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2月1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党的生活

坚持民主集中制 发挥“一班人”的作用
中共江苏省如东县委员会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组织原则。在党委内部,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把“一班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是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党的各项政策的重要保证。
我们从实践中体会到,坚持民主集中制,就要搞
“群言堂”,不搞“一言堂”。
“班长”要有自知之明
搞“群言堂”,不搞“一言堂”,首先要求书记、副书记有民主作风。“班长”要真正发扬民主,就得有自知之明。有这样一件事对我们的教育是很深刻的。一次,我们的书记、副书记三人路过县化肥厂,厂里有的同志提出从驻厂宣传队的农村知识青年中,招收一名临时工。当时三个人一商量,觉得个把人的事,问题不大,就同意了。可是,把这个情况向其他常委通气后,有的同志提出,这样做不符合有关政策的规定,缺个把人,完全可以在本厂内调整解决,以做到增产不增人。书记、副书记觉得这个同志的意见对,但话已讲出去了,还要不要改呢?他们认为,听了正确的意见,是采纳,还是不采纳,这是对自己是否有民主作风的一个考验。于是,“班长”亲自派人向厂里讲明道理,收回了原来的意见。
联系这件事,书记回想到一连串的问题。比如,分工由常委主持的会议,为什么总要拉自己到场讲话?有些会,常委代表县委表了态,为什么一些基层干部反映,书记没作“指示”,回去不好贯彻?常委间交流情况、商量工作时,为什么他们总是称“汇报”、“请示”?抓住这些平日习以为常的现象,书记认真作了自我解剖,意识到这是由于平时在工作上,自己自觉不自觉地表现了比委员“高明”的结果。于是,他在常委会上作了认真的自我批评。
在日常工作中,书记、副书记要真正看到委员有所长,自己有所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形成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这就要求正副书记谦虚谨慎,注意听取不同意见。因此,我们力求做到在党委会讨论每个重要问题之前,不仅“一班人”相互通气,而且“班长”尽可能地同有关委员一道深入基层,在实践中向群众学习,向内行的同志学习。在会上讨论问题,委员的意见没有充分发表时,“班长”不要急于作结论;有些问题可以由有关委员归纳大家的意见,不一定事事都由书记“拍板”。有时个别委员对某个问题没有明确的表态,会后再反复商量。事实证明,“班长”真正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党委每个成员,倾听他们的意见,才能广开言路,使大家畅所欲言。
“一班人”都要敞开思想
搞“群言堂”,不仅“班长”要有自知之明,还要靠“一班人”共同努力。本届县委成立后有一段时间,个别常委在党委会议上抱着多听少讲的态度;有的同志发表意见转弯抹角,“绕道进港”。为什么有这样的情形呢?我们在相互交谈中了解到,是因为老、中、青三方面彼此有一些顾虑。老干部怕别的同志把自己的意见看作“老框框,翘尾巴”;新干部怕别人说“口头一套,骄傲自满”;中层干部认为,自己原来是被领导的,现在同老干部结合在一起,“桌子板凳不能一样高”。这些同志还由于分工管部门工作,所以又往往把委员与书记的关系同部门与党委的关系混淆起来。
这些顾虑,反映了我们这“一班人”中有些同志党的观念模糊。于是,我们就抓住这个问题,在批修整风中,联系两条路线斗争的实际,斗私批修,增强党性。“一班人”力求做到不再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兜圈子,而为党的事业挑担子,为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党的方针政策勇于讲话,为反映全县人民的利益敢于发言。党委会出现了敞开思想,畅所欲言,生动活泼的局面。去年,我们准备停办教师训练班,借校舍搞政治运动。分工管教育工作的一个常委,觉得这样做不妥当,但又怕提出来被人说自己本位主义,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想到发展党的教育事业的需要,就抛开个人得失,提出了不同看法。党委会采纳了他的意见。
