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2月11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毛主席语录
必须把粮食抓紧,必须把棉花抓紧,必须把布匹抓紧。


第1版()
专栏:

正确处理粮棉关系 夺取粮棉双高产
——安徽省巢县黄麓公社调查
地处巢湖北岸、粮棉兼作的安徽省巢县黄麓公社,认真贯彻执行
“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粮棉产量连年提高。一九七二年同一九七一年比较,七千八百一十八亩粮食作物,平均亩产粮食增长百分之五点三,达到一千一百五十三斤;四千零五十亩棉花,平均亩产皮棉增长百分之三十三点三,达到一百二十斤;林、牧、副、渔各业生产也有较大发展。这一年,全公社向国家提供商品粮四十八万斤,商品棉四十六万一千多斤,肥猪二千三百头,为支援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贡献。
黄麓公社的经验证明:只要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粮棉就能够双高产。
开展路线教育
做到思想领先
过去,由于有些干部、社员存在错误认识,这个公社有些生产队不能正确处理粮棉关系,影响了粮棉产量。近两年来,公社党委在批修整风运动中,深入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开展“三破三立”活动,提高了广大干部、社员的觉悟,调动了大家夺取粮棉双高产的积极性。
一、破“粮棉对立”的形而上学观点,立“粮棉互相促进”的正确认识。过去,有人认为:“粮棉不能两全,粮食产量要高,棉花就得让路!”针对这个问题,公社党委运用典型事例,对广大干部社员进行对比教育。这个公社的复光大队有两个生产队,一个是小戴生产队,一个是大戴生产队。这两个生产队土地相连,条件基本相同。但由于认识不同,结果两样。小戴生产队正确认识粮棉互相促进的关系,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重视棉花生产,棉花亩产皮棉连续多年超百斤,棉花产量高了,经济收入和返还饼肥就多,又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粮食亩产多年过千斤。而大戴生产队把粮棉生产对立起来,只重视发展粮食,忽视了棉花,搞单打一。结果,棉花亩产皮棉只有八十多斤,粮食亩产量也没有小戴生产队高。通过典型分析,大家认识到,棉花和粮食虽然有争地、争肥、争劳力的一面,但更为主要的是,它们能够互相促进。棉花生产发展了,就能为发展粮食生产提供资金、肥料,促进粮食产量增长。那种认为“粮棉不能两全”,把二者对立起来的看法,是形而上学观点。从而进一步坚定了大家粮棉一齐抓的决心。
二、破“种棉吃亏”论,立为革命种棉的思想。种棉同种植粮食作物比较,花工多,投资大,人也比较辛苦。有人说种棉“不合算”,“吃亏”。针对这种思想,公社党委组织干部、群众学习毛主席关于“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的教导,对大家进行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的教育,提高大家为革命种棉的自觉性。在此基础上,公社党委又和群众一起算了一笔账,按同样的土地、同样的水肥、同样的人工计算,种棉的收入并不比种粮收入低。经过思想教育和算账对比,大家一致表示,一定要不怕苦、不怕累,按照国家计划,为革命种好棉花,支援社会主义建设。
三、破懒汉懦夫世界观,立艰苦奋斗创高产的雄心壮志。这个公社岗地多,好地少。有人认为在这样的条件下,粮棉不能双高产。针对这种说法,公社党委组织干部、群众到本公社学大寨的先进单位跃进大队参观。这个大队的耕地大部分在黄土岗上,论条件是全公社比较差的大队之一。但这个大队的社员发扬大寨精神,以“人定胜天”的英雄气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削平了十三个土岗,建造了电灌站,引来了巢湖水,把七百多亩岗地改造成为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良田,粮棉产量多年超《纲要》。通过参观学习,大家批判了懒汉懦夫世界观,决心象跃进大队那样,艰苦奋斗,重新安排山水,夺取粮棉双高产。
采取具体措施 解决粮棉矛盾
黄麓公社党委在抓紧路线教育,提高干部、社员觉悟的同时,扎扎实实地做艰苦细致的工作,带领群众采取相应的措施,为实现粮棉双高产创造条件。
这个公社平均每人只有一亩地,而且岗地占三分之一,粮棉互争好地的矛盾很突出。公社党委把这个问题交给群众讨论,发动群众出主意,想办法。群众发动起来了,办法就有了。他们采取了以下有效措施:一是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开展平岗改田活动。二是改革旧的耕作制度,扩大复种指数,变粮食“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
随着复种指数的扩大,肥料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粮棉争肥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黄麓公社是采取“养、种、积、制”的办法,自力更生解决的。“养”,养猪积肥。他们落实养猪政策,大养其猪。“种”,种植绿肥。近两年来,全公社每年种植绿肥都在五千亩以上,基本上保证了早稻所需的底肥。“积”,积农家肥。“制”,制造菌肥。
政策落实,干劲倍增。在解决粮棉争劳力的矛盾时,公社党委注意落实党的政策,用党的政策调动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最近两年来,他们认真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加强劳动管理,合理安排使用劳力,使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由于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妥善处理粮棉生产中的各种问题,这个公社的九个大队,一九七二年队队粮食亩产超千斤,棉花亩产皮棉过《纲要》。 新华社通讯员(本报有删节)


