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坚持数年,必有好处
——记本溪钢厂机动车间起重班坚持四年业余看书学习的事迹
坚持数年,必有好处。辽宁省本溪钢厂机动车间起重班,从一九七○年以来,坚持学习马列和毛主席著作,工人的思想和生产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几年来,他们多快好省地完成国家交给的各项任务,成为厂里的先进集体。两个变化
一九七○年初春,在起重班的一次批判会上,老工人金庆科气愤地站起来,挥着拳头说:“刘少奇这个坏蛋,真是坏透了……”,说了几句,憋得脸通红。半晌,他说:“班长,咱一听刘少奇的鬼话,气恨难消,但这火气堵在嗓子眼上,说不出来呀!我看,咱们就实打实地干,用实际行动批吧。”
听了金庆科的话,使老班长李万峰的心很不平静。耳边响起了车间党总支书记的话:“咱们工人,如果光凭一股子朴素的阶级感情,不学习和掌握革命理论,就不能深入批判资产阶级,批判修正主义,就会分不清什么是正确路线,什么是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于是,他下决心要好好抓学习。但是,起重班的十几个老工人,平均年龄四十四岁多,平均文化程度还不到小学二年级,怎样开展学习呢?
事隔几天,起重班分来了五个初中毕业生,老工人们满心欢喜,觉得起重班后继有人了。李万峰更是高兴,心想:来了几个肚里有墨水的,这下学习有门了。没有料到,几个青年一来,却耷拉着脑袋,打不起精神来。原来他们觉得干起重这活,成天与扁担、绳子打交道,没有奔头。
老工人分别找小伙子们谈心,用自己在旧社会的苦难史教育他们。这样做了一阵子,青年们的变化仍然不大。有的老工人生气地说:“咱们一肚子苦水,染不红他们满肚子墨水,没办法了。”
真没有办法了吗?显然不是,李万峰主持办了几个月的学习班,人们就看出了两个变化。
首先是五个青年头扬起来了,干起活来也生龙活虎了。就说那个当初想开火车的姜洪宾,来时闷声不响。现在,大家都夸他象个“小老虎”。他腼腆地说:“当初,老师傅帮助我,我心里还想不开,反复读了毛主席的书,比比张思德、白求恩,心里很惭愧。起重工作,也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奔头大得很,我一定要在老师傅的帮助下,好好干。”
再就是金庆科也变了。现在开批判会,他能用阶级分析的方法,狠批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几个老工人打趣地说:“老金,你怎么一下子变‘能耐’了?”老金笑着说:“那是毛主席的书教的呗。”闯出一条路
办学习班,有不少困难。面对困难,老工人回答说:“怕啥?咱们干起重这活,哪天没困难,可一斗不就斗出办法来了,一闯不就闯出路子来了。”他们就是以斗一斗、闯一闯的精神,来克服学习中的种种困难。
班长李万峰作出了榜样。开始,他连自己名字也写不全。为了攻文化关,他把书上的一些字写到一张张小纸片上,放在兜里,有空就抽出来看一看,不认识的,随时问人。有一次出差,走在路上,纸片上有个字不认识,他就跑到一家药店,向售货员请教。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他已能独立地看一些短文章,还用熟字和别字混合着写下了数万字读书笔记。班长的榜样激励着其他工人。共产党员、老工人胡秀生,今年五十多岁了。他家人多家务多,离厂又远,但四年来,三百多个学习日,从没轻易误过一次。不少青年工人,也是这样始终如一地坚持学习。他们还帮助老工人学文化,整理学习笔记。有几个青年工人还主动担任了辅导员的工作。
