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破旧立新 移风易俗
喜事新办
湖北省汉川县人和公社邱二大队女青年王再云和土城公社群胜大队张光德,从一九六八年以来,双方家庭都在积极筹办婚事,准备请客摆酒,热闹一番。再云的父亲王中新不同意这种做法,他几次找老伴做工作,效果不大。再云的母亲却想说服老头同意自己的意见。一天,她把老伴叫到屋里说:“解放前,我们俩结婚时,家中苦寒,想热闹也不可能。如今,我们翻了身,生活好了,孩子成亲,应该热闹热闹。”
王中新一听老伴提起解放前办婚事的情况,不禁思潮滚滚。他对老伴讲了两件往事:
解放前,本村有一户地主,趁女儿出嫁的机会,广发“请帖”,假惺惺地和穷人讲“亲热”。很多穷人家中无钱,只好卖衣物或借地主的高利贷去“送礼”。这个地主倚仗权势,利用搜刮来的钱财给他女儿做了一百多套衣裳,还办了大量用品。
解放前,由于生活所迫,王中新的父亲在武汉当苦力,母亲给资本家做佣人。王中新结婚时,身无御寒衣,家无下锅米,哪里有钱办喜事呢?只好到地主家借了四十元钱和二石米的高利贷。结婚不久,地主就上门逼债。为了还地主的阎王债,把房子也卖掉了……
说完这两件往事,王中新激动地说:“自从毛主席、共产党把我们从苦海里救出来,我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现在全家十口人吃穿不愁,孩子们都上学念书,有的读到高中毕业。还盖了新房,购置了缝纫机、收音机……我们贫下中农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翻了身,但千万不能忘本啊!”
王中新一席话,使老伴受到很大教育,她惭愧地说:“我们要保持贫下中农的本色,永远也不能学地主、资产阶级的样子。老头子,听你的,勤俭办婚事。等再云回来了,也应该教育教育她。”
晚上,再云从公社开会回来,父母就叫她坐下,准备好好给她谈谈。可是,刚开头,再云一听是关于移风易俗、勤俭办婚事的事,便滔滔不绝地说起这两天在公社学习十大文件的收获来。
原来,党的十大胜利召开后,公社妇联立即组织部分妇女学习十大文件。大家联系实际,讨论如何抓好上层建筑领域里的革命问题。通过学习和讨论,使再云和到会的姐妹们认识到:破旧俗,立新风,是意识形态领域里一场深刻的革命,它直接关系到无产阶级专政的巩固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我们妇女在这场斗争中应该冲锋陷阵。在会上,再云检查了原来准备要男方给自己做衣服送聘礼,家里准备办嫁妆、请宾客的错误思想。她表示,自己是贫下中农的后代、共青团员,坚决做移风易俗的带头人。不仅自己家里要勤俭办婚事,还要到男方家里去做工作,说服他们也要这样作。
父母亲一听,高兴得咧着嘴直笑:“这件事,你跟我们想到一块了,你明天就到光德家里做工作去吧。”
再云来到光德家里,说服他们不办酒,不请客,把家里喂的准备办喜事用的肥猪卖给国家。她这么一讲,全家都高兴得合不拢嘴。双目失明的老奶奶,拉着再云的手说:“我活了八十岁,从来没听说有这么好的姑娘,这真是毛主席、共产党教育的好哇!”
