山上没土,桑树苗怎么栽?第二,就算栽上了,沙石中没水,怎么活?第三,就是活了,石头缝中没有肥,怎么长?
听他这么一说,有些本来支持栽桑的同志也低着头巴嗒巴嗒抽起烟来。
支部书记葛德炉已经估计到这种情况,他对五十多岁的占本星说:“你给大家谈谈吧!”
占本星为了在山上种活桑树,和别的老农、干部曾花了许多功夫进行研究。这时他站起来说,第一,今天的岩秃山和二、三十年前相比,沙子多了,这说明山上的岩石是风化岩,开出来,经过风吹、日晒、雨淋、冰冻,很快就可以变成沙子。第二,这些山的岩石是直缝岩,岩石缝中有湿气向上吐,使得贴近岩石的沙子潮润润的,树栽起来,顺着直的岩缝生根,就不怕旱。接着,党支部副书记、大队科研组组长葛德海说,大队山上的沙子有黄色、褐色两种,以前有人试种豆子,种在黄色沙子中的不长,种在褐色沙子中的就长。以后弄清了褐色沙子中含有磷,有利于树木生长。如今大队准备开发的岩秃山,从岩石到沙子都是褐色的,栽种桑树,成长的可能性很大。
大家听了他们的发言,都拍掌称赞。
党支部的同志就这样用群众从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来解决群众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干部的思想搞通了,群众也赞成了,大家扛上镢头,拿上铁钎、撬棒上了山。但一干,问题又来了:开出来的石头,小的二、三百斤,大的七、八百斤。怎么办?党支部把老贫农葛志行请到山上。葛志行在土改后曾在岩秃山脚下开过两分岩地。头年冬天开出的岩石,到第二年就变成了沙子,平成了地,种了小麦、玉米。他把这事一讲,群众人人振奋,决心大干一场,征服岩秃山!
社员们苦战了一冬,四十多亩山开出来了。接着大家从山下挑土掺沙栽树苗。五万多棵树苗在岩石缝中栽起来了。一九七○年春天,这批桑树苗果真发了芽,长出了青绿的叶子。他们用自己的桑叶,养起了第一批蚕。这年冬天,他们乘胜前进,又开出了三十多亩荒山,扩种了五万多棵桑苗。
干部、群众没有就此满足。他们想,庄稼肥多可以长得更好,桑树施肥不也可以长得更壮吗?
有人提出:在桑树旁种蚕豆和豌豆,豆类作物的根子能固氮,又可以整棵地割掉压在树苗旁作绿肥。有人不同意,说这是种田的办法,用来种树不行。有人又说:科学实验,就得多作实际试验,不试验怎么知道不行?党支部研究了群众的意见,决定进行试验。一九七○年,他们在桑树行间套种了豌豆;一九七一年又套种了蚕豆。豌豆和蚕豆都长得很好,桑树也越长越旺,采摘了大量桑叶,还收了些豆子。
大家回顾几年来的实践和山上发生的变化,看看洁白如雪的蚕茧,想想解放前那个老汉的梦,满怀激情地说:老贫农的梦想实现了!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创造出来。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按照总路线精神大办农业
——东海县努力改变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中共江苏省东海县委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坚决按照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精神大办农业。他们领导全县七十万人民,树雄心,立壮志,改变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大搞耕作制度的改革,两年内使能排能灌的农田从三十五万亩扩大到八十万亩,一九七一年全县粮食总产量比一九七○年增长二成,去年又比一九七一年增长二成。两年的粮食增产量,相当于过去二十年的增产量。去年二十二万亩花生比前年增产四成,棉花总产翻了一番,林、牧、副、渔也有较大发展。去年向国家交售粮食一亿斤以上。
要有一个快变的决心
东海县地处江苏北部的黄海之滨。西部丘陵起伏,水源不足,经常受旱;东部低洼碱滩,十余条河流汇集,一到汛期,洪水泛滥成灾;加以黄海海水长年入浸,素有“锅底洼”、“老碱窝”、“水囤子”之称。粮食产量低而不稳,过去平均亩产仅有几十斤,解放后生产虽有所发展,但变化不大,是江苏省有名的穷县。
一九七○年秋,县委和县革委会在制定学大寨赶昔阳的规划时,遇到了两种思想的激烈斗争。面临多灾低产的状况,农业能不能快上?大多数同志认为,只要把冲天的革命干劲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下决心改变生产基本条件,大干、快干、扎扎实实地干,东海面貌就可以在较短时期内发生较大变化。但也有少数同志屈服于自然条件,只想守旧摊,不敢创新业,说什么“这里人少地多底子薄,洪涝病虫灾害多,要改变多灾低产面貌困难多”。为了统一思想,县委领导成员认真学习了毛主席有关教导,迈开双脚,深入群众,反复调查研究,寻找改变东海面貌的关键。经过调查,他们认识到,东海县地势低洼,常年成灾面积在六十万亩左右,这是不利条件;而东海河流较多,年降雨量在九百毫米以上,抓紧治山治水,搞好工程配套,变水害为水利,是大有可为的。
