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2月2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
甘祖昌
我是一九二七年参加革命的一个红军战士。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我的头部曾经三次负重伤。经上级党组织同意,一九五七年我回到了江西省莲花县坊楼公社沿背大队当农民。
回乡以后,地位和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继续保持和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呢?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对照毛主席的教导,我深切地感到:过去,在战争年代,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自己经受了艰苦生活的考验,为党为人民做了一点工作;今天,我们必须牢记毛主席的教导,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继续为革命做出新贡献。
回乡以来,我努力按照毛主席的教导要求自己。我想,我的脑子虽然不大好使了,但是,我的手还可以劳动,还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一点力量。回家第二天,我就到供销社买了拾粪工具,动员全家都去拾粪。经过一年时间,全家拾了四坑粪送给队里。我还尽量争取多参加一些集体生产劳动。身体好的时候,每年参加劳动二百六十天,少的一年大约一百六十天左右。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为了找到改造泉水田的办法,我利用早上的时间去调查泉水的分布情况,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并和广大社员群众一起,把一块泉水田改造过来了。
保持和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里面充满着两种思想、两种世界观的斗争。就拿我们沿背大队修建拦河坝这件事情来说吧,有的同志不能很好按照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教导办事,存在着单纯依赖国家的思想。比如,在拦河坝工程勘测结束以后,根据计算,需要三十五吨水泥,两吨多钢筋,三千七百多个劳动日。有的同志听到这些数字,就要求我给县里打个报告,请求上级拨款解决。我说,当年红军在这里办兵工厂,用土风箱,铁锤子,加上破铜烂铁,同样能造枪造子弹。今天搞社会主义建设,我们也要发扬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决不能依赖国家。我根据自己调查的材料,建议把坝基筑在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底上,这样既牢靠,又实用,而且节省人力物力。大家都同意。结果,我们自力更生,土法上马,只用了十多吨水泥,十八天时间,就修好了这座既能灌溉又能发电的拦河坝。
要永葆无产阶级的政治本色,坚定不移地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就必须在生活上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如果生活上贪图安逸和享受,政治上就必然要背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回乡以后,我想,过去战争年代,虽然吃过苦,受过累,但是,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一个普通劳动者,只能挑老红军的担子,不能摆老干部的架子。在生活上要大众化,不能搞特殊化。有一天,省里一位负责同志来看我,见我家人口多,都住在一起,房子太挤,提出由国家拿钱给我盖幢房子。我听了以后,一方面感谢党和毛主席的关怀,一方面感到自己不能为党和人民多作工作了,还要党和人民给我盖房子,心里实在过意不去,我就没有同意。后来,我用自己积蓄的钱盖了一幢房子。房子建好后,这位负责同志又来了。他看到新房子的窗户还没安上玻璃,就提出要帮助我解决,当时,我看到贫下中农的窗户都还没有安玻璃,我想,等到贫下中农都安上了玻璃的时候,我再安也不晚。我谢绝了他的帮助,采取简单经济的办法,在窗户上贴上了塑料薄膜代替玻璃。这件事并不大,但是,如果以为生活上可以比群众特殊一些,实际上就是贪图安逸,不愿再过艰苦生活。
在学习和回顾毛主席关于艰苦奋斗的教导的时候,我认识到,艰苦奋斗是革命的传家宝,老一辈革命者必须把它一代一代传下去,用它来教育无产阶级的后代,保证我们的革命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有一次,我叫女儿平荣去干活,她却噘着嘴,满脸不高兴。我知道这孩子准是思想出了岔子。晚上,我把孩子们叫来,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告诉他们,劳动是光荣的,不劳动是可耻的。干部子女不能有优越感,更不能有依赖父母的思想。我说:如果将来我给你们留下一笔遗产,让你们去过不劳而食的寄生生活,这是地主资产阶级的做法;我们无产阶级也有“遗产”,这就是劳动人民的革命本色,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我和全家一起订了一条“家规”:向贫下中农学习,人人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从这以后,孩子们一有空就主动去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后来,我和孩子们在屋后一座叫“虎形山”的红土岗上种了几百棵果树,经过几年的培育,很快长大成林了。开始结果的那一年,我将这些果树移交给大队。孩子们学习了红军遵纪爱民的优良传统,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从来不私自到果树林里去摘果子,却经常去护理果树。
毛主席教导我们:“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毛主席的教导,充分说明了培养干部的伟大意义。我们大队的干部,大多数是年青人。他们有魄力,有朝气,有干劲,很少保守思想,能够和贫下中农一道艰苦奋斗。但是,他们年轻,没有经过战争年代那种艰苦的考验,有的同志怕过艰苦生活。有一个生产队干部,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遇事爱动脑筋,干劲也蛮大。但是有一天,他对我流露出怕艰苦的思想。为了帮助他,我对他讲了长征路上红军战士用八颗蚕豆顶一餐饭,坚持行军一百多里的故事,并和他一起学习了毛主席关于“以农业为基础”的有关教导,帮助他树立艰苦奋斗、扎根农村干革命的决心。
由于党支部经常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现在,我们沿背大队的干部普遍形成了以为革命吃苦为荣的新风尚。在一次党支部大会上,有的同志说,我们大队连年丰收,集体收入增加,现在有条件盖一座象样的办公室了。会上,大家遵照毛主席关于“要节约闹革命”的教导,说服了这个同志,使他放弃了盖办公室的意见。现在,大队办公室还是设在一户社员家的楼上。平时,大队和生产队的干部都自觉地深入田头、地边了解情况,处理问题。
在几十年的革命斗争中,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每一个革命的历史阶段,都为我们提出了关于艰苦奋斗的具体指示,对加强我党的思想建设,夺取革命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今天,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已经成为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是,我们的国家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要使我们国家富强起来,还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就是国家富强起来了,还是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我一定牢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的著作和毛主席的著作,认真改造世界观,不断提高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的自觉性,继续发扬老红军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争取为党、为人民多做一点贡献。


