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月5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老盐场 新画图
井架英姿挺拔,管道纵横交叉,一排排崭新的厂房拔地而起,一丛丛高大的烟囱耸入蓝天,碧波荡漾的茫溪两岸车来船往,人欢水唱,这就是座落在峨眉山下、岷江之滨的四川五通桥盐场今日的新气象。
可是,解放前夕,这里被帝国主义分子和官僚豪绅糟蹋得百孔千疮,满目凄凉;当时有人断言:五通桥是井老、水枯、卤淡,黄金时代已经完结。解放以来,这里的人民翻了身,这个盐场也变了样。二十多年,采卤达一千多万吨,生产盐和各种化工产品一百多万吨;文化大革命以来更是步步登高,一九七二年的产值为一九五六年的十三倍,为一九六五年的三点四倍。一九七二年盐的产量为历史最高纪录的三倍半。
架起百里“长河”
走进盐岩矿区,沿着柏油路有一条粗大的钢管翻过山峦,飞越溪流,向远方伸展而去。汽车沿着钢管整整跑了一个小时,还是前不见头,后不见尾。这便是盐场的大动脉——输卤管。它每天把几千吨卤水输送到新近投产的现代化真空制盐车间,浓缩成盐。
安装这条管道可是经过了一场艰苦的战斗!那是一九六三年的三伏天,基建安装队的同志们扛着电焊装具,抬着几百斤重的钢管,常常是一身汗,一身泥,攀陡崖,踩烂塘,甚至跳进一人多深的水里紧张地操作。沿路没有施工用电,他们硬是用手锯,一锯一锯把几千米钢管锯成几十截,人们手上磨起了一个个血泡。战斗在这条输卤线上的还有一个维修班,十一名老工人,平均五十五岁。他们老当益壮,尽抢着脏活、难活、重活干,一年为国家节约了四百四十多米无缝钢管,回收沿途渗漏的卤水一百二十多吨。管道快安装好了,他们又披着一身尘泥,把维修的任务接了过来,终年转战在这千沟万壑之间。有一次山洪暴发,一截管道被砸破了。他们闻讯一口气跑了十多里,赶到现场抢险。浓卤向他们直喷过来,火热的太阳一烤,从头到脚一片白,一个个象穿上银盔甲一般。就这样,苦战三天三夜,终于胜利地完成了抢险任务。
在这长长的输卤线上,哪个坡坡坎坎不曾留下管道工人的脚印?哪条沟沟弯弯不曾洒过管道工人的汗水?是他们,逢山爬山,逢水踩水,给卤水开路,架起了这百里“长河”啊!
打开地下盐海
一进矿区,井架参天,机声震地。有谁能想到,四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蛤蟆乱叫、野兔出没的旷野?
这个盐岩矿的开采,是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丰硕成果。这一带,几十年前也曾散散落落有几家“夫妻老婆井”,解放前都败落了。认为这里不要说盐岩,连盐花也难找到。
一九六八年初,地质勘探人员狠批了“川盐不如海盐,制盐不如买盐,开井不如开店”的论调,肩挑背扛,跋山涉水,在这里立起井架,开动钻机,向地层深处进军。不久喜讯传出:这里发现了我国西南地区罕见的大盐矿,分布广,盐层厚,纯度高,可供千百年开采。矿山建设者们,从省内四面八方闻讯赶来了,搭起牛毛毡工棚,顶风冒雨,破土施工,开凿深井。他们硬是以“誓把地球打穿,要叫盐海献宝”的英雄气概,高速度地打出了第一口岩盐井。三年来,这个沉睡在地底亿万年的大盐海,已献出成百万吨高浓度的卤水。
当年的矿山建设者已经远走了,而那钢铁井架还在这里,巍然挺立着。她象一座丰碑,铭记着创业者的光荣业绩!
奴隶做了主人
来到采卤生产的心脏——水泵房。窗外松杉成行,房内净洁明亮。五颜六色的仪表和指示灯闪闪耀眼,八台巨大的水泵横卧中央。这些水泵以每平方厘米三十公斤的压力吞吐着,把淡水“喂”进深井,横穿盐层,溶化岩盐,于是淡水变成饱和着岩盐的浓卤,从一百多米开外的另一个井口喷冒出来。就这样,一边吞淡水,一边吐卤水,如飞瀑流泉,日夜不断。一九七二年这对井产卤制成的盐,可够二三千万人吃上一年,比这个盐场原先有一千多工人管理的三百多眼老井总产量还要大,而这里,值班工人只有四个:一个老工人、三个青年女工。记录水压、查看仪表的老工人就是共产党员赵绍清。今日盐场的主人比起旧社会盐井的奴隶,劳动条件真是天差地远啊!
赵绍清三辈人都是“吃卤水饭”的。他从八、九岁起就赶牛推卤,光着双脚,一天要跑一百多里路。那年头,有多少采卤工人饿倒累死在这要命的“牛咡车”下啊!“提起旧井房,两眼泪汪汪;活路没日夜,霉米泡盐汤;活着皮一张,死了席一床”,就是这个盐场四千多老工人旧社会苦难生活的写照。
解放后,就是这些昔日的奴隶,成了盐场的主人。大跃进的一九五八年,他们革了“牛咡车”的命,给几百眼井统统换上电动卷扬机。七十年代以来,他们又采用了水压对流和水力压裂等新工艺。劳动条件有了根本的改善,正象人们形容的,现在是:“哗哗龙吐水,生产翻几番;劳动大变样,指头按开关”了。
本报通讯员(附图片)


