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1月1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当代愚公战海河
一九六三年,是海河史上大转折的一年。这一年的十一月十七日,毛主席亲笔题词,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伟大号召,为从根本上改变海河流域农业生产面貌指明了方向。
伟大的号召,象春风化雨,传遍四方。深受水旱灾害的海河流域人民,欢欣鼓舞,奔走相告,争先参加根治水患的斗争。十年来,他们发扬愚公移山的革命精神,不畏风雪严寒,不避盛夏酷暑,向千年的害河宣战,向危害最大的洪涝旱碱进军,在我国治水史上写下了光辉的新篇章。
“泰山挡道也敢搬”
根治海河,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宏伟而艰巨的工程。冬季施工,天寒地冻,有时狂风大作,飞沙漫天;有时大雪纷飞,地冻如铁;冰层下,还常常碰到难挖的“狗头胶”、“礓石层”、淤泥、流沙……施工中的困难,一个接着一个。
困难考验着人们,人们迎接着困难。参加治河的领导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们,身背行李,怀揣干粮,走遍丘陵山川,勘测地形,察看水势,制定治河的规划。来自华北各地农村的几十万上百万民工,在千里工地上,到处摆下挖河筑堤、建闸修坝的战场。他们豪迈地说:“一辆小车,一张锨,泰山挡道也敢搬!”施工中,遇到了冻土、礓石,铁锤打碎了,铁钎打折了,他们摽架起百十斤重的石夯砸;碰到了淤泥、流沙,他们干脆脱去棉衣,跳进齐腰深的泥潭里掏泥装车。海啸、大潮袭来,几百人上千人排成人墙,堵住决口,不让海潮侵吞一寸土地。
十年来,治河大军凭着这种精神,一锨锨,一筐筐,一车车,挖河筑堤,动土达十七亿立方米。有人做过一个计算,把这些土一方方地接成一道长堤,可以绕地球四十多圈。这移山倒海的力量来自那里?工地上一位领导同志回答说:“这种力量来自‘一定要根治海河’这七个闪闪发光的大字。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反映了海河流域世代人民的愿望,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巨大推动力,一下子把大家治河除害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在千里海河工地上,到处传颂着穆宗欣提篮上工地的事迹。穆宗欣,是河北省阜城县漫河公社漫河大队的一名贫农社员,民工们叫他“大车王”。一九六五年秋,他在参加治理黑龙港的工程时,在百米的运距上,一天推土二十方。二十方土,按一方三千斤计算,就是六万斤,用大卡车也要运六、七趟。有人问他:“你的工效为什么这样高?他拿出一只破篮子,指着说:“就是为了这个,为了永不忘记它,为了子孙后代再不提起它!”
原来,这只破篮子记载着穆宗欣的血泪家史,也记载着海河在旧社会给人们带来的苦难。解放前有一年,暴雨成灾,河水漫了堤,庄稼淹没,房屋倒塌。正在这生死关头,地主把当长工的穆宗欣的爹解雇了,又霸占了他家仅有的一亩坟场地。他爹气瞎了双眼,提着这只破篮子,带着全家三口,流浪他乡,沿河乞讨。一九六五年秋天,穆宗欣的娘听到要根治海河,在村上第一个给穆宗欣报了名,并让他带着这只破篮子上了工地。穆宗欣这个旧社会的奴隶,新社会的主人,来到工地以后,象一个钢铁巨人,拚命地挖,使劲地运。他激动地说:“我一推车,就想起毛主席的伟大号召,想起那只讨饭的破篮子,恨不得一车推走一座山,一锨挖成一条河!”