第1版()
专栏:

周恩来、李德生、姬鹏飞在兄弟般气氛中会见许锬外长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二月十日讯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李德生,外交部长姬鹏飞,今天下午会见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许锬。
随同许锬外长来访的外交部参事田仁彻、参事兼三局局长崔尚默等参加了会见。
参加会见的还有朝鲜驻中国大使玄峻极。
我国外交部副部长韩念龙、部长助理王海容、亚洲司司长陆维钊、礼宾司副司长高建中等会见时在座。
在兄弟般的气氛中宾主进行了十分亲切的谈话。
会见以后,周恩来、李德生、姬鹏飞同志设便宴招待许锬外长和随同来访的朝鲜同志。
玄峻极大使和夫人,以及大使馆外交官员应邀出席宴会。
韩念龙、王海容、许寒冰、王珍等出席宴会作陪。
(附图片)
图为会见时合影。 新华社记者摄


第1版()
专栏:

姬鹏飞外长同许锬外长继续举行会谈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二月十日讯 我国外交部长姬鹏飞今天上午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许锬,在十分亲切友好的气氛中继续举行会谈。


第1版()
专栏:

广西河池地区东江棉纺织厂党委从多方面进行培养
发挥工人新干部的积极作用
据新华社南宁一九七三年二月八日电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地区东江棉纺织厂党委注意从工人中培养干部,在工作上经常对新干部进行具体的指导,不断提高他们的路线觉悟和工作能力,使他们在三大革命运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东江棉纺织厂是一九七○年建成投产的新厂。适应革命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厂党委有计划地选拔了一批优秀工人充实到各级领导岗位上。为了帮助这批新干部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领导工作能力,党委领导成员分工负责对新干部进行培养教育工作。
青年女工韦美兰被提拔为织布车间负责人,起初,她热情很高,一心想把工作搞好。但是,由于缺乏领导经验,在工作中发动群众不够,整天忙忙碌碌,陷于事务圈子。厂党委书记林治峰发现这种情况,便多次找她谈心,同她一起学习毛主席有关群众路线的教导,帮助她总结经验教训。在林治峰的耐心帮助下,韦美兰坚持走群众路线,有事与群众商量,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东江棉纺织厂党委为了帮助新干部迅速熟悉生产业务,经常采取上技术课,开展技术表演,交流经验等办法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现在,许多从工人中提拔的新干部不但对自己原来掌握的技术精益求精,而且熟悉自己所领导的单位的生产流程,取得了领导生产的主动权。


第1版()
专栏:

