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学习唯物辩证法 提高支农自觉性
江苏省宜兴县农机供销站党支部
“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深入开展,对我们农机供销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做好工作,我们全站职工刻苦攻读毛主席的哲学著作,努力探索农机供销工作的规律,逐步做到了保证供应、合理供应,并在这个基础上,开展检修业务,支农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缺口”转化成为“满口”
供销工作做得好不好,主要标志之一是能否保证供应。如果要货没有,就会出现“缺口”。这是我们工作中常见的、最突出的矛盾。过去,我们觉得这个矛盾很难解决。因为农机配件多达几千种,社队的需要各不相同,我们怎么都能满足需要呢?因此,当出现“缺口”时,便感到束手无策,埋怨这个,责怪那个,就是不从我们的工作本身想办法。毛主席的哲学思想给了我们启发。毛主席指出:“矛盾着的对立的双方互相斗争的结果,无不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在这里,条件是重要的。没有一定的条件,斗争着的双方都不会转化。”这就是说,在农机供销工作中,“缺口”和“满口”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但是要有一定的条件。这个条件需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造。要满足社队需要,必须了解社队的需要。支农首先要知农。不了解使用农业机械的实际情况,凭想当然办事,关起门来作计划,是没有不碰壁的。过去,我们对全县农业机械的数量和各种配件的需要量心中无数,采购进货是“毛估估”的。结果是货不对路,自然要出现“缺口”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一切实际工作者必须向下作调查”的教导,抽出三分之一职工,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对全县的机电站、农副产品加工厂、场圃和生产大队备有的各种农业机械进行摸底,并逐台登记造册,建立了“农机档案”。这样采购进货就有了一个比较准确的依据。
有的同志满以为建立了“农机档案”,供应上就不会出现“缺口”了。其实不然,在供应工作中“缺口”仍然不断出现。比如有一年,我们根据“农机档案”中记载的全县手扶拖拉机的保有量,备足了尾轮,可是农忙一开始,尾轮又突然脱销。为啥还会有“缺口”?原因是情况变了。那一年由于全县大面积推广双季稻,手扶拖拉机从耕旱地改耕水田,尾轮容易损坏,配件需要量自然就增加了。这件事告诉我们,事物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我们要从运动中掌握事物。供销部门不仅要知道农业机械的保有量,即“静态”,还要掌握农业机械发展变化的情况,即
“动态”。根据这样的认识,我们除了按照农业发展情况,每半年汇总整理充实一次“农机档案”外,还经常采取专题调查,定点调查,柜台调查等形式,随时了解农业机械的“动态”。这样,我们的供应工作就能逐步适应发展变化了的情况,计划也能比较好地反映客观实际的需要。
掌握了农机的“静态”和“动态”,不等于完全解决了“缺口”问题。有时生产部门一时不能满足需要,供应上还会有“缺口”。遇到这种情况,有人主张听其自然,认为我们不是生产单位,变不出东西来。多数同志认为,我们是革命者,不能光是“等、靠、要”,而应当能动地促使“缺口”转化为“满口”。我们除了根据客观需要,向上面提出切实要求之外,还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广泛开辟货源,增加配件数量。同时,建议工厂改革产品,以提高配件质量;会同有关单位帮助社队培训机工,减少配件损耗。“缺口”问题就比较好地解决了。
当然,解决“缺口”不能一劳永逸。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又会出现新的“缺口”。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认识矛盾,解决矛盾,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在不断促进“缺口”向“满口”的革命转化过程中,把农业机械的供销工作越做越好。
“有求必应”改为“合理供应”
