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2月27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毛主席语录
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


第1版()
专栏:

求新造船厂铜工弯管小组工人怀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
学习毛主席著作十五年如一日
在批林整风运动中,他们遵照毛主席的教导,认真学习马列的著作,提高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能力
新华社上海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电 上海求新造船厂铜工弯管小组的工人,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十五年来坚持学习毛主席著作,运用毛泽东思想这个锐利武器同刘少奇、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斗,同各种错误倾向斗,同自己头脑中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斗,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有了很大提高,生产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铜工弯管小组工人所以能够长期坚持学习革命理论,主要是他们对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的重要性有深刻的理解。工人们说:“斗争需要我们学习,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斗争”。
铜工弯管小组工人是在反右派斗争中开始组织起来学习毛主席哲学著作的。一九五七年,一小撮右派分子玩弄哲学名词向党猖狂进攻。小组里的一些在旧社会苦大仇深的老工人,当时因为一时弄不懂那些名词,心里又气愤又着急。后来,他们边学习毛主席哲学著作,边同资产阶级右派斗争,驳得资产阶级右派原形毕露。反右派斗争的胜利,使他们感到,干革命光有朴素的阶级感情是不够的,还需要学习革命的理论。他们自动组织起学哲学小组,学习毛主席著作。在他们的带动下,全厂先后建立了一百七十多个学哲学小组,从刚进厂的徒工到识字不多的老工人,都学起了毛主席的《矛盾论》、《实践论》,形成了一个群众性的学习革命理论热潮。刘少奇一伙看到群众学习运动蓬勃兴起,十分惊恐。他们利用自己窃取的权力,下达“命令”,说什么“群众学习不能一下子铺开”、“要关闸”等等,把这个厂里的学哲学小组一下砍掉了一百六十多个,还派人到铜工弯管小组来破坏,把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污蔑成“贴标签”。小组的工人根本不买他们的账,坚决顶住了这股逆流。他们义正词严地表示:“我们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消灭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学得对,一定要学下去。”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整风运动中,工人们彻底批判了刘少奇、林彪一伙反对工人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把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割裂开来的种种罪行,进一步激发了认真看书学习的积极性。他们说:刘少奇、林彪一类骗子所以害怕工人学哲学,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旦为无产阶级所掌握,就会识破他们的反革命的真面目。我们一定要遵照毛主席的教导,“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小组工人在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同时,还通读和选读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反杜林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等马列著作。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连续五次批判林彪鼓吹的反动“天才史观”,使大家进一步提高了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能力。
这个小组在学习中坚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革命学风,经常召开学习交流会,运用马列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抵制各种错误倾向和资产阶级的歪风邪气。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初期,刘少奇一伙为了破坏文化大革命,麻痹工人的斗志,刮起了一股经济主义的妖风。工人们及时识破了这一阴谋,坚决起来抵制。在大打造船工业翻身仗中,厂领导为了赶生产进度,一度放松了对学习的领导,小组工人觉察了这一问题,就给党委贴了一张大字报,提醒党委要注意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工人的批评引起了领导的重视,及时加强了对学习的领导,领导全厂工人深入地开展革命大批判,抓革命促生产,较好地完成了生产任务。
十多年来这个小组的人员不断变动,现在小组里十七个工人,除生产组长是一九五八年以前进厂的老工人之外,大部分是一九六八年前后进厂的青年工人。每逢新工人分配到小组来,老工人都要向他们介绍小组一九五八年以来在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中坚持学哲学、用哲学的历史,使青年工人懂得认真学习马列和毛主席著作的重要性。有一个知识青年刚分配到这个小组当工人,看到整天跟粗粗细细弯弯曲曲的管子打交道,又脏又累,工作不安心,学习不定心。后来老工人向他介绍了本小组工人为革命坚持学习的历史,老工人那种对毛主席、对毛泽东思想的深厚的阶级感情,使他受到了很大教育。他在老工人的帮助下,天天坚持学习,自觉地改造世界观,逐步树立了为革命弯管子的思想,不仅成了小组学习骨干,而且还和其他工人一起试制新的弯管机。最近他已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哺育下,文化大革命以来组里先后有两人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四人加入了共青团,有的工人当了干部,担任了厂党委委员和车间革委会副主任。
这个小组的工人还运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开展技术革新活动。过去,这个小组弯管子都用手工操作。他们遵照毛主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教导,一次又一次地改革弯管工艺。在制造我国第一条大型破冰船的战斗中,为了弯大管,需要一台火焰弯管机。小组从来没有制造过这种设备。为了保证完成任务,他们把为革命敢于战斗的勇敢精神同严格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经过多次反复试验改进,终于制成了这种弯管机。在技术革新活动中,小组先后搞出了七台不同类型的弯管机和其他技术革新项目,逐步摆脱了笨重的手工操作,实现了机械化、半自动化生产。
现在,这个小组的工人通过学习党的十大文件,回顾在坚持学习革命理论中的两条路线斗争,更加懂得学习的重要,表示一定要继续刻苦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


