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靠路线指方向 靠群众办水利
——辽宁庄河县发动群众大修水利的经验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特别是批林整风以来,辽宁省庄河县广大群众修水利的劲头越鼓越高,水利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从一九七○年起,四年来,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扩大到七十多万亩,等于一九六六年的三倍半。水利条件改善,粮食产量大增,结束了过去长期吃统销粮的情况。四年来,向国家提供商品粮两亿多斤。去年虽然遭到几十年不遇的严重干旱,粮食亩产仍然超过《纲要》,今年又比去年增产百分之五。
不要只看条件差,要看到群众力量大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庄河县委很早就了解水利的重要。但是如何彻底抓好治山治水,以前却缺少具体办法。这个县北依群山,南濒黄海,是一个丘陵起伏的半山区。过去,北部四十多万亩陡坡地,
“种一坡收一车”;南部有二十几万亩涝洼塘、老碱窝,“十年九不收”。生产条件落后,“打粮食靠天赏”。一九五八年,广大群众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指引下,劈山开岭,修河筑堤,建起许多水利工程。可是,当时县委的一些同志,由于受修正主义路线影响,只看到生产条件差,没有看到群众的力量大。他们不去发动群众继续修好配套工程,争取发挥原有水利工程的灌溉效益,反而把那些水利工程看做是包袱,把一些工程停办了,严重挫伤了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那个时候,有的同志认为庄河条件差,没办法,学大寨只能慢慢来。这种无所作为的懦夫懒汉世界观,长期压抑着群众的斗志,束缚了生产的发展。因此,农业生产仍然处在“春旱、夏涝”的威胁之中,粮食亩产老是在二、三百斤左右徘徊。
一九七○年,《人民日报》社论《农业学大寨》中指出:“昔阳能办到,你们难道不行吗?一年不行,两年不行,三年行不行?四年、五年总可以了吧!”这个严肃的问题,提到了庄河县委面前。他们马上深入群众中去做调查,找办法。
群众中的事迹很动人。双河大队和朱家隈子水库只有一岭之隔,过去是“岭后水汪汪,岭前苗发黄”。一九六七年春,大队党支部带领贫下中农,狠批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焕发出冲天的革命干劲。他们艰苦奋战十四个月,凿通一百二十八米长的花岗岩山洞,引出水库的水浇地一千多亩,当年就增产粮食五十五万斤。
还有一个高岭公社,和转角楼水库一山之隔,过去也是“山后库水一大片,山前用水靠老天”。一九七○年冬,有个别同志想写报告向国家要二十八万元投资,靠上级派技术力量,修一座电灌站从水库提水浇地。贫下中农提出不同意见,他们说:“等、靠、要,这不是我们的章程。这样,会等长了时间,靠短了志气,要没了精神。我们就是凭两只手,也要把泉龙山凿通,让水库水自流灌田!”他们组织了二百人的创业队,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奋战一年多,拦腰凿穿五百三十多米长的泉龙山,修起包括八百米暗渠的二千多米的干渠,引水库水浇地三千多亩,每亩增产一百五十多斤。
群众的志气、群众的干劲、群众的创造,给县委以很大的教育和启发。他们结合这些实例学习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狠批林彪一类骗子的反动的“天才论”和“群众落后论”,进一步洗刷唯心精神。他们坚信只要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依靠广大群众的力量,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大修水利,庄河大变快变是完全可能的。
县委运用这些在两条路线斗争中大变快变的典型,对干部和群众反复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宣传大寨精神,使干部看到了群众的力量,群众认识了自己的力量。他们放手发动群众,迅速掀起了农田建设的高潮。县委常委分别蹲点包片,带领全县人民开河,凿洞,修渠,架槽,筑坝,打井。三年来,全县投工二千五百多万个工日,兴修大小水利工程二千多项,初步建成了比较完整的水利灌溉系统,大大改变了农业生产的条件。
不能只派任务催进度,要先抓大事抓根本
全县在前进,可是少数生产队还是冷冷清清。究竟是什么原因?县委发现这种情况之后,就动手解剖平山公社金线沟大队的情况。这个大队由于领导班子阶级斗争观念薄弱,一小撮阶级敌人乘机散布治山治水是“劳民伤财”、“远水不解近渴”的论调,煽动一些社员外出包工揽活。这样,影响了农田水利建设的进度。县委领导同志同这个大队的干部和群众一起反复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总结两条道路斗争的经验教训,狠批林彪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揭开了当地阶级斗争的盖子,打击了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刹住了资本主义的歪风邪气。广大干部和群众提高了社会主义觉悟,以极大的革命热情投入农田水利建设。一百多名强壮劳动力组成的创业队,坚持常年治山治水。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战,改变了落后面貌,实现一人一亩七分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一跃成为全公社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
庄河县委解剖了这个“麻雀”后,继续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一些社、队有类似金线沟大队的情况。那里的干部只关心派任务,催进度,不注意抓大事,抓根本。结果,一小撮阶级敌人乘机捣乱,资本主义自发倾向抬头。自然条件较好、水利资源比较丰富的太平岭公社一些生产队,就是因为资本主义自发倾向比较严重,只顾当年多分,不搞长远建设,严重地阻碍着集体经济的发展。从这些实例中,县委深刻地认识到,农田水利建设能不能大发展,根本问题在于是不是用党的基本路线统帅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和行动,使广大群众认识自己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从而团结起来与阶级敌人斗,与资本主义倾向斗,与一切艰苦困难斗,与大自然斗。县委帮助这些社队认真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坚持用党的基本路线统帅生产,放手发动群众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太平岭公社党委书记去年秋季带领四千名社员,用十五天时间,把过去四年只干了一半工程的向阳水库建成了。两年来,全公社水浇地面积由原来的一万八千亩增加到四万亩,平均每人一亩八分。因此,粮食产量逐年上升,从一九七○年起,平均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一百多万斤。
庄河县委从此更加坚持向广大群众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三年来派出许多干部,先后帮助七十八个后进大队做工作,开展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同时组织县、社干部经常深入基层,通过上党课、举办政治夜校和各种类型的学习班,结合农村两条路线斗争的实际,深入进行路线教育,批判资本主义倾向。这样从根本上提高了广大群众的路线觉悟,调动了广大群众大修水利、大办农业的干劲,充分发挥了群众的智慧和创造性。
不断洗刷唯心精神,尊重群众首创精神
农田水利建设,是改天换地的群众运动,必须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这是庄河县委近年来的深刻体会。他们不断洗刷唯心精神,认真总结、推广群众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典型经验,虚心倾听、采纳群众的正确意见,热情扶持群众运动中的新生事物。
搞农田水利建设,需要一定的资金。是伸手向上,依赖国家,还是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栗子房公社党委,认真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多种经营,几年来为水利建设提供了六十多万元的资金,兴建了小水库、提水站等一百二十多项水利工程,实现了一人一亩五分水浇地,粮食亩产连年超《纲要》。县委认为这是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正确途径,及时推广了他们的经验。全县各社、队按照这个榜样干,三年来为水利建设筹集了六百多万元资金,加快了农田水利建设步伐。
朱家隈子水库配套工程,要建七座渡槽,需要大小规格不等的水泥预制构件一万二千多块。做预制构件,通常要用大量木材做模型板。木材一时又无法弄到,怎么办?有人建议用“地模”代替“板模”。县委支持了这个意见。经过反复试验,这个办法终于成功,既为国家节省二百五十立方米木材,又加速了施工进度。
没有现代化吊装设备,怎样把十吨重的水泥预制构件架到十米高的槽墩上?民工们提出用木杆搭成“龙门架”,安上人工绞盘,用人力吊装。县委采纳了这个方案,并组织几十次研究、试验,使这个方案不断完善。全县的渡槽吊装大部分都是用这种办法建成的。
为了充分发扬群众的创造性,庄河县委经常在水利工地上召开“诸葛亮会”,发动群众献计献策;还及时表扬和传播群众的先进事例,激励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这是庄河县最近修成的一座引水渡槽。 《辽宁日报》供稿


