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要继续搞好文艺革命
方耘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特别是党的“九大”以来,文艺战线发生了深刻的革命变化。通过对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的深入批判,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路线深入人心。在革命样板戏的鼓舞下,无产阶级文艺革命正在蓬勃地向前发展。群众性的文艺创作日趋繁荣,涌现了一批反映社会主义时代工农兵斗争生活的优秀作品。戏剧(包括地方戏曲)、电影、音乐、舞蹈、文学、曲艺、美术以及其他艺术形式的革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工农兵业余文艺创作、演出和评论活动十分活跃。一支以工农兵为主体的无产阶级文艺队伍正在斗争中不断成长和壮大。随着创作的繁荣,各种文艺书刊出版、发行的数量日益增多。展望文艺战线,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整风运动的胜利成果,是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新胜利。
但是,文艺领域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是长期的,曲折的,而且有时还是很激烈的;文艺战线斗、批、改的任务,还需要继续深入。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号召我们,“要继续搞好文艺革命”。这是党对我们文艺战线提出的光荣的战斗任务。我们必须以十大精神为指针,认真总结前一阶段的斗争经验,把无产阶级文艺革命进行到底。
要继续搞好文艺革命,必须把批林整风放在首位,抓好文艺领域里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当前的任务是深入开展批林整风运动,认真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认真学习十大文件,要充分利用林彪反党集团这个反面教员,进行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教育,进一步明确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方向和任务,推动文艺革命不断深入发展。
毛主席早就指出,“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无产阶级的文艺,是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的政治路线服务的。林彪,同刘少奇以及一切机会主义头子一样,代表地主资产阶级的利益,在政治上大搞修正主义,妄图改变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在文艺上他也必然大搞修正主义,妄图把文艺引向为地主资产阶级服务,为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服务的邪路上去。因此,我们必须深入批判林彪在文艺问题上散布的一系列反动谬论。而这种批判,又必须与林彪的修正主义政治路线联系起来,与继续批判刘少奇、周扬的修正主义文艺路线联系起来,在文艺领域里深入开展两个阶级、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斗争。文艺领域从来就是阶级斗争的激烈战场,无产阶级要把文艺作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阵地,而地主资产阶级及其代理人总想把文艺变成复辟资本主义的温床。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整风运动,我们已经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但是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路线决不甘心被赶下历史舞台,阶级敌人还要捣乱、破坏,那些宣扬地主资产阶级反动思想的坏戏、坏书、坏歌和坏画一有机会就想窜入我们的文艺阵地。斗争仍然是很激烈的,切不可放松警惕。我们一定要把革命大批判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决不能偃旗息鼓,而是要把革命的旗帜举得更高,把大批判的战鼓擂得更响,深入地批判修正主义,批判资产阶级世界观。要大力发展战斗的群众性的文艺批评。我们要在学习与批判的过程中,逐步从思想上弄清路线是非,划清无产阶级文艺路线与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的界限,不断提高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使我们的文艺革命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
要继续搞好文艺革命,必须大力普及革命样板戏,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深入开展各种艺术形式的革命,让无产阶级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因此,当前要进一步发动群众,鼓励创作,提倡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要使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得以健康地发展,还是要以革命大批判开路。不把修正主义文艺路线和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创作思想批深批透,不用无产阶级文艺路线、无产阶级文艺思想为指导,就不可能产生出社会主义的文艺作品。比如,当前文艺创作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写矛盾冲突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刘少奇、林彪一伙曾散布过不少谬论:一是“无冲突论”,实际上是“阶级斗争熄灭论”在文艺上的反映;还有一种是所谓“距离论”,说什么距离我们时代越远的,越好写,诸如此类。他们散布这些谬论的目的就在于要我们的文艺不去反映阶级斗争,更不去反映现实生活中的阶级斗争,这就从根本上抹煞了无产阶级文艺的战斗作用。对这些谬论必须进行深刻批判,不断地肃清其流毒。我们要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思想,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深刻地揭示实际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在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中塑造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要敢于写矛盾冲突,而不是回避矛盾冲突,敢于写阶级斗争、路线斗争,敢于反映现实斗争生活,敢于正面接触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题材。要划清大胆揭示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与揭露“阴暗面”两者的界限。要学习革命样板戏的经验,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坚持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敢于和善于把生活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正确处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深刻地反映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斗争。只有这样,我们的文艺才能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宣传无产阶级的斗争哲学,我们的作品才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和生命力。
在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同时,各种艺术形式的改造还要继续进行。我们要遵循毛主席提出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学习革命样板戏的经验,正确处理批判继承与革新创造的关系,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努力从工农兵的斗争生活中提炼崭新的艺术表现手段,使群众喜闻乐见、富于民族特色的各种艺术形式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对于各种艺术形式的革命,我们一定要加快前进的步伐,决不能畏葸不前,半途而废!