第1版()
专栏:

走毛主席指引的金光大道
——新疆帕哈太克里公社维吾尔族农民无限热爱毛主席
我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二十一年前,曾经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附县原帕哈太克里乡完成土地改革的维吾尔族农民写了一封复信。这一复信给了当地贫下中农以极大鼓舞。广大维吾尔族农民怀着对毛主席无比深厚的阶级感情,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二十一年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帕哈太克里公社地处帕米尔高原下的喀什噶尔河畔。在万恶的旧社会,这里的贫下中农在伯克(官吏)、地主的残酷压榨下,受尽苦难。他们日夜盼着翻身得解放,盼着边疆出太阳。一九四九年,帕哈太克里的人民获得了解放,随后又最先完成了土地改革。一九五二年三月二十三日,当地翻身农民在欢庆土改胜利的大会上,用长诗的形式给毛主席写了致敬信,表达他们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同年八月三十日,毛主席亲笔给帕哈太克里的农民写了回信,信中说:“感谢你们今年三月在庆祝土地改革胜利时写给我的信。你们已经从地主阶级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中获得解放,希望你们在爱国丰产的口号之下,更加团结,努力生产,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并在这个基础之上,一步一步地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毛主席的信照亮了维吾尔族人民的前程,给他们增添了无穷的力量。今年,帕哈太克里公社又获得了农业丰收,社员们说,天山上的雪水流不尽,毛主席的恩情说不完。他们在不久以前,兴高采烈地举行了一次盛大集会,许多维吾尔族老贫农重温了毛主席的教导,回顾了帕哈太克里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更加激发了热爱毛主席的感情。他们说,二十一年来,我们帕哈太克里的每一个变化,每一个进步,都是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取得的。走毛主席指引的金光大道,就无往而不胜。
谈起帕哈太克里两条道路斗争的历史,当地维吾尔族人民都引以为自豪。许多老贫农至今都还记得成立农业合作社时候的斗争。叛徒刘少奇大砍合作社的黑风刮到了帕哈太克里,一小撮阶级敌人乘机出来捣乱,煽动一部分群众闹退社。当时,初级社主任、共产党员吐尔逊买买提学习了毛主席写的《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斩钉截铁地说:“合作化的道路,是毛主席指引的金光大道,我们贫下中农就是要走这条路,要我们退社,办不到!”这位维吾尔族共产党员勇敢地站出来,组织大家反复学习毛主席的复信和有关合作化问题的指示,提高了广大社员的觉悟。他们团结一心,努力生产,使初级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
一九五五年,毛主席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亲自为一篇介绍疏附县色满区(帕哈太克里是色满区的一个乡)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文章写了按语,赞扬维吾尔族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的积极性。毛主席的光辉指示进一步鼓舞了帕哈太克里的贫下中农,他们当年就由初级社全部转为高级社,以后,又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从此,集体经济越来越发展,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在欢庆丰收的日子里,帕哈太克里的人民热情歌唱:“有了太阳的光辉,天山的红花才能开放;有毛主席领导,我们的生活才能象天堂一样。”正是毛主席的巨大关怀,鼓舞着维吾尔族人民改天换地,英勇战斗。
近几年来,在学大寨运动中,这里的维吾尔族干部和社员不顾凛冽的寒冬和酷暑盛夏,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挖泉修渠,大搞农田水利建设。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帕哈太克里公社人民挖出了数百眼泉和几百条渠道,建成了全部耕地能灌能排的配套渠道网。 
这个公社的十二大队,原来是个土地七零八散、荒滩连片、风沙成灾的地方。维吾尔族社员们学习大寨贫下中农的革命精神,把原来高低不平的耕地全部改造为平展展的条田,在石头滩、苇湖窝里造了不少农田,使耕地面积比解放初期扩大了一倍多,连续三年粮、棉亩产上《纲要》,今年又战胜冰雹等灾害,夺得了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十的好收成。
现在,帕哈太克里公社的大部分农田,都已建成旱涝保收田。群众形容说,这里的农田远看四方块,近看是条田,渠网纵横流,林带围四边。昔日贫穷荒凉的帕哈太克里,如今成为盛产水稻、小麦、棉花及瓜果的社会主义新绿洲。仅十一、十二大队(原帕哈太克里乡)的粮食总产量就比解放初期增加了四倍多,各类牲畜增加三倍多,拥有集体果园一百六十亩、瓜田菜地二百亩,公共积累达到十三万元,储备粮三十五万斤,还添置了拖拉机、电动脱谷机等许多大中型农机具,大部分土地实现了机耕。
随着生产的发展,维吾尔族贫下中农都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许多人家购买了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不少家庭装上了电灯和广播喇叭。公社大队有医务所,生产队有赤脚医生,百分之九十七的适龄儿童入了学,还有十六名贫下中农的子女上了大学。二十一年前毛主席在亲笔信中写下的希望,如今正在变成美好的现实。
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改善使得帕哈太克里公社维吾尔族农民更加坚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解放前给地主当了几十年长工的公社革委会委员毛拉克玉素因,看到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经常怀着激动的心情对别人说:“天上的星星数不清,最亮的星是启明星;地上的人千千万,最亲的人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毛拉克玉素因把热爱毛主席的深情,倾注在为革命种田的实际行动上。他当管水员的时候,主动承担三个人的任务。在水情变化的时候,他有时住在地边,饿了啃几口干饷,困了在渠边歇一歇,日夜操劳。这位七十四岁的老人还在管水的过程中,利用空隙开垦了不少零星荒地,种上水稻,为集体多收了一千多斤粮食,被社员们称赞为“闲不住的老来红”。
公社里有位名叫吐地哈斯木的老人,从十五岁起给地主当长工一直到解放,在旧社会他没吃过一顿饱饭没穿过一件好衣,被巴依(财主)折磨得遍体鳞伤。今天,他和广大维吾尔族人民一样,在人民公社大家庭里过着幸福的生活。他一家住着三间宽敞明亮的新房,卧室里高高地垒着花被,墙上围挂着花毡花布,炕上铺着花毛毡,维吾尔族形式的家具摆设,样样齐全。他的孩子在党的培育下,有的读书,有的工作,有的当了医生。老人无限深情地说:“毛主席的恩情我们永远记在心上,维吾尔族人民决心跟着毛主席永远干革命!” 新华社记者


