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毛主席语录
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


第1版()
专栏:

湖南省委在韶山分期分批轮训全省基层领导干部和工农干部
坚持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
参加过学习班的近两万名干部,提高了理论水平,加深了对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解
新华社长沙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电 中共湖南省委从一九七一年以来,在毛主席故乡韶山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分期分批轮训全省基层领导干部和工农干部,帮助他们学习马、列和毛主席著作,提高理论水平,加深对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解。几年来,学习班已办了三十九期,每期学习时间半个月或者四个月,参加学习的干部有一万九千七百多人。
在学习班学习的工农干部和基层干部,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以很高的热情刻苦读书,并且联系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批判陈独秀、王明、刘少奇、林彪的反党罪行。他们在学习期间,还参观毛主席旧居和毛主席旧居陈列馆,学习毛主席的革命实践,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路线教育。这些干部回到工作岗位以后,帮助基层建立和健全了学习制度,举办学习班和政治夜校。他们亲自上辅导课,介绍自己的学习体会,开展批林整风运动。最近,韶山学习班党委学习了毛主席关于“要办好工农兵干部的学习班,每期三个月,一年办四期,一面读书,一面参加工作”的指示,总结了办学习班的经验,并按照毛主席的指示重新修改了教学计划,决心把学习班办得更好。
韶山学习班党委轮训基层干部,紧紧抓住路线这个纲,组织学员比较系统地学习《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马列著作,学习毛主席的《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在学习中,广大干部联系全国解放二十多年来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和个人亲身经历的阶级斗争事实,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反复讨论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阶级、阶级矛盾、阶级斗争等问题,弄清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任务,阶级斗争的规律和特点,提高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大家在谈到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长期性问题时,都指出,这个问题十分重要,决不能认为刘少奇、林彪为头子的资产阶级司令部被打垮了,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就结束了。阶级斗争时起时伏,有高有低,思想上这根弦一刻也松不得,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安江化工厂革委会副主任韩怀珍过去认为在国营企业工作,不存在道路、方向问题,因此只注意抓产量,抓技术措施,忽视了意识形态领域里两条道路的斗争,没有注意抓职工的思想革命化,结果,辛辛苦苦抓了生产,生产还是上不去,工人批评她“拉车没有拉到正道上”。她带着这个问题来到学习班,通过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总结经验,认识到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是长期的和复杂的,如果不认真看书学习,不注意抓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大事,就会偏离方向,走到邪路上去。回厂以后,她和其他领导干部一起,用党的基本路线对照、分析厂里的工作,层层举办学习班,对职工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运动,狠抓企业管理和生产中的两个阶级和两条路线斗争,发动群众打击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提高了职工的路线斗争觉悟,去年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全厂出现了新的气象。
学习班结合批林整风,把认真看书学习同开展革命大批判结合起来。他们组织学员联系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联系自己所在地区和单位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狠批林彪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努力分清什么是正确路线,什么是错误路线。永兴县东方红公社党委书记李宙诗,围绕着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经验,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这一教导,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他在学习中总结了自己前年春耕时,没有认真调查研究,就作出全面推广早熟早稻的决定,结果导致全年减产的教训,回公社以后,不管工作多忙,任务多重,都挤时间坚持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调查研究,作风有了很大改进,得到群众的赞扬。
参加学习班的许多工农干部从切身经历中体会到,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必须不断进行思想改造,因此十分注意结合看书学习改造世界观。有的工农干部谈到,过去自己背上“自来红”的思想包袱,忽视世界观的改造,总认为“出身好,变不了,根子正,垮不了,有经验,错不了”,由于头脑里有骄傲自满情绪,工作中便停步不前,甚至跌跤子。临湘县文桥公社臣山大队党支部书记易旺林,联系本大队粮食生产几起几落的经验教训谈了他的体会。这个大队一九六四年以前,粮食总产只有五十二万斤,一九六四年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粮食产量增加到一百零八万斤,成了全县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后来由于他们在成绩面前沾沾自喜起来,放松了思想领域里的阶级斗争,一九六六年粮食产量下降到九十八万斤。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群众批评他们背离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他们学习毛主席著作,从世界观上找原因,狠斗了自己头脑里形而上学的世界观,破了骄傲自满情绪,抓住农村中两条道路的斗争,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农民,一九七○年粮食产量又上升到一百二十五万斤。一九七一年三月他从学习班回队以后,和其他干部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不断反骄破满,学先进,找差距,生产继续上升。去年遭到特大干旱,粮食产量还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做到一人一猪,一亩一猪,全大队有二十多万斤储备粮,成为全县农业学大寨的一面红旗。


