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迎着阶级斗争风浪前进
——记新疆疏勒县县委副书记阿衣木汗
在欢腾的喀什葛尔河畔,疏勒县广大群众怀着自豪的心情,传颂着县委副书记阿衣木汗迎着阶级斗争的风浪,带领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动人事迹。
阿衣木汗,是一个维吾尔族贫农的女儿。
一九四九年,毛主席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来到了阿衣木汗的家乡——疏勒县塔孜洪。阿衣木汗看到解放军住戈壁,睡荒野,为群众积肥、拾柴,十分感动。她冲破旧礼教的束缚,第一个站出来,带着一腔阶级深情为子弟兵烧水、做饭、洗补衣衫。她下定决心:跟着解放军干革命,打尽豺狼求解放!
一九五一年,伟大的减租反霸和建立新政权的斗争,在南疆广阔农村轰轰烈烈地展开了,阿衣木汗昂首挺胸战斗在第一线。
阿衣木汗的家乡,恶霸地主比较集中,反动气焰十分嚣张。为了把积极斗争的阿衣木汗打下去,他们一面在背地里散布恶毒的谣言,一面对阿衣木汗进行威胁。一天,阿衣木汗从地主乌拉音家门前过,这个地主把肥胖的大肚子一挺,头扬得高高的教训阿衣木汗说:“阿衣木汗,你父母是守本分的人,我希望你也和他们一样安分守己!”阿衣木汗听了,怒火满腔。她指着老地主乌拉音的鼻子痛斥道:“乌拉音,听着!你所说的守本分,就是让我们穷人象绵羊一样,任你们宰割。乌拉音,睁大你的狗眼看看吧,如今已经不再是你们的天下了,不要再做那样的美梦啦!”
大恶霸地主马木提汗阿吉门前有棵大柳树,不知有多少人被马木提汗阿吉捆在这树上用皮鞭活活打死。人们把这棵大柳树叫做“血泪树”。在减租反霸斗争中,阿衣木汗带领广大贫下中农在“血泪树”下倾诉阶级苦,血泪仇;把没收地主的粮食、衣物、农具等,分给阶级兄弟。
贫农的好女儿阿衣木汗,斗地主,她冲在前;分配斗争果实,她首先想到的是受压迫剥削最深的阶级兄弟。她怀着翻身的喜悦和深厚的阶级情谊,扛着粮食,抱着衣物,送到给地主马木提汗阿吉当了三十多年长工的司马一老人家里;她把没收地主的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帮助老贫农沙木沙克搬进去。贫下中农看到阿衣木汗总是不给自己家分东西,对她说:“阿衣木汗,你家生活那样困难,也该分点咱们斗争得来的胜利果实啊!”她满怀深情地说:“过去我们是奴隶,今天我们当主人,这可是最大的胜利果实啊!”