三劝儿媳
湖南省醴陵县城关公社中洲大队共产党员左细珍,是个七十四岁的老模范,又是抓计划生育工作的积极分子。她的儿媳妇叫刘清云,是本队一个爱集体、又勤劳的好社员。左婆婆对媳妇很疼爱,几乎件件事情都合意,就一件事不高兴。清云三十多岁了,有儿有女,可她对计划生育缺乏正确认识。
一天晚上,左婆婆把儿媳妇叫到跟前,开门见山地问“你对计划生育有么子想法?”清云爽快地回答说:“我没有别的想法,就是要与小孩他爸爸商量商量。还怕小孩子往后草根不牢。”左婆婆明白了儿媳妇的想法,便说:“毛主席指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城里的医生经常下乡,队上还办起了合作医疗,社员有病可以随时看。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现在全县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大大减少了,还担心什么孩子草根不牢呢!”后来,左婆婆又写信叫她儿子在星期天回来,让他们夫妻俩好好商量商量。
日子象飞一样地过去了。清云的丈夫也表了态,赞成她作节育手术。但是清云借口家务事情多,把这事儿一拖再拖。左婆婆是个急性子人,见儿媳妇若无其事,第二次又喊着清云问开了:“你是不是还有别的想法?”清云细声细气地对婆婆说:“俗话说:‘打虎还靠亲兄弟’,我们家是单家独姓,人手少了可不行呀!”左婆婆听了儿媳妇的话,便讲述自己在旧社会的苦难经历:“解放前,我也有过这个念头,指望多生子女,力量大一点,好摆脱贫困。一共生了四男四女,由于生活贫困,卖掉一个,饿死一个。在那样的鬼世道,儿女多又有啥用呢?还不是讨米要饭。只有毛主席、共产党领导穷人闹革命,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清云,你想想:党号召的事情,哪件不是为我们贫下中农着想?党号召我们搞计划生育,我们就应该听党的话。你孩子生多了,拖累就重,怎么好为革命多做贡献?”婆婆的话,贴耳动人。清云想想过去,看看现在,心里亮堂了。她激动地说:“我一定听党的话,过几天就上医院作手术。”
可是,清云在准备上医院的时候,又流露了一种情绪,担心手术以后身体会受影响。婆婆看出了清云的心思,便领着她上自己女儿家去作客,用女儿实行节育手术后身强力壮的生动事实,开导儿媳妇。
一天,天气晴朗,左婆婆和儿媳乐呵呵地上医院去了。清云作手术后,还带动了二十多个妇女,落实了计划生育措施。如今,清云上山能挑百斤担,下地能干田里活,出勤率大大提高,连续两年评上了模范社员。
退还礼金
一九七三年三月,湖南省醴陵县板杉公社竹花山大队女青年帅美芝,与本公社横燕大队陈显明的婚事定下来了。当时,小帅的母亲想给女儿陪送些嫁妆,提出要男方过些礼金。不久,小陈家果然通过介绍人送来了一百元钱。
小帅的父亲帅富迪见到礼金,心里觉着不对劲。一天,他在生产队图书室里看了一本《劳模嫁女》的革命书籍,触动了思想。他想:嫁女收礼金是旧的风俗习惯,不是社会主义的新风尚。决定要打通家里人的思想,象“劳模嫁女”一样,移风易俗办喜事。他向全家人讲了“劳模嫁女”的故事后,说:“劳模嫁女不做酒,不请客,不要男方过礼金,我们嫁女为啥要收人家的礼金呢?”老伴忙说:“嫁女收礼金是老规矩啦,人家不会说闲话。再说,若是别人嫁女热热闹闹,我们却冷冷冰冰,也不象话嘛!”帅富迪见老伴思想不通,便与她们一起学习毛主席关于移风易俗,改造国家的教导,反复说明:嫁女讲礼金是旧思想。我们人民公社社员就是要发扬社会主义的新思想、新风尚。老伴听他这么一讲,思想通了八、九分,表示同意把礼金退回去。
一个晴朗的夜晚,月亮高悬,帅富迪来到介绍人刘明贤家,对老刘说:“经过我们全家人商量,麻烦你把这礼金退还给我的亲家。并请你跟他们讲清楚,我们不是嫌礼金少了,而是要移风易俗,打破老一套,新事新办。”老刘接过礼金,连夜赶到陈显明家里。小陈见介绍人是来退礼金的,以为是帅家变卦了。刘明贤连忙解释说:“不是帅家思想变了卦,而是他们思想开了窍。自从我们生产队的图书室办起来以后,你岳父成了一个看书迷。他看了革命图书联系实际好,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提高得快。今天,退回礼金就是他最近看了革命图书的一个新收获。”听老刘这么一说,小陈这才豁然开朗。接着,他和刘明贤一起,趁着明亮的月色,高高兴兴地来到帅富迪家里,表示向他们学习!
