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2月30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紧紧掌握时代的脉搏
——评儿童文学作品《向阳院的故事》和《红雨》
林尽染
为少年儿童写的好的文学作品逐渐地多起来,这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带来的文学艺术方面的一项可喜成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篇小说《向阳院的故事》和《红雨》,就是两本较好的作品,在小读者中引起了比较强烈的反响。
儿童文学要同我们当前的斗争紧密相连,这是它作为党的文学事业的一部分所决定了的。儿童文学是我们党教育和培养下一代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有力武器。它应当使我们的下一代从幼小时候起就懂得阶级和阶级斗争,懂得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从而使他们能经受住任何阶级斗争的风浪。
《向阳院的故事》和《红雨》,描写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这个历史时代,少年儿童在党和老一辈革命者的培养和帮助下,同资产阶级思想侵蚀和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所进行的斗争,反映了生气勃勃的一代少年儿童在轰轰烈烈的三大革命运动中锻炼成长。作品紧紧掌握住时代的脉搏,展示了时代的风貌。《向阳院的故事》以表现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争夺少年儿童为主要内容,描写一个城镇居民区向阳院的孩子们,利用暑假开展学雷锋活动,支援国家公路建设的故事。作者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深入发掘主题,努力揭示毛主席发出的关于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一伟大号召对于意识形态领域里战胜资产阶级影响,向青少年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深刻含义。孩子们学雷锋,不只是做一两件好事的问题,而是培养什么样的革命接班人和怎样培养的问题。作品向我们提出了当前教育革命中的重要课题:是关门办学,使学生脱离三大革命运动,还是坚决执行“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让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是采取注入式的教学,使学生成为书本的奴隶,还是采取启发式的教学,使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它反映了毛主席的革命教育路线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和旧思想旧习惯的尖锐斗争。而无产阶级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和在教育战线上的任何胜利,都要引起阶级敌人的忌恨和破坏。无产阶级只有战胜阶级敌人的破坏和旧思想的影响,才能将党的教育事业推向前进。作品具体地描写了反映在少年儿童生活领域里的现实阶级斗争,深入揭示了时代生活的本质矛盾。因而,作品同我们的时代息息相通,不仅对少年儿童读者,而且对革命的教育工作者、对孩子们的家长都有较深的教育意义。
《向阳院的故事》的作者,努力遵循毛主席提出的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学习革命样板戏“三突出”的创作原则,在艺术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结构方面,下了一番功夫。首先是把正面英雄人物放到三大革命运动中来塑造。铁柱、雪花、山虎子、红杏等一群可爱的孩子,都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的风雨中见了世面,提高了觉悟,增长了才干。黑蛋虽然一度受了阶级敌人胡礼斋的引诱,本质上仍然是个好孩子,阶级斗争把他锻炼得更聪明起来。即使是对三、四岁的小锁柱的描写,也不是可有可无。作者是饱蘸着热爱,来为革命后代画像的。在老一辈中,小说着重刻划了石头爷爷这个具有无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典型形象。他有高度的阶级斗争觉悟和路线斗争觉悟,有敏锐的政治眼光,他的性格稳重老练而又乐观机智。他满腔热情关怀革命后代的成长。他用老凤凰为了保护小凤凰而被埋在凤凰谷堆的生动故事,启发孩子们的阶级警觉,用出算术题的巧妙方法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荣誉和培养严格的科学态度。他一眼识破胡礼斋诱骗黑蛋的阴谋,及时给阶级敌人以有力打击,对黑蛋进行了教育。他对溺爱孩子的雪花妈说:“小雪花难道是你玉秀的私有财产?你错了!”“我管她,是我这个共产党员的责任,是工人阶级对革命后代义不容辞的义务!”石头爷爷为了救孩子被埋在坍塌的窑洞里,然而这只传说中的老凤凰却又从凤凰谷堆的山巅飞了出来,这种带有革命浪漫主义色彩的精心设计,赋予人物以夺目的光彩。