在阶级斗争的大风大浪中,党组织看准了阿衣木汗是棵好苗苗。为了把她培养成一名优秀的维吾尔族妇女干部,先后多次送她到训练班学习。
一九五五年,阿衣木汗在新疆分局干校加入了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学习回来后,她担任了县妇联主任,从此,更加朝气蓬勃地站在斗争第一线。
在农业合作化的日子里,阿衣木汗走东家、跑西家,宣传组织起来的优越性,宣传毛主席关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的伟大指示。她还带领群众兴修水利、治理盐碱、植树造林,使合作社成立的第一年就获得了大丰收,充分显示了组织起来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革命的节节胜利,引起了一小撮阶级敌人的垂死挣扎。一九五七年春天,在右派分子的煽动下,农村一小撮阶级敌人掀起了一股闹退社的妖风。当时刚刚担任副县长的阿衣木汗,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她来到阶级敌人最嚣张,闹退社闹得最凶的地方——阿拉甫。
当时,阶级敌人手持凶器围困基层干部,抢劫集体财产,还扬言要烧毁阿衣木汗住的房子,把她烧死。她意识到:这是被推翻的地主资产阶级企图夺回他们失去的天堂。此刻,毛主席关于“人民得到的权利,绝不允许轻易丧失,必须用战斗来保卫”的教导,响在阿衣木汗的耳边。她浑身充满了力量,决心同阶级敌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她用劳动人民过去的苦,来激发广大贫下中农的斗争精神;用毛主席的教导,鼓舞广大贫下中农投入保卫胜利果实的战斗。阿衣木汗带领广大群众,很快就粉碎了一小撮阶级敌人的阴谋。
在这场斗争中,立场坚定,不怕牺牲的阿衣木汗,受到了党和群众的称赞。一九六四年,她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一九六五年,被任命为中共疏勒县委副书记。一个在解放前受尽剥削和奴役的维吾尔族妇女,今天成了人民代表、县委副书记,能够在雄伟壮丽的人民大会堂里,在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领导下,和各地代表共商国家大事,这是阿衣木汗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有多少次她流下了幸福的热泪。她决心跟着毛主席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排山倒海之势在全国开展起来了。阿衣木汗对这场革命思想上缺乏准备,运动初期曾一度执行了刘少奇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她遵照毛主席的教导,走到群众中去,检查错误,虚心地接受批评。
阿衣木汗经常通夜通夜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照革命导师的教导,检讨自己的错误。为了更广泛地听取群众的批评意见,她跑遍了全县十个公社去作检讨。罕南力克公社中学教员吾甫扎衣提,受过刘少奇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迫害。由于这个公社离县城远,阿衣木汗一直没有听到过他的批评。有一天,阿衣木汗在街上碰到了吾甫扎衣提。就把他拉到自己的家里,向他诚恳地作了检讨,虚心地听取了他的批评。
阿衣木汗坚决改正错误的行动,深受群众欢迎。她是全县第一个解放出来的县级干部,也是第一个被结合到县革委会和县党委会的革命领导干部。
阿衣木汗被结合到新的领导班子以后,总是念念不忘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初期犯错误的教训。特别是在伟大的批林整风运动中,通过对刘少奇、林彪一类骗子的批判,使她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犯错误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水平不高,识别不了政治骗子。因此,她响应毛主席关于“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的号召,更加刻苦地攻读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她把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随身带。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下农村,她利用劳动休息时间学;开会前,利用人还没有到齐的时间学;每天早上起早两个小时学,晚上晚睡一两个小时学。她还利用两次住医院的时间学。就是这样,她先后读完了党中央规定的六本马列著作,通读了
《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
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阿衣木汗不断提高执行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自觉性。
一九七○年十二月,阿衣木汗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比较后进的巴合其公社六大队蹲点。这个大队领导班子不团结,一小撮阶级敌人乘机进行破坏,“农业学大寨”运动开展不起来。阿衣木汗首先组织党支部成员认真学习党的九大路线,作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党支部“一班人”很快团结起来。阿衣木汗又和党员一道,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狠抓阶级斗争,打击了一小撮阶级敌人,团结了广大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推动了“农业学大寨”运动的蓬勃发展。阿衣木汗还和群众一起修建条田,开挖渠道、植树造林、运送肥料,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把全大队百分之八十的土地改造成了平展展的条田。当年粮食增产六十万斤。昔日的荒碱滩,建成了欣欣向荣的绿洲。
贫农女儿阿衣木汗,地位变了,但一贯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和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她经常步行几十里,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意见,解决他们的困难,把党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
在继续革命的征途上,阿衣木汗不歇脚、不回头、不断作出新贡献。人民群众赞扬她,党给了她很高的荣誉。但她牢记毛主席关于“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的教导,把过去所做的一切都看作是继续革命的新起点。如今,阿衣木汗更加朝气蓬勃地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阔步前进!