要继续搞好文艺革命,必须在斗争中加强文艺队伍的思想建设。建设一支强大的无产阶级文艺队伍,是文艺革命提出的战略任务。抓队伍,首先要抓队伍的思想建设,抓文艺工作者世界观的改造。思想建设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就是要坚持走同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我们要经常不断地把自己的队伍放到三大革命运动的第一线上去,放到工农兵火热的斗争生活中去摔打锤炼。要进一步批判林彪一伙宣扬的“天才”、“灵感”等谬论,不断提高深入工农兵、改造世界观的自觉性。“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长期关在高楼深院,脱离工农兵,势必会出修正主义。我们的演出团体要送戏上门,有计划地到工厂、农村、部队,去为工农兵演出,特别要提倡组织短小精悍、轻装简从的文艺轻骑队深入到工厂、农村、部队,去进行劳动锻炼,创作演出。
要办好“五七”干校。要给创作人员有更多深入生活的机会。深入工农兵要把根须深深扎进工农兵斗争生活的土壤里,要与工农兵打成一片,参加他们的斗争实践,与他们一同学习、一同批判,自觉地接受工农兵的再教育,使自己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来一番变化,来一番改造。在深入工农兵实际斗争的过程中,接受再教育与积累素材、搞创作的关系要摆正,世界观的改造应该放在第一位。
要重视对文艺战线上新生力量的支持与培养,重视理论队伍的建设。每个文艺工作者都要明确地认识到时代赋予我们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使命,要以对革命文艺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克服“文化工作危险论”等思想障碍,抵制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名利思想的腐蚀侵袭。努力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努力学习业务,为革命练好思想和艺术上的基本功,做又红又专的无产阶级文艺战士。
要继续搞好文艺革命,关键在于加强党对文艺事业的领导。各级党组织要重视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把文艺革命提到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高度来认识,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文艺路线和政策,注意培养文艺战线上的新生力量,热情支持社会主义新生事物,充分调动广大革命文艺工作者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去夺取无产阶级文艺革命的新胜利。


第3版()
专栏:

当代愚公的颂歌
——彩色纪录影片《海河战歌》观后
张芬芝 李琦
海河,是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一条水系。西起太行,东临渤海,北跨燕山,南界黄河,流域面积达二十六万五千平方公里。旧社会,每逢汛期,它凶猛咆哮,象一匹无缰的野马,卷走了无数村庄,吞没了万顷田园。滔滔不绝的海河,流的是海河儿女的愁和恨。人们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海河水似虎狼,祖祖辈辈遭灾殃,堤防决口无活路,担儿携女奔他乡”。在今天,它一改旧容:那整修一新的河道,那坚实垒垒的大堤,驱使它服服贴贴地按照人的意志流入渤海;那一座座闸涵,纵横的渠道,命令它驯服地为人民造福。现在,人们传诵着这样的佳话:“高山锁龙头,峡谷出平湖,碱窝变粮仓,处处新气象”。是谁,征服了这匹“野马”?使昔日的害河变成利河?彩色纪录影片《海河战歌》,以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场景,一组组激动人心的镜头,生动地纪录了这一史诗般的伟大变迁,充分展现了海河流域亿万人民,在毛主席“一定要根治海河”的伟大号召鼓舞下,发扬愚公移山的革命精神,英勇奋战,气吞山河的伟大风貌。
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英勇的治河大军,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排除刘少奇、林彪修正主义路线的破坏和干扰,夺取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从影片中我们看到:在沸腾的工地上,在民工的工棚旁,到处是革命大批判专栏,处处有阶级教育的课堂。民工干部带头忆苦思甜,热情宣传根治海河的伟大意义;治河大军人人上阵,口诛笔伐,愤怒声讨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阻挠根治海河的群众运动的罪行。阶级的苦水激发了千万人的斗志,饱受洪、涝、旱、碱灾害的海河流域人民,在根治海河的斗争中,表现出顽强的毅力。十年来,千百万英勇的治河大军,坚持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发扬愚公移山的革命精神,顶风雪,冒严寒,出大力,流大汗,靠冲天的革命干劲,凭勤劳和智慧的双手,把昔日的害河征服了。