第4版()
专栏:

高原养路班
在云贵高原巍巍的龙云山上,一条宽敞的公路犹如银色的飘带,盘旋在奇峰峻岭、深沟大壑之间,只见一辆辆汽车在这里穿云破雾地前进。
养护这段山区公路的,是具有不畏艰险、排除万难革命精神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县公路段龙云道班的工人们。
改造弯道
在公路的一百五十五公里的地段,有个急弯。如果驾驶员疏忽大意,很容易发生碰车、翻车事故。道班工人提出“叫高坡低头,要弯道伸腰”的战斗口号,决心改造这个急弯。但是,转弯处下面是一眼望不到底的深渊。共青团员罗家棋一马当先,在同志们的帮助下,一手扶木棍,一手攀树枝,顺着坡一步一步地往下滑。滑到三米深的地方,依靠一株大树站下,用绳子一头系在腰间,一头拴在树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挖了一块落脚的平地。然后开出一条路,让大家下去挖墙基。经过一个多月的战斗,在这个弯道原有的基础上,砌了三十多米长、四米高的石墙,解决了改直加宽的问题。他们经过多年的努力,先后改造了九个这样的急弯,使弯路变成了直路,窄路变成了宽路,单轨道变成了双轨道,为安全行车创造了有利条件。
排除树障
龙云山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公路两旁古木参天。有时大风会把树木刮倒,横在路上,阻碍交通。去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工人们正准备入睡,突然狂风大作,远处传来哗啦啦的声响。他们想:这样大的风,恐怕又有树刮倒了吧!得去看看。果然,发现一处地方有一棵人抱不住的大树横倒在路上。于是,工人们砍的砍,锯的锯,经过两个小时的紧张劳动,终于排除了树障。这时,一辆满载着支农物资的汽车开过来了,司机感动地说:“你们真是毛主席的好工人。”道班工人回答说:“保证公路畅通,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消灭塌方
云贵高原的气候变化多端,时而狂风呼啸,时而大雨倾盆。公路两旁的风化石容易松动,常常造成塌方,给养路工作增加了很大困难。一次,几天大雨之后,他们管辖的地段,发生了严重塌方,从几十米高的山上崩塌下来一千多方土石,堵塞了公路,冲垮了路基。道班工人为了保证公路畅通,个个精神抖擞,顶风冒雨,搬石运土,进行抢修。突然,一声巨响,从二十多米高的陡坡上滚下来一块大石。正在施工的阶级兄弟生命受到严重威胁。这时,只听得道班班长、共产党员潘忠平高声喊道:“快,石头滚下来了!”随着一步跨上去,用铁铲死死顶向这块大石,改变了石头滚动的方向。他自己冒着生命的危险,换来了阶级兄弟的安全。从此以后,他们在工作中十分注意总结经验,努力掌握塌方规律。每年雨季到来之前,他们就在容易塌方的陡坡上开排水沟;发现有塌方的征象,就及时用钢钎把快要塌方的土石撬下来。近两年来他们基本上消灭了塌方,使护路工作由被动变成了主动。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人民的列车旅客的家
列车“病房”
从南昌开出的七十八次列车,正朝着上海方向飞速前进。
“车上有一位因公负伤的同志,躺在行李车上临时开辟的病房里”,这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列车。“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毛主席的教导,激荡着大家的心。列车工作人员细心地照顾,党支部书记和列车长轮流守在伤员身边。旅客们送来糕点,热情慰问。人民的列车上,充满了革命的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为了保证伤员安全到达上海,护送的同志,旅客中的医生,列车上的工作人员,一起决定先为伤员紧急输氧。
列车奔驰,车站过了一个又一个。氧气用了一袋又一袋,渐渐用完了。怎么办?列车正行驶在弋阳地区途中,离上海还远着哩。同志们心里很焦急。列车工作人员向上饶、杭州调度和车站负责人挂电话,请求援助。
上饶、杭州等车站的同志,接到电话,立即分头作好准备。车到上饶,氧气包送上来了;车到杭州,药品送上来了。
伤员终于安全地到了上海。
服务到“家”
七十七次快车,迎着朝霞,向南昌飞奔。
在十二号车厢里,一位从祖国大西北来的旅客,快到衢县车站的时候,显得很不安。
“同志,你有什么事吗?”胸前佩着“848”号的列车员马上发现了这一情况,走过来主动地问。
这位旅客有些为难地说:“列车员同志,是这样,我回南昌探亲。我在衢县有一位战友,很想下车看看。可是,带这些行李,中途转车很不方便。”
“848”号列车员想了一下,关切地说:“同志,你尽管下车吧。你把你家的地址告诉我,我负责将行李送到南昌你家里去。”列车员的一席话,温暖了旅客的心。车到衢县,旅客放心地下车了。
过了两天,当这位旅客回到南昌时,只见他的全部行李整整齐齐地都放在家里了。
照料婴儿
在382次列车的车厢里,坐着一群庐山第一“五七”小学的教师,他们要到南昌去参观访问。其中有位女教师,抱着个还未满周岁的婴儿。
列车开进德安站时,这位母亲把婴儿托给旅伴,下车去买食品。等到车开了,发现这位母亲误了时间,没有上车。大家十分焦急。列车长立即决定,一面与德安车站联系,让孩子的母亲乘坐尽快能够赶到南昌的货车,一面指派列车员专门为婴儿服务。