第2版()
专栏:

“一滴水”的精神
——记山西阳城县推广白桑大队抗旱经验的斗争
晋东南一带,有不少县十年九旱。位于太行、太岳、中条三大山系交界处的阳城县,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解放前的苦难岁月里,人们盼水,找水,给自己祖祖辈辈劳动生息的山庄,取上“水村”、“美泉”等等名字;但是,多少年代过去了,都摆脱不了大自然的摆布。解放后,当了河山主人的阳城劳动人民,一直精神焕发地对干旱作斗争。白桑大队利用“一滴水”的精神,深刻地反映了抗旱斗争的坚强意志,激励着阳城全县人民向大自然大进军!
“一滴水”的巨大作用
前不久,我们访问了白桑大队。大队党支部书记李小揪,带着我们去参观“一滴水”的发源地——西玉沟。在这个沟凹里,一小股只有食指那么粗的山泉,潺潺地流入地下暗渠,然后注入二百米以外的一个能容三千八百多方水的大池里。李小揪为我们讲述了从发现“一滴水”到利用“一滴水”的过程。
“白桑山,秃头山,村前一条干河滩,十年就有九年旱,地旱苗枯水缸干。”这是旧白桑的真实写照。怎样克服人畜吃水、农田用水的困难呢?这个难题多少年来一直没有解决。过去,听老人们说,离村三里多远的西玉沟有股小泉水,旱象严重的时候,也从来没断流过。可是,谁也没有想到那有什么大用处。一九六三年干旱时,党支部又开始考虑这个问题:能不能把西玉沟的泉水引进村来呢?他们来到了西玉沟,三个人用盆接水,两个人计算时间,经过三次过秤,测出每分钟可接到六十五斤水。
夜晚,在群众大会上,把测量结果向大家一宣布,人们争论开了。有的说:“一粒芝麻怎能榨油,一滴水成不了大气候!”更多的人说:“滴水可以成河呵!一分钟六十五斤,一昼夜就是九万三千六百斤。何况现在是枯水季节,到了丰水季节,水就会更大。把水常年蓄起来,就能有大作用!”
他们苦战了一冬一春,在靠近西玉沟二百多米远的地方建了第一个蓄水池。人畜吃水有了保证,比过去担水方便多了。第二年,社员们利用池水,担水点种二百四十亩棉花,实现了一春无雨保全苗;春浇过的三亩试验田小麦,平均亩产七百多斤。
担水点种,只是个权宜之计;要使旱地变水地,就得开渠引水。但是,白桑岭高坡陡,修建盘山渠道,第一个难关就必须凿通三段共长五十米的石崖。有些人产生了畏难情绪,说什么:“水小路远绕山转,引不回村就漏个完。”多数贫下中农却说:“愚公能移两座山,大寨能治虎头山,咱们定能凿通这条渠!”他们就凭勤劳的双手,一锤一镐凿通了石头崖,在崖腰上建成了一条一千一百米长的引水渠。接着,又在渠尾修建了一个容水量为五千方的蓄水池。一条渠串联着两个池,白桑大队增加了八十亩水地。
从“一滴水”发展到一渠多池,白桑大队的人们看到了小水常蓄、小水大用的潜力。他们考虑能不能使水翻下南山坡,流过干河滩,爬上北山梁,来一个“南水北调”?这时,又有人摇头说:“自古水向低处流,那有水会爬高山?”
那几天,副支书潘顺河、老贫农王玉石,整天在山上山下转悠着,琢磨着:能不能使“一滴水”翻山越岭呢?有一次,他俩想起水烟袋的构造,只要从吸烟口装水,装到一定程度,水就从装烟口冒出来。他们由此想出安装铁水管的办法。党支部采取了他们的建议,发动群众奋战七天七夜,安装了五百五十米抽水管,接着又在北山上修了一个三千七百方的水池。
一个午夜,寒风凛冽,试水的时刻到来了。静悄悄的山村,象过年一样热闹,老人们拄着拐杖爬上了北山,强壮的小伙子性急地把耳朵贴在冰凉的铸铁管上听水声。蓦地,随着一阵阵“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清澈的泉水哗哗地喷了出来。人们笑呀!跳呀!整个山村沸腾了!
白桑大队近三年来,除了安装电灌站一处,挖成四个大水池外,又从石灰岩地层打成四百三十米的深井一眼,打三十一米浅层机井一眼。现在,全大队有十二个蓄水池,蓄水能力达到七万八千多方,已发展水浇地五百六十亩。全大队粮食亩产由二百来斤提高到八百多斤,棉花亩产由三十来斤提高到一百多斤。
“一滴水”的连锁反应
