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山靠人变 人靠路线
——记贵州赫章县认真学大寨迅速改变低产面貌
高寒贫瘠的山区,农业能不能大上快上?贵州赫章县三年学大寨的事实说明:只要认真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认真向大寨学习,自然条件差的地区也能很快地跃上去。低产多灾的赫章县,在一九七○年前的十八年间,粮食增产不过四千万斤。而最近三年,在自然灾害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净增粮食六千万斤,摆脱了长期缺粮的状况,开始对国家有了贡献,成为贵州省农业学大寨的一个先进典型。
批林整风 增强革命团结
一九七○年,赫章县新的县委会成立了。这个班子里有原县委的领导干部,有从基层提拔的新干部,有军队干部,有汉族干部,也有少数民族干部。他们顶住了林彪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坚决响应党的九大“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的号召。
在批林整风运动中,县委领导班子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结合实际,深入批判林彪一类骗子妄图改变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破坏团结、分裂党的种种罪行。他们牢牢掌握批林这个斗争大方向。对待自己同志,他们以大局为重,不纠缠历史旧账,不计较个人恩怨。经过批林整风,进一步增强了县委“一班人”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团结。大家决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团结一致,同阶级敌人斗,同资本主义歪风斗,为改变全县落后面貌而斗争。
县委还认真检查了赫章县农业学大寨的情况。文化大革命前在赫章县多年做领导工作的同志,回顾自己到赫章一二十年,农业生产发展缓慢,不但不能对国家作出贡献,反而要国家供应口粮,心情非常沉重。有的同志说:赫章是当年红军长征浴血战斗过的地方,解放后党和人民把这个地方的领导工作交给我们,多少个“四年、五年”过去了,面貌改变不大。比比昔阳,实在惭愧。想想先烈,感到难过。他们说:过去没有贯彻执行毛主席的“农业学大寨”的指示,没有认真领导群众学大寨改变山区面貌,就是一个大错误。他们总结了经验教训,提高了路线斗争的觉悟,提高了学大寨的自觉性。大家在路线上同心,在工作上协力,振作精神,鼓足干劲,立志搞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把穷山变成金山银山米粮山。
执行正确路线 条件就能改变
赫章县座落在乌蒙山区,层峦迭嶂,山石林立,气候寒冷,无霜期短,自然灾害四季不断。全县六十万亩耕地,除了三万多亩水田,其余都是旱地,“挂”在高山陡坡上。土地瘦薄,耕作粗放,全县粮食长期不能自给。
过去,赫章县有的领导干部屈服于不利的自然条件,说什么:“学大寨,好是好,条件差,学不了。”“赫章山穷水恶,要变,办法不多。”有些同志甚至觉得“穷得有理”,“要粮应该”。
县委的同志们经过批林整风,按照正确的思想路线,全面地分析了赫章的情况,批判了无所作为的错误观点。为了进一步从实践中解决“赫章能不能大变”这个问题,县委领导同志分头深入边远山区,寻找答案。县委主要负责同志来到中坪公社拖街生产队。这个队座落在高山顶上,全是瘠薄的酸性黄壤。一九六四年学大寨以来,拖街各族社员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发挥集体经济的力量,利用当地石头多、煤多的有利条件,年年烧石灰改良土壤,一九七○年比一九六三年粮食总产增加两倍半。“地少石头多”的安啷公社海营大队,干部和群众按照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精神,鼓足干劲,苦干实干,利用石头砌墙垒埂,建设保土、保水、保肥的水平梯土,当年就变缺粮为余粮。这些实例使县委坚信:只要执行正确路线,赫章一定能大变。
通过调查,县委的同志们感到:赫章的农业不能快上,不是赫章条件差,而是自己的路线觉悟低。身在山区不敢与山斗,岂不是“智叟”!山多可以植树造林,可以养畜放牧。石头多可以用来筑坝,修堤,砌梯土,烧石灰,搞农田基本建设,改变生产条件。关键在于坚持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坚定地依靠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抓紧党的建设 促进山区建设
文化大革命前,原赫章县委的同志们,受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单纯就生产抓生产,春催种,秋催收,一年到头忙忙碌碌,可就是没有抓住根本。