这个班的老工人,过去没学过理论,对一些理论问题,弄不懂。一次有意义的讨论会,帮助他们打开了学习理论的大门。一天晚上,他们学《实践论》,当读到“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这句话时,大家议论起来,对“实践的观点”为什么是“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弄不懂。后来,老工人王复印说:“我看,咱们学‘实践’的理,就讲讲‘实践’的事吧!”接着他同张树春一起讲了炼钢车间卸天车的事。那次,炼钢车间一台十五吨天车要卸下来修理,开始,大家按老办法,立上二十米高的抱杆子,往下吊放,由于车体太重,抱杆子弯成了一把弓。结果,三十多人干了一天一夜,才勉强把天车吊下来。第二次,总结了经验教训,试着把滑轮直接挂到车间房架上,利用房梁的支撑力吊放天车,结果,七、八个人只用四、五个小时就把天车吊下来了。讲完这事,他俩议论说:“为啥咱们第一次卸天车,又费时间又费人力呢?就是没‘实践’过这活,没经验、没办法。不实践,没办法;一实践,就有办法,这不是‘实践第一’吗?”“对呀!咱们用房梁卸天车的办法,刚提出来,心里没底,一实践,就证实了,还想出不少辅助办法,你看,这‘办法’,不是在‘实践’中证明,在‘实践’中发展吗。”经过热烈讨论,对“实践第一”的观点,也就理解了。从此,他们紧密联系三大革命运动的实际来学习理论,也就越学越通,越学越懂了。自觉指导实践
起重班的工人在学习中,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一天,青年工人小孟在厂区路上看到块破布,就弯腰拾起来,但当他直起腰一看见两个老同学走来,又脸红地把手中的破布扔掉了。这个情景恰巧被老工人王复印看见了。心想,为啥小孟把拣起来的破布又丢掉了呢?单单是不好意思吗?他想起毛主席的教导,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到“不好意思”是现象,它反映工人阶级勤俭节约的好传统,没有在这个青年工人身上扎下根来,也说明老工人传、帮、带的工作还没有做到家。于是,他走过去拣起小孟丢掉的那块破布。下班后,又及时找小孟谈心,帮助小孟从思想上找差距。同时,王复印和班内其他老工人,从这件小事入手,找出了做青年思想工作的薄弱环节。从此,老工人做青年工人的思想工作,更主动,更深入。现在,起重班先进来的五个青年,已有三个入了团,一个入了党。后进来的九个青年工人,也在茁壮成长。
他们还注意用革命理论指导生产实践。一次,炼钢车间需要上四台天车。按规程,完成这项工作,要十至十五个五级以上的起重工,停电工作四、五天。当时,起重班只剩下六个人,其中两个人是五级工。面对困难,六个人坚定地回答:“困难再大,也要克服!”他们决定采用过去利用房梁卸天车的办法。但炼钢车间北部房梁是铆钉结构,南部是焊结的,能行吗?根据实践第一的观点,他们对房梁进行了观测,计算出房梁可以拉住天车的重力,然后在一个房架上挂滑轮,把天车吊起离地四、五百厘米高,轻轻摇晃,看到房梁纹丝不动,证明用房梁上天车完全可行。之后,他们又对整个试验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了分析,把每一个绳扣的拴法都做了改进,并把原来设计的由一个房架拉改成两个房架同时拉,更加保证了安全。结果,六个人平均用四、五个小时就上好了一台天车,得到了炼钢工人的赞扬。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学习马列 深入批修
——湘潭工程公司工人和基层干部学习侧记
在韶山汽车站附近的简陋的工棚里,湘潭工程公司党委,办起了一期又一期学习班。学习班如何办起来的
一次,这个公司十一工程队党支部书记屈永贵,在总结批林整风经验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每当党内出现重大路线斗争时,一些同志不是“吓一跳”,便是“受骗上当”呢?为什么有的同志对林彪的反动言论虽然恨得牙根痛,批判起来却往往很难批到点子上?屈永贵同志提出的问题,促使公司党委进一步考虑如何把批林整风引向深入。
青年工人、共青团员王光彦刻苦学习马列,深入批林的事迹,给公司党委很大的启发。王光彦在批判林彪反党集团散布的所谓“民富国强”的谬论时,开始只是罗列一大堆统计数字,抓不住要害。后来,他反复学习了《国家与革命》、《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认识到:林彪一伙是社会帝国主义的走狗,是地、富、反、坏、右在党内的总代表,他们抽掉阶级本质来侈谈什么“民富国强”,目的就是为了重建地主、资产阶级的法西斯专政,让劳动人民再吃二遍苦受二茬罪。小王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学说的观点和毛主席关于各个历史时期有关人民范畴的论述,结合老工人忆苦对比的生动材料,重写了一篇批判稿。老工人听后,都说:“这篇文章有理有据,剥开了画皮,戳穿了林彪反党集团妄图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的反动本质。”