第1版()
专栏:

刻苦攻读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
渤海前哨驻军某部广大指战员认真看书学习,提高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部队的思想和工作出现了新局面
据新华社济南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电 驻守在渤海前哨的人民解放军济南部队某部广大指战员,刻苦攻读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努力提高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使部队的思想和工作呈现出崭新的局面。
这是一支守岛部队,指战员们常年驻守在远离大陆的大大小小几十个岛屿上。他们把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看作是粮食、武器和方向盘,近几年来学习的自觉性越来越高。无论是从红军时代参加革命的老同志,还是刚摘下红卫兵袖章的新战士,都满怀对伟大革命导师的深厚无产阶级感情,如饥似渴地学习革命理论。白天,从机关到前沿哨所、施工工地,到处都能看到干部战士在见缝插针地读书。夜晚,几十个马列夜校灯火通明,指战员们聚集在一起听学习辅导报告。
一些早年参加革命队伍,跟随毛主席南征北战的老同志,走在看书学习的最前头。某团副团长石凤才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曾四次荣立战功。一九六八年,在首都的人民大会堂,他幸福地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他把对毛主席的全部感情倾注在读马列和毛主席的书上,决心弄通马克思主义,在毛主席指引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道路上奋勇前进。他文化水平低,学习中遇到不少困难,但是,他顽强地同困难斗争,奋发攻读。一本马列著作,一本字典,常年不离他的口袋,一个字一个字地查,一个词一个词地记。几年来,他写下了四五万字的学习笔记。夜里学习遇到难点,他把上中学的孩子叫来一起研究;听说战士对某个问题理解得深,也特地赶去请教。政治处几十个干部,几乎都当过他的老师。三年的时间,他不仅学习了毛主席的几篇哲学著作和部分军事著作,而且学习了中央规定的六本马列著作,一步一个脚印地在理论学习的大路上前进。
年轻的一代,看书学习的精神,同老同志一样旺盛。某团政治处秘书崔金亭曾是一名红卫兵小将。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胜利发展的时候,他在天安门广场上受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亲切检阅。一九六九年春天,他参加了人民解放军。在党的教育下,他懂得了认真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对于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重大意义,更加刻苦读书。为了挤出更多的时间看书学习,一年四季他很少午睡。有时晚上没有电灯,他便点起油灯读书。几年来,他满怀深情,孜孜不倦,不仅读了《毛泽东选集》中的大部分著作,而且学习了几本马列著作,思想理论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某部战士陈卫亭,从小失去了父母,是党和集体把他抚养成人。一九七一年,他带着老支书代表全村贫下中农送给他的一套《毛泽东选集》,从革命老根据地沂蒙山区,入伍来到一个面积只有零点零四平方公里的小岛上,随即进了连队举办的马列夜校。这里风大浪大,浪花有时要掠过夜校的屋顶。然而,陈卫亭牢牢记着老支书的叮咛,贫下中农的勉励,总是风雨无阻,刻苦学习。两年多的时间,他学习了十多本马列和毛主席著作,能够讲述书中的基本观点,成为全连看书学习的标兵。
通过认真地看书学习,这个部队的干部、战士理论水平普遍提高。他们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武器,狠批林彪的修正主义路线和种种谬论,坚决按照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办事,各项工作越做越好。某部副团长曹尚振联系实际看书学习,洗刷唯心精神,改进了领导作风。他按照唯物论的反映论办事,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仅解决了部队长期没有解决好的施工中的一个问题,而且把海岛的绿化工作也搞得卓有成效。从小没见过大海的河南籍战士秦崇德,运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分析矛盾,掌握潮汐规律,把码头管理得井井有条。


第1版()
专栏:

擎旗喜有后来人
一九七○年春天的一个晚上,湖南湘潭县韶山大队新当选的党支部书记毛迪秋同志,率领着十个新支委,来到毛主席旧居,走进毛主席当年的卧室。十一个人看着墙壁上那盏桐油灯,心情无比激动。一九二五年的一个晚上,就是在这间卧室里,就是在桐油灯的照耀下,毛主席亲手创建的、中国农村最早的党支部之一——中共韶山支部成立了,担任支部书记的,就是毛迪秋的父亲毛福轩同志。毛福轩在毛主席的领导下,高举革命的红旗,带领韶山人民同阶级敌人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毛福轩和其他许多无产阶级先进战士,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毛福轩烈士牺牲三十七年之后,毛迪秋当选为韶山大队党支部书记。
毛迪秋眼睛里闪耀着激动的泪花,庄严地说:“革命先烈们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流血牺牲,我们一定要继承他们的遗志,高举革命红旗,勇敢地挑起革命的重担!”