通过文化大革命,县委从大量的调查材料中发现,那里的党组织健全,能按照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办事,那里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就搞得比较好。在正确路线指引下,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是搞好山区生产建设的决定因素。他们在农村整党建党中,发动党员和群众大揭阶级斗争盖子,认真解决方向、道路问题。在批林整风中,又向党员进行“三要三不要”的基本原则教育,提高党员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他们在搞好思想建设的基础上,认真进行了组织建设,清除了混进党内的极少数坏人,吸收了很多新鲜血液。特别注意在基层干部中培养新生力量,发展了一批新党员。经过整顿,许多基层党组织都更加生气勃勃。花泥公社大弯子生产队副队长张正明,是一九七一年入党的新党员。为了改变这个队土地瘦薄酸性重的面貌,他带头挖煤烧石灰。天寒地冻,张正明不怕冻裂双手和双脚,带领群众日夜在山上修路。路修通了,队里有马无车,张正明又自己动手造马车。就这样,他们运回了煤,烧出了石灰,改造了全部酸性土壤,使这个队的面貌大为改观,不仅超额完成国家的粮食征购任务,还有上万斤储备粮。石板公社石营大队党支部书记黄少全,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三年来,除因公外出外,天天和群众一起奋战在石山上,每年干活三百个劳动日以上。这个大队积极改良土壤,粮食逐年增产,贡献逐年增多,成为全县的一个先进典型。
经过反复实践 明确主攻方向
山区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主要抓什么措施?今天,赫章县的同志谁都可以明确地回答:首先抓“土”,建设高标准的保土、保肥、保水的大寨田。然而,他们得到这个结论,却经历了一个多次反复的认识过程。
从全县范围看,土层薄、酸性重、土质瘦是生产上的主要矛盾。县委曾经根据拖街、花泥等地的经验,以为只要烧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就算抓住了主攻方向。一九七○年冬到一九七一年春,全县烧石灰七亿多斤,改良土壤四万多亩。可是,一九七一年全县遭受了严重的洪灾,许多用石灰改良过的坡地,几场暴雨,几次洪水,石灰和肥泥都被冲走。
就在这一年,石板公社却经受住了特大洪水的考验。什么原因?主要是由于他们在山坡上砌起石埂、石墙,打了一场建设水平梯土的硬仗。县委从石板公社的经验中受到启示,认识到大山区只有以主要精力抓住群众称之为“子孙地”、“万年田”的梯田梯土的基本建设,才能有对天作战的基地。在建设水平梯土的基础上施放石灰,才能真正发挥改良土壤的作用。他们经过调查研究,同群众商量,确定全县把修建保土、保肥、保水的水平梯土作为主攻目标,进一步掀起农田基本建设高潮。
经过三年的努力,全县已建成大寨式梯田六万七千多亩。九百多条经常泛滥成灾的山溪河沟已被疏浚、改直,有的还砌起了石堤;五百多处山谷,建起了一系列囤沙塘、拦沙坝、拦山沟、消水洞和纵横交错的排洪沟。社员们采取岩灰铺地和烧石灰改良的方法,把十五万亩瘦地改造成肥地。全县粮食产量连续大幅度上升。
最近,赫章县的干部和群众认真学习党的十大文件。党的十大精神成为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山区的巨大动力。大家表示,要坚决执行十大提出的战斗任务,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加快山区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各公社、生产队在作好三秋准备工作的同时,抓紧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原来农田基本建设进度比较迟缓的单位,在十大精神的鼓舞下,进度显著加快,有些没有坚持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的单位,也组织了专业队,很快展开修建梯田梯土的活动。一场建设山区的新的战斗正在加速进行。 本报记者(附图片)
赫章县江南公社广大贫下中农,去冬今春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削平了十一个山头,造出大片农田。这是江南公社对江大队新造的农田。
 本报通讯员摄


第3版()
专栏:

我们队的“新社员”
我们东周大队有一名新社员,他就是今年春天来队里蹲点的公社党委副书记齐永昌同志。