第1版()
专栏:

周恩来、李先念、乔冠华会见差提猜率领的泰国贸易代表团
同他们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讯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李先念,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今天下午会见了以泰国外交部副部长差提猜·春哈旺为团长的泰国贸易代表团,同他们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参加会见的有泰国外交部次长攀·万纳迈提,商业部次长威璋·尼瓦翁,以及泰国贸易代表团其他成员。
会见时在座的有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主任肖方洲,以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张先成、程瑞声、朱传贤、章含之、赵青田等。(附图片)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李先念,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十二月二十六日会见了以泰国外交部副部长差提猜·春哈旺为团长的泰国贸易代表团。
图为会见时合影。 新华社记者摄


第1版()
专栏:

叶剑英会见阿尔巴尼亚人民军军事友好代表团
同杜米、恰科、哈斯科等同志进行了十分亲切友好的谈话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讯 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今天下午会见了以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阿尔巴尼亚人民军总参谋长彼得里特·杜米为团长,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委员、阿尔巴尼亚人民军政治部主任希托·恰科和阿尔巴尼亚国防部副部长阿里夫·哈斯科为副团长的阿尔巴尼亚人民军军事友好代表团全体成员。
阿尔巴尼亚驻中国大使什图拉参加了会见。
当阿尔巴尼亚同志来到会见厅时,叶剑英副主席同他们一一亲切握手,并一起照了像。
会见时,叶剑英副主席同杜米团长,恰科、哈斯科副团长,什图拉大使和代表团团员卡比苏茨、沙拉班达、恰贝利等,进行了十分亲切友好的谈话。
会见时在座的还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张才千、李达,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田维新、总后勤部政治委员张池明,外交部副部长余湛,中联部副部长任允中,国防部外事局副局长朱开印,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馆武官吴好志等。(附图片)
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十二月二十六日会见阿尔巴尼亚人民军军事友好代表团。图为会见时合影。
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