象穆宗欣这样为根治海河而战的英雄,在海河流域岂止一人,也岂止他一家。鲁北临邑县张寨公社的社员庞玉,多次参加治河斗争。有一次,在徒骇河工地上,新建的大闸基槽边缘,突然出现了裂缝,眼看就要倒塌。这时,庞玉高声喊道:“闸上的人快躲开!”说着,他一个箭步抢上去,用身子顶住裂块,保护了阶级兄弟的生命安全。
天津市宝坻县大中庄公社厂家窝大队贫农社员李庆贵,在治河中不幸牺牲了。消息传到他的家乡,县里领导同志问他的父亲李俭有什么要求。李俭回答说:“要说要求,只有一个:眼下,俺二小子够岁数了,先让他去,待三小子大了,也让他去,咱治河除害,就要象老愚公那样,儿孙齐上阵,一茬接着一茬干。”
伟大的号召,世代的愿望,激励着英雄的海河儿女,为根除水患而战,为改变多灾低产面貌贡献着一切。在治河的日子里,父母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兄弟齐报名,父子争出工的事迹,屡见不鲜。许多地方报名出工治河的人数,超过需要的几倍以至几十倍。前方的民工战海河,后方的社员搞建设。人们把治一座山,修一块田,挖一条渠,打一眼井,栽一棵树,都看成是根治海河的具体行动。每逢冬春农闲季节,从太行山区到渤海之滨,从燕山南北到黄河北岸,千军万马战海河、社社队队搞工程的群众运动,一浪高过一浪。
“天南海北一盘棋”
在根治海河的斗争中,每年有几十万上百万的民工,按照“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方针,一条河一条河,一道堤一道堤地打歼灭战。站在那绵延千里的工地上,人们的眼界开阔了,着眼点不再是一家、一社、一县的小天地,而是全流域、全中国这个广阔天地了。山东省有名的治河模范王秀兰说:“在治河这个大棋盘上,俺们社,俺们县不过是个卒子;俺们只能挖个坑,全省全流域的人们团结一条心,才能挖成一条河。”
王秀兰,是商河县一位五十岁的贫农社员,人称海河上的“编外民工”。说他“编外”,是指他每期上河当民工,因为年老多病,都没有得到上级的批准。但是,治河以来,每当冬季农闲时节,他总要推起小车,带上行李,风餐露宿,辗转在鲁北治河工地上,甘心当一名“编外民工”。有一次,他来到济阳县的施工现场,发现这个县胡冢大队挖土进度较慢,二话没说,放下行李,就在那里干起来。这个队的干部和民工们问他:“你是哪里的?”王秀兰说:“人民公社的。”又问:“你的工地在哪儿?”他随口答道:“我的工地无界限,那里不完那里干,挖完最后一锨土,我的任务才算完。”这样,他在这个工地上苦干了五天,直到这个大队的进度赶了上来,才走开。
有人问王秀兰:“你每年上河推车挑土,不通名不报姓,不记工分,不要报酬,到底为个啥?”他说:“俺多挑一筐土,就多送走一份害,多挑来一担粮,在根治海河这个大棋盘上,就多拱了一步卒。”
在海河工地上,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
挖河不留界墙,筑堤不留界沟。治河的干部和民工们说,这是坚持团结治水方针的问题,是发扬共产主义风格的问题。挖掉界墙,平掉界沟,是人们思想上的一次大解放。一切为了治河,治河为了大办农业,改变海河流域的低产面貌。这种思想之花,开放在海河流域的每一条河流,每一座桥梁,每一块工地上。人们把这种思想之花结成的丰硕果实称之为“团结河”、“风格桥”、“幸福路”、“友谊田”……永志不忘。
一九六六年冬天,河北省霸县临津公社的民工,在开赴黑龙港工地时,小车上满满装着三万多斤高粱、玉米等优良种子。有人诧异地问道:“你们这是去挖河,还是去种地?”民工回答说:“挖河种地那能分家?挖河是为了种地,种地是为了向国家多作贡献。”他们来到驻地交河县大吴潘公社后,和当地社员一道种了两千多亩“友谊田”。当他们快要离开工地时,“友谊田”里的庄稼已经长得油绿茁壮,两县人民看到这一片兴旺景象,心里都有说不出的高兴。
有害共除,有利共兴。在千军万马战海河的斗争中,社会主义大协作的精神,从社与社、县与县之间,扩大到省与省、市与市之间,辽阔的治河工地上,到处呈现着“百万愚公一条心,天南海北一盘棋”的生动局面。开挖永定新河时,遇到任务重、时间紧的困难。当河北省几十万民工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天津市的工人和农民,顶风冒雪,脚踏泥泞,修公路,架电线,打饮水井,把粮食、煤炭等大批生活物资提前运到工地,保证了河北省民工的顺利施工。在开挖北京排污河的工地上,北京和河北的民工们紧密配合,并肩战斗,争相承担繁重的施工任务,为治理海河多作贡献。
“细微之处见精神”
在十年治理海河的斗争中,广大治河干部和群众的钢铁般的革命意志,不仅表现在他们能够战胜任何困难和恶劣环境,而且还表现在他们对工作的极端认真负责。
有一年,工程技术员李德丰,承受了一项在金钟河上筑坝的设计任务。金钟河是条潮汐河道,根据大量的资料,他制定出一个用土打坝的方案。可是,当设计完毕后,他并没有把方案拿出来,却背起行李,来到金钟河边的一个渔村。不管风天雨天,早晨、中午、晚上三个时辰,他总是蹲在河边,仔细观察潮汐涨落的实况,这样,一直考察了十多天。有人问他:“老李,凭你的经验,设计一道八十米长拦河水坝,等于大炉匠打把小镰刀,何必那样苦心?”他说:“今天我们筑堤打坝,是为了根治海河,造福万代,小工程,也要下大功夫!”接着,他又找民工在现场座谈,经过反复调查研究,证明在这条潮汐河道上用土打坝完全可行,才把正式施工方案拿出来。