    新疆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第3版()
专栏:

林海架彩虹
——访大兴安岭新林林场女子架桥队
我们来到了女子架桥队。十几座草绿色的帐篷,伴着姑娘们从一道河边,移到另一道河边,送走了三个春秋,褪成玉白色了。
女子架桥队有一百四十五个姑娘,只有十四名老工人是男同志。姑娘们绝大部分是从长江三角洲来的。架桥队的副指导员王招英说:“我们在西子湖旁,南京路上,抬头见高楼,走的柏油路。来到这里,抬头见木头,走的是山头。情况的差别真大呀!”姑娘们笑着说:我们到这里来,是吃苦来的。
她们知道到这里来要吃苦,可是还是到这里来了。这不是自找苦吃吗?这个难题似乎费解,答案却是合理合情的。姑娘们都是毛主席的红卫兵。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为了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她们敢冲敢闯,百折不回。金美娟回忆起,在一九六六年十一月十三日,从江南出发,步行长征到北京,一直走到第二年一月十二日。她们中有多少人走过这样的长征路啊!在火热的革命运动中,她们自觉地锻炼自己。如今,她们又在生产斗争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她们不怕吃苦。她们知道,在吃苦中会创造出真正的快乐。
姑娘们分配到了架桥队,事事透着新鲜。那跨径三十米的桥拱,真象道彩虹。她们想到,要用自己的双臂把这道彩虹举起来,感到非常自豪。
架桥,并不光是双臂举彩虹的事。陈根妹从中等技术学校毕业,来到大兴安岭,分到炉上打铁。她抡起锤来,老是打不准。老工人说:“练练就准了。”可是,也不能老是在干活时练呀!俗话说,趁热打铁。几个空锤,铁就凉了。于是,她就在下班以后,找个树墩子,当作铁砧,用粉笔在上面划个圈,一锤又一锤地练,一次打好几十下,把膀子都练肿了,抬不起来。果然,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她学会了打锤。
我们来到门河旁的工地上,看到姑娘们正在扎钢筋,浇混凝土,做大桥的拱肋。跨度三十米的拱肋,看起来够威武的。我们说,架这些拱肋真不容易呀!于是,引起了王招英的一席话。
“那还在一九七一年,架桥队接受了塔河双曲拱大桥的施工任务。在安装的多道工序中,拱波的安装是个难点。党支部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全队平均年龄最小的十二班。她们都是浙江姑娘。班长陈小妹,带着大家学习毛主席关于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教导,狠批林彪把政治和业务对立起来的谬论,进一步提高了全班同志为革命学好技术的认识。大家说,登山英雄怀着为祖国争光的雄心,登上了珠穆朗玛峰。我们是毛主席的女桥工,就要怀着为毛主席争光的雄心,登上拱肋安装拱波。在离水面十米高,二十四厘米宽的拱肋上,看到天上云走,下面水动,就以为拱肋动了,人也动了,抬不起步子。但是,大家决心大,走不了,就抓住拱肋上的钢筋,跪着爬。裤子划破了,膝盖磨出血来了,还是练。老工人来给她们讲技术课,做给她们看。若要会,不怕累。下班了,她们也不回去,还要在拱肋上走来走去,练习安装。她们逐渐掌握了拱波安装技术,加快了安装进度。由原来每天安装二十块,提高到每天安装八十块。沈静和应美,还登上二十五米高的龙门架作业。塔河大桥造成了。经过全体队员讨论,一致通过决议。命名为彩虹桥。我们到底把彩虹桥举起来了。”
王招英一口气讲到这里,我们的一位同志便问道:“怎么材料里说十二班班长是王招英,同你一个名字?”王招英有些窘,笑道:“班长是陈小妹。”这时,架桥队的姑娘们来解围了。她们说:“现在班长是陈小妹不错。那时班长是王招英,也不错。不过,陈小妹由副班长提升到班长,王招英由班长提升为副指导员了。她们都够谦虚的。”