征服海河的英雄千万个,影片重点描绘了
“小老虎连”、“铁姑娘排”等先进集体和以穆宗新为代表的模范人物,生动地反映了当代愚公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苦干巧干战海河的动人景象。看,大城县英雄的集体——“小老虎连”,人人都是钢铁汉。为了彻底根治海河,他们十年如一日,风餐露宿,转战南北,顽强地战斗在最前线,哪里有任务,哪里就有他们战斗的身影,哪里有难关,哪里就有他们英雄的足迹:在骄阳似火的盛夏,他们挥臂舞锹,挖河筑坝;在北风呼啸的严冬,他们举着红旗,扛着铁锨来到芦苇丛生的沼泽地,一锨下去尺半深,专啃这块“硬骨头”;在治水紧张的关键时刻,他们心急如火,只争朝夕,河床里的积水没有排净,就挽起裤腿,操起铁锨,跳进没膝深的淤泥里,苦干猛干……。
海河工地上的英雄行列中,妇女顶起了“半边天”。看,藁城县“铁姑娘排”个个都是女英雄。为了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她们移风易俗,敢字当先,勇敢地奔上治河第一线。在那艰苦奋战的日子里,她们一队队、一行行,飒爽英姿,推着装得象小山似的胶轮车,健步如飞,往来如梭,连续参加了独流减河、永定新河、潮白新河、引泃入潮等十期根治海河的战斗。在千里海河工地上,象“小老虎连”,“铁姑娘排”这样的英雄集体处处有、天天见,而闻名海河的“治水标兵”穆宗新,则是其中一个突出的典型。当毛主席“一定要根治海河”的伟大号召传到他的家乡时,穆宗新这个旧社会的奴隶,新社会的主人,百感交集,激动万分,他争先在报名治河的决心书上,工工正正地写上了自己的名字。穆宗新提着过去跟着父亲讨饭的破篮子,来到了海河工地。他象一个钢铁巨人,拚命地挖,使劲地运,把全部身心都倾注在根治海河的事业上。十年来,他先后参加了治理黑龙港、子牙河、大清河等多期工程,和广大的治河大军一起,为祖国谱写了当代愚公的新篇章。
在根治海河这场改天换地的伟大斗争中,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再次证明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真理。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革命人民,不仅有冲天的干劲,而且善于把冲天的革命干劲和严格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发挥出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挖河运土,用车装,用手推,强度大,工效低。广大民工想点子,找窍门,发明了用电动机牵引推车的新办法;开挖骨干河道,工期紧、任务重,上人多、场地窄,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清河县民工干部侯臣明,根据自己多年治水的经验,集中群众的智慧,创造了“台阶道,分开层,二马分鬃人字形”的施工方法,大大提高了工效,加快了工程进度,被人们誉为:“海河上的‘智多星’”。十年来,根治海河的伟大革命实践充分证明: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坚持毛主席一贯倡导的群众路线,就能产生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刘少奇、林彪一伙拚命鼓吹“群众落后论”,贩卖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完全是颠倒黑白,一派胡言!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说过:“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十年来,掌握了自己命运的海河儿女,正是在毛主席“一定要根治海河”的伟大号召鼓舞下,发扬愚公移山的革命精神,创造了又一桩人间奇迹。千年的害河变利河,使海河中下游地区基本上解除了洪、涝、旱、碱灾害,促进了海河流域农业生产的发展,扭转了南粮北调的局面。在我们看完影片《海河战歌》之后,那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动人画面,那千百万治河大军的英勇形象还不时地在我们眼前浮现。英雄的海河儿女,十年来之所以取得根治海河的伟大成就,是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结果,是坚持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发扬愚公移山的革命精神、大干苦干的结果。我们要向英雄的海河儿女学习,学习他们高度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坚定不移地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学习他们坚持批修整风,坚持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发扬愚公移山的革命精神和立足海河、放眼世界,为人类多做贡献的崇高理想;学习他们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团结战斗,去争取更大的胜利!