《红雨》写的是另一条战线上的现实斗争。它歌颂了毛主席关于卫生工作的“六·二六”光辉指示,热情支持了文化大革命以后出现的农村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这个社会主义新生事物,通过少年赤脚医生红雨的斗争和成长,体现了毛主席卫生路线的胜利。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改变农村缺医少药的情况,是文化大革命带来的深刻变化。这个题材本身就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红雨能不能成为真正的赤脚医生,在红雨和孙拐子之间,选谁当枣林坡的赤脚医生,关系到贫下中农能不能在医疗战线上培养自己的阶级队伍,能不能从隐蔽的阶级敌人孙拐子手里夺回被占领的医疗阵地的问题。这是一场尖锐的阶级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支部书记庆堂大伯和石匠爷对红雨的支持和教育,是写得很动人的。红雨在庆堂大伯的腿上试针发生滞针的现象,他费了很大劲,也没有能把针拔出来。队长二槐叔把孙拐子找来。凭着孙拐子多年鬼混的经验,也许不费什么事就可以把针拔出来了,可是庆堂大伯忍痛坚持把他赶走,而鼓励红雨大胆实践。初看起来,在这件小事上“利用”一下孙拐子这样的人,不算什么,而庆堂大伯却看到了阶级敌人正在寻找机会,妄图“利用”我们的弱点来达到重新夺取农村医疗阵地的目的。石匠爷吃了按红雨的方子买的药,产生异常的病情变化,可是石匠爷为了弄清事情真象,坚持要红雨再按原处方买药给他吃,在这件事情上,突出表现了贫下中农对红雨的高度信任和热切期望,给了红雨很大的教育。小说比较集中地塑造了红雨这个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以白求恩为榜样,全心全意为贫下中农服务,敢于同阶级敌人进行坚决斗争的少年英雄形象。
《向阳院的故事》和《红雨》,都是以现实的上层建筑领域里的阶级斗争为题材的。当前在教育战线和卫生战线上的斗争,仍然是尖锐而又复杂的。这两本小说表现了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不足的是,《红雨》没有充分写出红雨如何经过刻苦的实践而在思想上成长,却过多地渲染了寻找偏方、秘方,并且对于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背景,也很少触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点。
为了很好地担负起向孩子们进行阶级斗争教育的任务,儿童文学应当在政治上和艺术上都是有力量的。儿童文学还应当有自己的特点,应当看对象办事。这两部小说之所以值得推荐,不仅是因为它们较好地反映了时代精神,而且因为它们注意了少年儿童文学的特点。这两本小说的事件、情节、人物、对话和叙述方法、语言,都比较生动和引人入胜,适合孩子的兴趣和接受水平。
塑造好少年儿童主人公的英雄形象,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任务。他们的革命精神和优秀品质,将直接成为孩子们学习和仿效的榜样,他们是孩子们的亲切战友和同志。为此,作品中的小主人公,就有一个好不好、象不象,是不是为小读者所理解、所喜爱的问题。我们要努力实践毛主席提出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努力学习革命样板戏的经验。在创作中,一方面要防止自然主义倾向,另一方面也要避免把孩子写成“小大人”的倾向。既然是孩子,就有一个成长过程,把孩子写成生来就成熟,是唯心论的先验论在创作中的反映。在这点上,《向阳院的故事》的成功是值得借鉴的。在这里,孩子的愿望、兴趣、苦恼,孩子对周围事物的看法和想法,以及他们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都显得那么逼真、可信,既有孩子的特点,又有丰富的时代内容。
儿童文学要有儿童的特色,但决不能搞“儿童中心论”或“儿童本位论”。无产阶级的革命下一代,离开了共产党和革命前辈的哺育和培养,就不可能得到健康成长。因此,在我们的儿童文学中,塑造好党的领导和老一辈工农兵英雄形象,十分重要。《向阳院的故事》中的石头爷爷,《红雨》中的支书、石匠爷,都是比较突出的例子。无论是写好少年儿童英雄形象,或是塑造出老一辈的工农兵的英雄形象,都要求我们虚心向所要描写的对象学习,熟悉他们,热爱他们,同他们长期生活在一起。可以相信,经过学习和努力,将会有更多为小读者们所欢迎的作品诞生出来。


第4版()
专栏:文艺短评

发展革命的战斗的文艺批评
王为
“要继续搞好文艺革命”,这是党的十大发出的战斗号召。实现这一战斗号召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有一支无产阶级的文艺革命的队伍:既要有文艺创作队伍,又要有文艺批评队伍;既要繁荣社会主义的文艺创作,又要发展革命的战斗的文艺批评。
