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2月1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从群众的迫切要求出发
——中共河北抚宁县委带领全县人民治山治水的事迹
千里冰封的隆冬季节,河北省抚宁县到处热气腾腾。北部山区,整梯田,截潜流,筑塘坝,修小水库,掘大口井;滨临渤海的南部平原,打机井,挖池塘,筑堤拦河,改土造田。
抚宁县委从多年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治山治水这样改天换地的大事,只有团结群众,依靠群众,才能有所成就。新县委建立以来,认真落实政策,有事同群众商量,关心社员生活,几年光景,使抚宁的生产条件显著改变,提高了抗灾能力,全县农业生产连年丰收:一九七○年、一九七一年粮食产量连续跨过“黄河”,一九七二年虽然遭到大旱和其他自然灾害,粮食亩产量仍然超过《纲要》。
质量和数量
一九七○年,抚宁新县委建立后,决心带领全县人民,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县委领导成员扛起大镐带头实干,鼓舞了广大群众的革命积极性,两个冬春,全县修成水平梯田三十万亩,相当于历年所修梯田总和的十倍。
为了使治山治水的计划更加切合实际,更加符合群众的愿望,去年秋收季节,县委领导成员纷纷到社、队去调查研究。他们高兴地看到:全县三十万亩水平梯田,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在一九七二年的抗旱斗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地方,群众治山的心情急切,治完一个山头又移到另一个山头,而没有同时狠抓水利,梯田只能抵御小旱,不能抗大旱;有的水平梯田不够“水平”,质量不高,虽然有水“保驾”,但是不能充分发挥水的作用。根据这些情况,县委多数同志主张,在今后的治山治水中要强调质量,搞综合治理。这样,新修梯田的数量就要少于往年。少数同志担心:这样要求,会不会束缚群众的手脚,挫伤群众治山治水的积极性?
为了统一认识,县委选择后白塔大队作了典型分析。这个大队党支部决心带领群众改变山区面貌,但是急于求成,恨不得一口吃成个胖子,因而在治山改土中忽视了质量,有的地方翻上来“生茬板”,结果反而减产,影响了群众的积极性。以后抓一抓,修一点,到一九六九年才修成九十亩梯田。这个大队党支部总结了经验教训,以后修梯田注重工程实效,一边修梯田,一边拉土垫地改良土壤,同时抓好治水。在去年遇到大旱的情况下,这个大队仍比一九七一年增产八万斤粮食。这样,群众治山治水的积极性很高。
抚宁县委从后白塔大队的前后变化中,深刻认识到:必须重视质量,讲求实效,才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加快农田基本建设的步伐。于是,县委一方面举办农田基本建设技术员学习班,加强对治山治水工程的技术指导;一方面发动群众,明确主攻方向,大搞综合治理,狠抓配套,以便完成一项工程就有一项发挥效益。
县委的作法反映了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群众治山治水的热情更加高涨。去年十月到年底,全县新修和复修水平梯田九万亩,平整土地十万亩,兴办小型水利工程一千三百多项,不仅质量高,完成的土石方数量也超过了往年。
小工程和大工程
抚宁县委从实践中体会到,众人捧柴火焰高。在治山治水中,要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还必须正确处理“大工程”和“小工程”的关系。
一九五九年,抚宁县由国家投资,建成了蓄水一亿多方的洋河水库,灌溉十多万亩土地,六万亩盐碱地改造成了水稻田。有了这个大水库后,有些干部对小的水利建设就看不上眼了,觉得“小工程”解决不了“大问题”,只想抓大的,不想抓小的。抓一些大的骨干工程是必要的,但是只抓大工程,由于开支大,见效慢,受益地区感到负担重,不受益地区觉得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一度影响了群众兴办水利的积极性。一九六八年大旱,洋河水库里有水,占全县总面积百分之七十的丘陵山地却用不上,就连离水库不远的白家堡子大队也眼巴巴地看着水库里的水干着急。这个大队的贫下中农吃够了缺水的苦头,在党支部领导下,发扬“愚公移山”的革命精神,凿泉引水,修小水库,打大口井。一九七一年粮食亩产量由一九六八年的二百多斤上升到五百二十多斤。广大贫下中农都很高兴。
抚宁县委总结了白家堡子大队的经验,认识到:小型水利工程投资少,见效快,容易搞,符合群众的要求。村村队队都搞“小工程”,合起来就是“大工程”,就能解决“大问题”。
从此,他们大、中、小工程并举,以小型为主,打开了水利建设的新局面。两年多来,小工程遍布全县各地:在北部山区,建成了一百四十多座小水库和小塘坝,一千六百多眼大口井,四百多处引水上山工程;在南部平原,兴修起两千多眼机井,六十九座人造湖,五百多处扬水点,四十三座扬水站。这些星罗棋布的“小工程”同洋河水库互相配合,使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四十多万亩,基本上实现了一人一亩水浇地。
“小事”和“大业”
抚宁县委在治山治水的斗争中,十分注意保护群众的积极性。群众的干劲越大,他们越是关心群众疾苦,把群众的生活问题列入县委重要议程。