有一次,一个机工来买某种型号汽缸头。我们没有认真检查旧件损坏情况,就给他开票提了货。事后发现,这只旧汽缸只要花几角钱换个汽门座还可以用,可是我们却让这个大队多花了十几元。我们从这件事得到启发,检查以往的工作,发现类似情况还不少。应该供应小部件的,供应了总成件;可以修复再用的,也供应了新件。不作具体分析,一概“有求必应”的结果,既增加了社队开支,又浪费了国家物资。这说明我们为农业服务的工作还不到家。
为什么会出现“有求必应”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有的职工业务不熟悉,不会鉴定旧件;有的怕麻烦,图省事。但主要还是我们对勤俭建国的方针理解不够。我们算了一笔账:我站每年农机配件的销售额达一百多万元,全县一百多万亩农田,平均每亩花在购买农机配件上的钱就一元多。这样,农业生产成本就过高了。因此,我们应该全面地为农业生产着想,既要尽量保证供应,又要坚持合理供应。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要正确理解“保证供应”和“合理供应”的辩证关系。“保证供应”是前提,是基础。离开它去谈什么“合理供应”,就成了一种消极应付的借口。不问青红皂白的“有求必应”,势必影响“保证供应”和“合理供应”。因此,我们必须克服思想上的片面性。对于前来购买农机配件的机工,并不是“有求必应”才算服务到家。因为每个机件损坏的原因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既满足机工的需要,又供应得合理。如果我们不懂得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千篇一律地“有求必应”,就不能全面地做好支农工作。
认识提高以后,全站职工在工作中坚持运用“对于具体情况作具体的分析”这个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积极当好社队的“参谋”,从实际出发,分别不同情况,坚持合理供应。凡是完全损坏,不能再用的,就及时供应新件;损坏了部分零件的总成件,就拆零供应有关部件;局部损坏的旧件,就尽量帮助修复使用,说服机工不买新的。几年来,我们在社队机工和有关工厂的积极配合下,采取焊补、加工、改制、代用等方法,开展了修旧利废项目,修复旧件一千多件,为社队节省开支三万多元。
“份外事”促进了“份内事”
几年来,在努力做好农机供销工作的同时,我们打破了商业单位只管供应这个老框框,在以供为主的前提下,还担负了“以供带修”的业务。开始,有人担心抓了“份外事”,会影响“份内事”,凡有人要求修机,他们就婉言谢绝。
卖机器的要不要带修机器?我们引导大家正确认识“份内事”和“份外事”的辩证关系,统一思想。以我们站来说,做好农机供销工作是“份内事”,帮助社队修机是“份外事”,应该以主要精力来搞好供销工作。但是,从全局来说,我们农机战线的具体任务是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因此,凡是有利于加速农业机械化的事,可以说都是我们的“份内事”。大家说:“为了农业机械化,什么困难都不怕!”坚决挑起了“以供带修”的担子。
担负这些“份外事”,要影响牵制一些搞“份内事”的精力。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出现矛盾。一个时期,上门要求修机的越来越多,三个保管员忙了修机,顾不上仓库的事,供销工作出现了被动局面。这时,我们并没有因噎废食,放弃“份外事”,而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一方面大鼓干劲,挖掘潜力;另一方面发动群众,改进工作方法。如大忙时送来检修的农机多,我们就在机旁临时办起学习班,对随机来的机工进行技术辅导,让他们自己动手,互相检修。为了从根本上减少农机的损坏率,我们还主动与有关单位协作,举办各种形式的学习班,提高机工的技术水平。平时,在机工上门买货时,我们主动介绍维修知识;在供应新机器时,先把机工请来学习操作技术;在农机使用中出现普遍性问题时,就进行实样展出,编写技术资料,帮助机工及时解决。通过开展修机业务,还使我们对农业机械上哪些配件最容易损坏,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有利于及时组织供应。由于我们较好地树立了全局观点,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这些“份外事”非但没有影响“份内事”,反而促进我们把农机供销工作做得更好。


第2版()
专栏:

让“南茶”在沂蒙山区安家
山东省临朐县蒋峪公社核桃园大队党支部
我们大队地处沂蒙山区,气候比较寒冷、干燥,年降雨量达七百毫米,无霜期六个月,历来不种茶树。但我们这儿的人特别爱喝茶,能不能让“南茶”在沂蒙山安家呢?