毛迪秋担任党支部书记之后不久,听到有人说:“每次开会,总是强调要抓阶级斗争。我们这个队,阶级斗争表现在那里?我们怎么抓呀?”经过详细了解,有这种想法的,还不只是这一个人。这就引起了毛迪秋的深思。看来,有些同志对阶级斗争的形势认识不清楚,他们对党的基本路线也很不理解。
支委会上,毛迪秋摆了听到的一些反映,提出了狠抓基本路线教育的问题。支委们一致同意他的意见。就在这以后不久,韶山大队党支部举办的政治夜校开学了。开学典礼是在一九二五年毛主席在韶山创办的农民夜校旧址举行的。当年,毛主席在这里发动农民,领导农民同地主恶霸、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现在,韶山大队党支部沿着毛主席开创的革命道路,继续在这里对党员和群众进行阶级教育,领导大家对阶级敌人进行斗争。
从开学到现在,政治夜校坚持二年多了。党支部书记毛迪秋、副书记毛泽仁和全体支委,都是政治夜校的教员;区的党委会和公社党委的领导干部、老一辈的共产党员、老赤卫队员和烈士家属,也应邀到政治夜校讲课。政治夜校的每一堂课,都紧密结合当前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
除了课堂教育,毛迪秋把日常工作中和生活中遇到的不少问题,提到路线上分析,加深大家对基本路线的理解。
去年夏天,毛迪秋发现,原来革命热情很高、工作生龙活虎的新党员、大队民兵营长毛国平,这些时忽然萎头耷脑,情绪不高。
毛迪秋找毛国平谈心,问国平:“为什么没有劲了呢?”
“我一天到晚忙得要命,误工不去说了,有时还要挨骂,恨我‘多管闲事’,支部最好别让我干……。”
毛迪秋问国平:“骂你的人多吗?”国平说:“不多。”
“大多数人骂不骂?”国平说:“不骂。”
“好,这就好,大多数人不骂你。那么,你这个共产党员,应该站在大多数人一边,还是站在少数人一边呢?”
“那,那当然应该站在大多数人一边罗。”
毛迪秋继续亲切地说:“国平同志,民兵是我们进行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无产阶级专政少不了它。有了它,人民高兴,敌人害怕。林彪反党集团千方百计篡权复辟,如果我们丢下这个武器,不是正中了敌人的奸计吗?党把这样重要的任务交给你,你可不能辜负党的期望啊!”
在一次党的会议上,同志们又对毛国平进行了热情的帮助。这个年青的共产党员擦亮了眼睛,提高了觉悟,检查了自己的错误,又生龙活虎地干起来了。