姑娘们的谦虚精神,也是斗出来的。在谁的身上出现了骄气,大家就帮她斗。有一个姑娘,架了几座桥,产生了骄傲情绪,还不认识。姑娘们就写了小评论,尖锐地指出:“有骄不以为骄,是最大的骄。为什么骄,是把账记错了。”这样一评论,这个姑娘经过思想斗争,想通了,她说:“我们架了几座桥,应该归功于毛主席的领导,而不应该把功劳记在自己的账上。”
在架桥队的熔炉里,人人锻炼得象闪钢亮铜。三年来,架桥队有十一名女青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一百二十名女青年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大桥工地上,我们看到了一片沸腾的景象,姑娘们个个龙腾虎跃,在门河上又架起一道新的彩虹。
       本报记者


第3版()
专栏:

女石匠
——记民兵营长李月梅的先进事迹
去年六月,山西壶关县桥上水电站工程正进入紧张阶段,施工队第九营在涵水洞合龙时,缺少了“牤牛头”石(上宽下窄,形状象牛头)。当时,已进入雨季,涵水洞不能合龙,整个工程都有被冲毁的危险,大家十分着急。正在这时,施工队第九营营长李月梅,背来了她凿的“牤牛头”石,往涵洞龙口一放,不大不小,恰恰合在龙口上。这一下震动了整个工地,女石匠李月梅的名字便迅速传开了。
李月梅是怎样学起石匠的?说起来话长。
一九七○年,李月梅中学毕业后,响应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愉快地回到了家乡。这时电站工程急需大量石工,李月梅就自动报名参加了石工队伍。消息很快传到了她母亲耳朵里,母亲不高兴了。原来当地有个旧风俗,说什么“女孩当石工,丢人败家风”。李月梅回家一进门,母亲就说:“月梅你傻了!你念了那么多书,电站大大小小那样多的活,偏要你当个女石工?”李月梅说:“过去,我父亲不也是石工吗?”一句话勾起了母亲的回忆。
为了糊口活命,李月梅的父亲从小就学石匠。他长年累月在外做苦工,吃打挨骂,受人歧视。一次,他给地主做活,因凿坏了一块石头,被地主一锤敲在头上,连推带打赶出门外。辛酸的往事使母亲落泪了。李月梅看到母亲的心活动了,便说:“妈,在旧社会,当石匠吃打受骂,被人看不起,那是由于有地主阶级的压迫。新社会,在党和毛主席领导下,不管干什么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毛主席教导我们:
‘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男同志能办到的事情,女同志也能办得到’,我照毛主席的教导办事,当个女石工有啥不好?”一席话说得母亲不言语了。
第二天,李月梅要到电站上工了,母亲拿出李月梅父亲当石匠用过的一副锤钻交给她,说:“孩子,好好当个女石工,多多为革命做贡献。”
学石工,首先要学会破石。开始,李月梅劈开的石块少面无角,一连劈了几块,连一块也不能用。老师傅看了看她凿的“寨眼”,对她说:“月梅啊,你在学校学两点确定一直线,三点确定一平面,这四个‘寨眼’不在一个平面上,劈下的石头怎能有平面。”老师傅的话,使李月梅很开心窍。她照着老师傅的指教,选好了点,凿眼下寨,果然劈下的石头有面有角,能使用了。
不久,她又学习锻石的技术。锻石,需要有一定的臂力和手腕上的功夫。对于这个刚从学校毕业的十九岁的姑娘来说,面临着新的考验。小小铁锤二斤半,累得她腰酸腿痛胳膊软。锻石有个四字诀:“钻要握紧,锤要打准,猛举稳打,仔细耐心。”可是月梅一诀也掌握不了。有一次,一粒小石子撞在她的眼上,眼睛一眨,一锤下来,正好打在大拇指上,鲜血从手指上滴下来。但李月梅没有屈服,她裹住拇指,拿起锤头,继续干起来。干到第七天,李月梅有点支持不住了。晚上,她回到宿舍,全身发烧,腿和胳膊象针刺一样痛。是坚持下去,还是向领导请求不干?