公司党委从王光彦的事例中,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批判修正主义的强大武器,只有学得好,才能批得深。于是,党委决定举办学习班,培养学习骨干,以便更好地推动批林整风运动的深入发展。
一年多来,他们办了十期学习班,有几百个基层干部和骨干参加了学习。他们学习马列和毛主席著作,批判刘少奇、林彪的修正主义路线,提高了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和两条路线斗争的觉悟。干部的学习,带动了群众的学习。群众性的政治夜校、工人自学小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施工队的工地上,大大推动了批林整风运动的深入发展。边学习边批判在十二队的一次辅导课上,同志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听一位辅导员讲解《共产党宣言》。当辅导员读到:“当厂主对工人的剥削告一段落,工人领到了用现钱支付的工资的时候,马上就有资产阶级中的另一部分人——房东、店主、当铺老板等等向他们扑来”时,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老木工杨新海站起来说:“在旧社会,我从十几岁便在长沙学木工,每天累死累活替老板干活,但七折八扣,挣不了几个工钱。钱刚到手,粮食、货物价格又拚命飞涨,资产阶级就是这样一群恶狗,一齐扑在我们工人身上,吸血、吃肉、啃骨头!”杨师傅的控诉,点燃了每个同志胸中的怒火。辅导课变成了批判会。有的同志说:“早在一百二十五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一切文明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但是刘少奇却鼓吹阶级斗争熄灭论,林彪胡说什么社会的历史是什么政变史,这说明刘少奇、林彪彻底背叛了马列主义,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可耻叛徒。”
“同志们!资本家决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刘少奇、林彪一伙,也决不是几个人,而是代表着整个地主资产阶级。我们无产阶级的历史使
命不是要打倒一两个坏人就算了,而是要消灭整个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从地球上彻底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现共产主义!”辅导员作了简单、明了的总结。大家决心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深入批判修正主义,把无产阶级革命进行到底。在革命理论指引下有不少基层干部和工人,进了学习班、政治夜校或自学小组以后,学会从马克思、列宁和毛主席的著作中找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三大革命运动实践中的一些问题。
七队老架子工、共产党员裴运琪,专门配上了一副老花镜,利用业余时间攻读马列和毛主席著作。他学习了毛主席的《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等哲学著作后,懂得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积极地带领群众大搞技术革新。以前,厂房砌墙用的脚手架,要用很多木材,横杆成网,竖杆成林。裴运琪和同志们一道,从仓库里找来旧桁架,改装成金属吊栏脚手架,固定在柱子上,不仅升降自如,而且为国家节约了大批木材。同志们说:“裴师傅学习后,成了革新迷啦!”