我们还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健全党委制》和《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等有关著作,重温党的生活的原则,使全体委员弄明白:党委领导,是党委会集体领导。书记和委员之间的关系是少数服从多数,而不是书记说了算。党委要完成自己的领导任务,就必须充分发挥党委“一班人”的作用。我们有个常委,原来以为自己是新党员、新干部,党委会讨论问题时发言很少。通过学习,增强了党的观念,明确了自己在党委会中的责任后,在会上积极发表意见。一次,她因病不能参加党委会议,就把平时对一个公社妇女出勤情况的调查和如何加强妇幼保健工作的意见写出来,供党委会讨论工作时参考。党委会采纳了她的意见,及时交有关部门去贯彻执行。
我们从彼此顾虑到敞开思想这一对比中体会到:“一班人”如果老是考虑人与人的关系,老、中、青三方面只能是形式上的结合,并不能真正达到团结一致;必须发扬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畅所欲言,按党性原则办事,把党委会搞成“群言堂”,才能充分发挥老、中、青三结合的优越性。
敞开思想,广开言路之后,我们对某些问题有不同意见,展开争论,就感到很自然了。我们在争论问题时,共同掌握两点:一是对不同意见作具体分析,分清思想认识问题同政治立场问题的界限,不乱扣帽子。即使是立场问题,也相信经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可以改变的;二是承认对事物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相信持错误意见的同志会在实践中逐步修正自己的看法,不搞“急转弯”。考虑到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要允许少数人保留意见。所以,我们发言时没有拘束,争论后心情舒畅。每争论一次,彼此就更加了解,对问题的认识就提高一步。
搞“群言堂”要集中正确意见
发扬民主,让大家畅所欲言的目的,是为了集中正确意见,促进革命和生产的发展。如果离开了集中正确意见这个目的,把发扬民主和“群言堂”搞成毫无意义的空谈,就不利于革命和生产的发展,就会给党和人民的利益带来损失。因此,必须正确处理民主和集中的关系。这方面我们是有教训的。
一九七○年秋,我们围绕着要不要集训基层干部,着手整顿基层领导班子的问题展开了讨论。会上,有的认为,整顿基层领导班子,是关系到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落实到基层的大问题,主张立即进行;有的认为当时正是秋收秋种大忙季节,干部不能离开“火线”。两种意见争论得很活跃。当时,我们没有分清哪是正确意见,哪是不正确的意见,而简单地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了错误的决议,把区、社干部一千多人集中到县上学习了半个来月。结果影响了秋播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部分同志发言的积极性。后来,我们联系这一教训,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民主集中制的论述。懂得了民主本身不是目的,搞“群言堂”是为了集中正确意见,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统一认识,统一政策,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班长”要做到集中正确意见,就要认真看书学习,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提高鉴别是非的能力,同时也要敢于和善于对持错误意见的同志做工作。于是,我们又联系这一教训,读《国家与革命》和《共产党宣言》,认真领会无产阶级不仅要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镇压剥削者的反抗,而且也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这一思想的深刻含义,认识到,要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必须把革命与生产辩证地统一起来,抓革命,促生产,加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前之所以没有分清正确意见与错误意见,主要是由于我们某些同志把革命与生产对立起来了。总结了这一经验教训,我们以后在集中正确意见时就比较自觉了。一九七二年秋收前夕,正当全县集中区、社主要干部在县上批修整风时,棉铃虫害爆发。经县委讨论,很快地统一了认识,让区、社主要负责人立即回去,组织群众治虫夺棉。区、社干部和群众一起奋战三天,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了虫害蔓延,又到县继续学习。这样,既搞好了批修整风,又战胜了自然灾害,干部、群众都很拥护。