山村的夜,静悄悄的,人们都入睡了。帅富迪仍然和往常一样,还在灯光下聚精会神地阅读着革命图书,想着还有那些旧风俗要破除,那些新风尚要树立。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第2版()
专栏:

大兴革命新风
盛中
这里介绍的实行计划生育等三则事例,生动地反映了文化大革命以后,农村人民精神面貌的深刻变化。
嫁女不要彩礼,不请客办酒……这些千百年来历史习惯的改变,是意识形态领域里一场深刻的革命。旧中国遗留下来的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等剥削阶级思想,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滚滚洪流冲击之下,一天天土崩瓦解了。但头脑里残存着这些历史垃圾的,还大有人在。他们总认为“妇女低贱”,“婚姻可以买卖”……一小撮阶级敌人,就利用这些旧思想、旧风俗,推波助澜,腐蚀人们的灵魂,以达到他们复辟资本主义的罪恶目的。在这个问题上,劝君莫做糊涂人。在当前批林整风运动中,联系对孔孟之道的批判,对这些旧思想、旧意识,要彻底来一番洗刷。
“我们要保持贫下中农的本色,永远也不能学地主、资产阶级的样子。”这句话说得何等好呵!请客送礼办婚事,这是“老规矩”。可是,在有阶级的社会里,所谓“规矩”,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贫下中农对解放前办红白喜事的回忆对比,深刻地说明了这个问题。讲排场、摆阔气,这是地主、资产阶级的规矩;艰苦朴素、勤俭持家、勤俭办一切事业,才是无产阶级的规矩。如果我们舍本阶级的规矩而去学地主资产阶级的规矩,这不是忘本了吗?
破旧立新、移风易俗,同地主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展开斗争,是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直接关系到无产阶级专政的巩固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切不可等闲视之。一切革命者都要关心意识形态领域里的这场阶级斗争。特别是广大劳动妇女,更应坚决地用无产阶级的新思想、新道德、新风尚,去战胜剥削阶级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更好地发挥“半边天”的作用。


第2版()
专栏:

银花姑娘
——记江苏省南通县新港大队第八生产队妇女植棉试验小组
江苏省南通县东余公社新港大队第八生产队妇女植棉试验小组,四年来,坚持在盐碱沙地里闹革命,不断摸索棉花高产途径。她们种的十二亩试验田,产量步步高,去年亩产皮棉二百四十多斤。
立 志
一九六九年初,“农业学大寨”运动犹如黄海春潮蓬勃兴起,这个海滨小村子陡然热闹起来了。刚从大寨参观回来的公社党委副书记,来这里兴致勃勃地讲述了大寨贫下中农治山治水的英雄事迹,还特别介绍了大寨铁姑娘队的事迹。社员们,尤其是年轻妇女们,心里有多么激动啊!共青团员顾林芳和张友兰、唐亚平等几个姑娘,在田头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比条件,我们比大寨好;论人,我们不缺胳膊不少腿,大寨社员能使高山低头,我们也要教海边改样!”在大队党支部和生产领导组的支持下,由七个年轻妇女组成了植棉试验小组。
她们选了最差的十二亩重碱地作试验田,大刀阔斧地干起来。这十二亩试验田,原是一片南高北低的荒地,晴天白茫茫,雨天水汪汪,青草长不出,茅根数不清。她们起早摸黑,平整土地,挖掉茅根,修好沟沿,撒上杂灰、千脚土,赶在立夏前,一粒一粒播下棉籽。她们恨不得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可是,偏偏事不如愿:苗硬是不肯出,缺苗率达百分之六十。她们急得直搓手,但是没有灰心,决定移苗补缺。大伙顶风冒雨,用畚箕运,用门板抬,从半里外移来五万多株苗,接着勤松土,巧施提苗肥,实现了全苗、早发。
这一年,虽然遭到连续阴雨,但试验田亩产达一百八十斤,超过大田六十斤。
勤 学
这个小组的平均年龄不足二十岁。年纪轻,经验少,要种好试验田,确实有很多困难。她们遵照毛主席的教导,老老实实、恭恭敬敬地学习,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努力在实践中长知识,增才干。
一九七一年,棉花播种后遇上大旱,棉苗不得出。有人说,外地不少地方支起抽水机,正在用大水抗旱。试验田也能用大水灌溉吗?她们立即请来了几个老棉农,开了个“诸葛亮”会。老贫农说:外地用大水抗旱是好的,可我们这里不行。这里是盐碱沙土,大水一灌,地硬如铁板,棉苗就更出不来了。另一位老农还告诉她们:海边空气湿度大,盐碱土有“夜还潮”的特性,夜里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根据老农的经验,她们便采用少浇薄粪水和勤松土的方法,夺得了一次全苗。
植棉小组的妇女们,努力学习和运用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过去种田人常说:“多收少收在于肥”。头年,她们抱着这个想法,大积肥,勤施肥,秸长得又粗又高,可桃子却结得不大,不多。为什么肥施得不少,收成却不理想呢?为了攻破这个难题,她们认真学习了毛主席的教导:“不但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在其相互联结上,在其各方情况上,我们必须注意其特点,而且在过程发展的各个阶段中,也有其特点,也必须注意。”大家反复琢磨,心里豁然开朗:从播种到捉花,棉花要经过苗期、蕾期、结铃期等几个不同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生长中心。有时需要多施肥,有时要少施肥。不加区别地一概多施,必然出力不讨好。看来,棉花多收少收还在于人啊。第二年,她们根据棉花各部分在各个生长阶段的需要,采用“轻施提苗肥,巧施花蕾肥,重施当家肥”的方法,把肥料施到了“火候”上。结果,秸子不高,而桃子又多又大,产量提高了。
苦 干
科学种田绝不是省力种田,科学实验一点也离不开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姑娘们说得好:“不洒万滴汗,哪有百斤棉!?”