抚宁县委发现,社员在冬天治山治水,同准备过冬烧柴在时间上有矛盾;搞农田水利建设需要集中资金,搞不好会影响社员当年分配。如果这些矛盾不解决,社员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县委派出工作组,同基层干部一道逐户检查社员生活安排情况,解决烧柴和副业问题。这样一来,在一段时间里,治山治水的劳力相对地减少了。有人说,县委抓了生活“小事”,误了改天换地的“大业”,偏了方向。
方向偏不偏,得靠实践检验。马家峪公社马庄大队是个穷队,人穷干劲大,一个冬春就修成大寨田三百多亩。为了把水引上山,他们压缩一切开支,筹措资金,加上国家贷款,买进八百多米管子。可是,还缺购买机、泵等的资金。他们不愿意老是向国家伸手,只好把管子搁起来,水利建设一度受到影响。县委发现这事以后,派出工作组,帮助这个大队充实和兴办油坊、缝纫、培植中药材等八种副业。一年中收入四万元,不仅增加了社员的收入,还为农田水利建设提供了资金。他们还清贷款后,又打了三眼机井,购买了电动机、柴油机,搞起两处引水上山工程。去年,他们获得了亩产粮食五百六十斤的好收成。
事实使大家看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小事”并不小,它紧密联系着治山治水的“大业”。
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关心群众生活这项工作,抚宁县委越作越扎实。他们组织社员打柴,还积极扩建小煤窑,在边远山区增设售煤点,大大方便了山区的社员群众。县委又根据抚宁资源丰富的特点,全面规划,加强对副业生产的领导。全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大队都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副业生产。去年副业产值达一千多万元。既增加了社员收入,又为农田水利建设提供了大量资金。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毫坎公社旋夭清大队的社员战斗在水利工地上。  新华社稿


第4版()
专栏:

人穷志不穷 一步一层天
湖北光化县仙人渡公社前勇大队党支部
我们前勇大队,合作化前,只有三十二亩水田,两千一百亩旱地,多半是低洼地和岗坡地。天雨渍水无出路,洼地变成湖,坡地一团糟;天旱地硬得象把刀,怕旱又怕涝。一九六四年以前,粮食亩产只有二百多斤。
一九六四年,我们以大寨党支部为榜样,带领贫下中农改变生产条件,不断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使农业生产连续八年丰收。全大队从一九七○年以来,粮食亩产连年超《纲要》,改变了过去那种低产落后的面貌。
改变前勇的面貌,经历了艰苦的斗争。一九六四年冬,为了改变前勇大队贫穷落后的面貌,我们发动群众,制定了奋斗五年,实现每人一亩大寨田的规划,立即打响了治土改田的战斗。贫下中农迎着困难上,顶风冒雪干,把块块坡地变成了水平梯田。可是有人说:“这样一锄锄干到何年何月!修好了庙堂,老了和尚。”
我们想:学大寨重整山河,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没有建设社会主义大农业的雄心壮志,没有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要改变低产落后面貌是办不到的。我们组织大家批判了懒汉懦夫世界观。贫下中农说:“不怕人穷,就怕志短,大寨贫下中农能治土改田,我们也要干。”大家毫不动摇,继续治土改田。经过一冬一春的战斗,共改水田一百二十九亩。以后采取农忙小干,农闲大干,专班与搞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办法,到一九七一年,用工十七万个,搬土三十四万多方,改田一千八百亩,占总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五。
在治土改田的同时,我们开展了一场把汉水引上岗的战斗。汉水离我们大队七里远,能不能引来?有人相信,有人怀疑,有人说“远水不解近渴”。我们引导大家从治土改田中认识自己的力量,下决心制服老天,牵来龙王。我们跟兄弟队一起,整整战斗了四年,修起了七里长渠和二级抽水站,引来了汉江水。还自修排灌渠十六条,实现了自流灌溉。
奋斗五年,实现每人一亩大寨田后,前勇还能不能再前进?有人认为:“芝麻开花节节高,总有一个挽头的时候嘛!”是不是到顶了呢?我们总结不断增产的经验,大家认识到:“增产到顶论”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是满足现状的思想在作怪。
认识提高后,我们就广泛地开展科学实验活动,不断向生产的深度进军。旱改水以后,肥料成了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们一方面正确贯彻执行养猪政策,建立健全积肥制度,大力发展养猪,抓好农家肥料;一方面实行轮作换茬,种植绿肥,培养地力。肥多粮多,粮食亩产初步达到八百多斤,超过了《纲要》。
我们在总结稳产高产经验时,发现二百多亩“三类田”严重阻碍着大面积平衡增产。这些田多是冷浸田和土质瘠薄的坏田,去年,我们采取多施肥,深挖沟,不让冷水进田,施磷肥,防止坐蔸,促使发蘖等办法,把这部分“三类田”的单位面积产量,由原来的五、六百斤,提高到九百多斤。


第4版()
专栏:

地多人少 怎样安排?