第2版()
专栏:

毛主席教导我们:
要党有力量,依靠实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去发动全党的积极性。


第2版()
专栏:

为广开言路创造条件
上海警备区某炮团一连党支部书记 刘同生
一次,支委会研究连队路线教育计划。当时,我们连队正在执行繁重的生产任务。如何做到革命和生产两不误呢?我想,书记是支委会的主持人,应该先拿出个基本意见来。于是自己设想了一个方案,在会上拿出来让大家讨论。有的同志提出了一些疑问,我认为这都是我考虑过的,没有耐心听完,就急于作解释。这样,大家都不吭声了,方案也就这样通过了。
可是,这个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发生了问题。一天,计划上安排的是上路线教育课,可是浸在水缸里的稻种急需下到田里,怎么办?有个支委说,课要照常上,可抽出部分人力下稻种,晚上再给他们补课。今后每天应轮流由部分同志值班,搞好田间管理。“为什么这么好的意见不在支委会上摆出来呢?”我问这个同志。他说:“你在会上定了调子,我们还有啥好谈呢?”这句话真是重锤敲鼓心,击中了我自以为是的要害。
自那以后,我注意为“千锤鸣锣”积极创造条件。做到会前先出“安民告示”;会上我常常讲形势,摆任务,多设想几种情况,多估计几种可能,使大家有所比较、鉴别,充分发表看法。这样一来,支委会就开得活跃了,一些平时不大发表意见的委员也能畅所欲言了。


第2版()
专栏:怎样当好支部书记?

决议不当也要集体修改
上海警备区某炮团四连党支部书记 顾柳风
一天,炊事班长小刘焦急地把我拉进伙房,揭开锅盖给我看糊饭,对我说:“指导员,炊事班现在人手太少了!”听了小刘的话,我心里折腾开了:为了进一步落实战备训练,支委会专门研究了勤杂人员的训练问题,规定炊事班每天留下二人负责烧饭,其余全部参加训练。但现在看来,全连的饭菜两个人烧太紧张了,还有副业生产也顾不上搞了,这样长久下去,要影响全连的生活管理,可是个大问题啊!支委会的决定得赶快改动!可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因为我过去犯过擅自改动支委会决议的错误。结果,委员思想不统一,影响了工作的开展。想到这里,我对小刘说:“先不要急,让我把这个问题向支委会反映一下。”
晚上,我和其他几个支委碰了头,摆了炊事班近来的情况,他们也听到了类似的反映,大家都感到,上次会上的决议忽视了后勤工作的特点。后来,大家研究出了新方案:留家炊事员仍保持两名,但参加训练的炊事员灵活安排,忙时回伙房参加工作,闲时和战斗班一起训练,这样就解决了军事训练和后勤工作的矛盾。


第2版()
专栏:

要善于当“班长”实行“群言堂”
石翠岩
随着批修整风运动的深入发展和路线斗争觉悟的不断提高,党组织第一把手坚持“群言堂”的自觉性也在不断增强。这是党的生活中很好的现象。为了进一步活跃党内民主生活,加强党委的集体领导,应该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有的同志认为自己斗争历史长,经验多,自己的意见比别人“高明”。因此不坚持实行“群言堂”。
自己斗争历史长,经验多,意见就一定比别人高明吗?不见得。党委成员由于斗争经历不同,觉悟程度有高有低,认识问题也有差异。斗争历史长,经验较多的同志,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往往可以提出较好的意见,这是应当承认的。但是,个人的经验和知识总是有限的,你在这方面有所长,在另一方面可能有所短;而且革命事业是不断发展的,你今天的意见可能是对的,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明天就不一定符合客观实际了。因此,作为党组织的第一把手,必须一分为二看自己,找不足;一分为二看同志,学优点,切实把自己置于“一班人”之中,虚心听取各种意见。同时,正因为自己接受党的教育时间较长,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这方面的经验比较多,所以就更应该很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以身作则,认真坚持“群言堂”,而不能背上“斗争历史长、经验多”的包袱,搞个人说了算。
有的同志虽然口头上也讲要发扬民主,依靠群众。但是一碰到人家意见提多了,心里就不耐烦。认为“人多嘴杂”不好办,不如自己说了算“痛快”。
“人多嘴杂”就不好办吗?不。意见多,说明大家肯动脑筋想问题,敢于发表意见,这是好事。“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你一个看法,我一个主意,七嘴八舌,广泛地发表意见,意见越多,越可以进行比较,越有利于集中正确的意见,促进革命事业的不断发展。
提倡“群言堂”,反对“一言堂”,并不是说党委书记就不要拿主意了。作为第一把手,对于党委所要讨论的问题,是要拿主意的。不然,没有集中统一,议而不决,就会妨碍党的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但是,集中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没有民主,不可能有正确的集中。我们既反对把正确的集中当成“一言堂”,拒绝集中正确意见的错误倾向;又要防止借口集中统一,不认真听取各种意见的独断专行。在党委内部,必须是又有民主又有集中,严格按照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办事。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实施正确的领导。