两种思想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她想起毛主席的教导:“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毛主席的教导,给她增加了无穷的力量。第二天,她照常上工,咬紧牙关,坚持战斗。汗不停地从她脸上流下来,湿透了衣服,双手打泡了,渗出了鲜血,但李月梅仍然坚持着。这样,三个月过去了,她终于攻破了道道难关,掌握了锻石的本领。如今,她手劲硬,钻头扶得稳,碎石乖乖地朝两边飞去。锻出的石料,大方美观,面平角直。什么“雨点式”、“狗牙状”、“牤牛头”、“圆柱体”,都能凿得出。李月梅练就一身硬功夫,成了一名熟练的好石匠。
在李月梅的影响下,施工队很多女青年都学起石匠来了,李月梅的身边有了很多徒弟。她言传身教,积极培养。现在,石工队伍正在不断壮大,一批新的女石匠在茁壮成长。李月梅所在的第九营,百分之七十的女民工学会了当石工。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生产斗争中的女闯将
“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男同志能办到的事情,女同志也能办得到。”河南省孟津县平乐公社翟泉大队党支部委员赵淑琴,每当想起毛主席这个教导,就不可抑制地从心底里涌出新中国妇女的自豪感。她常常告诫自己:不要辜负党和毛主席的期望,要带领妇女真正发挥“半边天”的作用。
赵淑琴的爱人在外工作,婆婆年高体弱,几个孩子又小,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个人,可她从不因为这些影响工作。生产中,她处处走在前,干在前。有一次,大队党支部决定在邙山岭修大寨田,赵淑琴领着妇女积极参战。十冬腊月,邙山岭上冻土比石头还硬,一镐下去,只留一个白点。本来分配妇女运土,可赵淑琴那肯把开田的活让给别人。虎口震裂了,用布包一下继续干;手臂震得生疼,几天后腰酸背痛,她一声不吭,以顽强的革命毅力,坚持带头干了四个多月,和全大队社员一起,移山填沟,邙山岭上开出了二百多亩大寨田,初步改变了易旱低产的状况。
为了摸索棉花高产的经验,赵淑琴主动向党支部要求种棉花试验田,党支部看她有决心,有志气,就批准她和其他几个同志成立起实验小组。每天早上,赵淑琴披着一身露水,蹲在地里仔细地观察棉苗的生长和病虫害的活动规律,常常一蹲就是几个小时,忘记了吃饭、休息;盛夏的中午,火辣辣的太阳晒在头上,热得人喘不过气来,赵淑琴和实验组的同志们,仍然在棉田中耕、除草、追肥、整枝,不肯歇一会;杀虫的时候,农药把手腐蚀烂了,她还乐呵呵地不在乎。晚上,她串东家,走西家,向老贫农请教。回来很晚了,还要看一些资料,学习外地科学种棉的经验……五亩试验田里,浇灌了赵淑琴和她的同志们的无数汗水,获得了平均亩产皮棉一百六十多斤的大丰收,创造了当地棉花生产的最高纪录,为大面积棉花高产提供了宝贵经验。
赵淑琴听到附近有的公社试种水稻获得丰收的消息后,心想:他们能种水稻,我们也能种!她的想法得到了党支部的支持,并派她到二十三队抓点。这一带从来没种过水稻,犁水田的牛也没有。她和社员开动脑筋,想尽办法,凭着集体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硬是把二百多亩水田翻好耙好。
插秧季节到了,大家都不会插秧,怎么办呢?赵淑琴一面鼓励大家在实践中摸索,一面又专程到附近种过水稻的地方学习,终于逐步掌握了插秧技术。盛夏,这里旱象越来越严重,赵淑琴带领大家起早贪黑,挑水灌溉,保证了水稻正常生长。秋后水稻获得亩产九百多斤的好收成。去年,全大队推广种水稻后,战胜了旱灾,粮食平均亩产七百多斤,成为“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女司机      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