在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整风运动中,韶山大队党支部发动群众,批判刘少奇、林彪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广大干部和贫下中农更加坚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但是,前进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今年六月,韶山公社决定抓住“双抢”大忙前的空隙,发动群众上山开荒种茶。韶山大队接受了公社提出的开荒三百亩的任务。干部带头苦干,社员劲头很大,开荒进度很快。毛迪秋从省里开会回来,听说各生产队开荒成绩很大,心里挺高兴。只有东塘生产队的做法特别,他们把开荒任务包到户,谁挖了柴根就归自己。社员对这件事议论纷纷,有的找到领导反映意见,批评这种做法不对。毛迪秋听了,感到非常不安。
第二天清早,他扛起锄头,来到东塘村口,看见一大堆人,拿着锄头、扁担,围在生产队长的家门口。原来队干部正在张罗着给各户分配当天的任务哩。毛迪秋见面就问:“你们开荒开得怎么样啊?”
队长毛汉良说:“我们把任务分配到户,开荒进度好快的罗。”
毛迪秋询问了他们把任务包到户、柴根归自己的情况,就说:“你们就是进度快,我也不会表扬你们。你们的方向错啦!”
“照你们这个做法,象毛泽连那样的烈属怎么办?他七十多岁了,眼看不清,脚又痛,他拿什么烧饭吃?还有那些家里没有强劳动力的军属、职工家属怎么办?是不是要让他们把儿子、丈夫叫回来挖柴根?” 
毛迪秋抓住这个刚露头的错误倾向,耐心地对干部进行路线教育:“这样做,是搞物质刺激,不符合社会主义方向,不利于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
那些主张把任务分配到户的队干部逐渐明白过来了。
毛迪秋和几个队干部,又在队长家里开了个会,决定取消把任务包到户的做法,而采取定额管理的办法;挖出的柴根归生产队,需要烧柴的人家,按照规定的手续,到生产队去称。社员们反映:这个办法和“包工到户,柴根归己”的办法完全两样,一公一私,是两个不同的方向,两条不同的路线。
方向搞对了,觉悟提高了,毛迪秋和队干部扛着锄头,带领社员们高高兴兴地上了山。工效大大提高了。采取
“任务包到户,柴根归自己”的那几天,每天开荒五亩半;纠正之后,一个上午就开荒七亩。队长完全醒悟过来:“哦,方向、路线对了头,群众的积极性才能大发挥,生产才能真上去,真亏迪秋提醒呐。”
毛迪秋把东塘这个例子当作路线教育的活教材,在干部会上讲,在社员大会上讲,提醒大家在狠抓生产的时候,一定要抬头看路,一定要以革命促生产,决不能单纯求快,迷失了方向。

一九五九年六月,伟大领袖毛主席回到韶山,写了光辉诗篇《到韶山》。毛迪秋读了这首诗,感到特别亲切。他觉得诗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两句,既是对革命战士献身革命事业的大无畏精神的赞美,又是对韶山人民和全国人民发出的庄严号召。如何发扬革命传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改天换地,尽快地改变韶山的面貌,对革命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成了毛迪秋日夜思念的一件大事情。
为了改变韶山的面貌,毛迪秋踏遍了韶山所有的山冲河渠,同大队干部和群众一起,研究制订改山治水的方案,带领群众战天斗地,建设韶山。他是韶山冲里有名的忙人,除了本大队做不完的工作外,省里、区里、公社里经常找他去开会;他是烈士的后代,许多工厂、学校、机关、公社经常请他去作革命传统报告;每天到韶山参观访问的国内外客人,经常请他去介绍情况。然而,他从来没有放松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就是在这样繁忙的情况下,他前年劳动了二百一十天,去年劳动了二百三十六天。他常说:我们要建设好韶山,必须争分夺秒!争分夺秒!
去年春天,韶山大队在公社和兄弟大队的支援下,经过艰苦奋战,改造了千百年来给韶山人民带来痛苦和灾难的韶河。这项艰巨的水利工程刚刚完成,春插季节已经临近。生产队的干部们都回去做春插准备工作了。可是,修河时由于不少地方河床改道,原来的河床还没有填土造田;新河床旁边的田里,还堆集着大量的泥沙和石块,如果不把这些田地整好,早稻插秧面积就会受到影响。这时有人提出:“现在时间很紧,人力不够,来不及整好这些地。反正那些田不插上秧,国家也不会向我们征购粮食,没关系。”
“不行!毛主席号召我们要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改造旧山河,多增产粮食,就是我们的重要任务。我们一定要争分夺秒,寸土不让,赶紧把这些田地整好,全部插上早稻。”毛迪秋斩钉截铁地说。
不仅说到,更要带头做到。毛迪秋率领着干部和社员,冒着绵绵不断的春雨,运走沙石,挑泥平田。在他和支部的坚持带动下,韶河两岸的新田、老田终于全部整好,赶上了季节,插上了早稻。
三年多来,毛迪秋和大队党支部带领广大社员,争分夺秒,战天斗地,改变韶山的面貌。他们总共兴建了十八项水利工程;全大队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田,已占全部耕地的百分之七十五;粮食亩产量前年已经超过千斤,去年虽然遇到几十年未有的特大旱灾,亩产还达到九百六十六斤;今年战胜了雨涝等自然灾害,粮食亩产超过了千斤。大队办起了茶场、林场、渔场,各生产队办起了猪场。原来光秃秃的荒山上,茶园连片;山坡上,青松翠竹,郁郁葱葱。
本报记者


第1版()
专栏:

韶山大队党支部书记毛迪秋教育青年民兵继承革命传统。
本报通讯员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