在调查中,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改变东海面貌的强烈愿望,使县委深受感动。他们总结了浦南公社努力改造生产条件、迅速改变面貌的经验。这个公社是全县有名的“水囤子”。农业学大寨以来,干部、社员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与洪涝盐碱作斗争,修建渠道总长近五百华里,挖排水沟总长二百多华里,兴建机电排灌站,因地制宜改革耕作制度,一九六九年扩种水稻四万五千亩,粮食总产量一下增长两倍多,“水囤子”变成了“粮囤子”。事实使县委认识到,要迅速改变面貌,就必须发扬革命精神,狠抓增产关键。
县委经过学习,调查,对比,分析,批判了胸无大志、无所作为,守旧摊摊、不敢创新等懒汉懦夫世界观,提高了路线斗争觉悟,树立了雄心壮志,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精神,制定了“一年小变,二年大变,争取三、五年内彻底改变”的规划。
要有一个很大的干劲
要变水害为水利,就得兴修三项大型骨干工程,几千个配套建筑,完成几千万土石方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一九七○年冬天,县委动员了五万多名治水大军。广大群众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开始了一场水利大会战。在兴修淮水北调引水干渠工程中,房山公社一个公社就组织了一万名民工。他们在三十二华里长的工地上,日夜紧张战斗。经过四十多天的艰苦奋斗,这项拖了十多年没有完成的工程,终于胜利完工,受益面积达到二十万亩。石良河南干渠工程,施工中遇到了岩石层,没有炸药怎么办?一位县委负责同志来到了这个困难最大的工段,和民工们共同学习《愚公移山》和大寨贫下中农三战“狼窝掌”的英雄事迹。他们抡锤打钎,日夜苦战,终于打通了南干渠,使全县四十多万亩旱地变成了水田。短短两年时间,东海县共完成大中小型水利工程七千多万土石方,还在山岭地区整修梯田七万亩。如今的东海境内,河渠纵横,水库相连,初步形成了蓄、灌、排的水利网,能排能灌的农田,从三十五万亩扩大到八十万亩。
水利建设为大面积旱地改水田创造了条件。但是,是“大改”还是“小改”?这在县、社干部中也进行了思想斗争。张湾公社党委成员董家禄同志,开始听到县委提出全公社水稻面积要扩大到五万亩时,认为张湾地多人少,要大面积扩种水稻,困难很多,还是“小改”慢慢来,打算只搞三万亩。县委建议他回到公社听听干部、群众的意见。他和党委同志一碰头,才知道全公社大队、生产队干部和贫下中农代表,已经在切实可靠的基础上提出了五万二千亩的种稻计划,大家满怀信心地要实现这个指标。这使他感到自己的思想是大大落后了。县委帮助老董找出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使他增强了信心,鼓起了干劲。结果,全公社超额实现了扩种水稻的计划。驼峰公社水源条件较好,本来可以完成五万亩水稻种植计划,但因公社党委犹豫动摇,举棋不定,只种了三万二千亩,增产幅度不大。他们接受教训,去年因地制宜种植了水稻五万亩,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长了三成以上。
旱地改种水稻,用工量大大增加。全县人民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争分夺秒,抢栽、抢管、抢收,去年八十万亩水稻,比上年提前半个多月栽插结束。
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
在大规模改革耕作制度过程中,中共东海县委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县委认为:没条件,不经过试验就大改,是蛮干;有条件,又经过了试验,不敢大改就是保守。他们治水改土,创造了改制条件;又经过试验取得改制经验;看准了就大干,思想符合客观实际,获得了预期的效果。
在旱地改水田过程中,县委还注意克服一种倾向掩盖着的另一种倾向,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安排水旱作物布局。去年,县里分派给西部丘陵地区的桃林公社栽插一万二千亩水稻的指标。从数量上看虽比东部一些公社少,但是桃林完成这个指标却很困难。县委和公社的同志一起,全面分析桃林水源不足、土地不平整等实际情况,把经过努力可以办到而不办、和实在办不到硬要去办这两种倾向,提到思想路线高度来认识,划清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界限,重新调整了种植计划,把一万二千亩调整为八千亩。由于合理布局,做到水旱并举,这个公社去年水旱作物都获得了丰收,粮食总产量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县和公社还整顿健全了农业试验站,作为干部进行科学实验的基地。
东海县的农业生产,正在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向前迈进。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农业学大寨
江苏省东海县黄川公社桃李大队第四生产队的社员翻晒丰收的稻谷。
本报通讯员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