祖国到处有亲人。整个车厢里的旅客都帮助列车员照顾这位小旅客,有的送来饼干,有的送来水果……
当那位母亲在德安车站帮助下,乘车赶到南昌时,婴儿正甜蜜地熟睡在列车员的怀抱里。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生机勃勃的如皋肉类联合加工厂
走进江苏如皋肉类联合加工厂,看到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一座座高耸的烟囱,喷吐着莽莽烟龙;一幢幢明亮的厂房,传送出隆隆的机器声响;在厂区码头,一艘艘冷藏运输船鸣笛待发,在林荫道上,一辆辆满载物资的汽车来往奔驰。这里生产的冷冻肉、肉松、火腿、香肠等食品,质地鲜嫩,滋味佳美,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解放前,官僚买办经营的名为“中国制腿公司”,实际上是只有几十个人、年宰生猪几千头的小厂。一九五一年,就在这个所谓“公司”的废墟上兴建了肉类联合加工厂。
矗立在通扬运河畔的三座高大的冷藏库,是这个厂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缩影。过去,厂里没有冷库,“吃”不进,“吐”不出,受季节性限制,只能进行腌腊加工单一生产。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中,广大工人高举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红旗,自己动手设计、建造了第一座简易冷库。一九六五年,工人们再接再厉,又兴建了一座新型冷库。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他们将原来的简易冷库扩建成为一座现代化冷库,去年又建成了一座大型冷库。工人们自己烧砖头,自己生产水泥,自己造设备,自己搞安装,使冷库的建设上马快、投产早、花钱少、效果好。冷库投产以后,产量成倍增长,品种不断增加,调节了市场肉食供应,发展了外贸产品生产,促进了农村养猪事业。这个厂所在的如皋县,一九五八年饲养生猪五十四万头,一九七一年发展到一百万零四千头。猪多肥多粮更多,一九七一年全县粮食亩产达到一千零四十六斤,棉花亩产超过百斤。去年生猪饲养量又有增加,农业也获得了连续第十一年的丰收。
解放前,这里杀猪全部靠手工操作,速度慢,质量差,劳动强度大。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亲切关怀下,工人们向机械化进军,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现在,这个厂的屠宰车间从麻电、点红、烫猪、脱毛、破肚、剥离、开片、修割到检验、运输,实现了机械化流水作业,最高日宰量近万头,比解放前那个所谓“公司”的年产量还高得多。在猪鬃加工车间,一台台根梢分离机、扎鬃机欢畅地运转着,那堆积如山、杂乱如麻的鬃丝,经过这些机器,加工成毛刷似的长短相等、根梢整齐的鬃把。
几年来,这个厂千方百计实行综合利用,做到一物多用,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屠宰车间用血料制成了血粉和血纤维;皮革车间利用二层皮制革;腌腊车间利用下脚废油,日产一万多条民用肥皂;饲养场用猪饲料酿酒;加工饴糖副产品车间把原来废弃的肠粘液,加工制成了每公斤价值一千八百元的贵重药料肝素。他们利用猪内脏成批生产十多种药品,如生产的细胞色素丙,是细胞激活剂,在医疗卫生方面应用甚广,质量好,成本低,价格不到进口的十分之一。工人们喜悦地说:“生猪全身都是宝,综合利用就是好。”
随着生产的大发展,工人的劳动条件大大改善了,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了。工人劳动时,身着洁白的工作服,脚穿高筒胶靴。夏天有风扇、冷饮祛暑,冬天有取暖设备保温。在碧水环绕的工厂宿舍区,一排排新住宅隐现在绿荫丛中。这里有食堂、浴室、医疗室、理发室、百货商店,还有剧场、灯光球场、工人俱乐部,添置了电视机、电影放映机。退休老工人戴秋友解放前在“中国制腿公司”做工,身披破麻袋,脚穿烂草鞋,一家人挤在破房子里,过着十分艰难的生活。解放后,劳动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他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一九六三年退休以后,每月领着退休福利金,安度着晚年。他家有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还有存款。这些老工人,想想过去,看看今天,有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生活在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怎能不感到自豪!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日新月异的祖国各地