甘肃漳县草地河公社,地处高寒阴湿山区,全社四千二百多人,一千六百多个劳动力,平均每个劳力负担十五点九亩耕地。由于地多劳力少,过去每年总有一部分土地耕种不过来。一九六八年以前,全公社粮食亩产在百斤上下。近几年来,随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深入发展,要求迅速提高粮食产量,发展多种经营,地多劳力少的矛盾更加突出了。
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公社党委进行过多次讨论。有的同志认为,地多劳力少,要提高亩产量,就得减少耕地面积。大多数同志认为这种看法不全面。大家算了一笔账:全公社如果把耕地面积减少三分之一,平均每个劳力负担十亩左右,单产虽可以有所增长,但是总产却要比原来减少。通过算账对比,大家认识到,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要减少耕地面积,单纯提高单产,忽视增加总产量,就是只图虚名不讲实效。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公社党委领导同志重点调查了四个大队、十个生产队。高山大队的黑山河和东龙沟两个生产队,都是土地多、劳力少,自然条件差不多,生产水平原来都较低。黑山河生产队以路线斗争为纲,认真落实分配政策,挖掘劳动潜力,推广良种,增施肥料,改造低产田,粮食作物面积没有减少,三年内亩产量由八十斤提高到二百斤,总产由四万二千斤增加到十万多斤。东龙沟生产队却因为上述工作没有做好,面貌一直改变不大。
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公社党委还发现许多生产队在解决地多劳力少的矛盾上,创造了很多好经验。这个公社历来是“人在沟滩住,种地上高山”。一部分比较远的山地,往返一次得跑十多里地,非常不便,每年总是春不送粪,夏不见锄,一亩地里“春播三升籽,秋收半斗粮”,而家门口的大片沟滩则长期荒芜,无人垦种。一九七○年,杨河大队下河生产队开垦了十亩沟滩地,在底下挖了暗渠,排出死水,当年收获洋芋三万四千斤,平均亩产折粮六百八十斤,创造了排涝造田夺高产的经验。一九七一年春,他们又在沟滩地里排涝造地八十亩,种上庄稼,把七十亩远山地“弃耕还林”。草地下大队,每个劳动力负担二十三亩耕地,过去认为多种经营费工,顾不上搞。后来他们正确处理了粮食和多种经营的关系,每年在种好七千多亩粮田的同时,还种六百多亩油菜、当归,用多种经营的收入购买了农业机械,解放出大批劳动力,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铁炉大队由于修通了田间道路,自造了大量车辆,提高了工效,节省了劳动力,生产发展也较快。
这些经验对公社党委启发很大。他们多次召开现场会议,总结推广了这些队的先进经验,使大家找到了解决地多劳力少的矛盾的正确道路。去年以来,他们深入开展路线教育,认真落实按劳分配、合理奖励等农村经济政策,把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提高了劳动效率。
公社党委还总结推广了下河生产队开垦近处沟滩地,排涝造田的经验,带领群众大战九沟一滩,挖排涝渠二十一条,在杂草丛生的烂泥滩上,新造一千多亩稳产高产田。
这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许多高山远地,车不能走,搬运全靠人背,占用很多劳力。公社党委又把道路建设和发展机械作为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去年以来,他们组织群众修通道路,自制了和购买了许多架子车、手推车和加工机器,每年可节省四万多个劳动力。劳动力解放出来以后,加快了农业发展的步伐。去年全公社的粮食总产比一九七一年增长百分之二十五以上,油料、当归产量也有增加。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人多地少 出路何在?