第3版()
专栏:

毛主席的指示引导我们胜利前进
广西岑溪县马路大队党支部书记 莫寿全
一九五五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为《岑溪县莫寿全农业生产合作社开展合理化建议的经验》一文加了按语:“这是一个创造性的经验,希望读者注意。”毛主席这一光辉批示,肯定了发动群众的经验,高度赞扬了群众的创造精神,热情地支持了广大贫下中农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为我们广大干部发扬民主作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指明了方向。十几年来,在毛主席光辉指示指引下,我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的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什么时候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去做,前进就有方向,工作就有成绩;什么时候忘记了毛主席的指示,偏离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就会脱离群众,工作就会遭受挫折。
我们大队是个半山区,每人平均只有六分田。粮食亩产跨《纲要》以后,有的生产队就派劳动力外出搞建筑、搞运输,结果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劳动力减少,粮食亩产多年来徘徊在八、九百斤的水平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有的干部认为这是田少人多的结果。当时,由于路线觉悟不高,我也认为这种看法有些道理。但是,群众却批评我们说:“你们只见人多田少,不见阶级敌人在背后兴风作浪。”群众的尖锐批评,及时给我敲起了警钟。我们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发动群众针对这个问题提意见,揭矛盾。广大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满腔热情地向党支部提出了二百四十多条意见。根据群众的批评和建议,我们狠抓了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批斗了一个煽动群众外出搞私捞,破坏集体经济的地主分子,打击了阶级敌人反革命的嚣张气焰。同时,批判资本主义倾向,划清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界限,鼓励大家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加强了农业第一线,掀起了农田基本建设的热潮。一九七○年以来,我们大队连年获得大幅度增产,今年更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平均亩产达到了一千三百零四斤。事实教育了我,使我认识到群众是三大革命运动的主体,只有依靠群众,才能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去年,公社为了在洪水到来前完成大坝合龙工程,决定根据合理报酬的原则,要求我们大队在限期内上调十万斤石灰。我们几个干部很快就决定把任务按人口比例分摊到各生产队去。过了五、六天,还看不到动静。我们着急了,走到群众中一了解,原来有的生产队有石灰石,没有柴草;有的生产队有柴草,但没有石灰石,所以分开来都完不成石灰上调任务。怎么办?我们又重温了毛主席的批示,找群众商量。群众提出一个办法:有柴草的队出柴草,有石灰石的队出石灰石,联队烧石灰。我们照群众的建议去办,很快就完成了上调任务,保证了大坝合龙工程的需要。事实证明,人民群众有无穷无尽的智慧,他们不但能够发现问题,而且善于解决问题。只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地听取群众意见,集中群众的智慧,切实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事情就能办好。
要做到事事同群众商量,时时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这里的关键是世界观的改造。只有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狠批刘少奇、林彪一伙所散布的“群众落后论”和“英雄创造历史”等反动谬论,不断清除和克服自己头脑里的资产阶级思想,才能牢固地树立起群众观点,自觉地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今后,我们决心遵照毛主席的指示,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争取更大的胜利。


第3版()
专栏:

坚决贯彻执行勤俭的原则
河北省遵化县建明公社西铺大队党支部
一九五五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发表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这篇光辉著作。同年,又亲自编选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亲笔写了序言和按语。在《勤俭办社》一文按语中,毛主席肯定了我们西铺贫下中农的“穷棒子”精神,向全国人民指出:“勤俭经营应当是全国一切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方针,不,应当是一切经济事业的方针。勤俭办工厂,勤俭办商店,勤俭办一切国营事业和合作事业,勤俭办一切其他事业,什么事情都应当执行勤俭的原则。这就是节约的原则,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今天,重新学习毛主席这一批示,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勤俭节约,是我们无产阶级的传家宝。我们一定要坚持这一原则,组织广大群众,进一步贯彻执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过去,我们大队条件差,比较穷困。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老支书王国藩和广大贫下中农一起发扬“穷棒子”精神,“从山上取来”了大量生产资料,改天换地,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现在,西铺大队已经从过去的“三条驴腿人拉犁”变成了“骡马成群拖拉机”;由荒山秃岭变成了满山松柏,果树成行;粮棉产量一翻再翻,从一九七○年起,每年过“长江”,今年亩产闯过了千斤关。在这种情况下,有人觉得:“这下子,‘穷棒子’变成‘富棒子’了,用不着再坚持勤俭节约了。”
“穷棒子”真的变成了“富棒子”了吗?我们认为,日子的“穷”与“富”,条件的“坏”与“好”,都是相比较而言的。现在我们西铺的生产条件比办社初期确实好多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和解放前的“夜居破草房,稀粥照月亮,全家一条被,三年着一装”的苦难生活相比,不知提高了多少倍。但是,我们决不能就此满足。满足现状就是半截子革命。党的十大通过的党章中明确规定:“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为在地球上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使整个人类都得到解放而共同奋斗。”从这一伟大历史任务出发,我们必须进一步发扬“穷棒子”精神,把“富日子”当
“穷日子”过,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继续革命。
可是,有的青年同志对“穷棒子”精神缺乏正确的认识,看到现在条件比过去富裕了,提出要在大队部的办公室添置新桌椅,要盖座象样的戏台。他们说:“咱西铺大队全国闻名,参观的人天天有,得象个样子。”这种思想一露头,就引起了大队党支部和老贫农的重视,感到这实质上是“家大业大,浪费点没啥”的错误思想。于是,大队党支部组织青年们学习毛主席关于《勤俭办社》一文按语和有关勤俭节约的指示,请老贫农王生同志讲了当年二十三户贫农办社时坚持勤俭节约的事迹。通过学习,青年们认识到,资产阶级的“阔气”要不得,一定要继续发扬“穷棒子”精神,努力建设社会主义。不仅大队办公室没打一张桌椅,青年们还自己动手,利用休息时间,不花一分钱,搭了个土戏台。他们愉快地说:“别看这台子土气,它抵制了资产阶级铺张浪费的作风,发扬了勤俭节约的好风气!”
这件事促使我们认真地思索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对待今天的富裕条件?是把它当成铺张浪费的本钱呢,还是当作增产节约的新起点?是做半截子革命的败家子呢,还是做继续革命的先锋战士?毛主席指出:“要使中国富起来,需要几十年时间。几十年以后也需要执行勤俭的原则”。我们西铺大队所以在十几年内由一个“穷棒子”社变成了富裕兴旺的大队,也正是由于在毛主席的光辉批示下,执行了勤俭的原则。如果条件变好了,就不注意勤俭节约,就忘记了艰苦奋斗,再厚实的“家底”也会挥霍一空。
执行勤俭节约的原则,决不是搂着钱不花,而是把钱花在刀刃上。为了实现农业机械化,我们舍得花钱,但在建设过程中,我们绝不丢掉“穷棒子”精神,而是充分发挥人的积极因素,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社会财富。
去冬今春以来,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我们打响了开发大岭沟、变荒山乱石坡为旱涝保收高产田的战斗。开始,有人认为石方土方工程量大,人力紧张,提出要多买炸药,有的机械工具要拿到外面去修理。我们通过组织干部、群众反复学习毛主席有关勤俭建国的指示,回顾了合作化时期艰苦创业的历程,使大家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自己能办到的事情,应该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办到。大家豪迈地说:“一颗红心两只手,艰苦奋斗样样有!”没有炸药,就办起土炸药厂,依靠一口大锅一个碾子自己制造;机械工具坏了,就成立修理组自己修。结果,节约了大量资金,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二百多亩大寨田的修建任务。
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勤俭节约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本色,是我们贫下中农的传家宝。有了它,穷不失志,富不忘本,继续革命永向前;有了它,既经得起穷困的考验,又经得起富裕的考验,永远焕发革命的青春。我们决心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让勤俭节约的方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出更灿烂的光辉!


第3版()
专栏:

昆明机床厂老工人、共产党员、劳动模范赵学全,在学习小组会上,谈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心得体会。
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