开始,我们根据茶树生长的特点,把茶园选择在一条背风向阳,山泉流水四季不断,三面是茂密的树林,土质微酸的山沟里。广大干部、社员经过一个冬春的艰苦奋战,就把原来的乱石坡修整成土层一般在一米半以上,旱能浇,涝能排的梯田。清明以后,我们按照一般农作物的种植方法采取南北行下了种。二十天以后,一棵棵幼小的茶苗破土而出。大家看到南方茶树第一次在俺这里出土,心里真是说不出的高兴。可是,过了十几天,小茶苗叶子突然由绿变黄,由黄变干,渐渐地死了百分之九十五。这时,有的人泄气了,说:“南方的茶树怎么能在北方安家呢?”但许多人却认为:一百棵死了九十五棵,还活了五棵,这说明里面有成功的因素。不是我们这里不能种茶,而是还没有创造出一种真正适合茶树生长的客观条件。只要我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条件,使之适应茶树生长的需要,就能使南茶逐渐适应北方气候,在这里安家落户。我们对死了和成活了的茶苗进行细致观察,发现活着的五棵都是在树荫下。有树荫的地方为啥茶苗没有死?没有树荫的地方为啥茶苗都死了?我们分析:南方阴雨天多,空气湿润,适于茶苗生长。另外,茶苗出土前,要及时做好遮荫。我们这里气候干燥,春季雨水稀少,加上播种浅,茶苗根扎得浅,不抗旱,如果再不做遮荫工作,苗就不能成活了。
这个认识究竟对不对,还得拿到实践中去检验。这年冬天,我们又深翻土地,修成了窄幅梯田,每亩施基肥五千斤,并挖了十四个蓄水塘,修好排水沟。第二年一开春,把地灌透水。为便于遮荫,我们按东西行向,实行单行点播。小苗出土前,又及时搭好树枝“遮荫”。由于我们抓了深沟浅播和遮荫两个主要环节,茶苗根扎得深,能抗旱,生长也旺盛,成活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八。
下一关,是怎样使茶苗安全过冬。南方冬天,气温最低一般在零下二至四度;我们这里却在零下十八至十九度,要使茶苗安全过冬,就得做好茶树的保温工作。我们组织了几个老贫农研究茶苗过冬的保护措施。老贫农王新远说:“过冬的大蒜盖上一层豆叶就冻不死,我们给茶苗打上挡风障,再盖上一层豆叶,过冬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大伙一讨论,觉得这个办法有道理。大家以为这回茶苗过冬没问题了。谁知来年春季解冻后,有些茶苗冻卷了叶,有的冻干了枝。我们马上给茶苗浇水施肥,让它
“返青”。可是,过了几天,百分之四十的茶苗都枯萎死了。头年还是一地枝旺叶茂的茶苗,一个冬天就冻死了将近一半,看了真有些心疼。怎么办?我们组织大家学习毛主席关于“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就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的教导,使大家懂得了,“南茶北引”随时都可能出现新的矛盾。只要我们反复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就一定能找到解决新矛盾的办法。大家七嘴八舌,找出了许多原因。有的说:“大蒜的耐寒程度比茶树强得多,不能把大蒜过冬的办法用在茶树上。豆叶虽然能保温,但是它很容易透风。”有的说:“我们办事就缺少两分法,光顾给茶树苗做保温准备,没有让茶树苗在越冬前吃足喝饱,茶树抗寒能力弱,所以就冻死了。”
吃一堑,长一智。我们根据头一年的经验教训,重新制定了茶树越冬管理措施。“霜降”前,茶树虽然不发芽,但根系还有吸收养料和水分的能力,我们便在茶行两侧开沟,每亩施了四千斤越冬肥。这样,既能保温,又能供给茶树在冬休中吸收养料。我们还及时灌了越冬水,使茶树生长健壮,提高茶树的抗旱和御寒能力。此外,在“小雪”之前搭好了挡风障,“大雪”之前给茶苗基部培了土,土盖没茶苗的三分之二,在顶部稀疏覆盖。这样,茶苗就象在温室里一样,既有阳光,又能遮避寒风。这年冬天,雨雪稀少,最低气温降到零下二十度左右,茶园里的几个老贫农,整天在测地温,加固挡风障,使茶树安全度过了冬天。
第二年“雨水”后,我们及时浇了返青水,施了催芽肥,结果,茶树没有一棵冻死,长得越来越好。现在,俺大队种的三十二亩茶园一片葱绿,有的每亩产量达到一百一十斤。我们还用自己采摘的茶籽,繁殖了茶树的第二代。“南茶”终于在我们这里安了家。


第2版()
专栏:

调查研究 夺取煤炭高产
中共徐州矿务局权台煤矿委员会
