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2月1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毛主席语录
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男同志能办到的事情,女同志也能办得到。


第1版()
专栏:

重视发展妇女党员 积极培养妇女干部
川沙县批判轻视妇女的思想
许多女党员参加党委领导工作
上海市川沙县各级党组织在建党工作中,重视培养和发展妇女党员。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全县已发展女党员八百七十四名,占这一时期发展党员总数的百分之三十四。在中共县委、公社党委和生产大队党支部委员会中,妇女委员已占百分之三十五。
中共川沙县委平时注意组织党员和群众批判轻视妇女的错误思想,破除在发展女党员工作中的思想障碍。各级党组织坚持在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的斗争中考察和培养妇女积极分子,注意把妇女积极分子放到斗争的风浪中经受锻炼,同时积极组织她们参加听党课,到读书班和政治夜校学政治、学文化,批判修正主义。对于那些家务较重的妇女,着重看她们在三大革命运动中的表现,不因为家务重而拒绝她们入党。江镇公社亭东大队有位女社员,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比较高,立场坚定,工作认真负责,积极要求入党。但是大队党支部有的人认为她“上有老下有小,家务重,拖拖拉拉,吸收入党后作用不大”。支委会便及时发动党内外群众讨论,使大家认识到,家务轻重不是入党条件,对家务重的妇女,党组织更要主动关心、帮助,凡是符合条件的就应该吸收她们入党。认识统一以后,大家一致同意吸收这位女社员入党。
林县四千多名女党员朝气蓬勃
在三大革命运动中发挥先锋作用
党的九大以来,河南省林县有两千名劳动妇女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现在,全县已有四千一百多名女党员,其中有一千二百名女党员参加了县、社、队的领导班子。全县女党员在三大革命运动中朝气蓬勃,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林县的女党员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扬了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全县有九万二千多名妇女参加了红旗渠的修建工作,其中有一千二百五十多名妇女被评选为修渠模范,并且涌现出了三百多个铁姑娘突击队。这些修渠模范和突击队队长,大部分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红旗渠配套工程基本竣工后,在深翻改土和治河、垫滩、造田的斗争中,许多女党员又带头战天斗地。地处太行山半腰的小店公社元家庄大队,全队一千零九十亩土地分布在四沟五岗上,而且三、四寸厚的活土层下不是红夹板土,就是劣礓石。共产党员、大队妇女队长傅相菊,在四个生产队组织了四个铁姑娘突击队,和男突击队一起顶严寒、冒风雪,掀掉劣礓石,挖开红夹板,把下边的土翻上来,把劣礓石运出去,起高垫低,垒埂打坝。经过三个冬春的苦战,把高低不平的山坡地,全部变成了平展展的水平梯田。深翻改土结束后,在党支部支持下,她们又成立了四个科学实验小组,精心培育棉花、玉米和小麦优良品种。一九七一年,全大队棉花平均亩产从一九六九年的八十多斤增长到一百四十多斤。去年,全大队粮食平均亩产又突破了千斤关。
孟连县党组织帮助妇女提高觉悟
大批妇女在文化大革命中光荣入党
云南省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从一九六九年以来已有二百多名各民族妇女加入中国共产党。全县女党员文化大革命前只有几十名,现在有了三百多名,其中少数民族妇女党员占百分之六十以上。
孟连县居住着傣、拉祜、佤、哈尼、景颇、汉等族人民,妇女占总人口的一半左右。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特别是在批林整风运动中,孟连县各级党组织通过反复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十分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妇女干部和在少数民族妇女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县、社、队各级党组织先后举办了三十多期妇女学习班,组织少数民族妇女积极分子读马列和毛主席的书。各级党组织还有计划地给少数民族妇女上党课,引导她们积极参加批林整风,使她们不断提高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在这基础上,各基层党组织及时把那些具备了共产党员条件的妇女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一九六五年只有十一个女党员的孟马公社,现在已有女党员四十名。这个县还选拔六十多名少数民族女党员担任了县、社、队的领导工作。
孟连县注意在少数民族妇女中发展党员,进一步密切了党同少数民族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妇女群众的联系。这个县腊垒公社海东大队团结生产队,座落在一座高山上,由于缺少水源,没有一亩水田。哈尼族女党员布机,一九七○年起带领十二名少数民族妇女组成突击队,长年坚持劈山引水,开渠造田。经过三个冬春的艰苦奋斗,她们建成了十五里长的水渠,开出了九十多亩水田,使粮食年年增产,今年又获得丰收,粮食产量比一九六九年增长了一倍。孟马公社孟马大队芒蚌生产队傣族女党员咪召胆,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带领傣族妇女犁田栽秧,积肥送肥,改良土壤,实行科学种田,为改变生产队的面貌作出了成绩。  (新华社)