老齐进村后就抓大事、促大干,首先领着我们深入批判林彪反党集团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他非常重视发挥贫下中农的作用。他和党支部一起,把我们这些老贫农组织起来,开展忆苦思甜活动,进一步激发对林彪反党集团的满腔仇恨。为了提高我们的路线斗争觉悟,还帮助办起了政治夜校,教我们识字学文化,读毛主席的书。我们掌握了批判修正主义的武器,大批判越来越深入。
老齐当“官”不象官,两手老茧梆梆硬,浑身上下泥土香,和我们贫下中农一个样儿。就说他刚进我们村的那天吧,把铺盖卷一放就和我们一起下地干起活来啦!你看他有说有笑,问长问短,越干越欢。人们劝他少干点,慢慢来,他摇摇头说:“要想改天换地,就得晃开膀子大干。”他见第四生产队有五十亩小麦苗长势较差,就和干部商量,发动群众打炕土,掏鸡窝,清垃圾,广开肥源。他一天到晚和社员一起干。这五十亩小麦苗,很快赶上了一类苗。
在三伏盛夏,他和我们社员们扛起锄头,铲草沤肥,喷药治虫,什么脏活累活他都干在头里。沤绿肥这活又脏又累,他裤腿一挽就下粪坑。老齐以身作则,带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模范行动,对全大队干部和贫下中农影响很大。干部说:“老齐给我们作出样子,我们要好好带头干。”群众说:老齐蹲咱一个点,还管一个片,事情多,工作忙,还那样铺下身子拚命干,我们还能不干!” 山东庆云县解集公社 东周大队几个老贫农


第3版()
专栏:

热情帮 虚心学
去年春天,江苏射阳县新北大队第六生产队共青团员杨定荣被群众推选担任了副队长,队里分工他抓粮食生产。小杨离开学校不久,生产上没什么经验,在水稻育秧时,管理不善,小秧烂掉一些。队长陈辉心想:小青年抓生产到底不行,今后还是自己抓吧。于是,凡是生产上的事,他都包揽下来。小杨看见老队长这么干法,想到自己生产上又不内行,也就不大过问队里的工作了。群众对此议论纷纷,说陈辉是“一把抓”的队长,杨定荣是“挂空名”的副队长。
群众的议论传到了老陈的耳朵里,引起了他的深思。新干部是革命队伍的新鲜血液,关心他们的成长,带领他们前进,是老干部的责任。现在自己一手包办下来,不积极帮助小杨在实践中学本领,怎能使他不断增长才干,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呢?想到这里,他主动地找小杨作了诚恳的自我批评。杨定荣很受感动,也检查了自己没有虚心向老干部学习。从此,杨定荣对农业生产,不懂就问,不会就学;陈辉也热情地向他传授工作经验,放手让他去干。
杨定荣担任生产队副队长虽然只有年把时间,由于他虚心学习,老干部热情帮助,已能较好地把生产队的工作领导起来。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茶卡草原红旗飘
在青海省乌兰县茶卡草原上,有一个由三百三十六户蒙古、汉、回、藏、土五个民族社员组成的茶卡人民公社。
解放前的茶卡草原,是各族人民的一座“人间地狱”。那时候,一百八十七万亩的辽阔草原,只有一万多头牲畜,其中百分之六十被八户牧主和富牧所霸占,贫苦牧民在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压榨下,成年累月过着“野菜当食粮,羊皮作衣裳”的悲惨生活。
一九五八年成立人民公社后,五个民族的社员团结战斗,充分发挥人民公社的优越性,迅速改变了茶卡草原的面貌。现在,这个公社各类牲畜总头数已增到八万多头。十五年来,向国家出售畜皮十一万张,绒毛一百七十多万斤。茶卡草原过去是单一的畜牧业经济,人民公社成立后出现了以牧为主、农牧结合、全面发展的新局面。一九七二年全公社粮食总产量比一九五八年增长了七倍多。除了社员食用并向畜牧业提供饲料粮外,还集体储备粮食五十万斤。
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总收入比一九五八年增加了三倍以上。全公社现有公共积累五十六万多元,社员银行里有存款。新建了两个定居点,修建了五千多平方米面积的社员住宅和学校、商店、卫生所、发电站、供水站等建筑物。
团结战斗 建设草原
茶卡,是一个高寒干旱的草原。这里海拔三千多米,每年降水量只有二百多毫米。“山高雨雪少,天冷霜冻早,风吹石头跑,旱年不长草。”这就是茶卡草原过去的写照。人民公社成立以前,这里的各族牧民眼望着几条沟溪里的水白白流走,却无力拦蓄利用。一九五八年,茶卡人民公社一成立,各族社员就决定修筑大坝,拦截流泉,引水灌溉草原。公社党委进行了统一规划,抽调一百多个劳动力开始施工。他们失败了不气馁,大坝被洪水冲毁再重修。他们豪情满怀地说,有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靠人民公社的优越性,一定能够把水拦住。
经过几年的艰苦战斗,终于建起了一座大坝,锁住了流泉,又修了引水渠道、蓄水池等水利工程,使流水乖乖地按照人的意志,灌溉着两万亩缺水草场和四千多亩农田。一九六六年,茶卡草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旱,由于有了水利设施,牲畜总头数净增了百分之十一点三。