毛主席教导我们:“文艺界的主要的斗争方法之一,是文艺批评。”要继续搞好文艺革命,发展文艺革命的成果,巩固无产阶级在文艺领域的专政,就必须发展革命的战斗的文艺批评。
批判修正主义文艺思想,是一个长期的战斗任务。要继续搞好文艺革命,就要继续深入地开展对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理论及其作品的批判。如果以为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和文艺路线已经批判过了,文艺领域从此可以偃旗息鼓、刀枪入库,那就错了,那就背离了党的基本路线。旧的意识形态是很顽固的,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决不会经过一、两次革命的批判而绝迹,毒草更不会只锄一、两次就断根。我们什么时候放松对修正主义文艺思想的批判,它什么时候就要乘虚而入,兴妖作怪。当前,一些地方出现的演旧戏、说旧书、唱旧歌,地主资产阶级继续同我们争夺文艺阵地的现象,就是活的例证。这虽然只是个别地区的个别现象,是极少人干的,但却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在大好形势下,千万不要忘记阶级和阶级斗争,我们要充分认识阶级斗争的长期性。出现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在每一次大的革命运动之后,旧的意识形态总是企图借尸还魂。这是阶级斗争在文艺领域的必然反映。对于这一阶级斗争的动向,我们有些同志却麻痹大意,熟视无睹,甚至错误地认为这是为了满足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要。工农兵要求有更多的文艺节目,但是,他们所要求的决不是那些封资修的破烂货。我们也应努力创作更多的革命文艺作品来满足群众的要求,但决不能听任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泛滥传播。对于阶级敌人的进攻,对于一切错误的思想倾向,必须进行严肃的批评和斗争,用社会主义的文艺去占领文艺阵地。
要繁荣社会主义的文艺创作,就必须发展革命的战斗的文艺批评。
鲁迅说过:“批评家的职务不但是剪除恶草,还得灌溉佳花,——佳花的苗。”灌溉佳花,就要善于识别什么是“佳花”,什么是“佳花的苗”,什么是“恶草”。同时,浇花与锄草的工作又是密不可分的。革命的战斗的文艺批评既要敢于肯定应该肯定的东西,又要敢于批评应该批评的东西。如果态度不明,是非不分,就可能造成创作思想上的混乱,影响文艺创作的健康发展。现在有的文艺工作者怕“吃不准”,犯错误,而不敢开展文艺批评,或者在批评时畏首畏尾,吞吞吐吐,这种现象应当迅速改变。要吃得准,就得好好学习毛主席的文艺思想。毛主席的文艺思想就是识别佳花与恶草的显微镜和望远镜。文艺批评应该旗帜鲜明,对于好作品应该充分肯定,帮助其总结经验;对于基本倾向好、但有缺点的作品,也应该热情地实事求是地指出其不足,以促其继续改好;而对于那些含有封资修毒素的坏作品,就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有的同志担心一批评就会影响文艺创作。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影响文艺创作健康发展的不是正确的文艺批评,恰恰是那形形色色的修正主义文艺思想。它就象人体上的毒瘤,威胁着人的健康和生命;如同禾边的恶草,妨碍着禾苗的成长。只有用革命的战斗的文艺批评,才能把“毒瘤”切除,把恶草剪掉,文艺创作才能沿着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健康地发展。
发展革命的战斗的文艺批评,就要有一支革命的战斗的文艺批评队伍。仅仅靠少数专业文艺工作者不行,要广泛组织和开展群众性的文艺批评活动,也要象搞文艺创作一样,实行领导、专业文艺工作者和工农兵群众三结合。
伟大领袖毛主席一向重视文艺批评。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一系列光辉著作,为我们制定了一条完整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艺路线,对修正主义文艺理论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批判,成为我们进行文艺斗争的锐利武器。建国以来,文艺战线上几次大的斗争,都是毛主席亲自发动亲自领导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重视文艺批评呢!建国后的十几年中,由于修正主义文艺黑线专了无产阶级的政,以致毒草丛生,这个深刻的教训应该牢牢记取。我们必须一天也不放松批判修正主义文艺思想、批判资产阶级世界观,在斗争实践中建立起一支坚强的无产阶级的文艺批评队伍。


第4版()
专栏:

解放军某部工兵连党支部,用墙报宣传连队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的好人好事,促使连队干部、战士提高继续发扬我军光荣传统的自觉性。 本报通讯员摄


第4版()
专栏:

英雄战士的颂歌
——读短篇小说集《浦江哨兵》