第2版()
专栏:

“老铁匠”的本色不变
——记新乡市工具厂党委副书记高自修
锤锤敲在点子上
在新乡工具厂红炉车间,有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工人,他头发已经花白了,干起活来却象年轻人一样。只见他一会儿用铁锨往红炉里添煤,一会儿又抡起了十六磅大锤,把一件件火红的钢块打成合格的毛坯。一个青年工人看他满头大汗,递过来一条毛巾,亲热地对他说:“老高,擦擦汗休息会儿。”老高接过毛巾擦了一把,又继续干起来。那个青年工人在老高接毛巾的时候,瞥见他手上有一层厚厚的茧子,就对另一个工人说:“咱老铁匠手上的老茧可一点也没有退呀!”这位“老铁匠”,就是这个工具厂的党委副书记高自修。
四十年前,高自修十二岁时,因生活所迫,就开始学打铁,一双小手磨起了一层茧子。解放后,他先后担任过工会主席、车间主任和车间党支部书记,但是他从没离开过生产岗位。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锻炼,高自修担任了厂革委会副主任,不久又当了厂党委副书记。职务高了,地位变了,艰苦奋斗的本色没有变,他坚持做到不脱离劳动,不脱离群众,不脱离实际。有一次,高自修从郑州开会回到新乡,家没顾得回,饭没顾得吃,就赶到厂里,正碰上夜班的工人抢修三百吨摩擦压力机。看到这种情况,他挽起袖子就和大家一起干起来。天渐渐地黑下来了,工人们劝他回家休息,高自修回答说:“三百吨摩擦压力机是全厂的关键设备,修不好我躺在床上也睡不着觉。”在他的带动下,工人们苦干加巧干,很快就把压力机修好了。三车间大修铣外口机,他和工人一齐干了个通宵,一直把机器修好;一车间搬家,他和工人一块拉机器。厂里的各种劳动,他都积极参加。因此,他手上的老茧,一点也没退。通过劳动,他对全厂的生产情况了如指掌,工人的心里话也都愿掏给他,使他取得了领导革命和生产的主动权。工人们都称赞说:
“老高做工作,真是老铁匠抡大锤——锤锤都敲在点子上。”
不搞特殊化
有一次,高自修从外地开会回来,一进家门,发现屋子里多了一张门板。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正在纳闷,厂里的木工来了,原来是来给他的套间安门的。“工人家属的套间都安上门了吗?”高自修问木工。木工回答说:“群众的以后再说,领导上让我先给你家安个门。”“我也是群众的一员,等大家都安上了门,你再给我安也不迟。”高自修一再坚持自己的意见。木工还想说服他:“既然门板已经扛来了,再说门墙也扒好了,就这一次,安上算了。”高自修想:“这次依了你,不就是脱离群众的开始吗?”经过再三劝说,这个木工还是把门板扛走了。
多年来,高自修一直保持着克己奉公,与群众同甘共苦的好作风。有一年春节,厂里从农村买来一些食品,有些人想首先分给领导干部。高自修立即进行了抵制。他的女儿到农村锻炼已经两年多了,有人劝他跟县里的老同事说说,让女儿到城市来工作,也被高自修拒绝了。他说:“孩子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当干部的可不能搞特殊。”
高自修遵守党和国家纪律的模范行动,使全厂职工受到了很大教育。这个厂的许多干部都以高自修为榜样,自觉地遵守党的纪律,和群众同甘共苦,受到了群众的称赞。
新华社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