第3版()
专栏:

海河导洪穿运 王颂余 贺建国画


第3版()
专栏:

质朴的本色火热的心肠
刘宗明
紧密联系群众,对阶级兄弟情深似海,是方海珍英雄性格的一个重要侧面。一九七三年重新摄制的革命现代京剧彩色影片《海港》,充分调动电影艺术的各种手段,更加鲜明突出地展示了方海珍这一优秀品质,从而使方海珍的形象益发亲切感人。
影片在处理方海珍和群众在一起的场景时,十分注意突出方海珍热情质朴、平易近人的革命本色。在《深夜翻仓》一场,影片增加了正面描写方海珍和群众一起忘我劳动的情景:她身披搭肩布,肩扛稻种包,与来往穿梭的装卸队员一起,投入了紧张的翻仓战斗。经过这一精心设计,生动地表现出方海珍的质朴本色:她既是一个杰出的指挥员,又是一个普通劳动者。如第二场中,韩小强欲要去扛包,方海珍叮嘱他:“第一次扛包,思想要集中啊”时,影片刻意拍了一个中景,通过方海珍那亲切关怀的面部神情,表现了她对同志深厚的阶级感情。又如第四场中,赵震山匆匆走来,影片用了这样一个镜头:近处,赵震山侧身而坐;远处,方海珍一面谈话,一面拧开茶水桶笼头,倒了一杯水。接着,方海珍边说边走,来到近前,随手将水递给赵震山。这说明方海珍对战友和同志的关怀是发自内心的。
影片为了突出方海珍这一性格特征,对某些舞台调度做了适当的更动,弥补了舞台演出的局限,收到了良好效果。如《突击抢运》一场,当雷阵雨即将来临,方海珍向装卸队员作战斗动员时,原舞台演出由于观众视向的限制,让方海珍面向观众,背向装卸队员讲话。影片没有机械地照搬舞台演出,而是发挥了电影镜头运用的灵活性,先从装卸队员的方向拍了一个方海珍的近景,表现她豪情满怀,用充满信任和期望的眼神,注视着战友。接着,是一个小全景到中近景,只见方海珍亲切地在队员们面前移过,一一叮咛:“现在北欧船正在装运危险品玻璃纤维。抢运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生动地展示了方海珍和装卸队战友们亲密无间的战斗情谊。再如《战斗动员》一场,影片也对原舞台调度作了某些改动。当方海珍提醒赵震山:“我觉得你近来阶级斗争的观念淡薄了!”赵震山愕然坐下,机器推成方海珍和赵震山二人对坐亲切谈心的中景,展现了方海珍热忱地帮助战友的阶级深情。在《壮志凌云》一场中,从镜头组接、舞台调度到美术设计都进行了艺术再创造,表现了方海珍作思想政治工作的耐心细致。当方海珍指出钱守维和我们工人阶级的“四个不一样”,教育韩小强认清钱守维的丑恶嘴脸时,影片吸收了某些故事片的表现手法,将舞台调度改为方海珍与韩小强并坐在长椅上促膝谈心,镜头也运用了稳定的中近景。这一幅感人的画面,使人强烈地感到,方海珍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深入到这个年青人的心田。在表现方海珍缅怀革命斗争历史,对韩小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时,影片用了一个运动镜头,方海珍轻推着韩小强的肩头缓缓向前,在整个运动镜头中,始终以表现码头工人斗争的巨幅宣传画作为背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当方海珍满怀深情地唱“小韩哪!同志啊!”时,方海珍背向观众,伸出双手;韩小强热泪盈眶,迎面扑来。这两个镜头虽然拍的是韩小强,但却有力地衬托出方海珍对同志是“满怀着期望,是火热的心肠”。这一连串的艺术处理,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方海珍对战友和同志情深似海的优秀品质。她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毛主席的教导:“共产党员对于落后的人们的态度,不是轻视他们,看不起他们,而是亲近他们,团结他们,说服他们,鼓励他们前进。”
党的十大文件号召:要学习、继承和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作风。我们应当学习方海珍,无限热爱群众,紧密联系群众,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永远做到:扎根群众中,心贴群众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