白桑大队利用“一滴水”的精神,很快在阳城全县引起了连锁反应。润城公社大安头大队查明并利用了九股泉水,结束了当地没有水浇地的历史,很快使水浇地发展到一百多亩。白桑公社洽村大队路圪咀生产队,也勘查到一股小泉水,每分钟流量六斤半,只有白桑大队“一滴水”的十分之一。怎么办?大伙说:“白桑大队是榜样!”立即把这股小水也用起来了。
阳城县委抓住了这个新鲜事物,在一九七○年旱象露头时,推广了白桑大队的经验,作出了发动群众寻找“一滴水”的决定。一九七一年春,山西省在阳城召开了小型水利现场会,又宣传了白桑大队利用“一滴水”的精神。但是,当时碰到的思想阻力就不小,有人认为小泉小水是“荞麦皮榨油,油水不大”。
阳城县委认为,搞小泉小水油水大不大?这是个认识问题,也是个路线问题。白桑大队利用“一滴水”的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只要发扬这种精神,小水可变大水,旱地可变水地,低产可变高产,山区办水利就有了出路。那种“小水无用”的思想,是刘少奇一类骗子“官办水利”、“贪大求洋”、“国家出钱,农民种田”的修正主义路线流毒的反映。县委向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了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同时领导大家开展了革命大批判。大家认识到,“一滴水”在白桑大队的实践中已产生重大效果,推不推广他们的经验,是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还是搞唯心论的先验论的问题。认识提高之后,全县迅速动员起来,找到了六百多处“一滴水”,并在三年中建成白桑式水利工程四百处,解决近百十个山庄、两万人吃水问题,发展水浇地一万八千多亩。
“一滴水”的深远影响
“一滴水”的影响,在阳城深入扩大,一个对土、水、山、滩、坡、沟综合治理的群众运动,在全县范围内铺开了。自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尖锐复杂的斗争。一九七一年,阳城县遭到“卡脖子旱”。马上产生了农田基本建设是“上马”还是“下马”,大旱能不能大干的问题。当时,两种精神状态和两种世界观的斗争很激烈。有的说:“人家不旱咱县旱,人家小旱咱大旱。大旱搞基本建设是白搭工,得不偿失!”也有的借口要关心群众生活,说什么“大旱之年只能晒晒太阳!”
正在这时,陈永贵同志和李顺达同志来到了这里。陈永贵斩钉截铁地说:“昔阳开始大干时也跟你们现在一样,风言风语的人可多哩!要坚决地斗,改天换地是斗出来的!”阳城县委趁热打铁,组织全县干部和群众,对“大旱能不能大干”的问题,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广大贫下中农说:“大寨是咱们的好榜样。它是由战天斗地,做到改天换地的。咱们大旱更要大干!”
阳城县委提出了“大灾面前不悲观,战天斗地不动摇,基本建设不停顿”的口号,动员全县人民象寻找和利用“一滴水”一样,把天上水蓄起来,地下水挖出来,地面水管起来。广大干部和社员振奋精神,压住邪气,顶着旱灾,大干二年。一九七一年,水浇地发展到八万一千亩。一九七二年,水浇地又发展到近十万亩。
今年,阳城又遇上春旱,全县人民利用“一滴水”——水库、水池、旱井平时蓄下的五千万方水,担水点种,引墒下种二十多万亩,保证了全苗;八月又遇上“卡脖子旱”,全县开动各种机器,利用一切水利设施,实浇面积达到十万多亩,夺得了今年粮棉大丰收。粮、棉亩产第一次双双超过《纲要》规定的指标。粮食平均亩产比文化大革命前提高百分之六十,总产提高百分之六十二点四。皮棉平均亩产比文化大革命前提高百分之七十,总产提高百分之七十五。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第2版()
专栏:

桂花之乡
仲秋时节,全国著名的桂花产地——湖北省咸宁县柏墩公社分外芳香,满山盛开着金黄色的桂花。男女社员趁清晨露水未干,忙着采花。有的牵布篷,有的筛花,小伙子们攀上高大的桂树,或摇曳树枝,或持竿击打,花瓣纷纷而下,呈现一派丰收的欢乐景象。
柏墩公社盛产桂花,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有“桂花之乡”之称,桂花年产量在十万斤左右。今年,由于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认真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精心培育管理,产量达十一万斤,创历史最新纪录。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这里的桂花已由解放前的四千二百多棵,发展到四万多棵,年产量由两万多斤提高到四万多斤。文化大革命中,广大群众不断革新栽培技术和改善管理方法,使桂树飞速地发展到十一万多棵,产量达十万斤。
桂花的发展,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资金。全公社桂花每年收入达十万元左右。他们拿这笔钱办机械,办电,加速了农业机械化、电气化的进程。去年,这个公社百日大旱,粮食亩产仍达九百二十多斤,超过了《纲要》。


第2版()
专栏:

雀儿山麓苹果香
巍峨的雀儿山,位于川藏高原的德格县,拔海六千多米。山上,终年冰雪覆盖,寸草不生。山下,沟壑纵横,一片原始针叶林。德格县森林经营所的职工们,响应毛主席“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伟大号召,在这原始森林中培植了两处苹果园。他们认为,这里虽然气候寒冷,但日照期长,可以试栽苹果树。经过三年多的精心栽培试验,一千多棵苹果树枝叶繁茂,长势良好。今年已有三十几棵树在高原上第一次结出鲜红的苹果。


第2版()
专栏:

那坡县兽皮增产
广西那坡县今年兽皮又获增产。到八月底止,县商业部门已收购黄猄、水獭、猸子、飞虎、野狸、虎、豹等各种野兽皮二千一百五十三张,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三十一。那坡县位于广西南部,山高林密,野兽众多。为了有计划地猎捕各种野兽,县商业部门准备了猎枪五百枝、引子(导火用)二十四万发,加工了火药一千五百斤,铁砂一千八百斤,有力地支援了各族人民的打猎活动。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