沈阳铁路局大连列车段党委按照革命接班人的标准
把德才兼备的女职工提拔到领导岗位上
新华社沈阳一九七三年二月七日电 沈阳铁路局大连列车段党委遵照毛主席关于挑选和培养革命接班人的教导,几年来从职工中选拔了四十五名妇女干部,使她们在三大革命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大连列车段女职工占职工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段党委把培养、使用女干部作为党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注意把一些德才兼备的女职工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更好地发挥她们的作用。列车员杨美荣是一个新党员,党委准备提拔她当团委副书记。有人认为她资历短,经验少,担心她担负不了这一任务。党委经过分析认为,杨美荣虚心好学,有事能与群众商量,革命干劲比较大,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和培养,可以胜任这一工作。于是,党委书记孙承修一面和杨美荣学习毛主席有关青年工作的教导,一面和她一起蹲点,对她进行具体的帮助。在党委的帮助下,杨美荣注意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开展团的工作,在负责办政治业余学校中,她认真负责,使业余学校越办越好,受到了群众的赞扬。
为了提高妇女干部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继续革命的觉悟,列车段党委注意组织她们认真读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对她们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餐车服务员张秀兰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开始担任列车长工作时,信心不足。车队党总支书记就用英雄人物的事迹热情鼓励她。张秀兰克服了家务重的困难,坚持学习马列和毛主席著作,提高了思想觉悟,虚心向老同志们学习,努力钻研列车长业务,并且事事依靠群众,处处关心群众,激发了大家的革命干劲,使她领导的列车乘务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成为全段的一个先进车组。
大连列车段党委还注意教育妇女干部在担任领导工作后,继续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保持和发扬工人阶级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整备工舒元荣担任整备队长后,每天除外出开会外,和工人一起清扫车辆,坚持跟班劳动。


第1版()
专栏: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新疆莎车县外来干部为了更好地建设边疆
认真学习少数民族语言 密切联系群众
据新华社昆明电 中共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各级党组织和革委会教育外来干部认真学习当地少数民族语言,密切了同当地少数民族人民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团结。到目前为止,在这个州担任公社以上各级领导职务的外来干部中,百分之七十以上已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傈僳、怒、独龙等民族语言。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以傈僳族、怒族、独龙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解放后,党和毛主席十分关怀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曾先后从内地派了一些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干部到这个自治州参加边疆社会主义建设。这些外来干部和当地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共同开发和建设祖国边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自治州各级党委和革委会认真总结民族工作的经验,从多年来在边疆开展民族工作的实际中深深体会到:外来干部学习并掌握当地少数民族语言,是搞好边疆民族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环。懂得了当地民族语言,就能很好地和当地人民交流思想、互相学习,更好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搞好调查研究,做好党的工作。因此,自治州各级党委和革委会经常教育新、老外来干部认真学习当地少数民族语言,帮助他们订出学习民族语言的计划,定期检查和交流学习民族语言的情况和经验。
许多外来干部除在机关里虚心向本单位的当地干部学习外,下乡工作时,还采取勤问、勤想、勤记、大胆讲的办法,积极学习当地民族语言。福贡县委副书记、白族干部杨群,为了学好当地傈僳族语言,专门备有一个笔记本,把不懂的单词、句子记在本子上,随身携带,见群众就问,有空就学,现在已能用傈僳语言宣讲报纸、文件了。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电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莎车县委,组织本县汉族干部学习维吾尔族语言,进一步密切同维吾尔族人民的联系。
莎车县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解放以来,有一些汉族干部怀着为维吾尔族人民服务的愿望,来到这里同当地干部一道工作,其中有不少人学会了维吾尔族语言,但是还有些汉族干部没有学会,只能依靠翻译进行工作。为了更好地建设边疆,为边疆少数民族服务,中共莎车县委积极组织汉族干部学习维吾尔族语言。除提倡在实践中边学边用外,建立了必要的学习制度,举办了训练班,选编了学习材料,为汉族干部学好维吾尔族语言创造了必要条件。
为了推动这一学习,县委定期召开现场观摩会,交流经验,表彰学习成绩优良的干部。公路养路段的汉族干部职工,都能听懂维吾尔语,其中百分之三十二的人完全能讲,百分之六十八的人能讲大半以上的维吾尔语。县委在养路段召开了现场观摩会,进一步促进了这一学习活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