前年盛夏,旱象严重。她们在田里发现了红蜘蛛,便立即乘中午高温喷射农药。可是第二天一查,虫子并未死多少。是不是这种农药治不了它?她们又连续换了两次农药,还不见效。她们心里十分疑惑:这家伙是不是会“逃跑”?为了解开这个谜,她们一日几次到红蜘蛛较多的地块去观察。清晨,浓重的露水沾湿了衣服,她们不管;中午,火辣的太阳晒脱了皮,刺鼻的农药味熏昏了头,她们也不理会。经过几天“监视”,终于发现红蜘蛛的“避难所”是在泥土里。根据红蜘蛛怕水的特点,便决定采取“两头夹攻”的战术:下面浇粪水,切断红蜘蛛的归路,然后上面喷药水。
大伏天,棉花已封了行,浇粪水也是件难事,必得把三十多斤的粪桶拎到一米多高的花秸上往下浇。整天这样举着浇,该有多费力!但是为了歼灭红蜘蛛,夺取高产棉,她们有八百斤的力气硬是要挑千斤担!有的同志实在拎不动,就干脆把粪桶顿在肩头上。手臂举肿了,头热昏了,粪水溅得满脸满身,她们一声不吭,大家说:“为革命创高产,再苦再累也心甜!”就这样连续苦战,“两头夹攻”,终于全歼了红蜘蛛。
为大田
“我们要把试验田办成照亮大田的一盏灯,决不把它培育成供人欣赏的一盆花。”植棉小组在办试验田的四年中,严格地实践着自己的誓言,始终坚持为大田生产服务的方向。四年来,她们不仅没有多要一担粪肥、一滴药水,而且化肥比大田用得少,生产成本比大田低百分之十。社员们称赞道:“试验田的产量是实打实的、硬棒棒的货色,叫人看了佩服,学起来有劲!”
植棉小组的姑娘们,坚持把大田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自己的试验项目和主攻方向。这里靠海,经常要遭到台风暴雨的袭击,棉花年年被搞得歪歪斜斜,伤筋断骨。有什么办法能够抗台风暴雨呢?她们访问了不少老农。有位老农给她们讲了种玉米的经验:前几年种玉米,年年要受台风、暴雨的害。后来,采用大壅根的方法,取得了显著效果。老农的宝贵经验,给姑娘们启发很大,她们通过分析,认为壅根不仅能加牢根部的稳固性,而且能减少肥料的流失,这是个好办法。于是,她们在试验田里进行试验,在壅土时还把杂草埋下去。恰巧,七月中旬刮了次强台风,下了场大雨,由于搞了壅根,试验田里的棉花一株也没有被刮倒、折断,而且由于下雨,促进了土壤中青草的腐烂发酵,使棉花在结铃期及时得到了肥力。这个试验成功后,全大队都采用了这个方法,那种暴风雨后棉花歪歪斜斜的情况再也看不见了。
大队和公社,很重视她们的试验田,在这里开现场会,推广她们的经验,促进大面积棉花的增产。去年,第八生产队棉花亩产达到一百九十七斤,全大队棉花亩产达一百六十九斤。真是:点亮一盏灯,照红一大片。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妇女代表  方南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