第1版()
专栏:

宁夏宁光电工厂青年工人程月霞(前右),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烈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不断增强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在革命和生产中作出较大的成绩。一九七二年,程月霞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了厂革委会委员、车间共青团总支书记。
新华社记者摄


第1版()
专栏:

批倒反动“天才论”群众思想大解放
——记天津服装二厂职工联系生产斗争实际深入开展批林整风
天津市服装二厂职工在深入开展批林整风运动中,狠批林彪反党集团鼓吹的唯心论的天才论,思想大解放,干劲大提高。全厂职工勤奋学习,刻苦实践,推动生产不断发展。今年以来,在人手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全厂月月超额完成国家生产计划。
“山东木郎”是怎样变成能工巧匠的?
天已经很晚了,天津市服装二厂的批判大会还在进行。正在发言的是厂里负责技术工作的朱洪堤。他列举王丕连师傅由“山东木郎”变成能工巧匠的事实,狠批林彪鼓吹的反动的天才论。他引用毛主席的教导说,人的知识才能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王丕连师傅今年四十六岁,做裁缝工作已经近三十年了。在党的培养和同志们的帮助下,他不仅掌握了缝纫技术,而且是技术革新能手。近几年来,他和大家共同研究,搞成了近三十项较大的技术革新。特别是修理机器,人们说他象个妙手回春的“医生”。
王师傅是生来的能工巧匠吗?朱洪堤说,不是,能工巧匠是在实践中形成的。
王丕连十四岁就到天津一个缝纫店学徒。在万恶的旧社会,工人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徒工的生活更是悲惨。王丕连进店三年,资本家不仅不叫他学技术,连到缝纫间去看看都不行,整天逼着他抱孩子、做饭、打水、倒尿罐,稍不称心,不是打就是骂。两年多过去了,王丕连只学会了钉扣和锁眼。资本家还恶狠狠地骂他:“天生不是学裁缝的料儿,脑袋象块木头。”资本家根本没叫过他的名字,轻蔑地叫他“山东木郎”,最后把王丕连一脚踢出了门。
解放后,王师傅当了服装厂的工人。他带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为革命努力工作。他所以能成为能工巧匠,正是刻苦实践的结果。就拿解决“底线断”的问题来说吧,开始他要找底线断的原因,可总是找不到。后来,他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的伟大教导,明白了要有所发现,必须刻苦实践。下班后,他还在车间里,一会儿开动机器,一会儿把机器拆开研究,反复寻找断线的原因。四、五天过去了,他发现断线的毛病多出在底梭上。底梭上的毛病又在哪里呢?他把剪断的线重新缠在底梭上,一次次地反复实践。经过半个多月,不知进行了多少次的摸索和研究,终于摸到了规律。现在,他根据断线甩头的长短,很快就可以找出断线的原因。王丕连师傅深有体会地说:“人不学不知,不干不会。眼看十遍,不如实际干干。我这点本事,是党给我的,是实践的结果。没有党和毛主席的培养教育,没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恐怕到现在我还是只能锁眼,钉扣。”
慢手是怎样变成快手的?
朱洪堤联系实际,狠批林彪鼓吹的反动天才论的发言,对全厂职工很有启发。一车间缝纫四班的一个青年工人说:“朱师傅的发言,对我教育挺大。但是,在大体相同的条件下的实践,为什么往往效果不一样呢?比如,很多师傅担任上领子这道工序,他们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什么冯锡藩老师傅能由日产二百多件提高到五百多件,成为全厂有名的生产快手?”这个问题提出后,立即引起大家的热烈争论。冯师傅站起来讲述了自己由慢手变快手的过程。
冯锡藩师傅干上领子这个工作,有十几年了。原来,他上领子并不比其他师傅快,每天只能做二百多件活。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上领子这道工序跟不上要求了。对革命事业有着高度责任感的冯师傅,千方百计地琢磨提高工作效率。他想:上一道领子一般要停四、五次针。不怕慢就怕站。如果能少停或不停针,不就可以提高速度吗!于是,他仔细观察学习别的师傅的操作方法,认真实践,寻找原因,摸索规律。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冯师傅改进操作方法以后,上一条领子由停五针减少到停三针、两针,甚至不停针,产量由每日二百多件增加到四百多件。但他没有因此而满足。他想,认识无止境,生产没有顶。我们要遵照毛主席关于“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教导,努力攀登生产的新高峰。冯锡藩师傅刻苦钻研,反复实践,总结、创造了一套新的操作方法,原来缝一包活(二十件)需要二十五分钟,现在只需要十几分钟,创造了日产五百三十件的新纪录。冯师傅总结了自己提高产量的实践经验,深有体会地说,大体相同的条件下的实践,往往效果不一样,比如“快手”和“慢手”的差别,是由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指导思想不同,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不同,实践的深度和广度不同而造成的,没有天生的慢手,也没有天生的快手。