通过学习,促进了思想革命化。近几年来,工地上增加了不少年轻人,他们朝气蓬勃,是建筑行业的一支生力军。但有一部分同志轻视建筑工作,他们说:“建筑行业没啥搞,太阳晒来雨洗澡,盖起新房住不了,被窝背在背上跑。”学习马列和毛主席著作后,他们的思想变了,认识到:建筑工人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支力量。小伙子们豪迈地说:“建筑工人志气高,太阳晒来雨洗澡,誓为祖国盖新房,四海为家心欢畅。”
目前,公司党委正在进一步落实毛主席关于要办好工农兵干部的学习班的指示,落实党的十大提出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批判修正主义,批判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战斗任务,进一步搞好看书学习,搞好批林整风。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坚持学习革命理论
公冶平
“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使我们广大干部同人民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武装起来”。在批林整风运动深入发展的情况下,刻苦攻读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为什么有些同志,每当党内出现重大路线斗争时,不是“吓一跳”,就是容易“受骗上当”呢?为什么有些同志,对林彪一类骗子反革命的修正主义罪行,非常气愤;但在深入批判他们的一些谬论时,却抓不到它的要害呢?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我们这些同志,还没有认真学习和掌握革命理论,还不能站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的高度,去分析错综复杂的两条路线斗争的问题。
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经验证明:混进党内的阶级敌人,隐藏在党内的象林彪一类的政治骗子,为了掩盖他们妄图改变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的罪恶阴谋,总是首先千方百计歪曲和篡改马克思主义理论,用假象和反革命两面派手法,欺骗党和群众。在同他们的斗争中,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又常常混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单凭朴素的阶级感情,而不注意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就不能正确区分敌我,分清路线,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也就不能从理论上把林彪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批深批臭。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整风运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工人和干部,认识到看书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性。他们以顽强的精神,“攻克文化关,攀登理论山”,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成绩。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我们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整风运动的这一伟大成果。
毛主席最近号召我们要办好工农兵干部的学习班。工矿企业的各级党组织,一定要认真落实毛主席这一重要指示,把学习十大文件、学习马列和毛主席著作的工人干部学习班办好,把群众性的业余学习小组、政治夜校领导好。事实证明,只要认真坚持抓下去,广大群众和干部必将不断地提高理论水平和路线觉悟,企业的面貌必定发生深刻的变化。


第2版()
专栏:

壮乡瑶寨放光明
广西东兴各族自治县发动群众自力更生办小水电
本报讯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整风运动的推动下,广西东兴各族自治县农村水电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目前,全县已建成小型水电站一百一十二座,装机容量二千一百多瓩,比文化大革命前增加三倍多;另外,有两座中型水电工程,正在动工兴建。现在全县社社有电站,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大队和许多壮乡瑶寨用上了电灯。
东兴各族自治县,是京、瑶、壮、汉各族人民聚居的地方,巍峨的十万大山,横贯全境。雨量充沛,水利资源十分丰富。解放后,开始逐步利用水利资源,但由于受到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发展缓慢。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整风运动,批判了修正主义路线,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办小水电的积极性。县委和县革委会的主要负责干部亲自带领普查队,深入山区,实地勘测,全面规划。
地处大山深处的板八公社板沟瑶族大队,六个生产队八十五户人家,分散居住在一条偏僻的山沟里。大队革委会主任马文业,带领贫下中农,自力更生建设小水电。不懂技术干中学,资金不足自己筹,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苦干了一冬春,终于在流水湍急的上龙河上,筑起了一条一百一十多米的永久性的拦河坝,装上了一个十瓩的发电机。当幽静的深谷第一次响起了机器声,明亮的电灯照耀着瑶寨时,瑶族贫下中农欢唱着:“瑶家电灯闪金花,成串的热泪满面挂;千万张笑脸向北京,毛主席的恩情比天大。”县委及时总结推广了他们的经验,提倡有条件的公社、大队,自力更生办小水电。全县各族人民以板沟瑶族人民为榜样,迅速掀起了大办小水电热潮,农村的小水电建设,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结束了这个边陲山区千百年来用石臼杵米、松枝照明的落后状态。
水电建设事业的发展,促进了“五小”工业和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现在社社办工业,一九七二年的工业总产值比一九六五年增长一点三倍,相当于一九四九年的二十八倍。粮食连续六年增产,今年虽然遭到严重的自然灾害,但粮食产量仍比去年有较大的增长。


第2版()
专栏:

心明眼亮〔中国画〕 章锡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