权台煤矿是一个设计能力年产四十五万吨的矿井。矿井投产后,出现煤层发火,泥水横流的现象。全矿职工做了许多努力,被动局面一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毛主席教导说:“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间的内部联系,即到达于理论的认识。”学习了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我们逐步认识到:过去对造成灾害的原因,虽然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多半停留在表面现象、外部联系。采取的措施,只是头疼医头。要真正解决问题,必须追根求源,查明造成灾害的原因。于是,我们组织干部、工人、技术人员到斗争的第一线去,大搞调查研究。
调查的结果说明:巷道堵塞,通风不良,是造成煤层发火的重要原因。凡是着火的地方,都是老塘,高冒点,通风不好的地方。这些地方的煤层氧化,煤温升高,经过一定时间,就会燃烧。这个过程是有一定征兆可寻的。只要消除发火的外部条件,火灾是可以避免的。于是,我们采取了清理巷道,加强通风设备等一系列措施,坚持防火普查制度,发现隐患,及时消除。
水害也是难处理的。开始,矿井里不仅巷道积水,还经常是这里出一股水,那里冒一股水。水究竟从那里来的呢?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们拄着拐棍、扒着棚梁,在齐腰深的水里去找出水点。我们看到:水是从顶板上出来的,夹着沙粒石块,水味甜滋滋的。根据以往的经验,老塘水发涩有味,砂岩水发甜,屯头系水无味,断层水混杂,因而断定是顶板砂岩水。通过取水样化验,作了进一步的证实。砂岩水没有补给来源,淌一阵子就完了。我们组织力量积极排水,很快恢复了生产。通过大量的调查,我们初步摸清了经常危害矿井的各种水源,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分析权台煤矿的具体情况,我们发现:水、火灾害都和巷道变形有关,由于大巷经常压垮,采区巷道前掘后塞,通风不良,煤温增高,容易发火;水沟堵塞,巷道积水,有煤拉不出,材料运不进。因此,巷道变形是造成我矿被动的主要矛盾。要使巷道不变形,必须提高巷道的抗压能力。
我们权台矿是倾斜度大的厚煤层,而顶底板主要是泥质页岩,这种岩层质地松软,抗压力差。巷道开在煤层里,不管支撑形式如何,都难以经受地层压力。巷道开在离煤层较近的软岩层里,虽然比开在煤层里要好一些,但仍抗不住地层压力。巷道开在离煤层较远的坚硬岩层里,由于岩层承担了地层压力,巷道受的压力就很小。
巷道的位置究竟在哪里好?兄弟矿井把大巷开在煤层里,使用良好。但是,“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根据权台的具体情况,为了摆脱地层压力,矿井和采区的主要巷道都应当开在离煤层较远的硬岩层里。
这种设想是否正确,还需要经过实践。开始有的人认为:把巷道开在岩层里,好是好,可是成本高,不经济,进度慢,影响产量。因此,一些巷道还是开在煤层里,结果前掘后修。其中有一条巷道,做好不久压垮了,修好后又压垮了。后来,我们搞了一条试验性巷道,打在坚硬的岩石里,直到采区结束,都没有发生问题。从现象上看,开岩巷比开煤巷的费用高,实质上,煤巷需要维修,加上维护费用,却大大超过了岩巷。从现象上看,开岩石巷道比开煤巷慢,但是,岩石巷道开一条是一条,实质上是多快好省。开煤巷虽然掘进快,但经常维修费时间,影响生产运输。
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终于使我们统一了思想:采取那种开巷道的方案,要尊重唯物论,进行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在开拓第二水平时,我们把巷道全部开在离煤层较近的坚硬岩石里。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根据我矿自然条件,制定的开拓方案,是比较经济合理、符合客观实际的。由于巷道抗压力增强了,坚固的岩石巷道有效地摆脱了地层压力,有利于制服水、火、瓦斯等灾害,为工人群众创造了良好的作业环境,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