冯锡藩师傅的发言,使大家深刻地认识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坚持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反对唯心论和形而上学。大家进一步划清了两条认识路线的界限,决心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钻研,刻苦实践,为革命作出更大的贡献。
上袖口边机是怎样制成的?
在保全小组的批判会上,大家热烈地讨论着“实践,是群众的实践、阶级的实践,还是一个人孤军作战”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怎样引起来的呢?过去有些同志在搞技术革新中,光想依赖革新能手,认为有了能手,一切都好办了。大家觉得,在批判林彪鼓吹的天才论的时候,有必要把这个问题讨论讨论。
大家举这个厂技术革新的事实说明,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党的领导,每一项技术革新都是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上袖口边机的制造和投产过程,就很突出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先说制造上袖口边机的念头是怎样产生的吧!在一次生产讨论会上,有个师傅说,上衬衫袖口的边,要一个人烫平,一个人缝,效率太低。能不能想办法在机器上一下子都干下来?这个意见引起了保全组工人们的注意,于是就产生了试制上袖口边机的想法。
但是,这种机器是什么样子的?谁也不知道。“三个牛皮匠,顶个诸葛亮。”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保全组的师傅们坐在一起,七嘴八舌,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负责这项革新的师傅又到针织厂去学习。他们根据兄弟厂的经验和群众的建议,设计、制造了一台上袖口边机。可是试车效果不够好,做出的活不平整,起皱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又召开了“诸葛亮会”。你一言我一语,大家提出了好多办法。最后,经过反复实践和研究,又吸取了外地兄弟单位的经验,终于攻克了这一难关。可是,机器制成后,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能立即投产。这时,车缝组的师傅主动担负起试用这台机器的任务。她们和保全组的师傅一起,根据机器存在的问题,大胆进行改革。经过几十次的改进,上袖口边机终于投入生产,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三倍多。
这一切的一切,历历在目。大家十分激动地说,如果没有工人们在工作实践中碰到问题,提出建议,就想不起制造上袖口边机;如果没有党支部的领导和支持,就甭想造出上袖口边机;如果没有兄弟单位的实践经验和我厂师傅们的反复实践,最后也搞不成上袖口边机……一句话,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通过学习和批判,大家进一步认识到,林彪一伙鼓吹反动的天才论,宣扬“英雄创造历史”,就是妄图否定实践的作用,诋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一真理,束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让大家相信他们是“天才”、“英雄”,好永远受他们一伙的统治和摆布,达到他们改变党的基本路线、复辟资本主义的罪恶目的。
在党的十大路线指引下,这个厂的职工决心继续抓紧抓好批林整风这个头等大事,彻底批判林彪反党集团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在党的领导下,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原载《天津日报》)


第1版()
专栏:

应中共中央的邀请
比林主席率瑞典共产党代表团到京
耿飚部长、冯铉副部长等前往机场欢迎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十一月三十日讯 应中共中央的邀请,以瑞典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贡·比林为团长的瑞典共产党代表团前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今天晚上乘飞机到达北京。
中共中央委员、中联部部长耿飚,中共中央委员、中联部副部长冯铉,以及李肖白、毛宝忠、朱达成等同志,前往机场欢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