山西省长治县共有二十四万多人,三十七万七千亩耕地,平均每人一亩半。在北方来说是个人多地少的地方。除种粮食外,还要种植五万多亩麻、油料、蔬菜、药材等经济作物。在这里,人与地、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粗粮与细粮的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粮食产量总是提不高。
用扩大耕地的办法来解决这些矛盾是困难的。因为凡是可以耕种的土地,都已经耕种。出路何在呢?一九七一年,中共长治县委负责同志用辩证的观点,调查研究长治县各种类型的先进点,从南呈、小宋和林移三个大队的实践中得到了启示。
改革耕作制度
南呈、小宋和林移三个大队的耕地都很少,但是他们的粮食亩产都在千斤以上。过去,这三个大队每年都要从外地购进大批粮食,自一九六○年以来,生产的粮食自给有余,每年还向国家交售许多粮食,麻、油料、蔬菜也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开始,这里种粗粮多,随着粮食产量的提高,大家要求增产细粮。小麦、谷子的面积扩大了,占粮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他们是怎样解决这些矛盾的呢?主要办法是改革耕作制度,扩大间作、套种面积。比如小宋大队,一九七○年在小麦地里套种玉米,小麦、玉米都获得很高的产量,一亩地顶了一亩半,一年收了两年粮。一九七一年和一九七二年,他们在三百亩玉米地里套种山药蛋,收了山药蛋以后种油菜,收了油菜再复播上谷子,这四种农作物也都获得丰收。南呈大队针对太行山区气候高寒,一年内无霜期只有一百五十天左右的特点,在春季播种玉米的同时,窄行距里间种豆类,宽行距里间种山药蛋,收了山药蛋再种小麦;或者是在油菜地里种玉米,玉米的行距中间种瓜,收了油菜复播谷子。由于有效地利用无霜期和合理安排夏秋作物茬口,做到一年四季地不闲,提高了亩产量。
改变生产条件
中共长治县委在推广南呈、小宋、林移三个大队的经验中,遇到不少困难。首先是许多社队土地基本建设功夫不到,有的熟土层太薄,有的没有变成水浇地,有的肥料不足。这些基本条件不改变,想贸然把单作改为间作,一作改为两作,就会形成多种不能多收,甚至多种还要减收。其次是加工管理问题,许多社队种一茬,劳力顾得过来,作物可以管理得好;种两茬甚至几茬,劳力就很紧张,管理技术也需要提高。县委在推广这三个大队的经验之前,先推广了他们改变生产条件的经验,狠抓了三项措施:
第一、大搞深翻土地。干部带头,发动群众,机、马、牛与镢、锄、锹结合,两年多把全县耕地深翻了一遍,深度达一尺左右。同时搞了十二万亩大寨田,基本上达到了保土、保肥、保水的标准。
第二、狠抓农家肥料。小宋大队过去是把秸秆沤肥直接还田,后来用秸秆喂牛,红土垫圈,攒下肥料上地。东和公社南和大队把牛圈搬到山上,北呈公社上村大队把猪圈建到田间,既省工又多积了肥。县委抓住这些典型,在全县大力推广,同时落实了养猪政策,农家肥显著增加。
第三、兴修水利,把旱地变水田。前年冬天以来,全县共扩大水浇地三万亩。加上过去的基础,全县水浇地已占总耕地的一半。
实行科学种田
随着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的改变,改革耕作制度的条件越来越成熟。去年,县委把全县分为五大片,采取常委蹲点带片,委员蹲点带社,部门包点的办法,推广三个大队的经验。着重抓了六十三个大村大队。有些“老大难”大队,由常委亲自坐阵,三个大队的经验推广很快。前年间作、套种、复播面积只有八万多亩,去年增加到二十二万亩。“麻地只种麻,麦地只种麦,夏秋各种各,一年只一作”的习惯,已经被麻麦轮作、秋夏套种、粮油轮种、粮菜套种所代替。
改革了耕作制度,人多地少的矛盾得到了初步解决。去年,全县粮食比前年增产了一千五百多万斤,麻皮、油料、蔬菜等普遍增产,党参、苹果和其它干果、水果也都丰收,是历史上全面增产最多的一年。全县的耕地面积没有扩大,收获面积却比过去增加了百分之六十。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争地的矛盾也初步得到了解决。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