河北省清河县民工侯臣明,是个“老海河”。治河十年来,他为挖河筑堤创造的科学施工方法就达十二项之多。在海河工地上,一提起他,民工们都说他浑身是尺子,满脑子是点子,称他是海河上的“智多星”。但是,谁能知道,他为了设计一个施工方案,跑过多少路程,费过多少心血?他常说:“细微之处见精神,多跑几里路,才能少挖一锨土!”有一年春天,他带领清河县孙洼公社民工来到子牙新河施工。一到那里,听说附近有个打井的“老把式”,他把背包一放,顶着鹅毛大雪,就去登门求教。“老把式”非常感动,亲自把他带到工地边的一口水井旁,说:“俺这里地势低,水位高,土层复杂,往下挖七尺就露出了豆腐一样的‘羊皮泥’,再往下是七尺多厚的黄粘土。”侯臣明回到工地后,又和大家一起挖坑,进行实地勘察,验证了调查来的材料。“羊皮泥”是一种沙性软泥,干了就散,经不起风吹雨淋,不能用来筑堤。为了保证大堤的质量,又要达到高速度施工,侯臣明和民工们共同研究,制定了“先起羊皮泥、后用黄粘土筑堤”的方案。在施工中,侯臣明动脑筋,想办法,利用工余时间,把自己的身高、臂长、步距都量上尺寸,从指尖到胳肢窝,从脚底到头顶,算记上几个变换的尺码。他凭着这种“活尺子”,在工地上一站,就知道挖了多少土,还有多少土,够不够用来筑堤。按照侯臣明制定出来的方案施工,人们先把三千五百立方的“羊皮泥”作为余土推到大堤外,再用下面的黄粘土筑堤,河槽深度达到了,大堤也恰好筑起来了。这样,一百五十天的施工任务,八十天就完成了。
在治理海河的过程中,广大干部、民工和技术人员,注意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为了精心设计出一个施工方案,绘出一张开挖新河的蓝图,设计人员和水文人员,往往要跋涉千里,到成千上百个社队调查研究;为了提供一个科学数据,地质人员往往也要钻探千孔,进尺数万米,并根据大量取来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几百次、几千次地分析、化验和计算;为了保证开挖的每一条河道的质量,削坡员们手推钢锨,铲铲看看,看看铲铲,那里坡度有一点不够尺寸,那个坡面有一点不平不顺,从不放过;为了把筑起的每一道堤碾压坚实,民工们在大堤上不倒一车湿泥,不卸一车干土,不埋一点杂质,不留一点隐患。
千里金堤平地起,条条银河双手开。今天,当人们访问昔日多灾的海河流域,看到那整修一新的河道,坚实的大堤,驱使洪水驯服地流入大海;看到那林立的闸涵,纵横的渠道,把清澈的流水引向农田;看到那千百年的盐碱涝洼,如今变得方方整整,长出了好庄稼,都会情不自禁地说:多么英勇的人民,多么宏伟的工程啊!
新华社记者
(附图片)
海河新貌 袁汝逊摄
在海河工地上涌现出许多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图为河北省大城县的“小老虎班”。 水电部供稿
图为徒骇河上的引黄工程。 水电部供稿
治理海河,使鲁北的农业生产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山东省聊城县党邑公社宁庄大队今年棉花丰收,亩产皮棉二百二十多斤。 新华社记者摄


第2版()
专栏:资料

海河和海河流域
海河,是我国华北地区主要水系之一,由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五大河流和三百多条支流组成。这些河流,象一把巨型的扇子斜铺在华北大地上,在天津汇集后称海河,经大沽口入渤海。
海河流域,西起太行山,东临渤海,北跨燕山,南界黄河。流域内包括北京、天津两市的全部,河北省的大部,山东、山西、河南、内蒙古等省、区的部分地区,总面积二十六万五千平方公里,山区、平原各占一半,耕地一亿八千多万亩,人口七千多万。
海河水系的许多河流,发源于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上游山区一般拔海一千多米,坡度陡,支流多,源短流急,水土流失严重;中下游地势平缓,河水流速慢,泥沙淤积河床,许多河流成了以堤束水的“地上河”;滨海地区地势低洼,河道狭窄。上下游河道之间,泄洪、排涝能力相差悬殊,汛期经常泛滥成灾。海河流域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全年雨量分布极不平衡,旱涝交错,十年有九年是春旱、秋涝。严重的洪、涝、旱、碱等四大灾害,加上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破坏,使这个地区的农业生产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广大劳动人民过着极端贫困的生活。
解放以来,海河流域人民在国家的支持下,在上游山区有计划地修建了一批大中型水库,拦洪蓄水。一九六三年十一月十七日,毛主席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伟大号召以后,着重在中下游开挖、疏浚了漳卫新河、子牙新河、永定新河、独流减河、德惠新河、马颊河、徒骇河等三十四条骨干河道,修筑防洪大堤四千三百多公里,还开挖疏浚了二百七十多条支流河道和十五万条沟渠,新建了六万多座桥、闸和涵洞。解放初期,海河五大河流,汇集在天津入海。现在,增辟了入海口,各河分流入海。同一九六三年比,排洪和排涝入海能力都提高了五倍多,初步解除了洪涝灾害的威胁。广大人民充分利用地上水,合理开发地下水,有效地提高了农田的抗旱能力。十年来,经过对山、水、林、田的综合治理,海河流域的生产条件得到初步改变,农业生产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年流域内的粮食总产量比一九六三年增长了一倍,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