安庆港货物装卸实现机械化
本报讯 古老的安庆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已经发生了大变化,货物装卸逐步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比解放前货物吞吐量增长了六十四倍,客运量增加了七十四倍。
安庆港相传建于东晋,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旧中国遗留下的这个旧码头,不过是几条土坡道和几块烂跳板,今天,已经变成有码头有货场有仓库的新型码头。在解放前的烂泥滩上,建起了客运站大楼、搬运公司大楼、海员大会堂。过去装卸货物全凭码头工人肩扛、背驮、手搬,唯一的劳动工具就是一根杠棒、一担箩筐。解放后,专门办起了为码头装卸机械化服务的工厂——港口机械厂,成批生产各种起重吊车、缆车卷扬机、联合台制动器、皮带运输机等十九种装卸机械。


第4版()
专栏:日新月异的祖国各地

大宁河上机动船取代了小木船
本报讯 在流经四川巫山县的大宁河上,机动船取代了小木船,客船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大宁河发源于巫溪县西宁桥,在巫峡口注入长江,全长一百二十公里。解放前,大宁河是一条有名的烂河。由于水流湍急,航道浅窄,峡谷连绵,险滩众多,只能行驶一种特制的轻便小船。解放后,航道有所改善,航船也有所改进,但还是人力驾驶,航速缓慢,笨重体力劳动问题,不能彻底解决。文化大革命中,船舶运输社的职工发扬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经过数百次试验,终于造出了一种螺距大、直径小、推进力强的车叶,制成了大宁河上第一只机动船。从此,巫山县境内的客船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由大昌至县城的往返时间,原来货船要五天,客船要三天,如今机动船只要一天半,水位正常时一天即可往返。


第4版()
专栏:日新月异的祖国各地

大瑶山上盛开“五小”工业花
本报讯 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的瑶族人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发展地方“五小”工业。全县已办起农业机械、水电、水泥、伐木、化工、造纸等各种小工厂二百多个,利用了山区的丰富资源,促进了山区社会主义建设,大大改变了这个县工业的落后面貌。
山苍子是大瑶山的土特产之一。过去,由于当地没有工厂加工,加上山区交通不便,每当山苍子成熟时期,就要花费大批劳动力,把山苍子拣起来,再翻山越岭,送到县城收购部门。有时由于劳力不足,山苍子就被浪费了。今天,他们制造出一种熬山苍子油的设备,在深山瑶寨里办起了小加工厂,就地加工,增加了集体收入,节省了大批劳力。
大瑶山盛产木材,过去,一片片千年古树沉睡在深山林海,有的就在这里自然枯死霉烂,使国家的财富变成废物。今天这里成立了金秀老山伐木场。伐木、运输、装车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每年为国家提供四千五百多立方米优质木材。
县农机修造厂土法上马,自制成功适合山区需要的球磨机、发电机、插秧机、打米机、粉碎机等各种农业机具,为山区建设作出了贡献。


返回顶部