北京部队某部 章沁生
短篇小说集《浦江哨兵》(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作者,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动人的故事情节,清晰明快的艺术笔调,塑造了我军广大指战员的英雄群象,歌颂了部队火热的战斗生活和革命风貌。
《浦江哨兵》中许多作品的一个共同特点是,能够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站在路线斗争的高度来认识生活,表现生活,把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和表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成果有机地结合起来。《浦江哨兵》写的是披风饮露的警卫战士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站好岗放好哨的故事。班长石柱是一个有斗争经验的老警卫战士,王小岗是初上哨位的新战士。石柱从王小岗的枪口塞上了布条和上哨位随便打手电的小事中,意识到这是和平麻痹思想作怪,便同王小岗一起学习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批判“阶级斗争熄灭论”,从思想上帮助王小岗提高革命警惕,并且对王小岗进行“视力侦察”的训练,点点滴滴进行传、帮、带。石柱班长的一言一行使王小岗深受感染,懂得了一个警卫战士在心坎里要装上一幅阶级斗争的地形图,“不能只看到‘风雷号’下水,只听到机器声轰鸣,要看到胜利后还有阶级斗争,要牢记党的基本路线。”《山里人》通过记述一位七年如一日扎根海岛的观通哨长的英雄事迹,表现了人民战士为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侵略和颠覆的高度的战备观念。秦松是一个落实战备的有心人,七年来,整个白茅峰都印遍了他的足迹。为什么秦松能七年如一日扎根海岛?为什么白茅峰观通哨屡建战功?秦松七年来所记载的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在我海域侵略挑衅的“战备账”,给了我们最实际的回答。
集子中的许多作品虽然反映了部队生活的许多侧面,从政治教育,军事训练到执勤巡逻,却始终没有离开党的基本路线这条红线。无论是为落实战备苦练杀敌本领的高炮战士,还是信导灯前的守机员;无论是披星戴月的守岛部队,还是钢铁哨位的警卫战士,他们都在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这个共同目标而奋力战斗着。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特别是批林整风运动锻炼的我军干部、战士的崭新的精神风貌。
这本集子的另一个特点是,对题材选择严,开掘深。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选择那些有意义的、思想蕴藏量比较丰富的题材,通过这些平凡事件来展现无产阶级的伟大胸襟,善于开掘那些看来平凡的事物所蕴含的深邃意义。《路生》颂扬了一位把崇高理想和革命实践结合起来的饲养员,为革命勇挑重担,为党的事业呕心沥血的革命战士的高贵品质。《铺路人》中塑造的器材员小斗,是一位能够坚持原则敢于斗争的年轻战士。火热的斗争生活孕育了他无私无畏的性格,他讲得好:“社会主义是斗出来的,咱打锤铺路也得靠斗。”《普通党员》中把自己置于党的领导和群众的监督之下的团长杨震,《长征路》中继承红军光荣传统的女炊事班长石枫,《闯劲》中为执行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冲锋陷阵的卫生员杨瑶,都是平凡岗位上的普通一兵,他们用自己辛勤的劳动为革命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这本短篇小说集的作者多是来自部队基层的干部和战士,他们是记述自己的战斗生活。因此,在他们笔下,人物的音容笑貌刻划得逼真感人,选用的典型事件和情节入情入理,语言也有生活气息。作品不但题材丰富,生活视野和创作思路也比较开阔。例如《一号与三号》等作品构思新颖,没有陈规俗套。《路生》等作品善于将细节描写紧紧扣住主题思想,在典型环境中赋予细节以深刻的意义。《工程师》能正面写矛盾冲突,整个作品表现得很自然,很舒展,没有人为编造的痕迹。许多作品生活气息浓厚,人物形象真切,象对《铺路人》中的小斗,《一炮手》中的铁焱,《打靶之后》中的江震雷的性格刻划,都生动地显示了战士的特色,对话也富有战士语言的特征。这种个性化的语言把性格憨厚、纯朴、耿直,一个心眼扑在革命工作上的战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物活泼可爱。
这本短篇小说集的缺点是,有的作品主题不够集中,情节比较简单,故事线索不敢延伸,影响了主题和人物思想的步步深化;有的作品没有把主题思想和形象刻划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用议论代替描写,使人有生硬造作之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