茶卡公社的各族社员,团结一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许多过去办不成的事情,现在办到了。第一生产队有一万多只羊,计划修建一座羊药浴池。但是,这项工程的技术要求比较高,怎样完成这个任务呢?一九七一年春天,党支部发动全队的干部和社员一起讨论,大家献计献策,自己动手,当年施工。三月的茶卡草原,还是天寒地冻,他们不畏严寒,从十几里外采来石头,在滴水成冰的露天和泥抹灰。只花了二十多天时间,就建成了一座羊药浴池。几年来,他们共建三个羊药浴池、五十四处牲畜棚圈,使牲畜能够抗御风雪,减少疫病,保证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
科学养畜 改良绵羊
茶卡公社现有的牲畜中绵羊占六万多只,其中绝大部分是产毛量高的改良绵羊。
过去,茶卡草原的羊都是土种蒙古羊。这种羊产毛量不高,毛质粗劣,不能满足毛纺工业的需要。后来,国家运来新疆细毛羊种公羊,帮助这里搞改良绵羊工作。但是,由于技术跟不上,从一九五六年到一九五八年,只育成改良羊一千五百多只。
茶卡人民公社成立后,为改良绵羊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公社用公积金向各生产队购买了九百多只绵羊,集中全公社十多名贫下中牧优秀放牧员,建立了种畜场,进行科学实验,摸索总结规律,为大规模地改良绵羊创造条件。种畜场负责人、共产党员巴巴(蒙古族),为了掌握一只母羊产羔前后的动态,他一夜起来五六次仔细地观察。改良羊羔怕冷,他就把刚产下的羊羔抱在怀里取暖。经过几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终于闯过了改良绵羊最大难关之一的羊羔成活关,还创造出了“分群接育法”等一整套饲养管理先进经验,使羊羔成活率由原来的百分之三十左右提高到百分之九十。公社党委运用这一典型经验指导全面,一九六四年,全公社形成了一个改良绵羊的高潮。
随着绵羊改良工作的全面展开,出现了新的矛盾。进行绵羊杂交改良,人工授精配种,需要一定的科学知识,公社的技术力量跟不上。而当时由于受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有的干部单纯依赖上级派技术人员,靠国家投资购买器材设备。这样平均每育成一只改良绵羊要投资六元左右,绵羊改良工作进展缓慢。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茶卡公社党委带领干部批判了刘少奇的修正主义路线,树立了“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观点。他们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帮助下,采取办训练班、师傅带徒弟等多种形式,大力培养技术人员。现在,全公社已经有不脱离生产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三十名,平均每个生产队有五名,他们担负起绵羊改良、畜疫防治的全部技术指导工作。如今全公社的改良绵羊已占绵羊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六。改良后的半细毛绵羊的产毛量比土种蒙古羊多两倍以上,被誉为“茶卡草原之花”。 农牧结合 全面发展
畜牧业生产不断发展,特别是改良羊的迅速增加,光是靠天然草场放牧已经不适应了,必须种植饲料作物和饲草,实行以牧为主,农牧结合。
茶卡人民公社成立的第一年,公社党委就领导各生产队对农牧生产进行全面规划,倡导各族社员在生产技术上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蒙古族牧民头一次拿起铁锹开荒和套牛犁地时,汉、回等族社员便手把手地教他们怎样用锹,怎样套牛扶犁。许多蒙古族牧民不但学会了种青稞,而且学会了种小麦、豌豆、油菜和蔬菜,有的人还学会了开拖拉机。很多蒙古族社员同汉、回族社员一样,已能熟练地种植饲料作物和饲草了。现在全公社的耕地面积已经扩大到四千多亩。
越来越多的汉、回等族社员还学会了挡羊、剪毛等畜牧业生产技术。第一生产队的汉族和回族女社员刚学剪羊毛时,只会使用裁剪衣服的小手剪,不会用剪羊毛的大沙剪,一天剪两三只羊的毛,还累得满头大汗。蒙古族女社员就亲手剪给她们看,并告诉她们怎样使用沙剪才省力。现在,这个队的所有汉族和回族女社员,全部学会了剪羊毛的技术。许多人从只会一门生产技能,变成了会农会牧的多面手。全公社六个生产队都实现了农、牧业结合。每年农业向畜牧业提供二十万斤饲料和十万斤饲草;畜牧业向农业提供大量的优质肥料和充足的役畜。农、牧业互相促进,比翼高飞,成为青海省牧业学大寨一面鲜艳的红旗。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附图片)
茶卡公社改良羊的羊群
《青海日报》供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